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東方之珠”》教學設計之三
24《“東方之珠”》教學設計之三
學習目標
1.能借助拼音讀通讀懂課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東方之珠”的內涵。
3.了解香港的歷史與今天,培養(yǎng)學生愛香港、愛祖國的情感。
4.學習收集資料。
課前準備
1.搜集與香港有關的文字、圖片。
2.師制作香港風光課件。
激趣導入
1.師:我們的祖國有奔騰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遼闊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寧靜的山林,繁華的都市……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某個城市的資料,都帶來了吧!誰來說一說。
2.師:你們知道這些城市的別稱嗎?師用課件顯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并點擊有關城市。
昆明 蘇州 濟南 廣州 香港
3.師:香港,她為什么被稱為“東方之珠”呢?今天我們一起到香港看一看。
整體感知
1.師指名學生讀閱讀提示,并分組議議閱讀要求。
2.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師提出具體明確的閱讀要求:
①讀一讀,想一想,為什么香港被稱為“東方之珠”?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的?
②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并學一學編輯叔叔的做法,在課文空白處畫“問題泡泡”。
3.學生根據閱讀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
交流匯報
1.交流自讀疑難
師:讀了課文,你們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來一起研究的嗎?
生匯報,師引導學生評價所提出的問題,并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所畫的“問題泡泡”。
【口頭提問是學生質疑的一種方法。讓學生學畫“問題泡泡”,卻更具情趣和誘惑,同時使學生與課文、編者之間的“對話”成為可能?!?BR> 2.交流自讀收獲
(1)重點匯報“香港為什么被稱為‘東方之珠’”?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的?
生依據課文及課前收集的香港的圖片及資料匯報,師相機板書:萬國市場、美食天堂、旅游天地、燈的海洋……
(2)師生交流中,相機解決學生自讀時所提出的問題。
誦讀體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自己特別喜歡的語句畫下來。
2.誦讀展示: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其他同學參與評價。
3.美讀欣賞:師播放香港風光片及課文配樂朗讀。
4.交流感受
師:看了錄像,聽了同學們的朗讀,你想說些什么呢?
【閱讀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個性化的閱讀是建立在個性化的理解、體驗、積累、評價基礎之上的。】
拓展研讀
1.研讀談話:同學們說得真好!香港無愧于“東方之珠”這個美譽。課前大家還收集到了香港其他方面的哪些資料呢?
2.組內交流。
3.班級交流:
師引導學生側重從以下幾方面的話題匯報研讀成果
?、傧愀鄣臍v史②香港是航運中心
?、巯愀凼琴Q易中心④香港是金融中心
【展示收集的資料,并圍繞由課文生發(fā)的問題進行研討,為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提供范型,這也是個性化閱讀的一種建構的圖式?!?BR> 嘗試運用
1.嘗試練筆。
師:你能仿照課文的寫法,選擇其中的一個方面用自己的話寫一寫嗎?
師用課件出示練筆提示:
①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
?、谙愀凼鞘澜缰馁Q易中心
?、巯愀凼?BR> 生練筆,師巡視學情。
【三年級學生剛進入書面寫作初始階段,教師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自信,經常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要做到個性化的閱讀總是與個性化寫作相伴相生的。】
2.班級交流
3.演讀課文:
師再次播放香港風光片,并讓學生裝扮成導游,向游人介紹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內容。
- 新年禮物*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我和企鵝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雨中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寓言兩則 (守株待兔 掩耳盜鈴)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親人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難忘的八個字》教學設計
- 寓言兩則(揠苗助長 亡羊補牢)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
- 4《三個兒子》
- 《積累運用四》教學設計
- 《中彩那天》教學設計
- 《做風車的故事》教學設計
- 《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
- 《群鳥學藝》教學設計
- 從孕期開始,保護聽力
- 關于胎兒發(fā)育:BB發(fā)育重要器官易致孕吐
- 建“大壩”
- 你有奶水不足的困擾么
- 花油雞卷
- 給2008年奧運會的一封信_小學生作文:五年級
- 聾啞兒童宣傳環(huán)保
- 養(yǎng)老產業(yè)朋友圈文案34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