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益智游戲《翻牌》中班區(qū)域教案

幼兒園益智游戲《翻牌》中班區(qū)域教案

幼兒園益智游戲《翻牌》中班區(qū)域教案

1、幼兒園益智游戲《翻牌》中班區(qū)域教案

  材料:

  方形卡片若干,青島名優(yōu)產(chǎn)品和名勝古跡的小圖片若干。

  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用翻牌的方式記憶青島的名優(yōu)產(chǎn)品和名勝古跡的位置,進一步了解青島名優(yōu)產(chǎn)品和名勝古跡。

  教師與幼兒共同將名優(yōu)產(chǎn)品和名勝古跡的小圖片粘貼在方形卡片上制成牌。游戲時,幼兒兩人一組,一人翻牌,另一人記憶。翻牌的幼兒任意取出 4-5 張牌,圖片朝上放在桌上, 擺成一排,請同伴記憶牌的位置及圖片的內容,把牌按原位置正面朝下放在桌上,請記憶的幼兒猜其中一張牌是什么內容,猜對了便可以取走此牌,然后雙方交換角色繼續(xù)游戲, 直到所有牌被取走,誰拿到的牌數(shù)量多誰獲勝。提示幼兒可先從 4 張牌玩起,逐漸增加到8 張,擺放的方式也可以從一增加到兩排。

2、幼兒園體育游戲《大雁南飛》中班優(yōu)質教案

  活動目標:

  1.練習肩上揮臂投擲的動作,初步掌握揮臂用腕投擲的動作要領。

  2.增強上肢肌肉的力量,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

  3.積極參與投擲飛機游戲,體驗成功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

  5.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畫上大雁的紙飛機若干

  2.貼有云朵的網(wǎng)子

  3.《超級飛俠》音樂

  4.呼啦圈若干。

  5.高山背景圖一張。

  活動建議:

  一、創(chuàng)設大雁南飛情境,充分熱身。

  幼兒在“超級飛俠”的歌曲聲中,自由做大雁滑翔、拉起、俯沖、翻身、轉體,跳躍等熱身動作。

  二、幼兒自由探索,學習肩上揮臂投擲的動作。

  1.幼兒自由嘗試各種投擲紙飛機的方法。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老師和動作標準的小朋友邊梳理邊示范肩上揮臂投擲紙飛機方法。

  3.幼兒練習肩上揮臂投擲紙飛機,教師巡回指導并及時糾正動作。

  三、比賽“看誰飛得遠”,練習揮臂用腕投擲。

  1.幼兒站在同一直線后,比賽投擲紙飛機,看誰飛得最遠。

  出示云朵網(wǎng),距離 2 米左右,高 1.5 米。(可根據(jù)幼兒實際情況對繩子高度進行調整)幼兒并排站在直線后,比賽投擲紙飛機, 看誰飛得又高又遠。

  2.幼兒借鑒他人方法再次練習。

  四、進行游戲“大雁南飛”,讓幼兒自主選擇關卡,進行闖關。場地分為三塊,第一個游戲是“飛過云網(wǎng)”,第二個游戲是“飛到高山”,第三個游戲是“飛到田野”,幼兒任選進行練習。

  五、放松活動。

  創(chuàng)設大雁飛到南方情景,讓幼兒躺下、坐下,重點放松上肢。師:你最擅長哪一關?成功后心情怎么樣?激發(fā)幼兒成功的喜悅。

3、幼兒園體育活動《滾輪胎》中班游戲教案

  經(jīng)驗:

  1.掌握滾輪胎的方法,能控制輪胎滾動的方向。

  2.鍛煉身體的平衡能力及動作的協(xié)調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正確對待輸贏,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4.樂于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輪胎數(shù)個。

  玩法與規(guī)則:

  1.自由練習滾輪胎:幼兒每人一個輪胎,自由練習滾輪胎。教師觀察、指導幼兒掌握控制輪胎滾動的方法。例如:雙手推動輪胎向前滾動,跟隨輪胎跑,發(fā)現(xiàn)輪胎滾動方向偏離時及時用手調整。

  2.滾輪胎比賽:將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 4 組,沿各自的跑道滾動輪胎向前跑,繞過小椅子后返回,先完成比賽的組獲勝。提示幼兒必須沿著本組的跑道滾動輪胎,要保證輪胎不側翻。

  提示:

  1.可根據(jù)幼兒的游戲情況調整運動量。

  2.可根據(jù)幼兒的能力增加難度,如設置間隔物、讓輪胎走“S”形等。

4、幼兒園益智游戲《七巧板》中班區(qū)域活動教案

  材料:

  幼兒學習材料”一一《我的想象》,“幼兒學習材料”一一操作材料④。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觀察、認識七巧板(操作材料④),嘗試拼擺、組合平面幾何圖形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圖形、圖案,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感受拼圖的樂趣。

  2.請幼兒閱讀《我的想象》第 28 頁,大膽嘗試用七巧板進行拼擺,可以拼圖形,如用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拼成梯形,也可以依照范例拼圖案,還可以結合自己的想象進行創(chuàng)作并為自己的作品命名。

  3.鼓勵幼兒創(chuàng)新七巧板的玩法。例如:在觀察、比較七巧板形狀、顏色的基礎上,嘗試排除顏色、大小的干擾,按照形狀進行分類。

5、幼兒園區(qū)域活動《家鄉(xiāng)旅游棋》中班益智游戲教案

  ☆家鄉(xiāng)旅游棋☆

  材料:

  小型地墊若干,起點和終點的標志物各 1 個,骰子 1 個,青島風景及趕海的圖片若干,代走棋雙方的小汽車 2 輛,“幼兒學習材料”一(我愛家鄉(xiāng)》。

  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和同伴一起按規(guī)則游戲,準確回答游戲中的問題,爭取勝出。

  2.指導幼兒參照《我愛家鄉(xiāng)》第 13 頁,用地墊拼搭棋盤,將青島風景及趕海的圖片放入棋盤中,和好朋友商量確定起點和終點。

  3.指導幼兒依據(jù)擲出骰子的點數(shù)向前行進,遇到問題卡要回答上面的問題。

  例如:這是哪里?海底世界里有什么?趕海的時候要注意什么?答對即可贏得卡片,答錯則要將卡片放回棋盤上。游戲結東后,贏得卡片數(shù)量多者獲勝。

6、幼兒園美工制作《制作童話劇道具》中班區(qū)域游戲教案

  材料:

  大小不同的紙盒,各色卡紙、掛歷紙、繪畫紙等,水彩筆、水粉色、毛筆,剪刀、膠水。

  玩法與建議: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利用繪畫、粘貼等形式制作背景圖、服飾、頭飾等童話劇道具。

  2.引導幼兒根據(jù)熟悉的童話故事《香噴噴的輪子》《小刺猬燙發(fā)》,運用繪畫、粘貼等形式,利用紙盒、掛歷紙等材料,制作大樹、背景圖、房屋、服飾、頭飾、門票等,送到童話劇劇場供同伴表演時使用。

  3.可提前引導幼兒討論表演時需要的道具,列出道具清單,還可引導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設計童話劇節(jié)目單、門票等,為小劇場的宣傳、展演做好鋪墊。

7、幼兒園中班益智游戲教案《速搶杯》反思

  目標

  1.比較、觀察撲克牌上圖案排列不同。

  2.能根據(jù)撲克牌上的圖案顏色排列順序,快速排列杯子。

  3.體驗 2 人對抗游戲的樂趣。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材料投放

  紙杯橘黃、紫色、綠色、藍色、玫紅每色 2 個、叮鐘一個、自制紙牌 20 張, 紙牌上的圖案為新年吉祥物。

  玩法及指導建議

  1.兩人對抗玩,一人 5 個不同顏色的杯子,然后把杯子平放在桌面上,再按照卡牌上的圖案開始迅速擺放杯子。誰先擺好杯子,誰按叮鐘,如果擺放正確,此牌歸該幼兒。

  2.幼兒翻看紙牌,根據(jù)紙牌上的圖案迅速思考:卡牌上面的圖案是垂直還是水平。

  3.所有紙牌分完后,點數(shù)誰的紙牌數(shù)量多,誰獲勝。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顒舆^程中,幼兒表現(xiàn)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8、幼兒園區(qū)域活動《配對游戲》中班益智游戲教案

  材料:

  各種帶數(shù)字的物品的卡片,服裝的標簽鞋碼等卡片,兒童響聲玩具,小星星。

  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根據(jù)所提供的物品的卡片迅速找出相應的數(shù)字,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2.鼓勵幼兒合作玩游戲,一個幼兒出示物品卡片,另一個幼兒快速找出相應的價格標簽或者數(shù)量卡片。

  3 為増加游戲的趣味性,也可以 3 人或者多人玩游戲,中間放一個有響聲的小玩具作為搶答器,一個幼兒舉牌,其他幼兒搶答,誰先按響小玩具誰答題,答對得 1 顆小星星,誰得的星星多誰獲勝。

9、幼兒園體育游戲《籠中鳥》中班教案

  目標

  1.學念兒歌,練習圍圈走、跑的動作。

  2.感受同伴之間的愛,大家一起做游戲的快樂。

  3.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玩法

  大家手拉手圍成一圈兒,籠中鳥用兩手捂住自己的雙眼蹲在正中央。大家一邊圍著籠中鳥轉,一邊唱歌謠,唱道"一起逃"的時候,大家一起蹲下來。唱到"猜猜身后誰在鬧"的時候,籠中鳥要猜出身后的人,并叫出他的名字。被猜中者換在中間做籠中鳥。

  游戲規(guī)則:

  1.如果誰在游戲過程中出聲音或者說出籠中鳥身后的人就算違規(guī),不可在進入游戲場地。

  2.被猜中的人換做籠中鳥,重新游戲。

  建議

  1.準備鳥頭飾一個,塑膠場地。

  2.教師可先扮演籠中鳥,進行一邊游戲。讓幼兒熟悉游戲規(guī)則。

  3.游戲開始前,幼兒提前熟悉兒歌《籠中鳥》

  4.當班級人數(shù)較多時,可分組進行。

  5.在游戲過程中,提醒幼兒注意跑時的安全。

  6.如果“籠中鳥”在多次猜不出身后的幼兒時,教師可采用觸摸的方式引導。

10、幼兒園科學游戲《竹蜻蜓》中班區(qū)域活動教案

  材料:

  “幼兒學習材料”一一操作材料③。

  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大膽探究讓竹蜻蜓飛起來的方法。

  2.鼓勵幼兒仔細觀察操作材料③,了解竹蜻蜓的外形特征。例如:由竹柄和翅兩部分組成,翅膀左右葉片一樣大,有一定的傾斜且傾斜方向一致。幫助幼兒了解竹蜻蜓是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玩具。

  3.指導幼兒通過反復嘗試掌握竹蜻蜓的玩法:雙手掌心相對搓竹柄,然后松手,竹蜻蜓就會飛上天空。

11、幼兒園親子益智游戲《登山棋》中班區(qū)域活動教案

  材料:

  1.登山棋棋盤,比賽記錄表,棋子(可用扣子、瓶蓋等代替),3 組數(shù)字(1、4、7,3、6、9,2、5、8),9 個玻璃球(可用扣子、石子兒等代替)。

  2.“幼兒學習材料”——《快樂總動員》。

  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根據(jù)所出玻璃球的數(shù)量找出對應的數(shù)字,確定走棋的人,步步推進棋子,體驗勝利登頂?shù)南矏偂?/p>

  2.請幼兒閱讀《快樂總動員》第 11 頁,了解游戲的玩法。玩法:幼幾 3 個人組,每人自主選擇一個起點(分別將棋子放上)、一組數(shù)字,每人 3 個玻璃球。游戲開始,幼兒暗中將玻璃球放在手中,數(shù)量自定,也可以不放(若 3 個人都不放,則重新出球),然后同時伸出手,3 個人手中玻璃球的總數(shù)與誰的數(shù)字相同,誰的橫子前進一步。先到達頂端者勝。

  3.指導幼兒自由結伴玩游戲,協(xié)商選擇數(shù)字和起點,提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在比賽記錄表中記錄勝負。

  4.鼓勵幼兒在家與父母一起玩登山棋,體驗親子游戲的快樂。

12、幼兒園美工制作《制作不倒翁》中班區(qū)域活動教案反思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幫忙準備雞蛋殼(在尖頭處破洞,引出蛋液,清洗干凈),沙子、塑料小勻、膠帶、馬克筆、卡紙等材料。

  2.“幼兒學習材料”——《快樂總動員》。

  玩法與建議:

  1.指導幼兒自主選擇雞蛋殼、廢舊紙杯等材料,利用剪、貼、畫等形式制作好玩的不倒翁,體驗制作的樂趣。

  2.引導幼兒閱讀《快樂總動員》第 8 頁,依照步驟圖用蛋殼、紙杯制作不倒翁。提醒幼兒蛋殼開口一定要朝上,制作的過程注意輕拿輕放,以免碰碎蛋殼,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鼓勵 幼 兒 添 畫 自 己 喜 歡 的 形 象 。

  3.組織“不倒翁大賽”,比比誰的不倒翁能搖擺且堅持不倒,請幼兒介紹制作的秘訣。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既有科學的探索,又有動手制作,這樣的活動孩子們都會比較喜歡、比較符合幼兒的興趣。在活動前我認為不倒翁應該是小朋友生活中經(jīng)常玩的一種玩具,不倒翁真勇敢,我們也要學習不倒翁遇到困難繼續(xù)站起來的精神。讓我們和你的小伙伴介紹下你的不倒翁吧。

13、幼兒園音樂游戲《舞獅》中班優(yōu)質教案

  設計意圖:

  舞獅子是中國民間用于歡慶的一種藝術形式,一直流傳至今。在繪本《歡樂中國年》廟會一頁,立體形象的舞獅子引起了孩子們的極大興趣?;匕嗪笪覀兙徒o孩子播放了舞獅的視頻,引得孩子們都三三兩兩地模仿舞獅子。為滿足孩子的需要,讓他們能親身體驗舞獅子樂趣,故設計此活動,并引導幼兒感受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的多彩與獨特風格。

  活動目標:

  1.模仿民間舞獅慶新年,并能創(chuàng)編獅子舞及獅子戲球的動作。

  2.能聽鼓點有節(jié)奏地做蹲、起、搖頭擺尾、左右上舉、快樂地走跑等動作。

  3.在游戲中體驗喜慶的氣氛,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自豪感。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5.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在日?;顒又心7逻^舞獅子的動作,如蹲、起、搖頭擺尾等。

  物質準備:

  1.師幼共閱制作獅子(畫好獅子頭飾,把它固定在一只塑料圈或竹圈上)和逗引獅子的花球(把折好的花扎成一束,并系上小鈴鐺)

  2.大鼓、鈴鼓

  3.舞獅的錄像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舞獅的興趣。

  1.觀看舞獅錄像,說說人們是怎樣舞獅的。

  2.觀看舞獅表演時,我們的心情怎么樣?大家為什么這么高興?

  二、做準備活動。

  1.引導幼兒聽鼓點有節(jié)奏地齊步走、跑步走、小碎步走等。

  2.教師操作花球,指揮幼兒扮演獅子做動作,如蹲、起、手左上舉、手右上舉、搖頭擺尾等。

  三、游戲:舞獅。

  1.出示獅子頭飾,討論:幾個人一起舞獅?舞獅時要看誰的指揮?師幼共同學習持花球指揮的動作,了解花球的動作與獅子動作的關系。

  3.幼兒三人一組選一空地練習舞獅。一人持花球,第二人持頭飾,第三人抓住第二人的衣服。

  4.啟發(fā)幼兒共同制定規(guī)則,如:敲兩下鼓心——蹲;敲一下鼓心起;敲邊鼓

  ——將頭飾左上舉、右上舉;敲碎點——搖頭擺尾。

  5.帶領幼兒以三人為一組聽鼓點舞獅,注意根據(jù)鼓點的變化來變化動作,

  持花球幼兒與舞獅幼兒的動作要協(xié)調。

  6.交換角色繼續(xù)游戲,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四、放松部分。

  1.引導幼兒根據(jù)不同的鈴鼓聲,做相應的動作。如搖鈴鼓時,幼兒獅子走; 敲鈴鼓時,幼兒學獅子吼。

  2.收拾活動器材,休息。

14、幼兒園科學發(fā)現(xiàn)《智慧小屋》中班區(qū)域活動教案

  目標

  1.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2.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蜜蜂采蜜:

  1.觀察與比較不同顏色和形狀背景圖上的不同的花。

  2.能根據(jù)擲到骰子的面迅速插小蜜蜂,發(fā)展注意力、觀察力、以及思維的敏捷性。

  貼墻轉:學習用相同面積的圖形組合來等量替換圖形,為自然測量面積積累經(jīng)驗。

  圖形變變變:了解不同的圖形,圖形與圖形之間的規(guī)律。

  破譯車牌號:

  1.嘗試根據(jù)相鄰數(shù)破譯車牌號,感知一個數(shù)與前后兩個相鄰數(shù)之間的關系。

  2.根據(jù)車輛大小按一定順序排序。

  材料投放

  1.蜜蜂采蜜:

 ?、?*6 格的底板一塊,形狀 3 種:愛心、圓形、方形各 18 個;顏色:紅、黃、藍各 18 個;花:櫻花、月季、向日葵、郁金香、康乃馨、菊花各 9 朵,進行排列組合。

 ?、邝蛔樱侯伾蛔?、形狀骰子、花卉骰子;顏色骰子:紅、黃、藍各 2 面;形狀骰子:愛心、圓形、方形各 2 面;花卉骰子每種花各一面。

 ?、勖鄯渌{色、粉色若干。

  2.貼墻磚:“墻磚”底板 2 塊(面積為 30 厘米*30 厘米,上有等大的 3 厘米*3 厘米的網(wǎng)格,其中有的網(wǎng)格鑲嵌有材料,有的網(wǎng)格是空缺的),鑲嵌材料(背面粘有磁鐵).

  3.圖形變變變:將彩釘按相同的距離固定在紙盒的一面形成釘板,配以長短不同的橡皮筋。

  4.破譯車牌號:數(shù)字卡片若干張,大小不同的汽車,車牌號若干,小掛鉤。

  玩法及指導建議

  1.蜜蜂采蜜:

 ?、? 人游戲:三個骰子,一個是圖形的骰子、一個是顏色的骰子、一個是花的骰子,同時擲骰子,根據(jù)三個骰子的上的顏色、形狀、花找到相應的圖案。

 ?、? 人游戲:一人取藍色蜜蜂,一人取粉色蜜蜂,投擲骰子, 誰先找到與三個骰子合成的提示要求相吻合的圖案,就把蜜蜂放上在圖案上, 一次只能放一只、游戲結束,比比誰的蜜蜂多,多者獲勝。

  2.貼墻磚:觀察底板上空缺處的外形及其包含的網(wǎng)格數(shù)量,取鑲嵌材料進行填空。熟練后,可變換底板位置,也可用多種不同的鑲嵌材料組合填補同一空缺處。

  3.圖形變變變 :

  ①用皮筋在釘板上變出各種圖形。

 ?、趦晌挥變罕荣愓l變的圖形多。

 ?、圩兂鲂螤钕嗤?、大小不同的圖形。

  4.破譯車牌號: 幼兒自選車輛,根據(jù)已有車牌號上的數(shù)字,從卡槽中找出相鄰數(shù)放入車牌中,嘗試根據(jù)相鄰數(shù)破譯車牌號。車輛根據(jù)大小按一定順序排序。

15、幼兒園體育游戲《石頭人》中班區(qū)域活動教案

  經(jīng)驗

  1.練習在指定范國內四散跑

  2.能聽指令行動,發(fā)展身體的平衡能力和動作的靈敏性。

  3.體驗扮演石頭人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

  5.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游戲,學會與他人協(xié)作,提高團結協(xié)作能力。

  材料:

  狼的頭飾 2 個,沙包若干(分布在場地四周),場地中畫一個大圓圈。

  玩法與規(guī)則:

  請兩個幼兒扮演狼,其他幼兒與“狼”拉開距離站好。游戲開始,教師發(fā)出信號后,幼兒在圓圈內四散跑,“狼”在后面追,逃跑的人趕快找“石頭”(沙包),只要頭上頂著“石頭”或腳下踩著“石頭”,就變成“石頭人”了,“狼”不能抓“石頭人”。被狼”抓到的幼兒下次游戲時扮演狼,游戲重新開始。

  提示:

  1.提醒幼兒在追、跑時注意安全,學會避讓,避免與同伴發(fā)生碰撞。

  2.圓圈大小可根據(jù)幼兒人數(shù)調整,盡可能讓幼兒活動空間大一些,以免發(fā)生碰撞。

  3.幼兒變?yōu)椤笆^人”時要保持身體平衡,保證沙包不要從頭上掉下來。

16、幼兒園游戲《紙袋手偶》中班美工制作教案反思

  材料:

  1.廢舊紙袋、彩色卡紙,水彩筆、剪刀等,童話人物形象范例或圖片。

  2.“幼兒學習材料”——《快樂總動員》。

  玩法與建議:

  1.啟發(fā)幼兒利用廢舊紙袋等材料,用繪畫、剪貼等形式制作自己喜歡的童話人物手偶。

  2.請幼兒閱讀《快樂總動員》第 24 頁,學習用紙袋制作手偶的方法,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制作不同的童話人物形象。

  3.進行作品展覽,請幼兒介紹自己制作的手偶,啟發(fā)幼兒將作品放到表演區(qū)作為演出的道具。

  活動反思:

  鼓勵幼兒大膽的表現(xiàn),游戲情境中培養(yǎng)興趣,使幼兒在愉快、輕松地氛圍中進行美術活動。要讓孩子們的體驗到:美術活動并不難,我們可以輕輕松松、快快樂樂的去完成。

17、幼兒園益智科學活動《冰糕棍的暢想》中班優(yōu)質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冰棒棍是夏天里隨手可得的一種材料,擺一擺、拼一拼便能生成生動的形象。中班幼兒對于紙張的粘貼、造型有一定的技能積累,木質的冰糕棍的組合制作較有難度,本活動特別激發(fā)幼兒探索固定冰糕棒的方法,通過幼幼、師幼互動獲得相關經(jīng)驗。為幼兒提供瓶蓋、紐扣、光盤等輔助材料、大量的圖片激發(fā)幼兒靈感。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兩根以上冰棒棍擺一擺、拼一拼,積極創(chuàng)想,創(chuàng)作生動形象的物體造型。

  2、能將冰棒棍牢固的連接,并選擇瓶蓋、紐扣等材料,大膽裝飾,運用貼、粘、拼等方法進行創(chuàng)想制作。

  3、在創(chuàng)想制作中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有序擺放工具、材料的習慣。

  活動重點:能運用冰棒棍創(chuàng)想制作,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動手能力?;顒与y點:冰棒棍與冰棒棍之間的連接,力求牢固、美觀、生動。

  活動準備:

  教具:長短不一樣的冰棒棍若干,放在桌子中間的小框里。磁性黑板一塊。若干簡筆圖形,介紹用。

  學具:長短不一的冰棒棍若干、紐扣、瓶蓋、彩紙等。提供材料架,以便幼兒選擇其他材料運用。

  乳膠、雙面膠、剪刀、油畫棒、小框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冰糕棍,激發(fā)興趣。

  提問:一根冰棒棍像什么?兩根冰棒棍,擺一擺,像什么?換個樣子擺一擺,像什么?誰會用三根四根或更多的冰棒棍擺一擺,拼一拼呢?你會拼出什么造型來呢?

  二、幼兒嘗試拼擺冰糕棍,設計不同造型。

  提問:小朋友,你們也想擺一擺,拼一拼嗎?請你回到桌子旁邊去試一試吧。

  三、幼兒展示拼擺造型,集中反饋感知冰棒棍的造型。

  提問:你剛才用冰棒棍拼出了什么?怎么拼的?

  四、出示輔助材料,冰棒棍與材料的創(chuàng)意組合。

  提問:誰把冰棒棍拼出了人的造型?可是圓圓的頭用什么來代替呢?誰也用到了其他的輔助材料?你用瓶蓋、紐扣等代替了什么呢?

  幼兒交流分享拼出的不同造型。如:汽車、傘、火箭、小包、小船、飛機、冰激凌、小櫻桃、人的造型等。

  小結:小朋友真會動腦筋,用冰棒棍擺一擺、拼一拼,可以創(chuàng)造出很多種造型??墒且徊恍⌒钠春玫脑煨途屯岬袅?,誰有辦法把這些造型固定起來呢?

  五、再次創(chuàng)作,幼兒盡情體驗冰棍棒創(chuàng)想。

  1.現(xiàn)在我們把這些好看的造型粘貼牢固吧,如果想讓你創(chuàng)造的造型更加形象生動,那你可以選擇合適的材料進一步裝飾,那一定會更加完美了。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提醒幼兒材料要多少拿多少,多的材料放回材料架;注意桌面、地面的整潔;在想象和構圖方面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建議。

  六、展示作品,交流作品。

  從“有創(chuàng)意”、“粘貼牢固”,“好看有趣”等方面進行作品評價。

  活動反思:

  在幼兒園美工活動中,嘗試用不同的形式進行探索體驗,可以讓幼兒深入了解手工活的的多樣性、豐富性和趣味性。本次活動用冰棒棍進行探索操作,注重培養(yǎng)了幼兒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探索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創(chuàng)新,體驗活動的過程,獲得成功的喜悅。

  孩子們對本次活動的內容是非常感興趣的,一些常見的及其普通的材料,通過孩子們的想象創(chuàng)造,擺出了、拼出了、粘貼成了生動形象的物體造型。在綱要的指導下,教師積極引導偶發(fā)事件中蘊含的教育價值,抓住教育契機,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欲望。活動不僅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興趣,更是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顒又兄攸c關注了幼兒的參與過程,關注了幼兒對冰棒棍創(chuàng)想的奇特感受。當作品交流時許多有趣的造型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孩子們驚喜萬分,他們深深體會到了美工活動的樂趣和創(chuàng)想活動的喜悅。本次活動還可以延伸下去,引領幼兒進一步探索發(fā)展,豐富自己的創(chuàng)作。

18、幼兒園區(qū)域活動《什么玩具不見了》中班益智游戲教案

  材料:

  1.不同種類的玩具若干,眼罩若干。

  2.“幼兒學習材料”——《快樂總動員》。

  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在游戲中認真觀察,發(fā)現(xiàn)并說出變化的玩具的名稱,鍛煉瞬間記憶能力。

  2.請幼兒閱讀《快樂總動員》第 9 頁,了解游戲的玩法。玩法:幼兒兩人一組,一個藏,一個猜。游戲開始,將 6 個以內的玩具(或三類玩具各 3 個)在桌上擺成一排, 猜者觀察后戴上眼罩,藏者將 1-2 個玩具藏起或調換位置,猜者摘下眼罩,說出什么玩具不見了或位置變了。提示幼兒可互換角色,多次游戲。

  3.指導幼兒自主確定藏者與猜者,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玩游戲,如逐漸增加玩具個數(shù)或者類別等,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

19、幼兒園中班區(qū)域游戲《娃娃服裝店》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 培養(yǎng)幼兒參與角色游戲的興趣,積極開展“服裝店”游戲主題,并從中體驗到游戲的樂趣。

  2、 幼兒在初步了解服裝買賣過程的基礎上繼續(xù)大膽模仿成人的工作,并根據(jù)游戲發(fā)展的需要進一步發(fā)展新的游戲情節(jié),如增設服裝店的加工廠,為顧客訂做服裝、修改服裝等。

  3、 培養(yǎng)幼兒遇到困難或問題能積極思考解決及合作協(xié)商的能力。

  4、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 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6、 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7、 培養(yǎng)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 娃娃家的餐具、煤氣灶、娃娃、小床、桌子、被子等。

  2、 菜場的一些自制的蔬菜、魚、螃蟹等。

  3、 商店的一些商品、貨物。

  4、 理發(fā)店的自制剪刀、吹風機、洗發(fā)水、毛巾等。

  5、 娃娃服裝實物若干件、一些自制服裝的材料(舊掛歷紙、白紙、剪刀、蠟筆、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游戲主題。

  1、 師:(出示玩具娃娃)新年就快到了,我要去給我的娃娃買套新衣服,讓她過新年的時候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朋友,你們說,我去哪里買好呢?(引導幼兒說出服裝店)

  2、 你們知道服裝店里都賣些什么東西呢?

  3、 你們去過服裝店買東西嗎?你們是怎么買的呢?

  二、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角色進行扮演,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布置游戲場景,特別幫助服裝店的幼兒布置柜臺,引導他們分類擺放,并將衣服、帽子等有的可以展示出來,有的可以折疊好后放在柜臺上,要求要放得整齊、美觀。

  三、幼兒游戲,教師巡回指導。

  (一) 以角色的身份參與游戲,隨機對娃娃服裝店進行指導。

  以娃娃服裝店經(jīng)理的身份參與游戲進行指導:

  1、 組織在娃娃服裝店工作的幼兒討論:服裝店該有哪些人?并根據(jù)幼兒的意愿讓他們自由扮演角色進行游戲。

  2、 組織幼兒商量如何布置游戲場景(柜臺),并進一步引導幼兒考慮如何擴大服裝店的影響,如為服裝店做廣告;如何擴大服裝店的規(guī)模,滿足眾多觀眾的需求,如開設一個服裝加工廠等。

  (二)以顧客的身份參與游戲進行指導:

  1、 進入娃娃服裝店:你們好!請問你們這里賣些什么呀?有賣小孩衣服的嗎?那這里的娃娃服裝柜臺在哪里呢?(引導幼兒熱情接待來店中的顧客)

  2、 請問你這是娃娃服裝柜臺嗎?你這里有些什么服裝?有什么新貨呢?

  3、 我想買件一歲小孩穿的衣服,你這哪些衣服合適呢?你能給我介紹介紹嗎?

  4、 我這件衣服款式、顏色都挺喜歡的,就是覺得袖子太長了點,你說怎么辦呢?(引導幼兒提出他們可以幫我將衣服拿到他們的服裝加工廠改一下的,可以滿足顧客們的各種需求。)

  5、 我們想買很多件一樣款式的服裝,你們這兒有嗎?(引導幼兒提出可以讓他們的服裝加工廠設計制作出一批服裝來的。

  四、組織幼兒圍繞游戲主題進行講評。

  五、組織幼兒收拾整理游戲材料。

  活動反思:

  本活動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通過為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自由的探索空間、真實的情景體境,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使幼兒在自由、開放的環(huán)境中建構新的知識經(jīng)驗。而教師堅持做一個“熱情而積極的鼓勵者、支持者,有效而審慎的引導者”,根據(jù)幼兒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勢利導給予啟發(fā)幫助,使幼兒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中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整個活動以情激趣,以情激學,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分發(fā)揮了師生互動作用,使幼兒在真實的情感體驗中學習,變被動為主動,真正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

20、幼兒園益智游戲《雪糕翻翻樂》中班區(qū)域活動教案

  雪糕翻翻樂

  材料:

  將打印出來的圖案貼在雪糕棍上,制作 6 對冰棒;將彩色卡紙粘在冰棒棍的另一邊,用作背面。

  玩法與建議:

  1、先將紙質冰棒打亂順序,正面朝下,按照 4×3 的方式擺放好。

  2、請孩子輪流選擇,一次選兩個,同時翻轉過來。如果圖案相符合,就把它們正面朝上放在原處;如果圖案不符合,就把它們翻轉過去。

  注意:提醒孩子試著記住冰棒的圖案及它們的位置。一但所有的冰棒都按照圖案匹配成功, 游戲就結束了。將冰棒匹配上的數(shù)量較多的人獲勝。

21、幼兒園體育游戲《熊來了》中班優(yōu)質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能控制自己的行為,練習反應的靈敏性。

  2.能按規(guī)則進行游戲,積極探索不被熊發(fā)現(xiàn)的辦法。

  3.喜歡參與游戲,情緒積極、愉快。

  4.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

  5.培養(yǎng)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1.戶外寬闊、平整的場地,在場地上畫出小動物的活動范圍和熊的家。

  2.熊的頭飾 3 個,各種小動物的頭飾。

  玩法與規(guī)則:

  幼兒戴頭飾扮演小動物,隨音樂在場地上自由活動、舞蹈,教師扮熊蹲在家中。

  當聽到兒歌《熊來啦》時,“小動物”要裝成木頭人,控制住身體,不能動也不能出聲,直到兒歌結東才能動。念兒歌的過程中,動的“小動物”會被“熊”捉住。游戲可反復進行,再次游戲時,由被捉住的幼兒扮熊。

  提示:

  1.提醒幼兒要控制住自己的身體,不能亂動。

  2.“熊”可以做各種動作、表情挑逗“小動物”,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3.可讓多個幼兒扮熊,增加游戲的難度。

  附

  熊來啦

  熊來啦!熊來啦!聞聞你來聞聞他。別動別笑別說話,別被狗熊抓回家。

  活動反思:

  讓教師在體育活動組織、指導過程中采取適當?shù)姆椒?,在鍛煉幼兒身體的同時有效促進幼兒健康心理的形成。活動中支持幼兒的自我挑戰(zhàn)活動,使幼兒獲得成功感;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并作出反饋,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和自信心;注意活動中部分幼兒心理負擔過重的問題并加以引導,使幼兒體驗到活動的樂趣,并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從而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情緒情感。為幼兒快樂的人生奠定基礎。

22、幼兒園音樂游戲《拍手舞》中班優(yōu)質教案

  教材分析:

  《拍手舞》是一首節(jié)奏歡快的樂曲,旋律輕快,歌詞通俗易記,很適合中班幼兒學習。本次活動創(chuàng)設”乘坐火車去旅行”的戲情境,將小跑步、點步等動作的練習含在游戲之中,激發(fā)幼兒學習基本動作的興趣,引導幼兒與同伴有節(jié)奏地拍手、變換隊形,使幼兒表達自己歡快的情結,體驗合作表演、其同游戲的樂,培養(yǎng)幼兒的藝術表現(xiàn)能力。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學習踵趾小跑步、踏點步和同伴對拍右手的動作。

  2.能合拍地和同件配合舞蹈,掌握隊形的變化。

  3.體驗與同伴一起玩游戲的樂趣。

  4.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5.根據(jù)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幼兒素質發(fā)展課程·音樂)CD

  活動建議:

  1.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幼兒練習踵趾小跑步,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創(chuàng)設“乘坐火車"”的情境。教師哼唱歌曲,幼兒圍成圈,練習踵趾小跑步。引導幼兒觀察老師是怎樣開火車的:腳跟、腳尖跑跑跑。

  (2)邀請“火車”開得好的幼兒進行示范。

  (3)帶領幼兒隨音樂現(xiàn)固踵趾小跑步動作。

  2.引導幼兒熟悉樂曲旋律,學習踏點步和拍手動作。

  (1)創(chuàng)設“到處逛”的情境,指導幼兒學習踏點步。動作:幼兒手拉手向左側走兩步, 左腳點地,右腿曲膝,然后站直。

  (2)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并示范。

  (3)請幼兒隨音樂和同伴一起練習兩個方向的踏點步。

  (4)指導幼幾按單雙數(shù)結伴,隨音樂進行拍手練習,掌握隊形的變化。

  3.請幼兒和同伴配合舞蹈,體驗與同伴一起玩游戲的樂趣。

  共同舞蹈,隨音樂集體練習 1-2 遍,嘗試按單數(shù)、雙數(shù)變換隊形。

  動作建議:

  幼兒圍成 1 個圓圈,1、2 報數(shù),然后面向逆時針方向,兩手搭在前面幼兒肩上第 1 遍音樂

  第 1-2 小節(jié):左腳開始做理趾小跑步 1 次。第 3-4 小節(jié):右腳開始做避趾小跑步 1 次。第 5-8 小節(jié):動作同 1-4 小節(jié)。

  第 9 小節(jié):第 1 拍拍手,第 2 拍并腳一跳轉向圓心,同時兩臂向兩側打開。

  第 2 遍音樂

  第 1 小節(jié):手拉手向左側走兩步。

  第 2 小節(jié):左腳做踏點步 1 次。第 3-4 小節(jié):動作同 1-2 小節(jié)

  第 5 小節(jié):12 數(shù)的幼兒面對面,第 1 拍自己拍手,第 2 拍兩人對拍右手。

  第 6 小節(jié):動作同 5 小節(jié),方向相反。

  第 7-8 小節(jié):1、2 數(shù)的幼兒各自拍手 1 次,然后兩手排腰,用小跑步交換位置。

  第 9 小節(jié):第 1 拍拍手,第 2 拍并腳跳 1 次(2 幼兒原地跳,1 幼兒向后轉),面句逆時針方向,雙手搭在前面幼兒肩上。

23、幼兒園體育活動《海洋俱樂部》中班游戲教案

  經(jīng)驗:

  1.探索平衡木的多種玩法,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

  2.體驗玩平衡木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

  4.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與快樂。

  材料:

  平衡木 4 組,螃蟹、小魚、海蛇、海龜?shù)群Q髣游锏目ㄆ舾?數(shù)量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

  玩法與規(guī)則:

  幼兒自選海洋動物卡掛在胸前,選擇相同海洋動物卡的幼兒為一組,每組選擇一組平衡木開展游戲。

  螃蟹組玩法:模仿螃蟹,蹲在平衡木上橫著移動。

  小魚組玩法:雙手撐住平衡木,雙腳在平衡木左右行進跳。 海蛇組玩法:身體趴在平衡木上,用四肢抱著平衡木動前行。

  海龜組玩法:雙手在平衡木上,腿在平衡木兩側地面上,模仿海龜爬行。

  提 示 :

  1. 隨時觀察幼兒游戲情況,調整幼兒的運動量。

  2.提示幼兒互換海洋動物卡,交換游戲

  3.鼓勵幼兒創(chuàng)新更多的平衡木玩法。

24、幼兒園歌曲《蜜蜂做工》中班音樂教案

  教材分析:

  《蜜蜂做工》是一首 2/4 拍的歌曲,曲調歡快、柔和、優(yōu)美,富有童趣,表現(xiàn)了小蜜蜂的勤勞及做工時的快樂心情,告誡小朋友要勤勞、不做懶惰蟲。中班幼兒對旋律的感知能力逐步提高,對音準的把握能力和對歌曲節(jié)奏的表現(xiàn)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本次活動通過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表演歌曲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感受蜜蜂做工的愉悅心情,懂得要勤勞的道理。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初步了解蜜蜂春暖花開去釆蜜的習性,學唱歌曲。

  2.能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嘗試用動作、聲音表現(xiàn)蜜蜂做工時的快樂心情。

  3.感受蜜蜂做工的愉悅心情懂得要勤勞、不做懶惰蟲的道理,體驗享受勞動成果的快樂。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xiàn)能力。

  5.感知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小蜜蜂的頭飾,與歌曲內容相關的圖片,《幼兒素質發(fā)展課程·音樂》CD,《幼兒素質發(fā)展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包》課件 15。

  活動建議:

  1、創(chuàng)設¨蜜蜂釆蜜”情境,教師與幼兒共同扮蜜蜂播放歌曲《蜜蜂做工》,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進行簡單的發(fā)聲練習。

  提問:春天來了,小蜜蜂們采蜜時是怎樣發(fā)出聲音的?(引出發(fā)聲練習。)

  2.創(chuàng)設“蜜蜂做工”游戲情境,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

  (1)請幼兒回憶蜜蜂采蠻的情景,梳理并理解歌詞內容。

  提問:小蜜蜂是怎樣采蜜的?它們?yōu)槭裁匆趧诘夭苫?

  (2)播放課件,教師完整演唱歌曲,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歌詞內容,感受蜜蜂做工的情景。

  (3)引導幼兒學唱歌曲,嘗試用動作、聲音表現(xiàn)蜜蜂做工時的快樂心情。

  教師演唱第 1 句并提問:小蜜蜂要去釆花蜜時心情是怎樣的?引導幼兒感受小蜜蜂勤勞做工的愉快情緒。

  (4)引導幼兒感受小蜜蜂匆匆忙忙采蠻的情景,嘗試用動作和聲音表現(xiàn)。

  教師示范演唱第 2 句并提問:小蜜蜂是怎樣采蜜的?引導幼兒嘗試用動作和聲音表現(xiàn)“做工興味濃”的樣子。

  (5)教師和幼兒一起演唱第 3、4 句,引導幼兒感受小蜜蜂“天曖花開”時采蜜的辛勤,懂得不做¨懶惰蟲”的道理。

  3.請幼兒邊玩“猜花蜜”游戲邊演唱歌曲,鼓勵幼兒大膽完整演唱歌曲,表現(xiàn)蜜蜂做工時的情景。

  引導語:小蜜蜂釀了各種蜜,咱們一起唱著歌去看看它們都釀出了什么蜜。

  幼兒每演唱一遍,教師就打開課件中的一種花蜜,引導幼兒猜是哪種蜜,讓幼兒體驗唱歌的快樂 。

  4.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花園里鮮花盛開”的情境,引導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演唱歌曲,懂得做事要勤勞, 體驗享受勞動成果的快樂。

  (1)引導幼兒隨音樂完整做動作,邊唱歌邊用動作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蜜蜂做工時的快樂和自豪。

  (2)播放課件,展示勞動成果,引導幼兒體驗享受勞動成果的快樂。提問:你喜歡小蜜蜂嗎?為什么?

  活動反思:

  每當音樂響起,我總能看到孩子們隨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手舞足蹈。雖然中班的他們對音樂的理解還顯得格外稚嫩,但通過系統(tǒng)的訓練,相信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力及表現(xiàn)力會不斷增強。

  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qū)投放蜜蜂頭飾,引導幼兒用樂器伴奏,創(chuàng)造性地演唱歌曲。

25、幼兒園科學活動《小動物找家》中班區(qū)域游戲教案反思

  材料:

  棋子(春天的小動物)3~4 個,“幼兒學習材料”—《春天你好》

  玩法與建議:

  1、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玩棋類游戲在游戲中進一步鞏固對春天主要特征及動物生活習性的認知。

  2.引導幼兒閱讀《春天你好》第 18-19 頁,了解“小動物找家”游戲的內容、玩法、規(guī)則, 提醒幼兒將代表自己的小動物棋子放在起點。游戲開始,幼兒剪子包袱錘,贏者走一步,走到體現(xiàn)春天特征的圖片上,可再前進一步,看誰先到家。

  3.提醒幼兒 2~3 人一起玩,找一個小監(jiān)督員,讓其監(jiān)督大家遵守游戲規(guī)則。

  4.建議家長和幼兒在家共同玩“小動物找家”游戲。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能注意幼兒的興趣點進行設計活動,由易到難,過度自然,小朋友的參與興趣很高,但活動中讓老師覺得不足的是開始部分,幼兒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是否內容簡單些,或直接讓幼兒分組討論,交流,然后鼓勵幼兒把自己不懂的提出來,和老師一起解決。這樣的處理是否能讓幼兒的學習更加主動些。建議下次教學,可以試試。

26、幼兒園角色扮演《醫(yī)院》中班區(qū)域活動游戲教案反思

  材料:

  介紹春季常見傳染疾病及預防方法的圖片,小藥盒、點滴瓶、針管等常用醫(yī)疔物品

  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自主協(xié)商分配角色,圍繞春季流行疾病的簡單治療、預防宣傳等情節(jié)開展游戲。

  2.指導“醫(yī)生”結合春季常見疾病的癥狀及預防方法給“患者”治療,幫助“患者”了解就診的步驟及生病的主要癥狀。

  3.提示“醫(yī)生”根據(jù)“患者”的癥狀做好記錄、開出藥方,對“患者”進行正確的指導,如: 多喝水、多吃蔬菜、多鍛煉身體、注意飲食衛(wèi)生等。

  4. 啟發(fā)“醫(yī)生”到“娃娃家”等區(qū)域進行春季流行疾病預防宣傳活動。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初步了解醫(yī)生和護士的工作情況,認識了一些醫(yī)療器械,個別小朋友對醫(yī)院的恐懼感逐漸消除。在活動中,個別幼兒會一直忘記自己手中的儀器是干什么的,教師適當?shù)慕o予提醒。還有部分幼兒說到打針就怕即使是假的,通過這次活動,部分幼兒覺得打針也不是很恐怖。幼兒通過這次活動也加深了預防疾病的意識,目標基本完成。

27、幼兒園游戲活動《紙箱游戲》中班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孩子們非常喜歡用廢舊的紙箱做游戲,根據(jù)孩子們的這一愛好設計這一活動旨在利用廢舊紙箱鍛煉孩子們的身體,既增強孩子們的環(huán)保意識,又發(fā)展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增強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運用紙箱鍛煉幼兒的爬和平衡的能力。

  2、鼓勵幼兒勇敢地參與活動,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6、發(fā)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7、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只紙箱(蘋果箱)

  2、地雷(用報紙團成)

  3、紙簍(4只)

  活動過程:

  —、紙箱連接成小火車,幼兒隨音樂進入場地

  1、 師:今天我們就來玩一個“小小解放軍”的游戲。

  2、 幼兒聽音樂進行隊列訓練。

  3、輔助練習:①了望、②搖船、③燕式平飛、④高抬腿

  二、紙箱游戲的練習

  1、 背好行李(蘋果箱)出去演習。

  2、 第一次演習(練習爬)。

 ?、倌銈兛催@里有條河很深,我們怎么過河呢?

  ②請幼兒自由商量,教師進行啟發(fā)幼兒說出用背上的紙箱折平擺放在河面上搭成一座橋。

 ?、塾變簤浩郊埾浯畛蓸?。

  ④請幼兒做示范,教師分析動作,提出指導要點,(兩手撐地,兩膝著地,手腳協(xié)調)幼兒進行練習二次。

  3、 第二次演習

 ?、佻F(xiàn)在我們又遇到了沼澤地了。

  ②教師指導:腳踩磚塊上快速向前跑要踩在磚塊上快速向前走,幼兒練習二次。

  4、 第三次綜合演習(排地雷)

  ①剛才我們進行了演習,現(xiàn)在有一個任務,沼澤地里有許多“地雷”要我們去排除。

 ?、谟變合朕k法排地雷要求不能掉到沼澤地下去,站在磚塊上彎腰拾地上的“地雷”,爬過橋把地雷放到安全區(qū)。

 ?、塾變哼M行比賽,彎腰拾地雷不能掉到沼澤地下去在爬過河把地雷放到安全區(qū)。[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網(wǎng)]

  三、放松活動:

  1、 幼兒互相歡呼勝利的喜悅,教師對幼兒進行表揚與鼓勵。

  2、 幼兒聽音樂互相做“捶背”操。

  延伸活動:

  在體育活動區(qū)角中提供各種大小不同的紙箱,讓幼兒進行各種動作及體能的練習。

  教學反思:

  整節(jié)課注重了每個孩子的參與、嘗試。整個過程中,孩子的興趣很高,積極主動,表現(xiàn)出很好的合作和團隊精神。老師為孩子營造了一個寬松自主探索范圍,幼兒充分的體驗了自主樂趣。在擺放教具(紙箱)布局要恰當,預防幼兒在活動受傷。

28、幼兒園中班體肓游戲《豐收樂》中班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走、跑、跳,發(fā)展動作的敏捷性和協(xié)調性。

  2、通過花樣玩法,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

  3、體驗游戲的愉快和幫助他人的快樂心情。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6、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7、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稻草16把、草墩18個、草繩18條、草球20個、稻谷10袋(有大有小)。

  2、麻雀頭飾2個、老鼠頭飾2個、望遠鏡1個。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聽音樂踏步入場。

  (2)做稻草操:上肢運動、下肢運動(兩個幼兒拿稻草一起做)、屈伸運動、抬腿運動、腹背運動(兩個幼兒拿稻草一起做)、兩個幼兒一起做繞手運動。

  2、基本部分

  (1)花樣玩稻草制品。請小朋友想一想,稻草制品可以怎么玩,有多少種玩法?(可用單、雙腳跳;跨跳、側跳、走小路、扔草球、繞過草把)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玩法。

  (2)請玩得好的幼兒演示。

  (3)請幼兒說出自己想用來玩游戲的方法。

  (4)游戲:豐收樂。

  A 老師交代去郊游的要求:請小朋友跨跳過泥地踩在草墩上。走過小路去看看農(nóng)民伯伯的田野豐收了沒有。幼兒聽音樂一個跟一個做跨跳和走的動作(如圖一),要求幼兒從一個草墩跨跳到另一個草墩上,走小路(草繩)時不能出界,若出界要重新走。

  B 增添要求,提高幼兒跳的興趣。師:這一塊稻田豐收了,我們到其他的稻田看看。幼兒聽音樂一個跟一個雙腳跳過小溝(草繩),再跳到草墩上。要求幼兒雙腳跳時不能踩到草繩,雙腳跳到草墩上不能掉下來。(如圖二)

  C 提高幼兒奔跑的速度。師:小朋友聽有什么聲音?(請幼兒用望遠鏡觀望)不好了,是麻雀和老鼠在偷吃糧食。那怎么辦好呢?(請幼兒自由說出對付麻雀和老鼠的辦法)幼兒聽音樂跳過草墩和草繩,拿起草球扔麻雀,拿起草繩找老鼠,找到老鼠后追打。(如圖三)

  D 小朋友送稻草和稻谷回家。師:小朋友真能干,幫助農(nóng)民伯伯趕走了麻雀和老鼠。現(xiàn)在我們幫農(nóng)民伯伯把稻谷和稻草送回家。小朋友抬著稻谷或挑著稻草走過小路、跨過草墩(草墩的高度增加至三個),高高興興回家。

  3、放松活動

  (1)把挑回來的稻草堆成一間草房子,里面放稻谷。

  (2)聽音樂做放松動作《按摩操》。

  活動反思

  本活動讓有親身體驗到了勞動的艱辛,農(nóng)民伯伯的辛苦,糧食的來之不易。雖然活動總的來說是一節(jié)體育活動,但是它的教育意義更多的在于通過幼兒體驗,教育孩子要愛惜糧食。作為體育課,在游戲環(huán)節(jié)設計上比較簡單。

29、幼兒園音樂游戲《狐貍和小雞》中班優(yōu)質教案

  活動目標:

  1.能邊唱歌曲邊進行游戲,用生動形象的動作表現(xiàn)小雞;

  2.能聽辯聲音判斷同伴,在唱到歌曲最后一個字時快速搶椅子開展游戲;

  3.體驗游戲的緊張和快樂;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xiàn)能力;

  5.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課件、蒙眼布

  活動建議: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理解歌詞,引發(fā)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

  1.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一天,狐貍逮住了一只小雞。狐貍說:“我要把你吃掉?!毙‰u與狐貍斗智斗勇,說:“誰都知道狐貍聰明, 我們來玩幾個游戲,要是你贏了就把我吃掉。輸了就放了我?!?狐貍心想自己那么聰明,小雞早晚是他的盤中餐,于是就答應了。

  2.出示課件,教師范唱歌曲,開展捉迷藏游戲。

  (1)教師范唱歌曲第一遍。提問:狐貍和小雞玩的是什么游戲?

  (2)教師一邊范唱一邊有節(jié)奏拍幼兒的頭,唱到最后一個字時點到的幼兒,邀請他選擇一棵樹,看看小雞是不是藏在后面。

  (3)開展 5-6 遍,引導幼兒表述清楚大樹的位置。

  (4)教師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運用游戲化的語言進行評價,鼓勵幼兒一同演唱。

  二、開展聽辯聲音判斷同伴游戲。

  1.教師邀請一位幼兒到前面戴上蒙眼布,當歌曲唱完時老師邀請一位幼兒說“請你猜猜我是誰?”蒙眼的狐貍說出幼兒的姓名。

  2.開展游戲 2-3 次,與幼兒交流是如何聽清楚判斷的,教師從認真傾聽同伴的聲音、判斷方位等方面進行評價。

  3.師幼共同討論發(fā)出指令者進行變聲。

  提問:如何能提高難度不讓狐貍聽出是誰?

  教師小結:可進行變聲,聲音變粗或是變細。幼兒練習變聲,教師進行評價。

  4.開展變聲聽辯游戲 2-3 遍,教師從幼兒變聲情況、演唱歌曲情況等進行評價。

  5.游戲升級為在變聲聽辯的基礎上要尋聲摸到伙伴,游戲 2-3 次。

  三、開展圓圈搶椅子游戲。

  1.師幼共同討論:剛才是老師請的小朋友來扮演小雞,請大家想一想如何在游戲中自然能選出小雞。

  2.開展圓圈游戲,全體幼兒圍著椅子邊唱歌邊做動作走,當唱到最后一字時快速搶椅子坐下,沒有搶到椅子的幼兒站到原地發(fā)出聲音,中間的狐貍聽辯聲音猜出是誰。

  3.開展游戲 3-4 次,教師從幼兒演唱、動作表現(xiàn)、聽辯聲音,變聲、掌握規(guī)則等方面評價。

  4.教師小結:狐貍說這些游戲太好玩了,它都舍不得吃小雞了。

  四、活動延伸:師幼可繼續(xù)討論變換不同游戲玩法開展游戲。

30、幼兒園益智游戲《紫藤花找朋友》中班區(qū)域活動教案

  【材料】

  數(shù)字卡片若干,不同數(shù)量的紫藤花的圖片若干,不同數(shù)量的黃胸木蜂的圖片若干,小鈴鐺,小星星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培養(yǎng)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根據(jù)紫藤花圖片上紫藤花的數(shù)量快速找出相應的數(shù)字卡片或者找出同樣數(shù)量的黃胸木蜂,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2.鼓勵幼兒合作玩游戲,一個幼兒出示紫藤花卡片,另一個幼兒快速找出相應的數(shù)字卡片或者黃胸木蜂卡片。

  3.可以 3 人或者多人玩游戲,中間放好一個小鈴鐺作為搶答器。一個幼兒舉牌,其他幼兒搶答,誰先搖響小鈴鐺誰答題,答對得一顆小星星,誰得的星星多誰獲勝。

31、幼兒園益智游戲《拉拉橡皮筋》中班區(qū)域活動教案

  材料:

  圖釘和紙盒制作的釘板若干,各色橡皮筋若干,畫有不同圖形、圖案的提示卡若干。

  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玩法與建議:

  1.鼓勵幼兒用橡皮筋創(chuàng)造性地在釘板上創(chuàng)作圖形畫,感受創(chuàng)意皮筋畫的樂趣。

  2.指導幼兒按提示卡所示,在釘板相應位置按上圖釘,用橡皮筋拉出圖形或圖畫。提示卡應由易到難,先形狀,后圖畫。鼓勵能力強的幼兒自己構思,創(chuàng)造性地構圖,可以自制提示卡與同伴分享。

  3.發(fā)現(xiàn)幼兒拉橡皮筋的技能掌握得不好,可提示幼兒先套住兩個釘,再慢慢拉成自己喜歡的圖形。

32、幼兒園科學發(fā)現(xiàn)《百變組合》中班區(qū)域活動教案

  材料:

  巧克力、餅干、拐杖、老奶奶、盒子、汽車等的實物或圖片,“幼兒學習材料”《我的想象》。

  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兩個物體組合后產(chǎn)生的奇妙變化,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

  2.請幼兒自主閱讀《我的想象》第 30 頁,了解“百變組合”的方法,嘗試運用教師提供的卡片進行組合。例如:巧克力和併干組合成巧克力餅干,拐杖和老奶奶組合成拄拐杖的老奶奶。

  3.鼓勵幼兒在《我的想象》第 30 頁中畫一畫自己組合出的物品。(這些物品可以是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也可以是幼兒自己想象的。)

33、幼兒園益智游戲《好玩的玻璃球》中班區(qū)域活動教案

  材料:

  1.玻璃球若干,玻璃球跳棋 4 副。

  2.活動前請幼兒閱讀《快樂總動員》第 10 頁,了解玻璃球的多種玩法。

  玩法與建議:

  1.鼓助幼兒分享自己了解的玻璃球的玩法,與同伴合作探究玻璃球的不同。

  2.啟發(fā)幼兒在室內探究玻璃球的不同玩法,如單人或多人彈著玩、準擊物、下棋等。

  3.在室外可引導幼兒嘗試單人或多人彈射進坑、追逐滾動的玻璃球、沙池藏玻璃球等玩法。

  4.鼓勵幼兒在家與爸爸一起玩彈玻璃球、瞄準擊物等游戲,利用班級微信群、QQ 群等交流各自的玩法??梢越M織“玻璃珠彈射比賽”,邀請爸爸與幼兒一起參與比賽,體驗親子游戲的樂趣。

34、幼兒園音樂表現(xiàn)區(qū)游戲《毛毛蟲和蝴蝶》中班區(qū)域活動教案

  材料:

  1.三角鐵、鈴鼓、沙錘、串鈴等樂器,紗巾、絲巾若干。

  2.《幼兒素質發(fā)展課程?音樂》CD。

  3.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xiàn)能力。

  4.根據(jù)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根據(jù)兩段音樂不同的節(jié)奏及情緒和情感特點,用動作和節(jié)奏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

  2.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表演組或樂器組,指導兩組幼兒默契配合。

  3.啟發(fā)表演組幼兒借助紗巾、絲中等材料自主進行裝扮,根據(jù)旋律特點和歌詞內容創(chuàng)編相應的動作。引導樂器組幼兒根據(jù)樂曲特點選擇樂器進行伴奏。例如:A 段音樂選用三角鐵沙錘等樂器:B 段音樂選用鈴鼓、串鈴等樂器。

35、幼兒園拼插建構區(qū)游戲《飛行器》中班區(qū)域活動教案

  材料:

  雪花片若干,“幼兒學習材料”《我的想象》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用雪花片拼插機身、機翼、機尾,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不同種類的飛行器。

  2.啟發(fā)幼兒閱讀《我的想象》第 11 頁,欣賞各種各樣的拼插作品并嘗試自主學習,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創(chuàng)作不同的飛行器。

  3.提醒幼兒先確定飛機機身的主要形狀,運用首尾相接的方法拼插出一個封閉的圖形, 如圓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等,最后再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組合拼插。

36、幼兒園益智游戲《翻牌》中班區(qū)域活動教案

  材料:

  方形卡片若干,青島名優(yōu)產(chǎn)品和名勝古跡的小圖片若干。

  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用翻牌的方式記憶青島的名優(yōu)產(chǎn)品和名勝古跡的位置,進一步了解青島名優(yōu)產(chǎn)品和名勝古跡。

  教師與幼兒共同將名優(yōu)產(chǎn)品和名勝古跡的小圖片粘貼在方形卡片上制成牌。游戲時,幼兒兩人一組,一人翻牌,另一人記憶。翻牌的幼兒任意取出 4-5 張牌,圖片朝上放在桌上, 擺成一排,請同伴記憶牌的位置及圖片的內容,把牌按原位置正面朝下放在桌上,請記憶的幼兒猜其中一張牌是什么內容,猜對了便可以取走此牌,然后雙方交換角色繼續(xù)游戲, 直到所有牌被取走,誰拿到的牌數(shù)量多誰獲勝。提示幼兒可先從 4 張牌玩起,逐漸增加到8 張,擺放的方式也可以從一增加到兩排。

37、幼兒園美工制作《帆船漂呀漂》中班區(qū)域游戲教案反思

  材料:

  裁成方形的廣告紙或彩色紙若干,“幼兒學習材料”一一美術用紙第 4 頁

  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用彩紙剪出長三角形、梯形等圖形,根據(jù)帆船的外形特點粘貼出各種各樣的帆船。

  2.啟發(fā)幼兒觀察美術用紙第 4 頁中船帆的顏色、形狀,感受帆船的外形特點,欣賞帆船圖案以及色彩的搭配,指導幼兒剪出長三角形、梯形等圖形,自由組合,粘貼帆船。鼓勵幼兒添畫海浪、海等背景。

  活動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為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38、幼兒園美工制作《漁家樂》中班游戲教案

  材料:黑色卡紙、報紙、白色衛(wèi)生紙、水果泡沫網(wǎng)套、水粉顏料、毛筆等材料,“幼兒學習材料”(《我愛家鄉(xiāng)》)。

  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用搓紙條、粘貼、剪貼、線描添畫等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漁家樂的情景。

  2.指導幼兒自主閱讀《我愛家鄉(xiāng)》第 26 頁,欣賞攝影作品,感受打魚人駕船歸來的意境美,提醒幼兒先用紅色、黃色或藍色水粉在紙上涂底色,然后將報紙搓成長條粘貼成小船, 將水果網(wǎng)套貼在船邊當漁網(wǎng),再在黑色卡紙上畫出石老人的樣子并剪下來,貼在畫面適當?shù)奈恢?,最后用勾線筆添畫船上的花紋、人物等。

  3.鼓勵幼兒選擇不同的材料、用不同的造型表現(xiàn)攝影作品中的景物。

39、幼兒園角色扮演《家鄉(xiāng)游》中班游戲教案

  材料:

  雙肩包、太陽帽、玩具照相機、自制導游證、導游旗等,青島著名景點的圖片。

  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分角色扮演小游客和小導游,在游戲中了解、介紹、交流家鄉(xiāng)著名自然景觀和地標性建筑的主要特點。

  2.提醒幼兒先分角色,再設計游覽計劃或游覽路線,做好游覽準備。鼓勵“小導游”向游客介紹青島的風景,提醒幼兒輪流當“小導游”,一個景點更換一個“小導游”。

  3.指導幼兒將青島風光或地標性建筑的圖片布局成各個景點。

  4.隨著主題的開展,可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情節(jié)。例如:增加野餐、去表演區(qū)看演出等情節(jié),“游覽”時走跨海大橋、海底隧道、地鐵等,將幼兒的經(jīng)驗串聯(lián)起來,豐富戲內容。

  5.可結合本地著名風景區(qū)開展游戲。

40、幼兒園舞蹈《搖擺舞》中班音樂教案

  “豐收節(jié)到來了,讓我們一起隨著音樂跳起來吧!”這是一節(jié)與豐收有關的活動,通過學跳雙圈集體舞,學習交換舞伴的方法,感受樂曲輕松、愉快的情緒,體驗跳雙人集體舞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樂曲的基礎上,嘗試有節(jié)奏的創(chuàng)編部分動作。

  2.初步學跳雙圈集體舞,學習交換舞伴的方法,并能配合游戲完整的表演舞蹈。

  3.感受樂曲輕松、愉快的情緒,體驗跳雙人集體舞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通過教師講解舞蹈動作學會跳。

  活動重點:嘗試有節(jié)奏的創(chuàng)編部分動作。

  活動難點:能聽清指令交換舞伴。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熟悉《搖擺舞》的音樂旋律。

  2.物質準備:《田納西搖擺舞》音樂;紅色和黃色手腕花各 8 個;活動室椅子排成圓形。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熟悉并感受音樂的旋律。

  1.隨音樂手牽手進教室。

  “豐收節(jié)到來了,讓我們一起隨著音樂跳起來吧!”

  2.聽音樂玩“老狼游戲”,并隨音樂表達簡單的節(jié)奏型。

  提問:剛才聽著音樂來慶祝豐收節(jié)的時候,心理感覺怎么樣?音樂聽起來感覺怎么樣?

  二、 單圈玩“照鏡子”的游戲,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編動作。

  1.采用“領袖游戲”模式,教師做“拍、拍,扭一扭”的動作讓幼兒模仿。

  提問:我剛才做了什么動作?

  2.引導幼兒用其他動作替換“拍”的動作,啟發(fā)幼兒互相學習。啟發(fā)式提問:你還可以用那些動作來替換“拍”的動作呢?

  重點啟發(fā)幼兒用日常生活的動物或幼兒熟悉的游戲動作……來替換

  “拍”的動作。如:“喵喵,扭一扭”“跳跳,扭一扭”等。

  3.全體幼兒隨音樂做動作,邀請幾名幼兒輪流來做領頭人。

  三、雙圈玩“照鏡子”游戲,嘗試兩人的配合。

  1.提取幼兒最喜歡的兩個動作,玩“照鏡子”游戲,體驗動作的方向要一致。

  提問:小朋友,你們照過鏡子嗎?在照鏡子時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初步嘗試兩人配合跳雙圈舞,教師隨時注意檢查糾正幼兒動作。

  四、隨音樂做動作交換舞伴跳舞。

  1.講解交換舞伴的規(guī)則。

  2.隨音樂交換舞伴跳舞。

  重點指導幼兒在舞蹈過程中,能與同伴目光對視、微笑等姿勢相互交流,充分體驗舞蹈的快樂。

  五、完整隨音樂跳雙圈集體舞。

  1.師幼共同遷移已有經(jīng)驗梳理舞蹈結構。

  2.師邀請一名幼兒演示,引導幼兒觀察兩個人玩“老狼游戲”時的動作變化。

  3.引導幼兒把這些動作連起來嘗試跳雙圈舞。

  4.全體幼兒隨音樂完整跳雙圈舞。

  延伸活動

  1.表演區(qū):將樂曲投放到表演區(qū),鼓勵幼兒在活動區(qū)時間繼續(xù)與舞伴共同創(chuàng)編動作,體驗舞蹈的快樂。

  2.戶外活動:也可在戶外活動時間,帶領幼兒繼續(xù)跳雙圈集體舞。 改編自《山東省幼兒園課程指導教師用書》大班下《搖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