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設計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設計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設計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設計之二
設計者: 蔡文東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6/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奇妙”、“甚至”造句。
   3.通過反復朗讀,理解國際互聯網和我們息息相關。
  教學設計: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
   2.指明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
   1.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話,這是一個什么句?(問句)這一段提出了什么問題?為什么“入網”、“上網”和“網”這幾個詞語都加上了引號?表示它們有特殊的意思,不是通常所說的用繩或線結成的網,這是引號的一種用法。
   ?。?)想一想:這第一自然短有什么作用?(開頭提出問題,可以引起讀者注意要說明的問題)這句話該怎么度?(疑問的語氣)
   ?。?)齊讀第一段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①指名讀
   ?、谶@一自然段第一句說了什么?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扣題,點出課文要說明的中心)
   ?、蹏H互聯網是怎樣構成的,它有什么功能,請讀第二至六句,板書:大網、包住地球、“線”、通過、飛速流動、跨過、萬水千山、傳到、各地電腦為什么作者要讓人“想象”?想象什么?(因為“國際互聯網”實在太大,所以只好讓人去想象,把它想成一個巨型蜘蛛結成的一張能把地球團團包住的“大網”)有網就有無數的線,這“線”是什么?(有的是看得見的電纜、光纜,也有的是看不見的無線電波)提示:這就說明了國際互聯網的結構,“網”是能包住地球的大網,“線”是能夠吧億萬臺電視連起來的電纜、光纜和無線電波,這是多么奇妙??!再看這“大網”和“線”的功能,這些“線”上飛速流動者文字、圖象、聲音,能夠在短短幾秒鐘跨過萬水千山,傳到世界各地的電腦上。讓人從屏幕上看到,這又是多么奇妙!請看書上的插圖。
   ?、茏髡吲e了什么例子來說明國際互聯網的功能?悉尼在什么地方?為什么要舉這個例子?(悉尼是澳大利亞的一個港口。北京在地球北半球,悉尼是在南半球,兩地相距遙遠,但在國際互聯網上發(fā)信,幾秒鐘就能收到,說明它的快速,所以舉這個例子)
   ?、輫H互聯網除了可以幫你發(fā)信外還可以幫你做什么?
     (抓住不僅……還……、雖然……但是……)板書:原在天涯近在咫尺
   ?、捱@一段最后一句話寫了什么?(板書“縮小地球、“地球村”)作用?(點明其快捷方便)
   ?、哌@一自然段點明了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和功能,讀出新奇有趣。齊讀。
  ?。?)學習第三自然段
   ?、僦该x(板書:無奇不有、可以、還可以、甚至)
   ?、凇盁o奇不有”是什么意思?
   ?、劾首x,注意喜悅的語氣。
   3.學習第四自然段
   ?。?)指名讀
   ?。?)“息息相關”是什么意思?
   ?。?)這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總結全文)
   ?。?)如何讀(確信無疑的語氣)。齊度。
  三、總結全文
    這篇文章通過對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功能及與人們的關系的介紹,讓我們了解國際互聯網的的奇妙之處。
  四、漫談體會國際互聯網和我們息息相關。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