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玩 具 回 家
時間:2022-10-07 18:09:53
送 玩 具 回 家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讓幼兒主動探索玩具與標記間的對應關系,懂得玩具玩后應收拾好,會把玩具放回原處。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觀察,建立玩具與標記間的對應關系。
2、通過游戲,讓幼兒了解玩具應放在什么地方,玩后應收拾好放回原處。
3、教育幼兒愛護玩具。
活動準備:
貼絨教具:兩幢房子(上面各貼有蘿卜、毛毛蟲的標記)。
小雞小兔各一。
活動過程:
1、晨間游戲后,教師刻意不收拾,保留玩具都沒有回原位的狀態(tài)。
2、游戲:送玩具回家。
①出示貼絨圖片:小雞、小兔、兩幢房子。
教師提問:小雞、小兔、玩累了要回家了,請小朋友們幫忙找找它們的家。小雞(小兔)的家在哪里?你怎么知道它的家是這幢房子的?教師小結,讓幼兒知道標記的作用。“房子上有標記,我們一看就知道這是誰的家?!?BR>
②教師提問:小朋友們都有自已的家,玩具們也都有自已的家,請你們找找,玩具們的家在哪里?[點評:通過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引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
③教師提問::“玩具柜上沒有標記,可是桌子上這么多玩具都找不到自已的家了。小朋友說說,怎么辦呢?”
請幼兒(根據玩具形狀)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標記,教師當場畫出,并隨即貼于玩具柜的相應位置上。[點評:讓幼兒帶著問題,主動的探索玩具與標記間的對應關系,并嘗試設計標記,發(fā)揮了幼兒的主動性。]
④教師提問:“玩具們都累了,請小朋友們送玩具回家休息?!庇變鹤园l(fā)收拾玩具,同類玩具放在一個筐內將筐送到玩具柜中相應標記處。
3、請小朋友們關心玩具們是否都回到了家。
教師以玩具的口吻講講大家:“謝謝小朋友們,這么愛護我,關心我,明天我再出門和你們玩。”
日常教育活動滲透:
并幼兒將自己的毛巾、茶杯按標記一一掛上,每次玩完玩具都及時按標記歸回原位。
家園配合:
幫助幼兒克服亂丟亂放物品的習慣,隨時提醒幼兒,有規(guī)律地擺放自己生活和學習用品,家長不要隨之任之的包辦代替。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策略:
改變傳統(tǒng)社會教學中教師主講,幼兒被動聽講的方法,從幼兒的興趣著手,讓幼兒自發(fā)主動地探索實物與標記間的關系,并進行操作,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積極主動性,激發(fā)了幼兒的思維,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
推薦文章
- 幼兒社會技能訓練活動設計(小中大班)
- 我的教室
- 小 熊 買 東西
- 小 兔乖 乖
- 不跟陌生人走
- 誰 最 乖
- 愛玩的小雞
- 促進小班幼兒萌發(fā)自我意識的系列活動
- 小班社會:我是媽媽的小幫手
- 小班社會:小小糕點師
- 小班社會:小傘兵找家(秋)
- 幼兒園小班社會化技能活動:按指示做
- 小班社會活動:好吃的重糕
- 垃圾(小班社會環(huán)保)
- 在辦公室全體會上的講話
- 《湯姆索亞歷險記》讀后感
- 奇妙的手電筒(科學)
- 今天誰會贏(大班)
- 驚天動地的紅色宣言
- 大班語言教案《犟龜》反思
- 小班健康課教案《趕小豬》反思
- PM2.5去除系統(tǒng)品牌朋友圈文案36句
- 酒吧清吧朋友圈文案32句
- 寵物用品廣告朋友圈文案37句
- 酷酷的又很高級的英文昵稱409個
- 你們是怎么過節(jié)的?從下面選擇兩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來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