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媽媽學會怎樣才能避免過度喂養(yǎng)孩子的相關知識
教媽媽學會怎樣才能避免過度喂養(yǎng)孩子的相關知識
按需哺乳是在20世紀90年代創(chuàng)建愛嬰醫(yī)院時大力提倡的一種母乳喂養(yǎng)方法。按需哺乳是指只要嬰兒想吃奶或母親感到奶脹就可以哺乳。這與早些年的定時哺乳方式形成了明顯的不同。早期母乳喂養(yǎng)間隔被機械地定為3.5~4小時,未達到間隔的時間,孩子怎么哭都不喂奶。要知道孩子和大人一樣,他不是機器,每頓吃奶總會有多有少,自然就有饑有飽,更不能設想間隔時間不分晝夜,不論春夏秋冬,全都一樣。如果孩子怎么哭也不喂,會使之身心俱傷,其影響絕非僅僅是體重增長快慢,心理傷害往往會延續(xù)很長時間。
“孩子想吃就吃,媽媽想喂就喂”。這樣做:(1)增加了孩子吸吮母親乳頭的次數(shù),頻繁地吸吮刺激會增加母乳的分泌和排出;(2)不斷排空乳汁也會增加母乳分泌量;(3)不拘泥于時間,孩子減少哭鬧,母親可以減少焦慮。何樂而不為呢?
按以上的喂法,應該喂出健康可愛的寶寶,但臨床上有時看到純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喂得過胖,體重遠遠超過平均值加兩個標準差。這是怎么形成的呢?
其形成原因簡單地說可歸于過度喂養(yǎng)。往往是母親錯誤地理解按“需”哺乳。只要孩子哭鬧,母親不作任何分析,全用哺乳去應付,其結果是喂出一個肥胖兒。
孩子哭鬧原因很多。剛喂完奶一小時之內的哭鬧,一般都不會是因為餓。此時需要看看是否尿濕了,或許換換尿布孩子就可安靜地睡一覺。
仔細觀察和分析你的孩子,才能科學地帶好他。孩子吃奶的規(guī)律是逐步形成的,應尊重他的“自律調節(jié)”——第1周想吃就吃;第2~3周間隔自然會拉長到兩小時以上;隨著孩子長大間隔自然會達到3~4小時。
新生兒期媽媽和寶寶在不斷地互相適應,只要你用心去體會,不斷調整自己,一定能科學地合理地喂出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
- 關于用自己的乳汁來哺育寶寶
- 關于當母乳不足應該怎么辦的辦法
- 關于哺乳期媽媽營養(yǎng):如何補充授乳母親的營養(yǎng)需要
- 嬰兒添加輔食需要注意哪些?
- 喂奶方法指導:輕松度過5個喂奶小難關
- 母乳缺少時的解決辦法
- 專家教你正確哺乳
- 介紹幾個催乳食譜
- 寶寶拒絕吸奶怎么辦?
- 為媽媽支招:新生兒睡眠時間長,不常要求哺乳怎么辦?
- 媽媽要如何保養(yǎng)哺乳期乳房
- 新媽媽注意:勿讓“誤讀”阻礙母乳喂養(yǎng)
- 媽媽育兒相關:怎么吃才能提高乳汁質量
- 教你增加媽媽母乳的六個好方法
- 小學和中學教育的異同
- 讓孩子學會接受批評
- 小班體能計劃
- 大班安全教案《我家里的危險》反思
- 中班語言教案《爸爸的親親》反思
- 蠶絲被銷售文案34句
- 文化傳播公司廣告朋友圈文案40句
- 勤工儉學朋友圈文案口號36句
- 快餐線品牌朋友圈文案36句
- 霸氣沖天的游戲名字大全421個
- 我現(xiàn)在還能感覺到那光線漫長而急遽的變化為何不寫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