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5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向非君侯來,合郡士民當不分玉石矣?!?/p>
《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六回:“不干不凈,也不知道毛病兒,買了來三日兩日,又弄鬼掉猴的。”
《后漢書·趙典傳》:“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p>
無
魯迅《且介亭雜文附集·我的第一個師父》:“臺下有人罵起來。師父不甘示弱,也給他們一個回罵。”
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二·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貴德攀。感郎意氣重,遂得結金蘭?!?/p>
明·王世貞《藺相如完璧歸趙論》:“藺相如完璧歸趙,人人都稱贊他。但我不敢茍同這一看法?!?/p>
鄒韜奮《抗戰(zhàn)以來·“生活”在抗戰(zhàn)其間貢獻了什么?》:“凡遇黨政當局對抗戰(zhàn)建國積極方面有所號召,亦無不竭誠響應,不敢后人?!?/p>
《論語·微子》:“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唐·宋子問《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親,愿得乘槎一問津。”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九:“恁么即某甲不敢造次。”
唐·韓愈《褅袷議》:“凡在擬議,不敢自專?!?/p>
語出《太平御覽》卷四九六引《慎子》逸文:“諺云:不聰不明,不能為王;不瞽不聾,不能為公。”
《紅樓夢》一二○回:“不是說句不顧前后的話:當初東府里太爺,倒是修煉了十幾年,也沒有成仙。這佛是更難成?!?/p>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七回:“可見字音一道,乃讀書人不可忽略的。大賢學問淵博,故視為無關緊要;我們后學,卻是不可少的。”
梁曉聲《泯滅》三(2):“她為什么將她那么癡情那么熱烈那么不管不顧的愛給予這個孤傲而冷酷的翟子卿?。 ?/p>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六回:“你這猴子,不管一二,到處里闖禍?!?/p>
《陸游詩集卷二十二·寓嘆》:“人生各自有窮通,世事寧論拙與工。裹馬革心空許國,不龜手藥卻成功。早朝玉勒千門雪,夜坐蓬窗萬壑風。借得奇書且勤讀,小兒能續(xù)地爐紅。”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七回:“武松聽了這話,自家肚里尋思道:‘這婦人不懷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梁啟超《噶蘇士傳》第四節(jié):“凡一切開民智增公益之事,無不盡力,設民會以通聲氣,立高等學校以養(yǎng)人材……凡茲文明之事業(yè),不遑枚舉。”
《詩經·小雅·采薇》:“王事靡盬,不遑啟處?!睗h·韓嬰《韓詩外傳》卷四:“匹夫百畝一室,不遑啟處,無所移之也。”
《書·無逸》:“自朝至於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萬民?!笨追f達疏:“遑亦暇也。重言之者,古人自有復語。猶云‘艱難’也。”一說,沒有閑暇時間從容地吃飯。
漢·劉向《說苑·君道》:“規(guī)諫必看不諱之門?!?/p>
我要投稿|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5-2022 lahainapsychiatrist.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