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趙州橋一文課堂筆記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趙州橋一文課堂筆記
1、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趙州橋一文課堂筆記
①主要內容:
本文通過介紹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設計雄偉和圖案美觀的特點,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②段落大綱:
全文共4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總寫趙州橋世界聞名,歷史悠久。
第二部分(2、3):寫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
第三部分(4):總結趙州橋的歷史價值。
2、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八課靜夜思課堂筆記
①主要內容:
《靜夜思》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絕小詩。此詩描寫了秋日夜晚,詩人于屋內抬頭望月的所感。詩中運用比喻、襯托等手法,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及親人的思念之情,語言清新樸素而韻味含蓄無窮,歷來廣為傳誦。
②譯文:
明亮的月光灑在井上的欄桿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
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xiāng)。
3、一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一分鐘課堂詞句復習筆記
1.元元打了個哈欠,翻了個身,心想:再睡一分鐘吧,就睡一分鐘,不會遲到的。
這句話是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寫出了元元不愿起床,認為一分鐘很短,不會影響其他事的僥幸心理,為后文的遲到埋下了伏筆。
2.到了十字路口,他看見前面是綠燈,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他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因為紅燈亮了,他過不了馬路,時間被耽擱了。一個嘆字寫出了元元后悔與自責的心情。
3.他等了一會兒,才走過十字路口。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要到了,車子開了。他又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一會兒才寫出了元元等了很長時間,其實,紅綠燈也就一分鐘左右的時間,對于此時此刻的元元來說,這個時間是漫長的,是難熬的,因為他心里著急。從跑字也可以看出元元的著急,盡管如此,車子還是開走了,這意味著他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等待,這都是因為多睡了一分鐘導致的,他焦急懊惱的心情可想而知,所以他又嘆了口氣。
4.他等啊等,一直不見公共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
從等啊等一直不見可感受到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等不來公共汽車的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
5.元元紅著臉,低著頭,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這里是對元元的神態(tài)描寫,紅著臉低著頭說明元元感到非常羞愧和后悔,他知道自己錯了。
4、一年級下冊語文第16課一分鐘課堂筆記
主要內容:
本文講述了元元多睡了一分鐘,結果遲到了20分鐘的事情,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道理。
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6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1部分(1):寫元元懶床,多睡了一分鐘。
第2部分(24):寫元元因為晚起一分鐘遇到了紅燈,又沒趕上公共汽車,所以決定走到學校去。
第3部分(5、6):寫元元遲到了二十分鐘,他感到很羞愧,非常后悔。
5、一年級語文下冊19課棉花姑娘課堂筆記
①主要內容:
本文采用童話的形式,寓生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通過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訴我們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分別吃不同種類害蟲的科學常識。
②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6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1部分(1):交代了故事的起因:棉花姑娘生病,盼望著有醫(yī)生來給她治病。
第2部分(25):寫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青蛙給自己治病和七星瓢蟲吃掉蚜蟲的經(jīng)過。
第3部分(6):寫了故事的結果:棉花姑娘的病好了。
6、三年級下冊語文11課趙州橋常見注音組詞
本文通過介紹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設計雄偉和圖案美觀的特點,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趙 zho 老趙 趙后 趙孤
縣 xin 縣城 縣志 縣份
匠 jing 瓦匠 木匠 石匠匠心
設 sh 建設 設計 陳設設想
計 j 總計 共計 計算 計時
史 shǐ 史書 秘史 史前 歷史
舉 jǔ 舉動 舉重 義舉 壯舉
且 qiě 并且 姑且 且慢 且說
智 zh 智慧 益智 智商 弱智
慧 hu 智慧 慧心 賢慧
歷 l 日歷 公歷 歷來
7、三年級語文下冊第4課昆蟲備忘錄課堂筆記
①主要內容:
本文講的是昆蟲的復眼和四種昆蟲:蜻蜓、獨角仙、瓢蟲和螞蚱,揭示了它們各自的小秘密。語言生動、有趣,很詼諧。描述生動,特點突出,表現(xiàn)了童真童趣,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②段落大綱:
本文以小標題的形式呈現(xiàn),共有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寫了我對復眼產生的疑問和由復眼產生的聯(lián)想。
第二部分:寫了花大姐的種類及特點。
第三部分:寫了獨角仙獨特的外形和力氣大的特點。
第四部分:寫了螞蚱在畫畫時形態(tài)好掌握的特點。
8、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五課守株待兔課堂筆記及翻譯
①主要內容:
本文通過寫宋國一個農夫偶然撿到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就放下農具守著樹樁等待再有兔子折頸而死,最后一無所獲被人恥笑的故事,告訴人們不靠自己勤勤懇懇的勞動,而想靠碰運氣過日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②字詞解釋:
耕:耕田種地。 耕者:耕田的人,農民。
株:樹樁。 走:跑。 折:折斷。 頸:脖子。
因:于是。 釋:放下。 耒:古代用來耕田的一種農具。
冀:希望。 復:再,又。 身:自己。
③譯文:
有一個宋人在田里耕作。田中有一個樹樁。一只兔子奔跑時撞在樹樁上折斷了脖子死了。于是這個宋人便放下手中的農具,守在樹樁旁邊,希望再撿到撞死的兔子。兔子(當然)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反倒成了宋國的一個笑話。
9、三月桃花水四年級語文下冊第4課課堂筆記
①脈絡梳理:
全文共7段,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三月桃花水由村邊流向遠方。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描寫三月桃花水的美麗。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贊揚三月桃花水叫人沉醉。
②主要內容:
文章描寫了陽春三月春水滋潤大地、催生萬物的美麗景色,贊美了春天的美麗,抒發(fā)了作者對春天,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10、一年級語文下冊第7課怎么都快樂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教材分析:
《怎么都快樂》是一首兒童詩,貼近兒童生活,充滿了童趣,語言生動有趣,其學習活動也有針對性。通過這些學習活動,使學生感受到獨自一個人有快樂,與別人相處很快樂,幫助別人更是一種快樂;玩耍是快樂,學習也是快樂,初步知道應該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一課一練:
1、仿照課文寫一寫。
一個人玩,很好!
獨自一個,靜悄悄的,
正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還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玩拼圖 讀連環(huán)畫
看電視 捏橡皮泥
2、用一兩句話寫一寫同學們打掃衛(wèi)生的場景,注意用上合適的短語。
示例:
放學后,同學們一起打掃教室。他們有的掃地,有的擦桌子,還有的擦玻璃一會就把教室打掃干凈了。
11、一年級語文下冊第7課怎么都快樂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7課怎么都快樂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教材分析:
《怎么都快樂》是一首兒童詩,貼近兒童生活,充滿了童趣,語言生動有趣,其學習活動也有針對性。通過這些學習活動,使學生感受到獨自一個人有快樂,與別人相處很快樂,幫助別人更是一種快樂;玩耍是快樂,學習也是快樂,初步知道應該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我會寫:
玩wn(好玩)(玩樂)(玩火)(玩水)
很hěn(很好)(很多)(很大)(很長)
當dāng(當心)(當年)(當時)(當天)
dng(上當)
音yīn(音樂)(口音)(拼音)(注音)
講jiǎng(講課)(聽講)(主講)(開講)
行xng(不行)(行人)(行動)(行走)
hng(銀行)(行業(yè))
許xǔ(許多)(也許)(少許)(不許)
我會認:
怎zěn(怎么) 獨 d(單獨)
跳tio(跳遠) 繩 shng (繩子)
講jiǎng(講話) 得děi(可得注意)
羽yǔ(羽毛) 球qi (籃球)
戲x(游戲 ) 排pi(排球)
籃ln(籃子) 連lin(連長)
運yn(運動)
易錯的字:
行、很字,注意左邊是 彳,不要寫成亻。
當字,注意下面是彐。
部首:
土(地、塊)
多音字:
好hǎo(好人) ho(愛好) 當 dānɡ(當心)
當 dānɡ(當心) dnɡ(上當)
得 děi(得回家) de(飛得高) d(得到)
行xnɡ(不行) hǎnɡ(一行)
近義詞:
獨自單獨正好恰好許多很多
反義詞:
獨自結伴靜悄悄鬧哄哄
正好不巧很多很少
一課一練:
1、仿照課文寫一寫。
一個人玩,很好!
獨自一個,靜悄悄的,
正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還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玩拼圖 讀連環(huán)畫
看電視 捏橡皮泥
2、用一兩句話寫一寫同學們打掃衛(wèi)生的場景,注意用上合適的短語。
示例:
放學后,同學們一起打掃教室。他們有的掃地,有的擦桌子,還有的擦玻璃一會就把教室打掃干凈了。
課后習題答案:
2、讀一讀,說一說。
講故事 聽音樂 彈鋼琴 踢毽子
跳皮筋 踢足球 打排球
玩游戲 做作業(yè) 練書法
這些詞語是表示游戲名稱的詞語,認真讀一讀,就會發(fā)現(xiàn)加點的都是表示動作的詞,后面跟著的是表示名稱的詞,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詞語還有:看電視、釣魚、打網(wǎng)球、跳高、打乒乓球、下象棋等。
12、一年級語文下冊第6課樹和喜鵲課堂筆記課后生字組詞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6課樹和喜鵲課堂筆記課后生字組詞
《樹和喜鵲》這篇課文用生動的語句和細膩的語言給我們描繪了小鳥和小樹由孤單到快樂,一同玩耍,一同游戲,共同享受快樂的生活的過程。告訴學生有了鄰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戲,就能享受快樂的生活。
我會寫:
單dān(單人)(單手)(單元)(書單)
居jū(居多)(居民)(居中)(居?。?/p>
招zhāo(招手)(招工)(招呼)(招風)
呼hū(高呼)(歡呼)(呼聲)(呼叫)
快kui(快樂)(快門)(快車)(飛快)
我會認:
只 zhǐ (只有) 窩 wō (鳥窩)
孤 ɡū (孤單) 單dān (單雙)
種 zhnɡ(種樹) 都 dōu (都是)
鄰 ln(鄰居) 居 jū(居?。?/p>
招zhāo (招手) 呼 hū (呼吸)
靜 jnɡ (安靜) 樂 l (快樂)
13、五年級語文下冊第12課清貧課堂筆記課后生字組詞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12課清貧課堂筆記課后生字組詞
方志敏,江西弋陽人,我國早期革命領導人之一,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1935年1月,北上抗日途中,他不幸被捕,在敵人的監(jiān)獄里,方志敏用敵人讓他寫供詞的紙筆寫下了《可愛的中國》《獄中紀實》等名著。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義,時年36歲。
生字詞:
籌chu(籌措)(籌劃) 矜jīn(矜持)(矜夸)
俘f(俘虜)(俘獲) 鐲zhu(鐲子)(手鐲)
嚇h(恐嚇)(威嚇)【xi】(嚇唬)(嚇人)
襠dāng(褲襠)(襠部) 企qǐ(企鵝)(企業(yè))
彼bǐ(彼此)(由此及彼)褂gu(褂子)(褲褂)
塢w(山塢)(船塢)
14、五年級語文下冊第12課清貧課堂筆記常見多音字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12課清貧課堂筆記常見多音字
方志敏,江西弋陽人,我國早期革命領導人之一,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1935年1月,北上抗日途中,他不幸被捕,在敵人的監(jiān)獄里,方志敏用敵人讓他寫供詞的紙筆寫下了《可愛的中國》《獄中紀實》等名著。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義,時年36歲。
多音字:
惡(邪惡)(惡人)w(可惡)(深惡痛絕)
嚇h(恐嚇)(威嚇)【xi】(嚇唬)(嚇人)
15、四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短詩三首繁星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短詩三首繁星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1.認識本課2 個生字,會寫8 個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現(xiàn)代詩的特點,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作者對母愛的歌頌。3.掌握現(xiàn)代詩的語言特點,體會詩歌的韻味。
問題歸納
1.繁 星(七一)這些事指的是哪些事?
這些事應該指兒時與母親相處的舊事。
2.繁 星(七一)這首小詩描寫了怎樣的畫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灑滿了花園,花園中的藤蘿垂落在廊亭的邊緣,給人安全溫馨的感覺,我 安靜地趴在母親的膝上,感受著她溫柔而又關愛的撫摸。
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的回憶,對家的思念,對母親的牽掛。
3.繁星(一五九)這首詩中巢和母親的懷有什么關系?
在這里詩人選取了巢這個意象,非常貼切。當天上的風雨來時,鳥兒會躲到它的巢中;當孩子心中的風雨來時,她會躲到母親的懷里,母親溫暖的懷抱永遠是最安全的地方,會像安全的巢一樣庇護我。這首詩體現(xiàn)了母親對孩子的愛,孩子對母親的依戀。
16、四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白樺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白樺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1.生字
繡 瀟 綻 朦 朧 暉 徜 徉
樺 涂 茸 穗 寂 霞 抹
2.詞語
白樺 毛茸茸 瀟灑 花穗 朦朧 寂靜 朝霞
3.字詞解析
流蘇:一種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絲線等制成的穗子,常用于舞臺服裝的裙邊下擺等處。
姍姍來遲:比喻走得緩慢從容?,F(xiàn)在形容慢騰騰地很晚才到來或來得很慢。
白雪皚皚:皚皚:潔白的樣子,多用來形容霜雪。潔白的積雪銀光耀眼。
毛茸茸:細毛叢生的樣子。
徜徉:彷徨,心神不寧;陶醉于某事物當中。
4.專有名詞
白樺:樹干可達25米高,50厘米粗。有白色光滑像紙一樣的樹皮,可分層剝下來,用鉛筆還可以在剝下薄薄的樹皮上面寫字。
白樺喜歡陽光,生命力強,在大火燒毀的森林以后,首先生長出來的經(jīng)常是白樺,常形成大片的白樺林,是形成天然林的主要樹種之一。木材可供一般建筑及制作器、具之用,樹皮可提樺油,白樺樹孤植、叢植于庭園、公園的草坪、池畔、湖濱或列植于道旁均頗美觀。
5.作者簡介
謝爾蓋亞歷山德羅維奇葉賽寧,蘇聯(lián)俄羅斯詩人。出生于梁贊省一個農民家庭。1916年初第一本詩集《掃墓日》出版?!蹲內莨?jié)》《樂土》《約旦河的鴿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詩作,以抒情的方式,抒發(fā)個人對革命的感受。參加意象派并成為中心人物,寫出《四旬祭》《一個流氓的自由》。參與發(fā)表意象派《宣言》,后來又寫了《生活與藝術》。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現(xiàn)實生活的回歸。1924年出版了轟動文壇的詩集《莫斯科酒館之音》,展示了詩人抑郁消沉的心靈。1924至1925年詩人的創(chuàng)作進入高峰期,寫出組詩《波斯抒情》(1924)、長詩《安娜斯涅金娜》(1925)、詩集《蘇維埃俄羅斯》(1925)等。
6.教材分析
葉賽寧的抒情詩《白樺》于1914年發(fā)表。這首詩意象鮮明、節(jié)律和諧、感情歡悅、意境明麗,是一首優(yōu)美的抒情詩。
詩分四節(jié),每節(jié)四行。
首節(jié)總寫白樺的特點。用銀霜和雪花寫樺樹通體潔白的形象。一個涂字準確表現(xiàn)出樺樹主干上一層潔白的細皮;一個披字把樺樹擬人化了,表明樺樹對一身潔白的喜愛,突出白樺的高潔。
次節(jié)寫樺樹的枝葉。既然白樺披著一身雪花,那未全脫去的葉上落滿了松軟的積雪,毛茸茸的,白色的樹梢尖兒,映襯著紫色的樹枝,仿佛給樺樹鑲了一道雪繡的花邊兒。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綻放的花穗、流蘇一般好看。這一句讓我們想起岑參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作者極盡想象,贊美雪后的樺樹它傲寒挺立的形象。
三節(jié)作者又總寫白樺靜中有動的氣質美。寂靜用朦朧來修飾,這是作者用感官相通的手法,寫出白樺含蓄而高潔的精神,玉立寫出它的挺拔,寫出它的氣質高尚,寫出它的非同凡響。燦燦的金暉,襯托它的絢麗輝煌。玉立和閃著兩個動詞突出靜靜挺立的白樺不失一種特別的動態(tài)美。
最后一節(jié),詩人把白樺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用擬人的手法準確而細膩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過程,姍姍來遲突出朝霞的的形態(tài)之美,更加襯托出白樺的秀美,朝霞渲染下的白樺大有紅裝素裹,分外妖嬈之意。
總之,這首詩前兩節(jié)重在描摹白樺的外在形象,后兩節(jié)重在表現(xiàn)白樺的內在氣質。為了突出白樺的形象氣質,作者從多方面、多角度或正面刻畫,或側面烘托,力求塑造的形象鮮明、生動。
詩歌采用四行一節(jié)的形式,各節(jié)偶句押韻,全詩押通韻,讀來音韻回環(huán)和諧,如一首歡快的小夜曲。加之作者在字里行間充溢著對白樺由衷的喜愛、贊美和崇敬之情,所以使這種歡快之情增加了幾分深沉。
白樺是俄羅斯的國樹,它生性耐寒,又通體銀白,氣質高雅,所以詩人對白樺的禮贊其中更包含著對民族的熱愛,對祖國的熾烈情懷!當我們讀到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樺的時候,我們能完全理解詩人與白樺那種朝夕相伴、難舍難分的親密關系!
17、四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綠課堂筆記課后生字組詞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綠課堂筆記課后生字組詞
艾青的詩歌《綠》運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學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處都是綠色,樹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風的春拂下來回擺動,風是綠的,水是綠的,世界充滿了綠.綠是生命的顏色,是生命的象征。綠是自然的顏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樂!艾青先生的名詩《綠》,更是寫出了綠的搖曳、綠的美幻,綠的聞風而動,乃至綠的生命綠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
瓶 png 花瓶 酒瓶
擠 jǐ 擁擠 擠壓
叉 chā 交叉 刀叉
揮 huī 指揮 揮手
18、三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譯文》
一個人獨自在他鄉(xiāng)作客,每逢節(jié)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
問題歸納:
1、《元日》一詩寫出了怎樣的節(jié)日情景?表現(xiàn)了怎樣的節(jié)日氣氛?
答:這首詩寫出了放爆竹、喝屠蘇酒、換舊符(貼春聯(lián))的節(jié)日情景,表現(xiàn)了一種歡樂祥和的節(jié)日氣氛。
2、《清明》一詩描繪了這個節(jié)日怎樣的圖畫?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活靈活現(xiàn)的雨中問路圖,表現(xiàn)了作者哀傷的情感。
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寫出了什么樣的節(jié)日情景?你們是怎么過這個節(jié)的?
答:寫的是重陽節(jié),外出的人登高望遠思念家人,在遠方想象家里的親人也在這一天登高望遠,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們這兒叫老人節(jié),給家里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過節(jié),人們會逛廟會,為老人祈福。
4、我國還有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些節(jié)日是什么樣的情景?
答: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有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七夕節(jié)元宵節(jié)人們掛上各種燈籠,會猜燈謎,煮元宵吃;端午節(jié)人們會做鏡糕、吃粽子、賽龍舟,門上插艾草、沙棗花等;中秋節(jié)一家團聚,烙月餅,看月亮
19、三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課堂筆記近義詞反義詞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課堂筆記近義詞反義詞
《譯文》
一個人獨自在他鄉(xiāng)作客,每逢節(jié)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
書寫指導:
酒左窄右寬,與灑區(qū)別開來。
欲左寬右窄,右邊是欠。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寬,
獨部首是犭筆順是:撇、彎勾、撇。
異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20、三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古詩三首清明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譯文】
清明時節(jié),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的行人,個個都是斷魂般地落魄。
詢問當?shù)刂耍翁幙梢再I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遠遠地指了指杏花深處的村莊。
問題歸納:
1、《元日》一詩寫出了怎樣的節(jié)日情景?表現(xiàn)了怎樣的節(jié)日氣氛?
答:這首詩寫出了放爆竹、喝屠蘇酒、換舊符(貼春聯(lián))的節(jié)日情景,表現(xiàn)了一種歡樂祥和的節(jié)日氣氛。
2、《清明》一詩描繪了這個節(jié)日怎樣的圖畫?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活靈活現(xiàn)的雨中問路圖,表現(xiàn)了作者哀傷的情感。
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寫出了什么樣的節(jié)日情景?你們是怎么過這個節(jié)的?
答:寫的是重陽節(jié),外出的人登高望遠思念家人,在遠方想象家里的親人也在這一天登高望遠,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們這兒叫老人節(jié),給家里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過節(jié),人們會逛廟會,為老人祈福。
4、我國還有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些節(jié)日是什么樣的情景?
答: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有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七夕節(jié)元宵節(jié)人們掛上各種燈籠,會猜燈謎,煮元宵吃;端午節(jié)人們會做鏡糕、吃粽子、賽龍舟,門上插艾草、沙棗花等;中秋節(jié)一家團聚,烙月餅,看月亮
21、三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古詩三首清明課堂筆記近義詞反義詞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古詩三首清明課堂筆記近義詞反義詞
【譯文】
清明時節(jié),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的行人,個個都是斷魂般地落魄。
詢問當?shù)刂?,何處可以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遠遠地指了指杏花深處的村莊。
【注釋】
清明: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公歷4月5日前后(農歷三月初)。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宮中以當天為秋千節(jié),坤寧宮及各后宮都安置秋千,供嬪妃游戲。
紛紛:連綿不絕。
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
借問:向人詢問。
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受到此詩的影響,后人多用杏花村作為酒店的名稱。
22、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2課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2課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郊外春光一片大好。你瞧樹木郁郁蔥蔥,溝渠邊開滿了各種不知名的小花,有紅的、白的、紫的都像趕趟似的。地里老牛邁著沉穩(wěn)的步子,一對年輕的夫婦,一人牽牛,一人吆喝,隨著吱呀吱呀的犁耙聲,緩緩地彎腰撒豆,時不時抬頭看看遠飛的水鳥。遠處幾個孩子正爬臥在溪頭剝蓮蓬,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吹笛子。樹蔭下一對老夫妻正在聊天,瞧他們笑得多開心
問題歸納
1.你從畫面上的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黃豆那么大。別看畫上的人小,每個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讀懂了什么?
不到一寸黃豆那么大說明人非常小,可就是這樣小的人,作者也把他們畫得清清楚楚,這說明畫家的繪畫技巧十分高超。
2.作者為了寫出畫上的街市可熱鬧了。不僅寫各種店鋪,還重點運用排比寫出了形態(tài)各異的人。學習運用排比的方法寫一段話,把一個意思說清楚。
天上的云千姿百態(tài),變幻多端:有的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有的像一條鮮艷的紅領巾在飄揚,有的像一匹駿馬在奔馳,有的像一只蝴蝶,慢慢變大,漸漸模糊了
3.《清明上河圖》全圖大致分為汴梁郊外春光、汴河場景、城內街市三部分。課文只是側重介紹了城內街市部分。你想象一下他郊外春光一個場景寫一段話,注意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
郊外春光一片大好。你瞧樹木郁郁蔥蔥,溝渠邊開滿了各種不知名的小花,有紅的、白的、紫的都像趕趟似的。地里老牛邁著沉穩(wěn)的步子,一對年輕的夫婦,一人牽牛,一人吆喝,隨著吱呀吱呀的犁耙聲,緩緩地彎腰撒豆,時不時抬頭看看遠飛的水鳥。遠處幾個孩子正爬臥在溪頭剝蓮蓬,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吹笛子。樹蔭下一對老夫妻正在聊天,瞧他們笑得多開心
4.《清明上河圖》這幅畫為什么能名揚中外呢?
有四個方面:
(1)這幅畫歷經(jīng)八百多年,依然保存完好;
(2)這幅畫內容豐富,描繪細致:人物眾多,街上商鋪林立,人來人往;
(3)畫家畫工精湛,雖人物眾多,內容繁雜,但畫家畫得非常清楚、傳神;
(4)畫中表現(xiàn)的是當時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富有情趣。
總之,這幅畫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古都汴梁的風貌,反映了當時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使我們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風貌,看到了當時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23、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2課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課堂筆記近義詞反義詞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2課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課堂筆記近義詞反義詞
郊外春光一片大好。你瞧樹木郁郁蔥蔥,溝渠邊開滿了各種不知名的小花,有紅的、白的、紫的都像趕趟似的。地里老牛邁著沉穩(wěn)的步子,一對年輕的夫婦,一人牽牛,一人吆喝,隨著吱呀吱呀的犁耙聲,緩緩地彎腰撒豆,時不時抬頭看看遠飛的水鳥。遠處幾個孩子正爬臥在溪頭剝蓮蓬,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吹笛子。樹蔭下一對老夫妻正在聊天,瞧他們笑得多開心
近義詞
保存保管 熱鬧喧鬧 悠閑清閑
普通平常 緊急危急 驚擾打擾
名揚中外聞名天下 形態(tài)各異各種各樣
反義詞
完整殘缺 熱鬧冷清 悠閑忙碌
普通特別 清清楚楚模模糊糊
24、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趙州橋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趙州橋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河北省有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叫趙州橋,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設計并參加建造的,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趙州橋非常雄偉。橋長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寬,中間行車馬,兩旁走人。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三十七米多寬的河面上。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發(fā)大水的時候,河水還可以從四個小橋洞流過。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欄板上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了一樣。趙州橋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本文介紹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設計精巧和圖案美觀的特點。
2.第2自然段從哪兩個方面展現(xiàn)了趙州橋設計得堅固的?
從建筑材料和形狀特點兩方面展現(xiàn)了趙州橋的設計堅固的。
3.仿照課文,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寫一句話。
天邊的云霞姿態(tài)萬千,有的像奔馳的駿馬,有的像吃草的小羊,還有的像潛游的魚兒,真是美麗極了。
25、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趙州橋課后習題參考答案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趙州橋課后習題參考答案
1.朗讀課文。抄寫第3自然段,體會這段話是怎樣把趙州橋的美觀寫清楚的。
〔名師來指導〕(1)抄寫課文時字跡要工整,書寫要正確,標點符號要抄寫正確。
〔答案大家找〕(2)這段話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描寫了橋面兩側石欄是刻畫的精美圖案來寫趙州橋的美觀的。
2.假如你是導游,試著用下面的詞語,向游客介紹趙州橋。
世界聞名雄偉創(chuàng)舉美觀
〔答案大家找〕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趙縣,光臨世界聞名的趙州橋,我很高興能為大家服務!
趙州橋非常雄偉。橋長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寬。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三十七米多寬的河面上。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jié)省了石料。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趙州橋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選做
3.你還知道哪些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同學交流。
〔答案大家找〕(1)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墻,用以阻隔敵騎的行動。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2)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筑之精華。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3)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游景點。
26、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紙的發(fā)明課堂筆記常見多音字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紙的發(fā)明課堂筆記常見多音字
蔡倫,字敬仲,桂陽郡宋陽(今湖南宋陽)人,生于東漢永平四年(公元61年),卒于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蔡倫從小隨父輩種田,聰明伶俐,討人喜歡。永樂十八年(公元75年)蔡倫被選入宮,時約15歲。他讀書識字,成績優(yōu)異,公元88年,侍幼帝(和帝)左右,參與國家機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與九卿等同。中國歷史上宦官干預國政,也正由此開始。在此期間,他總結西漢以來造紙經(jīng)驗,改進造紙工藝,利用樹皮、碎布(麻布)、麻頭、魚網(wǎng)等原料精制出優(yōu)質紙張,由他監(jiān)制的紙被稱為蔡侯紙。他對我國古代科學技術 四大發(fā)明 之一的造紙術有著巨大貢獻,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自盡而亡。
多音字
累:li(累壞)lěi(積累)li(果實累累)
鮮:xiān(鮮花)xiǎn(朝鮮)
重:zhng(重量)chng(重復)
27、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紙的發(fā)明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紙的發(fā)明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一、四大發(fā)明
四大發(fā)明是我們國家最偉大的文化成果。包括:造紙術、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
二、人物介紹
蔡倫,字敬仲,桂陽郡宋陽(今湖南宋陽)人,生于東漢永平四年(公元61年),卒于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蔡倫從小隨父輩種田,聰明伶俐,討人喜歡。永樂十八年(公元75年)蔡倫被選入宮,時約15歲。他讀書識字,成績優(yōu)異,公元88年,侍幼帝(和帝)左右,參與國家機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與九卿等同。中國歷史上宦官干預國政,也正由此開始。在此期間,他總結西漢以來造紙經(jīng)驗,改進造紙工藝,利用樹皮、碎布(麻布)、麻頭、魚網(wǎng)等原料精制出優(yōu)質紙張,由他監(jiān)制的紙被稱為蔡侯紙。他對我國古代科學技術 四大發(fā)明 之一的造紙術有著巨大貢獻,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自盡而亡。
三、生字組詞
術sh(算術、術語、武術)
偉wěi(偉大、雄偉、偉人)
錄l(錄取、錄音、錄用)
冊c(上冊、史冊、紀念冊)
保bǎo(保護、保存、保證)
存cn(存心、存在、存錢)
約yuē(約會、大約、節(jié)約)
驗yn(驗算、驗血、經(jīng)驗)
阿?。ò⒁?、阿爸、阿婆)
歐ōu(歐洲、姓歐、歐元)
洲zhōu(亞洲、非洲、大洋洲)
社sh(社會、報社、社團)
四、多音字
累:li(累壞)lěi(積累)li(果實累累)
鮮:xiān(鮮花)xiǎn(朝鮮)
重:zhng(重量)chng(重復)
五、近義詞
笨重沉重 輕便簡便 粗糙粗陋
吸收吸取 改進改善 促進推動
學富五車才高八斗
六、反義詞
文明野蠻 貢獻索取 笨重輕巧
粗糙光滑 促進阻止
七、理解詞語
學富五車:形容讀書多,學問大。
普及:普遍推廣,使大眾化。
粗糙:不精細;不光滑。
傳承:傳授和繼承。
促進:促使前進;推動使發(fā)展。
八、詞語積累(形容知識淵博的詞語)
學富五車 才高八斗 博學多才 見多識廣
滿腹經(jīng)綸 才華橫溢 博覽群書 博古通今
九、概括段落意思
第1自然段:總說造紙術的意義;
第2自然段:早在幾千年造紙方法發(fā)明以前人們將文字先是刻在龜甲獸骨上,后來刻在竹片木片上,再后來寫在帛上;
第3自然段:西漢時代懂得用麻造紙;
第4自然段:東漢時代,蔡倫改進造紙術;
第5自然段:后來造紙術傳到了全世界,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的的發(fā)展。
十、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課文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記敘了造紙術的發(fā)明過程、每個過程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以及我國造紙術發(fā)明及傳播,對人類社會進步的促進與影響。
2.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課文寫這段有什么作用?
這段寫的是紙發(fā)明前人們記錄、閱讀、攜帶、保存文字的不便,表現(xiàn)出我國勞動人民在紙上的探索不斷,也使得紙的發(fā)明顯得非常迫切,正是因為這些探索使得后來的紙的發(fā)明水到渠成。也與后文吸收了人們長期積累的經(jīng)驗呼應,為后面蔡倫改進造紙術做好的了鋪墊。
3.他把樹皮、麻頭、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斷,浸在水里搗爛成漿;再把漿撈出來曬干,就成了一種既輕便又好用的紙。你體會到了什么?
我體會到:用這種方法造的紙,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價格又便宜,能滿足多數(shù)人的需要,搬運和保存也方便,蔡倫真聰明
4.我國的造紙術首先傳到鄰近的朝鮮半島和日本,后來又傳到阿拉伯世界和歐洲,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fā)展,影響了全世界。我國的造紙術傳到朝鮮,朝鮮的人們會說些什么?
中國人太偉大了,竟然用這么容易找到的便宜材料做出這么實用的紙來,以后我們寫東西、閱讀、搬運、保存再也不發(fā)愁了。
5.仿寫:他把樹皮、麻頭、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斷,浸在水里搗爛成漿;再把漿撈出來曬干,就成了一種既輕便又好用的紙。上面一段話寫出造紙具體過程。請你用上,再寫做一件事的過程。
早上起來,我先穿好衣服,再洗臉、刷牙。
十一、課文主題
課文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記敘了造紙術的發(fā)明過程、每個過程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以及我國造紙術發(fā)明及傳播,對人類社會進步的促進與影響。了解國情歷史,具有文化自信,尊重民族優(yōu)秀文化成果。
28、三年級下冊第20課肥皂泡課堂筆記之句子解析
三年級下冊第20課肥皂泡課堂筆記之句子解析
1.小的時候,游戲的種類很多,其中我最愛玩兒的是吹肥皂泡。
這句話的作用是開篇點明題意,最愛揭示了我小時候對吹肥皂泡的喜愛程度。
2.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有時能飛得很高很高。
這段話介紹了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方法和過程,并分享了自制泡泡的快樂。放加和弄這些詞清楚的寫了制作肥皂水的簡單過程。在吹泡泡的過程中,蘸上說明動作要輕、肥皂水不易太多,接著是慢慢地吹輕輕一提,提強調動作不僅要輕還要快,用詞準確,說明作者觀察仔細。作者用,然后再得句式把觀察到的過程很有條理的寫下來,讓讀者一目了然。同時,生動地再現(xiàn)了孩子們吃肥皂泡時專注的狀態(tài)。
3.這肥皂泡,吹起來很美麗,五色的浮光兩三個玲瓏嬌軟的小球,四散分飛。
五色指赤橙黃綠青藍紫這些顏色,寫出了泡泡的顏色多彩。浮光說明肥皂泡表面的光澤亮和顏色多,而且泡泡搖晃不定。輕清透明不僅寫出了肥皂泡輕的特點,而寫出了肥皂泡純凈、清亮、透明的特點,給人一種奇異的美。亂轉一詞寫出了泡泡的動態(tài)美。
4.有時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這脆薄的球顫巍巍的,光影零亂。
這段文字寫了兩種不同形態(tài)下的泡泡:若是扇得好,扇得太急了。由于吹、扇的方式不同,肥皂泡的形狀也不斷地變化。光影零亂指肥皂泡處于動態(tài)中,表面的顏色和光澤變化迅速而且多樣,顯得零亂、不整齊,沒有規(guī)律。
5.這時大家都懸著心,仰著頭,停著呼吸,不久灑到我們眼睛里。
懸著心仰著頭停著呼吸這些是神態(tài)描寫,說明我們被美麗的肥皂泡吸引了,可它終究是脆弱的,還會散裂,寫出了我們的擔心。
6.那一個個輕清脆麗的小球,像一串美麗的夢它們一個個送上天去送過海去。
這既是比喻句又是排比句。作者把小球比作一個美麗的夢。四個那么寫出了肥皂泡的圓潤、自由、透明和美麗的特點,充分表達了我們的驕傲與自豪,這也是我們喜愛泡泡的原因之二。
7.到天上,輕輕地挨著明月,渡過天河跟著夕陽充滿了快樂、驕傲與希望。
這是作者的想象,作者希望天上的泡泡把自己的五彩的夢想捎給太陽和月亮,想著想著,心中充滿了快樂、驕傲與希望,所以才會說泡泡飛到天上了,這是我們喜愛泡泡的原因之三。省略號表示想象的內容省略,表示我們還有很多美好的想象,沒有具體寫出來,留給我們想象的空間。
29、三年級下冊第11課趙州橋生字詞
三年級下冊第11課趙州橋生字詞
1.認識擇、宮等10個生字,讀準都、作等4個多音字。2.能從第2 至4自然段中選擇一個自然段,說出課文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一 段話寫清楚的。3.能說出《清明上河圖》這幅畫名揚中外的原因。能結合課文內容和圖畫向別人介紹《清明上河圖》。
我會認注音及組詞
擇:z(選擇、擇取、擇優(yōu))
都:dū(首都、都城、古都)
宮:gōng(故宮、皇宮、宮殿)
攤:tān(攤位、地攤、水果攤)
販:fn(商販、販賣、小販)
吏:l(官吏、吏治、貪官污吏)
作:zuō(作坊)
態(tài):ti(態(tài)度、形態(tài)、狀態(tài))
驢:lǘ(毛驢、騎驢、驢肉)
寸:cn(一寸、寸步、尺寸)
乘:shng(千乘、一乘、萬乘)
籠:lng(鳥籠、籠中之鳥)
欄:ln(欄桿、圍欄、橋欄)
貌:mo(風貌、容貌、才貌)
30、三年級下冊第11課趙州橋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三年級下冊第11課趙州橋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趙州橋在設計上有哪些特點?這樣的橋有什么優(yōu)點?
第一特點,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大橋洞,第二個特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小橋洞。這樣的設計既減輕流水對橋身的沖擊,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jié)省了石料。
2.為什么說趙州橋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①趙州橋設計的很有特色,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②趙州橋雄偉、堅固,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還完好無損。③趙州橋美觀。這些都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趙州橋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是后人引以為自豪的。
31、六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那個星期天課堂筆記常見多音字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那個星期天課堂筆記常見多音字
這篇課文寫了一個小男孩盼著母親兌現(xiàn)在星期天帶他出去玩的承諾,表現(xiàn)了小男孩由開始時的興奮期待,到后來由于母親的一拖再拖而產生的焦急無奈,到最后因母親沒有兌現(xiàn)承諾而感到失望委屈的心理變化過程,同時也表現(xiàn)了母親的無奈以及對孩子的愛。
嚇 xi 嚇人 嚇唬 挨 āi 挨近 挨邊
h 恐嚇 威嚇 i 挨打 挨餓
32、六年級語文下冊第8課匆匆課堂筆記課后生字組詞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8課匆匆課堂筆記課后生字組詞
朱自清(1898-1948) 江蘇揚州人,近代著名散文家、詩人、民主戰(zhàn)士。其散文以樸素縝密、清雋沉郁、語言洗練、文筆清麗著稱,極富真情實感。代表作有散文《荷塘月色》《綠》《背影》《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著有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你我》,雜文集《標準與尺度》《論雅俗共賞》,文藝論著《新詩雜話》《詩言志辨》等。
生字組詞:
藏:隱藏 埋藏 暗藏 藏書 臥虎藏龍
挪:挪用 挪動 挪移 挪步 東揶西湊
徘:徘徊
徊:徘徊
蒸:蒸融 蒸發(fā) 蒸氣 蒸籠 蒸饅頭
33、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本文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業(yè)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除開頭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后的順序來敘述的。被捕前寫父親燒掉文件和書籍,工友閻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勢的險惡與處境的危險;被捕時寫了敵人的心虛、殘暴與父親的處變不驚;法庭上描寫了李大釗的鎮(zhèn)定、沉著;被害后寫了全家的無比悲痛。
(1)對句子的理解。
①父親是很慈祥的
作者當時年紀小,對父親為什么燒掉書籍和文件不理解。她好奇地問父親,卻只得到一個含糊的回答。這同父親平常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兒提出的問題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釋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為什么會這樣?這是因為當時的局勢十分嚴重,不是同孩子談心的時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書籍和文件落到敵人手里這樣的事情,也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的。這里寫出了李大釗同志對待親人慈愛和善與對待工作認真嚴肅兩個方面的統(tǒng)一。
②局勢越來越嚴重,父親的工作也越來越緊張......
在嚴重的局勢下,同志和親人勸李大釗離開北京,但他堅決不肯,當時李大釗同志是北京黨組織的負責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勢的險惡、處境的危險,但決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這個反問句表示李大釗堅決不離開北京,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這表現(xiàn)了他對革命高度負責的精神??梢?,李大釗把工作看得比生命重要。
③在法庭上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李大釗雖受敵人的折磨,但依舊沉著、慈祥。沒戴眼鏡亂蓬蓬的長頭發(fā)說明敵人對父親施了重刑,平靜說明父親經(jīng)歷殘酷的折磨后依舊堅強,慈祥充分體現(xiàn)了李大釗對親人的愛。
④爹!我忍不住喊出聲來...... 和 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說一句話......
面對親人的哭喊,李大釗只是瞅了瞅,沒有說一句話,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瞅了瞅看出李大釗不因親人的喊聲、哭聲而憂傷,相反他要用安定、沉著影響親人, 使他們化悲痛為力量。為什么會這樣?原因是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jù)著,這就是他對于革命事業(yè)的信心。正因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yè)充滿必勝的信心,所以李大釗在極端危險和困難的情況下能夠坦然自若;正因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yè)充滿必勝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毫不動搖,而且也不因親人的喊聲、哭聲而憂傷。相反地,他用安定沉著影響親人,使他們化悲痛為力量。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教師應該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當時中國的情況以及革命事業(yè)的發(fā)展情況。
34、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課堂筆記近義詞反義詞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十六年前的回憶課堂筆記近義詞反義詞
本文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業(yè)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除開頭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后的順序來敘述的。被捕前寫父親燒掉文件和書籍,工友閻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勢的險惡與處境的危險;被捕時寫了敵人的心虛、殘暴與父親的處變不驚;法庭上描寫了李大釗的鎮(zhèn)定、沉著;被害后寫了全家的無比悲痛。
近義詞:
可惜惋惜 耐心耐煩
避免防止 會意會心
反義詞:
慈祥兇狠 幼稚成熟
含糊肯定 堅決猶豫
暫時長期 沉著慌亂
35、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竹石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竹石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竹石
[清]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注釋:
竹石:扎根在石縫中的竹子。詩人是著名畫家,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這是他題寫在竹石畫上的一首詩。
咬定:比喻根扎得結實,像咬著青山不松口一樣。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來,原本,原來。
破巖:裂開的山巖,即巖石的縫隙。
磨:折磨,挫折,磨煉。
擊:打擊。
堅勁:堅強有力。
任:任憑。
爾:你
譯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巖石縫中。
經(jīng)歷無數(shù)磨難和打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
36、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石灰吟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石灰吟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石灰吟
[明]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注釋:
石灰吟:贊頌石灰。吟:吟頌。指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千錘萬鑿:無數(shù)次的錘擊開鑿,形容開采石灰非常艱難。
千、萬:虛詞,形容很多。
錘:錘打。
鑿:開鑿。
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
等閑:平常。
渾:全,全然。
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jié)操。
人間:人世間。
譯文:
石灰石經(jīng)過千錘萬鑿從深山里開采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只要把高尚氣節(jié)留在人世間。
- 5.(1)小布想玩一次過山車和一次旋轉木馬,共需多少錢?
- 11.以右邊的點為頂點,分別畫一個銳角、直角和鈍角。
- 第8課《賣火柴的小女孩》 和同學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說說你的感受。
- 五年級語文下第10課《青山處處埋忠骨》隨堂筆記詞語理解
- 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吧……這樣表達好處在哪里?
- 六年級語文下冊《藏戲》有什么特點?
- 簡要概括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三個事例
- 西晉的短暫統(tǒng)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評課稿
- 一匹出色的馬的好詞好句
- 一年級人之初生字組詞并造句
- 鄉(xiāng)下人家好詞好句摘抄
-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 四年級下冊三月桃花水生字組詞并造句
- 六年級下湯姆·索亞歷險記節(jié)選教學設計優(yōu)秀案例
- 魂懾色沮
- 水利局局長述職報告
- 老師,我想對您說
- 一歲前的教育措施對孩子心理沒有不良影響
- 我的日記(10篇)_小學生作文:四年級
- 8歲徐蔚峰:迎奧運(詩歌)
- 愛情個簽短句唯美125句
- 幼兒園藝術活動《花園里的小朋友》小班美術教案
- 政法綜治朋友圈文案36句
- 王者榮耀六字名字詩意441個
- 低調奢華有內涵的微信個性網(wǎng)名423個
-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趙州橋課堂筆記常見多音字
-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2課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2課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課堂筆記課后生字組詞
-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石灰吟課堂筆記課后生字組詞
-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石灰吟課堂筆記近義詞反義詞
-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16課一分鐘課堂筆記
-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竹石課堂筆記常見多音字
-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竹石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竹石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1課古詩三首之涼州詞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1課古詩三首之涼州詞課堂筆記常見多音字
-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石灰吟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 一年級下冊第15課文具的家課堂筆記之句子解析
-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21課古詩詞三首之山居秋暝課堂筆記課后生字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