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牙期常見問題及處理
出牙期常見問題及處理
牙齒萌出的年齡有個體差異,一般在一年左右都屬于正常生理范圍。正常小孩生后6個月左右乳中切牙萌出,以后按乳側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的順序萌出。2歲半時,全部乳牙都萌出,此時口腔內應有20顆乳牙。下頜牙比上頜同名牙萌出時間早,當家長發(fā)現(xiàn)有異常情況時,應及時看醫(yī)生。
新生兒就長牙
醫(yī)學上稱“先天性出齦乳牙”。指從出生到生后30天萌出的牙齒。發(fā)生率約0。05%。其原因是乳牙胚在牙槽骨的表層與牙床粘膜靠得太近所致。這種現(xiàn)象如同把種子撒在土壤的表層,剛一發(fā)芽就破土而出的道理是一樣的。“出生牙”只要不造成哺乳困難、不松動就不用處理。如果松動,應去醫(yī)院診治,及早拔除松動乳牙,以免脫落后誤吸入氣管引起窒息。
乳牙晚萌
如果小孩超過1周歲以上,或長期不長第一顆乳牙時,就應考慮到有無全身疾病的影響。如佝僂病、呆小病、極度營養(yǎng)缺乏等。個別孩子患有先天性無牙畸形,所以牙齒晚萌應去醫(yī)院照X線片查明原因。
口水增多
口水醫(yī)學上稱唾液,是口腔周圍唾液腺分泌物。新生兒期唾液腺不發(fā)達,口水量少。6—7個月時,開始出牙,由于牙齒的萌出使牙床發(fā)癢,唾液分泌量顯著增加,所以孩子出牙時口水量多。由于嬰兒口腔深度不夠,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和吞咽反射差,控制唾液在口腔內流量的功能差,所以常常流口水。這種情況應及時擦干,保持下唇皮膚干燥,清潔。隨年齡增大和牙齒萌出,流口水將逐漸消失。
吮手指和咬乳頭
出牙期小孩愛咬媽媽乳頭、奶嘴及自己的手指。這是由于牙齒萌出時,刺激牙齦充血、水腫,小孩總有牙床發(fā)癢等不適感所致。通過咬乳頭,吮手指以解除發(fā)癢的不適感。此時期,可給嬰兒清潔紗布,橡皮圓棒玩具或較硬食品,讓孩子咬這些東西以解除牙床發(fā)癢的不適感。
萌牙血腫
有的孩子萌牙時期,接近萌出牙齒的局部牙齦出現(xiàn)大小不等的腫包,表面藍紫色,腫脹范圍大小不等,但局限在即將萌出牙的切緣或耠面處。腫脹是由于在牙萌出過程中,牙齒穿破牙囊在齦下聚積血液所致,外表似一小血腫,稱萌牙血腫。一般無自覺癥狀,不需特殊治療,可以自行吸收。
- 起床前做九個動作有益健康
- 怎樣給嬰兒剪指甲
- 為什么貝貝不能過早學坐
- 寶寶睡覺時出汗是病嗎
- 為什么有的孩子睡覺時會磨牙
- 小孩挑食怎樣糾正
- 肥胖無國界
- 為什么要為貝貝添加輔食
- 怎樣保護兒童的乳牙
- 孩子不愛吃輔食怎么辦?――譚惠玉回答
- 小兒睡眠不好原因何在
- 不宜只用豆奶喂養(yǎng)嬰兒
- 給嬰兒用什么樣的枕頭合適
- 嬰兒多與外界接觸不易患哮喘
- 克服依賴心理的心理健康教案《請讓我來幫助你》
- 比本領
- 一個魔幻世界
- 孩子在幼兒園中遇到挫折該怎么辦――朱虹回答
- 一家人旅行的唯美句子197句
- 大班美術教案《海洋里的魚》反思
- 小班美術欣賞教案《漂亮的花蘋果》反思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換牙的時候
- 足浴盆足療養(yǎng)生經(jīng)典話語34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