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有趣的明信片》反思

大班語言教案《有趣的明信片》反思

大班語言教案《有趣的明信片》反思

1、大班語言教案《有趣的明信片》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多種梯形,鞏固對梯形基本特征的認識。

  2、嘗試用正方形紙折或剪出梯形。

  3、愿意在嘗試操作活動中動手動腦。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已認識等腰梯形、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圖形、等腰梯形、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圖形若干

  幼兒用書、正方形紙、剪刀

  活動過程

  1、找出梯形的明信片。

  (1)小狗給好朋友小貓寄了一張明信片、這真是一張?zhí)貏e的明信片,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出示等腰梯形的明信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它象梯子,是張?zhí)菪蔚拿餍牌?/p>

  (3)小動物們都覺得小狗的梯形明信片真有趣,它們也都想要一張?zhí)菪蔚拿餍牌?。看看小狗這兒還有梯形的明信片嗎?

  (4)教師出示多種形狀的明信片,請幼兒觀察并找出梯形。

  2、幼兒操作活動。

  (1)給梯形涂色。

  (2)記錄圖形數量。

  (3)變梯形。

  3、活動評價。

  我在導入時提供的形狀一種是幼兒認識的圖形,一種是幼兒不認識的圖形,如平行四邊形,幫助幼兒辨別什么是梯形。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認識梯形,難點是探索不同形狀的紙變出梯形的各種方法。活動一開始,我出示了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梯形請幼兒觀察、比較。幫助幼兒辨別梯形的基本特征:梯形有兩條平平的邊,還有兩條斜斜的邊。

  動手操作,讓孩子在操作中獲取新知。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了兩個動手操作活動。第一個活動是“變梯形”,我準備了正方形、長方形和三角形,請幼兒想辦法把這些形狀的紙變成梯形的紙,一開始,很多幼兒都不太會,我提醒幼兒可以把它先折一折,讓它變成梯形后再沿著折痕把多余的部分剪掉。幼兒通過折一折、剪一剪,把這些圖形都變成了梯形,本來這里還要請幼兒把變梯形的方法記錄下來,但這里時間太長了,所以我臨時改變了計劃,請幼兒變好后說說自己是怎樣變的就可以了。

  第二個操作活動是“給梯形涂色”,我準備了有各種圖形拼成的人、房子、馬,請幼兒找一找梯形在哪里,找到后給梯形涂上顏色。這一活動,讓幼兒對梯形有了更深的印象。第二個活動中幼兒的成功率明顯的提高。以上兩個活動讓幼兒很好地感受了知識形成的各個過程,通過操作、觀察、交流等學習行為更加主動,有效。

2、大班語言教案《有趣的漢字》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知道漢字是中國人發(fā)明的文字。

  2 .能看著圖畫、象形字認讀相對應的漢字,產生對認識漢字的興趣,對漢字符號有一定的敏感性。

  3 .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 .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1 .掛圖。

  2 .幼兒活動材料。

  3 .漢字卡片。(可以都帶有提手邊旁的)

活動過程

  一、認識漢字。

  1 .出示個別幼兒的名字:小朋友,請看這是誰的名字?請你念一念。

  2 .原來我們小朋友的名字都是用漢字寫出來的。你們知道是怎么寫的嗎?(是一筆一劃地寫出來的,教師可在黑板上寫一寫給幼兒看一看)

  3 .我們現在看過了漢字的樣子,還知道漢字是一筆一劃寫出來的。(出示掛圖一)現在請你找一找哪些字是漢字?你為什么覺得他是漢字?(方塊的、一筆一劃)

  4 .教師介紹漢字的由來:你們知道漢字是哪個國家發(fā)明的嗎?(聰明的中國人)所以我們中國人上小學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認識漢字、寫漢字。

  二、認識象形字。

  1 .最早以前的漢字不是這樣的,看,這就是很早以前的漢字(出示一個象形字)你們能猜出它是什么字嗎?(幼兒自由想象猜字)你覺得這個字看上去像什么?為什么?

  2 .出示旁邊的圖畫:你們猜得對不對?它是什么字?(幼兒猜后就出示旁邊的圖畫部分及相應的漢字)。

  小結:你們剛才看到的這個字叫“象形字”,是我們中國最早發(fā)明的文字,它是從各種具體形象的圖畫中創(chuàng)造演變過來的。

  3 .出示另外的象形字:老師這兒還有一些象形字,你們想來玩一個游戲嗎?老師這里有一張操作卡,有的是象形字,有的是漢字,字寶寶都只有一個很孤單,請你們幫這些字寶寶找一個好朋友,讓他們變成一對,好嗎?記住不要送錯了,圖片寶寶在第一間房子里,象形字寶寶在第二間房子里,漢字寶寶住在第三個房間里。(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及時進行指導。)

  4 .教師對幼兒的操作進行講評。(講評時注意放的位置和匹配是否正確)

  三、有趣的漢字。

  1 .剛才我們認識了這些漢字,你還認識什么漢字?(幼兒自由說一說)

  2 .(出示吹、喝、吃三個字)請你們看看這幾個字,它們有什么地方是一樣的?(理解口旁的字和嘴的動作有關)小結:這些真是有趣的漢字,我們看到這樣的旁邊有個口的字,就知道這些字和我們的嘴巴有關系了。

  3 .我們國家的漢字里,有很多的字都非常有趣的,請你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什么字和水有關系,好嗎?

活動反思:

  我重新把活動的過程梳理了一下,從流程來看,這次活動有四個環(huán)節(jié):一、找漢字;二、看圖猜字 ;三、游戲:“圖畫、象形字、漢字找朋友”,四、有趣的漢字。由于先前的經驗,孩子已經認識了不少漢字,而且在“中國娃娃”主題的區(qū)域活動中,已經玩過文字轉盤的游戲了。為了加深難度,我又找了2個象形字雨和羊,幼兒也能說出來。認識漢字對于幼兒來說還是比較建大的,但在操作的時候,卻出現了問題,花了過長的時間,導致最后一部分來不及上。其實在設計的時候可以把它換成以小組為單位,合作來完成,節(jié)約了時間,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孩子之間還可以互相幫助不會的下朋友。

  操作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可以添加到接下來的區(qū)域游戲中,再次進行配對,加深認識和理解。

3、大班語言教案《有趣的象形字》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閱讀活動,對文字產生興趣。

  2、通過閱讀圖片和象形字卡,了解象形字的特征。

  3、能細致觀察并進行大膽地猜想與講述。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象形字演變圖一份,象形字卡、漢字卡。

  2、象形字組合圖畫一幅。

  3、動畫片《36個字》。

【活動過程】

  一、觀察組合圖,導入活動。

  1、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幅有趣的畫,你從畫里看到了什么?請你用一句完整的話告訴大家。

  2、小朋友觀察得非常仔細,在這幅畫里還藏著一個小秘密,你想知道嗎?那請仔細聽在結尾爸爸說了一句什么話?記好了告訴我,讓我們一起來看動畫片吧!

  二、觀看動畫片,激發(fā)對象形字的興趣。

  1、請問你在動畫片里看到了什么?

  2、動畫片里爸爸畫了一個太陽,小朋友說了什么?

  3、爸爸在故事的結尾說了一句什么話?(咱們的祖先就是這樣創(chuàng)造了象形字)這些看上去象圖的東西其實是古代的象形字。

  三、分組觀察并討論象形字,了解象形字的特征。

  1、觀察象形字卡,互相交流、大膽猜想(教師引導幼兒閱讀字卡,并能講述理由)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多象形字,請你們來猜一猜它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到的?

  2、小結象形字的特征。

  剛才我們認識了許多象形字,看這個"象"字,這是長長的鼻子,四條腿,就像大象一樣,所以它就是象字,那請你們想一想古代人是怎樣造出象形字的呢?

  小結:古時候的人就是照著事物的樣子畫下來形成了象形字。

  四、觀察象形字演變圖,比較漢字與象形字的不同。

  1、出示現代漢字"日",問幼兒這是什么字?

  2、出示象形字"日",告訴幼兒這是漢字"日"的象形字朋友,讓幼兒比較兩個字哪里不一樣?

  3、小結:古代象形文字是圓圓的,而現在的漢字變成方方的,我們叫它方正字,象形文字經過很多年的演變變成現在的漢字,它更加清楚、簡單,便于人們交流和書寫了。

  五、游戲--找朋友。

  1、每個小朋友手上拿一個現代漢字,請小朋友找到它的象形字朋友。

  2、小朋友都幫漢字找了象形字朋友,我們來一起看看找對了嗎?

  六、再次觀察象形字圖,結束活動。

  1、動畫導入: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認識大家我真高興,我給大家?guī)硪患貏e的禮物,那就是動畫片《三十六個字》。

  2、出示圖片象形字:

  師:噓,閉上眼睛我數到3小朋友才可以睜開眼睛。1、2、3睜開眼睛吧,瞧,誰來到了我們的黑板上。

  師:你怎么看出是月亮?這是什么?(烏龜)你怎么看出來的?

  老師小結:古時候人們就用這些圖案來表示月亮、太陽……這些圖案就是象形字。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在前一天了解文字來歷的基礎上,對古代漢字和現代漢字有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對于文字是比較抽象的符號,本來認識起來就比較枯燥乏味,于是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教學,讓孩子更有學習的欲望。

  首先,活動前一天先讓幼兒通過自學或親子共學的形式了解一些古代漢字的知識。

  其次,第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寫出一些古代漢字即象形字,先讓孩子在猜測游戲中激發(fā)興趣,并使前一晚的知識準備得以顯現,孩子們發(fā)言很激烈可見知識準備很有效;第二環(huán)節(jié)則是驗證猜測的過程,通過幼兒用書去校對,然后對漢字演變過程的熟識,進行配對連線在操作過程中讓孩子進一步思考,了解象形字與現代漢字的聯系,孩子們學得很認真,同時在操作、驗證、經驗共享的過程中獲得了較好的效果。環(huán)節(jié)三作為學習的延伸,發(fā)揮幼兒的想象編故事,讓整個活動更以幼兒為主體,自主學習。

  最后,此活動將在區(qū)域中進行延伸,開展拓印漢字,一字開花等與漢字有關的活動,調動幼兒學習漢字的積極性,在游戲中獲得識字的樂趣。

  但在活動中也發(fā)現一部分孩子的興趣不夠,需要在區(qū)域活動中個別指導,幫助提升。

4、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滾動》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不同物體有不同的滾動路線。

  2、自主探索出三類物體的滾動路線,并嘗試記錄。

  3、在游戲中體驗合作探索的樂趣,產生進一步探索物體滾動路線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物品:罐頭、杯子、球、紙盒、積木等。

  2、小棒8根。(為游戲《趕小豬》而備的趕“豬”棒。)

  3、大記錄紙一張,記號筆一支。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探索:哪些物體會滾動?

  在活動室里散放著紙杯、茶葉筒、球、塑料盒、積木等各種物品。

  1、找一找:“小朋友,這里有些我們平時用過、玩過的東西,請你們把會滾動的東西找出來。”

  評析:開放、自由的空間很快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玩一玩:請你們玩一玩,為什么這些東西會滾動呢?

  評析:這個時候,幼兒手上拿著自己找到的會滾動的東西,開始有些興奮了,都忍不住想把它放在地上滾一滾,玩一玩,那么作為教師,應給予幼兒自由玩的空間,但并不是讓幼兒毫無目的地玩,而是帶著問題去玩。這個問題就是:想一想,為什么它們都能滾動呢?讓幼兒在玩中發(fā)現,玩中思考,初步感知能滾動物體的特征。

  3、說一說:為什么這些東西都能滾動?

  評析:幼兒帶著問題自由玩,對問題的答案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都急于想把自己的觀點告訴大家,這時老師及時給予幼兒大膽表達的機會,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老師適當引導,總結出答案:因為它們總有一個地方是圓的,所以會滾動。

  二、第二次探索:物體滾動的路線是怎樣的?

  1、游戲:滾進球門。

  老師介紹游戲玩法:小朋友兩兩一組,一人分開雙腳做球門,一人滾動物體進球門,輪流進行。

  評析:這個游戲的優(yōu)點在于,縮短了幼兒等待游戲的時間,一個人滾動物體時,兩個合作伙伴能同時觀察,共同探究發(fā)現不同物體的滾動路線,有助于發(fā)展幼兒的合作能力,增加更多的相互交流與協作的機會。在幼兒游戲過程中,老師所做的就是觀察與傾聽,必要時和孩子們一起玩,做幼兒探究活動的支持者和鼓勵者,最大限度地放手讓幼兒通過親身經歷去發(fā)現,讓幼兒體驗發(fā)現的樂趣,成功的快樂。通過這個游戲,幼兒會發(fā)現,有的東西滾不進球門。小組的兩個合作伙伴對發(fā)現的這一現象進行了質疑、思考、討論。這時,老師作為活動的引導者,有必要帶領全體幼兒對這一發(fā)現作一個總結和提升。

  2、集體交流,并嘗試記錄物體滾動的路線。

  老師:“哪些小朋友的東西滾不進球門?”(幼兒回答、交流后,請幼兒把這些滾不進球門的東西都送到前面來,這樣可以讓大家看得更加清楚。)

  老師以驚奇的口氣提出疑問:“咦,為什么這些紙杯、方便面筒、肯德基筒就滾不進球門呢?”幼兒思考、討論。

  當幼兒回答出“這些東西都是一頭大一頭小的”、“滾動的時候會轉圈”等答案時,老師及時作現場演示,讓幼兒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觀點和想法的接納、重視和贊賞,同時也可以讓全體幼兒對圓錐臺滾動時會轉圈這一科學現象有一個更深刻的印象。這時再請幼兒上來在大記錄紙上記錄它們滾動的路線,幼兒都躍躍欲試。在記錄出圓錐臺滾動路線的基礎上,再來記錄圓柱體和球體滾進球門的路線對幼兒來說就更容易了。

  評析: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里,幼兒學會了記錄,懂得了當自己在科學探究中有了結論或觀點時,可以通過記錄把他們呈現出來,讓幼兒了解如何真正地“做科學”,培養(yǎng)尊重事實的科學態(tài)度。

  三、第三次探索:圓柱體和球體滾動時哪個更靈活?

  1、游戲“趕小豬”。

  老師介紹游戲玩法:這是一個三人合作的游戲,小朋友自愿組合成三人組,其中兩人做小樹,一人分別趕“皮球小豬”和“圓筒小豬”,在“兩棵小樹”中間繞“8”字型走,三人輪流進行。

  評析:上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已經自主探索出三種物體的滾動路線,但對圓柱體和球體滾動路線的異同還沒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作為教師,有必要為幼兒提供更進一步的觀察、經歷、體驗的機會,讓幼兒探究出球體、圓柱體的外型與它們滾動路線之間的相互關系。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為了解決這一難點,老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首先設計了一個三人合作的游戲——趕小豬。這個游戲巧妙之處在于,幼兒在趕這兩種小豬繞“8”字走時,由于圓柱體和球體的不同特性,幼兒趕著它們轉彎會有很明顯的差別,一定會有不同的感覺,為順利解決活動難點埋下伏筆。教師在游戲中繼續(xù)扮演活動支持者的角色,對幼兒的探究活動盡量不去打擾。

  游戲結束后,老師提問:

  “剛才,我們趕了‘圓筒小豬’和‘皮球小豬’,你有什么感覺?”

  “為什么‘皮球小豬’好趕,‘圓筒小豬’就難趕呢?”

  評析:這一問題給了幼兒較大的發(fā)散思維空間,由于幼兒都分別趕過這兩種“小豬”,有了親身的經歷和體驗,所以都有話說,樂于說。根據幼兒的回答,老師提出第二個問題:“為什么‘皮球小豬’好趕,‘圓筒小豬’就難趕呢?”幼兒經過思考和觀察發(fā)現圓柱體是一個長長的圓筒,而皮球從各個角度看上去都很圓,由于它們形狀上的不同,導致它們在滾動的時候出現了不同的結果。教師這時及時演示,同時請幼兒上來說一說,指一指,并注意肯定和贊賞幼兒的發(fā)現,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從上到下一樣大的圓筒,我們把它往哪兒推,它就只能往一個方向直直地滾去,轉彎時不靈活,而皮球可以向四面八方任意地滾動,很靈活。

  得出結論后,讓幼兒在記錄紙上補充出球體可以向各個方向任意滾動的路線。

  四、結束活動

  老師小結活動情況,對積極參與游戲和探索的幼兒給予表揚,并提出問題和要求:“你們還在哪兒看到過會滾動的東西?它們滾動的路線又是怎樣的呢?請你們回去找一找、滾一滾,把它們滾動的路線也畫下來,帶到幼兒園來給大家看?!?/p>

  評析:會滾動的東西不只局限于課堂上幼兒所看到的,在生活中還有很多,幼兒對它們依然有好奇和疑問,于是老師順理成章地在活動小結以后向幼兒提出問題和要求,讓幼兒課后繼續(xù)進行滾動路線的探究和記錄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源于幼兒的生活,生于幼兒的興趣,設置游戲情境,以幼兒自主探索為主線,教師適時指導、提升為輔線,充分激發(fā)了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培養(yǎng)了幼兒尊重科學、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精神,提高了幼兒自我建構知識與經驗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在做中學、玩中學,達到了本次活動的教育目標。

5、大班語言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詩歌并感受詩歌里對水的熱愛。

  2.理解詩歌語言,并初步嘗試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3.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編詩歌的能力。

  4.能簡單復述詩歌《有趣的水》。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清水一杯 不同顏色的卡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艘粋€聲音,這個聲音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的,請大家閉上眼睛,仔細聽,看看誰的耳朵最靈。

  2.播放水滴的聲音,引導幼兒說出,是水的聲音

  3.剛才,我們聽了水的聲音,下面,我們來看看水。(出示水,引導幼兒說出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

  二.學習兒歌

  1.水是很調皮的,他可喜歡跑來跑去了。他到了不同的地方,就會表現出不同的形態(tài)。

  2.出示圖一(孩子流淚圖片)

  提問幼兒水變成了什么?淚水。淚水是小小的,那老師要來問你們了.小小的水是什么水?引導幼兒完整回答,小小的水是淚水。接著提問。淚水除了小小的,那他的味道是怎么樣的?(咸咸的)對了,所以,咸咸的水是什么水?引導幼兒完整回答咸咸的水是淚水。

  3.出示圖二(西瓜水圖片)

  提問幼兒,西瓜水的味道。甜的。以問答式的方式提問幼兒,甜甜的水是什么水。

  引導幼兒完整回答,甜甜的水是西瓜水。

  讓幼兒自己說出西瓜水的特征,以問答式的方式提問幼兒

  4.圖三(農民伯伯流汗圖片)

  提問幼兒,圖上是誰,在干什么。這時水變成了什么。(汗水)。以問答式的方式提問幼兒,勞動的水是什么水。引導幼兒完整回答,勞動的水是汗水。

  5.圖四(海水圖片)

  提問幼兒,海水的顏色特征。(藍藍的)。以問答式的方式提問幼兒,藍藍的水是什么水。引導幼兒完整回答,藍藍的水是汗水。

  6.學習完整的兒歌

  剛才。小朋友們說了很多好聽的句子。老師把它們寫下來,變成了一首詩歌。

  出示有趣的水,教師范讀。

  讓幼兒跟老師一起念詩歌做動作。

  7.引導出問答式詩歌的含義,讓幼兒理解

  小朋友們看一看,這首詩歌和我們以前學習的詩歌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中間有問號,后面有句號)對了,這種形式的詩歌就叫做問答式,就是前面問,后面答。接下來我們做一個游戲。老師問,小朋友答。讀完后換女孩問,男孩答。

  三、仿編詩歌。

  1.出示圖片,讓幼兒看圖片進行仿編

  (檸檬水,冰水,可樂水,噴泉)讓幼兒根據各種水的特點自己來提問。

  四.節(jié)約用水

  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讓幼兒談談水的用處及如何珍惜水資源。

  五.結束活動

  今天,我們用有趣的水來了解了問答歌的形式,小朋友都變成了小詩人。其實,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能用問答歌的形式來仿編兒歌。接下來,我們就到外面去找一找看一看,還有哪些東西能編成詩好嗎?

  教師跟幼兒一起念詩歌《有趣的水》走出教室。

活動反思

  詩歌《有趣的水》是幼小銜接領域的內容。這是一首優(yōu)美的兒童詩。作者用清新精煉的語言,描繪了四種不同形態(tài)的水,抓住水這一關鍵點,以問答的結構形式,情景交融,分別把小小的水,甜甜的水,跳舞的水,健康的水,編入了詩歌,體現了大自然的和諧美妙。大班幼兒在以具體形象思維的基礎上,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已初步發(fā)展,因此具備了學習這首詩歌所要求的類比、遷移能力。本次活動借助于幼兒的生活經驗,通過提問、看圖引導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學會用優(yōu)美的聲音朗誦,在理解的基礎上,根據詩歌的形式,充分發(fā)揮想象進行創(chuàng)編,充分體現了讓幼兒在輕松快樂中學習。

  根據《綱要》精神和孩子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水平及教材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從活動目標反思:幼兒園語言教學的任務,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1、情感目標:引導幼兒感受、理解詩歌里對水的喜愛。2、知識目標.:理解詩歌語言,并初步嘗試有感情的朗誦詩歌。3、能力目標: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編詩歌的能力。教學的重點是:理解詩歌的內容初步有感情的朗誦詩歌教學的難點:根據詩歌的結構及語言情緒進行詩歌創(chuàng)

  活動過程中的反思:《綱要》明確提出了"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的環(huán)境,支持、促進、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還提出了讓幼兒"想說、敢說"。引入活動中,我設計讓幼兒壁上眼睛,傾聽水的聲音,讓幼兒有了想說的情感基礎,再通過圖片的形式,讓幼兒有了學習的興趣。我先采用了分句跟誦法,因為形象的的圖片很容易在幼兒的頭腦中引起對詩歌內容的表象,通過直觀形象的感知獲得知識,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由于這首詩歌描寫了4個不同的場景,完整教學不利于幼兒的記憶,分句又會破壞了詩歌的完整性。所以,選用分句跟誦法,使幼兒熟悉理解記憶詩歌中的語句。然后才是讓幼兒完整朗誦,讓幼兒對學習內容有了完整性的記憶,完成了教學的重點。在訪編活動中,《新綱要》指出:兒童語言學習是開放而平等的學習。教師和幼兒是構造愉快學習和交流過程的共同體,因此,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支持性的語言教育環(huán)境,支持幼兒在活動中擴展語言經驗。根據大班幼兒的語言能力來考慮,我在引導幼兒進行仿編詩歌的時,考慮詩歌的結構不是很簡單,幼兒又第一次嘗試訪編,所以,我提供了具體的水的圖片。讓幼兒根據圖片,圖譜思考,訪編,經過教師的引導示范和幫助讓幼兒在探索中自主的嘗試訪編,突破教學的難點

  活動不足

  (一)在活動過程中,要想讓幼兒理解和體會到詩歌中的內容,感受詩歌的美,幼兒的知識經驗,生活經驗不足,對事物間的依存關系不了解。這在訪編過程中就會遇到阻礙,在活動前我應該讓幼兒先熟悉各種各樣的水。比如水的各種形態(tài),水的顏色等等。

  (二)由于幼兒的知識能力與語言傾聽表達能力有個別差異,在一次活動有限的時間內,即要學習詩歌,又要訪編詩歌,就可能導致個別幼兒無法真正學習體會詩歌內容,無法感受詩歌的優(yōu)美意境,也就無法進行訪編,所以我認為可以對部分幼兒進行二次學習體驗詩歌內容后,才能訪編詩歌

  (三).在最后仿編的環(huán)節(jié)中,

  在仿編詩歌部分,使用的圖片等給幼兒提示,幼兒在成功仿編后,產生了自豪感和進一步探索和仿編的欲望,但是教師沒有及時大膽放手讓幼兒根據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自主仿編,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幼兒的想象,如果能用實物,例如檸檬水,汽水,冰水,熱水,讓幼兒親自體驗一下,可能會更有利于幼兒想象,這是我本次活動的不足。

6、大班美術教案《有趣的面具》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自主選擇材料,大膽地進行面具裝飾活動。

  2.在活動中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造想象及動手操作能力。

  3.充分體驗成功后的欣喜。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1.空白面具人手一個,范例3個。

  2.裝飾材料、剪刀、雙面膠若干。

  3.道具:絲巾、彩棒、花蓮、小傘、扇子若干。

  4.背景圖一幅,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1)出示背景圖,小朋友們猜一猜這是什么地方?

  (2)放音樂,小朋友們聽一聽,人們在俱樂部里干什么?

  (3)小結:新的一年開始了,欣欣俱樂部正地舉辦一臺別開生面的化妝舞會呢,人們有的戴上漂亮的花仙子面具、有的戴上可愛的兔子小姐面具、還有的戴上奇怪的怪獸面具,大家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可以自由自在的唱歌、跳舞,玩得可開心了。瞧,錢老師也收到了主持人寄來的請?zhí)?,你們說我?guī)膫€面具去好呢?為什么?

  2.介紹材料,激發(fā)興趣。

  (1)小朋友想和老師一起去參加迎新年化妝舞會嗎?你想做個什么樣的面具呢?

  (2)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粘紙、吸管、雞毛等材料,你想用哪些材料來打扮面具呢?

  3.幼兒制作面具,老師巡回指導。

  (1)講解操作要求:小朋友可以自主地選擇喜歡的材料來打扮面具,活動中注意謙讓,不影響他人,活動結束后要主動整理物品。

  (2)指導并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3)提醒先完成的小朋友,跟好朋友講講自己做的是什么面具,用了哪些材料。

  4.活動評價。

  (1)你做的是什么面具,用了哪些材料,它有哪些特殊的地方。

  (2)互相介紹各自的面具。

  5.跳“化妝舞”。

  (1)時間不早了,我們選擇一樣最喜歡的道具去參加化妝舞會吧!2)音樂起,師幼共同舞蹈。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我首先出示了自己的作品,我制作了兩個不同表情的面具引出活動,激發(fā)幼兒的參與的積極性,在同時又出示了制作的材料用幼兒來制作。讓幼兒說說自己的五官長在什么地方,來引導幼兒去觀察不同面具的不同特征。我在材料里準備了不一樣的眼睛,不一樣的嘴巴,不一樣的耳朵和鼻子和不一樣的眉毛。去讓幼兒大膽地想象做一個能夸張的表現人的表情的面具。當幼兒戴上自己做的面具后,幼兒的那種開心之情真是不言而喻。整個活動雖然幼兒熱熱鬧鬧的講、做顯得很次序井然,但是還是有許多的問題:

  1、講解于操作方法可以更童趣點、合理點。

  我重點講解了五官的擺放位置,特別是眼睛和鼻子擺放正確的位置。可以讓幼兒在擺放時和自己對比等等。

  2、注意幼兒已有經驗的整合。

  3、對幼兒相互合作引導不夠。

  活動中一些能力相對差一些的幼兒可以請求已經完成作品的幼兒的一些幫助,教師沒有安排快速的幼兒幫助他們,以至于動作快的幼兒很快,而慢的幼兒則一堂課下來,什么也沒有貼好的情況發(fā)生。

  4、幼兒操作的時間過于簡短。

  在活動的第一環(huán)節(jié),由于教師給幼兒的提問過多,導致幼兒操作的時間有限,應該減少提問的時間,多一點讓幼兒探索的機會。

7、大班優(yōu)秀語言教案《有趣的漢字》含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漢字的起源,知道漢字是從象形字慢慢演變過來的。

  2、激發(fā)學習漢字的興趣。

  3、初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復性特點。

  4、知道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1,電腦動畫《漢字變身》

  2,漢字:日、月、天、星、山、石、田、土

  3,漢字和象形字配對若干

活動過程:

  1,漢字的起源(認識天、山等字)

  這是什么字?你們知道它們是怎么來得嗎?

  小結:我們的漢字是從象形字變過來的。那么你們知道它們是怎么變得嗎?

  2,漢字的演變(欣賞電腦動畫《漢字變身》)

  (1)你看到了哪個漢字寶寶變身?

  (2)它是怎么變的?

  小結:古時候字沒有發(fā)明的時候,古人就把要講的事畫下來,我們現代的人把這些象圖畫一樣的文字叫象形字??墒钱嫯嫼苈闊?,也很占地方,我們的祖先很聰明,他們就把這些象形字慢慢地簡化了,就變成了我們現在用得漢字。世界上有一些國家,比如日本、朝鮮人用的文字就是根據我們的漢字創(chuàng)造的。我們中國人很了不起吧!

  3,猜一猜:出示象形字,猜一猜是什么漢字

  (鼓勵孩子猜的時候說出理由)

  4,配對游戲:找朋友。

活動反思:

  本單元的課文是兩篇綜合性學習的文章,主要介紹了我國漢字的發(fā)展過程和悠久的文化。本來自己對這方面的知識比較匱乏,一直發(fā)愁如何學習。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在學習這一單元之前,我自己先多方搜集資料,學習漢字歷史,又邀請了中文系劉奉光教授來給我們講課,這是一位對甲骨文很有研究的學者,通過這一節(jié)課,我和同學們不光了解了漢字的歷史,還從人類歷史、文化、地理各個方面綜合學習了我國的燦爛文化,了解了骨刻文、學寫若干甲骨文。

  這小小的收獲,大大激發(fā)了同學們學習研究漢字的興趣,所以,對第一個實踐活動《有趣的漢字》,同學們表現得非常積極,搜集資料、小組交流、制作手抄報都很認真,我選取了一半優(yōu)秀作品張貼在墻壁上。本單元的自讀課本、《奇跡課堂》等都有大量的資料。同學們興趣盎然,通過交流活動,也使我學到了不少新知識、小典故,教學之初的茫然一掃而空。下一課《我愛你,漢字》我更有信心。

  通過交流、欣賞、分析,以及教師的演示和師生互動,本次實踐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了解漢字的演化過程。體驗用水墨畫及點線面結合的形式表現漢字的特點,并大膽夸張表現。

8、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圖案》含反思

  活動設計:

  這是一個對“對稱”含義理解的活動,而“對稱”的物體、圖案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只要告訴幼兒“對稱”的條件,幼兒能容易找到,但是這種方法回到了原來的“灌輸、傳授”式,幼兒在活動中永遠是處于被動者。所以如何讓幼兒主動學,樂意去尋找發(fā)現,這是活動設計的關鍵。如今有了首席備課人,但設計的活動思路不屬于自己,要使這活動盡量減少紕漏,那就精心的構思活動方案,琢磨活動過程,把握每個活動中每個環(huán)節(jié),活動后進行反思。因此活動前我仔細琢磨了原活動方案,總覺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應手去實施,因此對活動進行了修改調整,讓幼兒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畫一畫”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中,引導他們發(fā)現了“對稱”所需的條件,每個環(huán)節(jié)清晰、明了,重點突出。

  活動目標:

  發(fā)現物體的對稱性,根據提供的已有圖形,畫出與物體相對稱的另一半。

  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初步了解其特性。

  活動準備:

  1、三張對稱圖片:三角形,花朵,小鳥。

  2、對稱及不對稱圖片若干。

  3、操作紙每人一張:有找對稱涂色的,有畫對稱圖形。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分別出示三張對稱圖片的一半,讓幼兒猜出后面是什么。三張全出示后引導幼兒觀察左右兩過的異同:形狀、顏色、圖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對稱的意義)。

  二、找一找(先出示若干半張圖片,讓其尋找對稱的另一半。再在自己身上尋找對稱的部位)。

  三、做一做(用自己的身體做對稱的動作)。

  四、畫一畫(在操作紙上先找對稱圖案,再涂色對稱圖案,最后畫對稱圖案的另一半)。

  活動反思:

  活動的目標實而在,不空不廣也不難,并已在過程中很好的體現,特別是“發(fā)現物體的對稱性”我覺得非常好,都是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而得到的正確答案。是一種主動學習的反映。

  “猜一猜”是活動的第一環(huán)節(jié)。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讓幼兒在快樂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尋找左右兩邊的異同點,這就是重點。在猜的過程中孩子們興趣高漲,因為我對幼兒的猜測答案都沒肯定也不否定,所以他們就特好奇,給下面的“尋找”增加了更大的興趣。在我的鼓勵下,他們都積極主動的尋找著每張圖片兩邊的相同點與不同,最終自然的發(fā)現了“對稱”的條件:形狀、顏色、大小、圖案相同,方向相反。然而就在讓他們找不同點時,我提出了一個帶有誤導性的問題:“找一找兩邊有什么不一樣”,因此幼兒就從細微之處找不同,還真的找到了線條不直、圓圈不圓之類,沒有一個幼兒會從方向上去觀察,我也就只能半提醒著他們“看看小鳥吧朝哪邊”,幼兒才恍然大悟“方向相反”了。顯然這是我的提問出現了問題而導致的。這環(huán)節(jié)讓我滿意的是話比較簡潔不多,靈活的面對幼兒的“猜測”。讓我遺憾的就是:問題設計不妥,帶來了誤導或多或少的耽誤了教學活動的時間。

  “找一找”是對“對稱”含義的理解后的初次應用。我就請班上學習、接受能力中偏下的幼兒回答,結果是多數幼兒對“對稱”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還有極少幼兒有些模糊而出現錯誤,因此就在他們的錯誤中提出問題并極時幫他們解決了問題,使幼兒更加理解了對稱的意思。

  “做一做”是為了增加一點趣味性,前二個環(huán)節(jié)都是以說為主,而做一做即是讓他們鞏固“對稱”的理解,又是能讓他們好動的身體能得到輕松片刻。雖是動的一刻,但師幼配合非常默契。

  “畫一畫”的操作活動有看、想、找、涂色、畫的過程,是前面學習的綜合反映。在此中我覺得不足的是:在幼兒操作前沒有再次或是小結一下對稱條件,也沒有示范,因此很多幼兒出現了對稱的顏色沒有用上,他們只是涂色而已,如果能提一提,也許幼兒涂色時會主意到色彩的變化與對稱。

9、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椅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體驗椅子的多種玩法,利用椅子練習跨、跳、平衡動作。

  2、增強自信心,能克服困難、勇敢大膽地運動。

  3、體驗游戲的快樂。

  4、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準備:

  1、椅子每人一張,音樂。

  2、活動場地上有人數相當的圓點圍成一個大圓。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游戲練習平衡跳躍能力。

  活動難點:幼兒對跨越跳動作的掌握。

活動過程:

  (一)進入角色,熱身運動教師帶領幼兒每人一張椅子進入場地,椅子放在圓點。

  1、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帶著我們的椅子朋友去做游戲,讓我們出發(fā)吧。

  2、師:小朋友們找個圓點把椅子放下,在椅子后面站好。

  (小朋友放下椅子站在椅子后面)師:現在小椅子好像一棵棵小樹,讓我們一起去小樹林里走一走,跑一跑。(師帶領幼兒繞椅子曲線走跑)

  (二)自由探索椅子的多種玩法

  1、教師:"除了我們剛才和椅子一起玩的方法,你們還有其他什么和椅子的玩法嗎?"(找一個空地方,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聽到音樂開始游戲,音樂結束后搬椅子回到圓點。)

  2、幼兒自由探索2-3分鐘

  3、展示自己的發(fā)現,并引導幼兒集體練習幾個基本動作。(由上往下跳、跨越、平衡等)

  (三)椅子的組合運動

  1、教師:"如果很多椅子組合在一起,又能有什么運動呢。"引導幼兒椅子搭成小路。

  2、嘗試多種障礙"小路"。

  (1)把椅子依次挨著放。(跨小山)

  (2)將椅子依次側躺在地上。練習平衡)

  (3)把椅子背著地靠在一起做成小路。(跳過障礙)

  (4)把椅子側面朝上擺放成小路。(跨或跳過障礙)

  (5)把椅子側面朝上,椅背靠兩邊擺放成小路。(跨跳過障礙)

  3、游戲:沖關奪寶。

  逐步提升小路的難度,設置障礙物,讓幼兒通過障礙物沖關成功后選取自己喜歡的獎品。

  (四)放松運動

  1、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放松活動。"我們玩得真開心!讓我們來跳個舞吧"

  2、養(yǎng)成教育:今天我們的游戲是玩椅子,平時你們在家里,在教室里老師和爸爸媽媽不在旁邊保護你的時候你們覺得玩椅子合適嘛?讓幼兒了解身邊沒有人保護的情況下玩椅子是非常危險的。

  師:時候不早了,我們慢慢開車回家吧!(幼兒每人拿上小椅子回活動室。)

活動反思:

  活動設計遵循大班幼兒的心理特點,設計了一些貼近幼兒生活的活動內容,吸引幼兒積極、熱情地參與到活動中。由于椅子平時都是用來坐的,而沒有用來玩游戲,幼兒都很好奇很感興趣,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自然很高?;顒佑梢椎诫y層層遞進,讓幼兒對椅子有了新的認識,再發(fā)展到椅子上的平衡以及比較難的跨跳等,讓幼兒一步一步克服各種挑戰(zhàn),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執(zhí)教時口令清晰,整個活動流程清晰簡潔。

  本次活動的目標達成較好,整個活動環(huán)節(jié)都是圍繞目標設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我認為本次活動中的優(yōu)點是在活動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自主探索椅子的玩法,盡可能給了幼兒自主體驗的機會,沒有過多限制幼兒,活動設計比較合理。不足之處是在椅子的組合運動時,教師缺乏更大的靈活性,沒有讓幼兒先自主探索如何通過椅子做成的障礙物,就直接示范給幼兒如何通過障礙物,對跳的示范動作也不夠細致,還有教師在指導幼兒的動作時,語言不精準,還需去思考如何在活動中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

10、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剪紙》含反思

活動意圖:

  剪紙是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為了讓幼兒了解剪紙的藝術美,發(fā)揚了我國民族,民間優(yōu)秀的藝術傳統(tǒng),增強了幼兒的民族自豪感,所以開展了此次活動《有趣的剪紙》。培養(yǎng)幼兒的剪紙興趣,鍛煉幼兒雙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培養(yǎng)幼兒的耐心和細心,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幼兒對剪紙這一民間藝術的認識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風情。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剪紙對稱的特點。

  2、初步嘗試剪紙,提高空間想象能力,激發(fā)對剪紙藝術的興趣。

  3、體驗中國民間藝術的樂趣,提高對中國民間藝術的興趣和喜愛。

  4、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窗花成品。

  2、剪刀、彩紙、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 欣賞、討論。

  1、 今天老師要介紹一個我們中國民間藝術給大家,我手里的這個是什么,你們知道嗎?看到過嗎?

  教師:這是我們中國的剪紙藝術,我手里拿的是窗花。窗花是我國所特有的民間藝術作品,人們總是在過年時或遇到喜慶的日子的時候剪窗花貼在窗戶上。

  2、 這個窗花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有人看出來它有什么秘密嗎?

  教師:原來有的地方左邊和右邊是一樣的,有的地方上面和下面是一樣的,那么我們把左邊右邊一樣的圖案叫做左右對稱,那么上面下面一樣的圖案,就叫做上下對稱。

  3、 那么對稱的圖案要怎樣才能剪出來呢?誰來說說看?

  二、 教師演示

  1、 演示剪紙步驟

  教師:將紙對折再對折,在三角形的每條邊上都畫上一個不同的形狀,沿著輪廓剪,最后打開,美麗的窗花就完成了。

  三、 幼兒操作

  幼兒操作時,要注意幼兒別把中心線剪斷,對于能力強的幼兒可以進行提升、鼓勵多種對折方法,剪出不同的圖案。

  四、 展示欣賞

  把幼兒作品貼在窗上共同欣賞。

活動延伸:

  1、在手工區(qū)提供彩紙和剪刀,鼓勵幼兒繼續(xù)嘗試運用不同對折方法剪出不同的對稱圖案的美麗窗花。

  2、進一步學習對稱剪紙的方法,激發(fā)對中國傳統(tǒng)剪紙活動的興趣。

活動反思:

  幼兒通過活動的學習品嘗到成功的體驗和樂趣?;顒託夥栈钴S,幼兒的參與度高,教學效果顯著,充分發(fā)揮了剪紙教學特有的魅力,激發(fā)了幼兒學習剪紙藝術的興趣,使幼兒在實際生活中領悟到中國民間藝術的獨特價值。活動中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在評價過程中,取長補短,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作熱情,對于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才能有很大的好處。鼓勵每個幼兒根據自己的特點提高學習剪紙藝術的興趣和能力。讓幼兒了解體驗中國民間文化的設計與創(chuàng)作,培養(yǎng)了學生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的熱愛和尊重。同時弘揚中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并進行教育。

11、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聲音》含反思

設計意圖:

  聲音與幼兒的生活密切相關。對于大班幼兒來說,聲音是十分熟悉的,在桌面游戲時,孩子們總愛用不同的玩具敲擊,發(fā)出各種各樣的聲音,并對聲音是怎樣來的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另一方面,隨著幼兒年齡增長,說話的聲音也越來越大,有的甚至喜歡高聲尖叫。因此,我設計了這次科學活動,旨在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學習分辨什么是好聽的聲音,什么是噪音,感受聲音帶來的樂趣,探索演奏生活中的各種聲音,發(fā)揮幼兒想象力。同時也求使活動盡可能地游戲化、多元化,充分發(fā)揮孩子的自主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關注生活中聲音的多樣性,用不同的方法使不同物體發(fā)出聲音,感受聲音帶來的樂趣。

  2、引導幼兒積極探索演奏生活中的各種聲音,發(fā)揮幼兒想象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感受聲音帶來的樂趣。

  2、難點:探索演奏生活中的各種聲音,發(fā)揮幼兒想象力。

活動準備:

  1、鈴鐺、響筒、口哨、竹筷、木梳、玻璃杯、瓶蓋等等。

  2、錄制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聲音。

  ( 鳥叫聲、馬蹄聲、風聲 、打雷下雨聲、笑聲、掌聲 、牛叫聲、公雞報曉聲音、汽車喇叭聲、母雞帶小雞聲音、警車聲、加油聲、火車汽笛聲)

  3、沙錘、盤子、木碗、鍋蓋若干,人手一份,聽課教師各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猜猜他是誰:請四名幼兒事先藏在遮擋物后面,分別對大家說一句話,大家根據說話的聲音,猜一猜都是誰在說話?)

  小朋友,仔細聽一聽,這是誰在說話?(請一幼兒說一句話)這是誰的聲音?(幼兒猜)小朋友真棒!再聽聽這又是誰的聲音?(四名幼兒一一說一句話讓幼兒才出是誰)

  二、基本部分

  1、玩一玩,讓物體發(fā)出聲音

  教師:人的聲音是各不相同,小朋友們都能根據不同的聲音猜出說話的小朋友是誰。小朋友這是什么?(出示鈴鐺或三角鐵)我們來聽聽它是怎樣發(fā)出聲音的。(老師輕敲)老師用什么方法使它發(fā)出聲音了?現在怎么沒了聲音?(老師停止了動作,它就發(fā)不出聲音了)

  小結:原來物品要運動運動起來,它才會發(fā)出聲音,不動它,就沒有聲音了。

  2、感受聲音的不同

  (1)老師準備了很多物品,小朋友想不想跟它們做好朋友?這些東西很奇怪的,你如果不愛惜、保護好他,不和他做好朋友,他生氣了發(fā)出的聲音就不好聽了,想不想讓他們發(fā)出好聽的聲音?(一一出示響筒 、竹筷、木梳、玻璃杯、瓶蓋等, 請幼兒敲敲、聽聽,引導幼兒說出清脆的、低沉的聲音,高音、低音)。

  (2)老師改變敲物品的快慢,請幼兒聽聽有什么變化。(節(jié)奏快、慢的聲音)

  (3) 請小朋友說一說,除了剛剛聽到的這些有趣的聲音,生活中還聽到過哪些不同的聲音?(要求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

  (4)出示口哨:小朋友,這是什么?在哪里會用到它?(做操的操場上、比賽場上、戶外活動時……)在這些場合,它都能幫助我們。如果老師在上課,它突然冒出聲音來會怎樣?(讓幼兒討論)

  小結:原來不同的物品發(fā)出的聲音各有不同,物品敲動的快慢也使聲音的節(jié)奏不同,如果我們使用不當,就會成為噪音。老師經常要求小朋友不要大聲喊叫,上課用適量的嗓音讀書,為什么?(要保護好自己的嗓子)

  3、聽錄音,想象感受聲音的多樣性

  教師:生活中會有各種不同的聲音,我們來聽聽這是什么聲音。聽到這些聲音,你們會想象到什么事物?

  (1)鳥叫聲:這是什么聲音?想一想,鳥兒會在哪里快樂的歌唱?我們也來做一只快樂的小鳥怎么樣?(引導幼兒模仿鳥叫的聲音,做出鳥飛的動作)

  (2)馬蹄聲

  (3)風聲

  (4)笑聲

  (5)掌聲

  (6)打雷、下雨聲

  (7)牛叫聲

  (8)公雞報曉聲音

  (9)汽車: 聽到汽車的聲音,你能想象是什么場景?在什么地方?

  (10)母雞帶小雞聲音:去捉蟲子

  (11)警車聲:警車出動,去抓壞蛋了

  (12)加油聲:運動員在賽場比賽

  (13)火車汽笛聲:火車在鐵軌上飛馳

  小結:不同的聲音能告訴我們不同的事情,我們可以根據聽到的聲音想一想,猜測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老師把生活中一些有趣的聲音組成了一個小小的樂隊,我們一起來演奏吧!(一一出示道具,讓幼兒聽聽聲音,說出相應的象聲詞。)(分組發(fā)放道具)

  小小樂隊

  我的沙錘沙沙沙,我的盤子叮叮叮, 我的小碗砰砰砰,我的鍋蓋鐺鐺鐺, 有趣的聲音一起來,沙沙砰砰叮叮鐺, 真呀真熱鬧!

  小結:小朋友,生活中有各種各樣有趣的聲音,小朋友們以后仔細觀察,試著模仿,就會發(fā)現很多樂趣。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內容貼近幼兒生活,適合幼兒年齡特點。我在活動開始時,設計了猜一猜的游戲引出課題,然后出示了鈴鐺、響筒、口哨、竹筷、木梳、玻璃杯、瓶蓋等簡單直觀的教具,讓幼兒對聲音產生興趣,分別感受各種聲音的不同,將目標重點牢牢抓住。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還抓住了一個教育契機,通過口哨出現的不同場合,讓幼兒自己分辨什么是噪音,聯系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什么聲音不應該出現的場合,引申到讓幼兒知道怎么保護好自己的嗓子。接著通過分辨生活中各種不同的聲音,鳥叫聲、馬蹄聲、風聲 、打雷下雨聲、笑聲、掌聲 、牛叫聲、公雞報曉聲音、汽車喇叭聲、母雞帶小雞聲音、警車聲、加油聲、火車汽笛聲,讓幼兒感受聲音的多樣性。最后通過探索--發(fā)現—操作,讓幼兒在演奏中發(fā)揮幼兒想象力,從而達到目標的難點。整個活動設計合理,環(huán)環(huán)相扣,重難點把握得當,幼兒在自主的探索中、在輕松游戲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參與的積極性高。

12、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轉動》含反思

設計思路:

  今年春天,在我園的科技節(jié)活動中,幼兒對一種會發(fā)光、發(fā)聲的陀螺很感興趣,孩子們討論的是陀螺、玩的是陀螺,我感覺到可以抓住幼兒的興趣點來進行一次“轉動”的活動。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探索活動中,積累有關轉動的經驗,了解轉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

  2、發(fā)現轉動的很多有趣現象,感受現代科技給人們帶來的方便,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欲望。

  3、為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興。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1、每組一份操作材料:塑料玩具、筷子、輪子、繩子、風車、火柴棒、蓋子、紙片等。

  2、學具:手巾花、陀螺、發(fā)條玩具、錄音機、轉椅、鐘表等。

活動過程:

  1、通過操作,讓幼兒初步獲得有關轉動的經驗。

  (1)幼兒操作教師提供的各種能夠轉動的玩具,鼓勵幼兒發(fā)現轉動的各種有趣現象和同伴交流,并能夠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

  (2)教師投放半成品,幼兒再次探索操作。鼓勵幼兒想辦法,做個會轉動的小玩具:使不能夠轉動的物品轉動起來。玩的時候邊玩邊看,看看你能發(fā)現什么有趣的現象?”

  (3)交流,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大膽地告訴同伴,并請想法奇特的幼兒演示,鼓勵幼兒為同伴的成功而高興。

  2、游戲“找一找”:感受轉動給生活帶來的方便,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轉動的興趣及創(chuàng)新的欲望。

  (1)幼兒自由討論:聰明的人,讓許多東西都轉動起來,來方便我們的生活,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能轉動的物體,以及轉動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好處?

  (2)集體交流,

  你發(fā)現了什么能轉動?××轉動了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

  (3)、幼兒觀看幻燈:轉動在現代科技中應用。

  3、發(fā)散思維:

  如果你是小小發(fā)明家,你想讓什么轉動起來?轉動以后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呢?”

  4、通過游戲,讓幼兒發(fā)現轉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

  (1)師:“你能讓自己的身體也轉動起來嗎?”

  (2)試一試,看看自己的身體有那些部位也能轉動起來,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弄傷自己和小朋友。

  (3)交流:你讓身體的那個部分轉動起來了?請你來試一試。

  (4)“如果我們身體的一些部位(如頭不能轉了)不能轉動了,行不行?”

  (5)“我們的身體真了不起,有那么多的部位都能轉動起來,讓我們做事、運動更靈活!”

活動延伸:

  1、老師和幼兒一同到室外尋找可以轉動的物體。

  2、利用談話鼓勵幼兒繼續(xù)尋找、探索、發(fā)現日常生活中有關轉動的物體。

活動反思:

  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以幼兒的科學教學為切入點,嘗試了通過生活化的幼兒科學教育。在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中,我也遵循了綱要中的多種原則。在本活動中,我以談話導入,調動了幼兒已有的經驗,激發(fā)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通過提供多種幼兒身邊熟悉的操作材料進行操作、觀察、猜想、思考中體驗、獲取有關轉動的知識經驗。在交流中,我采取了自由交流、小組交流、集體交流的形式,讓幼兒去探索發(fā)現。但在交流時,我對幼兒的問題太單一,只是問問孩子是怎么把物體轉起來的,忽視了物體轉動時的有趣現象,沒有作很仔細的觀察。

13、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拼搭》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平面圖的認識,初步體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2.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力思維靈活性和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認識了解公用邊,知道公用邊的特征及含義。

  4.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PPT、美工墊、雪糕棒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

  播放PPT 第1頁請幼兒觀看,這是什么呀?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變個魔術,小朋友可要看仔細哦。

  二、講解"公用邊"

  1.播放PPT第2---3頁,老師拿掉一根雪糕棒還有幾根雪糕棒?你們信不信用5根雪糕棒也能拼搭出兩個三角形,我要變了,你們可要看清楚哦?

  2播放PPT第4-6頁。成功了嗎?我用5根雪糕棒也拼搭出了兩個三角形,咦?奇怪了,同樣是兩個三角形,為什么前面我用了6根雪糕棒,而現在我只用了5根雪糕棒也能搭出兩個三角形?(引導幼兒說出兩個圖形都用到中間的一根雪糕棒)

  小結:原來這根雪糕棒即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條邊,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條邊,兩個三角形都用到了這條邊,我們就把這條兩個圖形都用到的邊叫做"公用邊"。

  三、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幼兒對闖關游戲的興趣,啟發(fā)幼兒用雪糕棒拼搭出圖形,感知圖形公用邊的特征。

  1.播放PPT電話聲音,教師模仿接電話,告知電話內容,引入闖關游戲。

  2.引導幼兒用公用邊的方法拼搭出要求的圖形,進行闖關游戲。

  第一關:播放PPT第7---10頁,引導幼兒用6根雪糕棒,用公用邊的方法拼搭出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并找出它們的公用邊。

  3.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幼兒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邊。

  小結:集體觀看PPT第11---12頁,原來6根雪糕棒可以拼搭出方向不同的圖形,而且每個圖形都有一條它們的公用邊。

  第二關:播放PPT第13---14頁,引導幼兒用公用邊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2個正方形和1個長方形,并找出它們的公用邊。

  5.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6.幼兒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邊。

  小結:集體觀看PPT第15頁,引導幼兒感知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的每一條邊都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邊,這些邊共組成了一個長方形和兩個正方形。

  7.集體觀看PPT第16---17頁,聽音樂《大家一起喜洋洋》與同伴一起高興的跳舞,體驗闖關成功的樂趣。

  四、活動延伸。

  播放PPT第18頁,羊村村長也想考考我們聰明的小朋友給我們小朋友出了一道題,請你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用公用邊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5個正方形和3個三角形。

活動反思:

  《有趣的拼搭》是一年級學生第一次上的數學的實踐活動課。這堂課學生學得很開心。在我的指導、組織下,學生們分組活動。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四種立體圖形的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讓學生在拼、搭的活動中加深對立體圖形特征的認識與理解。教材先安排學生用相同的立體圖形拼出各種各樣的組合圖形,再讓學生用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拼搭出又高又穩(wěn)的組合圖形,其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學生在拼搭的活動中進一步認識立體圖形的特征;二是在“看誰搭得又高又穩(wěn)”的活動中,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獲得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我首先引導學生讀題和看圖意,并提出“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的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題、審題和仔細觀察的學習習慣。接著,讓學生在小組里討論:“你想怎樣搭呢?”讓學生先思考搭一搭的策略,再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搭的游戲。

  在搭的過程中,發(fā)現有的小組難以把球放穩(wěn),于是問:“小朋友,你們在搭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當學生提出很難把球放穩(wěn)時,我抓住時機,讓成功了的小組介紹經驗,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使其他學生在傾聽、交流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然后讓學生再次嘗試,以驗證方法。最后向學生提出:“有什么辦法能知道誰搭得高?”引導學生觀察教科書中兩種搭法的差異,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分析的能力。在“搭一搭”的環(huán)節(jié)中,由于之前我沒有向學生明確要求,且學生一看到了那些積木,就控制不住激動的心情,都爭著、搶著來玩,根本不受控制。在每一次操作活動前,要向學生明確每一個操作活動的要求,且在交代要求時,必須讓學生注意聆聽,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習慣。并想盡一切辦法調控好課堂紀律,以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4、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體驗在變洞洞游戲中的樂趣,愿意探索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2、了解"圍集"的概念,運用身體的不同部位連接洞洞。

  3、能主動參與游戲。與同伴合作玩洞洞的游戲。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yǎng)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對身體各部位已經有一定了解。

  2、材料準備:報紙球15個左右、音樂碟片。

活動過程:

  1、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

  (1)教師用身體各部位變大象,變茶壺……

  (2)教師用手掌變出一個洞洞,引導幼兒思考:這像什么?(水杯、望遠鏡)引導幼兒說這是一個小洞洞。

  (3)請幼兒尋找身體上有哪些洞洞。(鼻孔、肚臍、耳孔)

  (4)教師引導幼兒用身體的其他部位來變洞洞。

  (5)教師與幼兒交換角色,幼兒發(fā)令。教師變出沒有封閉的洞洞。引導幼兒理解"圍集"的概念,教師提問:為什么老師變出來的不是洞洞?

  2、變洞洞游戲

  (1)男女幼兒分組變洞洞。教師:看誰的洞洞最結實,可以讓好朋友的報紙球鉆過去。

  (2)請小朋友想辦法,變出大一些的洞洞,讓你的好朋友鉆過去。

  (3)請大家動腦筋和好朋友合作,變出能讓老師鉆過去的大洞。

  (4)教師鉆過的"洞洞"就跟在老師身后變成小火車,直到大家圍成一個圓圈。

  3、延伸活動

  大家試一試,除了用我們自己的身體變洞洞,還有什么能幫助我們一起變洞洞?(墻壁、桌子、板凳)

教學反思:

  探索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是這個活動的重點之一,我設計了能讓每個孩子很快進入角色的導入游戲"變魔術",將每一次探索和難度的提升滲透到孩子們感興趣的游戲中;而掌握洞的正確概念,并能夠用各種肢體語言準確地表現出來是這個活動的另一個重點.我借助的則是讓小小報紙球穿過的游戲。

  環(huán)節(jié)變洞洞。當我發(fā)現一個孩子將手臂放在耳邊變出了洞,和別人變得不一樣時,馬上招呼其他幼兒來看看他是怎么變的,于是所有的孩子都將手臂放在耳邊變出了洞。我在旁邊不斷地提醒:動動你的小腦筋.能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方法嗎?有一個孩子用雙手交叉變成了洞,我馬上朝他點了點頭,又用手指了指他的腿.說:"你能再試試嗎?"孩子馬上心領神會,用腳變出了洞洞。在西寧,在我們討論到變出不一樣的方法時.我注意讓孩子示范的機會多一些.不再只示范一位孩子的動作,每當看到一名孩子用身體的各部位變化有所不同時,馬上表揚,這下子孩子們的注意力都轉移到設計不同的動作讓小紙球穿過了。

  環(huán)節(jié)玩洞洞。孩子們變出了洞洞,都等著我用紙球來"檢驗"洞洞是否結實.我趕緊請孩子們分成兩組,男孩子和女孩子面對面,當一組變洞洞的時候另一組就把手中的報紙球從洞洞里扔過去,我做過示范后孩子們就非常投入地玩了起來。

  在兩次活動后我進行了分析,總的來說,這個活動來源于幼兒生活,設計層層遞進,活動中幼兒始終處于自主積極的狀態(tài),與老師配合默契。隨著教師預設情景的不斷深入,孩子們由游離于目標之外到對活動本身產生較高的興趣,從不熟悉老師到愿意和老師一同想各種辦法,貫徹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一再強調的讓幼兒在自由探索、相互學習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5、大班美術教案《有趣的兔子》含反思

  活動背景:

  美術活動《有趣的兔子》對大班幼兒來說是一個比較感興趣的教育活動內容。在本次活動中,小兔子可以采用不同的繪畫方式來完成:如先用拼擺、繪畫的方式進行裝飾。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對事物有一定好奇心和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尤其是對小動物很感興趣,因此我設計了這節(jié)美術活動課。因為《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⑴中明確指出:“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對于簡單的動物造型,應該說幼兒掌握的都很好。因此這節(jié)課我選的是擬人化的兔子,主要讓幼兒在了解兔子特征的基礎上,通過拼擺,表現兔子的動態(tài),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充分挖掘美術教育的價值。

  活動目標:

  1.幼兒在了解兔子特征的基礎上,通過拼擺,表現兔子的動態(tài),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

  2.嘗試用各種線條表現兔子的有趣動作,并添畫相關背景。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的藝術氣質。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表現小兔的特征。

  難點:通過拼擺,表現小兔的各種有趣動態(tài)。

  活動準備:

  1.教師教具一套(內有兔子的耳朵、頭、身體和四肢。)

  2.幼兒繪畫工具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入場。

  1.問好!(孩子們看一下,教室里今天是不是來了很多的客人老師啊?一起跟他們打聲招呼吧!)

  二、觀察導入——尋找了解小兔的主要特征。

  師:哎呀!客人老師都認識你們了,今天我們班里還有一位小動物它也來了。這個小動物它很頑皮,他想讓大家先猜一猜?瞧!它先露出了他的兩條腿??吹搅诉@兩條腿,你們猜一猜他們是誰呢?

  幼:幼兒通過觀看、自由交流相互說一說小兔的特征。

  師:哦!你認為他是小熊、小狗、小猴的腿……我們來看一看是不是呢?瞧!他又調皮的把他的小肚皮露出來了。那這下你們能不能看出來他是誰呢?

  幼:幼兒自由討論說出答案。

  師:哦!你們認為是……我們來看看他到底是誰呢?呦!他又把他的小門牙也露出來了。咦!這下能不能看出來他是誰?

  幼:幼兒異口同聲的回答出是小兔子。

  師:嗯!都覺得他是小兔,是吧。那你們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呢?

  幼:從嘴巴,因為小兔子的嘴巴是三瓣嘴。

  師:哦!小兔子有三瓣嘴。是不是呢?(師把布拿開,露出可愛的小兔子和小兔的長長的大耳朵)。你們還真能干呀,真的是一只可愛的小兔子呀。我們大一班的小朋友跟小兔子打聲招呼吧!

  幼:小兔子好!

  師:我們大一班小朋友真懂禮貌。小兔子呀也想用這個動作來跟你們打聲招呼!那我們來幫幫他吧!誰來試一試?

  幼:幼兒上來拼擺兔子打招呼的動作……

  師:哦!平時呀我們打招呼的時候,我們的手是彎過來的,小兔子也學會了這樣跟大家打招呼。哎呀!小兔子真開心呀!小兔子說,HELO大一班的小朋友你們好。很高興認識你們。

  (此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談話導入,主要是引導幼兒了解小兔的主要特征。激發(fā)興趣,在說小兔主要特征的同時,請幼兒拼擺小兔打招呼的動作。不僅給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思考的空間,同時也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

  三、請幼兒表演兔子的動作。

  師:剛剛你們都認識了小兔子,小兔子也認識了你們。誰來學一學小兔是怎么走路的?

  幼:上臺表演兔子走路時的樣子。

  師:哦!你覺得他走路是這樣的,那你能不能來擺一擺小兔的動作呢?(哦!他是這樣擺的,小兔子的一只腿抬的高高的,另一只腿還彎了過來。兩只手來回晃動的。)嗯!很棒!還有不一樣的么?

  幼:再請一位幼兒上臺來拼出不一樣的動作。

  師:哦!他擺的兔子在跑。(要仔細觀察哦!待會兒老師要有任務的哦!)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他擺的小兔前面的這只腿步子是不是跨的很大呀,另一只腿也彎了過來。兩只手都用力的在擺動??磥硗米优艿氖呛芸斓???隙ㄊ且宜幕锇閭兺婺亍T瓉硌阶屚米拥母觳埠屯榷紕右粍?,就會做出很多有趣的動作。還有不同看法的么?你覺得兔子還會做什么有趣的動作呢?

  幼:幼兒自由想象兔子的有趣動作。

  師:哦!你覺得兔子會跳。那你來擺擺看。

  幼:幼兒上臺拼擺兔子的動作。

  師:哎呀!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擺的兔子做了一個什么造型啊?(他擺的小兔子是很開心的跳了起來!兩只手開心的都舉起來了,他又調皮的把他的兩只腳也都翹起來了??磥磉@只兔子是很開心的)

  師:剛剛你們幫小兔擺出了這么多的造型,都是通過兔子的四肢來改變他的動作。胳膊和腿動一動就會做出更有趣的動作。你們想想看,小兔子除了會走、會跑、會跳,還會做什么動作呢?

  (師可提示幼兒想想看小兔子吃東西時是什么樣子的呢?誰來試一試?)

  幼:幼兒上臺擺出小兔吃東西時的動作。

  師:哦!他是這樣擺的。小兔的兩只手都放在了嘴巴的下面,手里還拿了一根胡蘿卜呢,就好像在吃東西一樣!嗯!不錯!給她鼓鼓掌。你們想一想?小兔子還會不會像我們人一樣會做運動呢?比如說倒立。

  幼:幼兒自由想象小兔子倒立時的動作。

  師:哦!原來小兔子也可以像我們人一樣可以倒立哦!也真有趣啊!哎呀!孩子們你們想想看,兔子累了他會想干嘛。

  幼:想躺下來休息一會。

  師:誰來擺一擺我躺下來休息的時候會擺出什么有趣的動作呢?

  幼:幼兒上臺擺出小兔休息時會做出的有趣動作。

  師:我們一起來看小兔子躺下來休息的時候他的四肢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呀!(師邊講邊用手比劃一下)小兔子休息的時候呀,兩只手枕在了自己的頭下面,一只腿放在了另一只腿上面。嗯!這個動作還真有趣!你們想一想兔子最喜歡躺在哪里休息啊?

  幼:草地上……

  師:哦!兔子呀他呀想要躺在舒服的地方睡覺,可能躺在床上休息呢,也可能呀是躺在草地上休息呢。(師邊講邊添畫相應的背景)

  師小結:咦!孩子們我們來觀察一下,要小兔做出不同的動作,我們除了可以移動他的頭,更重要的移動它的是四肢來改變他的動作,這樣小兔子就會做出不同的動作,就會更有趣!哎呀!剛剛你們幫小兔子擺出了這么多漂亮的、有趣的動作,王老師沒有來得及用相機拍下來,那么接下來你們就用手中的畫筆把它畫下來,然后送給他的伙伴們,好嗎?

  (此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層層遞進的方法讓幼兒在了解小兔的主要特征之后,想象小兔的各種有趣的動作,在反復拼擺的過程中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知道只要改變小兔的四肢就會做出許多有趣的動作。既發(fā)展幼兒動手能力又讓孩子全方位體驗藝術創(chuàng)作的樂趣。)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師:孩子們你們想一想,我們在畫小兔子的時候,可以畫剛剛小兔子做出的很多漂亮的造型,然后把他畫下來。也可以畫一下剛剛小兔沒有做出來的動作。只要讓小兔的的胳膊和腿動一動,就會做出很多有趣的動作。你們在畫小兔子的時候,一定要讓他的四肢都扭動起來,這樣你的小兔才會更有趣。畫好后可以給小兔子穿上漂亮的衣服。后面有紙和筆,請畫吧!(此環(huán)節(jié)主要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大膽想象和畫出小兔的各種有趣動作。)

  五、欣賞交流——說說小兔的各種有趣動態(tài)。(玩接龍游戲依次介紹自己的兔子在干嘛)

  師:你的兔子在干嗎?

  幼:我的兔子在跳舞。

  師:真棒!告訴客人老師你叫什么名字?

  師:哎呀!還有的小朋友沒有畫好,沒有畫好的小朋友現在你們就拿著自己的畫回到教室里繼續(xù)畫,畫好后送給小兔的伙伴們,好嗎?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主要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討論的空間,孩子們有充足的時間和大量的機會介紹作品,記錄下來的話作為作品說明供家長和其它幼兒參觀交流,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去展示并獲得成功的價值體驗。)

  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活動一開始我主要通過談話導入,主要是引導幼兒了解小兔的主要特征。激發(fā)興趣,在說小兔主要特征的同時,請幼兒拼擺小兔打招呼的動作。不僅給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思考的空間,同時也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緊接著通過層層遞進的方法讓幼兒在了解小兔的主要特征之后,想象小兔的各種有趣的動作,在反復拼擺的過程中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知道只要改變小兔的四肢就會做出許多有趣的動作。既發(fā)展幼兒動手能力又讓孩子全方位體驗藝術創(chuàng)作的樂趣。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也激發(fā)了幼兒探究新知的興趣,還使幼兒體會到有趣的兔子來源于生活,感知美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望。在教學中,讓幼兒通過“看一看、說一說”的主動探索來加深對小兔的認識,并能準確地擺出小兔的各種有趣動作。此環(huán)節(jié)不僅讓幼兒準確的認識小兔,同時也訓練了幼兒的觀察能力。整節(jié)活動幼兒都表現得興趣盎然。

  (一) 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正好結合我們今年領的課題《美術與五大領域整合運用的研究》,活動中涉及了此方面的知識。如在在開始的部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讓幼兒猜是誰來了?通過動物的主要特征來猜這個動物是誰。滲入了科學方面的知識。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拼擺,表現小兔的有趣動態(tài)。滲入了健康方面的知識。緊接著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孩子畫你覺得兔子會做出一個什么有趣的動作,當然整節(jié)課主要引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讓孩子畫出自己覺得小兔會做出什么有趣的動作,然后添畫相關的背景。不僅達到了教學目標,而且也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給幼兒創(chuàng)造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的理念。

  (二)提供機會,搭建動手操作的舞臺

  引導幼兒在自主探索、交流中共同發(fā)現小兔是由哪些動作變來的。主要是給幼兒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引導幼兒在認識兔子的同時,也訓練了幼兒的觀察能力?;顒又忻恳淮蔚陌l(fā)展都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每一次的前進既是上一步的發(fā)展,又是下一步的準備,為此我們必須要由易到難。在設計活動時,我把重點放在表現小兔的特征。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想象力?;顒与y點定位為引導幼兒通過拼擺,表現小兔的各種有趣動態(tài)。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效地將健康與美術聯系起來,充分挖掘美術教育的價值。

  (三)教師指導,評價、交流。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主要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討論的空間,孩子們有充足的時間和大量的機會介紹作品,能有效地與家長、同伴交流,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去展示并獲得成功的價值體驗,也為家長打開一扇窗:原來美術與健康的整合,可以產生如此奇妙的作品!

  總之,在整節(jié)課中我力求把課堂變?yōu)榛顒拥恼n堂,把各知識點的教學用一系列的操作活動串聯在一起,如:游戲“看一看、說一說”中,使幼兒動起來、課堂活起來,讓幼兒在實際參與動手操作、合作實踐、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認識有趣的兔子。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努力傳遞各項知識;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將健康與藝術更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充分挖掘美術教育的價值;更好的達到教育目標。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16、大班主題教案《有趣的廣告》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結合“廣告”創(chuàng)編內容并能用連貫、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

  2.培養(yǎng)幼兒耐心專注地傾聽同伴談話的好習慣,能理解別人談話的主要意圖。

  3.通過談論和創(chuàng)編廣告詞激發(fā)幼兒談話的興趣。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自己創(chuàng)編廣告

活動準備

  錄音機及錄好廣告詞的磁帶,報紙。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話題。

  請幼兒傾聽錄音里放出的廣告詞,再出示報紙上的廣告,念一段廣告詞給幼兒聽。提問幼兒:“剛才錄音機里放的、報紙上刊登的是什么?”(幼兒回答)教師提出話題:“你們知道哪些廣告?廣告上是怎么說的?”

  2.幼兒分成幾組圍繞“廣告”話題自由交談。請幼兒將自己知道的廣告說給同伴聽。要求說清楚這是什么廣告,廣告詞是怎樣說的。教師輪流參與各小組的談話。

  3.鼓勵幼兒將自己交談的內容大膽地講給全班小朋友聽。教師及時將好的語句反饋給全班幼兒,讓幼兒學習用連貫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

  4.教師幫助幼兒借鑒已有的廣告內容和形式,創(chuàng)編廣告詞。

  引導幼兒根據出示的玩具汽車及橡皮泥的樣子、用處來編廣告詞,鼓勵幼兒編出與眾不同的廣告詞。表揚說話聲音響亮、表演出色的幼兒。

  5.各領域滲透

教學反思

  有的幼兒膽小,不敢發(fā)言,還有就是時間不夠充足,有的幼兒還想發(fā)言就沒時間了,由于他們的年齡較小,自己組織語言有一定的難度,幼兒的語言表達不夠完整。總之,我發(fā)現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問題出在哪里?我認真學習了新課標,與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進行了對照和思考,發(fā)現自己在學科的認識上存在片面性。

17、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葉子》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在一次戶外活動時,我發(fā)現我班的一些小朋友圍在一起議論紛紛。我走過去一看,原來他們是對地上的落葉展開討論。都爭先恐后地說自己見過的葉子,有樹木的葉子、有花草的葉子、蔬菜的葉子。孩子們對自己身邊熟悉的葉子充滿了好奇,有說不完的話題。所以,我們決定一起來探究《有趣的葉子》。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各種葉子的外形特征,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并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2、了解葉子的不同特性及作用。

  3、激發(fā)幼兒想象,創(chuàng)編葉子飛舞的動作并用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

  4、激發(fā)幼兒對植物的熱愛,發(fā)揮想象來創(chuàng)作美工作品。

  5、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葉子的外形特征并能根據葉子的外形特征進行分類。

  2、了解不同形狀的葉子的不同特性作用。

  3、能用不同形狀的葉子進行美書創(chuàng)作。

  活動準備

  1、 帶幼兒參觀植物園,收集各種落葉。

  2、 錄音機 、磁帶、彩條、大畫紙、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一、 談話活動:

  小朋友你們喜歡葉子嗎?(喜歡)你們想了解葉子的秘密嗎?<.本文來源:快思教案.網>今天我們就和葉子做朋友,一起來認識它,了解它。

  二、 觀察接觸各種植物的葉子:(把幼兒分五組,每組擺放一藍葉子供幼兒自由選擇)。

  1、 觀察葉子的形狀及顏色。 教師:“你們發(fā)現了什么?這些葉子都一樣嗎?”給幼兒自由談論的時間,相互交流、分享經驗。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葉子的形狀像什么?同時讓幼兒在白板上用線條畫出葉子的輪廓,進一步熟悉葉子的外型。

  3、組織幼兒觀察松樹和銀杏樹的葉子,讓幼兒說說是什么形狀的有什么用處,幼兒討論后教師進行小結。

  4、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串葉子,做掛飾。每個幼兒拿一片自己喜歡的葉子固定在彩條上,掛在脖子上。

  三、游戲活動,提高幼兒的辨別能力:

  教師交代游戲的規(guī)則:游戲開始,幼兒聽音樂可拍手自由動作,去尋找與自己有同形狀葉子掛飾的同伴,當音樂停止時,相同葉子掛飾的幼兒要站在一塊,可兩人一組,也可三人、四人一組,游戲進行2—3次,每次可鼓勵幼兒尋找更多的同伴。

  四、創(chuàng)設情境,隨音樂的旋律,表現葉子的飛舞:

  1、 教師:“一部分樹木和植物在秋天時,葉子會伴著秋風漸漸的飄落,你們見過飄落著的樹葉嗎?那是什么樣的?”啟發(fā)幼兒用肢體動作來模仿被風吹起的落葉。

  2、 欣賞音樂幼兒自由表現。

  根據幼兒的能力教師可用語言情境隨機啟發(fā)幼兒表現各種動態(tài)的葉子(如:輕輕用手或身體的擺動表現葉子隨微風忽忽悠悠的飄落,急速的扭動或打圈表現葉子被大風吹的亂舞,靜止的造型表現葉子靜靜的躺在地上……)

  活動延伸

  幼兒進行樹葉拼貼畫的創(chuàng)作。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我通過幼兒看VCD,讓幼兒聯想到自己觀察到的風吹葉落,外出秋游等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睡在地上的情景,幼兒就能模仿、想象樹葉飄動的姿態(tài)。掃樹葉游戲,讓幼兒用各種肢體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幼兒在游戲中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美,自我欣賞,從而獲得參與活動的滿足感。整個活動幼兒是通過看、聽、唱來完成的,發(fā)展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動作協調能力,同時進一步激發(fā)了幼兒的探索欲望,幼兒的情感得到了滿足。為此,我將以《綱要》為指導,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如果在這個課前組織幼兒參加一次秋游,效果會更好,更能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幼兒的活動將更加豐富和深化。

18、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復制》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復制現象,激發(fā)幼兒對復制現象的興趣。

  2、嘗試簡單的復制方法,感受復制方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視頻《有趣的復制》、投影儀、電腦

  2、操作材料(分兩次投放)

  第一次:每組紙若干、勾線筆、餅干樣品人手一份

  第二次:印花機、印泥、錢幣、印花機若干,分組投放

  3、作品展示板

活動過程:

  一、蛋糕師引題,感受復制的特性(一模一樣)

  1、今天,我這個蛋糕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盤新鮮出爐的餅干,請你們仔細瞧一瞧?

  2、這是什么餅干?(跟周圍的小朋友比較餅干的特點)

  小結:是的,我烤出來的是大小、形狀都是一樣的小魚餅干。

  二、幼兒設計樣板圖第一次,引出復制的概念。

  材料準備:筆每桌5支、餅干樣品5-7、樣板泥、教師樣板泥等。

  1、出示樣板圖,提出設計要求

  教師介紹高點的步驟。

  2、介紹材料,幼兒首次操作

  你看,我為大家準備了筆、樣板紙,請你們在紙上設計自己喜歡的一個餅干樣板圖,記得和樣品要一模一樣。

  3、驗證比較

  你設計了什么餅干,用了什么方法?(印畫、臨摹)

  還有什么方法?

  小結:像剛才幾位小朋友用的方法叫復制。

  三、第二次操作,嘗試多種復制方法

  1、介紹材料與操作要求

  重點介紹復寫泥。

  2、幼兒操作、比較作品

  你用了什么方法?復制了什么圖形。

  小結:剛才嘗試了用印花機、復寫紙、印模、銀幣拓印這四種材料都成功地復制了餅干圖樣,恭喜過關!

  四、觀看視頻拓展經驗,感受復制的便捷。

  1、生活中的復制現象

  你還見過那些復制品?

  2、觀看視頻拓展經驗

  幼兒觀看一段制作月餅的視頻

  提問:月餅是怎么復制出來的?她的復制工具在哪里?

  有了這個機器有什么好處?——便捷、快速、方便

  五、制作餅干,生活應用

  1、出示糕點師工具,示范制作方法,講解要求。

  2、背景音樂,幼兒制作

  結束:這下蛋糕師將你做的餅干送去烘烤吧!

活動反思:

  讓孩子操作,在操作體驗中,感受到復制的神奇。在這之后,再認識不同的復制方法,知道利用科學技術復制的神奇。這樣,孩子們從最貼近自己的操作的認識,向未知的拓展,更循序漸進。

19、大班美術教案《有趣的圖案》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對稱圖案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可是許多幼兒平時沒有注意,為了激發(fā)幼兒的觀察欲望,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而設計本課。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觀察生活的習慣,以及記憶形象的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鼓勵幼兒設計各種新型樓房。

  3.發(fā)現物體的對稱性,根據提供的已有圖形,畫出與物體相對稱的另一半。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物體的對稱性。

  2、 畫出對稱物體的另一半。

  活動準備

  具有兩組相對稱的圖形若干(常見的動物)、水彩筆。已拼插好一半對稱圖案的玩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猜一猜(分別出示幾張對稱圖片的一半,讓幼兒猜出是什么圖案。全出示后引導幼兒觀察左右兩過的異同:形狀、顏色、圖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對稱的意義)。

  二、活動

  找一找(先出示若干半張圖片,貼在黑板上,讓其尋找對稱的另一半。再在自己身上或小朋友身上尋找對稱的部位)。

  三、運動練習

  做一做(用自己的身體做對稱的動作)。

  四、說一說

  對稱圖案有什么特點?

  五、范畫

  邊講邊畫。

  六、練習

  畫一畫(在操作紙上先找對稱圖案,再涂色對稱圖案,最后畫對稱圖案的另一半)。

  七、評講

  表揚表現好的

  八、總結

  小朋友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

  九、拓展

  找一找生活中你還見過那些物體是對稱的?記下來說給小朋友聽。

  教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猜一猜”是活動的第一環(huán)節(jié)。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讓幼兒在快樂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尋找左右兩邊的異同點,這就是重點。在猜的過程中孩子們興趣高漲,因為我對幼兒的猜測答案都沒肯定也不否定,所以他們就特好奇,給下面的“尋找”增加了更大的興趣。在我的鼓勵下,他們都積極主動的尋找著每張圖片兩邊的相同點與不同,最終自然的發(fā)現了“對稱”的條件:形狀、顏色、大小、圖案相同,方向相反。然而就在讓他們找不同點時,我提出了一個帶有誤導性的問題:“找一找兩邊有什么不一樣”,因此幼兒就從細微之處找不同,還真的找到了線條不直、圓圈不圓之類,沒有一個幼兒會從方向上去觀察,我也就只能半提醒著他們“看看小尾巴朝哪邊”,幼兒才恍然大悟“方向相反”了。顯然這是我的提問出現了問題而導致的。(快思老師.教案網出處)這環(huán)節(jié)讓我滿意的是話比較簡潔不多,靈活的面對幼兒的“猜測”。讓我遺憾的就是:問題設計不妥,帶來了誤導或多或少的耽誤了教學活動的時間。“找一找”是對“對稱”含義的理解后的初次應用。我就請班上學習、接受能力中偏下的幼兒回答,結果是多數幼兒對“對稱”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還有極少幼兒有些模糊而出現錯誤,因此就在他們的錯誤中提出問題并極時幫他們解決了問題,使幼兒更加理解了對稱的意思?!白鲆蛔觥笔菫榱嗽黾右稽c趣味性,前二個環(huán)節(jié)都是以說為主,而做一做即是讓他們鞏固“對稱”的理解,又是能讓他們好動的身體能得到輕松片刻。雖是動的一刻,但師幼配合非常默契?!爱嬕划嫛钡牟僮骰顒佑锌础⑾?、找、涂色、畫的過程,是前面學習的綜合反映。在此中我覺得不足的是:在幼兒操作前沒有再次或是小結一下對稱條件,也沒有示范,因此很多幼兒出現了對稱的顏色沒有用上,他們只是涂色而已,如果能提一提,也許幼兒涂色時會主意到色彩的變化與對稱。

  總的來說,我對本節(jié)課還是比較滿意,達到了預想的目的。

20、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水

  設計意圖:

  在玩水的過程中,孩子們經常會發(fā)現了很多問題。在一次玩水過程中,一位孩子問道:“老師怎么樣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我聯想到死海上物體漂浮的現象,便設計了此次的活動。孩子們對實驗活動漸漸很感興趣,在活動中也有很大的成功感。通過實驗活動能讓孩子們自己發(fā)現秘密,感受獲得的快樂,因此,在活動中主要采用的是實驗的方法。又結合了現代多媒體技術,觀看課件,采用不同的方法讓幼兒感受獲得知識。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的方法,知道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讓有些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2、了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成因。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水》

  活動準備:

  大臉盆兩個糖、鹽、味精若干一次性杯子每人一個水雞蛋一人一個小臉盆毛巾課件《淹不死人的死?!?/p>

  經驗準備:幼兒收集各種物品,并實驗在水中的沉浮。

  推薦課件:《有趣的水》PPT課件

  下載地址:http://www.banzhuren.cn/ppt/443.html

  活動過程:

  一、幼兒介紹每組“沉與浮”的實驗結果

  課前幼兒以小組為單位收集各種物體并分組進行實驗物體的沉與浮,課上由一位幼兒來介紹。

  將物體按沉與浮分類

  師:“有些東西放在水中是沉的,有些東西放在水腫是浮起來的”

  二、變魔術“雞蛋浮起來”

  1、雞蛋在清水中的沉浮

  師“雞蛋放在水中是沉下去的還是浮起來的?”

  幼兒將雞蛋防如裝有水的一次性被子里實驗,發(fā)現實驗結果。

  生“雞蛋在水里是會沉下去的”

  2、變魔術“雞蛋浮起來了”教師出示一份水,防如雞蛋,雞蛋浮起來了。

  師“猜猜為什么雞蛋放入這個水中會浮起來呢”

  生“放了鹽”

  出示鹽、味精、糖

  “老師在水里加了一樣東西,你們猜猜是什么?”

  師“你認為我的水里放了什么?”

  (1)幼兒按自己的想法在水中添加東西進行實驗

  實驗后講述“你在水里加了什么,你的雞蛋怎么樣了?”

  實驗得出結論:在水中放入鹽可以使雞蛋浮起來,放入糖和味精不行。

  (2)換水后共同在水中放入鹽,進行攪拌,再放入雞蛋,觀察結果,體驗成功的快樂。

  實驗后得出結論,放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雞蛋浮起來。

  三、死海的秘密

  師“放了鹽的水能讓雞蛋浮起來,那人可不可以浮起來呢?”

  觀看課件,了解死海能使物體漂浮的成因。

  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

  1、在活動前,我們做了很多實驗,在水中加如鹽后放入硬幣、紐扣等,但都未有預期效果,放入蛋實驗的結果最明顯,也便于幼兒實驗后得出結論。

  2、在實驗中提供生蛋熟蛋都可,實驗的結果都是一樣的,但不能使用咸蛋,因其在淡水中也會漂浮。

  3、在活動第二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提供一個籃子,并放入毛巾,以便幼兒放入淡水中的雞蛋拿出放入籃子,再在水中添加自己認為的東西,以免雞蛋滾落地上后發(fā)生碎裂等情況。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新穎、有趣。幼兒從以往“教師示范,幼兒學樣”的舊教學模式中擺脫了出來,真正成為科學活動的主人。我為幼兒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再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通過探索嘗試活動,總結水的性質。在活動中我沒有進行一手包辦,而是抓住幼兒的心理特點,讓幼兒通過猜一猜、嘗一嘗、看一看、抓一抓,去觀察、發(fā)現、思考。充分調動了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yǎng)了動手能力、探究能力,發(fā)展了直觀思維能力。同時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注意力集中,情趣很高,沒有心不在焉的孩子。讓不同的孩子在自身素質的基礎上得到了不同的進步,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又增強了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中,我得到很多啟示:

  (一)、在日常生活中,老師要善于觀察,善于捕捉教育契機,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著手,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

  (二)、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以“幼兒主體,教師主導”為理念,考慮幼兒的已有經驗和現有知識,給幼兒創(chuàng)設應有的環(huán)境和氛圍,讓孩子們自主學習,提高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樣孩子們就會有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

21、大班主題教案《有趣的組合》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器官的圖形和線條相結合,進行大膽地、創(chuàng)造性的繪畫活動。

  2. 體驗創(chuàng)作過程的快樂,激發(fā)幼兒對人體的興趣。

  3.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 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重難點:

  1. 能畫出各器官的外形特征。

  2. 鼓勵幼兒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組合。

活動材料;

  成品和半成品范例若干;人手一份:畫紙、構線筆、各器官圖片

活動過程:

  觀察討論 聯想創(chuàng)作 展現交流

觀察討論:

  1. 談話:以人體的組織結構引出主題。

  2. 討論:如果將人體的各個器官打亂后,重新組合,會怎么樣?

  (幼兒用材料嘗試重新組合,發(fā)現重新組合后,變成了什么?)

聯想創(chuàng)作:

  1.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重新組合身體的各器官。

  2. 引導幼兒畫得大一點、夸張一點。

  3. 注重個別指導,提高幼兒創(chuàng)作欲望,開拓創(chuàng)作思路。

  4. 提醒幼兒要將線條畫得密,可用多種線條讓各種器官連在一起。

展現交流:

  互相欣賞,找找作品中哪些線條是你沒有的?

活動反思:

  本次教案是“一課三議”后的最后定案,本次活動上下來解決了先前提出的“重點問題”,可是依然存在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活動過程清晰流暢,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但在重點問題:3位數字排列的規(guī)律上我沒有真正的講解清楚,導致后面的4位數字有一大部分孩子沒有真的弄清楚這種規(guī)律和學會排列的方法。數學活動講究讓孩子自己去觀察——發(fā)現——思考——總結,而我恰恰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主體性,一味的主導孩子根據教師的流程來學習,輕視了孩子的“學”,在小結規(guī)律時,我的語言缺少規(guī)范性和嚴謹性和科學性,而這些是數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顒又?,教師只注重集體,忽略了與個別孩子的交流,在很多細小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上還不是很恰當,值得在以后的活動中慢慢改進。

22、大班體育教案《有趣的易拉罐》含反思

  一、游戲目標

  1.練習將圓柱體向指定方向滾動,感知圓柱體特性。

  2.會創(chuàng)造性地玩易拉罐,并能創(chuàng)造出多種玩法,練習用棍撥的動作技能。

  3.培養(yǎng)良好的合作精神與對體育游戲的興趣。

  4.發(fā)展身體協調性。

  5.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二、游戲準備

  棍棒(可以建議用報紙卷成小棒。)人手一根,易拉罐若干,紙箱4個,木珠若干,錄音機一臺,錄音帶一盒。

  三、游戲過程

  1.(播放錄音)小朋友出場,跳歡快的舞蹈"找朋友"。

  2.出示易拉罐,讓幼兒認識圓柱體特征。教師示范用棍棒撥易拉罐,(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讓幼兒觀察圓柱體的特性。

  3.趕"小雞"。小朋友每人手持棍棒,從紙箱中把"小雞"趕出,要求小朋友把"小雞"趕到指定方向。喂小雞:小朋友把"小雞"趕到木珠前面,把木珠放進易拉罐里(當作喂小雞)。喂完小雞后,讓小朋友把"吃飽了的小雞"趕回家(趕回紙箱內),與小雞做游戲。小朋友自由玩易拉罐,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出多種活動方法:如用腳踩平衡,雙腳夾著跳,拋接易拉罐,進龍門,用頭頂著走……

  4.趕"小雞"比賽,幼兒分四隊活動。

  玩法:以最快速度,協調地用棍棒把"小雞"趕到指定地點吃小蟲。然后,把吃飽了的小雞趕回雞窩(紙箱)為勝?;顒忧埃變菏殖忠灰桌?,排頭的小朋友手執(zhí)棍棒趕"小雞"回"雞窩"后,迅速將棍棒交給下一位幼兒,游戲依次進行。

  注意:每只小雞,每次只能吃五條小蟲(五粒木珠)。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想象力非常的豐富,因而他們的創(chuàng)新也是多種多樣的,除了語言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等,在幼兒階段更多的是對所玩耍的對象進行創(chuàng)新,本次活動,以逛游樂園為主線,以趕小豬、排除障礙,喂小豬為中心,以給游樂園搭建一道亮麗的風景為創(chuàng)新。孩子在活動中提高了合作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幼兒動作協調能力及語言表達力。在以后的戶外活動中,有意識的鍛煉幼兒在游戲時的一物多玩,尊重幼兒的想法,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使幼兒得到更多的快樂。

23、大班體育教案《有趣的氣球》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嘗試用身體的各個部位碰擊氣球,使氣球不落下。

  2、自由探索各種玩氣球的方式,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萌發(fā)幼兒對體育活動的熱愛之情。

  4、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5、學會與同伴協商合作游戲。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氣球個數多于幼兒的人數、大垃圾袋兩個、圓形即時貼若干、塑料泡沫墊一塊、背景音樂。

  場地準備:空間足夠大的空場地。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韻律《兔子舞》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要玩一個好玩的游戲,讓我們一起和小白兔來跳舞吧!

  幼兒隨著教師聽完整音樂有節(jié)奏的進行律動。

  二、游戲:長了翅膀的氣球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奇的氣球,這個氣球可神奇啦!氣球上長著翅膀呢,不信你們來試試,讓氣球飛起來!

  給幼兒分發(fā)氣球(人手一個)用手讓氣球"飛"起來。

  教師:(拿著氣球示范)小朋友們看,我們可以用手讓氣球飛起來,不要讓氣球落地。

  教師引導幼兒用手玩氣球,教師參與其中,注重個別差異,鼓勵幼兒用手背、手指,變拳頭等或用手指彈一彈等多種方式來玩氣球。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真棒!原來我們的手可以用各種方法讓氣球長翅膀,飛起來。

  三、自由探索用身體各部位玩氣球。

  教師:除了用手可以讓氣球飛起來,我們還可以用身體的那些部位讓氣球飛起來呢?

  幼兒自由探索后請個別幼兒說身體部位并大膽的在同伴面前展示后,教師在自己身體部位上粘貼圓形即時貼。

  四、游戲"氣球不落地"。

  兩人一組夾球運球,運到指定地點,要求幼兒在玩氣球的過程中,不許落地,落地幼兒一旁觀看。

  (游戲中教師以裁判的身份參與游戲,注意幼兒的安全)

  五、調節(jié)活動:欣賞教師頂球教師:下面請欣賞老師是怎么讓氣球飛起來的!

  放背景音樂,教師隨音樂有節(jié)奏的用即時貼粘貼的身體各個部位頂球,幼兒在一邊欣賞。

  六、放松活動

  一起坐在墊子上在舒緩的音樂聲中拍拍身體的各個部位,放松四肢,幼兒幫助整理氣球,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氣球是幼兒常見的、易得的材料,幼兒對氣球有相應的游戲經驗。例如:讓氣球不落到地上,能訓練幼兒對物體運動速度的判斷,發(fā)展手眼協調能力;用身體的各個部位來碰觸氣球,能讓幼兒感受到身體各部位運動靈活性之間的差異;將輕飄飄的氣球拍到更遠的地方,則需要幼兒體驗手臂的推力和手腕的彈力;躺到氣球墊上,則可以讓幼兒感受到一種掌握和控制身體平衡的獨特體驗。

  在環(huán)節(jié)設計上,我力圖體現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的思路。

  ●動作探索。首先,讓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用手的各個部位(手指、手背、拳頭等)來墊氣球,感受墊氣球的快樂,了解氣球的特性。然后,讓幼兒大膽猜測除了用手自己身體的哪個部位也能墊氣球,并通過自己的操作進行驗證。幼兒在驗證過程中不僅鍛煉了手眼協調能力,同時自然地感受到了身體部位和運動的關系。

  ●競賽挑戰(zhàn)。大班幼兒喜歡競賽、挑戰(zhàn)。于是在幼兒練習的基礎上設計了墊氣球的挑戰(zhàn)賽,讓幼兒選定挑戰(zhàn)部位進行挑戰(zhàn)(頭頂、腳踢等),給幼兒一個充分展示自己和挑戰(zhàn)他人的機會。在這過程中,教師可以關注每個個體的動作表現,給予個別化的指導。

  ●趣味"排球"賽。運用排球賽作為游戲情節(jié),讓幼兒嘗試向前方遠距離拍球,進一步感受手臂、手腕的推力與爆發(fā)力,在緊張、激烈、刺激的競賽游戲中挑戰(zhàn)自我。

  ●氣球按摩床。這個游戲有極大的趣味性,既可以讓幼兒進行放松,又能讓幼兒挑戰(zhàn)自我,克服恐懼感。同時在與氣球間接的接觸中,幼兒還可獲取一些有關"力"和"平衡"的科學經驗。

24、大班語言教案《有趣的字》含反思

  活動設計

  漢字作為我們中國的象征標志之一,蘊育博大的文化,讓孩子們了解我們有趣的漢子包括象形字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而且考慮到孩子們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到時候識字量就會相當大,所以我覺得讓孩子們多認識一些漢字是很有必要的。

  活動目標

  1.了解漢字的趣味性。

  2.激發(fā)幼兒認字的積極性。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木偶、各類桌面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情景感知 (出示小狗的木偶)你們看誰來了? 狗:我學了一首兒歌,請你們聽聽我念的對嗎?

  (二)引導發(fā)現

  1.(出示兒歌)教師扮演小狗念兒歌并故意念錯幼兒平時易念錯的字。

  (1)“小狗念的對嗎?哪個字念錯了?”

  (2)請幼兒把正確的兒歌念出來。

  (3)為什么小狗會把“蝦”讀成“蟲”?

  2.請小朋友仔細看“蝦”字,發(fā)現了什么?

  3.為什么覺得這個字很有趣?

  4.漢字中還有這種分開來是兩個字,合起來又變成另一個字的字嗎?(快思老師.教案網出處)(教師把幼兒說的字當場書寫出來。)

  (三)探索操作

  1.設置活動角,讓幼兒去找一找,圈一圈,寫一寫,配一配左右結構的漢字。

  2.幼兒進行語言區(qū)角的探索,老師觀察引導。

  (四)分享交流

  1.你們找出了哪些有趣的字?請幼兒寫在黑板上。

  2.看看他們找出的字,讀一讀。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的設置我都以幼兒為主體地位,基本能達到活動所需要達到的目的。但我在組織的過程當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在上課之前,可以讓幼兒在家里收集更多的有關象形文字的圖片資料。這樣也可以對象形文字有一個更深刻的了解。

  2、在整個活動的最后我沒有讓幼兒進行發(fā)散的思維,只是局限在了我現有的、準備好的一些材料上,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的地方都可以看見漢字,包括廣告牌、宣傳單、報紙、電視等等。

  3、在提問時孩子給孩子們多一點考慮的時間,由于太受時間的限制,提問時太過于倉促了。

25、大班主題教案《有趣的漢字》含反思

  在考慮到還有幾個月孩子們就要上小學了,因此我們在休息時將大面積的墻做成了“漢字的演變”為主題的墻飾。放了兩天假后,孩子們來到教室就對這一主題墻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加之有孩子們在家長的引導幼兒了解了一些漢字的初步知識。不少孩子的家長還教讀了一些漢字,班上個別小朋友識字較多,能較完整認讀詩歌,這讓其他小朋友羨慕不已,紛紛表示也要像他們一樣認識更多的漢字。在接下來的班級一日活動中,幼兒對文字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開始自發(fā)的認讀漢字。在孩子們對漢字的好奇、探索、求知中,我們開始了主題“有趣的漢字”的研習。

  組建漢字網絡圖

  在欣賞完不同國家文字卡片時,讓幼兒找出我們國家使用的文字,并了解它的名字叫漢字。孩子們在討論中,也知道了漢字的重要性,他們積極的運用語言表達自己對漢字作用的了解,并相互吸收同伴的經驗。為了進一步了解幼兒的興趣點,我們開始了“你想了解漢字的哪些知識?”的談話,并將幼兒反饋的信息以網絡的形式記錄,且商討出如何開始研習?最后我們以漢字的由來——漢字的結構——書寫工具的認識——漢字書寫的順序進行。

  漢字的由來

  在討論的同時,孩子們也最想知道漢字是怎么出現的?于是在漢字的由來中,我們同幼兒、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了有關漢字的資料,在尋找中幼兒了解到漢字是由甲骨文慢慢演變?yōu)橄笮巫?。在與象形字的接觸中,幼兒找到了自己的姓氏,于是開始了他們象形名字的設計,并將設計好的名字帶回家與爸爸、媽媽共同分享,可由于象形文字的復雜性,孩子們馬上意識到象形字不流傳的原因,并主動提出要和漢字做游戲,進行各種有趣的活動。

  漢字的結構

  在觀察漢字的結構時,孩子們發(fā)現所有的漢字都是由筆畫構成的,而且有的是獨立結構、有的是上下結構、有的是左右結構、有的是全包圍結構、有的是半包圍結構。為了讓幼兒更好的了解這些,我們開展了相關有趣的活動,如筆畫涂色、筆畫統(tǒng)計、結構分類、連線、字的粘貼畫等。

  書寫工具的認識

  認識了漢字的結構后,我們開始對書寫工具進行了解。首先我們進行參觀文具店,在文具店里幼兒找到了認識的文具用品,并吸收了外界新的信息源;接著回園后開始了他們尋找文具用品的工作,并將這些文具用品分類為:筆類、紙類、輔助用品類。

  漢字的書寫

  為了讓幼兒更好的進行書寫活動,我們積極運用家園互動,邀請家長來園進行書法作品演示,孩子們對這些書法作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說一定要把字寫好。那如何把字寫好了?我們讓幼兒觀看了幾種寫字的姿勢,幼兒從中明白原來寫字的姿勢是非常重要的,它會影響眼睛與字的工整。經過這樣對比的活動后,幼兒在書寫活動中顯得特別認真,不停的調整自己寫字的姿勢,并相互提醒。

  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幼兒不再對漢字產生厭倦,而是自發(fā)的開始積累對漢字的認識,不斷加強漢字的書寫,因為他們企盼有一幅自己的書法作品,所以開始了努力。我也相信他們一定能夠成功!

  活動反思:

  我重新把活動的過程梳理了一下,從流程來看,這次活動有四個環(huán)節(jié):一、找漢字;二、看圖猜字;三、游戲:“圖畫、象形字、漢字找朋友”,四、有趣的漢字。由于先前的經驗,孩子已經認識了不少漢字,而且在“中國娃娃”主題的區(qū)域活動中,已經玩過文字轉盤的游戲了。為了加深難度,我又找了2個象形字雨和羊,幼兒也能說出來。認識漢字對于幼兒來說還是比較建大的,但在操作的時候,卻出現了問題,花了過長的時間,導致最后一部分來不及上。其實在設計的時候可以把它換成以小組為單位,合作來完成,節(jié)約了時間,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孩子之間還可以互相幫助不會的下朋友。

  操作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可以添加到接下來的區(qū)域游戲中,再次進行配對,加深認識和理解。

26、大班語言教案《有趣的廣告》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經常聽到很多孩子在一日活動時無意識的說出好多好多廣告詞,連一些平日里不愿講話,不愿交流的的孩子都能夠自然的說出來,因此決定利用廣告設計一節(jié)語言活動,營造一個自然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啟發(fā)幼兒的好奇心的想象力,鼓勵幼兒大膽講話,使其體驗到語言交流帶來的愉快,感受語言的美。

  活動目標

  1、正確認識廣告詞,知道其作用。

  2、發(fā)揮想象力,參與創(chuàng)編廣告詞。

  3、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讓幼兒流利說出自己知道的廣告詞。

  教學難點:

  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更多有意義的廣告。

  活動準備

  1、錄有廣告的CD碟片。

  2、五星評比欄,上面有全班小朋友的名字。

  3、各種生活用品,食物,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廣告,感知廣告內容。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請你們看電視,這些內容都是你們平時經??吹降?,看了之后要請你們告訴老師,你看到了什么?(打開CD,請幼兒欣賞各種廣告)

  2、現在,請你們告訴老師,剛才看到的是什么內容?說說他們有什么作用?(快思老師.教案網出處)(引導幼兒明白我們生活中有了廣告,大家很快可以得到各種信息,方便了我們的生活)

  3、現在請你們想一想,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廣告?(提醒幼兒街上的標語,宣傳畫等也是跟廣告的作用是一樣的)

  二、游戲(看誰說得多)

  1、師:接下來我們來做個游戲,名字叫“看誰說得多”,就是請小朋友們說出你知道的廣告詞,說得越多越好,說出來在評比欄里貼上的一顆五星作為獎勵。

  2、鼓勵不愛說話的幼兒積極參與,并大膽講出知道的廣告。

  3、盡量不說別人說過的廣告,動腦筋想想自己講過的聽過的廣告。

  三、創(chuàng)編廣告詞

  1、師:孩子們,今天我們看來這么多的廣告,也說了很多廣告,現在我們來做個小小設計師,自己來設計幾條廣告,好不好?

  2、出示課前準備好的各種物品,讓幼兒創(chuàng)編。發(fā)揮想象力。

  3、老師出示蘋果示范創(chuàng)編廣告詞: 紅蘋果,圓又大,吃了它,長得棒!

  4、孩子們在創(chuàng)編的時候老師給予鼓勵幫助。

  四、小結

  今天我們自己也當了一回廣告設計師,小朋友的表現非常的不錯,希望回家能告訴你們的爸爸媽媽自己創(chuàng)編了什么廣告,好不好?并且希望你們能在家創(chuàng)編出更多更好的廣告,長大了能成為真正的設計師!

  延伸活動:

  讓家長在家?guī)ьI孩子們多練,多說,請家長提醒孩子在關鍵時候詞語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孩子的表達能力。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取材來源于平日里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廣告,所以孩子們都很有興趣,整個活動情緒都比較高漲,尤其在讓孩子們比賽說出自己知道的廣告詞時,他們都爭先恐后的發(fā)言,生怕自己知道廣告的沒被老師請到,在創(chuàng)編廣告時,一開始還是有點困難,老師就先師范創(chuàng)編了幾個,孩子們很快被帶動起來,紛紛發(fā)言創(chuàng)編了很多不錯的廣告,只是有個別孩子在用詞上有點困難,在老師和小朋友的幫助下,也能創(chuàng)編出不錯的廣告,總之來看,這節(jié)活動達到了目標,提高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是算一節(jié)比較成功的語言活動。

27、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葉子》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在一次戶外活動時,我發(fā)現我班的一些小朋友圍在一起議論紛紛。我走過去一看,原來他們是對地上的落葉展開討論。都爭先恐后地說自己見過的葉子,有樹木的葉子、有花草的葉子、蔬菜的葉子。孩子們對自己身邊熟悉的葉子充滿了好奇,有說不完的話題。所以,我們決定一起來探究《有趣的葉子》。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各種葉子的外形特征,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并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2、了解葉子的不同特性及作用。

  3、激發(fā)幼兒想象,創(chuàng)編葉子飛舞的動作并用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本.文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

  4、激發(fā)幼兒對植物的熱愛,發(fā)揮想象來創(chuàng)作美工作品。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葉子的外形特征并能根據葉子的外形特征進行分類。

  2、了解不同形狀的葉子的不同特性作用。

  3、能用不同形狀的葉子進行美書創(chuàng)作。

  活動準備

  1、 帶幼兒參觀植物園,收集各種落葉。

  2、 錄音機 、磁帶、彩條、大畫紙、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一、 談話活動:

  小朋友你們喜歡葉子嗎?(喜歡)你們想了解葉子的秘密嗎?今天我們就和葉子做朋友,一起來認識它,了解它。

  二、 觀察接觸各種植物的葉子:(把幼兒分五組,每組擺放一藍葉子供幼兒自由選擇)。

  1、 觀察葉子的形狀及顏色。 教師:“你們發(fā)現了什么?這些葉子都一樣嗎?”給幼兒自由談論的時間,相互交流、分享經驗。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葉子的形狀像什么?同時讓幼兒在白板上用線條畫出葉子的輪廓,進一步熟悉葉子的外型。

  3、組織幼兒觀察松樹和銀杏樹的葉子,讓幼兒說說是什么形狀的有什么用處,幼兒討論后教師進行小結。

  4、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串葉子,做掛飾。每個幼兒拿一片自己喜歡的葉子固定在彩條上,掛在脖子上。

  三、游戲活動,提高幼兒的辨別能力:

  教師交代游戲的規(guī)則:游戲開始,幼兒聽音樂可拍手自由動作,去尋找與自己有同形狀葉子掛飾的同伴,當音樂停止時,相同葉子掛飾的幼兒要站在一塊,可兩人一組,也可三人、四人一組,游戲進行2—3次,每次可鼓勵幼兒尋找更多的同伴。

  四、創(chuàng)設情境,隨音樂的旋律,表現葉子的飛舞:

  1、 教師:“一部分樹木和植物在秋天時,葉子會伴著秋風漸漸的飄落,你們見過飄落著的樹葉嗎?那是什么樣的?”啟發(fā)幼兒用肢體動作來模仿被風吹起的落葉。

  2、 欣賞音樂幼兒自由表現。

  根據幼兒的能力教師可用語言情境隨機啟發(fā)幼兒表現各種動態(tài)的葉子(如:輕輕用手或身體的擺動表現葉子隨微風忽忽悠悠的飄落,急速的扭動或打圈表現葉子被大風吹的亂舞,靜止的造型表現葉子靜靜的躺在地上……)

  活動延伸:

  幼兒進行樹葉拼貼畫的創(chuàng)作。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幼兒園教育活動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主動活動。從《綱要》的這一精神出發(fā),我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根據整合教材的新理念,組織了本次活動。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直觀教學法、討論法、觀察法、游戲法、啟發(fā)誘導法等,并創(chuàng)設了以“葉子”為主題的豐富的物質環(huán)境和精神環(huán)境,使幼兒能在一個自由、寬松的氛圍中積極的探索和語言交流。教師則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學習與游戲之中,努力激發(fā)他們的主動性,促進他們的探索欲望,使活動輕松而愉快。 整個活動以幼兒為主體,遵循了深入淺出的教學原則,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條件,讓幼兒在觀察——發(fā)現——討論——講述——總結——游戲中,積極的探索、學習,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做到動靜結合。總之,在本次活動中,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使孩子們稱為學習的主人。

28、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呼吸》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人體呼吸的基本常識,知道正確的呼吸方法和呼吸環(huán)境。

  2、了解呼吸的衛(wèi)生知識和自我保健方法。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4、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5、知道檢查身體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課件《哦,好奇怪》,幼兒呼吸的方法和環(huán)境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呼吸運動。

  學做呼吸運動,談談正確的呼吸方法和良好的呼吸環(huán)境。

  學做深呼吸,談談深呼吸的作用。

  二、介紹呼吸的基本常識。

  1、個別幼兒介紹人體呼吸的是什么。

  2、教師詳細講解空氣進入肺部的整個呼吸過程。

  3、看課件《哦,好奇怪》。[教案來自:快思教案網.]

  4、進一步探討和呼吸有關的現象。

  5、講解呼吸的衛(wèi)生知識和自我保健方法。

  三、游戲:找出正確的呼吸方法和呼吸環(huán)境的圖片。

  活動反思:

  一、在游戲中鼓勵幼兒積極主動探索。

  在本次活動中,我首先讓幼兒探索與空氣袋做朋友的方法,鼓勵幼兒在親身體驗中探索與空氣袋接觸的方法,用身體部位與空氣袋接觸。在游戲中,幼兒通過交流、嘗試,想出了許多與空氣袋做朋友的方法。有的小朋友向上跳,用手觸碰空氣袋,這是大部分小朋友想到的辦法;有的幼兒想到了用頭頂、用臉頰去觸碰空氣袋,也得到了成功嘗試,還有的小朋友說可以用腳,但失敗了。嘗試有成功,有失敗,但幼兒在這個過程中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的精神,是他們良好學習品質的體現,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對幼兒的發(fā)展至關重要。

  二、不足之處

  在活動中,我先鼓勵幼兒探索、嘗試與空氣袋做朋友的方法,再分組進行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個別幼兒不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宜的高度,如:個別較矮的小朋友選擇了一個高的空氣袋,他用手縱跳觸物較困難,也無法體驗到其他的觸物方法;個別較高的小朋友選擇了較矮的空氣袋,他沒有跳起就能用手觸碰空氣袋,沒有達到縱跳的目標。因此,我認為可以調整繩子的高度問題。請幼兒從矮到高排列,將繩子一頭系矮,一頭系高,鼓勵幼兒初步探索。再將繩子調高高度,增加難度,鼓勵幼兒探索、嘗試,教師小結縱跳觸物的方法:較高的空氣袋可以用手縱跳觸物,較矮的空氣袋可以用頭、手臂等縱跳觸物,在感知并有一定經驗之后,再鼓勵幼兒自由選擇高度、方法縱跳觸物。

29、大班主題教案《有趣的偏旁》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探索、操作中感知字是有偏旁的,并初步認識四種偏旁。

  2.通過游戲擴大幼兒的識字量。

  活動準備

  教師演示教具一份,幼兒每組一份字卡、計算板,各種書

  活動過程

  (一)探索操作

  1.幼兒自由進行探索操作,將各種相同偏旁的漢字進行歸類。

  2.教師巡回觀察幼兒的操作情況,并進行適當的引導。

  (二)交流討論

  1.幼兒展示他們的成果。教師啟發(fā)提問:“為什么要把這幾個字放在一起?”

  2.教師引導幼兒認識四種偏旁。

  (三)游戲鞏固

  幼兒自由地在各種書中找這四種偏旁的字,并將它寫下來,互相交流。

  活動建議

  1.此活動要在幼兒有較大識字量的基礎上進行,且幼兒已認識活動中的漢字。

  2.該活動適合中、大班。"文.章出自屈a老師教.案網"

  附字卡:

  偏旁四種:“草字頭”、“反犬旁”、“三點水”、“木字旁”各一。

  每偏旁各四個字或詞: “草字頭”:菠菜、花、芹菜、草

  “反犬旁”:狐貍、狗、貓、豬

  “三點水”:海洋、河流、湖泊、溪流

  “木字旁”:樹枝、桃樹、森林、楊樹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目標設計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并為幼兒提供合作的機會,體現出“活動化的共同學習”這一特點。這次活動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收集了大量有關漢字起源的圖片,整理出幼兒易于接受的漢字特點,采用幻燈片播放的方法進行活動的前期認識、講解及交流討論,使幼兒在觀看、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對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顒又薪處熯€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造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幼兒之間個別交流和自由交談的機會,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快樂,得到發(fā)展。

30、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門卡》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8的加減運算,能正確地列出8的加減算式。

  2、嘗試用三個數字在符號板上擺出不同的加減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換律和減法的互換關系。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學過7以內各數加減法及8的組成。

  2、物質準備:

  ——教具:符號底板(底板分成四格,兩格上寫有加號和等號,另外兩格寫有減號和等號,符號中間有空間便于寫數字),8、3、5三個數字各一張,筆一支。

  ——學具:《幼兒用書》(p14、15、16),幼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奇怪的門卡。

  ——教師:爸爸帶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們住飯店時,服務員給他們出了一道題,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教師(出示符號底板和8、3、5三個數字):服務員說,當他們用這三個數字在門卡上擺出四道力口減算式,才能順利地拿到門卡進房間。你們愿意來試試嗎?

  ——幼兒思考。請個別幼兒來演示,說一說自己擺的是什么算式,集體檢查。鼓勵幼兒用三個數擺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

  2、幼兒操作活動。

  ——看房子特征列算式。觀察8座小房子,根據房子的顏色,在加減符號旁邊填寫數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

  ——觀察左邊的數字,請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觀察三組蔬菜,想一想:哪兩組蔬菜力口起來和下面的數字相同,請畫線連起來。

  ——帶領幼兒分別打開第15、16頁引導幼兒練習8的第二組、第三組和第四組加減運算。(也可以采用分組練習的方式,本;舌動只完成一頁練習,其它練習放在曰?;騾^(qū)域中進行。)

  3、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操作活動。

  ——引導幼兒觀察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發(fā)現兩道加法算式的數字都相同,"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但加號兩邊的數字位置不同;兩道減法算式是等號兩邊的數字位置交換了。

  ——請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結果,看看有沒有同樣的發(fā)現。表揚正確列出四道不同的加減

  活動反思:

  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現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31、大班美術教案《有趣的泥巴》含反思

  設計意圖:

  陶藝在我國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幾千年前就走在世界藝術的前列,如秦朝的“兵馬俑”讓世人驚嘆。而現代陶藝讓藝術的門檻大大的降低了,并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使創(chuàng)作不再是陶藝家的專利?!巴婺唷笔呛⒆拥奶煨?,是最自然不過的事,而陶藝又是一種具有深厚內涵又易于掌握、便于普及的藝術形式。這么簡單的活動卻能啟發(fā)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想象力,培養(yǎng)孩子一種終身受用的高尚志趣,讓孩子們開始懂得美,開始喜歡藝術。在幼兒期進行陶藝教育不但有教育意義,更是孩子們快樂的載體,所以陶泥是孩子游戲中的寶貝。在這個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欣賞精美陶藝作品,讓幼兒能夠感受陶藝的魅力,并結合課件以局部展示陶藝品的方式,拓展幼兒的想象力。

  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欣賞精美陶藝作品,感受陶藝的魅力。

  2.以局部展示陶藝品的方式,拓展幼兒的想象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陶文化的熱愛。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準備:

  陶泥陶藝課件陶藝實物陶藝工具若干背景音樂

  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入活動室。

  二、教師逐一出示課件,幼兒欣賞并進行發(fā)散性思考。

  1、出示課件一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像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2、出示課件二

  現在又像什么了呢?(幼兒自由回答)

  3、出示課件三

  現在有變成什么了呢?。屈,老師.教案.網出處。(幼兒自由回答)

  它是裝飾在什么物體上的呢?(陶罐上的)

  那么它會有什么樣的罐口呢?是罐脖子長長的;大大的;還是小小的呢?

  教師小結:哦,原來陶罐上還可以裝飾這么漂亮的花紋啊!

  三、引導幼兒學習欣賞精美陶藝作品,感受陶藝的魅力。

  1、出示部分陶藝實物,讓幼兒去看;去觸摸;去欣賞。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兒有很多的陶藝作品,我們一起來看看。

  老師:你最喜歡哪個作品?它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從形狀和花紋去觀察和欣賞)

  2.出示陶藝課件,幼兒欣賞精美的陶藝作品。

  你們瞧,我這兒還有更多的陶藝作品。(教師介紹個別作品)

  四、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裝飾陶藝作品(加背景音樂)

  1、師:我有好多未完成的作品,現請你們來裝飾一下,讓它們變的更漂亮!

  2、幼兒分組合作裝飾陶藝,教師鼓勵幼兒用上陶藝工具。

  五、活動結束

  你們真棒,作品太美了!現我們拿著我們的作品請其他小朋友來欣賞!

  活動反思: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所說: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從而使孩子更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做一個生活的熱愛者。作為幼兒教師的我更應該注重激勵、呼喚、鼓舞幼兒去動手、去操作、去探索、去發(fā)現。

32、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利用幼兒喜歡水,對水的好奇心,為幼兒提供玩水的機會,感知水的特點,鞏固對水的認識。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各種材料投放水中玩耍,感知不同物體的“沉”與“浮”現象,培養(yǎng)幼兒觀察、比較、歸納的能力。

  2、讓幼兒感受水中發(fā)現的樂趣,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

  3、培養(yǎng)幼兒勇敢、自信、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質。

  4、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探索與實驗,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難點

  感知不同物體的“沉”與“浮”現象

  活動準備

  1、老師、幼兒及家長共同搜集玩水的材料:塑料制品:果奶瓶、塑料玩具、小水桶等;木制品:積木、樹枝、冰糕棍、樹葉等;紙制品:硬紙殼、皺紋紙、報紙、作業(yè)紙、紙盒等;泡沫制品以及小石塊、鵝卵石、小鐵塊等。并讓幼兒用塑料袋將材料裝好,作上標記,放在玩具柜里。

  2、活動前,檢查水池的安全、衛(wèi)生。池底是否有異物,池水是否清潔,池水高度是否適當。

  活動過程

  1、感覺游戲。

  鼓勵幼兒同老師一起到水池玩水(個別膽小不愿到水池玩的幼兒暫不強求,允許他們在水池邊玩)。引導幼兒看看水中的小腳丫或涼鞋;試試用雙手捧水;體會把手掌平放在水中與手指插入水中的不同感覺;體驗水中走路的感受。幫助幼兒回憶、再現過去所學知識,如:能看見水中的小腳丫,是因為水透明、無色,捧著的水一會兒沒有了,是因為水會流動等等;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感受或發(fā)現,如:把手掌平放水中用的力比手指插入水中用的力更大,在水中走路比在地上走路慢。

  2、聽覺游戲。

  請幼兒將塑料袋里的材料一一投入水中。讓幼兒聽一聽、比一比不同材料投入水中聲音的大小;再試一試、聽一聽、比一比不同材料從高處、低處投入水中聲音的大小。(.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幼兒反復對比實驗,相互討論,得出結論:從高處將材料投入水中比低處將材料投入水中聲音大,重的材料投入水中比輕的材料投入水中聲音大。讓幼兒閉眼想象:夏天的暴雨和秋雨(毛毛雨)打在水里的不同聲音;回憶的故事《咕咚來了》,想象木瓜掉在水中的聲音,理解小兔為什么會嚇得驚慌失措。

  3、觀察、比較、歸納游戲。

  觀察不同材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現象;比較材料的輕、重、厚、薄;感知材料的輕、重、厚、薄和“沉”、“浮”的關系;歸納那類材料會沉于水中,那類材料會浮于水中。

  4、觸覺游戲。

  用手觸摸、感知那些材料吸水,那些材料不吸水;那些材料遇水會爛,那些材料遇水完好如初。

  5、收拾整理材料。

  請幼兒把水中的所有材料收集在塑料袋里,使水中無雜物。對幼兒進行環(huán)保教育一一保護水資源。

  注意:在上述每一種游戲中,均讓幼兒充分討論、交流、合作。如相互提供材料,交流新發(fā)現等。以此提高幼兒的交往技能,體驗分享的快樂,體驗“發(fā)現學習”的驚喜、樂趣。

  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進一步突出了讓幼兒主動學習的思想?!端械陌l(fā)現一一大班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力求體現這一思想并遵循了幼兒學習的三個特點:

  一、是幼兒的學習受興趣和需求直接驅動。玩水是幼兒感興趣的,所以,他們會積極投入、主動探索、發(fā)現學習。在發(fā)現學習中獲得成功,充分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二、是幼兒的學習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對事物的認識是感性的,具體的,形象的,需要用動作和各種感觀來幫助思維。因此,給幼兒提供操作機會和調動幼兒的各種感觀共同參與尤為重要。

  三、是由于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學習進程,幼兒與幼兒間相互作用的學習方式,使孩子們樂意接受。同時,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均得到發(fā)展。

33、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蠟》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在感知蠟燭燃燒現象的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

  2.通過觀察,了解各種各樣的蠟,說出蠟燭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3.初步了解蠟燭燃燒與空氣的關系,對此現象產生濃厚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網.>。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激發(fā)幼兒探究科學的欲望,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讓幼兒了解蠟燭燃燒與空氣的關系。

  活動難點:

  讓幼兒知道蠟燭燃燒時會發(fā)光、發(fā)熱,燃燒時需 要空氣中的氧氣。

  活動準備:

  蠟燭若干、透明玻璃瓶6個、玻璃杯1個、火柴、打火機。蠟燭實物圖片、輕音樂、課前對幼兒進行的安全教育。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欣賞燭光,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帶領孩子進入教室,一起感受美麗而又溫馨的燭光。

  2.引導幼兒觀察點燃的蠟燭,說說自己看到的有趣現象。例如:滴下來的蠟燭油像眼淚,而且很燙;小火苗會隨風"跳舞",說一說小火苗像什么呢?(像星星、像花蕊、像太陽、像螢火蟲等。)

  3.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動作來表現燭火的樣子。

  二、通過觀看各種各樣的蠟燭實物圖片,讓幼兒說出蠟燭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1.教師請幼兒共同來欣賞各種各樣的蠟燭實物圖片。

  2.引導幼兒說出蠟燭的用途,談談自己在什么時候用過蠟燭?(停電的時候,過生日的時候,掛燈籠的時候等。)

  三、通過游戲《蠟燭的熄滅》,讓幼兒了解蠟燭燃燒與空氣的關系,對此現象產生濃厚的興趣。

  1.請幼兒講一講應該如何點燃蠟燭(火柴、打火機)

  2.引導幼兒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將蠟燭熄滅(用手扇或用嘴吹)

  3.教師用另一種方法將蠟燭熄滅。首先點燃一根蠟燭,固定好,然后用一個玻璃口杯罩在蠟燭上,看看結果怎樣?(熄滅)

  4.教師引導幼兒分組進行實驗,驗證這種方法。

  (1)幼兒操作實驗:罩上杯子后,蠟燭會慢慢熄滅。

  (2)蠟燭為什么會熄滅?(幼兒自由發(fā)言)

  (3)罩上杯子后蠟燭會熄滅,還會有什么現象發(fā)生 ?(杯子會發(fā)熱、發(fā)黑,杯壁上會有小水珠,火焰熄滅時有一股煙味)

  5.教師小結:蠟燭燃燒時需要空氣,當蠟燭罩上杯子后,外面的空氣進不去了,杯子里的空氣被拉住燃燒用完了,蠟燭就會熄滅。

  活動延伸:

  蠟還可以繪畫,請幼兒用桌子上的碎蠟在紙上畫上自己喜歡的東西,然后用棉簽蘸上盤中的顏料,均勻的涂在畫上, 就會顯現出美麗的蠟染畫。

  活動反思:

  在組織這節(jié)科學活動課之前,我提前給孩子做了詳細的安全工作講解,因為擔心從來沒有接觸過火的孩子在實驗的過程中會緊張、害怕,再有怕孩子會不小心燒著手。當活動一開始,孩子們就很投入,探索的積極性也很高,也很注意安全問題,就這樣在孩子們的帶動下,我逐漸放開手,和孩子們一起來探索,效果很好。

34、大班美術教案《有趣的蠶》含反思

  設計思路:

  春天來了,天氣漸漸轉暖,蠶寶寶們相繼破殼而出,一條條黑黑小小的蠶引來了孩子們的興趣和好奇心,每天總有孩子會情不自禁地大聲叫喚自己的同伴,驚喜地轉告自己發(fā)現的秘密?!吨改稀分刑岢?,要讓孩子們學會關心小動物,在飼養(yǎng)動物的過程中,樹立他們愛護小動物的情感。由于蠶是一種便于飼養(yǎng)又可以觸摸的小動物,為此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制定了養(yǎng)蠶計劃,以便使孩子們萌生飼養(yǎng)蠶的責任心。在幼兒擔負飼養(yǎng)蠶的過程中,他們和蠶建立起親密的關系,蠶如同他們生活中一個個親密朋友。于是我們便選擇蠶這容易獲得的資源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旨在有目的、有意識地引領孩子走進蠶的生活世界,使之成為孩子主動學習的“主角”。

  (一)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蠶一生的主要成長階段(卵、幼蟲、蛹、成蟲)及其外形特征,體驗生命的多樣性。

  2、喜歡蠶,樂意用多種方式表現蠶的生活習性。

  3、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二)材料提供:

  1、多媒體制作《有趣的蠶》、范例作品

  2、準備能表現蠶寶寶的各種物品如:繪畫工具、彩泥、餐巾紙等

  (三)指導過程:

  1、欣賞多媒體制作《有趣的蠶》

  和幼兒談談蠶寶寶的生活,激發(fā)孩子創(chuàng)作的欲望

  2、師:蠶寶寶從小到大會變成各種樣子,真有趣,我們今天來做做蠶寶寶,好嗎?

  探討交流:用什么方法做蠶寶寶好呢?

  在幼兒自由討論的基礎上,請幼兒來介紹自己的想法。師適當提出質疑,和幼兒一起商量解決活動前的有關事項,如需要哪些材料等等

  3、師介紹準備的材料,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嘗試。師巡回指導,了解幼兒活動情況,對于好的表現及時肯定和表揚。

  4、請幼兒欣賞好的表現方法。;.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

  活動反思:

  雖然沒有看到蠶寶寶變成飛蛾。但喂養(yǎng)蠶寶寶的過程卻是難忘和快樂的。在活動中,每一位小朋友都用自己的愛心去對待這幾只蠶寶寶,每個小朋友都去觀察、探索蠶寶寶成長的過程了,在最后的過程中,老師讓孩子帶著成功的喜悅而結束人生第一次與小動物的親密接觸,不讓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遺憾。

35、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永遠的小孩》反思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

  2、了解永遠一詞的含義,知道自己在慢慢長大,媽媽在慢慢變老。

  3、感受故事中媽媽與孩子之間的愛和親情,萌發(fā)愛媽媽的情感。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jié),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并結合自己經驗大膽講述,感受媽媽愛我,我也愛媽媽。

  活動難點:了解永遠一詞的含義,知道自己在慢慢長大,媽媽在慢慢變老。

  活動準備

  Ppt課件、視頻、錄音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閱讀興趣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都過過生日吧?過生日的時候你們會做什么事情?那過生日的時候你都許過哪些愿望呢?

  2、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故事,故事中的小女孩在過生日的時候許了一個很特別的愿望,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她的愿望是什么?

  二、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故事第一段

  教師:她許的愿望是什么?為什么她想永遠是個小孩呢?

  2、欣賞故事第二段

  (1)教師:故事中提到了誰?媽媽都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

  (2)教師:小女孩覺得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為什么她會在這里說媽媽永遠不會老?

  3、欣賞故事第三段

  (1)教師:小女孩聽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聽到這個故事后她的心情怎么樣?她會想些什么呢?

  (2)教師:你們還記得小女孩許了什么愿望嗎?為什么當我永遠是個小孩,媽媽就永遠不會變老呢?

  (3)教師:小女孩說了很多個永遠,你們知道永遠是什么意思嗎?你們覺得小女孩會永遠是個孩子嗎?媽媽會永遠年輕漂亮嗎?

  4、欣賞故事第四段

  (1)教師:故事中的小女孩也和你們想得一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教師:小女孩說時間像什么呀?今天還會回到昨天嗎?她覺得生命是什么樣子的?小女孩能讓媽媽永遠不變老嗎?

  (3)教師出示圖片,并提問:小女孩的表情怎么樣?如果有一天你的媽媽變老了,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媽媽變老時,你可以為媽媽做些什么?

  (4)幼兒相互討論,并自由講述。

  (5)教師聆聽,作出總結。

  5、欣賞故事第五段

  (1)教師出示第一張圖片,提問:小女孩在干嘛?做飯給誰吃?可是在以前我是怎么做的?

  (2)教師出示第二張圖片,提問:小女孩在干嘛?可是在以前我是怎么做的?

  (3)教師出示第三張圖片,提問:小孩為什么看著窗外?為什么媽媽看不見外面的世界了?可是在以前我是怎么做的?

  教師小結:媽媽愛我們,所以媽媽會為我們做很多事情。我們也很愛媽媽,所以當媽媽變老的時候,我們也會為她做很多事情。

  三、觀看視頻,體會真愛

  (1)教師:你們的媽媽曾經也是一個小孩,也會一點點變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媽媽的成長過程。

  (2)教師:看了這個視頻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對媽媽說些什么呢? 你想為媽媽做些什么呢?

  活動總結

  《永遠的小孩》是很好的一個生命教育的腳本,在這個繪本里既有親情的傳遞,又有生命的輪回,孩子們能夠在溫馨的畫面中感受自己在慢慢長大,媽媽在慢慢變老,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對本次活動做出總結:

  1、選材符合本班幼兒的情感需求。

  2、三段式環(huán)節(jié)架構,凸顯重難點。

  3、重點環(huán)節(jié)處理注重細節(jié)觀察和情感體驗,從而達成目標。

  4、注重師幼互動,師生共同體驗愛。不足之處便是在活動的最后我沒有展示親子視頻,做到遷移情感。

36、大班美術教案《有趣的蠶》反思

  設計思路:

  春天來了,天氣漸漸轉暖,蠶寶寶們相繼破殼而出,一條條黑黑小小的蠶引來了孩子們的興趣和好奇心,每天總有孩子會情不自禁地大聲叫喚自己的同伴,驚喜地轉告自己發(fā)現的秘密?!吨改稀分刑岢觯尯⒆觽儗W會關心小動物,在飼養(yǎng)動物的過程中,樹立他們愛護小動物的情感。由于蠶是一種便于飼養(yǎng)又可以觸摸的小動物,為此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制定了養(yǎng)蠶計劃,以便使孩子們萌生飼養(yǎng)蠶的責任心。在幼兒擔負飼養(yǎng)蠶的過程中,他們和蠶建立起親密的關系,蠶如同他們生活中一個個親密朋友。于是我們便選擇蠶這容易獲得的資源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旨在有目的、有意識地引領孩子走進蠶的生活世界,使之成為孩子主動學習的“主角”。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蠶一生的主要成長階段(卵、幼蟲、蛹、成蟲)及其外形特征,體驗生命的多樣性。

  2、喜歡蠶,樂意用多種方式表現蠶的生活習性。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有序擺放工具、材料的習慣。

  材料準備:

  1、多媒體制作《有趣的蠶》、范例作品

  2、準備能表現蠶寶寶的各種物品如:繪畫工具、彩泥、餐巾紙等

  活動過程:

  1、欣賞多媒體制作《有趣的蠶》 和幼兒談談蠶寶寶的生活,激發(fā)孩子創(chuàng)作的欲望

  2、師:蠶寶寶從小到大會變成各種樣子,真有趣,我們今天來做做蠶寶寶,好嗎?

  探討交流:用什么方法做蠶寶寶好呢?

  在幼兒自由討論的基礎上,請幼兒來介紹自己的想法。師適當提出質疑,和幼兒一起商量解決活動前的有關事項,如需要哪些材料等等

  3、教師介紹準備的材料,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嘗試。教師巡回指導,了解幼兒活動情況,對于好的表現及時肯定和表揚。

  4、請幼兒欣賞好的表現方法。

  活動反思:

  雖然沒有看到蠶寶寶變成飛蛾。但喂養(yǎng)蠶寶寶的過程卻是難忘和快樂的。在活動中,每一位小朋友都用自己的愛心去對待這幾只蠶寶寶,每個小朋友都去觀察、探索蠶寶寶成長的過程了,在最后的過程中,老師讓孩子帶著成功的喜悅而結束人生第一次與小動物的親密接觸,不讓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遺憾。

37、幼兒園大班語文教案《有趣的噴畫》反思

  活動名稱:有趣的影子(噴畫)

  活動目標:

  1、學習噴畫的技能,體驗噴畫方法再現物體形象的樂趣。

  2、養(yǎng)成干凈整潔的習慣。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有序擺放工具、材料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利用光線做影子游戲。

  2、1—4種調好的顏料;每人2只吸管或1把牙刷、一塊紗布;擦手布。

  活動過程:

  a)出示噴畫范例:小象的影子,引起幼兒的學畫興趣。

  老師:畫上是什么動物?畫的前面沒有光也沒有小象,小象的影子怎么會到紙上呢?

  b)學習噴畫的方法。

  i.

  先將圖畫紙鋪平,再把自己喜歡的物形卡片放在紙上,然后用吹管蘸色在站上吹(或用刷子蘸色在紗窗上來回刷),將顏色噴在紙上,這樣有物形卡片的地方,因為噴不到顏色而不變色,噴完后過一會將物形卡片輕輕拿掉,就留下了物形的影子。

  ii.

  為了使畫面更漂亮,可以噴2或3種顏色:噴完一種顏色后,必須等晾干才能噴另一種顏色。

  c)提出要求,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d)請幼兒欣賞作品,說一說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引導幼兒從圖案排列美觀、色彩搭配好、噴色均勻等方面進行欣賞評價)

  教學反思:

  有了第一課時的經驗積累,幼兒在完成噴畫作品的過程中,能輕松自如的運用噴壺進行噴畫,同時,新的噴畫工具(牙刷)的加入,新技法的挑戰(zhàn),又讓孩子們完成作品的興趣更加濃烈,熱情高漲。從單一模具的使用到模具與玩具的組合使用,再到幾何圖形的拼接組合使用,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在噴畫的技巧上得到了自主發(fā)揮。

  新穎的組織方式、可供幼兒自由選擇組合使用的多種工具,將全場氣氛帶入高潮,配合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新添加的用廣告紙制作模具的環(huán)節(jié)充分調動了全體幼兒的積極性,使孩子們倍感欣喜。

  此外,在活動中,有個別幼兒對顏色非常好奇,將兩個顏色混合在一起,因此,可在下一課時可嘗試在調色杯中混色以及在紙上噴畫混色。

38、教案大班語言教案《兔爸爸掛搖籃》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繼續(xù)學習用一一對應指讀的方法閱讀圖夾文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通過閱讀活動,提高幼兒對漢字的敏感性。

  3、培養(yǎng)幼兒熱愛爸爸、媽媽的情感。

  4、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并用較豐富的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5、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做事要認真、要有耐心。

  活動準備

  1、自制放大的圖夾文故事大掛圖一幅。

  2、幼兒操作材料“掛搖籃”。

  3、搖籃曲背景音樂磁帶一盤。

  4、“兔爸爸”“兔媽媽”“兔寶寶”“搖籃”的漢字卡片。

  活動過程

  1、播放搖籃曲的背景音樂,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音樂嗎?現在老師請小朋友邊聽音樂邊看書,把書里的故事找出來好嗎?看書的時候要注意一頁一頁地翻看。

  2、請個別幼兒看著書講故事。

  教師提問:這個故事中講了一件什么事?幼兒回答,教師出示放大的圖書)對,故事中講了兔媽媽生了一個兔寶寶,兔爸爸高興地說:“我給娃娃掛一個搖籃。”(教師用一一對應指讀漢字的方法閱讀第一幅圖片。)

  3、學習第二幅內容。

  教師:“兔爸爸會把搖籃掛在哪兒呢?”(幼兒回答)

  4、學習第三幅圖片

  教師小結:兔爸爸再一次失敗了,都把小鳥、小猴的尾巴當成掛搖籃的地方了,那你們再想想他會把搖籃掛在什么地方,誰的身上去呢?(發(fā)散幼兒思維,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講述)

  5、學習第四幅圖片

  教師:最后兔爸爸到底把搖籃掛在了什么地方?(幼兒邊說教師邊出示圖夾文)兔寶寶再搖籃里怎么樣了?(兔寶寶在搖籃里睡得多香啊!)

  6、幼兒與教師一起閱讀圖書,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7、思品教育:

  教師:兔媽媽、兔爸爸看著寶寶在搖籃里睡著了,心里怎樣?你們的爸爸、媽媽愛你們嗎?你愛爸爸、媽媽嗎?他們?yōu)槟銈冏隽诵┦裁?你們想為他們做些什么?

  8、給故事起一個名字。

  教師:你能給故事起個名字嗎?(出示漢子卡“掛搖籃”)

39、大班數學教案《小狗的明信片》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多種梯形,鞏固對梯形基本特征的認識。

  2、嘗試用正方形紙折或剪出梯形。

  3、愿意在嘗試操作活動中動手動腦。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已認識等腰梯形、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圖形、等腰梯形、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圖形若干

  幼兒用書、正方形紙、剪刀

  活動過程

  1、找出梯形的明信片。

  (1)小狗給好朋友小貓寄了一張明信片、這真是一張?zhí)貏e的明信片,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出示等腰梯形的明信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它象梯子,是張?zhí)菪蔚拿餍牌?/p>

  (3)小動物們都覺得小狗的梯形明信片真有趣,它們也都想要一張?zhí)菪蔚拿餍牌???纯葱」愤@兒還有梯形的明信片嗎?

  (4)教師出示多種形狀的明信片,請幼兒觀察并找出梯形。

  2、幼兒操作活動。

  (1)給梯形涂色。

  (2)記錄圖形數量。

  (3)變梯形。

  3、活動評價。

  我在導入時提供的形狀一種是幼兒認識的圖形,一種是幼兒不認識的圖形,如平行四邊形,幫助幼兒辨別什么是梯形。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認識梯形,難點是探索不同形狀的紙變出梯形的各種方法?;顒右婚_始,我出示了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梯形請幼兒觀察、比較。幫助幼兒辨別梯形的基本特征:梯形有兩條平平的邊,還有兩條斜斜的邊。

  動手操作,讓孩子在操作中獲取新知。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了兩個動手操作活動。第一個活動是“變梯形”,我準備了正方形、長方形和三角形,請幼兒想辦法把這些形狀的紙變成梯形的紙,一開始,很多幼兒都不太會,我提醒幼兒可以把它先折一折,讓它變成梯形后再沿著折痕把多余的部分剪掉。幼兒通過折一折、剪一剪,把這些圖形都變成了梯形,本來這里還要請幼兒把變梯形的方法記錄下來,但這里時間太長了,所以我臨時改變了計劃,請幼兒變好后說說自己是怎樣變的就可以了。

  第二個操作活動是“給梯形涂色”,我準備了有各種圖形拼成的人、房子、馬,請幼兒找一找梯形在哪里,找到后給梯形涂上顏色。這一活動,讓幼兒對梯形有了更深的印象。第二個活動中幼兒的成功率明顯的提高。以上兩個活動讓幼兒很好地感受了知識形成的各個過程,通過操作、觀察、交流等學習行為更加主動,有效。

40、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有趣的葉子》反思

  設計意圖:

  上個星期三,幼兒園組織去秋游,在吃桔子的時候,小朋友偶然發(fā)現一個桔子上帶了幾片葉子,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就被這幾片葉子吸引住了,還不斷地從地上拾到了各種各樣的樹葉,玩得不亦樂乎,在孩子們展示自己的葉子的時候,我不禁想到,這不正與我的網絡主題“我愛大自然”相符嗎。在正常的思維下,如果講到大自然,我們通常會先講自然中的植物,從植物出發(fā),再到樹木,最后講到樹木的根莖葉,經過這次孩子們秋游,拾落葉的舉動,何不換種方式,從最小的知識開始,再到大的環(huán)節(jié)。對此,我生成了這次的綜合活動:有趣的葉子。想通過觀察探索這個身邊隨處可見的小景物,來培養(yǎng)孩子們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從而讓幼兒了解自然,熱愛自然。

  活動目地:

  1、 幼兒熱愛自然,喜歡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2、 通過觀察、比較不同的樹葉,了解樹葉的大小、形態(tài)和顏色。豐富幼兒對樹葉的知識:葉柄、葉脈、樹葉的正反面。

  3、 能大膽進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 發(fā)展幼兒觀察、比較、分析綜合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6、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fā)展。

  活動準備:

  戶外有落葉木場地;彩色顏料、毛筆、漿糊等繪畫用具;示范畫一份。

  活動過程:

  一、撿落葉,拾落葉。

  帶幼兒到戶外場地,談話導入,讓幼兒自由撿拾地上的樹葉。

  二、觀察比較樹葉,幼兒自由探討,發(fā)現樹葉有不同的形態(tài)和顏色。

  1、形態(tài)各異 (大小、長短、圓扁以及帶鋸齒"")

  2、顏色不同 (包括楓葉、綠葉、落葉)

  3、樹葉的組成 (葉柄、葉脈、葉子的正反面)

  三、將自己收集到的葉子進行拓印畫。

  1、 出示范例,講解示范。

  用毛筆蘸上顏色,涂在葉子上,涂好后將葉放在紙上面用手輕輕一按,有顏色的葉子就印在紙上了。;文章出自.大.考吧.幼,師網'可以選自己喜歡的葉子,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印成非常好看的畫面。

  2、 幼兒動手印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印得多,印得好,印過的葉子應放會盒子里。提醒幼兒顏色不要涂得太多,但要涂滿,換顏色時應把毛筆洗干凈,再涂其他顏色,保持桌面.衣服整潔。

  3、 展示幼兒作品,對保持整潔的幼兒給予表揚。

  活動延伸:

  葉子的用處 (茶葉、菜葉如果幼兒感興趣,還可簡單提一下光合作用)

  活動反思:

  這次的活動,是孩子們秋游吃桔子發(fā)現葉子而引發(fā)的,通過今天的教學活動,可以看出,幼兒對此活動也很感興趣,表現得非?;钴S。也是從今天來看,孩子們的興趣還遠遠不止是老師所想到的這些,而是更多、更加廣泛。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充分利用自然場地,讓孩子們自由地玩,自由地拾落葉。孩子們從課堂中來到大自然,與自然融于一體,更容易引起幼兒興趣。部分孩子其實在與同伴交流時就已經發(fā)現了葉子的很多常識,如:孩子們發(fā)現葉子里有骨頭,其實也就是葉脛。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幼兒在拾的同時就發(fā)現了很多樹葉的秘密,這時候老師則是作一個傾聽者,一個引導者。在這個個環(huán)節(jié)中,我發(fā)現,孩子們的興趣已經超出了老師的預想。如:程丹丹小朋友,她拿著一大把葉子的葉柄,葉子散開得很像一朵花,她還將這地花作禮物送給我"" 氣氛非?;钴S。

  第三個個環(huán)節(jié),我班是第一次制作拓印畫,孩子們都覺得稀奇有趣,每個孩子都拿著自己撿回的葉子躍躍欲試,使得整個活動又進入了另一個別開生面的高潮。

  整個活動,為了讓孩子們對這整個活動有新鮮感,我之前并沒有做任何鋪墊,再加上這次活動的場地太廣,導致場面有點亂,不過幸好到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時孩子們都已經能夠安靜地作畫。

  本來我的設想當中,在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里,當孩子們印的時候會發(fā)現,葉子的正面印畫出來的是一個板面,而背面印出的卻是有葉脛紋路的漂亮圖案,不過因為孩子興趣太高,當時并沒有發(fā)現這一特征,而我也并不想做牽著孩子們鼻子走的老師,因此,葉子的組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被老師有意地忽視。

  最后,說說我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及解決方法吧。我認為,這次活動,我的選材比較新穎,設計較大膽,能利用園內場地,從教室教學轉而到大自然中教學,是傳統(tǒng)教學的一個新突破。在教學中,善于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從孩子的興趣出發(fā),在課堂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讓孩子們做學習的主人,老師作為引導者和傾聽者的身份,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玩。

  但在教學中,也有很多不足之處。首先,活動準備倉促,不夠充分。其次、場地中由于怕孩子亂,引導幼兒探索發(fā)現時間較短,這時可以讓孩子們坐下來慢慢仔細觀察更好,這樣孩子們的注意力自然能夠集中。最后、不注重知識經驗的準備,使得孩子作畫時雖然非常有興趣但作業(yè)情況只有一部分較好。有部分作品不理想。

  總而言之,每一次活動都能增長一定經驗,會發(fā)現自己許許多多不足的地方,并使之作為日后的借鑒,也對自己是一個促進。教育不斷在更新發(fā)展,也正是因為一次次的總結經驗,我才能更好的發(fā)現自己的不足,使之改進,從而找到更新、更好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