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評課稿

地震中的父與子評課稿

地震中的父與子評課稿

1、地震中的父與子評課稿

《地震中的父與子》評課稿

聽了《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的教學,我的思緒已被教師牽引到課堂上。簡單充實、扎實有效,是周老師的課堂給我的最深印象??梢哉f周老師的課堂很好地詮釋了崔巒先生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fā)展的教學理念。我認為這是一堂成功的課。下面,就這一課的教學談談我的看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精心設計

高年級的文章長,時間又有限,周老師刪繁就簡,以最震撼心靈的場景為主,抓住父親的了不起這個文眼折射全文的語段進行朗讀感受體驗、想象,反復誦讀,反復感悟,使其發(fā)揮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功效。

二、扎實教學

1、重視朗讀訓練

語文課堂中最動聽的莫過于瑯瑯的讀書聲。周老師由始至終強調朗讀訓練,披文入情,以讀促思,讀中感悟。通過重點問題的突破回環(huán)去引導學生獲得準確、深入的體驗,并把這種體驗融入到朗讀中。在課堂上,周老師非常動情,她用自己飽含深情的語言作為引語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花,尤其在提煉中心句無論發(fā)生什么,我都會跟你在一起進行朗讀時,巧妙地運用搭橋性的語言,在層層推于是中引導學生進行朗讀、感悟。

2、重視品讀體驗

為了讓學生深刻地領會《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中那位父親的了不起,周老師不厭其煩的讓學生品讀了句子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有人再來阻擋他。最后讓學生想象父親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內心活動。加深了學生的情感。

作為第二課時,能不能讓學生提問題,提真的問題,真的提問題。在課前課后的調查中,我發(fā)現如果允許學生提問的話,學生的疑惑還真是很多:這個故事是真的嗎?其他的父親為什么這么膽小?這個父親是不是由于焦急和悲痛有些精神失常了?消防隊員和警察為什么阻止父親的拯救行動?一個人(尤其是孩子)埋在廢墟中36小時,沒事嗎?我想說的是讓我們把課堂交給學生,給他們自由,我也是在描述一種自己認為的課的理想狀態(tài):坦率、自由、具有探索性。

地震中的父與子評課稿第二篇: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一篇感人致深的文章,這位偉大的父親在其他父母悲傷放下,絕望離開之后,自己始終沒有放下尋找兒子的念頭,在救火隊長、警察都放下了營救的念頭之后,在沒有一個人愿意幫忙他之后,這位父親最終將兒子救出來,支撐他的就是那句他以前對兒子說過的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齊。

  這是心中的堅定信念,這位父親根本不在乎是否會有人幫忙他,根本不在乎別人是否笑他傻,不在乎38小時不吃,不喝,不休息因為他明白,此時,兒子和他一樣心中會默念這樣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齊。

  在講授這堂課時,李老師提出的問題圍繞課文重點,按照課前的預設進行教學,從父與子兩個方面來理解。說父親了不起,找出描述父親了不起的段落,先讓學生朗讀,談談體會,然后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課文中,再讀,讀出相應的語氣。并引導學生想象當時情境。加上適當的課件展示,學生對偉大的父愛感悟更深。

  這篇課文李老師還采用了抓主促次的教學方式,父親的資料多講精講,兒子的部分學生自己學習概括,自主學習,老師只是引導學生學習了父親對兒子承諾過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會和我在一齊。更加加深了學生對父與子的認識,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潛力。

  當然在這篇課文的把握處理上,也有許多不足之處:

  1、只抓住了文本的主干部分卻忽略了其他細微的地方,不能兼顧到全體學生,讓學生談自己的父親對自己的愛。如果能以文本再次升華感情,那樣教學效果會更好。

  2、在教學時,不夠注意對朗讀的指導,沒有適時地進行范讀。在學生無法體會課文,并且在教師引導之后仍然讀不出感覺來時,教師就務必進行范讀,讓學生模仿。而不能學生讀不好,教師講解,講解之后還是讀不好,就放那些句子過去。這不是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是教師沒有講解好,這樣很影響教學效果

  3.在處理課文方面,也顯得挖掘不夠。對父親外貌描述的句子感悟不夠深刻,這也是全文的重點句,但教師也沒有及時加以點撥,只圍繞無論發(fā)生什么,我都和你在一齊。來朗讀感悟,能夠適當再拓展一下。

  總而言之,這節(jié)課的嘗試,帶來了很多思考。在今后的教學中,本人將繼續(xù)持續(xù)做得好的部分,并盡快改善不足之處。

2、5的乘法口訣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二年級數學上冊5的乘法口訣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

《5的乘法口訣》導學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1頁例1和做一做練習九第1~3題。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學生在初步學習了乘法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安排的,是乘法口訣的起始課,課上借助情境圖,通過數數與動手擺的直觀手段,幫助學生依據乘法有意義列出乘法算式。通過學習,進一步為學生學習乘法計算打下基礎。

二、學情分析

用乘法計算解決問題是第一次讓學生根據乘法的意義和所學的乘法口訣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用數學 內容。雖然學生是初次接觸,但對乘法意義知識的理解學生并不陌生。相對比較學生在觀察中收集信息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對于前面的乘加乘減圖文應用題還簡單一些。學生們感到學習困難的應該是用語言表述清楚解決問題的思路。雖然在前幾節(jié)課的學習中也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了訓練,但也只是通過情境圖去感悟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列算式。本節(jié)課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表述信息和問題,以及自己解決問題時的想法(思路)會有一定難度。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5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和意義,熟記5的乘法口訣,初步學會運用5的乘法口訣求積。

2.通過觀察、操作、嘗試、比較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精神。

3.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概括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西游記》嗎?上課之前我先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好嗎?我們都知道孫悟空很了不起,本領可大了,會七十二變。 有一天,孫悟空遇到很多妖怪,一個人對付不過來,怎么辦嗎?孫悟空突然靈機一動,他先拔了一根毫毛,輕輕一吹變了五個猴子,又拔了一根,又變出五個。他連續(xù)拔了四根,每根都變出五個猴子,結果把妖怪打的落花流水。(慢)

提問:我的故事講完了,你聽明白了嗎?你能根據上面的故事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怎么解決呢?只要你掌握了今天的本領,相信你一定能解決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加油!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學習5的乘法口訣。

揭示課題:5的乘法口訣。

二、新知講解

(一)編口訣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用小棒擺出了三角形,正方形,五角星等很多漂亮的圖形,現在老師要同學們用小棒擺一把漂亮的小傘.

現在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老師是怎么擺的我們一起來擺一擺。

(1)哪位小朋友起來數一數,告訴大家擺這把小傘用了幾根小棒?(5根)出示擺一把小傘用5根小棒。板書5

2、那是幾個5?我們用乘法算式該怎樣表示?(15 =5 51=5)出示

得出兩個乘法算式15 =5 或者51=5,因為1個5還是5,所以1乘5得5, 5乘1也得5。為了今后計算方便,我們把這兩個算式編成一句口訣:一五得五 (齊讀一遍)

一五得五就表示1乘5或5乘1等于5,我們習慣把較小的數放在前面。板書:一五得五

3、觀察你和同桌一共擺了幾把小傘,用了幾根小棒?是幾個5?怎么用乘法算式來表示呢?(25 =10 或者52=10)你是怎么知道等于10的?(5加5等于10,或有的同學用口訣)板書5+5=10

同學在計算乘法的時候,都是把乘法變成加法,求出和來寫在積的位置上。

25=10或者52=10表示什么意思?(2個5相加是10)

25=10或52=10表示2個5相加是10,2個5相加可以簡單地說成:二五,得數是10,直接說成一十,編成口訣就是二五一十。

4、如果再添一般小傘,也就是三把小傘是用了多少根小棒擺出來的呢?是幾個5?怎么用乘法算式來表示呢?(35 =15 53=15)你是怎么知道等于15的?

35=15或53=15表示什么意思?(3個5連加是15)。這兩個乘法算式表示3個5連加是15,仿照二五的口訣想想,這一句口訣該怎樣說?(三五十五)

5、小組討論:那同學們觀察這三組算式,有什么特點和規(guī)律?(每句差5,也就說第一個因數是5,第二個因數一個比一個多一,積也一個比一個多一。)

6、那根據我們找出的規(guī)律,擺四把這樣的小傘要用多少根小棒?(20根小棒)怎么用乘法算式來表示?( )你能編出口訣么?(四五二十)

7、那5把小傘呢,怎么用乘法算式來表示?( )你能編出他們的口訣嗎?(五五二十五)

現在我們把5的乘法口訣學完了,要注意:①在編口訣時,如果積不滿十,要在積的前面加一個得字。②口訣要用漢字書寫。

(二)、記口訣

1、剛才我們得出了5的乘法口訣,現在請大家一起來讀一下。

2、跟老師對口令。(教材52頁第三題。)

一五( ) 三五( ) 五五( )

四五( ) 二五( )

3、根據第2題寫出相應的乘法算式。

4、看乘法算式說口訣。

(1)53=15 (2) 15=5 (3) 52=10

(4)45=20 (5)55=25

從上面的題目可以看出,只要我們牢記這些口訣,大家算起乘法來就都會又對又快了。

三、鞏固練習

1、下面請同學們把書翻到51頁,完成做一做。

你能從圖看出什么信息?果盤里面裝有西紅柿,每一盤有幾個,那有幾盤呢?如何用乘法表示?口訣呢?

從這到題目可以看出生活中有5的乘法口訣。除了這個,還有哪些呢?如一周上幾天課,那三周上幾天課?一面國旗上有5顆星星,兩面國旗就有10顆星星等等。

2、現在老師這里有一首大家已經學過的古詩《春曉》,哪位同學起來給大家讀一遍?你能計算出這首詩有多少字?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你是怎樣計算的?(每一行有5個字,共有4行,所以有20個)

同學們學得真好,為了獎勵大家,老師和大家一起來玩一個游戲。

3、游戲:

現在伸出你的小手,讓我們一起合作。用你的小手表示:5、10。由一五開始,按順序伸手說口訣。同學合作。老師念口訣,大家來表示。

一五得五,一邊伸出一只手;

二五一十,一邊伸出兩只手;

15用兩只手表示夠嗎?不夠,怎么辦?小組合作呀。下面就請小朋友四個人一組,一起合作用手指表示:5、10、15、20、25。一會兒來黑板前給同學們演示一下。

提問:你們是怎么表示這些數字的?誰愿意給我們大家匯報一下。

四、課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呢?

1、學了5的乘法口訣: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2、①在編口訣時,如果積不滿十,要在積的前面加一個得字。

②口訣要用漢字書寫。

五、作業(yè)布置

必做題:1、5的乘法口訣抄寫一遍,并熟記。

2、 第7題。

選作題:分針走1大格代表幾分鐘?走2大格代表幾分鐘, 走3大格能用上5的乘法口訣嗎?

六、板書設計

5的乘法口訣

實物 5 15=5 一五得五 51=5

10 25=10 二五一十 52=10

15 35=15 三五十五 53=15

20 45=20 四五二十 54=20

25 55=25 五五二十五

3、二年級數學加與減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二年級數學上冊加與減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

教學目標:

1、能夠從圖表敘述的具體情境中提取數學信息,會讀表格,發(fā)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學會分析數量關系的方法,能夠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

3、能正確計算100以內數的連加運算,掌握連加豎式的寫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4、在計算的過程中初步養(yǎng)成認真、細心、耐心檢查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能正確計算100以內數的連加運算,掌握連加豎式的寫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教學難點:

初步學會分析數量關系的方法,能夠運用100以內數的連加運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今天我們一起去玩套圈游戲,看看誰的得分高。

二、 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指名口述題意。

2、出示統(tǒng)計表,說一說你從表中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淘氣 24 30 41

笑笑 23 44 29

3、分組討論:談們誰說的對?

4、獨立完成:算一算他們分別得了多少分?到底誰獲勝?

(1)計算淘氣的總分

24 30 41=95

先與同桌同學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再向全班同學匯報。

可以用豎式計算:

2 4

3 0

5 4

先把前兩個數抄寫來,相同數位要對齊再進行計算,得數是53。

在54 的下面對齊數位寫出41,54與41相加,先算各位,在算十

位。結果是95、

5 4

4 1

9 5

也可以把三個數字都抄下來,相同數位對齊,再進行計算。

2 4

3 0

4 1

9 5

2、計算笑笑的總分。

笑笑的三次成績分別是23、44、29,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

的方法計算一下小小最后的總分是多少?

列式:23 44 29=96

結論:淘氣95分,笑笑96分,笑笑的總分比淘氣的高,所以笑笑贏了。

3、小結;100以內的連續(xù)加法,同學們在做題時注意相同數位對齊,個位相加滿10,要向前一位進1,

三、 鞏固練習

1、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34 26 29= 37 28 34= 16 35 57=

2、下表是我國運動員在近幾屆奧運會上獲得的獎牌數。

金牌 銀牌 銅牌

1996年 16 22 12

2000年 28 16 15

2004年 32 17 14

(1)先估計一下,哪年獲得的獎牌多?

(2)1996年獲獎牌多少塊?

16 22 12=50

(3)2000年獲獎牌多少塊?

28 16 15=59

(4)2008年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辦,你估計我國運動員將會獲得多少金牌?

(5)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四、 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的連續(xù)加法,同學們在做題時注意相同數位對齊,個位相加滿10,要向前一位進1,計算時要認真、仔細。

4、8的乘法口訣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二年級數學上冊8的乘法口訣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

《8的乘法口訣》教案

教學目標:

1.經歷編制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8的乘法口訣,并在應用口訣的過程中熟記8的乘法口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通過編制口訣,培養(yǎng)學生運用類推的方法學習新知識。

3.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經歷編制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

教學難點:8的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之前我們已經學習過幾到幾的乘法口訣了?

預設:1-7。

師:那我們一起來背一背1-7的乘法口訣。(背誦)

看來大家都背得很流利了,那老師就要跟大家對對口訣,看你們反應速度怎么樣?

三六?五七?三四?一六?二七?五五?

很棒,大家都回答得很快!那么今天,我們就要繼續(xù)學習8的乘法口訣。(板書:8的乘法口訣)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師:同學們看這張圖,小狗從左往右跳,第一次它從0跳到了8,第二次從8跳到16,那誰來說說小狗第三次跳到了多少?

預設:24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預設:小狗第一次跳了8,第二次8到16頁跳了8,那么第三次就是從16跳到24.

師:大家同意嗎?(同意)很棒,他很聰明,發(fā)現了其中的規(guī)律,小狗第一次從0跳到8,第二次從8跳到16,都是一次跳了8,也就是他每跳一次都加多少?(生答:8)對了!所以我們就可以把它看做,跳完第一次就是幾個8?(生答:1個8,板書:1個8)跳完第二次就是幾個8?(生答:2個8,板書2個8),那跳完第三次就是幾個8?(生答:3個8,板書3個8)所以3個8是多少?(生答:24)再跳一次是幾個8?(生答:4個8,板書4個8)是多少?(32)再跳一次是幾個8?.....跳完最后一次是幾個8?(生答:8個8,板書8個8)是多少?(64)

大家看黑板上這些內容,誰能把這些幾個8的句子編成關于8的乘法口訣?

預設:舉手的學生很多。

師:看來大家都知道怎么編,誰來第一句?(指名學生編)

預設:1個8的乘法口訣是一八得八。

師:它的乘法算式是什么?

預設:18=8或者81=8

師:很好,他說的很棒,誰來試試第二句?

預設:2個8的乘法口訣是二八十六,乘法算式是28=16或者82=16

.

.

.

.

.

.

師:好的,還有最后一句,誰來試試看?

預設:8個8的乘法口訣是八八六十四,它的乘法算式是88=64

師:真棒,大家成功的把8的乘法口訣編了出來,現在大家一起連一起讀一遍,一八得八,預備,起......

學會了8的乘法口訣,我們就要試著使用它。大家看這張圖(課件出示樂隊圖),你們能任選一句口訣,邊指著主題圖,邊用口訣表示你們想表示的人數嗎?老師給大家舉個例子,老師想表示其中一列的人數,那老師用口訣表示就是一八得八,表示這是一列,一列有8個人,就是2個8,總共有18=8個人。

下面大家先同桌之間像老師一樣互相說一說,一個說一個聽,如果聽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同桌說得很好,就給他豎個大拇指,然后再換過來,聽的說,說的聽。等會兒老師請幾位同學站起來說說看......時間到了,得到了同桌大拇指表揚的同學舉起手來看看?這么多啊,看來大家都說的很好,那誰來站起來說說看?

預設:我想表示其中2列的人數,用口訣是二八十六,表示這是2列,每列8個人,就是2個8,總共有28=16個人。

師:他說的對不對?(對)很好,請坐,誰再來說說看?

預設:我想表示其中6列的人數,用口訣是六八四十八,表示這是6列,每列8個人,就是6個8,總共有68=48個人;

師:他說的好不好?(好)最后一次機會,誰來說?

預設:我想表示全部的認識,用口訣是八八六十四,表示這是8列,每列8個人,就是8個8,總共有88=64個人;

......

師:非常棒,同學們都說得很好,大家給自己鼓鼓掌!

三、運用口訣,鞏固練習

師:看來大家都把8的乘法口訣掌握得很熟悉了,那我們就來做做練習題。

大家看屏幕,第一題很簡單,填口訣,老師相信大家都會。來,大家一起響亮的回答老師,答案是什么?(六八四十八)

下面翻開書本,第75頁,做一做第一題,填口訣,大家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完成后放下筆坐好,第二題不要做。

老師看大家都端正的坐好了,下面大家一起來按順序回答

師生同步:五八四十、二八十六、八八六十四......

師:真棒,下面繼續(xù)看屏幕,第二題,問我們圖中一共有多少個蘑菇?大家想一想......誰來回答?要說出你是怎么答出來的?

預設:有32個,它每個小圈里有4個蘑菇,一共有8個圈,48=32個

師:大家同意嗎?(同意)它的乘法口訣是什么?大家一起來回答(四八三十二)

很好,下面我們繼續(xù)翻到書本,75頁做一做第二題,算乘法算式,而且它還要你說說每一題用的是哪句口訣?我們不說,直接把口訣寫在每個乘法算式的邊上,寫好了就坐端正。

大家都寫好了,那我們就來對一對答案。第一個式子,83=?(24)它是哪句乘法口訣?(三八二十四)第二個48=?(32)......

大家都做對了嗎?全對的舉手。

下一題,看屏幕,哪個乘法算式的積與花上的數相等,請寫在括號里,老師給大家一個提醒,乘法算式是不止一個的。誰知道?

預設:46=24、64=24、38=24、83=24

28=16、82=16、44=16

師:大家同意嗎?(同意)是的,他們的答案是正確的。

大家還記得之前我們編過的青蛙的兒歌嗎?今天,我們再來遍一首兒歌,今天我們編的是螃蟹的兒歌,大家把書翻到第76頁,第六題,我們給螃蟹的腿的數量編兒歌。

預設:1只螃蟹8條腿,2只螃蟹16條腿......8只螃蟹64條腿。

四、課堂小結

師:最后,我們進行一下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預設:8的乘法口訣。

師:那我們最后再一起來背一遍8的乘法口訣。

師生同步:一八得八、二八十六......八八六十四。

師:很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

五、板書

8的乘法口訣

1個8 18=8 一八得八 81=8

2個8 28=16 二八十六 82=16

3個8 38=24 三八二十四 83=24

4個8 48=32 四八三十二 84=32

5個8 58=40 五八四十 85=40

6個8 68=48 六八四十八 86=48

7個8 78=56 七八五十六 87=56

8個8 88=64 八八六十四

5、去年的樹評課稿

《去年的樹》評課稿

《去年的樹》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整篇童話內容簡單、語言樸實,全文無華麗的詞句,只用白描的手法敘事,以人物對話推動故事情節(jié)。金老師的這節(jié)課條理清晰,主線十分明朗。整個課堂,有理性的思考,也有感性的認識,有統(tǒng)攬全局的大氣,也有精雕細刻的細膩。老師引領孩子們通過回旋品味、真情朗讀、想象畫面,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鮮活的童話世界,讓他們領略了童話的至美與至善,獲得了心靈的感動、情感的升華、精神的享受。而這一切,都源于金老師對文本的深挖細掘,多元解讀。

從金老師的這一節(jié)課中,我就收獲這么多,真可謂:聽君一節(jié)課,勝讀十年書!

下面重點談一談金老師多層次、全方位、細致入微的文本解讀:

一、在字詞間體味情感

一堂課的呈現體現了一個老師一個階段的教學思考。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堂課,一百個老師可能有一百種上法,同樣一堂課,一百個老師聽了可能有一百種解讀。 下面,我聽了我校程老師講的《去年的樹》,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讀中感悟,程老師在開頭用得很好,也情由心生,學生很容易進入當時友好的情誼之中收起了學生心里的共鳴。為此,也能體會當時鳥與大樹的情感。體會小鳥的真情,當最后剩下樹根,有何感想?這時也對學生進行了愛護樹的環(huán)何意識。

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給樹聽,將要飛回南方時,鳥兒答應了樹的請求──還要回來唱歌給它聽??墒堑诙甏禾欤旞B兒飛回來找它的朋友時,樹卻不見了。鳥兒四處尋訪,最后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朋友不在了,友情還在,諾言還在,于是,它心里充滿了憂傷和惆悵,面對著由朋友的生命點燃的煤油燈,唱起了去年的歌。這篇童話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故事的情節(jié),推動故事的發(fā)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對話。課文所說明的道理也在這四次對話以及后來鳥兒的表現中逐步顯現出來,告訴我們做人要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品讀重點詞句,體會小鳥與樹分別時的依依惜別之情,鳥尋訪大樹時的焦急、傷心之情,以及鳥兩次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的內心活動,讓學生自已去猜想,說出對友誼的看法,以及自己是怎樣對待友誼的,體會鳥對樹的深情與留戀。在教學中,老師緊扣目標,突出重點。例如小鳥的三個問句:當它只見到樹根時,問:立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 這是鳥在尋找樹,要用詢問的語氣來讀,當它一次又一次地找不著時,心里是非常焦急的。所以,讀鳥向門先生和小女孩的問話時,心情一次比一次急切。當它得知樹被砍倒,被切成細條條做成火柴賣掉了火柴已經用光,只剩下用火柴點燃的火還亮著,它的內心越來越憂傷,讀時要突出一次比一次傷心、一次比一次難過。在此,她讓學生通過自讀感悟、角色對話、演讀體驗、拓展想象等過程,讓學生帶著憂傷,帶著對大樹的同情,深深的去體會,去感悟文本中所蘊涵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從而實現學生心靈與文本之間真誠的對話。

二、讀想寫有機結合,升華課文的主題。

語文教學,永遠離不開聽說讀寫,永遠是在想一想、讀一讀,讀一讀、想一想,想一想、寫一寫這樣的過程中螺旋上升的。整堂課中,讀、想、寫并不是人為割裂的,讀為想打下了基礎,而想象寫話又能促進更好地讀,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課文人文內涵的理解將一步一步加深。祝老師先讓學生們體會鳥兒和大樹分別時的難分難舍,小鳥尋找時的焦急與艱辛。漸漸的,孩子們了解到課文中的小鳥和樹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把握了朗讀的感情基調。又如教學最后三個自然段時,這里既是情感的暴發(fā)點,更是情動辭發(fā)指導學生練筆的訓練點。老師讓學生讀,讓學生變成小鳥讀,在讀中感悟,

整堂課中學生提問,學生解答,教師適當引導,又安排了一個練筆的環(huán)節(jié)。這既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又使聽說讀寫得到很好的結合。

去年的樹評課稿第二篇:

本文雖然淺顯易懂,然而許多詞句細細品味,卻回味無窮:如天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這樣的朋友嗎?體味到鳥與樹的真摯情誼。如兩飛離別時的慢慢飛,邊飛邊回頭,一飛一徘徊,體味到鳥的難受與難舍難分。而為相見時的飛,體味到鳥兒為實踐諾言的堅定決心。再如兩看從第一個看,解讀出了鳥兒的大吃一驚、疑惑不解,甚至絕望傷感;第二個看,是一種不舍和理解,為樹的歸宿而難過悲傷。

師生對文本的解讀使靜態(tài)的文本靈動起來,學生于平靜之中見波瀾,在平淡之處悟深意,傾聽了文本發(fā)出的最細微最動人的聲響。

二、在空白點演繹畫面

本文大量的空白點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想像和創(chuàng)新空間。金老師,拓展學生的想象,演繹豐富的畫面,于是,幾處精彩畫面仍歷歷在目:①鳥兒與樹幸福相處;②鳥依依不舍地飛去;③鳥兒焦急萬分地尋找樹;④鳥與樹的真情告白。

最為巧妙的是鳥與樹的真情告白這個環(huán)節(jié), 假如你是那只小鳥,一年之后,你滿懷期待回來尋找自己的老朋友,可是一切都不一樣了。你的心情會怎樣呢?你想對誰說些什么?此處的留白真的太精彩了,我不禁要感嘆作家的偉大,真的是此處無聲勝有聲言有盡而意無窮。每每讀到這里,總會有一種莫名的酸楚涌上心頭。然而年幼的學生能體會到小鳥復雜的心情嗎?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鳥兒的那一雙瞪大的眼睛中,實在蘊涵著太多太多的話語。這個畫面是情感的爆發(fā)點,鳥與樹互訴衷腸,再配上唯美的音樂,學生情動而辭發(fā),將鳥與樹的真摯情感演繹得淋漓盡致、無以復加。一個個用語言描述的精彩畫面,給了孩子們一次難忘的情感經歷,一份溫暖的人文關懷,一種崇高的精神享受。

三、在情感中涵養(yǎng)精神

這篇文章的主旨,單單理解成鳥和樹的真摯情誼,鳥實踐諾言的決心,或者是環(huán)保,我覺得都有些許的狹隘。管老師并沒有停留在表面,而是解讀出了令人蕩氣回腸的友情,解讀出了對人性美的謳歌,解讀出了對生命價值的感悟等等。在這種多元解讀中,學生自由獨立的思想得到發(fā)展,實現了和文本、作者間的心智交流、心靈碰撞,給語文課堂帶來了勃勃的生機。

也許有人會說,這種境界學生不一定能達到,不一定能體味得這樣深刻,這樣挖掘是否拔苗助長。然而我想說得是:《去年的樹》不是一個唯美的童話,讀起來有淡淡的憂傷,更多的是深深的敬意。這個簡單的故事種在兒童心靈深處,就算一下子讀不懂,總有一天,會生根發(fā)芽,結出執(zhí)著、勇敢、敬意的果實。

無論是我們大人還是孩子,都需要童話,而童話所放飛、所暢想、所追求的,永遠比天空更廣大,比天空更自由

吹毛求疵,對于這節(jié)課,也留給了我?guī)c思考:

1、讀是閱讀教學永恒的主題。語文課堂上濃濃的情是學生讀出來的,而這種感情朗讀需要學生入情入境地讀。管老師讓學生通過自讀感悟、角色對話、情境引讀、靜思默讀等多種讀書方式,去感悟了文本中所蘊涵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教師的指導有很明顯的層次,但學生的讀卻沒有明顯的變化,情感沒有呈階梯式上升。由此可見,學生的朗讀需要我們平時下足功夫細細指導。

2、本課最后的畫面是鳥和燈火的凝視。老師光讓學生說鳥對燈火的話,然后寫樹對鳥的話,這本是課堂最高潮,能將兩者的內心更緊密地融合在一起??墒牵殖蓛蓚€階段,我總感覺不夠流暢,不夠直白,只是自言自語。我想,如果在出示最后三段時就打開音樂,把兩個環(huán)節(jié)合成一個環(huán)節(jié)鳥和燈火的直接對話,情感渲泄可能會更直接、更感人、更催人淚下。

3、人文性與工具性是語文課程的特點。而這節(jié)課語文工具性的缺失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一節(jié)課,學生們都沉浸在這濃濃的童話故事中,或悲傷,或感動,也是千言萬語,難以道盡。童話的語言是美的,我們?yōu)楹尾蛔プ∵@些美來進行字詞句的積累和訓練呢?秋水共長天一色是景色之極致,工具共人文一色,意韻兼得,情文共振,則是語文教學理想之境界。要讓語文課堂全面達于此境,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每個人都要努力。

同時我個人也認為,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顆純潔的童心,這樣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讀童話,陪伴著孩子們走進童話的王國,與孩子們一起分享其中的喜怒哀樂,幫助他們實現心靈的成長。

語文閱讀是最富個性最具魅力的精神創(chuàng)造,也是最自由、最愉悅、最美好的心靈之旅。各位語文老師,讓我們共同創(chuàng)造煥發(fā)生命活力的課堂,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師生詩意的棲居地,讓我們的語文如美麗的童話一般,永遠芬芳在孩子們的生命之中吧!

6、三年級數學乘與除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三年級數學上冊乘與除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

1.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表內乘、除法的基礎上展開的,它是學習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本單元的內容是口算乘、除法,主要為今后學習筆算乘、除法打基礎。本單元共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習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百以內)的口算,這些內容的學習安排在小樹有多少棵和需要多少錢兩個情境活動之中;第二部分是學習整十、整百數除以一位數及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這些內容的學習安排在豐收了和植樹兩個情境活動之中。小樹有多少棵主要是幫助學生理解整十數乘一位數的乘法算理,并掌握口算方法。需要多少錢主要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這是學生第一次進行兩位數乘一位數的運算,同樣為了學生真正理解算理,教材呈現了多種計算的方法。豐收了主要學習整十、整百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植樹主要學習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

2.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表內乘、除法的計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口算基礎,再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一些算理,可以為本單元的學習奠定知識基礎。本單元內容的學習是進一步學習筆算乘法的基礎。

3.教學要求:

結合具體情境,體會乘、除法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7、數與計算評課稿

能熟練的按不同的標準對事物進行分類。

反思或個案補充

1、用你喜歡的方法算

8+9= 6+9= 5+8=

9+6= 7+8= 7+8=

8+4= 3+7= 8+8=

2、11是由()個十和()個一組成

20里面有()個十。

1個十和9個一組成()。

與12相鄰的兩個數是()和()。

比14大3的數是()。

比17少4的數是()

8、千米的認識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三年級數學上冊千米的認識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

學生理解數學概念、鞏固課堂所學、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當學生面對某一個知識點時,學生會遇到一些困難,做為教師,就是要找到好辦法,讓他們學會知識。為了更好的將教與學有機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數學網小編與大家分享小學數學《認識平方千米》教學設計,希望大家在學習中得到提高。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認識平方千米的實際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2、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能進行單位換算。

3、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的習慣。

重點:認識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難點: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關鍵: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計算,想象等方法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談話:同學們,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公頃這個土地面積單位。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公頃有了哪些認識?(讓學生簡單說一說)

師:公頃是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同學們想象一下100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有多大?

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要認識的另一個比公頃更大的面積單位平方千米(平方公里)板書課題(平方千米的認識)

二、出示教學情境圖,讓學生初步感知。

1、學生看圖,并讀一讀其中的數據和文字。

四川九寨溝,三峽工程、杭州西湖等等。

①地球上陸地總面積是1.49億平方千米,海洋總面積是3.61億平方千米。

②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1710萬平方千米,其次是加拿大997萬平方千米,我國960萬平方千米居第三位。

2、師:通過欣賞和朗讀,你有什么體會?

引導學生體會到平方千米這個測量土地的面積單位在生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尤其是測量很大的土地面積時,要用到平方千米作單位。板書:平方千米可以用符號km2表示。

三、自主探索,認識平方千米的含義。

1、師: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領土面積有多大嗎?

介紹:大約是960萬平方千米。

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請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邊長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

揭示: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1000米有多長?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

1平方千米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2、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頃呢?

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嗎?(學生計算)

3、交流反饋。

指名說一說是怎么推算的。

1平方千米就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1公頃,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頃。

板書: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米

4、試一試

5公頃=(   )平方米  7000m2=(   )公頃

2平方千米=(   )公頃  3000公頃=(   )平方千米

交流反饋:重點讓學生說明每道題的換算方法。

5、鞏固練習。

練習二十二的第5題。小組內對改,教師巡視并作針對性輔導。

6、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出示例4:(一)重慶渝中區(qū)的面積大約是22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頃?多少平方米?

(二)北京工人體育場的占地面積是350000平方米,合多少公頃?多少平方千米?

⑴獨立思考。讓學生嘗試解決上面的問題。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2)指名板演,并讓其口述具體的換算方法和過程。

(3)小結:師:怎樣進行面積單位之間的單位換算?

小組交流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小結:進行單位換算時,要先想清楚這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如果把高級單位改寫成低級單位要乘進率,把低級單位改寫成高級單位要除以進率。

7、鞏固應用。

多媒體出示:1、一個長3000米,寬2500米的長方形果園,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千米?

2、一片梯形松樹林,上底8千米,下底4千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頃?

學生理解題意。這個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別是多少?

單位是什么?那求出的面積單位是什么?

指出:和千米相對應的面積單位就是平方千米。

學生完成解答并交流結果。

長200米,寬100米的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頃?

5、出示中國地圖讓學生說出我國領土面積多大?

四、思維訓練

1、一塊正方形土地周長3600米,面積合多少公頃?

2、三峽工程需移民,有幾座縣城要全部遷建,其中一座縣城的新址是長方形長4000米,寬2000米。這座縣城占地面積約是多少公頃?合多少平方千米?

3、學生做練習二第8題。

五、課堂小結

學生分組小結本節(jié)課堂學到什么知識。全班交流,教師評價。

六、課外實踐

1、測量一塊比較規(guī)則的土地,算一算土地的面積。

2、了解自己鄉(xiāng)、村占地多少公頃。

9、巨人的花園評課稿

《巨人的花園》評課

聽了梁老師上的《巨人的花園》后,我收獲很多,這篇課文以巨人砌墻與拆墻后花園情景的對比,巨人砌墻與拆墻后態(tài)度的對比為主軸展開故事情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梁老師教態(tài)親切、自然,她能利用學案從美麗又神奇的巨人的花園入手,讓學生從中感受花園的美麗,為之后花園發(fā)生的一系列變化做好伏筆。在引導學生找出主線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后進入課文的主導部分,引導學生找出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以及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的句子。學生通過對比,反復的朗讀,邊讀邊想象畫面,使學生感受到巨人的花園冬天時的寒冷與冷清,巨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孤獨,以及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孩子加入花園后的春景。然后以原來四季交替正常、景色美麗的花園,為什么巨人的加入會使花園產生如此大的變化提問學生,引導學生找出巨人的所作所為。通過想象巨人發(fā)火時的神態(tài)動作引導學生從生氣、訓斥、叱責的意思中感受巨人這三次發(fā)火是一浪高過一浪,指導讀出語氣,加深理解。再引導學生說出這是一個怎樣的巨人,最后揭示巨人終于明白的道理,讓同學隨著孩子們的歡笑聲一起進入這美麗的花園。

  梁老師在揭示課文的道理之后能再回過頭來引導學生發(fā)現童話語言上的特點,讓同學體會到童話可以帶領我們去到現實不可能去的地方,生活中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在童話中也可以通過奇妙的語言展現在大家面前,從中進一步感受童話帶來的無窮魅力。

  課堂教學是動態(tài)的生成的,我覺得對于讀的部分讀得不是很透徹,尤其是描寫有孩子與沒孩子時花園的情景變化的內容,讀得不夠透,不夠深刻。

巨人的花園評課稿第二篇:

《巨人的花園》評課稿

聽了xx老師的課,我受益匪淺,也一直不停地學習思考她的教學方法,然后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際中。下面是我對本堂課的幾點感受:

一、她能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勵學生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引導學生了解故事內容,激發(fā)閱讀童話的興趣,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通過多種形式讀課文,品味課文生動、形象,語言準確。

二、奇思妙想,讓想象張開翅膀。

多媒體課件制作恰到好處,一開始,多媒體屏幕打出課題,同學們就喜歡上童話故事,一份想象快餐油然而生,能發(fā)揮同學們的想象力,構思一個美麗的故事。那些色彩絢麗、想象豐富的畫面就立刻吸引了學生的眼球,一下子將他們帶入到情境中,奇思妙想更是層出不窮。正因為有了課件的引導,孩子們的想象之門被打開了,陳老師又及時引導孩子們想象(多媒體屏幕打出課題)深入的探討花園里所發(fā)生的一切。

三、激勵指導,讓學生在多元評價中享受快樂。

很欣賞陳老師的評價語。每個孩子講述完,陳老師都有精彩的點評。如你真是個善思的孩子,多有愛心啊,我替巨人謝謝你了??此菩攀帜髞?,卻給予孩子們莫大的鼓舞,激發(fā)孩子們創(chuàng)作的欲望。

10、數與代數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四年級數學上冊數與代數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

《 數與代數》教學設計

復習目標:

1.讓學生回憶、掌握小數的相關知識(小數數位順序表、小數性質、改寫、化簡、小數移動等)

2.對小數的相關知識有個清楚且有條理的歸納,使知識能科學、合理的總結歸納、吸收

3.使學生熟練進行小數和十進復名數的相互改寫。

4.使學生能夠根據要求會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數位,求出小數的近似數,并能把較大的數改寫成用萬或

億作單位的小數

復習難點:小數相關的一些靈活題,

復習重點:數位順序表

復習方法:自主學習

復習過程:

1.將第四單元的概念畫出,讓學生回家歸納在練習本上。

2.復習數位順序表

請一學生說一說小數數位順序表,引導學生注意數位、和記數單位的區(qū)別,幫助學生記憶。

小組比一比:

小數點( )是整數部分,( )是小數部分。

在小數中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的進率都是( )

(1)小數點右面第二位是( )位,它的計數單位是( ),左邊第二位 是( ),它的計數單位是(

)。

(2)小數部分最大的計數單位是( )

(3)小數一定比1小嗎( )舉例

(4)比1小的小數,它的整數部分一定是( )

(5)大于7小于8的小數有( )個

(6)大于7小于8的一位小數有( )個,二位小數有( )個

(7)由5個0.1,6個0.01和8個0.001組成的數是( )

(8)0.4里有( )個十分之一,有( )個百分之一

注:在小組比賽中復習小數相關易錯知識

3.小數性質

(一) 復習概念

(二) 小數化簡1.2300000,將1.23改寫成5位小數

注:強調小數末尾去掉或者添上零,小數大小不變。但是如果是在小數點的后面添上或者去點零,小數大小有可能改變

。再強調3位小數就是小數點后面有3位,幾位小數就是小數點后面有幾位

練習:

0.6里面有( )個0.01 0.61里面有( )個0.01

3.61里面有( )個0.01 0.061里面有( )個0.001

7/100改寫成小數( ); 23/1000改寫成小數( )

34/10000改寫成小數( ); 3/1000改寫成小數( )

0.25寫成分數( ); 0.312寫成分數( )

把小數90.90100化簡后是( )

將小數40.070化簡后是( )。

4.小數點的移動

復習小數點移動的規(guī)律

注:在移動過程中要畫出路線圖,這樣不容易出錯。小數點前面要添零,小數點后面不必添零

練習 1) 把300縮小為原數的( )是0.3

(2)由0.56到0.056是( )。

a 縮小10倍 b 擴大10倍 c 縮小100倍

(3)把一個小數的小數點先向右移動兩位,再向左移動三位,得到的數比原數( )

5.小數的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計算及驗算時的注意事項。

例如:

a) 小數除以整數,商是小數的除法怎樣計算?

b)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怎樣計算?

c) 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時為什么要把除數化成整數?

d) 怎樣判斷游戲是公平的?

小數除法:小數除以整數,商是小數的除法

整數除以整數,商是小數的除法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

近似數(積、商)

循環(huán)小數

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復習運算律)

6.復習將復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

(要求掌握好單位間的進率和小數點的移動)。

將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分數改寫成小數。

7.復習小數單位改寫、小數的改寫和求近似數

(1)復習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教師:想想,小數點位置移動會引起小數怎樣的變化,變化的規(guī)律是什么?

如何應用這個變化規(guī)律把一個數擴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縮小它的1/10、1/100、1/1000

練習:12.37610=( )100=( ) 1000=( )

(2)復習小數和復名數的相互改寫

教師提問:

這些題是從低級單位的名數變換成高級單位的名數,還是從高級單位的名數變換成低級單位的名數?

是乘進率還是除以進率?

小數點向哪個方向移動,移動幾位?

通過上面的改寫,再想一想用小數表示的高級單位的名數和低級單位的單名數互相改寫時應注意什么?

用小數表示的高級單位的名數和復名數互相改寫時應注意什么?這個方法與以前學的名數的變化有什么聯系?

(3)復習求小數的近似數和把較大的數改寫成用萬、億作單位的小數。

練習:345670000千米=( )億千米( )億千米(保留二位小數)

保留整數表示精確到哪位?

保留一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哪位?

保留兩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哪一位?

11、商的變化規(guī)律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四年級數學上冊商的變化規(guī)律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個知識點,它是在學習了比算乘法和筆算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與舊教材相比,本知識點作了適當調整:舊教材中只研究了商不變的規(guī)律,而新教材中卻改為了商的變化規(guī)律,引導學生探討被除數不變上隨除數的變化而變化的規(guī)律和除數不變商雖被除數的變化而變化的規(guī)律,這就使是這一部分知識更加系統(tǒng)、更加全面。

  本節(jié)課從乘法變化規(guī)律入手,利用乘除法的密切關系,使學生不由自主的想到:在除法中是否也存在著這樣的變化規(guī)律?它們可能是什么?從而激起學生一探究竟的興趣。但只有猜測是不夠的,要想證明猜測是否正確,就必須予以事實證明,通過對三次驗證過程不同角度的指導,促使學生在理解、掌握本課知識點的同時,經歷猜測驗證結論應用的數學研究過程,嘗試大膽合理猜測、舉例加以驗證的數學研究方法。這既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目標,也是新課改所倡導的教學理念。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93頁例6。

  教學目標:

  1.通過猜測、探究引導學生發(fā)現并掌握被除數、除數和商的變化規(guī)律,并能運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2.引導學生經歷猜測驗證結論應用的一般研究過程,培養(yǎng)學生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勇于發(fā)現、積極探索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發(fā)現并理解商的變化規(guī)律。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被除數不變,除數和商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利用遷移、大膽猜測。

  師: 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學習了積的變化規(guī)律誰還記得?

  生1: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積也隨之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生2:一個因數擴大若干倍,另一個印數縮小相同的倍數,積不變。

  師:我們都知道乘法和除法有著密切的關系,現在我們發(fā)現了乘法中有這樣的規(guī)律,大家有什么想法?

  生:在除法中是否也存在著類似的規(guī)律呢?

  師:對呀,我也有這樣的疑惑。那么我們能不能大膽的猜測一下:除法中有沒有類似的規(guī)律?如果有會是什么規(guī)律呢?

  生1:我覺著除法中肯定有規(guī)律,因為乘除法個部分之間是有聯系的。

  生2:我同意。而且我覺著如果被除數擴大了,除數不變,商也會跟著擴大。

  生3:我覺著如果被除數不變,除數縮小、商也跟著縮小,除數擴大、商也跟著擴大。

  生4:我猜被除數擴大或縮小、除數縮小或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生5:我不同意。我覺著如果被除數不變,除數縮小、商會擴大,除數擴大、商會縮小。

 ?。ń處煾鶕W生的猜測進行板書)

  (評析:簡簡單單的復習提問,不經意間將乘、除法之間掛起鉤來,打通了知識間的橫向聯系,巧妙的運用了正遷移,促使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從猜測入手啟動整個教學活動。)

  二、驗證猜測、研究規(guī)律。

 ?。ㄒ唬Ⅱ炞C第一個猜測:除數不變,被除數和商的變化規(guī)律。

  師:合理大膽的猜測是我們研究問題的重要的第一步,但僅僅停留在猜測上還不行,我們下一步應該怎么辦?

  生:驗證。

  師:你們打算怎樣來驗證?

  生:可以列算式來試一試。

  師:舉例實驗的方法,確實是個好方法,那么我們就來逐個的驗證。先來驗證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或縮小,商是否也隨之擴大或縮小呢?同學們可以小組合作,把你們所舉得算式和結論寫在實驗報告單上。

 ?。▽W生小組合作驗證)

  匯報:

  師:哪個小組愿意說說你們的發(fā)現?

  生1:我們小組舉的例子是:102=5,如果2不變,10擴大2倍,商就會變成10,也擴大了2倍,所以我們小組的結論是: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商也隨著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生2:我們小組舉了3個例子進行驗證,42=2,808=10,305=6,每個例子都讓除數不變,讓被除數擴大、縮小,看商的變化,我們利用了計算器幫助演算,也得到了同樣的結論。

  師:對這兩個小組的匯報大家有什么意見?

  生1:我們也得到了同樣的結論。

  生2:我覺著第2組舉了3個例子,更全面一些。

  師:舉例驗證的方法確實應盡可能的多舉例,這樣才能更全面、正確率才更高,如果我們把全班的例子合在一起就更能說明問題。

 ?。ㄔu析:猜測、驗證是基本的數學研究方法之一,教師將這一研究思想作為整節(jié)課的核心貫穿始終,可見用心良苦。同時借助第一個層次的驗證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列舉法的應用要考慮它的全面性,僅靠一個例子是不能得結論的。)

 ?。ǘ炞C第二個猜測:被除數不變,除數擴大或縮小,商會隨之縮小或擴大嗎?

  師:通過舉例驗證的方法,我們發(fā)現剛才的第一個猜想是正確地的!再來看第二個猜測:被除數不變,除數擴大或縮小,商真的會隨之縮小或擴大嗎?請大家繼續(xù)驗證。

  (學生小組合作驗證)

  匯報:

  生1:我們小組找了2個例子,并用計算器進行了驗證:

  發(fā)現被除數不變,除數擴大幾倍,商反而縮小相同的倍數,除數縮小幾倍,商就擴大幾倍。

  生2:我們小組也發(fā)現剛才的猜測不對,當被除數不變時,除數與商的變化方向是不一樣的。

  師:大家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嗎?

 ?。▽W生茫然)

  師: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事例能夠很好的體現出大家所發(fā)現的規(guī)律,比如:有一個蛋糕,如果平均分給10個人吃,每人只吃它的,是一小塊,如果平均分給5個人吃,每人吃它的,是一大塊,如果平均分給2個人吃,每人就會吃它的,更大的一塊;這就像被除數不變,除數擴大商就縮小,除數縮小商就擴大的道理是一樣的。

 ?。ㄔu析:當被除數不變時,除數與商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是學生最難理解的,這與乘法中的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與積的變化規(guī)律正好相反。教師巧妙的利用生活中學生熟悉的事例,變抽象為形象,突破了難點,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師:通過驗證我們發(fā)現剛才的猜測不對,正確的結論應該是:被除數不變,除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商反而縮小或擴大相同的倍數(板書)。

 ?。ㄈ炞C第三個猜測:被除數擴大或縮小、除數縮小或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師:同學們,咱們還有一個猜測呢,怎么辦?繼續(xù)驗證。

 ?。▽W生小作合作,繼續(xù)驗證。)

  匯報:

  生1:我們小組發(fā)現被除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除數縮小或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這個猜測也是錯誤的。比如:2010=2,如果變成405商是8,不是2。

  我們又按照另一種方法去實驗:2010=2,如果被除數擴大2倍變成40,要想讓商不變還是2,除數只能是20,也就是說也擴大了2倍。所以我們認為: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時,商才不會變。

  生2:我們小組也是這樣想的,只是我們組又舉了幾個例子驗證了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時商不變是正確的。

  師:這兩個小組的研究思路真好,當他們小組發(fā)現有些猜測不正確時,能迅速做出合理的調整,而且還能主動地對新的調整再進行實驗驗證,這種研究思路值得大家學習。希望同學們在以后遇到類似的情況時,也能像他們一樣,決不輕言放棄,及時調整思路,繼續(xù)深入研究。

  師總結:我要忠心的祝賀大家:通過合理的猜測、反復的驗證,成功地發(fā)現了除法算式中,被除數、除數、商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大家真了不起!

 ?。ㄔu析:教師借助這個層次,使學生體會到:科學研究并不都是一帆風順的,它需要不斷的修正、反復的實驗,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鍥而不舍的優(yōu)秀品質。)

  三、運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練習1:

  師:這些規(guī)律在平時的計算中有什么作用呢?能不能對計算有幫助呢?我們來看這樣一組題,(出示):

  342057=60 76800240=320

  3420057= 7680024=

  34257= 768002400=

 ?。▽W生迅速口答出得數,教師記錄答案。)

  師:這么大的數,大家怎么做得這么快?

  生:運用了剛才發(fā)現的規(guī)律

  師:到底算得對不對呢?規(guī)律在這里用的合理不合理呢?用計算器來驗算一下。(學生運用計算器來驗證。)

  學生匯報:通過驗證,發(fā)現正確。

  練習2:(獨立完成)

  240 30 =8

  (240 4)(30 ?)=8

 ?。?406)(30? 6 )=8

 ?。?40 ?? ?。?05)=8

  四、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通過大膽合理猜測、舉例加以驗證的方法,研究發(fā)現了除法中的三條變化規(guī)律;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經歷了科學研究的一般規(guī)律:猜測驗證結論,這也是科學家們經常采用的一種研究方法,希望今后同學們能利用今天所學的方法,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

  [總評]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而有價值的數學有顯性和隱性之分,顯性的數學包括:重要的數學事實、基本的數學概念和原理、必要的運用數學以解決問題的技能;隱性的數學包括:集中反映為具有元認知作用的各種思想意識,具有智能價值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及具有人格建構作用的各種數學品質。這兩者的培養(yǎng)同等重要,尤其是后者,更是奠定學生終身學習的基礎。本節(jié)課正是將這一原則較好的體現了出來。

  一 準確把握起點,合理的運用知識遷移,奠定了整節(jié)課的研究基調

  本節(jié)課的變化規(guī)律是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前邊在第三單元中學生已經學習了積的變化規(guī)律,為這節(jié)課的教學打好了知識基礎。教師巧妙地抓住并利用了這一知識基礎:我們都知道乘法和除法有著密切的關系,既然乘法中有這樣的規(guī)律,在除法中是否也存在著類似的規(guī)律呢?一句話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學生很自然的由乘法中的變化規(guī)律類推出了除法中的變化規(guī)律,既準確地找到了新知的切入點,合理的運用了知識的正遷移,又為后邊學習活動的開展奠定了一個探索研究的基調這些大膽的猜測是否正確呢?需要我們進一步的驗證。這就將整節(jié)課的落腳點定位在了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而非僅僅是知識點的掌握上。

  二 經歷探索研究的全過程,借助規(guī)律的發(fā)現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能力

  全課共有三次驗證過程,看似有些重復,但細品起來,每次的側重點都有所不同:第一次是使學生知道例舉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使用此方法時應盡可能多的舉例,這樣才有可能避免偶然性,提高正確率;第二次是讓學生有意識的經歷挫折,我們的猜測不總是正確的,可以通過實驗來修正猜測,得出正確結論;第三次是提醒學生當研究思路出現偏差時,應學會及時調整,積極尋找新的思路繼續(xù)研究,直至得出結論。三個側重點層層遞進,緊緊圍繞著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展開。

  在這里,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不是最終目標(其實學生在這種積極主動地研究狀態(tài)下、在經歷做的過程中,自然理解掌握了被除數、除數、商這三者的變化規(guī)律,且會印象深刻),而引領學生經歷研究問題的一般過程,并在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大膽推測、勇于實踐、科學嚴謹、不輕言放棄等良好的學習品質和數學素養(yǎng),是教師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這正是新課標所倡導的數學教育理念:使學生經歷數學活動過程,獲得對數學的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諸方面得到發(fā)展。

  總之,本節(jié)課在教學設計時牢牢地抓住了兩點:一是利用好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和乘法中積的變化規(guī)律的遷移,引起學生的學習情趣和激情,提出猜測,展開教學;二是不僅僅將課堂教學的重點落在三個規(guī)律上,而是落腳到通過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品質上,將這種猜測、驗證得出結論的數學研究方法深入到每個學生之中,真正讓學生成為一名數學知識的猜測者、研究者、發(fā)現者,從而獲得學習數學的樂趣。

12、四年級數學生活中的負數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四年級數學上冊生活中的負數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

《生活中的負數》

1.正負數

①正數:比0大的數。

表示方法:在數字前面添上+號,可以省略,

如+5、20,讀作:正5、二十。

②負數:比0小的數。

表示方法:在數字前面添上-號,不可省略,

如-2、-10,讀作:負2、負10。

③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④數的比較:正數 0 負數

【注意】用正數、負數表示實際問題時,

要確定以什么作為標準(即:以什么作為0點)。

2.溫度

①零上溫度:0℃以上的溫度。

表示方法:用正數表示,+可以省略,

如+5℃、10℃,通常讀作:零上5攝氏度、10攝氏度。

②0℃:水結冰的臨界點。

③零下溫度:0℃以下的溫度。

表示方法:用負數表示,-不可省略,

如-2℃、-30℃,通常讀作:零下2攝氏度、零下30攝氏度。

④溫度的比較:零上溫度 0℃ 零下溫度

【注意】比較兩個零下溫度的高低時,

零下溫度的數字越大表示溫度越低,如:-20℃<-5℃。

四上《數學好玩》知識點總結

1.漏水實驗

如果1個水龍頭每分鐘漏水30毫升,一個月大約要浪費多少毫升水?一年呢?

分時天月 分時天年

30602430 306024365

=18002430 =180024365

=4320030 =43200365

=1296000(毫升) =15768000(毫升)

2.編碼

①身份證號

第二代居民身份證號是由18位數字組成,前6位為地區(qū)代碼,第7位至14位為出生日期碼,第15位至17位為順序碼(其中第17位,奇數表示男,偶數表示女),第18位為校驗碼。

②銀行卡號

銀行卡號是由16位數字組成,前6位為發(fā)卡銀行標識代碼,第7位至15位為發(fā)卡銀行自定義代碼,第16位為校驗碼。

③學號

2011502361表示2011年入學,五年(2)班,36號,男生。

3.數圖形中的學問

①從同一點引出n條基本線段,那么圖中所有線段的個數為:

n+(n-1)++2+1=(n+1)n2

②從同一點引出n個基本角,那么圖中所有角的個數為:

n+(n-1)++2+1=(n+1)n2

③從同一點引出n個基本三角形,那么圖中所有三角形的個數為:

n+(n-1)++2+1=(n+1)n2

13、地震中的父與子評課稿聽課記錄

《地震中的父與子》說課稿

《地震中的父與子》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六組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危險,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三十八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了兒子和同學的故事,譜寫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頌歌。這是一篇表現特殊環(huán)境下的父子情的課文,內容淺顯,但內涵深刻;語言平實,但令人震撼。

編者意圖:

本組教材以父母之愛為專題,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承受著他們的點點滴滴的愛,父母之愛滋養(yǎng)我們成長。選編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感受父母之愛的偉大力量;二是引導學生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閱讀能力。

二、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依據新課程理念,制定以下目標,以求實現以人為本,終身發(fā)展,和諧發(fā)展的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運用從內容體會思想的閱讀方法,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愛的偉大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2、在品讀文本中,領悟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表達方法。

3、通過讀.說這兩種簡單的方法,讓學生深刻理解父與子的了不起。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偉大的父愛,兒子與父親之間的相互信任,體會人間自有真情在。

教學重難點:

根據課文內容,結合課標中的學段目標與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本課的學習重點確定為:

教學重點:

通過聯系上下文,抓住父親的動作、神態(tài)、外貌了解父親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經過,感受父愛的偉大。

教學難點:

讓學生明白這對父子為什么了不起。

三、學情分析:

這是一篇很能催人淚下的文章。但是學生在理解文章中蘊藏的父愛卻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將心比心的,從內心去感悟。再加上文章的背景是一次強烈的地震之后,學生沒有這方面的體驗,脫離生活的經歷,對文本的理解是相當膚淺的。對此,學生可以通過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品讀文本,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表達自己對文本的理解。真正做到以讀為本,關注人文。

四、教法學法:

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只有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用心靈感受,實現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情感與情感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接納,課堂才能在對話中充滿活力,才能呈現出生動活潑、主動的生命狀態(tài)。基于這樣的想法,我在教學時注重:

1、以讀代講法。

引領學生以讀為主,讀出體會,讀中悟情。唯有多讀,才能理解,才能運用,才能潛移默化地將范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2、品析詞句法。

本課教學,通過詞語的比較,句式的推敲,情感的體會等品嘗評議,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引導學生用心閱讀文本,讀中品情悟情。

學習方法:

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和學習方法的指導,是學生語文素質培養(yǎng)的關鍵。在本文的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學會朗讀。

1、即通過讀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通過讀,讓學生理解內容,體會出感情來,在反復朗讀進入文中情景。

2、入情入境感悟父子情深

在教學時,力求創(chuàng)設情境,去極力烘托情感,讓孩子們在反復吟誦中領悟文本的情感,把握文中的感情基調,真正做到以讀為本,關注人文。

五、教學思路:

通過一個中心詞,兩個板塊、一條主線,使教學脈絡更為清晰

首先抓住課文最后一段進入學習,以一個中心詞了不起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然后從父親的了不起與兒子的了不起兩個板塊來體會感受,清晰明了;始終以一條主線,即父親的承諾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貫穿全過程。刪繁就簡,集中目標,留出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去自主閱讀。

六、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1.講生活中的一則實例,讓學生談感受。(杭州接墜樓女孩最美媽媽吳菊萍的事例)

2.揭示課題。

了不起的母親瞬間爆發(fā)了超常的愛的力量,避免了慘禍的發(fā)生,拯救了孩子。當地震災害突然降臨時,父愛又會爆發(fā)出怎樣的力量呢?1994年,當巨大的地震的危害侵襲美國洛杉機時,有一對父子演繹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動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十七課──《地震中地父與子》。板書課題并讓學生齊讀課題。

(意圖: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由一篇報道引入,貼近學生生活,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又為學好課文打下基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瀏覽課文,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文章的大意。

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概括能力,對于課文內容的概括,學生在預習中已經解決,這也是對預習的一個檢測。)

三、再讀課文,直指終點

1、再讀課文,用文中的一個詞概括課文所寫的是怎樣的一對父子。(了不起)

(意圖:語文課要抓住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詞語或句子,這樣課堂能順水推舟一樣很好開展。另外,抓住重點問題,引導學生交流探討,能訓練學生語言概括能力。)

2、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讓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人物。

(意圖: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又可以強化對詞語的積累。同時,又尋找到閱讀文本的突破口。)

3、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子?

(意圖: 學貴有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引導學生通過質疑,激發(fā)閱讀興趣,從而引向自發(fā)的學習、主動地探究,營造自由、民主、開放的課堂學習氛圍。)

4、學生初步交流各自的看法。

(學生對課文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雖沒有深入細致的閱讀,但是學生一定對內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也是對文章內容的一個整體感知。

四、抓住重點,合作研究

讀悟父親和兒子的了不起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為幫助學生解疑,我利用課件出示學習提示:

1、默讀課文,找出令你感動的地方,說說為什么感動?然后有感情地朗讀 它。

2、用 __ 劃出父親了不起的句子。用~~~~劃出兒子了不起的句子。細細品讀,看看他們了不起在什么地方。

3、班級交流。

關于父親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關鍵詞語是品味的重點:

(1)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

引導學生讀中體會父親失去兒子的撕心裂肺的悲痛心情,體會父親的堅定信念

(2)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指名讀,評議,齊讀。

①引導學生轉換時間單位來體會36小時是多長時間。在這么長的時間里父親在做什么?父親只在做一件事,不斷地(板書)挖。通過兩個句子的比較,讀出時間的漫長。

②如果是你這么長時間瘋狂地挖,你會感到怎樣?這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累,繼續(xù)啟發(fā)學生想象父親當時的樣子,讓學生想象父親遇到的困難,理解挖掘的艱難。用不論總體會父親的堅定信念,讓學生把父親的形象讀出來。

③為了讓父親了不起的高大形象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我又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假如他就是你的父親,看到他為了找到廢墟下的你,30多個小時,顧不上喝水、吃飯,更顧不上睡覺,沒有人理解他,更沒有人幫助他,他仍然在不停地挖呀,挖呀,他滿臉血跡,還是在不停地挖呀,挖呀)讓學生用心去讀書,感受偉大的父愛,此時學生對父親的了不起得到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

教師范讀,學生練讀。我隨即追問:是什么支撐著這位父親,連續(xù)不斷地進行挖掘?是父親對兒子的愛;父親對兒子的承諾 父親是這樣承諾的: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回扣中心句)

引讀:是呀,這深深的愛,堅定的信念使這位年輕的父親不停地挖,挖了8小時(生接)這偉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摯樸實的話──不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感悟兒子的了不起

師:父愛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父親,也成就以一位了不起的兒子。父親在廢墟里找了36小時,而兒子也在廢墟下等了36小時,對于兒子來說,這是怎樣的36小時呀?

1、小練筆:請展開想象:在漆黑的瓦礫下,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爸爸媽媽,有的只是14個七歲的小伙伴,阿曼達和小伙伴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引導學生想象說話,感悟廢墟里的艱險、兒子的堅強,體會阿曼達的了不起。

2、由學生的回答,品讀兩個重點句:

①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fā)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學生發(fā)言后,教師小結:親情,產生信賴;親情使父子心連心;親情使兒子堅信,父親總會跟他在一起,無論是在寧靜溫馨的家,還是在張牙舞爪的死神面前! )

②不! 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 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起,我不怕。不論發(fā)生什么事,我知道你總會跟我一起。指名讀,評議,齊讀。(學生發(fā)言后,教師小結:親情使人勇敢、無畏,親情使人無私、高尚。)

為了進一步凸顯文章主線,創(chuàng)設情境:

在廢墟下,不停勸說和鼓勵同學時,阿曼達想到是這句話 _______

在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的等待父親來解救的38 小時里,阿曼達充滿信心和希望的還是那句話 ________

3、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他這么做?(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再次回扣中心句。

(意圖:課文中描寫父子了不起的句子就是那些有關父子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學生從中能感受到父親那深沉的愛,也能感受到父子之間的信賴。從而理解父子為什么了不起?解決了難點。)

五、升華情感,加深體驗

1、(出示課件)在父親永不放棄的努力下,(接讀)這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2、究竟是什么讓這對父子緊緊擁抱在一起?(信任;父子深沉而偉大的愛)板書:愛

3、夸夸這對父與子

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感動也無處不在。把你的感動、你的心情,你想對父親和兒子說的話,靜靜的想一想通過自己的心聲表達出來。

4、為了使文章的感情進一步得到升華,情感基調達到高潮,以一首現代詩作為感情的烘托。

(意圖:學生回答一般都是圍繞信任愛這些字眼,這就表明,學生知道文文中要彰顯的是父子親情,這樣,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情感方面的教育。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既是對學生文章內容理解的一個考察,也是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一個考察,學生理解了文章內容,并能用自己的語言夸這對父與子,這表明學生對文本內容已經理解了。)

六、作業(yè)設計 

1、閱讀朱自清的《背影》,邊閱讀邊找出描寫人物語言、外貌、動作的句子。(積累描寫人物語言、外貌、動作的句子,從中習得語言,悟得學法,為單元作文打基礎。)

2、父母對我們的愛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形容的,你們想過要怎樣報答父母嗎?(圍繞單元主題,讓學生懂得感恩,以愛促愛。)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了不起是文中的關鍵詞,簡明扼要,愛字又凝聚著強烈的感情,。再加上學生的情感,讓整堂課真正成為和諧互動、學習的樂園。

附板書設計:

地震中的父與子

父親 了不起 兒子

14、圓明園的毀滅的評課稿

《圓明園的毀滅》評課稿

xx老師這節(jié)課上得很成功,這對于這位老師來說是非常不簡單的,相信xx老師付出了不少汗水和時間。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xx老師將愛與恨,圓明園美與毀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引領學生在圓明園的毀滅中進行一次靈魂的洗滌,進行一次深刻的心靈之旅。這節(jié)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色:

一、教學設計,合理妥當。

xx老師精心鉆研教材,從文本出發(fā),利用教材本身的特點,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緊抓重點,林老師先抓住2、3、4自然段,帶領學生追憶圓明園昔日的輝煌,追憶曾經的愛,然后再到第5自然段,以愛激恨,讓學生體驗毀得讓人心碎。這樣把愛與恨,美與毀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整個課堂就營造得比較好。不僅做到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更體現了對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交融,這是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

二、教學重點突出,難點得到突破。

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引導學生在腦海中再現它昔日的景觀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柱森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牢牢抓住介紹圓明園的布局,建筑風格及收藏的珍貴文物三個方面進行了精讀、精講。注重以讀為本,充分理解語言文字,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結合大量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充分發(fā)揮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出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壯觀,讓學生從內心真切感受到圓明園是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突破了難點,從而為后面圓明園的毀滅感到痛心,對侵略者的仇恨奠定了堅實的感情基礎。

三、注重以讀為本,讀中感悟。

閱讀教學的實質就是指導學生讀書,當前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如何處理好讀講關系,去引導學生多讀和加大學生自學自悟的分量。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在教學中,xx老師注重突出語文課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熟讀成誦,在讀中感悟的特點,課堂上留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采用自由讀、指名讀、默讀、齊讀、范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使學生在讀中思、讀中悟出了在學習圓明園毀滅經過這段時,老師先播放影片引出學生對侵略者的憎恨,然后讓學生帶著痛惜、仇恨讀好這段話,學生切實感悟語言規(guī)律,體會作者怎樣傳情達意,使學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再次喚起愛國熱情,惋惜、痛恨之情,從而更進一步體驗情感,與作者產生強烈共鳴,課堂教學達到高潮,感情得到升華。

四、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權。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學過程中,xx老師始終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允許學生自由選擇、自由表達,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權,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閱讀感受,注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選擇喜歡的段落,用喜歡的方式朗讀,尊重學生的自由選擇權,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來,教師在允許學生自由表達后,不失時機的引導學生的思路,抓住需重點研究解決的問題。當看完了圓明園被毀滅的一段錄相后,讓學生談感受、談感想,這樣培養(yǎng)了語言表達能力,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自主權,注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個性發(fā)展。

五、運用電影畫面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

利用電影畫面組織教學,以特定的音響、畫面刺激學生的感官,能有效地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xx老師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了電影畫面,如:在教學圓明園被毀滅這段時,雖然文中具體描寫了被毀滅的經過,但究竟是怎樣一個場面,由于學生沒有親眼所見,對課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象,教學時播放一個圓明園被毀滅大致經過后的課件,圖、文、聲并茂的活動影像,渲染了課堂氣氛,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感情。利用展電影畫面展現教學內容,使抽象的語言文字變得具體生動、真觀,增強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趣味性和生動性。

當然,金無足赤,課無完美。由于我們還處于傳統(tǒng)教育向新課程探索的轉軌階段,所以,在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法過程中,xx老師還不夠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嘗試,還有就是這節(jié)課讀的形式比夠多,但讀的分量和深度還不夠。以上幾點是我個人對這節(jié)課的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大家指出、糾正。

圓明園的毀滅評課稿第二篇:

日前,我聽了xx老師的一節(jié)公開課:《圓明園的毀滅》。這節(jié)課上,xx老師的講解和多媒體的短片播放,帶給我前所未有的心靈的震撼。

  聽xx老師的課,總是讓人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簡潔明快的條理,一板一眼的引導語言,都給人以很深的印象。xx老師始終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允許學生自由選擇、自由表達,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權,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閱讀感受,注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如

  在這節(jié)課中,xx老師抓住了圓明園的毀滅前的輝煌和毀滅后憤慨兩個要點帶動學生感情,使他們對圓明園的毀滅帶來的不可估量的損失感受的更深。

  1、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蓄起滿腔的情感波瀾。

  在一上課,她在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由一張圓明園的照片開始,如果不能親眼目睹圓明園,人們就在夢中看到它。引起學生的興趣,再通過閱讀課文介紹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觀的部分,讓學生初步感知圓明園的美。xx老師先抓住2、3、4自然段,帶領學生追憶圓明園昔日的輝煌,追憶曾經的愛,然后再到第5自然段,以愛激恨,讓學生體驗毀得讓人心碎。這樣把愛與恨,美與毀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整個課堂就營造得比較好。

  2、追憶昔日輝煌景觀,抒發(fā)曾經的自豪之情

  在這部分里,xx老師僅設置了三個問題和大量的視頻短片兒引導學生在讀和看中學生感悟到了圓明園之大、之美,也充分地體會到了自豪的情感。她教學過程中,牢牢抓住介紹圓明園的布局,建筑風格及收藏的珍貴文物三個方面進行了精讀、精講。注重以讀為本,充分理解語言文字,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結合大量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充分發(fā)揮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出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壯觀,讓學生從內心真切感受到圓明園是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突破了難點,從而為后面圓明園的毀滅感到痛心,對侵略者的仇恨奠定了堅實的感情基礎。

  3、引發(fā)強烈的內心震撼,宣泄噴涌而出的情感

  魯迅先生說過: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人看。這一部分,xx老師引導學生讀課文第五自然段,通過對強盜們搶東西的幾個動詞的理解,和展示的好多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卻被其他國家的博物館收藏的圖片,閱讀和視覺的震撼,幫助他們更加透徹地了解英法聯軍的罪惡行徑和無恥嘴臉,驕傲與悲憤強烈的情感反差,表大了學生對圓明園的深沉的愛

15、商的近似數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五年級數學上冊商的近似數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數。

2、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根據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多角度思考問題,靈活地取商的近似數。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知道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數,會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數。

教學難點 能根據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多角度思考問題,靈活地取商的近似數。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按四舍五入法,將下列各數保留一位小數。

6.03、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將下列各數保留兩位小數。

8.785、7.602、4.003、2.897、3.996

3、計算0.381.14。(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二、新課

1、教學例6:

教師出示例6,口述圖意,再列式計算。當學生除到商為兩位小數時,還除不盡。教師問:實際計算錢數時,通常只算到分,應該保留幾位小數?除的時候要除到哪一位?為什么?(應該保留兩位小數,只要算出三位小數,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數。)

教師問:表示計算到角需要保留幾位小數?除的時候要除到哪一位?應該約等于多少?

教師要讓學生想一想:怎樣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題目的要求,應該保留幾位小數;其次,求商時,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我們學習班了求積的近似值和求商的近似值,比一比這兩者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P32做一做:

教師讓學生按要求進行計算,巡視時,注意學生計算時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對不對。做完后,讓學生說一說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樣求出來的?(計算出商的小數的位數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數位數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數。)

三、鞏固練習

1、求下面各題商的近似數:

3.817、3242、246.413

2、P36第1題。

四、作業(yè)

P36第4題。

課后小結

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都有什么樣的收獲?

課后習題

1、計算下面各題(商保留一位小數)。

14.362.7 8.336.2 70.03 3)

2、計算下面各題(商精確到百分位)。

3242 1.251.2 2.410.7 4)

3、豎式計算下面各題(得數保留到百分位)。

5.636.1 2.840.03 4.24.5 0.3820.13 6.643.3 38.22.7

16、五年級數學倍數與因數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五年級數學上冊倍數與因數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

倍數與因數

教學內容:數的世界

目標預設: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自然數和整數,聯系乘法認識倍數和因數。

2.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倍數。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倍數和因數的含義,掌握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探索新知

1.將課本第2頁的情境圖呈現,引導學生觀察并提出問題。

2.揭示概念

(1)請同學們觀察這些數,按照它們的特征可以怎樣分

類呢?它們各屬于哪一類呢?引導學生揭示自然數、整數等概念。

(2)你在生活中都遇到過哪些數?把你想到的數與小組同學交流一下,看看它們是哪一類數?

3.認識倍數與因數

再次引導觀察情境圖思考。從圖中你還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1) 列出乘法算式:54=20(元)

(2) 以算式為例,說明倍數和因數的含義。

引導思考:在乘法54=20中,5和4是什么數?20是什么數?它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發(fā)現:5和4是乘數,20是積,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乘數乘數=積

指出:由于解決問題的需要,當我們探討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時,可以說20是4和5的倍數,4和5是20的因數。

(3) 你能根據乘法算式186=3這個算式來確定兩個數之間的倍數和因數的關系嗎?

(4) 在研究倍數和因數時,范圍限制為不是零的自然數。約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

4. 找倍數

觀察第3頁上的找一找

(1) 判斷。請你用自己的方法判斷,然后全班交流。

(2) 找7的倍數。

二、看書質疑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2-3頁的內容,巡視并答疑。

三、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四、游戲

同學們,要下課了,讓我們一起做一個游戲,規(guī)則是這樣的,老師出示一張卡片,如果你的學號是卡片上的數倍數,你就可以出教室,但要到講臺前大聲說一句幾是幾的倍數,或幾是幾的因數。

五、作業(yè)

課本第3頁第3題。

板書

數的世界(倍數與因數)

分一分

像0、1、2、3、這樣的數是自然數。 54=20

像-3、-2、-1、0、1這樣的數是整數。 20是的倍數。

在自然數(零除外)范圍內研究倍數和因數。 4和5是20的因數。

教學反思:

17、積的近似數評課稿

《積的近似數》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積的近似數》,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對本課的教學進行一下闡述:

一、教材分析

《積的近似數》是義務教育標準實驗教材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根據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結合教材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⒈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數。

⒉ 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學會應用遷移的方法來求積的近似數。

⒊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經歷有條理的思考過程,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能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數。

教學難點則是 :能根據實際需要正確求積的近似數。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生動活潑、富有好勝心理,而且大部分學生已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課堂上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因此,在這節(jié)課中我設計了多種活動,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性。

三、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我在教學中采用了情景創(chuàng)設法、觀察發(fā)現法、活動探究法等教法學法。

四、教學流程:

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達到已定的教學目標,我安排了以下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即:

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嘗試探究,解決問題多層訓練,深化知識質疑總結,反思評價。

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具體教學設計如下: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1、課堂開始,我會播放動畫片《警犬卡爾》的片段。

2、在學生欣賞完好看的動畫片后,提出問題:看過動畫片,你覺得卡爾為什么能夠幫助警察破案呢?

3、孩子們思考后,會自然的回答出因為狗的嗅覺很靈敏。

師:是呀,正因為狗的嗅覺非常靈敏,所以才能夠幫著警察屢次破案。

(精彩的開頭,不僅能使學生很快由抵制狀態(tài)進入興奮狀態(tài),還能使學生把知識的學習當成自我需要,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因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從學生喜歡的動畫情境導入,激發(fā)了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快速的進入學習高潮]

第二環(huán)節(jié):嘗試探究,解決問題。

本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以下兩個教學活動。

一、回顧舊知,理解積的近似數

1、首先我出示這張圖片

接著向孩子們提問:根據這個信息你能夠求出狗的嗅覺細胞大約有多少個嗎?

讓他們試著在下面列出算式

然后全班進行交流,我會把交流出來的算式:0.04945板書到黑板上。

接著啟發(fā)他們思考: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注意什么?

學生交流后,我進行歸納并板書課題:積的近似值

然后讓孩子們回顧舊知:我們原來學習過求一個數的近似數,誰能說一下方法?

學生思考后交流,我會根據孩子們說的進行適當的補充和歸納總結。

二、探究新知探索求積的近似數的方法

首先,出示例題6圖片

請孩子們獨立思考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在練習本上試著解決的時候,我會進行巡視,觀察他們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同時對學困生進行適當的幫助和引導。

然后在學生交流做法的時候,我會板書整個算式

接著提出問題:你能說一下結果為什么是2.2億個嗎?(這個地方要讓孩子們進行充分的說明,多找?guī)讉€同學說一說,我會根據他們說的進行必要的糾正和補充,)。

接下來,向孩子們提問:誰能說一下解決這樣的問題要注意些什么呢?

學生思考后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看好要求,也就是看問題中讓我們保留幾位小數

2、根據要求保留位數:看第幾位。

3、根據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位數

4、計算的結果要正確

學生總結的注意事項,只要合理我都會給與鼓勵和表揚。

然后教師小結

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將本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分為兩部分進行:第一步讓學生回顧舊知識;第二步讓學生利用已有的舊知識自行解決新知識。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減弱學習的難度,更重要的是在學習方法上給予良好的指導,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引導他們充分利用知識的遷移規(guī)律探索和學習新知識。

第三環(huán)節(jié):多層訓練,深化知識。

本環(huán)節(jié)我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設計有針對性、層次分明的練習題組,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鞏固新知。練習題組設計如下:(出示幻燈)(首先我設計了一組基本練:包括填空和判斷題。練習題B是一組計算題。練習題C是三道實際應用題。)

(通過這樣各種形式的的習題設計,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認知結構更加完善。同時強化本課的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第四環(huán)節(jié):質疑總結,反思評價。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利用課件展示以下兩個問題:

(1) 你有什么收獲?

(2)你有什么感想?

讓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每位孩子充分發(fā)言,交流學習所得。在評價方面:先讓學生自評,接著讓他們互評,最后我會表揚全班學生,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他們更加熱愛數學。

在本環(huán)節(jié)中通過交流學習所得,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也培養(yǎng)他們敢于質疑、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五、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設計如下,這樣的板書設計既條理清楚、簡單明了、一目了然;同時又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幫助作用。

以上是我對《積的近似數》這部分知識的分析與教學設計。由于時間短促,可能會有一些不當之處,希望各位老師多加批評指正。

18、實際問題與方程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五年級數學上冊實際問題與方程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

實際問題與方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事例,學生自主嘗試列方程解決稍復雜的相遇問題。

過程與方法:根據相遇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題方法的多樣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驗用方程解決問題的優(yōu)越性,獲得自主解決問題的積極情感,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正確尋找數量間的等量關系式。

教學難點: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利用畫線段圖的方法幫助學生分析理解等量關系。

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知識遷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我們學過有關路程的問題,誰來說一說路程、速度、時間之間的關系?

學生回答:路程=速度時間。

2.引導:一般情況下,咱們算的路程問題都是向同一個方向走的。那么,想一想,如果兩個人同時從一段路的兩端出發(fā),相對而行,會怎樣?(相遇)

3.揭題:今天我們就利用方程來研究相遇問題。

二、互動新授

1.出示教材第79頁例5。

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題中的已知條件和要求的問題是什么?

學生自主回答:已知:小林和小云家相距4.5千米,小林的騎車速度是每分鐘250m,小云的騎車速度是每分鐘200m。問題:兩人何時相遇?

2.質疑:求相遇的時間是什么意思?

引導學生明白:這里的路程已經不是一個人行駛了,而是兩個人行駛的路之和。相遇的時間就是兩個人共同行使全程用的時間。

3.活動:讓學生上臺走一走演示相遇,并用畫線段圖的方法分析數量關系。

出示線段圖,教師講解線段圖:

先用一條線段表示全程,小林與小云分別從相對的方向出發(fā),經過一段時間后相遇,也就是行完了全程。

追問:從線段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交流,匯報:小林騎的路程+小云騎的路程=總路程。

4.質疑:現在能不能求出小林騎的路程和小云的路程呢?

引導學生匯報:都不能求出,因為他們行駛的時間不知道。

再思考:他們兩個行駛的時間一樣嗎?為什么?

學生交流后會發(fā)現:他們是同時出發(fā),所以相遇時行駛的時間應該是一樣的,可以把他們行駛的時間都設為x 。

5.讓學生根據分析,嘗試列方程解答問題。

小組交流,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見板書設計):

引導學生對這兩種方法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可以知道這兩種方法是運用了乘法分配律。

引導小結:在相遇問題中有哪些等量關系?

板書:甲速相遇時間+乙速相遇時間=路程

(甲速+乙速)相遇時間=路程

三、鞏固拓展

出示例題:北京到上海的路程是1463千米,甲乙兩列火車分別同時從北京和上海開出,相向而行。乙車每小時行87千米,經過7小時相遇。甲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指名學生讀題,找出已知所求,引導學生根據復習題的線段圖畫出線段圖,并解答。

解:設甲車平均每小時行x 千米。

877+7x =1463

x =122

答:甲車平均每小時行122千米。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知識?有哪些收獲?

引導總結:

1.通過畫線段圖可以清楚地分析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

2.解決相遇問題要用數量關系:甲速相遇時間+乙速相遇時間=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時間=路程。

3.列方程解求速度、相遇時間等問題時,首先要根據以前學習的相遇問題中數量間的相等關系,設未知數列方程,再正確地解答。

作業(yè):教材第82頁練習十七第5、11、13題。

板書設計:

實際問題與方程(4)

小林騎的路程+小云騎的路程=總路程

解:設兩人x 分鐘后相遇。

方法一:0.25x +0.2x =4.5 方法二:(0.25+0.2)x =4.5

0.45x =4.5 0.45x =4.5

0.45x 0.45=4.50.45 0.45x 0.45=4.50.45

x =10 x =1O

答:兩人10分鐘后相遇。

19、統(tǒng)計與概率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五年級數學上冊統(tǒng)計與概率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

統(tǒng)計與概率內容變化及教學啟示

統(tǒng)計與概率是實驗稿所規(guī)定的小學數學課程內容之一。由于這部分內容與傳統(tǒng)的確定性數學存在較大差異,部分教師對統(tǒng)計與概率的核心思想、統(tǒng)計與概率的聯系和區(qū)別、課堂上應當突出的關鍵和重點,以及不同年級學生應當達到的理解深度和應用能力等問題,或多或少還存在一些困惑和認識上的分歧。為此,新標準對這部分內容做了較大的調整:一方面明確統(tǒng)計課程的核心是數據分析觀念,強調義務教育階段統(tǒng)計教學的關鍵在于使學生想到用數據、愿意親近數據,初步培養(yǎng)通過數據來分析問題的習慣,在活動中逐步提高對隨機現象的把握能力;另一方面,重新梳理、整合統(tǒng)計與概率的內容及相關教學要求,使得義務教育階段三個學段的學習層次更加明確,從而有利于廣大教師準確把握教學重點和關鍵。

一、進一步明確和強調的內容

實驗稿在前言部分給出了各部分內容學習的關鍵詞,也是相關內容中最為重要的核心。所謂核心,不是指具體的知識點,甚至不是指具體的知識本身,而是概括很多知識的共性所反映出來的思想和思維方式。[1]就統(tǒng)計而言,實驗稿給出的關鍵詞是統(tǒng)計觀念,其內涵是:能從統(tǒng)計的角度思考與數據信息有關的問題;能通過收集數據、描述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作出合理的決策,認識到統(tǒng)計對決策的作用;能對數據的來源、處理數據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結果進行合理的質疑。容易看出,統(tǒng)計意識、統(tǒng)計過程、質疑評價是統(tǒng)計觀念所關注的三個主要方面。相應地,新標準給出的統(tǒng)計學習的關鍵詞是數據分析觀念,其內涵是:了解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問題應當先做調查研究,收集數據,通過分析作出判斷,體會數據中蘊涵著信息;了解對于同樣的數據可以有多種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據問題的背景選擇合適的方法;通過數據分析體驗隨機性,一方面對于同樣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數據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就可能從中發(fā)現規(guī)律。

數據分析觀念與統(tǒng)計觀念是既有聯系又有區(qū)別的兩個概念:它們的聯系主要表現在對經歷完整的統(tǒng)計過程,逐步培養(yǎng)運用統(tǒng)計方法分析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重視上;區(qū)別在于,后者更加關注數據在統(tǒng)計活動中的基礎地位、數據分析方法的特點,以及數據處理過程所蘊涵的更為一般的數學思想。

1.統(tǒng)計研究的基礎是數據,統(tǒng)計就是通過數據來進行分析和推斷的。

當今世界,人們在實際生活中所面臨的數據越來越多,經濟、科技、教育等各行各業(yè)中都存在大量需要通過數據分析來獲取信息、作出決策的例子。因此,必須樹立利用數據的意識,掌握一些分析數據的方法和模型。所謂數據,是指用來描述對客觀事物觀察測量結果的數值。當我們對某個隨機變量(比如某個年齡的學生身高)進行觀測時,事先不能預料會取到誰的身高,而一旦某位同學被抽取到,就稱這個人的身高數值為這個隨機變量(身高)的一個觀測值,即數據。[2]廣義地講,數據不僅指具有現實背景的數,也包括圖和語句。比如,網絡中的搜索引擎就是用統(tǒng)計方法進行語句檢索的,此時統(tǒng)計所處理的數據就是語句。[3]

作為統(tǒng)計研究基礎的數據,往往具有隨機性的特點。這種隨機性主要有兩層涵義:一方面,對于同樣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數據可能是不同的;另一方面,有足夠的數據就可能從中發(fā)現規(guī)律。例如,記錄某位同學每天的上學時間,每天得到的數據可能是不一樣的,事先無法確定;但只要記錄的數據足夠多,就可以從中發(fā)現一些確定的信息,比如該同學每天上學時間大約是多少等。

構成數據隨機性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數據的抽樣過程。首先抽樣方法本身通常是隨機的,因為按隨機性原則抽取的樣本,能夠較好地排除人個主觀的選擇與成見,從而使得樣本能夠盡可能具有對總體的代表性;同時這種代表性也不是絕對的,相對于總體參數而言,它只是趨近于后者,而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后者。其次,抽樣過程中的數據本身也可能是隨機的,特別是連續(xù)性數據的測量,由于測量工具、觀察者角度、測量時間等各種各樣的原因,每次測量的結果事實上都會存在誤差,也就是存在一定的隨機性。二是由部分推斷總體的過程。統(tǒng)計推斷不同于演繹推理,它總是歸納性的,其結論永遠帶有一定的或然性,不一定準確無誤,甚至有可能是錯誤的。好的統(tǒng)計方法能夠保證這種出錯的可能性較小。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更多關注的是概率事件的隨機性,而上述數據隨機性則主要表現在統(tǒng)計活動過程中。換句話說,引導學生在統(tǒng)計活動過程中體會隨機思想是數據分析觀念的基本內涵之一,也是需要我們特別予以關注的一個重點。

2.數據分析的方法可以是多樣的,不同方法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好壞之分。

對不同數據分析方法的選擇源自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對樣本數據的不同理解;二是基于研究問題的目的和解決問題的需要。例如,對于兩家公司最近五年出口貿易額的數據,我們既可以逐年比較它們的絕對數額,也可以逐個分析每家公司近五年出口貿易額的增長幅度。前者有利于我們了解每家公司的實力,后者則有利于我們掌握每家公司的發(fā)展?jié)摿?。又如,有兩組同學的投籃成績,一組是10人,另一組是8人。對這樣的兩組數據進行分析是否一定要采用平均數呢?結論自然不是肯定的:如果我們要比較這兩組同學投籃的整體水平,可以取每組成績的均值──成績相對比較均衡用平均數,有極端數據也可用中位數;如果想從中選拔投籃水平高的選手,則可直接比較每組的最高成績或前三名成績,等等。這就是說,數據分析方法的選擇應該依賴于研究問題的目的以及解決問題的實際需要。

小學數學中對統(tǒng)計圖形的選擇以及根據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不同的問題,事實上也可以看作是用不同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同樣的數據,希望研究的問題和獲得的信息不同,所選擇的數據分析方法自然也應有所區(qū)別。因為可以用各種方法對數據進行歸納整理、分析判斷,所以得到的結論可能不同也就十分正常了。同時,十分重要的一點是,各種數據分析方法本身通常很難區(qū)分對錯,能夠區(qū)分的只是好與不好──如果能夠客觀地反映實際背景,這樣的方法就是好的;反之,則是不好的。這也是統(tǒng)計與確定性數學內容十分重要的區(qū)別之一。

3.統(tǒng)計體現了一種不同于確定性數學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傳統(tǒng)數學由于其所研究的問題本質上是確定性的,基礎是定義和假設,遵循約定的原則進行嚴格的計算或者推理,因而更多體現的是演繹;統(tǒng)計所研究的問題本質上是隨機的,是非確定性的,需要通過較多的數據進行推斷,也就是通過個別來推斷一般,因而更多體現的是歸納。[4]

統(tǒng)計活動中的歸納還有別于一般數學規(guī)律和公式的歸納過程:公式和規(guī)律往往是確定的,學生用于歸納的素材可以不同,但得到的結論一定是相同的;統(tǒng)計活動中的歸納往往需要從一堆雜亂無章的數據中提煉信息、把握規(guī)律,或者從樣本出發(fā)推斷整體,這個過程本身就具有諸多不確定性,所以得到的結論也就具有個性化特點。顯而易見,經歷統(tǒng)計活動中的歸納過程,既有助于學生真正獲得屬于自己的結論,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初步學會用不確定的思維看待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知道世界上大部分事情都處于隨機狀態(tài),它們是否發(fā)生以及怎樣發(fā)生盡管不能完全確定,但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

二、教學要求有所調整的內容

新標準在進一步明確要把數據分析觀念作為統(tǒng)計內容核心的基礎上,又依據廣泛調研的結果,針對教材實驗過程出現的問題,重新梳理并整合了統(tǒng)計與概率的課程內容。就小學階段而言,內容難度有所降低,容量有所減少,具體有以下幾點:

1.第一學段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呈現數據整理的結果。

這里所說的學生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圖畫和表格,但顯然不是指規(guī)范的統(tǒng)計圖表形式,如一格表示一個單位的條形圖等。換句話說,只要學生能將數據整理的結果清楚地呈現出來,我們不僅無需提出方式上的要求,而且應該鼓勵他們采取富有個性的不同方式。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避免學生把注意力過早集中于統(tǒng)計圖表的認識和制作等技能的學習,從而影響對數據收集、整理和呈現等學習過程的興趣;二是為了引導學生基于感興趣的實際背景,從數據的角度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從而體會數據是蘊涵信息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問題可以通過收集數據,以及相應的分析和交流作出判斷。

2.對平均數的認識從第一學段移至第二學段,對中位數和眾數的認識從第二學段移至第三學段。

對第一學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在開展統(tǒng)計活動時,關注的重點通常是一組數據內部所蘊涵的各種信息,例如,一組數據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各是多少,最大值與最小值相差多少,哪個數值出現的次數最多,與學生自身有關的數據處于什么位置,等等。到了第二學段,學生則應該更多地學會把一組數據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學會從整體上描述一組數據的特征,或把一組數據與另一組相關數據進行比較。而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都是用來刻畫一組數據整體水平的統(tǒng)計量,因此,在學生初步積累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活動經驗之后,再安排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的學習是較為恰當的。

另一方面,盡管簡單算術平均數的計算方法并不復雜,但真正理解它在數據處理過程中的意義和價值,恰當地使用平均數,卻并不是一個容易達成的目標。尤其是,如果在學習平均數之后,接著安排中位數和眾數的學習,就勢必會涉及這三種統(tǒng)計量的比較和選擇,即:平均數、中位數、眾數之間到底有什么區(qū)別?在具體情境中到底選擇哪種統(tǒng)計量更具有代表性?真正弄清這些問題,既需要對統(tǒng)計活動的現實背景以及相關問題的特點具有較為透徹的理解,而且還涉及函數概念以及相關的代數運算。所以,把中位數和眾數的學習移至第三學段是較為務實的選擇。

3.降低了可能性的教學要求。

統(tǒng)計和概率都是用來摹寫、刻畫隨機現象的數學方法。所謂隨機現象,是指結果與條件之間不存在必然聯系的現象,即在一定條件下某種結果可能會發(fā)生,也可能不發(fā)生。盡管統(tǒng)計和概率都研究隨機現象,而且從知識邏輯看,統(tǒng)計學的研究需要以概率論為基礎,但從認知角度看,統(tǒng)計比概率更為具體,概念和定義也少得多,因而小學階段通常以統(tǒng)計內容的學習為主。

新標準在第一學段刪除了可能性的教學要求,同時在第二學段只要求學生通過實例感受簡單的隨機現象,能列出簡單隨機現象中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感受隨機現象中結果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隨機現象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這里有兩點需要特別加以關注:一是明確所涉及的隨機現象僅限于簡單隨機事件,即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是有限的、每個結果發(fā)生的可能性亦是相同的;二是只要求對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而不要求進行定量表達。顯然,這些教學要求的調整,一方面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多地關注試驗、游戲等蘊涵隨機現象的活動過程,在活動中逐步感受隨機現象的特點,體會相應的思維方式,積累學習經驗;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多地學會從數據的角度看待可能性大小,知道有些事情需要通過調查去估計或推斷,養(yǎng)成用數據分析問題的習慣,而不是急于從定義和假設出發(fā)進行概率計算。

4.刪除了初步體會數據可能產生誤導的教學要求。

就一組數據而言,大部分情況下它們是符合或近似地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但也有一些情況下數據的分布是偏態(tài)的,也就是存在極端數據。對于后一種情形,如果不加分析地采用某種統(tǒng)計量(如平均數)去表示它們的整體水平,則可能使人產生一種錯覺,這就是所謂的數據誤導。認識到數據有可能產生誤導,就應根據數據特點和解決問題的需要去選擇適當的統(tǒng)計量,以便更為客觀地反映數據特點以及相關現象的本質。同時,也可以進一步考察一組數據的離散程度,通過計算極差、方差等使數據的特點從不同角度得以顯現。顯而易見,由于中位數、眾數等知識的后移,對上述內容的認識和體會自然也不再適合放在第二學段。

三、幾點教學啟示

如前所述,小學生學習統(tǒng)計與概率,重要的不是制作統(tǒng)計圖表、計算平均數,以及求某個簡單隨機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而是要發(fā)展數據分析觀念,包括養(yǎng)成通過數據來分析問題的習慣;初步建立隨機的概念,學習如何去判斷事情的主要因素[5]。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關鍵應依賴于他們的經驗,特別是他們親身經歷的經驗。也就是說,讓學生完整地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和分析數據的過程,逐步學會提出用數據表達的問題,通過收集、組織、展示數據以及選擇和運用適當的方法分析數據,進而回答問題、作出判斷、進行預測,是培養(yǎng)學生數據分析觀念的基本途徑。

1.基于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數據。

收集數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回答那些無法立即找到答案的問題。事實上,培養(yǎng)數據分析觀念的首要方面就是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從數據的角度思考有關問題,也就是當遇到有關問題時能夠想到通過設計簡單的數據收集計劃來回答這些問題,從而體會數據是有用的,數據中往往蘊涵著我們想要的信息,數據能夠幫助我們作出判斷和決策。

考慮到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的差異,我們應該努力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使學生有機會從這些情境中發(fā)現并主動提出一些需要借助數據來回答的問題,通過數據的收集、整理、展示和分析,獲得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或使問題得到合乎情理的解釋。對第一學段的學生來說,應側重于引導他們提出一些與自身有關的趣味性問題,并使他們提出問題的自然傾向得到保護和延續(xù)。例如,喜歡的小動物,喜歡的運動項目,喜歡的飲料,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作業(yè)本上小紅花的數量,等。對第二學段學生來說,應引導他們更多地關注與學校、家庭、社區(qū)有關的現實問題,并把興趣從自己的周邊環(huán)境逐步轉向其他情境,包括社會現象、自然現象以及其他學科中具有特定意義的問題。例如,自己家一周扔幾個垃圾袋,同學們收看某個電視節(jié)目的情況,全班同學的身高體重情況,當地的氣溫變化情況,某種植物的生長情況,等。

在提出一個問題之后,還應適當幫助學生明確具體的數據收集方法。第一學段可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舉手數數、逐個詢問、投票等方式獲取數據。第二學段則應鼓勵學生多開展一些實際調查或測量活動,可以是在課堂上能夠完成的,也可以是需要花上一段時間才能完成的。此外,作為收集數據計劃的一部分,還可提醒學生:要根據數據收集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適當調整相關選項甚至是最初的問題;也要注意數據收集的一些具體環(huán)節(jié),如提什么樣的問題及向誰提問題,觀察什么及什么時候觀察,測量什么及怎樣測量,等等。

2.用不同的方式整理和展示數據。

無論是調查、測量,還是試驗,得到的數據通常都顯得有些雜亂,此時就需要對這些原始數據進行必要的整理。整理數據在很多情況下并不僅僅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地理解數據、獲得信息,同時也是為了與別人進行交流,與別人分享對問題的理解,并引發(fā)對相關問題的討論和思考,從而也就需要選擇合適的方式進一步地展示數據。

整理數據的基本方法是分類。分類是需要標準的,不同標準下的分類結果往往是不同的,由此獲得信息自然也會有所差異。就教學而言,一方面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呈現每個數據逐步過渡到分類呈現數據,以及按不同標準分類呈現數據。例如,就家里有幾口人這個問題,低年級可以要求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呈現小組里每個同學家里的人數,此后可以逐步過渡到要求他們按3人以下、3人及3人以上的標準分類呈現全班同學家庭人口的情況;到了中年級,除了要求按家庭人口數進行分類之外,還可要求按兩代人、三代人、三代以上這樣的標準重新分類,從而進一步體會標準對于分類的意義。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逐步學會自己給出標準,并注意標準自身的嚴謹性。這里,數據類型標準通常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但數據的數值范圍標準則需要多一些指導。例如,就喜歡的小動物這個問題,學生通常不難給出標準;但如果進一步討論你家飼養(yǎng)某種小動物的情況,那么大部分學生就會感到困難。此時要通過組織討論,使他們認識到可以采用諸如不養(yǎng)、養(yǎng)1只、養(yǎng)1只以上這樣標準去收集和整理數據。

至于數據的展示方式,一方面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表達對相關數據信息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合適的情境,使學生體會引入相關統(tǒng)計圖表的必要性,并在統(tǒng)計圖表的選擇過程中不斷把握各種統(tǒng)計圖表的特點和作用,學會根據研究問題的需要合理選擇恰當的數據展示方式。此外,還應適當引導學生從周圍環(huán)境中了解各種富有特色的數據展示方式。

3.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數據。

從不同角度分析數據,以便從數據中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并發(fā)現蘊涵其中的一些規(guī)律,是數據分析觀念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依據小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特點,一般認為,教師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引導學生從統(tǒng)計圖表(包括各種自己的方式)中獲取信息、作出估計或推斷。

第一,要引導學生從只關心個別數據(尤其是極端數據)逐步過渡到關注一組數據的方方面面。例如,就全班同學身高情況這個問題,學生通常首先會關注這組數據中的最大值是多少、最小值的多少、最大值與最小值相差多少等問題。以此為基礎,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討論這組數據中每個高度段各有多少人,哪些高度段的人數較多,哪些高度段的人數較少,自己處于什么位置等問題,從而使他們初步體會分析數據的一些基本方法。

第二,要引導學生逐步意識到把一組數據看作一個整體是非常重要的??梢酝ㄟ^對兩組相關數據的比較,使學生認識到要清楚地確定兩組數據間的異同,僅靠說明每組數據中的最大值、最小值或數據分布情況是不夠的,由此引入均值的概念;也可在討論一組數據中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全部數據的分布情況后,要求學生找出一個能夠代表這組數據整體水平的數值,從而感受平均數提供的是什么樣的信息,它在相應現實背景中究竟具有怎樣的意義。

第三,要引導學生從關注數據本身能夠說明什么逐步過渡到基于數據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推斷。例如,從自己班同學中超過一半的人有蛀牙,是否可以推出同年級其他班級同學,乃至全校所有同學的蛀牙情況?上面哪個判斷要可靠一些?要使推斷更加可靠可以怎樣做?事實上,這樣的推斷或多或少已經涉及樣本與總體的關系。盡管小學生不大可能也無需理解樣本與總體等概念,但可以借此初步感受樣本與總體的關系。如果我們能夠在活動中適當組織一些如上的討論,或者將從全班同學中獲得的數據與更大范圍的相關數據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比較,相信學生對數據的理解將更加透徹,基于數據所進行的思考也將更加深入。

4.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估計可能性的大小。

我們知道,判斷一個簡單隨機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通常有兩種方法:一是列舉出這個隨機事件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再根據這些結果作出判斷。二是先進行試驗,并記錄由試驗所產生的數據,再根據收集的數據去估計相關結果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事實上,上述第一種方法是基于定義和假設的概率計算,而第二種方法則是基于數據的統(tǒng)計推斷。在第二種方法中,盡管每次摸出的球的顏色是不確定的,但是只要摸的次數足夠多,我們就能從中發(fā)現一些規(guī)律,進而做出相應的估計和推斷,而這些正是數據隨機性特點的基本內涵。因此,這樣一種運用數據進行估計的活動既有助于學生從不同角度豐富對統(tǒng)計與概率的認識,同時也有助于凸顯隨機思想。

此外,在上述摸球活動中,我們也可以適當組織學生討論:要使估計的結果更準確,應該怎樣做?通過討論和相應的活動使他們進一步體會到:要使估計的結果更加準確,需要增加摸球的次數;摸球的次數越多,估計的結果就越準確。一般來說,這樣的經歷有助于學生進一步增強數據分析意識,提高運用數據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自覺性。

20、老人與海鷗評課稿聽課記錄

《老人與海》說課稿

《老人與海鷗》說課稿

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是來自廣州市第四十七中學匯景實驗學校的肖天旭。在匯景這個優(yōu)秀的團隊,我有幸參加了6個課題的研究。先后在《小學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師》等報刊雜志上發(fā)表文章16篇,同時借助市百千萬學習的平臺,有機會到深圳、杭州、上海等地去學習和鍛煉,近五年承擔了區(qū)以上公開課26節(jié),其中兩節(jié)國家級公開課還被錄成光盤,面向全國公開發(fā)行。我的導師特級教師何瑩娟老師認為我的課具有:樸實、扎實,大氣、靈動的特點,那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標。我希望我今天說的課也盡可能的體現這四個詞語。

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法、說目標,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進行我今天的說課。

第一,說教材: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老人與海鷗》。《老人與海鷗》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精讀課文。本組課文向我們講述了發(fā)生在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讀來令人難以忘懷。通過這一組課文的學習,繼續(xù)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注意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作為單元的開篇之作,我反復把課文讀了幾遍,課文寫的是一個老人與海鷗之間充滿深厚情誼的感人故事。教師一定用好這個例子幫助學生學習語言、體驗情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第二,說學情:

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與中低年級的學生相比較,他們的想法開始更加獨特,他們也具備一些學習能力,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但是思維的深度和寬度都還不夠,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引導,用文本為學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橋梁,讓學生不僅在課堂中學語文,還要在生活中學語文,不僅要會學習,更要會理解,會運用。

第三,說教學法:

教學要遵循以學定教,以生為本,以讀為主的思路,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品讀悟情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第四,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內容及特點,學生的情況,緊緊圍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預習學會本課生字、詞語,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自己的感受。

3.學習以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感情。

4.體會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

前兩個目標是側重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工具性目標,后面兩個目標側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人文性目標,教學重點是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老人與海鷗之間有著怎樣的感情。難點是體會課文是怎樣真實、具體地表達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

以上目標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解決字詞,疏通文意,抓住重點句段理解課文的情感,揣摩寫作方法。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二課時學習課文第二部分,做一個課外閱讀的交流匯報。我今天重點要說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

第五,說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我將分五個環(huán)節(jié)來完成)

一、學習導讀,明確愛的主題(約2分鐘)

自讀導讀內容,思考:

1.本單元的學習的主題是什么?(人與動物和諧共處。)

2.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要達到的目標是什么? (繼續(xù)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注意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設計意圖:課堂教學一定要滲透方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習慣。學習每組課文之前一定要讓學生學會讀導讀的內容,學會帶著問題去學習。)

二、聽寫詞語,引發(fā)愛的思考(約5分鐘)

1.板書課題。

2.聽寫詞語:塑料、褪色、餅干、節(jié)奏、樂譜、吉祥、抑揚頓挫、相依相隨。

3.大屏幕顯示,集體評改,提出要注意的字。

4.提問:

(1)在這些詞語中,哪個詞語最能體現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學生找到相依相隨)

(2)相依相隨什么意思?(換詞理解,拓寬詞匯量)

(3)誰和誰相依?誰和誰相隨?哪一部分寫的是相依,哪一部分寫的是相隨?(學生找到:老人和海鷗相依,海鷗和老人相隨。1-13自然段寫的是相依,14自然段到最后寫的是相隨。)

(設計意圖:聽寫是對學生預習課文的檢查,落實了第一個目標,而且突出了新課標提出的對寫字的強調。同時借助最能體現老人與海鷗深厚情誼的關鍵詞語相依相隨,幫助學生理清課文脈絡,弄清課文大意。)

三、品讀句段,感悟愛的深情(約20分鐘)

1.默讀課文1-13自然段。

2.劃出能體現老人與海鷗深情的句子和段落。

3.寫上批注。

4.小組交流。

5.匯報。

6.有感情的朗讀,用讀來表達自己感受。

7.體會寫法: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情寫具體的?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既要突出重點,又要突破難點,是這節(jié)課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一定要順學而導,把關鍵的句段出示在大屏幕上,比如第3自然段、第4自然段、第9自然段等,引導學生反復品味語言,讀出情感。同時及時補充老人的相關資料,添補學生對老人理解的空白,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老人寧可自己受苦,也要為海鷗著想的愛。在品讀句段的同時引導學生揣摩寫法。學生經過自主、合作、探究可以發(fā)現,通過動作描寫(3、4自然段),語言描寫(5、6、7、8、11、12自然段),神態(tài)描寫(8、10、12自然段),外貌描寫(2自然段),把老人對海鷗的情誼寫得感人肺腑。適時讓學生上來板書他們總結的方法。)

四、想象寫話,升華愛的情感(約10分鐘)

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景,配樂想象寫一段話:

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和海鷗就像親人一樣。同學們,閉上你們的眼睛想象,這十多年來,他經歷了什么?在狂風中,在暴雨中,在皚皚白雪中,在生病的時候你看到的老人與海鷗相依相隨的畫面將是怎樣的?請用一段話寫出你看到的故事。

(設計意圖:課堂練筆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種綜合性練習,它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是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有效途徑。)

五、布置作業(yè),延伸愛的內涵(約3分鐘)

1.你還知道哪些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故事?

2.課后收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詩句、名言、故事。

(設計意圖:三分靠課內,七分靠課外,課內學方法,課外求發(fā)展,教好語文,除了用教科書,還要大力推進兒童閱讀,讓學生不僅在課堂中學語文,還要在生活中學語文。)

第六,說板書設計:

本課板書設計,以老人與海鷗的情感為主,以文章寫法為輔,突出了文章重點與難點,簡單明了。

相依 動作描寫 外貌描寫

27 老人與海鷗 語言描寫 神態(tài)描寫

相隨

21、唯一的聽眾評課稿

《唯一的聽眾》評課

《唯一的聽眾》這篇課文, xx老師創(chuàng)設的民主、開放、和諧的課堂氛圍令我印象深刻,沈老師就像是一位心靈的導師,娓娓道來,使學生感受人間的真、善、美。

本堂課的教學設計獨具匠心。沈老師在教學主要環(huán)節(jié)采用了從課題引入的方法。找出寫有唯一的聽眾的句子用劃出。先讓學生找出相關語句,通過交流使學生對 唯一的聽眾有初步的認識。接著沈老師引導學生品味老婦人的語言。通過自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等形式,讓學生感受到老婦人對小主人公心理的影響。最后,沈老師引導學生品味老婦人的眼神,進一步感受老教授真、善、美的心靈,使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也在學習與交流的產生了共鳴,得到了升華。這樣的安排脈絡清晰、層次分明,達成教學目標也就水到渠成了?!段ㄒ坏穆牨姟愤@篇文章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我的心理、行動的變化,一條是老婦人的語言變化。沈老師在教學時有意弱化了前一條線索的探究,而著重引導學生品味老婦人的語言、眼神等語句,教學重點突出。設計老人為什么這么說?此刻我的內心怎么樣?等問題進行追問,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小主人公的內心變化,理解小主人公從音樂白癡到小提琴家的重大轉變的原因。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充分體現了沈老師對教材的深刻解讀和準確把握。

第二,沈老師所創(chuàng)設的開放、和諧的課堂很值得我們借鑒。整堂課,沈老師就像是一個朋友,與學生一起交流讀后的感受,和諧之風拂面而來。同時因為沈老師很強的課堂掌控能力,使得課堂上的氣氛民主而散漫,活潑而不吵鬧。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沈老師都有意識地讓學生自己去走進文本,感受文本,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在教學47自然段時,沈老師先由學生默讀課文,并在讀書時寫下這樣的感受,這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而且在隨后的交流中,我們也能聽到學生們精彩紛呈、獨特的感受和見解。

第三,本堂課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非常突出。老師注重讓學生讀中悟意、讀中悟情。在課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老師采用了指名讀、齊讀、分角色讀等多重形式,運用了朗讀、默讀等方法,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特別是在教學老婦人的語言描寫時,在交流對相關語句的感受后,沈老師設計了一個配樂分角色朗讀的環(huán)節(jié)。在學生理解詞句的基礎上,在悠然的樂曲的背景下,學生完全融入了人物的情感之中,課堂中我們確實也感受到了老師和學生的全情投入。這樣的教學入情入境,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又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唯一的聽眾評課稿第二篇:

教學目標:

  1,總體把握文章脈絡,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兩方面的變化去感受老教授對我的鼓勵以及我對老教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2,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人與人之間相互的支撐形成愛的暖流,進行拓展寫作.

  教學重點:

  要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幾個方面的變化去感受老教授對我的鼓勵與欣賞,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支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朗讀,寫作練筆.

  教學難點:

  1,本文作為對單元學習的收結,要貫穿人字結構是相互支撐的,它形成愛的暖流這個主題,這個主題分散到各篇文章中又不一樣,既要對前幾篇課文作出回顧,又要突出本文的愛是關心,鼓勵別人的關愛.

  2,全文朗讀要以老教授的用心關愛為著眼點,因涉及到的文句比較多,所以要進行及時的多種形式的練習.

  板書設計:

  老教授用心

  相互支持愛

  我盡心盡力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我們先回憶一下,這個單元語文學習的主題是什么

  生:愛(板書靠左:愛)

  2,對,是愛.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支持就形成了一股愛的暖流,所以,單元提示說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

  3,在課文《窮人》中,漁夫一家用善意的行動給困難中的人以關受,在課文《別餓壞了那匹馬》中,殘疾青年用善意的謊言維護了別人的自尊.

  4,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第11課,一齊讀課題(《唯一的聽眾》指題).

  5,這一課,寫的是誰對誰的愛,又是通過哪件事,表現出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支持的(出示)

  6,帶著以上問題,我們來讀課文,讀的時候要把字形看清楚,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自己朗讀(5分鐘)

  評:本環(huán)節(jié)體現了教師對教材單元組合的重視,發(fā)揮了教材單元組合的作用,讓學生有整體的單元意識,并且通過單元整體的引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抓住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體現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整體感知課文

  1,這一課寫的是誰對誰的愛

 ?、偕?老婦人對我的愛

 ?、谀懿荒苷f得確切一些,這位老婦人是一位

  生:老教授(板書)

 ?、圻@一課,寫的就是老教授對我的愛.

  2,你是通過哪件事,感受到老教授對我的這種支持,這種愛的

  生:學琴(反復問三人)

  評:本環(huán)節(jié)教師問題簡單明了卻讓學生了解了本文的主要事件,讓學生在學生的過程中有整體的感受.符合語文學習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認識過程和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

  三感受老教授對我的愛

  1,是啊,這種愛是通過老教授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表現出來的(小結).默讀課文38自然段,劃出這樣的詞句.

  2,讀你找到的句子

  預設:

 ?、倮先私凶×宋?說是我打擾了你嗎,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兒坐一會

  a.你為什么劃這一句

  b.老教授說是我打擾了你嗎其實是誰打擾了誰老教授為什么要這樣說呢

  c.帶著這種感情,誰能讀這個句子(三人)

  d.還有什么要補充的

 ?、谖蚁肽阋欢ɡ梅浅:?可惜我的耳朵聾了

  a.你為什么劃這一句

  b.聯系上下文,老教授的耳朵真的聾了嗎那她為什么要這樣說呢(讓我放心)還有什么要補充的

  c.這句話你們會不會讀

  (如不妥,追問:這樣讀行不行應該怎樣讀)(多人邀讀)

  (好的話,追問:為什么要這樣讀)

 ?、垡沧x,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每天早晨

  a.你為什么劃這一句

  b.你是從哪個詞語感受到這種愛的.(用心,板書)

  c.還有什么地方你也看出教授在用心支持我(每天)

  d.你能不能用心來讀這句話.

  ④我停下來時感覺

  a.你為什么劃這一句

  b.抓住了真不錯來說,能不能抓住這個詞來讀.

  c.還有什么要補充的

  ⑤有一次像深深的潭水.

  a.為什么劃這一句

  b.你從教授的哪個動作中,感受到這種愛.為什么說像深深的潭水呢

  c.帶著這種感受,你來讀這句話.

  ⑥三次平靜地望著.(根據學生理解情況,作為選擇問題)

  a.你能聯系上下文,是會讀書的學生.

  b.為什么你認為這也能看出老教授對我的愛

  5,從教授的語言,動作,神志中,我們感受到她總在用心關愛我,所以教授的每一句話在我聽來,都像是詩一般的語言(小結).

  6,我們也來讀一讀,感受一下,老師先讀,老師讀完你們接著讀老教授的話,從3讀到8自然段.

  評:此環(huán)節(jié)教師圍繞單元目標,讓學生通過語言,行動,心理活動來感受人物的形象同時展開教學,這一點,執(zhí)教老師抓住了,并抓準了.課堂中展示過程也比較充分.學生學得比較主動.學習中,學生的理解,感受,體會都比較到位,教學效果在學生的發(fā)言中能夠體現.

  但是,學生對人物形象的感受,對文學作品的體會學生是要經歷一個由淺入深,由粗到細,由簡單到復雜在回到簡單的認識過程的.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展示,合理調節(jié),用什么方法讓學生能更清晰地獲得這個過程呢這是很有講究的,需要教師精心設計的.本課應該有兩個梯度:一個是通過語言文字感受到老教授對自己的愛,另一個是讓學生體會到這種愛是傾注了老教授良苦用心的.但由于執(zhí)教老師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教學過程顯得平鋪直敘,這兩個梯度交*進行顯得無序,教學中學生始終在一個平面上思考,教學的深入不夠,沒有梯度,教師作用的發(fā)揮不夠,提問顯得瑣碎,學生跟著老師無休止的問題走,沒有自己真正的思考,教學的有效性不足.

  四,感受我對老教授的愛

  1,老教授這樣用心支持我,我又是怎么做的呢

  2,你能用這段里的一個詞語來概括嗎

  (盡心盡力板書:盡心盡力)

  3,就是這種用心與盡心的相互支持,最后我獲得了成功.演奏成了我難以割舍的愛好,讓我們和著《小夜曲》一齊讀最后一段,感受他的成功.

  4,是啊,聽眾是唯一的,關愛卻是相互的(指課題),讓我們互相關愛,讓人字的結構變得更加牢固吧!(總結)

  評:此環(huán)節(jié)教師做了略讀的處理,很適當.由于有了前面內容的學習鋪墊,學生自己能夠解讀文本,充分發(fā)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課堂顯得輕松自如,有效率.

  五,拓展寫話

  1,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像老教授一樣支持你,幫助你,讓你獲得成功的人他是怎樣支持你的請你簡單的寫在1#本上.

  2,交流(23人)

  3,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評:此環(huán)節(jié)展示了教師對學生練筆的重視,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在這點上更加應該突出.但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內容,本次拓展寫作的內容太泛,設計還不夠精細.

22、老人與海評課稿

六年級語文上冊老人與海聽課稿,分享老人與海聽課感受和記錄

老人與海評課稿第一篇:

《老人與?!氛f課稿

一、說教材

二、說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重難點

四、說教法

五、說學情

六、說教學過程

七、說板書

一、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及特點

新課程改革之后,《老人與?!钒才旁谌私贪姹匦?第一單元(小說單元)中,它是作為一篇自讀文章出現的。本單元是高中階段的第一個小說單元,在現行高中語文教材中共有2個小說單元,必修3和必修5各一個??梢?,本單元在整個高中小說教學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初中小說學習的焊接點,又是整個高中小說學習知識技能的伸展點。

二、教學目標

三維目標

1.引導學生快速閱讀,把握小說的主要內容,進而對重點段落和人物的內心獨白進行細讀,揣摩小說的語言和行文特點。

2.結合文中人物的經歷和語言,分析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3.感受主人公憑著勇氣、毅力和智慧在艱苦的環(huán)境里抗爭,不屈服于命運的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對重點段落和人物的內心獨白進行細讀,揣摩小說的語言和行文特點。

2.培養(yǎng)不屈服于命運,憑著勇氣、毅力和智慧在艱苦卓絕的環(huán)境里進行抗爭的精神。

教學難點:

結合文中人物的經歷和語言分析和揣摩本文人物形象的精神內涵。

四、教法

1.情境導入法:結合作家本人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及其硬漢形象,并播放電影版《老人與?!返木势?,使他們直觀地感受到男主人公桑地亞哥的血性與無畏,從而進入到作者為我們創(chuàng)設的情境之中。

2.生本探究法:教師通過問題的設置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探究,在自主合作、交流中,逐步加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和語言風格的把握。

五、學情

相比較散文、詩歌、戲劇體裁來說,學生對小說的興趣還是比較高的;并且經過初中三年的學習,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小說閱讀理解能力,但生活閱歷上的欠缺,使得他們在理解《老人與海》這種具有很強象征性和哲理意味的小說時,很難深入挖掘小說文字表層之下所潛藏的意蘊;于是,我想以《老人與?!窞槔?,嘗試引導學生學會挖掘小說故事情節(jié)之外的外延與內涵!

六、教學過程

Ⅰ.情境導入

Ⅱ.情節(jié)簡介

Ⅲ.整體感知合作探究

Ⅰ.情境導入

他是一個酷愛打獵和釣魚的作家

他曾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場上沖鋒陷陣

他的身上中過237片彈片

他的頭上縫過57針

他在非洲兩度飛機失事

嚴重的腦震蕩使他的視力和健康每況愈下

他用筆塑造了一系列打不垮的硬漢英雄

他用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拒絕成為生活的弱者

他就是美國的文壇硬漢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海明威

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独先伺c海》

電影海報、播放電影片段

Ⅱ.情節(jié)簡介

《老人與海》的情節(jié)并不復雜。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連續(xù)84天沒捕著一條魚。后來,他獨自一人出門遠航,在海上經過三天兩夜的搏斗,終于捕到一條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馬林魚。然而,在歸途中,一條條鯊魚陸續(xù)圍了上來,盡管老人奮力拼搏,但還是沒能抵擋住兇猛鯊魚的進攻,等他回到海岸時,大馬林魚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Ⅲ.整體感知合作探究

學生閱讀全文,解讀探究

學生活動一:速讀課文,并分組思考問題,多媒體課件顯示:

1.選文的主要情節(jié)是什么?

2.老人與鯊魚搏斗的場景一共出現過幾次?

哪次給你的印象最深?

3.老人是在什么情況下與鯊魚接二連三地進行搏斗的?

4. 老人不顧一切搏斗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實現了嗎?在這個過程中,老人有沒有動搖過?

學生活動二:投影顯示老人捕魚的畫面

教師提問1:通過剛才的幾個問題,一個血肉豐滿的老人已經向我們走近了,但畢竟是感性的,誰能用準確的語言將老人理性地展示出來呢?

教師提問2:大家將最美的花環(huán)戴在老人桑地亞哥身上,但也有人說:老人失敗了。大家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結合老人的內心獨白點評:

人類是偉大的,然而偉大并不僅僅在于事業(yè)和業(yè)績,人類的偉大應該具有更深的內涵,那就是人性的自信、自尊和自強。

關于失敗,詞典這么解釋:喪失信念,放下武器。

看看桑地亞哥,他同馬林魚戰(zhàn)斗了兩天兩夜,又同各種鯊魚進行了五次漫長的戰(zhàn)斗,在這個過程中,老人喪失過武器,但他從未放下武器。老人留下了血水,卻從未流過淚水。他的身上始終有一種面對困難不服輸的品質。困難、挫折愈大,拼搏勁就愈強。他是意志上的偉人,行動上的巨人。這樣的人頂天立地,他是一個勝利了的失敗者,一個失敗了的英雄。

拓展:

從他身上你獲得什么啟發(fā)?如果有一天厄運來臨,我

難點探究:

文中的內心獨白有什么特點,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學生在文章中找出并分小組討論。

教師明確:本文除了有關老漁夫桑地亞哥與鯊魚搏斗場面的描寫,還有大量人物的內心獨白,它們忠實地記錄了桑地亞哥的內心活動,寫出他在海上漂泊的這幾天的心態(tài),通過自由聯想的方式,真實地再現了老人的思想與感受。這些內心獨白不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內心的自豪感、堅毅以及尋求援助的孤獨感,而且閃爍著深邃豐富的哲理光彩,豐富了小說的思想,構成小說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說中的硬漢子多是啞巴公牛,言語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漁夫桑地亞哥卻具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具有堅強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動的人,因此成為海明威小說中刻畫最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課后拓展

在課后的積累閱讀過程中,嘗試對比東西方小說在人物刻畫方面的異同。

推薦閱讀:《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

七、板書

硬漢精神: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他是一個勝利了的失敗者,一個失敗了的英雄。

內心獨白:揭示了主人公的思想情感,閃爍著哲理的光彩,豐富了小說的內涵

老人與海評課稿第二篇:

《老人與海鷗》說課稿

一、說教材 

《老人與海鷗》是小學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文章。本組課文向我們講述了發(fā)生在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展示了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讀來令人難以忘懷。 學習本組課文要完成的目標是:繼續(xù)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注意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練習以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抓住描寫老人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體會蘊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二、說學生六年級的學生經過五年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些理解課文的能力,掌握了一些閱讀的方法。我班學生多數思維較活躍課堂上敢于發(fā)表個人的見解。孩子天生就喜歡小動物,每個人與動物之間都可能發(fā)生很多有趣的、令人難忘的事,所以學習這篇課文, 很容易和學生產生共鳴,教師只需精心設計好問題,引領學生自主地探究,發(fā)表個性化的見解。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要關心個體差異和共同的學習需求,要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意識。三、說教學目標本篇課文需要兩個課時,我在這里重點說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是在第一課時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著重理清課文的脈絡,切實感受到老人對海鷗的一片深情的基礎上進行的。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并進行語言積累。(3)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句子的意思。2、過程與方法(1)通過多讀、有感情的朗讀,達到理解本課的目的。(2)通過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的。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動物。教學重點:練習以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抓住描寫老人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詞句,體會蘊含其中的深厚感情。教學難點: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

【設計理念】本課設計以人為本,以讀為本,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讓學生走進自主探究的境界,在閱讀體驗中感悟文本;使學生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使學生人人有機會與文本對話,在交流的過程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說出自己的感動,敬佩,震撼等感受,使學生真切感受人與動物的親情,感悟大自然的和諧之美。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課文插圖或多媒體課件。

23、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

圓的面積公式推導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使學生理解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掌握圓的面積 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激發(fā)學生參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觀察和概括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極限思想

教學重點:

1、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2、掌握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圓片,剪刀。學具準備:分成十六等分的圓硬片。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設計意圖】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學生明白這個故事與所要學習的內容有聯系。

二、出示學習目標

【設計意圖】讓學生清楚學習的重點,難點是什么?也提醒老師要有的放矢。

三、學習新知

(一)、定義:

1、摸一摸哪里是圓的面積?圓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圓的面積。

(二)、小組交流

圓與以前我們研究的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處:圓是由一條封閉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而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都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封閉圖形。

如何化曲為直呢,推導出它的面積公式呢?

(三)復習舊知,滲透極限思想

1、還記得這些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還記得嗎? (我們是通過剪拼的方法把它轉化成長方形的。)

小結:把圓轉化成哪一個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從而得到它的面積公式。

(四)小組合作學習

(1) 老師引導學生將圓化曲為直,先將圓沿直徑剪開,然后沿半徑再把圓平均分成偶等份。然后把剪成多份并用拼的方法將其轉化成學過的規(guī)則圖形。

(2)請學生觀察四組圖。隨著份數的不斷增加,有何發(fā)現?

(3)轉化后的圖形面積與圓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4)長方形各部分相當于圓的什么?

(5)試著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

(五)風采展示

1、學生匯報推導過程。

2、學生齊讀圓面積公式。并說一說圓的面積大小與什么有關系?

【設計意圖】 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是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中,每個學生都動口,動手,動腦,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六)當堂測試與應用

1、做課件圖示,求半徑為2分米的圓的面積

2、做課前出示的圓形花壇的面積。

3、根據下面所給的條件,求圓的面積。

(1)半徑2分米

(2)直徑10厘米

4、一個雷達屏幕的直徑是40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5、判斷對錯:

(1)圓的半徑越大,圓所占的面積也越大。 ( )

(2)圓的半徑擴大3倍,它的面積擴大6倍。 ( )

【設計意圖】在當堂測試與應用中設計了基本練習與綜合練習?;揪毩曋饕羌訌妼W生對圓面積的認識,并能計算圓的面積。綜合練習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讓學生根據不同的條件求出圓的面積,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又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

(七)總結

今天我們推導出的圓的面積公式,是利用剪拼方式,把圓轉化成長方形的。可見數學知識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知識間的聯系就是我們學好數學的鑰匙。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4、圓的面積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面積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

《圓的面積》

教學目標:

1. 了解圓的面積的含義,經歷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面積計算公式。

2. 能正確運用圓的面積公式計算圓的面積,并能運用圓面積知識解決一些簡單實際的問題。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圓面積公式的活動中,體會化曲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極限思想。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探索圓面積公式并能夠運用圓面積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探索推導圓的面積公式,體會化曲為直思想。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直尺、圓形紙片、毛線或繩子。

教學過程:

一、激活表象、再現特征。

1.(投影出示16頁的噴水動畫):

師:這是現代化農田里的一個自動噴水頭,噴射的距離為5米,從畫面中你能得到哪些數學信息?(課件演示噴射過程,理解什么是圓的面積)

學生可能回答:噴水頭噴射一周得到一個圓形,噴射的距離5米就是圓的半徑。

師: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學生可能回答:這個自動噴水頭噴射一周的周長是多少? 自動噴水頭噴射一周澆灌的農田面積是多少?

師:求噴水頭轉動一周澆灌的面積有多大就是求誰的面積?課件演示由生活中的圓抽象的過程。(板書:圓的面積)

二、合作探究、推導公式。

1.估算圓的面積。

(1)老師提出問題:你能估一估半徑是5米的圓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嗎?

(2)獨立估算后,把自己的想法與同桌進行交流。

(3)班內匯報交流:讓不同想法的學生分別匯報,其余學生在認真傾聽的同時,可以提出自己的質疑或不同想法。

(4)師:求圓的面積,我們用數格子的方法方便嗎?如何又快又好的求出圓的面積呢?(引出用公式計算)

2.探索圓面積公式

(1)學生操作

老師提出要求:請大家拿出準備好的的圓,和小組同學一起剪一剪,拼一拼,看看能拼成一個什么圖形?并思考你拼成的圖形與原來的圓形有什么關系?(同學們開始操作,教師巡視)

(2)初步匯報,實物展示。

匯報要求:○1如何分的?○2把圓轉換成了什么圖形?(學生匯報的同時教師課件演示)

學生可能是4等分、8等分、16等分、32等分,學生可能拼成的圖形有4種情況:

(3)比較反思,發(fā)現規(guī)律。

學生結合課件或展示的實物,比較4等分、8等分、16等分、32等分拼成的近似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說一說有什么發(fā)現?

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會發(fā)現:等分的份數越多,等分后拼成的圖形越接近于長方形)

師:如果把一個圓等分成64份、128份拼成的長方形會怎樣呢?(微機顯示,讓學生體會到圓等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于長方形。)

(4)深層匯報,轉化思考:

匯報問題○3:拼成的圖形與原來的圓形有什么關系?

學生通過匯報得知:近似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周長的一半,C/2=r,它的寬是圓的半徑r(學生匯報的同時,老師課件演示)

(5)提出問題:你能否由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得到圓形面積公式呢?并說出你的理由。 (因為拼成的長方形的長也就是圓形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寬就是圓形的半徑。而長方形面積=長寬,那么那么圓形面積=圓周長的1/2半徑即可。)

(生說,教師板書)用字母怎么表示圓面積公式呢?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圓的面積=圓周長的一半半徑

S=rr

S=r2

(6)拓展探究:根據上面由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你是否受到了啟發(fā)?剛才還有的同學把圓轉化成了平行四邊形,等腰三角形或者是梯形,你能試著用你轉化成的那個圖形的面積公式推出圓的面積公式嗎?

(7)總結:今天我們已經實踐證明了,把圓拼成一些已經學過的直線圖形,都能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S=r2 。把曲線圖形拼湊成直線圖形,體現了一個數學思想,那就是化曲為直的思想,化曲為直的思想是數學上一個最重要的思想。

三、試做例題、反饋矯正。

1.解決情境導入時的問題:噴水頭轉動一周可以澆灌多大面積的農田?

學生獨立嘗試用圓面積計算公式計算后,老師展示學生出現的各種不同情況,讓學生分析比較,哪種方法最正確合理。

3.1452=3.1425=78.5(米2)

答:噴水頭轉動一周可以澆灌78.5平方米的農田。

2.計算下面圓的面積。(課本18頁試一試的第一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后,讓學生比較三道題的不同,說一說計算圓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讓學生體會半徑是求圓面積的必備條件。

四、鞏固訓練、靈活運用。

師: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要培養(yǎng)自己熱愛數學,善于觀察的良好習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動腦筋解決下面的問題。

1.計算下面圓的面積。

r=3cm d=10dm c=12.56m

獨立完成,同位相互檢查訂正,發(fā)現共同錯誤集體訂正。

2.要求一張圓形紙片的面積,需測量哪些有關數據?比比看誰先做完,誰想的辦法多?

(1)可測圓的半徑,根據S=r2求出面積。

(2)可測圓的直徑,根據S=(d/2)2求出面積。

(3)可測圓的周長,根據S=(c/2)2求出面積。

3.實際應用:

一塊圓形鐵板的周長是31.4分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4.在一個邊長10米的正方形中放置一個最大的圓,這個圓的面積是多少?

五、評價小結、引發(fā)反思。

1.師: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研究的是圓的面積,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通過把圓等分成若干份,拼成我們學習過的圖形,我們推導出了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是S=r2 ,知道了要求圓的面積必須知道圓的半徑,并且學會了用圓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老師總結:

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生活中圓形的物體到處可見,希望大家用數學的眼光到生活中找一找我們用今天學習的圓的面積公式,還能解決哪些實際問題。

板書設計:

圓的面積

把一個圓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

長方形的面積= 長 寬

圓的面積=圓周長的一半半徑

S = r r

S=r2

25、東漢的興亡評課稿

七年級歷史上冊東漢的興亡聽課稿,分享東漢的興亡聽課感受和記錄

東漢的興亡評課稿:

東漢的興亡

【教學目標】

1.知道光武中興、外戚宦官交替專權及黃巾起義。

2.通過比較文景之治和光武中興共同原因和作用,基本掌握歷史比較法的運用方法。

3.通過對光武中興原因出現原因分析,認識王朝的興亡與統(tǒng)治者的治國方略息息相關。從而培養(yǎng)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分析歷史人物、歷史事件。

【學習重點】 光武中興、外戚宦官交替專權

【學習難點】 東漢后期社會動蕩的主要原因。

【學習過程】

本課的內容設計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光武中興;第二部分為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第三部分為黃巾起義。

一、光武中興

1.閱讀教材,講述東漢政權的建立(包括背景、時間、人物、都城)

2.東漢建立之初,當時統(tǒng)治者(光武帝)采取了哪些治國措施?出現了怎樣的盛世局面?

3. 光武帝以柔術治天下與西漢時休養(yǎng)生息政策有什么異同?

相同點:從背景和目的看,統(tǒng)治者都吸取了前朝亡的教訓,為緩和階級矛盾,維持統(tǒng)治,也是為扭轉經濟凋敝,社會動蕩的局面而采取的對策;從措施上看,主要是減輕農民負擔,來恢復發(fā)展生產,但得利最大的還是豪強地主;從效果上看,都出現了盛世局面。

不同點:光武帝著重解決奴婢問題,重視吏治整頓,重視文化教育;光武帝的柔道滋養(yǎng)了豪強地主勢力,使東漢政權潛伏著隱患。而西漢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則為漢武帝的有為和西漢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二、外戚宦官交替專權

1.閱讀教材,回答。

(1)外戚、宦官各是什么人?他們?yōu)槭裁茨軌驅啵?/p>

(2)外戚宦官交替專權造成什么后果?東漢后期宦官交替專權,政治腐朽不堪

2.材料:漢順帝末年,京都流傳一首童謠: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

這首童謠反映了當時什么樣的政治狀況?這首民謠體現了百姓們不畏強權,勇于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且不卑不亢,視死如歸的精神。

三.黃巾起義

1.閱讀教材回答問題(黃巾起義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領導者、口號、結果)

2.材料分析。

材料一 發(fā)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輕。

(1)這是當時的一首民謠。想一想,這首民謠反映出民間什么樣的情緒?

材料二 《后漢書皇甫嵩傳》記載,黃巾起義爆發(fā)后,起義軍燔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長吏多逃亡。旬日之間,天下響應。

(2) 為什么黃巾起義會得到天下響應?

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斗不止、邊疆戰(zhàn)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發(fā)動了猛烈攻擊,并對東漢朝廷的統(tǒng)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直擊中考】

1.東漢劉秀統(tǒng)治時期,政治清明,國力強盛,史稱( )

A.光武中興 B.貞觀之治 C.開元盛世 D.文景之治

2.東漢的首都在( )

A.長安 B.洛陽 C.大澤鄉(xiāng) D.巨鹿

3.( )起義沉重打擊了東漢的統(tǒng)治,使其一蹶不振。

A.大澤鄉(xiāng) B.軍閥 C.黃巾 D.外戚

4.光武中興出現在( )

A.西漢中期 B.東漢初期 C.東漢中期 D.東漢末期

5.動搖了東漢統(tǒng)治,使東漢王朝走向衰亡的是( )

A.黃巾起義 B.州牧割據 C.宦官專權 D.光武中興

A B C B C

26、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評課稿

七年級語文上冊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聽課稿,分享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聽課感受和記錄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評課稿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

一、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等有機物,運用實驗的方法檢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

2、知道有機物對于生物體的重要作用,認同綠色植物在制造有機物方面對于生物圈的重要意義。

(二)能力目標:

1、運用實驗的方法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

2、訓練學生嘗試設計實驗的技能,初步領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3、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經歷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感受探究帶來的快樂;

2、初步學會合作交流,樹立探索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培養(yǎng)

3、認識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及至整個自然界的意義

二、學習重點和難點:

1.學習重點:

(1)驗證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

(2)光合作用的條件。

2.學習難點:

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設計。

三、教學方法:實驗法

四、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新課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人是這樣,動物也是如此,綠色植物每天也需要一定的營養(yǎng),那么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消耗的大量有機物是從哪來的呢?它是通過綠色植物生產出來的,這些綠色植物是如何制造有機物?制造的有機物是什么?又需要什么樣的條件?我們今天就用實驗來探究一下,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出示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出示課件)

1、實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步驟:

(1)把天竺放在_____________ 。目的是讓葉片內的_____運走耗盡。

(2)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一部分_____________起來,這樣就形成了一組__________。

(3)幾小時后,去掉___________,把葉片放到酒精中隔水加熱去掉__________。

(4)用_____漂洗葉片,再向葉片滴加______

(5)稍停片刻后,用清水洗掉碘液,觀察______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制造了__________,光合作用需要_____。

(三)我的疑問 請同學們提出預習中的疑難問題,師生共同釋疑。

(四)合作探究

請大家看教材P116的想一想,議一議:綠色植物除了為蛙提供隱蔽的棲息環(huán)境外,對蛙的生活還有什么重要作用?請學生回答。

一、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

閱讀教材P116-117的實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

請根據實驗目的要求提出問題:

1、綠葉制造的有機物是淀粉嗎?

2、光是綠葉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嗎?

作出假設:

1、綠葉制造的有機物是淀粉。

2、光是綠葉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設計實驗:單一變量:光

設計對照:將葉片的一部分照光,部分遮光 。

減少誤差:將植物的多個葉片進行相同實驗,并且多個組重復相同的實驗。

結合教材上的實驗認真概括實驗步驟:暗處理葉片遮光并在光下照射幾個小時去掉遮光的黑紙在酒精中隔水加熱(脫色處理 )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 清水漂洗,觀察變化。

分析現象,得出結論:

結論:1.葉片的見光部分產生了有機物淀粉。

2.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出示問題

1.為什么把天竺葵在實驗前放黑暗處一晝夜?

2.只將完整葉片的一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

3.酒精有何作用?

4.為什么把葉片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熱?

5.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是來鑒定什么成份?其結果說明什么?

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回答問題:

1.消耗葉內貯存的有機物,否則不知淀粉是實驗中制造出來的,還是葉內原來就有的。

2.使遮光和未遮光部分形成對照,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

3.酒精是為了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起到脫色作用。

4.把葉片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熱,是因酒精的沸點比水低,如果直接放在火上加熱,不僅酒精蒸發(fā)得太快,造成浪費,而且溶解葉綠素的效果也不太好,尤其是易引燃酒精發(fā)生危險。

5.碘液遇淀粉可變成藍色,故可用碘液來鑒定葉片是否生成有機物淀粉。結果葉片的見光部分遇到碘液變成了藍色。而遮光部分未變藍色,說明葉片見光部分產生了有機物淀粉。

學生互相補充,完善答案。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評價和補充。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118,找出光合作用概念,并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進行描述。

學生閱讀、總結光合作用概念。光合作用: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叫光合作用。

小結:①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② 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③ 葉綠體既是生產有機物的車間,也是將光能 轉變?yōu)? 化學能的能量轉換器。

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有什么作用呢?請大家閱讀教材p118下面-119頁的內容。

二、有機物用來構建植物體

1、有機物經篩管運輸到植物體各處的細胞,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并參與構建植物細胞,進而構成各種組織、器官,直至整個植物體。

2、從細胞水平來看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是有機物

細胞壁的主要成分 纖維素

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質和脂質

細胞核DNA

3、從器官水平來看器官的主要組成成分是有機物

果實:如蘋果、梨子的主要成分 糖類

種子:如黃豆、花生的主要成分蛋白質和脂肪

芝麻和向日葵的主要成分脂肪

根和莖:如甘薯的根、蓮藕的莖的主要成分 淀粉

4、從個體水平來看構成植物體干重的絕大部分物質是有機物,只有極少部分是無機鹽。

5、植物的生長同溫度的關系

氣溫低植物合成有機物減少甚至停止,植物生長緩慢。

氣溫高,植物體合成有機物多而快,植物生長快。

三、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養(yǎng)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1、滿足植物自身生長、發(fā)育、繁殖的需要;

2、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

3、綠色植物作為生物圈中的生產者,制造的有機物,通過食物鏈、食物網,養(yǎng)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五)歸納整理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指名學生回答后,教師出示課件

第四章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

一、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

1.實驗步驟:暗處理葉片遮光并在光下照射幾個小時去掉遮光的黑紙在酒精中隔水加熱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清水漂洗,觀察變化。

2.結論:(1)葉片的見光部分產生了有機物淀粉。

(2)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二、有機物用來構建植物體

1、從細胞水平來看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是有機物

2、從器官水平來看器官的主要組成成分是有機物

3、從個體水平來看構成植物體干重的絕大部分是有機物

三、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養(yǎng)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六)檢測訓練

1、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其目的是:( C )

A.便于檢驗淀粉的多少 B.有利于除去葉綠素

C.讓葉片內原有的淀粉轉運耗盡 D.便于用碘液檢驗

2、用黑紙片將葉片的一部分從上下兩面遮蓋起來,然后移到陽光下,這一實驗的目的是:( C )

A.使遮蓋的部分不進行氣體交換

B.遮蓋后可減少蒸騰作用

C.遮蓋與不遮蓋部分進行對照

D.控制遮蓋的部分把氧氣釋放

3、生物進行各項生命活動的能量最終來源于 ( D )

A、化學能 B、熱能 C、電能 D、光能

4、下列哪項植物生命活動可以不需要光:( B )

A、光合作用 B、蒸騰作用

C、葉綠素的形成 D、植物制造淀粉

5、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是:( C )

A、水分 B、空氣 C、光 D、溫度

6、我們每天的食物絕大部分來源于綠色植物的 ( C )

A、呼吸作用 B、蒸騰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板書設計

第四章: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

一、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

1.實驗步驟:

2.結論:(1)產物是淀粉 (2)光是條件。

3.光合作用概念

二、有機物用來構建植物體

三、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養(yǎng)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七、課后反思:

27、植株的生長評課稿

七年級生物上冊植株的生長聽課稿,分享植株的生長聽課感受和記錄

植株的生長評課稿

第二節(jié) 植株的生長

一、課程資源分析

上節(jié)課測種子發(fā)芽率的發(fā)芽種子可作為本節(jié)課的課程資源,從中挑選一部分生長狀況好的,用來探究幼根的什么部位生長最快。根尖各部分的生長變化情況和芽發(fā)育成枝條的情況,都是比較抽象的內容,可開發(fā)多媒體課件資源,使它變得形象直觀。開發(fā)利用農民種地都要施肥這一課程資源,學習植株的生長需要營養(yǎng)物質。農場各連隊的農業(yè)技術人員、學生家長中以種地為生的,是學生調查植物生長需要哪些無機鹽的良好課程資源。

二、教材分析

植株的生長過程同種子萌發(fā)的過程一樣,也是一個抽象的動態(tài)過程,也要靠學生的想象才能理解。通過測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長最快的部位,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根的生長。植株為什么會生長能?它是通過什么途徑生長的呢?通過對教材中植物生長情況的探究,知道任何生命活動形式都需要營養(yǎng)物質、水和無機鹽。會促使學生探究植物生長需要哪些無機鹽;根對水分的吸收情況;營養(yǎng)物質的來源等,使前后所學知識聯系起來,對植物體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三、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需要學生探討的東西較多,學生們能力有限,部分學生由于作業(yè)的壓力較大,一些探究、調查活動經常完不成任務,為了能保證探究計劃的順利實施,要求各組安排好組內成員的具體任務。

四、教學策略

利用測定種子發(fā)芽率的實驗中發(fā)芽的種子,引導學生從中挑選一部分生長狀況好的,作為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長最快的實驗材料,在上面均等地用細毛筆畫4條線,每天觀察相鄰兩線之間的距離,并記錄下來,分析判斷根生長最快的部位。

開發(fā)多媒體課件學習根尖各部分的生長變化情況和芽發(fā)育成枝條的情況。

課前布置學生調查植物生長需要哪些無機鹽,植物缺少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鉀的無機鹽會表現出什么病癥。

五、教學目標

1、描述根的生長和枝條發(fā)育的過程。

2、運用測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長最快的部位。

3、運用調查的方法了解無機鹽與植物生長的關系?!?/p>

六、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描述根的生長和枝條發(fā)育的過程

難點:理根與枝條的伸長方式

七、教學流程

課前布置:

1、作完種子發(fā)芽率的實驗后,要求各小組從中挑選生長狀況好的幼根,用細毛筆在上

面畫等距離的四條線,要求各組每天觀察并記錄各段距離的長度,判斷哪部分生長

最快。

2、調查植物生長需要哪些無機鹽?施肥時應注意哪些問題?調查目標是連隊的農業(yè)技術人員和自己的家長。

分析匯報:

1、根尖各段距離的變化情況,判斷哪部分生長最快?

2、植株生長需要哪些無機鹽?施肥時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課件展示:展示根尖生長變化情況的課件。

引導討論:教師引導說:根是不斷向下生長的,根是怎樣生長的?

總結提升: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qū),伸長區(qū)的細胞來自分生區(qū)。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分生區(qū)的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長區(qū)細胞體積的增大。

課件展示:展示牙發(fā)育成枝條的多媒體課件。

引導討論:讓學生依據根生長的原理討論芽生長的原理。

總結提升:芽中也有分生組織。芽在發(fā)育時,分生組織的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條。

生長連線:分析芽與枝條的對應結構,給芽的結構圖與枝條的圖的相應部分連線。

另拓空間:教師講述,無論是根的生長,還是芽的生長,它們的共同之處是什么?

學生討論后,根據情況指出:都離不開細胞的分裂和生長。自然界中的各種生物的生長都需要營養(yǎng)物質,植物不論是細胞數量的增多,還是細胞體積的增大,都需要不斷補充營養(yǎng)物質。這些營養(yǎng)物質是什么呢?

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它們是水、無機鹽和有機物。

教師接著問:植物生長需要最多的無機鹽有哪些?

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鉀的無機鹽。

圖片展示:展示一些缺少某種無機鹽出現的病癥的植物圖片,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八、教學反思

幼根的生長中,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分裂和伸長區(qū)細胞的伸長,都是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雖然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多數學生掌握了這一內容,但由于課件制作水平有限,少部分學生對這部分知識仍處于死記硬背的狀態(tài)。

枝條是芽發(fā)育成的這部分知識,雖然與幼根的生長一樣,也是一個較為抽象的過程,但葉芽的結構與枝條的結構有形態(tài)上的聯系,所以比較容易使學生理解,教學效果比幼根的生長好。

關于植株生長需要營養(yǎng)物質的知識,與農場的實際情況聯系比較密切,學生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很好。

課程資源開發(fā)和利用

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長最快,利用了上節(jié)課萌發(fā)的種子。即降低了實驗的成本,完成了探究實驗,又使學生將本節(jié)課與上節(jié)課的內容聯系起來,對學生掌握全章內容都有宜處。

植株的生長這一節(jié)教學內容是與農場的實際情況聯系比較密切的,生活中與農業(yè)生產緊密聯系的課程資源比較容易開發(fā)。各連隊都有農業(yè)技術人員,大多數家長都有種地的經驗,只要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做,都能完成調查任務。

本節(jié)課開發(fā)利用了多媒體課件,制作了幼根的生長和枝條的發(fā)育的動畫。盡管制作的課件與植物生長的真實情況有一定的差距,但還是對大多數學生理解根的生長和芽的發(fā)育起到了很好的幫助作用。

28、細胞的生活評課稿

七年級生物上冊細胞的生活聽課稿,分享細胞的生活聽課感受和記錄

細胞的生活評課稿

《細胞的生活》教學設計  

教材內容分析:  

1、課標要求:

《細胞的生活》是初中生物十大主題之二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的二級主題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內容,本節(jié)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動物細胞、植物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等結構和植物細胞具有特殊的細胞結構(如具有葉綠體和細胞壁),以進行生命活動。并能描述細胞核在遺傳中的重要作用?! ?/p>

2、教材分析:  

《細胞的生活》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2012年新版第二單元第一章第四節(jié)。本節(jié)內容主要闡述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以及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可以采取模擬實驗、分析資料等多種形式使細胞中的物質的教學具體化?! ?/p>

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是本節(jié)的重點之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列舉生活中的常見事例,引入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的教學。例如,葡萄被晾曬成葡萄干,是由于葡萄細胞中的水分子通過細胞膜散失到空氣中去了。我們吃葡萄干時會感到酸甜可口,說明葡萄細胞中的糖類物質并未通過細胞膜到達細胞外。由此形象的引出細胞膜能控制物質的進出,然后再展開講述?! ?/p>

細胞質中有能量轉換器是本節(jié)的教學難點,難在如何使學生理解細胞通過能量轉換器葉綠體和線粒體實現能量的轉變。可先請學生列舉生活中做功的事例(如汽車行駛需要汽油燃燒提供能量),然后教師指出:細胞中物質的轉變、物質的移動、細胞的成長、細胞內有序狀態(tài)的維持等,都是做功。然后綜合教科書的素材,還可參考背景資料,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通俗地解釋細胞通過葉綠體和線粒體實現了能量的轉變?! ?/p>

細胞核是控制中心內容比較抽象。主要闡述了兩個問題:(1)遺傳信息存在于細胞核中;(2)細胞核中有儲存遺傳信息的載體DNA。教師可從分析克隆羊的資料入手,指導學生閱讀、討論(可分組),讓學生發(fā)表看法,引導學生從多莉羊的性狀幾乎與提供細胞核的B羊一樣的現象,得出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的推論。進而依次介紹:細胞核、DNA、遺傳信息。最后用比喻、舉例的方法總結出:在生活的細胞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是由細胞核內的遺傳信息控制的;而生物體建造自己生命大廈的藍圖也儲存在細胞核內的遺傳信息中?! ?/p>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說出細胞含有的物質以及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 ?/p>

2、能描述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在能量轉換方面的作用  

3、嘗試通過類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轉變?! ?/p>

4、通過分析教材的插圖和相關資料,了解生物體中能量轉換是通過

葉綠體和線粒體進行的?! ?/p>

5、概述細胞核是一個遺傳信息庫。  

能力目標:

1、通過問題和資料分析,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學習的能力,  

2、通過分析資料,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3、通過本節(jié)學習,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概括、抽象的能力?! ?/p>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主動探究的能力?! ?/p>

教學重點:

1、細胞含有的物質,以及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p>

2、描述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在能量轉換方面的作用  

3、理解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  

4、概述細胞核是一個遺傳信息庫  

教學難點:

1、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 ?/p>

2、能夠描述細胞質中的葉綠體和線粒體在能量轉換方面的作用?! ?/p>

課前準備:教師收集的圖片,制作的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 導入新課  

活動一:  

教師:上兩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關知識,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植物細胞主要由哪些結構構成?動物細胞呢?兩種細胞相比,最顯著的不同時什么?  

2 、在切西瓜時流出的紅色汁液是什么?來自細胞的什么結構?  

學生回憶、思考、回答?! ?/p>

教師引導: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生物的各項生理活動都需要物質和能量,那么,細胞的生活是否也需要物質和能量呢?這些物質和能量分別來自哪里呢?這節(jié)課我們要一起探討與之相關的內容?! ?/p>

(設計意圖:通過設問,以問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達到我要學,我想學,為以下新課的教學設下伏筆,創(chuàng)設良好的求知氛圍。)  

推進新課:  

學習目標一:細胞中有哪些物質  

1、細胞內的物質  

活動二: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資料,并指導學生分析下面問題?! ?/p>

資料1:某校生物課外小組的同學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將一粒浸軟的小麥種子穿在細鐵絲上,放在酒精燈的火焰上燒,發(fā)現種子先變黑,然后燃燒,最后只剩下灰白色的灰。  

資料2:小明和小剛是同班同學,他們都是生物課外小組的成員,對一些生物現象非常感興趣。今天,他們在一起探討構成生物細胞的物質有哪些。小明說:我們吃的肉類非常香,水果酸甜可口,饅頭和面包在細細咀嚼后感覺有甜味。這說明構成細胞的物質有脂肪、糖類、水等成分。小剛說:我在有關資料上發(fā)現,生物的細胞中還含有蛋白質、無機鹽等成分?! ?/p>

問題  

(1)、資料1中,種子能燃燒的原因是什么?燃燒后剩下的灰白色的灰是什么?  

(2)、通過資料2中兩位同學的提示你認為生物細胞內含有哪些物質呢?(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再小組內討論,最后達成共識?! ?/p>

1、種子能燃燒是因為種子中含有有機物,這種物質一般含有碳,能燃燒。燃燒后剩下的灰白色灰是無機鹽。  

2、知道細胞中含有水分、無機鹽、脂肪、蛋白質和糖類等物質?! ?/p>

教師進一步強調:  

生物細胞中的物質可以分為兩大類,即有機物和無機物。有機物包括糖類、脂類、蛋白質和核酸等,無機物包括水、無機鹽、氧等。另外,細胞在生活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廢物,如尿素、二氧化碳等?! ?/p>

(設計意圖:通過實驗現象引導學生分析,推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求

知欲。通過小明與小剛的敘述,讓學生明確細胞中含有的物質。使學

生具有了獨立查找資料解決問題的欲望)   

2、物質的構成  

活動三:  

演示1:蔗糖在水中溶解  

把一塊由蔗糖壓縮的方糖放進水里,不一會蔗糖在似乎在水中消失了,舀一勺水嘗一下,水有了甜味?! ?/p>

演示2:將一滴紅墨水滴在盛有清水的透明玻璃杯內,紅墨水慢慢擴散到清水中,最后清水變成淺紅色?! ?/p>

問題 :   

(1)將蔗糖放在水中,蔗糖不見了,它真的消失了嗎?  

(2)將紅墨水滴在清水中,清水為什么變成了淺紅色?  

學生分組討論,在小組內進行展示,最后達成共識。得出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  

(設計意圖:進一步通過實驗加深我要學的欲望。并通過分析、猜測、推理,使學生認識到構成物質的微小粒子-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且分子之間有間隙。)  

2、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qū)別: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上面的資料1,嘗試總結。  

有機物的分子比較大,一般含有碳;而無機物的分子比較小,一般不含碳?! ?/p>

學習目標二: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教師利用類比的方法引導學生了解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教師引導:夏天,為了防止晚上休息的時候被蚊子咬,而在床上設置蚊帳,這樣蚊子不能進去,而人們需要的空氣能夠進去。那么,在細胞的結構中,那個結構相當蚊帳的作用,擋住有害的物質,而細胞需要的物質能夠進入呢?  

學生通過討論后回答:細胞膜將細胞內部與外部的環(huán)境分隔開,它可以擋住細胞外的有害物質進入細胞內,并將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使得細胞擁有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內部環(huán)境?! ?/p>

(設計意圖:通過類比,是抽象的東西形象化,具體化。加深學生對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的理解。)  

學習目標三:細胞質中的能量轉換器  

1、光能轉化成化學能  

活動四: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資料,指導學生分析,并嘗試完成下面的問題  

資料1:能量的形式有多種。食物中的能量屬于化學能,陽光的能量屬于光能,物質燃燒時釋放的能量是熱能?! ?/p>

資料2:當蠟燭燃燒時,蠟燭中的化學能轉變成光能和熱能。  

資料3:綠色植物的細胞中含有葉綠體,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能吸收光能。葉綠體能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機物中。  

問題:  

(1)、生物的生活中都需要能量,它們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哪里?  

(2)、綠色植物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是什么?  

學生分組分析、討論,最后小組成員達成共識,并在班內展示?! ?/p>

(1)、生物生活的能量主要來自它們攝取的食物。而有的食物來自動物,有的食物來自植物。其實,這些能量歸根結底來自這些生物體的細胞。細胞中能量最終來自于太陽能。因為,綠色植物細胞中的葉綠體吸收太陽光的光能,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它制造的有機物中。有些植物制造的有機物可以作為動物的食物,一些小動物又可以被其他動物取食,能量通過食物鏈流到這種動物體內。所以,生物圈中的生物需要的能量都直接或間接來自太陽光的光能。  

(2)、葉綠體能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是植物細胞中的能量轉化器。  

(通過知識陳述,并結合陳述的知識,提出問題,通過分組討論、分析,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協作學習的能力和綜合概括能力。)  

2 、化學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活動五: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細胞中的葉綠體和線粒體的圖示?! ?/p>

(1)、線粒體存在于哪些細胞中?  

(2)、線粒體如何對能量進行轉化?  

學生對照教材,分析圖示,思考上面的問題,最后達成共識?! ?/p>

(1)、無論植物細胞還是動物細胞,都含有線粒體?! ?/p>

(2)、線粒體能將細胞中的有機物分解,在分解的過程中有機物需要與氧結合,經過復雜的過程,轉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將有機物的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p>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和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綜合利用教學資源能力以及概括分析和知識總結能力。)  

學生質疑1:  

如果將細胞比作汽車的話,線粒體、有機物分別相當于什么?(學生討論后回答:如果將細胞比作汽車,則線粒體相當于發(fā)動機,有機物相當于燃料。)  

學生質疑2:  

小剛患重感冒,在醫(yī)院住院期間,每天都要注射葡萄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學生討論后回答:靜脈注射葡萄糖可使病人的細胞及時獲得葡萄糖,不必完全依賴消化系統(tǒng)。病人的細胞中的線粒體就可以將葡萄糖和氧轉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供給病人生命活動的需要?! ?/p>

教師進一步強調:植物細胞中的葉綠體能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機物中,生物細胞中的線粒體能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所以,葉綠體和線粒體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p>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化對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概念的理解和認識。)  

學習目標四:細胞核是控制中心  

1、遺傳信息  

活動六:  

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當你想了解未來幾天的天氣狀況時,可以收看天氣預報;當你想外出旅游時,首先通過一定的媒體查看旅游的線路和旅游區(qū)各景點的介紹?! ?/p>

通過收看天氣預報可以獲得有關天氣的信息,通過媒體可以獲得旅游線路和各景點的相關信息。生物體的發(fā)育過程中,也需要一定的信息進行指導,那么這種信息存在于哪里呢?  

學生通過教材和相關資料嘗試回答:受精卵內有指導身體發(fā)育的全部信息,這些信息都是由父母傳下來的,因而叫遺傳信息?! ?/p>

(設計意圖:鋪墊,類比,并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分析、概括。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和遷移能力。)  

2、細胞核是控制中心  

活動七: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小羊多莉的身世,并指導學生完成下面的問題。(教師手書融合過程)  

問題:  

1、與多莉的身世有關的綿羊有哪些?  

2、多莉與哪只綿羊最相似?這說明了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達成共識。1與多莉身世有關的綿羊油 3只,即A綿羊提供去核卵細胞,B綿羊提供乳腺細胞核,C綿羊孕育胚胎。2多莉雖然是C綿羊生出的,但是長相卻一點都不像C羊,而是與B羊十分相像。說明細胞核控制生物的發(fā)育和遺傳?! ?/p>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分析和對照,以及小組討論和補充,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概括和小組協作學習的能力,并通過關系圖理清知識脈絡,明確細胞核控制生物的發(fā)育和遺傳。)  

3、細胞核中有存儲遺傳信息的物質----DNA  

活動八:  

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  

我們每天需要通過媒體獲得信息,例如:通過讀報可以了解最新的時政要聞,通過看天氣預報可以了解未來幾天的天氣情況。這些信息需要通過一定的載體呈現給人們。細胞中的遺傳信息存在于細胞核中,遺傳信息的載體是什么呢?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資料圖片:螺旋DNA結構圖片,細胞核中有一種叫做DNA的有機物,它的結構像一架螺旋形的梯子。DNA的分子很長,它可以分成許多個小片段,每一個片段具有特定的遺傳信息。比如,有的片段決定人的血型,有的片段決定人的眼睛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有的片段決定人的眼睛是黑色還是褐色,這些片段就是基因?! ?/p>

問題:  

1、從上述資料可以看出細胞中的遺傳信息主要存在于細胞核的什么結構上?(細胞核DNA上)  

2、 DNA的結構有怎樣的特點?(像一架螺旋形的梯子)  

教師進一步強調:細胞中的遺傳信息存在于細胞核中,因為細胞核中有遺傳信息的載體DNA。DNA的小片段是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細胞中的遺傳信息存在于細胞核中的DNA上)  

教師提問:通過這幾節(jié)課的學習你是如何理解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tǒng)一體這句話的含義的?(學生回顧這幾節(jié)課的學習,嘗試進行總結)  

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tǒng)一體。因為細胞膜能控制物質的進出。葉綠體能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并將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能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為細胞生活提供動力。細胞核能控制細胞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因為細胞核中有DNA,DNA上有遺傳信息。所以,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tǒng)一體?! ?/p>

教師進一步強調: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每一個細胞都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tǒng)一體?! ?/p>

(設計意圖:梳理知識,進一步使學生明確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這一概念,加深概念的生成。使學生對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  

課堂小結:  

活動九:  

教師:本節(jié)課你收獲了哪些知識?  

學生分別談收獲。最后教師簡單小結?! ?/p>

(設計意圖:梳理知識,鞏固知識,鍛煉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內容有些知識比較難理解,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只能通過一定的習題加以練習,鞏固所學內容,以后再慢慢消化理解。

29、調查周邊環(huán)境中的生物評課稿

七年級生物上冊調查周邊環(huán)境中的生物聽課稿,分享調查周邊環(huán)境中的生物聽課感受和記錄

調查周邊環(huán)境中的生物評課稿:

調查周邊環(huán)境中的生物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說出調查的基本步驟和方法,學會做調查記錄。

2、簡述身邊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

能力目標:

按一定的特征對身邊的生物進行分類。

情感目標:

1、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科學的熱愛之情。

2、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

教學重點:

能說出調查的一般步驟、學會設計調查方案和做調查記錄。

教學難點;

能說出調查的一般步驟、學會設計調查方案和做調查記錄。

教學過程:

導入:

同學們,在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生物的特征,現在我們就來學習一下相關內容。首先,生物具有哪些特征呢?(在提到呼吸作用時,應強調光合作用與之吸入和放出的氣體的不同;還應強調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對前面的內容進行簡單的回顧之后,我們現在就來學習今天的內容第一章第二節(jié)調查周邊環(huán)境中的生物。

首先,請同學們將書翻到第九頁,看著上面想一想 議一議的內容。現在老師給同學們讀一遍,在老師讀的同時同學們也不能閑著,同學們要找出這段內容中描寫了哪些生物。(皂角樹、蟬、黃蜂、油蛉、草、云雀)

以上這些是魯迅先生身邊的生物世界,那同學們身邊的生物世界又是怎樣的呢?要了解我們身邊的生物世界,我們首先是不是要對我們身邊的生物進行調查?同學們知道什么是調查嗎?

調查:科學研究中進行實地數據收集和資料證實所采用的一套方法。

調查可以分為普查和抽樣調查兩種。其中,普查是指對研究對象的每一個個體都進行測量或度量的一種全面調查。例如我們的人口普查,也就是說要調查我國在某一個時間里全國的人口數,這當然要把每一個人都調查到對吧?而抽樣調查卻并不像普查一樣調查到研究對象的每一個個體,而是從研究對象中選取一部分個體作為代表,然后將我們對這些代表的觀察結果推廣到每一個個體。例如,老師叫同學們去調查一片草地上的草有多少顆,同學們可不可能一顆一顆地去數?這是我們就可以采取抽樣調查選取10cm2這樣的一個面積去數里面的草的數量,假如有一百棵,然后再根據沒平方厘米100棵草來計算出整片草地草的數量。

同學們剛剛了解了什么是調查以及調查的分類,但同學們知道調查的具體步驟有那些嗎?下面我們就用一個小小的調查實驗來總結調查的一般步驟。

好,現在請同學們馬上開始調查。(此時應等待2-3min,等的同時催促學生開始調查。)

同學們?yōu)槭裁床婚_始調查呢?應為老師沒跟同學們說明調查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沒有告訴同學們去調查什么,到哪里調查對吧?所以同學們根本無法展開調查。那現在我們是不是可以得出調查的第一步應該是什么?是不是要明確調查的目的和對象?

現在我就來說一下這次調查的目的和對象:調查目的是為了方便學校的管理,調查我們班少數民族和漢族各有多少人。調查對象是我們七年級三班的每一個同學。好,現在請同學們馬上開始調查。(等待2~3min)

看,同學們在剛才調查的過程中一片混亂,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是不是因為我們沒有具體地去計劃這次調查應該如何去做?例如,我們班每一個同學都自己調查自己的,每個人都離開座位到處問別人是什么族,這樣看起來就很亂。調查的人多了,我們是不是應該分組啊?如果在室外調查我們是不是應該根據調查的對象和目的設計一下調查路線啊?等等。也就是說我們調查的時候要制定一個合理的調查方案,而且還要把它寫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我們寫的調查方案有條不紊地進行調查了對吧?那么我么要寫方案是不是就要用到紙和筆?也就是要準備調查的工具。所以,調查的第二步是要準備調查所需的工具。第三步是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

我們這次調查實驗是這樣安排的:班上現在不是分為六個小組嗎?我們就以每一個小組為一個單位進行調查。每一組的第一個同學站起來轉過去面對你們組的其他同學,然后統(tǒng)計一下你們組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同學個有多少。好,現在開始調查。

現在請每一組的第一個同學公布一下你們的調查結果。首先,請第一組的第一個同學說一下你們組漢族有多少人?少數民族有多少人?......(此時應重復強調每一組的結果)

每一組的同學都公布了他們的調查結果,現在同學們能不能告訴老師,我們班有多少位同學是漢族,有多少位同學是少數民族呢?大多數同學都不能回答,那如果同學們把剛才各組公布的結果記錄下來,這個問題是不是就很簡單了?所以,在調查的時候我們要及時地將我們調查到的數據記錄下來。并且我么還要對調查到的數據進行整理。這就是調查的第四步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例如,我們剛剛做的這個調查,在知道了每一組漢族和少數民族的人數之后,要知道我們班漢族和少數民族總的個有多少人,我們是不是將六個組調查到的結果放在一起,并且通過一些數學計算就可以得到啊?為了便于觀察,也就是很快地看出我們班少數民族和漢族個有多少人,我們還可以把這些數據整理成一個表格。我們一起來整理一下。

剛才我們用了一個小小的調查實驗總結除了調查的一般步驟,現在我們就來總體地回顧一下。

為了檢測同學們對調查這個探究方法是否真的掌握了,現在我就布置一個作業(yè),就是叫同學們下去調查一下自己周邊環(huán)境中的生物,然后完成上課之前老師發(fā)給大家的那張表。

同學們在調查過程中應該注意的是:

1、對所見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歡,都要認真觀察、如實記錄。不能僅憑個人喜惡取舍。

2、不要損傷植物和傷害動物,不要破壞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

3、注意安全。不要攀爬高處,不要下水。

(在講解注意事項時,應舉出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實例。 )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 調查周邊環(huán)境中的生物

一、調查的概念

科學研究中進行實地數據收集和資料證實所采用的一套方法。

二、調查的分類

調查

三、調查的一般步驟

1、明確調查目的和對象。

2、準備調查工具。

3、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

4、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

30、多變的天氣評課稿

七年級語文上冊多變的天氣聽課稿,分享多變的天氣聽課感受和記錄

多變的天氣評課稿第一篇:

《多變的天氣》教案

第一節(jié)多變的天氣教學要求1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天氣這一術語。2識別常用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3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huán)境的重要性。內容點析1天氣是一個地方短時間里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教材沒有直接給出天氣的概念,而是聯系實際分兩步解釋天氣。第一步,說明怎樣描述天氣。第二步,解釋天氣多變的特點:同一時刻,不同地方天氣不同;同一地方,不同時刻天氣有變化。從感性材料入手,聯系實際生產、生活,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體會、認識有關概念的內涵和基本原理,并在學習過程中初步學會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這是貫穿本章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2圖31舉例性地介紹天氣的三種狀況:A圖側重于晴;B圖側重于風;圖第三章天氣與氣候天氣與氣候第三章側重于冷。

圖中設計同學對天氣的談論,以使學生學會怎樣描述天氣。3天氣及其影響的活動部分,圍繞天氣與人類息息相關這一主題設計。第1題提供資料,并要求學生參照已有資料再補充至少一個資料。第2題讓學生分析已有資料。第3題要求對活動作小結。4天氣預報是每個人每天都要關心的問題。人們可以通過多種媒體(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獲得天氣預報,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電視天氣預報,因此,教材也將收看電視天氣預報作為重點。為體現STS(科學、技術、社會)教育,教材從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引入。圖33展示了天氣預報制作過程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它向學生說明天氣預報是由許多人、許多單位共同參與的結果,并運用了許多先進設備,從而使學生在感性認識天氣預報制作過程的同時,受到科學精神的教育。圖中所展示的具體內容不要求學生掌握。6圖34除展示了報紙上刊登的天氣預報外,還就天氣預報中常提到的陰晴、降水概率、風向、風力、溫度等天氣要素加以解釋,以排除學生閱讀天氣預報時可能遇到的障礙。風力由弱至強分為0~12級(共13級)(見后面的參考資料)。

風向風力符號解釋:電視天氣預報圖中一般用帶尾羽的箭矢來表示風向風力,箭矢所指方向為風的去向;尾羽的數目和形狀表示風力,如3根尾羽表示6級風,4根尾羽表示7級風,尾羽呈三角旗狀,則表示風力為8級或8級以上。溫度的兩個值依次是日最高溫度(3℃)和日最低溫度(-8℃)。7閱讀材料中提到的克里米亞戰(zhàn)爭,又稱東方戰(zhàn)爭。戰(zhàn)爭的一方是英、法、土耳其等國,另一方是俄羅斯。該戰(zhàn)爭持續(xù)多年,最后以俄羅斯的失敗而告終。8教材將了解電視天氣預報設計成活動,并按電視天氣預報過程分三個步驟:認識衛(wèi)星云圖、熟悉天氣符號、看懂城市天氣預報圖?;顒拥目傮w設計思想是使學生通過活動能夠看懂電視天氣預報。9教材將從互聯網上查閱天氣預報設計成活動,目的是使學生學習使用現代手段,也使學生多了解一種獲取天氣預報的途徑。該活動不要求所有學生完成。10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除關心每天的天氣狀況外,對空氣質量狀況也給予越來越多的關注。我國也要求重點城市播報每天的空氣質量狀況及空氣質量狀況預報。教材隨機選擇了某日(XX年1月9日)我國主要城市空氣質量日報,并繪制成圖39,使學生在讀圖過程中,了解空氣質量日報的有關知識,從而能大致看懂電視中的空氣質量日報。

空氣污染指數是評價一個地區(qū)環(huán)境質量狀況的一種方式,是將空氣質量的監(jiān)測數據,按照一定方法處理后,變成大家熟悉的0~00的數字。數字越大,說明污染越嚴重,空氣質量狀況就越差。空氣的質量級別、污染指數和質量狀況之間的關系見下表。空氣質量級別空氣污染指數空氣質量狀況Ⅰ1~0優(yōu)Ⅱ1~100良Ⅲ1101~10輕微污染Ⅲ211~200輕度污染Ⅳ1201~20中度輕污染Ⅳ221~300中度污染Ⅴgt;300重度污染11空氣污染物的是多方面的,從加強環(huán)境教育角度考慮,教材主要舉例性地讓學生了解人為原因形成的空氣污染物。把這部分內容安排成活動,就是希望通過學生獨立思考、相互討論,了解人類活動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及應采取的措施,從而對于空氣質量形成正確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學建議【天氣及其影響】1這一部分的教學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其一,先通過閱讀圖31理解天氣,然后通過活動理解天氣與人類息息相關;其二,先通過活動理解天氣與人類息息相關,然后通過閱讀圖31理解天氣。2天氣的教學主要應抓住怎樣描述天氣和天氣的特點,不要求了解嚴格的天氣概念。正確描述天氣,既能加深對天氣概念的理解,又是一項基本技能。在閱讀圖31時,要把視野放開,引導學生從更多的方面認識天氣。第一,圖中只表現了晴、風、冷三種狀況,相應地要補充陰、雨(可擴大到雪、雹等降水形式)、熱三種狀況。

第二,在陰晴、風雨、冷熱之外,還應補充其他天氣狀況,如霧、揚塵等。第三,可及時讓學生描述上時教室外的天氣狀況。天氣特點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舉例說明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是短時間,可從某一時刻、一天、幾天等不同的時間尺度舉例說明。某一時刻如現在正在下雨,一天如今天很悶熱,幾天如這幾天陰雨連綿。第二是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不同,如東邊日出西邊雨、十里不同天等。第三是同一地方不同時刻的天氣有變化,如夏天暴雨前后的天氣變化、冬天寒潮前后的天氣變化等。3活動中材料A說明了天氣與交通的關系,材料B說明了天氣與生活的關系,材料說明了天氣與農業(yè)生產的關系,材料D說明了天氣與軍事的關系。其他方面可讓學生補充,如天氣與工業(yè)生產、工程建設、商業(yè)活動、旅游活動、休閑娛樂等的關系。學生補充資料(圖32E),可在前一節(jié)后安排,由學生在外搜集?;顒幼詈笠髮W生寫篇小短文,可在堂上寫,也可在后寫;應引導學生圍繞天氣與人類息息相關這一主題,綜合寫也可,就某一方面展開寫也可。【明天的天氣怎么樣】1在各種媒體的天氣預報中,以電視天氣預報最引人注意,并且,了解電視天氣預報也是本部分教學的重點,因此,明天的天氣怎么樣?的教學,建議按下面的順序進行:電視天氣預報(活動1~3題)──其他媒體的天氣預報(圖34和活動第4題)──歸納天氣預報的作用和主要內容──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圖33)。

2電視天氣預報節(jié)目中,一般先出現衛(wèi)星云圖,因此活動先從認識衛(wèi)星云圖開始。教學由此開始,也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顒拥?題主要通過引導學生讀圖3完成。因為學生還沒有具體的區(qū)域知識,讀此圖過程中,只要求學生能按圖示解釋,分清陸地和海洋,并在圖上指出哪些地方可能是晴天、陰天或雨天:無云的地方可能是晴天;有亮白色云的地方可能有雨;有灰白色云的地方可能是陰天。活動的第2題是為第3題做準備,在讓學生熟悉常用的天氣符號后,介紹了用天氣符號表示天氣變化的方法。題中天氣符號所表示的天氣變化情況依次是:晴轉陰;小雨轉中雨。活動第3題通過模擬電視天氣預報節(jié)目主持人的形式,使學生熟悉天氣符號,看懂城市天氣預報圖。教學時可把圖中所示的13個城市分成6組,每組分別找1~2位學生播報。每組播報后,再找1~2位學生(未參加播報的)評判。3在了解了電視天氣預報后,可引導學生思考:還可以從哪些渠道獲得天氣預報?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讀圖34了解報紙上的天氣預報;看活動第4題了解從互聯網上可獲得天氣預報和氣象知識。活動第4題可作為選學內容,由學生外選做。

4引導學生綜合報紙和電視天氣預報內容,歸納出一般情況下天氣預報要說明一日內陰晴、風、氣溫和降水的情況。然后,再結合圖34中箭頭拉出的框解,使學生了解陰晴、風、氣溫和降水等概念。在熟悉了天氣預報內容和有關知識后,學生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思考為什么要進行天氣預報?(天氣預報可讓人們及早做好準備,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氣,避免和預防不利天氣的危害。)最后,讓學生讀圖33概括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觀測接收數據處理資料、制圖分析判斷做出預報。對圖中涉及的設備和具體技術性問題,不必細究。在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中,需要制作和分析天氣圖。由此,引導學生看閱讀材料,使學生對天氣圖的起源和作用有所了解?!疚覀冃枰獫崈舻目諝狻?圖39的教學,主要是使學生根據污染指數判斷各城市的空氣質量狀況,進而比較各城市空氣質量的優(yōu)劣(這一日)。

如有可能,老師可摘錄前一天中央電視臺主要城市空氣質量日報中一些城市的空氣污染指數,讓學生判斷其空氣質量狀況。對于有關概念,如空氣質量、空氣污染指數、首要污染物等,不要求學生掌握;對于各城市空氣質量差別的原因,也不必細究。2活動部分涉及農業(yè)生產、交通、生活、居住等四方面與空氣質量的關系,要求學生就其中一個方面談自己的看法。四個問題都是開放式的,可引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教學時切忌以某一標準要求所有的學生,而應注意保護每個學生探討問題的積極性;同時,又要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活動產生污染物污染空氣,使空氣質量下降,反過來又影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為此,人類應該控制生產和生活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以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產和生活環(huán)境。

  

多變的天氣評課稿第二篇:

《多變的天氣》教案

第一節(jié)多變的天氣要求1.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天氣這一術語。2.識別常用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3.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huán)境的重要性。內容點析1.天氣是一個地方短時間里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教材沒有直接給出天氣的概念,而是聯系實際分兩步解釋天氣。第一步,說明 第一節(jié) 多變的天氣  

要求  

1.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天氣這一術語。  

2.識別常用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p>

3.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huán)境的重要性。    

內容點析  

1. 天氣是一個地方短時間里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教材沒有直接給出天氣的概念,而是聯系實際分兩步解釋天氣。第一步,說明怎樣描述天氣。第二步,解釋天氣多變的特點:同一時刻,不同地方天氣不同;同一地方,不同時刻天氣有變化?! ?/p>

從感性材料入手,聯系實際生產、生活,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體會、認識有關概念的內涵和基本原理,并在學習過程中初步學會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這是貫穿本章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 ?/p>

2. 圖舉例性地介紹天氣的三種狀況:A圖側重于晴;B圖側重于風;C圖第三章天氣與氣候天氣與氣候第三章側重于冷。圖中設計同學對天氣的談論,以使學生學會怎樣描述天氣。  

3. 天氣及其影響的活動部分,圍繞天氣與人類息息相關這一主題設計。第1題提供資料,并要求學生參照已有資料再補充至少一個資料。第2題讓學生分析已有資料。第3題要求對活動作小結?! ?/p>

4. 天氣預報是每個人每天都要關心的問題。人們可以通過多種媒體(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獲得天氣預報,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電視天氣預報,因此,教材也將收看電視天氣預報作為重點?! ?/p>

5. 為體現STS(科學、技術、社會)教育,教材從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引入。圖展示了天氣預報制作過程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它向學生說明天氣預報是由許多人、許多單位共同參與的結果,并運用了許多先進設備,從而使學生在感性認識天氣預報制作過程的同時,受到科學精神的教育。圖中所展示的具體內容不要求學生掌握。  

6. 圖除展示了報紙上刊登的天氣預報外,還就天氣預報中常提到的陰晴、降水概率、風向、風力、溫度等天氣要素加以解釋,以排除學生閱讀天氣預報時可能遇到的障礙?! ?/p>

風力由弱至強分為0~12級(共13級)(見后面的參考資料)?! ?/p>

風向風力符號解釋:電視天氣預報圖中一般用帶尾羽的箭矢來表示風向風力,箭矢所指方向為風的去向;尾羽的數目和形狀表示風力,如3根尾羽表示6級風,4根尾羽表示7級風,尾羽呈三角旗狀,則表示風力為8級或8級以上。  

溫度的兩個值依次是日最高溫度(3 ℃)和日最低溫度(-8 ℃)?! ?/p>

7. 閱讀材料中提到的克里米亞戰(zhàn)爭,又稱東方戰(zhàn)爭。戰(zhàn)爭的一方是英、法、土耳其等國,另一方是俄羅斯。該戰(zhàn)爭持續(xù)多年,最后以俄羅斯的失敗而告終?! ?/p>

8. 教材將了解電視天氣預報設計成活動,并按電視天氣預報過程分三個步驟:認識衛(wèi)星云圖、熟悉天氣符號、看懂城市天氣預報圖?;顒拥目傮w設計思想是使學生通過活動能夠看懂電視天氣預報?! ?/p>

9. 教材將從互聯網上查閱天氣預報設計成活動,目的是使學生學習使用現代手段,也使學生多了解一種獲取天氣預報的途徑。該活動不要求所有學生完成?! ?/p>

10.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除關心每天的天氣狀況外,對空氣質量狀況也給予越來越多的關注。我國也要求重點城市播報每天的空氣質量狀況及空氣質量狀況預報。教材隨機選擇了某日(2001年1月9日)我國主要城市空氣質量日報,并繪制成圖,使學生在讀圖過程中,了解空氣質量日報的有關知識,從而能大致看懂電視中的空氣質量日報?! ?/p>

空氣污染指數是評價一個地區(qū)環(huán)境質量狀況的一種方式,是將空氣質量的監(jiān)測數據,按照一定方法處理后,變成大家熟悉的0~500的數字。數字越大,說明污染越嚴重,空氣質量狀況就越差?! ?/p>

空氣的質量級別、污染指數和質量狀況之間的關系見下表?! ?/p>

空氣質量級別  

空氣污染指數  

空氣質量狀況  

Ⅰ  

1~50  

優(yōu)  

Ⅱ  

51~100  

良  

Ⅲ1  

101~150  

輕微污染  

Ⅲ2  

151~200  

輕度污染  

Ⅳ1  

201~250  

中度輕污染  

Ⅳ2  

251~300  

中度污染  

Ⅴ  

300  

重度污染  

11. 空氣污染物的來源是多方面的,從加強環(huán)境教育角度考慮,教材主要舉例性地讓學生了解人為原因形成的空氣污染物。把這部分內容安排成活動,就是希望通過學生獨立思考、相互討論,了解人類活動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及應采取的措施,從而對于空氣質量形成正確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 ?/p>

建議  

【天氣及其影響】  

1. 這一部分的教學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其一,先通過閱讀圖理解天氣,然后通過活動理解天氣與人類息息相關;其二,先通過活動理解天氣與人類息息相關,然后通過閱讀圖理解天氣?! ?/p>

2.天氣的教學主要應抓住怎樣描述天氣和天氣的特點,不要求了解嚴格的天氣概念?! ?/p>

正確描述天氣,既能加深對天氣概念的理解,又是一項基本技能。在閱讀圖時,要把視野放開,引導學生從更多的方面認識天氣。第一,圖中只表現了晴、風、冷三種狀況,相應地要補充陰、雨(可擴大到雪、雹等降水形式)、熱三種狀況。第二,在陰晴、風雨、冷熱之外,還應補充其他天氣狀況,如霧、揚塵等。第三,可及時讓學生描述上課時教室外的天氣狀況?! ?/p>

天氣特點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舉例說明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是短時間,可從某一時刻、一天、幾天等不同的時間尺度舉例說明。某一時刻如現在正在下雨,一天如今天很悶熱,幾天如這幾天陰雨連綿。第二是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不同,如東邊日出西邊雨、十里不同天等。第三是同一地方不同時刻的天氣有變化,如夏天暴雨前后的天氣變化、冬天寒潮前后的天氣變化等。  

3.活動中材料A說明了天氣與交通的關系,材料B說明了天氣與生活的關系,材料C說明了天氣與農業(yè)生產的關系,材料D說明了天氣與軍事的關系。其他方面可讓學生補充,如天氣與工業(yè)生產、工程建設、商業(yè)活動、旅游活動、休閑娛樂等的關系。  

學生補充資料(圖),可在前一節(jié)課后安排,由學生在課外搜集?! ?/p>

活動最后要求學生寫篇小短文,可在課堂上寫,也可在課后寫;應引導學生圍繞天氣與人類息息相關這一主題,綜合寫也可,就某一方面展開寫也可?! ?/p>

【明天的天氣怎么樣】  

1.在各種媒體的天氣預報中,以電視天氣預報最引人注意,并且,了解電視天氣預報也是本部分教學的重點,因此,明天的天氣怎么樣?的教學,建議按下面的順序進行:電視天氣預報(活動1~3題)──其他媒體的天氣預報(圖和活動第4題)──歸納天氣預報的作用和主要內容──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圖)?! ?/p>

2.電視天氣預報節(jié)目中,一般先出現衛(wèi)星云圖,因此活動先從認識衛(wèi)星云圖開始。教學由此開始,也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顒拥?題主要通過引導學生讀圖完成。因為學生還沒有具體的區(qū)域知識,讀此圖過程中,只要求學生能按圖示解釋,分清陸地和海洋,并在圖上指出哪些地方可能是晴天、陰天或雨天:無云的地方可能是晴天;有亮白色云的地方可能有雨;有灰白色云的地方可能是陰天?! ?/p>

活動的第2題是為第3題做準備,在讓學生熟悉常用的天氣符號后,介紹了用天氣符號表示天氣變化的方法。題中天氣符號所表示的天氣變化情況依次是:晴轉陰;小雨轉中雨?! ?/p>

活動第3題通過模擬電視天氣預報節(jié)目主持人的形式,使學生熟悉天氣符號,看懂城市天氣預報圖。教學時可把圖中所示的13個城市分成6組,每組分別找1~2位學生播報。每組播報后,再找1~2位學生(未參加播報的)評判。  

3.在了解了電視天氣預報后,可引導學生思考:還可以從哪些渠道獲得天氣預報?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讀圖了解報紙上的天氣預報;看活動第4題了解從互聯網上可獲得天氣預報和氣象知識?;顒拥?題可作為選學內容,由學生課外選做?! ?/p>

4.引導學生綜合報紙和電視天氣預報內容,歸納出一般情況下天氣預報要說明一日內陰晴、風、氣溫和降水的情況。然后,再結合圖中箭頭拉出的框解,使學生了解陰晴、風、氣溫和降水等概念。在熟悉了天氣預報內容和有關知識后,學生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思考為什么要進行天氣預報?(天氣預報可讓人們及早做好準備,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氣,避免和預防不利天氣的危害。)  

5.最后,讓學生讀圖概括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觀測接收數據處理資料、制圖分析判斷做出預報。對圖中涉及的設備和具體技術性問題,不必細究?! ?/p>

在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中,需要制作和分析天氣圖。由此,引導學生看閱讀材料,使學生對天氣圖的起源和作用有所了解?! ?/p>

【我們需要潔凈的空氣】  

1.圖的教學,主要是使學生根據污染指數判斷各城市的空氣質量狀況,進而比較各城市空氣質量的優(yōu)劣(這一日)。如有可能,老師可摘錄前一天中央電視臺主要城市空氣質量日報中一些城市的空氣污染指數,讓學生判斷其空氣質量狀況。對于有關概念,如空氣質量、空氣污染指數、首要污染物等,不要求學生掌握;對于各城市空氣質量差別的原因,也不必細究?! ?/p>

2.活動部分涉及農業(yè)生產、交通、生活、居住等四方面與空氣質量的關系,要求學生就其中一個方面談自己的看法。四個問題都是開放式的,可引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教學時切忌以某一標準要求所有的學生,而應注意保護每個學生探討問題的積極性;同時,又要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活動產生污染物污染空氣,使空氣質量下降,反過來又影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為此,人類應該控制生產和生活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以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產和生活環(huán)境?! ?/p>

31、地圖的閱讀評課稿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導入新課

學生回答:地圖等。

用一些地圖引入新課,讓學生感受地圖之美,這樣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交流探討

組內交流

通過探討,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地圖知識的必要性。

下面我們就來探討閱讀地圖的方法吧!

(一)地圖語言──圖例

1.嘗試對照課件或課本自學本部內容

(二)地圖語言──比例尺

1.學生對照自學提示,嘗試學本小節(jié)內容

聯系小學時學過的知識,注重新舊知識的銜接。

在地球儀上是如何辨別方向的?地圖上的方向應該如何辨別呢?

(三)地圖語言──方向

學生自學,并結合課件明確地平面上的八個方向,并用手指出任意方向。

本部分重點在于,訓練學生在實際生活及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技能

兩項活動,任選其一:

地圖是我們日常生活以及學習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咱們了解了地圖的語言,也希望地圖能成為同學們生活、學習的良師益友。 學生嘗試以畫思維導圖的形式,總結本節(jié)所學內容,暢談自己的收獲。

拓展方法: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討論、發(fā)言 多媒體展示有代表性的導游圖、

根據導學案完成 安排任務一、根據需要選擇比例

組長主持組內交流探究成果 維持秩序,幫助學困生

分三個組展示 點撥、評價

根據導學案完成 安排任務二、現代高科技地圖的應用、

組長主持組內交流探究成果 幫助學困生

由兩個組的學生代表發(fā)言 點撥、評價

五、教學板書設計

選擇適用的地圖:

方法一、根據使用目的,選擇地圖的種類 如交通圖、旅游圖

方法二、根據需要,選擇比例尺合適的地圖 如大比例尺地圖

方法三、選擇現代高科技地圖 如電子地圖、遙感影像

六、教學反思

地圖是日常生活、生產,以及學習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所以應使學習地圖的過程變?yōu)橐粋€使用地圖的過程,邊學邊用,邊用邊學,在學中用,在用中學。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及獲取信息的能力。

32、有理數的乘方評課稿

B. 2 C. 3 D. 4

作業(yè)布置:

習題2.13 第一題

板書設計:

2.9 有理數的乘方(1)

溫故知新: 例題: 練習:

-

課后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了有理數乘方的意義,理解底數,指數,冪等概念,能夠進行有理數乘方的運算,學生對于含有負數的底數,學生理解出現偏差,需要加強強調與練習。

2.9有理數乘方(2)教案

備課組:數學組 備課時間:2016、10、9

【學習目標】

1.進一步理解有理數乘方的意義,正確熟練地進行乘方運算.

2.通過實例感受當底數大于1時,乘方運算的結果增長的很快.

學習重難點:

重點:正確熟練地進行乘方運算; 通過實例總結并理解正數的任何次冪是正數,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 數的偶次冪是正數.

難點:通過實例感受當底數大于1時,乘方運算的結果增長的很快.

教法:學生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準備:課本,練習本

自主學習,思考問題

一.憶一憶:

(1)在(-4)3中,底數是____,指數是___,讀作___.

(2)在-24中,底數是____,指數是____,讀作____.

(3)計算: -72 (-7)2;

二.探究新知:

例1:計算

(1)102,103,104,105,

(2)(- 10)2,(-10)3,(-10)4,(-10)5,

( 3)(-3 )2,(1)(- )3 ,(-2)4

(4) 23 , ( )4 , 45 ;

想一 想:觀察例1的結果,你能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

與同伴交流.

三.當堂檢測:

(1)-53 (2)-( )2

(1)-(- )4 (4)-232(3) ;

四.(1)做一做:

有一張厚 度是0.1mm的紙,將它對折一次后,

厚度 為20.1mm,

(1)對折2次后,厚度為多少毫米?

(2)假設對折20次,厚度為多少毫米?

(3)若每層樓平均高度為3米,這張紙對折

20次后有多少層樓高?

(2)想一拉面館的師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條,

把兩頭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復

多次,就能把這根很粗的面條,拉成許多很細的

面條.想想看,拉多少次后,就可以拉出32根面

條?那拉出約209萬根面條呢?

當堂檢測:

1、看下面的故事 :從前,有個聰明的乞丐他要到了一塊面包。

他想,天天 要飯?zhí)量?,如果我第一天吃這塊面包的一半,第二

天再吃剩余面包的一半,依次每天都吃前一天剩余面包的一

半,這樣下去,我就永遠不要去要飯了請你們交流討論,再算一

算 ,如果把整塊面包看成整體1,那第十天他將吃到面包?

五.課外拓展:

1.已知x2=(-2)2,y3=-1,求:

(1)xy2003的值.

(2) 的值.

六、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七、作業(yè)布置:

習題2.14 第一題

八、板書設計:

2.9 有理數的乘方(2)

知識回顧: 例題 練習

九、課后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認識到了怎么表示一些數的乘方,學會估測一些實際生活中的例子,本節(jié)課學生存在的問題還是負數的概念,學生容易丟負號的情況。

33、誡子書評課稿

靜以修身 非淡泊無以明志

儉以養(yǎng)德 非寧靜無以致遠

學須靜也 非學無以廣才

才須學也 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 年與時馳

險躁則不能治性 意與日去

遂成枯落 悲守窮廬

多不接世 將復何及

(二)補白朗讀,感受韻律美。

1、補出詞語

夫( )之行,( )以修身,( )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 ( ),非寧靜無以( )。夫學須( )也,( )須學也。非學無以( ),非志無以( )。( )則不能勵精,( )則不能治性。年與時( ),意與日(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

2、補出句子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 。非淡泊無以明志, 。夫學須靜也, 。非學無以廣才, 。淫慢則不能勵精, 。年與時馳, 。 遂成枯落, ,悲守窮廬, !

八、課堂小結

九、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文

2、搜集和整理與本文有關的名言警句

十、板書設計

淡泊 立志

節(jié)儉 做人 學習 勤學

接世 惜時

34、植樹的牧羊人評課稿

揀 戳

慷慨 帳篷 廢墟

坍塌 呼嘯 滾燙

張揚 溜達 琢磨

微薄 酬勞 硬朗

水渠 流淌 光禿禿

不毛之地 刨根問底 沉默寡言

(三)理清情節(jié),感受變化

1.默讀課文,邊讀邊為課文表自然段,并說一說作者三見牧羊人都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時間順序 牧羊人的情況 荒地的情況

初遇 獨居、安靜、意志果斷、開始種樹 荒野無際、毫無生機

再遇 矯健、養(yǎng)蜂、減少羊群、繼續(xù)種樹 草木復現、環(huán)境改善、煥發(fā)生機

最后相遇 87歲,住在憑一己之力建造的鄉(xiāng)間 青山綠水、安居樂業(yè)、生機勃勃

教師提問:通過剛才大家默讀文章,誰能說說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答:一個牧羊人幾十年默默無聞種樹,靠一己之力創(chuàng)造奇跡,變荒漠為綠洲)

教師提問:你們已經默讀了全篇,并且也幫助老師梳理出來了文章大意。那誰來說說這篇文章是以什么樣的思路來行文的呢?

學生回答:是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事情發(fā)展的經過/樹林的變化來寫的(多種方向)

教師:沒錯。那我們可以說這篇文章是以時間為線索、以樹林的變化為線索來寫的。

(四)觀察言行,分析人物

1.牧羊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找出文中描寫牧羊人的語句,說說你眼中的牧羊人。(小組內合作交流)

(如:(1)他是一個極為認真的人,無論對勞作,還是對生活。從他挑選橡子的細節(jié)可以看出,他工作起來心無旁騖,認認真真。

(2)他是一個有頑強毅力、默默奉獻的人。從戰(zhàn)爭并沒有擾亂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種樹。種橡樹,種山毛櫸,還種白樺樹可以看出。

(3)他是一個慷慨無私、不圖回報的人。從他是在種橡樹!我問他,這塊地是你的嗎?他搖搖頭說,不是。那是誰的地?是公家的,還是私人的?他說不知道可以看出。)

2.找出作者對牧羊人評價的語句,看看作者眼中的牧羊人。

(1)我才明白,人類除了毀滅,還可以像上帝一樣創(chuàng)造。

(2)這是老人種樹帶來的連鎖反應,是我見過的最了不起的奇跡!

(3)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教師:我們剛才既分析了這篇文章的結構,然后又分析了作者對主人公的描寫,還對作者行文的一些細節(jié)進行了分析。(可補充:作者三次見到牧羊人,牧羊人及那片土地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那么,老師想問大家一下,作者這樣寫是想表達什么呢?

學生:將人物的活動放在一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背景之下以突出人物的品質,以及生命的價值。(本文通過牧羊人堅持種樹改變環(huán)境的故事,表達了這樣一種主旨: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長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變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大自然也一定會給與豐厚的回饋,人類的可悲命運會被最終改變。)

(五)拓展延伸,總結升華

教師:通過同學們對這篇文章的主人公的形象分析,你們自己對如何描寫人物有了自己的感受,那下面給大家五分鐘時間,請大家結合剛才老師講的人物描寫的相關知識描寫班上的一名同學,注意在片段中不要出現同學姓名,等一下老師請幾位同學來和大家分享,其他人都來猜一猜這名同學是誰。

(六)作業(yè):

(1)抄寫課后生字、詞,每個三遍;

(2)再讀課文,體會作者對主人公牧羊人的人物描寫。

五、板書設計

植樹的牧羊人

讓喬諾

時間順序 牧羊人的情況 荒地的情況

初遇 獨居、安靜、意志果斷、開始種樹 荒野無際、毫無生機

再遇 矯健、養(yǎng)蜂、減少羊群、繼續(xù)種樹 草木復現、環(huán)境改善、煥發(fā)生機

最后相遇 87歲,住在憑一己之力建造的鄉(xiāng)間 青山綠水、安居樂業(yè)、生機勃勃

六、教后反思

35、濟南的冬天評課稿

七年級語文上冊濟南的冬天聽課稿,分享濟南的冬天聽課感受和記錄

濟南的冬天評課稿第一篇:

《濟南的冬天》是七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作者是老舍。本文描繪了濟南的山、水、城、人等,作者抓住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以山水為主要描寫對象,從不同角度描繪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抒發(fā)了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本文角度獨特,語言準確生動,多使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首尾呼應,渾然天成。學習這篇課文對學生的寫景類的習作有很大的幫助。

【教學目標】

根據本文的具體內容和主要特點,考慮七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語文新課改的主要精神,我確定了這樣的三維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等生詞,感知濟南冬天的特點。

2.通過反復朗讀與品詞析句,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在寫景中的表達作用。

3.通過品味濟南的冬天的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本課教學的重點:朗讀欣賞文章生動形象的語言,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學習作者抓住特征進行描寫景物的方法。

2.難點:學會作者情境交融的表現手法。

【教法學法】

1.主要教法是朗讀感悟和以學定教。

2.主要的學法是:找-讀-議-品-寫的五步學習法。

【教學過程】

老師們,因為時間關系,下面重點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谏鲜龅慕滩暮單?、目標設定、重難點的把握以及教法學法的選擇,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過程: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2.預習檢測,整體感知;3.自主質疑,以學定教;4.合作探究,深化要點;5.檢測反饋,訓練提升;6.總結全課,指導預習。下面我分步來講講: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說:良好的情境,有益于學生的感受,有益于學生的想象,有益于學生的學習。課的開始,我將用課件展示濟南冬天的一組風景圖片,引導學生走進美麗的濟南,感受冬天的風景。

二、預習檢測,整體感知

1.我將設計一組有關重點字詞的基礎題,檢查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重點字詞有)

2.通過自由讀和指名讀的方式組織學生通讀整篇課文。在通讀課文之后,我組織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圈畫有關濟南的冬天的景物詞語來理清課文的脈絡。

三、自主質疑,以學定教

我打算利用學生個人自主質疑的方式,定向本課學習的要點,實現以學定教的理念。學生可能有以下幾個問題:

1.作者是從那幾個方面展開對濟南冬天的描寫的?

2.作者在描寫時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么好處?

3.為什么說

這些問題將是本課學習的重點。

四、合作探究,深化要點

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環(huán)節(jié)。以教學第一自然段為例,我打算通過找-讀-議-品-寫這五步來和學生一起學習。

1.找,就是找找文中描寫濟南冬天山、水等生動語句,把它們圈畫出來。

2.讀,就是通過指名讀、比賽讀、齊讀等方式反復朗讀課文。閱讀教學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例如,讀好)

3.議,就是通過分小組的形式分析這些詞句好在哪里、妙在何處,分析作者的表現手法,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讓學生合作探究,生教生,兵帶兵,深入地感悟課文內容。

4.品,就是品語言,品意蘊,學習作者的方法。抓住文中的進行深入品讀。

5.寫,就是請學生在最有感觸的文字旁寫下自己的感受。

接下來幾個部分,我也會按同樣的方法和學生一起探討學習。

五、拓展延伸,檢測反饋

1.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我適時補充一則閱讀教材《冬之韻》,讓學生在閱讀之后,談談作者筆下的冬天與老舍筆下的冬天的異同點。

2.我將從《當堂反饋》中選擇一組檢測題,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當堂檢測。

3.根據情況,對典型問題進行集中反饋。

六、總結全課,指導預習

在簡單的課堂總結后,提出下一課預習的要點。

老師們,我想通過上述六個環(huán)節(jié)的課堂教學,初步能夠達成我所預設的三維目標。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濟南的冬天評課稿第二篇:

《濟南的冬天》說課稿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濟南的冬天》(板書:濟南的冬天+老舍),下面我將從教材和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策略幾個方面闡述我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和學情

(一)教材

《濟南的冬天》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它是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寫的一篇描繪濟南冬天的美麗景色寫景散文。

編者安排這篇文章,就是想讓我們領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領會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感情。

(二)學情

對于剛剛跨入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在我看來,大多數的學生應該都喜歡寫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情境,培養(yǎng)學生欣賞文學作品,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二、說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學習重在強調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相互滲透和協調發(fā)展,我擬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理解重點詞語,品味積累語言,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過程方法目標:

朗讀課文,感知內容,初步培養(yǎng)感悟散文的能力:學習抓住景物的主要特點,多方面地寫景,表達自己的感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2.教學重難點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我將本文的重點放在學習作者抓住特征運用貼切手法描寫自然景色的寫法上,并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景物描寫中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方法

教學:

1.根據語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以通讀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

這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作者在景物描寫之中,寄寓了自己對濟南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學習本課重在引導學生領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特征細致描繪的寫法,體會作者借景抒發(fā)的贊美之情。而若要達此目的,就必須通過多種方式反復誦讀,使學生深入文本,深刻感悟,進行個性化解讀。為此,本設計圍繞讀字做文章,抓住讀字開展系列語文學習活動,從而達到讀中悟,悟后讀,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感受和豐富的想象力。

2.采用多媒體等電教手段,增強教學直觀性,擴大教學容量。

學法:

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指導,采用了:

自主學習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

四、說教學過程及策略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程序。

一、情境導入

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今天我們單表一下多姿的冬天。和學生一起欣賞燕京一帶冬天雪花,感受邊塞冬天的奇寒;東北的冬天,云南的冬天。引出素有泉城之稱的濟南,冬天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跡,到濟南去看一下冬天的景象,感受一下冬天的氣息。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本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三個小問題:

1.學生用一兩個詞語概括自己經歷感受過的冬天的特點。

2.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用幾個詞語概括老舍筆下濟南冬天的特點。

3.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差異?

濟南給老舍先生的最大感受就是溫情。于是,全文處處圍繞體現著溫晴,也體現著溫情。

三、以溫晴識溫情溫情在我身邊

學生朗讀第一段,小組交流,領會作者用對比的方法突出濟南溫晴的特點。

因此,作者說濟南是個寶地。

四、以溫晴看溫情溫情在我眼前

有人說老舍是一位丹青高手,整篇文章無論從立意,還是從構圖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圖畫。從細部看,這幅圖畫又是由多個畫面組成,而每個畫面都充滿著溫情和希望。

教師引導學生跳讀課文,尋找溫情的畫面,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為每一幅畫面起一個名字并說明其理由。

1.搖籃安睡圖

2.雪后小山圖

3.山村臥雪圖

4.玲瓏水晶圖

五、以溫晴賞溫情溫情在我心中

教師引導啟發(fā)學生進入對溫情的賞讀。

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繪了濟南的山、濟南的水,借山水來展現濟南冬天的特點,在鮮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所以,這里的山水情意濃濃。作者在寫作上也展開聯想、想象,以溫情的形象來比擬溫情的上水,用包含溫情的語言來描繪溫情的山水。

(一)走近溫情的人物形象

景物本身沒有生命,沒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當人來寫。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韻,有了內在美。

教師引導學生讀課文,分別找出用人物形象來比擬山水的語段,體會溫晴的特點,然后學生小組交流,最后師生共同明確。

1.守護搖籃的母親

2.細致周到的護士

3.健美優(yōu)雅的女郎

4.嬌美害羞的少女

5.俏美柔情的女子

老舍先生不愧為文學大師,他智慧的將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個個頗具個性,而又都充滿溫情的女性。如此,既寫出了冬天的暖,又寫出了冬天的美,突出了濟南冬天的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老舍先生為什么只選取女性形象來比擬描繪呢?

主要讓學生明白:這些形象能體現溫暖、柔美、慈愛,能與濟南冬天的秀美、溫晴特點相吻合。

(二)品味溫情的語言

本文語言自然、質樸,親切、柔和,充滿著溫情。像美麗的女子情態(tài)可掬,又像慈愛的母親娓娓敘談。

學生先跳讀課文,標劃出富有靈性、含有意蘊的動詞,然后體會口語化、情感化的詞語,找出類似語句,進行品味。

六、我筆下的溫晴和溫情

1.教師總結:

老舍先生寫北方中國的冬天不著眼于寒,而著眼于暖,不著眼于壯,而著眼于秀,集中突出了冬天里溫晴的特點。為了展現這一特點,作者抓住了暖、秀、綠著墨,寫出了春意,寫出了生機。之所以如此,皆在于作者內心蘊含著的溫情,是作者溫情的體驗有了這種種溫情的意象,是作者溫情的感受有了這美妙的表達。正是一切景語皆情語。

2.引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體會,運用溫晴和溫情兩個詞語,寫幾句話。

五、時間安排

導入3分鐘 講授新課 30分鐘 歸納總結 2分鐘 寫作練習 5分鐘

六、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溫情的畫面

溫晴 溫情 溫情的人物 溫情的語言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36、動物的運動評課稿

八年級生物上冊動物的運動聽課稿,分享動物的運動聽課感受和記錄

動物的運動評課稿

《動物的運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掌握動物運動的結構基礎和運動本質。

2.說出運動對動物生存的意義。

(二)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動物的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2.通過小組間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協作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認同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的觀點。

2.關注運動系統(tǒng)的健康,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1.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

2.骨、關節(jié)和肌肉協作配合完成運動的過程。

【教學難點】

骨、關節(jié)和肌肉協作配合完成運動的過程。

【教學準備】

準備相關的圖片、視頻、PPT、關節(jié)模型、完整的雞翅(已除去皮膚)、鑷子、剪刀及學案。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展示各種動物的圖片,組織學生說出動物運動的意義。

2.播放動物的運動視頻,引導學生說出:不同動物的運動方式不同,不同動物的運動器官也不同。

3.動物是怎樣通過運動器官完成各種動作的呢?今天,我們將以哺乳動物為例來學習第二章第一節(jié)動物的運動。

二、課堂教學

(一)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以哺乳動物為例)

1.組織學生活動:體驗屈肘和伸肘動作,這個動作有哪些結構參與?如果肘關節(jié)受傷了,還能正常完成這些動作嗎?如果相應的部位發(fā)生骨折或肌肉拉傷了呢?

引導學生答出: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tǒng)主要是由骨、肌肉和關節(jié)構成的。任何一個動作的產生都離不開骨、關節(jié)和肌肉的密切配合。

骨骼(含關節(jié))和肌肉組成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tǒng)。

(1)骨骼:起支撐和承力的作用。

(2)關節(jié):改變骨的運動方向。

(3)肌肉:一組肌肉必須是附著在不同的骨上。當它收縮時,就會帶動骨圍繞關節(jié)做運動。

2.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

(1)觀察教材家兔骨骼圖,說出前肢和后肢分別由哪些骨組成。指導學生聯系自己的身體找出人體的上肢骨和下肢骨。組織學生活動找出人體四肢的關節(jié),使學生明確:上肢有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腕關節(jié)、指關節(jié);下肢有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趾關節(jié)。展示骨連接圖片,介紹骨與骨之間的結構(關節(jié))。

(2)組織學生觀察關節(jié)模型,在了解關節(jié)的靈活性后,對照教材模式圖剖開關節(jié),觀察關節(jié)的結構。分析概括關節(jié)對骨運動的意義及關節(jié)的特點(既牢固又靈活)。

骨骼是由多塊骨連接而成的,骨與骨的連接方式之一是關節(jié)。加強體育鍛煉可以使關節(jié)更加牢固和靈活。分析進行體育運動時,哪些關節(jié)容易受傷?我們應當怎樣保護關節(jié)?

進行體育運動時,上肢的肘關節(jié)、腕關節(jié),下肢的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等都容易受傷。保護措施包括充分做好運動前的準備活動,運動強度應當適當,以及佩帶護腕、護膝等。

(3)取一個完整的雞翅(已除去皮膚),觀察肌肉,識別肌腹和肌腱。觀察肌肉是怎樣附著在骨上的?一組肌肉的兩端是附著在同一塊骨上,還是分別附著在不同的骨上?這有什么意義?

展示人體骨骼肌分布圖,介紹附著在骨骼上的肌肉叫骨骼肌。骨骼肌中間較粗的部分叫肌腹,兩端較細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繞過關節(jié)連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

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jié)活動,于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但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推開骨,因此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

展示骨骼肌的結構圖,介紹骨骼肌內還含有血管和神經,說明一塊骨骼肌就是一個器官。說明骨骼肌具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

展示上臂肌肉圖,引導學生觀察:骨、關節(jié)和肌肉三者在位置上有什么關系? 你能用簡圖的形式表示三者的關系嗎?

3.師生共同總結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概念圖并板書。

(二)骨、關節(jié)和肌肉的協調配合

1.播放骨骼肌的協作作用視頻,說明運動的形成是由骨、骨骼肌和關節(jié)共同完成的。

2.組織學生做屈肘和伸肘動作,明確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配合關系。

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 ,肱三頭肌舒張。

伸肘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

3.說明:一個動作的產生至少是由兩組肌肉協調配合完成的。因為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推開骨。要想讓骨恢復原位,必須要靠另一組肌肉的收縮牽拉。

4.帶領學生總結運動產生的過程:刺激神經使 肌肉收縮從而骨繞關節(jié)運動。

(三)運動系統(tǒng)與其他系統(tǒng)的聯系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運動的產生過程,思考:動物的運動僅靠運動系統(tǒng)完成嗎?引導學生答出還需要神經系統(tǒng)的控制和調節(jié)。

2.質疑:我們在運動時,呼吸和心跳都會加快,這是為什么?幫助學生理解運動過程需要多種系統(tǒng)的共同參與。

三、課堂小結

1.播放足球運動視頻小結。

2.積極運動有利于提高各系統(tǒng)的機能,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四、課堂練習

出示練習題,組織回答及點評。

五、布置課外活動

請同學們在課后參考教材試一試,制作肌肉牽動骨運動的模型。其中:2-3塊硬紙板代表骨;適當長度的松緊帶代表肌肉;幾個工字釘代表關節(jié)。

六、板書設計

動物的運動

控制

調節(jié)

能量

供應

知識鏈接

1.骨骼是由多塊骨連接而成的,骨與骨的連接方式之一是關節(jié)。加強體育鍛煉可以使關節(jié)更加牢固和靈活。

2.關節(jié)囊可以分泌滑液,儲存在關節(jié)腔中,滑液可以減小關節(jié)頭和關節(jié)窩之間的摩擦。

3.脫臼是指關節(jié)頭從關節(jié)窩里滑脫出來。關節(jié)炎是由于關節(jié)腔中有積液或積膿。

37、與三角形有關的角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八年級數學上冊與三角形有關的角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

與三角形有關的角

教學任務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熟練掌握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及外角性質

數學思考

1. 掌握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及外角性質

2. 培養(yǎng)學生分解基本圖形及添加輔助線構造基本圖形的能力

3. 通過運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及外角性質證明幾何問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4. 通過對問題的分析與討論,發(fā)展學生的求同和求異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聯系與轉化的辯證思想。

解決問題

嘗試從不同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有效的解決問題

情感態(tài)度

通過猜想、推理等數學活動,感受數學活動充滿探索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及學習熱情。

重點

添加輔助線構造基本圖形的能力

難點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及外角性質

教學流程安排

活動流程圖

活動內容和目的

活動1 復習回憶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及外角性質

活動2 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嘗試

活動3 設問質疑,類比聯想

活動4 拓展思維,變式訓練

活動5 小結,布置作業(yè)

通過對舊知識的復習回憶鞏固并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同時讓學生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思考問題方法。

綜合運用新舊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體驗數學活動的運動變化。

小結及課后探究習題梳理所學知識,達到鞏固、發(fā)展、提高的目的。

教學過程設計

問題與情境

師生行為

設計意圖

活動1

問題1:你還記得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及外角性質嗎?

問題2:你還記得如何證明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嗎?

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教師提出問題并對學生的問答做出總結:

三角形內角和是1800;

外角等于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添加輔助線,運用平行線的知識)教師著重指出添加輔助線是幾何證明中常用的方法,正確合理的添加輔助線往往能簡單、迅速的解決問題

通過對舊知識的復習回憶喚醒學生已有知識,有助于后繼問題的解決

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為發(fā)現新知識創(chuàng)造一個最佳的心理和認知環(huán)境。

問題與情境

師生行為

設計意圖

活動2

問題1:畫一個形狀類似下圖的圖形并測量、 、 及 的度數,看看它們存在怎樣的關系?

問題2:由剛才活動得到的結論你能猜想出什么嗎?

問題3:你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證明這個結論嗎?你能想出多少種不同的證明方法?

學生動手用測量工具量出指定角的度數,通過測量計算得出四個角之間存在的關系。

教師注意觀察學生對測量工具的正確使用及測量結果的精確性,并指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

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猜想:

= + +

教師帶領學生觀察圖形,與熟悉的、常見的圖形進行類比分析,提示學生回憶前面所學過的證明方法,聯想到證明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使用到的添加輔助線的方法;

分析圖形找出三種不同的添加輔助線的方法:

提問:為什么要畫這條線?畫這條線有什么作用?

通過作圖、測量一系列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在幾何方面的動手、動腦能力,根據自己測量的數據得出結論,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和觀察能力,并為下面探索問題作好鋪墊。

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由特殊到一般這一探索問題的能力,開拓學生的思維。

通過實例讓學生知道輔助線是以后解決幾何問題有力的工具。它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條件;恰當轉化條件;恰當轉化結論;充分提示題目中各元素間的一些不明顯的關系,達到化難為易解決問題的目的。

親手操作尋求數學結論,有利于引起學生興趣。此活動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尋找到多種添加輔助線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多種思考形式,有利于深刻領會如何添加輔助線以及添加輔助線的本質─構造基本圖形,轉化圖形各個量之間的關系。同時也讓學生體驗數學活動充滿探索,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通過觀察─猜想─論證這一數學活動過程,讓學生感受有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推理過程和數學思考方法。

問題與情境

師生行為

設計意圖

問題4:你能正確的書寫出證明過程嗎?

學生獨立思考分析,根據不同的添加輔助線的方法分別寫出證明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指出其中不完備的地方,并以規(guī)范的格式板書一種證明強調證明過程的邏輯嚴謹性及正確的書寫格式。教師應關注:

(1)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2)學生進行簡單說理的準確性、規(guī)范性。

(3)是否能用幾何符號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解題過程。

培養(yǎng)學生能用準確的運用數學符號語言書寫證明過程,規(guī)范書寫格式,鍛煉、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今后復雜的推理論證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活動3

問題1:在上面第三個圖中,將點P的位置特殊化:若點P是 與 角平分線的交點,且 =700,那么 的度數是多少?你能找出兩者之間的關系嗎?

學生在獨立思考、探究的基礎上,分組交流研討,并匯總所得的結論。

教師深入小組參與活動,指導、傾聽學生交流。針對不同認識水平的學生,教室可以在測量、計算等感性活動基礎上,在引導學生利用上述例題的解題思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本次活動中,教師應關注:

(1)學生能否在獨立思考問題的基礎上,積極參與數學問題的討論。

(2)學生能否用文字、字母符號等清楚的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

增加題目的復雜性,再一次經歷猜想、論證這一思維過程,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及靈活運用能力。

在探索中再一次發(fā)展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通過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清楚的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4

問題:你能否再給點P確定一個特殊位置?此時上述結論還成立嗎?如果不成立,那么你能得出新的結論嗎?(點P是 與 外角平分線的交點)

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教師總結結論。

本次活動中,教師應關注:

(1)學生能否參與認識和聯想

(2)學生能否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

進行判斷、解答。

(3)學生能否有條理的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

經過這樣的變式、發(fā)展、學習,不僅使學生鞏固了所學的數學知識,也使學生體驗了數學的運動變化觀,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培養(yǎng)和鍛煉。

通過對不同問題的分析與討論,有利于學生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的掌握與提高,同時更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練習、講評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形成師生之間的、學生之間的雙向反饋。

問題與情境

師生行為

設計意圖

活動5

(1)小結

(2)布置作業(yè)

教科書第97頁第7、8、9題。

教師結合本節(jié)課內容,通過提問方式回顧本節(jié)課所講的知識點和方法、技能,出示練習題,鞏固本節(jié)知識。

學生利用當堂所學的知識、方法解決問題,自檢掌握情況。

本次活動中,教師應關注:

(1)學生在做習題的過程中能否正確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2)學生在學習中對知識的歸納、整理、總結的養(yǎng)成性習慣

(3)學生能否通過自我評價了解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fā),結合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給學生提供有針對性、有創(chuàng)意的練習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在做練習的過程中,自主探索來鞏固知識和獲得技能,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研究的思想。

復習、鞏固本節(jié)的知識,學會總結反思,學會自我評價學習效果。

通過課后作業(yè),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進行適當調整,并對有困難的學生給與適時的指導。

自評

1.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運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及外角性質的證明,掌握這二者之間的聯系并能熟練應用于分析和證明。

2. 讓學生動手作圖、測量一系列的活動,既能讓學生自我猜想,獲取知識,又能為證明的思路提供啟發(fā)。培養(yǎng)了學生在幾何方面的動手、動腦能力;和由特殊到一般這一探索問題的能力,開拓學生的思維。

3. 在思考證明途徑過程中通過一題多解,既能讓學生在一連串的變化中熟練使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及外角性質,同時也讓學生體驗數學活動充滿探索,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通過觀察──猜想──論證這一數學活動過程,讓學生感受由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推理過程和數學思考方法。

4. 通過改變題目的條件,讓學生再一次經歷猜想、論證這一思維過程,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及靈活運用能力。在探索中再一次發(fā)展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5. 通過交流,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能力,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清楚的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8、昆明的雨評課稿

導入

同學們,雨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自然現象之一,也是千百年來文人墨客筆下寄托情感的載體,比如有瀟瀟暮雨、寒雨連江的悲情與愁苦,也有潤物無聲、空山新雨的喜悅和希望。那么,今天我們就跟隨汪曾祺先生一起走進《昆明的雨》,看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感受。

二、作者簡介及生活背景

汪曾祺(1920年1997年),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在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鉆研。代表作《受戒》《大淖紀事》等。曾經在昆明求學、工作生活了7年 ,對昆明懷有深刻的感情。

三、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

要求:(1)標出段號(楷體字引文部分,不單獨成段),不明白,不認識字詞的畫出來,一起解決。(2)思考作者對昆明的雨有怎樣的感情?

2、正字音:重點詞語 菌(jn)子 擇(zhi )凈

3、回顧問題,作者對昆明的雨有怎樣的感情?找出原文中的句子。

明確:我想念昆明的雨。

四、合作探究

同學們同桌或者小組合作,思考探究以下幾個問題。

1、我想念昆明的雨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在文章的什么位置?為什么作者這樣安排?

明確:出現了二次,在文章的開始和結尾。內容上:突出強調作者對昆明的雨的想念至深。結構上:做到了前后呼應。

2、既然是前后呼應,按理說文章應該是完整的了,為什么作者還要在第一段寫給寧坤的畫呢?

明確:所畫的都是有關雨季的事物,仙人掌,菌子,花,突出昆明的雨之多;引出下文對昆明的雨的具體描述;還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3、昆明的雨與別的地方的雨到底有何不同,讓作者如此的念念不忘?請同學們讀一讀35段,用一句話來表達?

明確: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

4、昆明的雨為什么明亮的,為什么是豐滿的?怎樣才能讀出它們的特點?

明確:因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連綿不斷,下起來沒完,而且并不使人氣悶。我覺得昆明雨季氣壓不低,人很舒服。

草木枝葉里的水分都到了飽和狀態(tài),顯示出過分的、近于夸張的旺盛。

朗讀指導:能表現事物特點或者情感的詞語要重讀。

5、文中都具體寫了哪些有關昆明的雨的事物,讓作者有如此的感受?選一個或者幾個你印象深刻的分析一下,有什么特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生選擇其一或者二分析:并指導朗讀。

A仙人掌:有什么特點,倒掛也能開花說明了什么?

明確:肥大,倒掛也能開花;昆明雨水之多。

B菌子;有哪些種類,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味道怎樣,表達作者什么感情,能讀出菌子的美味嗎?

明確: 雨季逛菜市場,隨時可以看到各種菌子,牛肝菌、青頭菌、雞樅、干巴菌、雞油菌?? ;除了雞油菌之外都非常美味。表達了對昆明的雨的喜歡和懷念之情。

C楊梅:有什么特點,寫味道的時候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確:個頭大,顏色黑紅。采用對比的手法突出火炭梅的味道之美,表現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D賣楊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是怎樣的女孩,用兩個字概括,從哪里看出來?讀一讀。

明確:運用人物的外貌、語言描寫(細節(jié)描寫)、動作描寫。用賣花女孩的嬌美情態(tài)襯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發(fā)作者對昆明的懷念、喜愛之情。

E緬桂花和木香花: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從哪里可以看出,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

明確:共同的特點:茂盛。表達了作者對昆明的雨喜愛和贊美。

6、文中除了通過回憶具體的人和物表達作者對昆明的雨的喜愛之外,雨有時還會引起作者的什么思緒?

明確:淡淡的鄉(xiāng)愁

7、請同學們概括文章的最10段描寫怎樣的場景?

明確:我和德熙在小酒店喝酒的場景。

8、這里的鄉(xiāng)愁具體指什么?與昆明的生活場景有什么關系?

補充背景資料:作者曾經在昆明求學、工作生活了7年 ,對昆明懷有深刻的感情,將昆明視作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

明確:淡淡的鄉(xiāng)愁是作者對昆明的懷念,是對昆明當年寧靜、恬然的生活的懷念。并用一首詩來表達自己的內心: 蓮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

濁酒一杯天過午,木香花濕雨沉沉。

五、主題升華

回味 昆明的雨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這句話,是不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我們該懷著怎樣的感情去讀這句話?

明確:對昆明的雨的喜愛、想念、贊美;對以往美好生活的懷念和熱愛;

指導朗讀:明亮 ,豐滿用輕松愉悅的語調,動情要重讀,拖長音。

六、藝術特色和語言藝術

同學們,讀完這篇課文后,作者是用怎樣的手法和語言來描繪飽含如此深情的昆明的雨的?

明確:以小見大;語言簡單、平淡、自然、樸實。

七、小結:

生活中并不總是驚濤駭浪,也未必處處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種種快樂、悲苦、平淡以及詩意,我們才算真實地體驗到生活的滋味,才能享受到生活的滋味,希望同學們能在平淡自然的生活中去享受生活的美好。

八、作業(yè)

模仿汪曾祺先生的筆法來描繪一下我們章丘的雨。

九、板書

昆明的雨

汪曾祺

明亮

懷念 豐滿 生活

動情

小 大

昆明的雨評課稿第二篇:

《昆明的雨》

了解汪曾祺,源于大學時候趙老師現代文學史課上不厭其煩反復念叨的四個字--尋根文學,知道汪曾祺先生卻是極為久遠的事情,九零后應該都學過一篇名為《端午的鴨蛋》的文章,那個時候的課堂,讀到汪老先生的這樣一篇文章,我想,除了我之外,其余人也一定在心里構思了無數遍自己手捧高郵鴨蛋,一嘴一個,吃完不舍得舔著流油的鴨蛋殼的場景,也許正是因為這篇文章,高郵鴨蛋至今為咸鴨蛋的翹楚,地位無人能撼動。

正因了汪老先生描寫高郵端午吃鴨蛋的經典場面,對《昆明的雨》同樣抱有極大地期待,這篇文章,極大的吸引了作為吃貨的我。里面所描寫的各種野生菌子,猶如乒乓球大小的楊梅,更是刺激了我的味蕾。當然,對這篇文章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里面對于吃的描寫,更多的,是隨作者,聞著緬桂花的清香,雨中漫步昆明街頭,看倒掛著的一人高的火紅的仙人掌開滿千家萬戶的愜意。

《昆明的雨》是一篇非常隨意的寫景記物類回憶性散文,讀完文章,心靈仿佛被那細細綿綿的雨滴浸潤的舒適熨帖,在昆明的雨季,感受到無限的詩情畫意。作者的內心深處有著深厚的昆明情結,就是這樣的昆明情結,讓作者在年近古稀的時候,還幾度千里迢迢到昆明,尋覓自己青年時代留下的足跡。對于昆明的描繪,是對昆明風俗世態(tài)的如實描繪,是用一顆真誠的心在感受他所生活的那篇土地,不是故鄉(xiāng),卻勝過故鄉(xiāng),把他全部的真情與愛都傾注在那里。汪老出身在書香世家,從小接受古典文學的熏陶,寫詩作賦的才華極高,在文中,他的詩文才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體現,如詩一樣的文句信手拈來,鑲嵌在普通的文字里,熠熠生輝,如在第三段描寫春城雨季的特點時,用了城春草木深, 孟夏草木長這典雅別致的的詩句,描繪了昆明雨季雨水茂盛植被繁茂的情景,而文末作詩一首蓮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濁酒一杯天過午,木香花濕雨沉沉,更具古典情懷,是作者懷念四十年前在雨中喝酒而作,用詩句寄托情思,這份閑情雅致,只能是有深厚古典情韻的汪老先生才能表達出來。除此之外,文中對昆明雨季的木香花、緬桂花等的描述,也能感受到汪老先生的人文情懷,這里不做一一陳述。

許老師上《昆明的雨》,讓我感受到如緬桂花一般的清香,是的,我想用清香兩個字來形容這一堂課,不僅僅是許老師不緊不慢的語言表達,還是對課文的解析,都透著一股清香味。她的設計第一部分為風行水止,自然成紋,朗讀1、2自然段,體會作者對昆明雨的情感;瀏覽全文,勾畫文中描繪昆明特色的物、事、景,并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概括總結各類物、事、景的特點,簡潔明了的讓學生把握情感的同時分解課文,掌握內容。第二部分的設計是一個情感的升華-----嚶嚶成韻,情深似海,賞析雨中的花兒、果兒等昆明雨中的小景物,提出問題:昆明的雨季給作者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學生通過閱讀,能快速得知昆明的雨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自然而然引出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慢慢走,細欣賞,全班齊讀老師之前準備好的文字,情延課外,結束這一堂有著清香味的課堂。

在評課環(huán)節(jié),謝老師的評講讓我眼前一亮。他評價:1、課文分解細碎,不應用手術刀去肢解這一篇文采優(yōu)美淺顯易懂的散文。2、教學前應注重文前文末的閱讀提示,可以用美文美讀來賞析課文。聽到美字的時候,我立馬又回憶起《昆明的雨》中的美麗來:細密綿長的雨,比人還高掛滿紅花的仙人掌,色黑紅個大味美的楊梅,新鮮味美的各色菌子......也許,根據課后閱讀提示,著眼文本,著眼于文中所描繪的美,用美的角度賞析美好事物,效果會更好。

如果是我來上這篇課文,我會如何上呢,尤其是在一個全新而陌生的班級。聽完許老師的課,結合組上老師的評課,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教學設想。下一篇文章中做具體闡述。

39、美麗的顏色評課稿

八年級語文上冊美麗的顏色聽課稿,分享美麗的顏色聽課感受和記錄

美麗的顏色評課稿第一篇:

美麗的顏色導學案

一、預習案

1、預習目標

(1)熟讀課文,識寫生字詞。掌握有關的文學常識及寫作背景。

(2)學習品味文章精練的語言,并把這種語言技巧運用到自己的作文去。

(3)學習體會居里夫人偉大的人格魅力。

2、預習要點

(1)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流利。

(2)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課文的層次。

3、達標練習

(1)給下列字注音。

燥熱 窒息 瀝青 吹噓 筋疲力竭

二、探究案

1、要點回顧

(1)正確、流利地朗讀文章。

(2)想想課文的主要內容?

2、問題展示

(1)了解居里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課文結構層次劃分

(3)瑪麗居里現在又要在一個殘破的小屋里,嘗到新的極大的快樂了。句中的極大一詞,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第一段內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描寫他們的工作環(huán)境,運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何理解在此惡劣環(huán)境下的最美好最快樂的幾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瑪麗在院子里穿著滿是塵污和酸漬的舊工作服,頭發(fā)被風吹得飄起來,周圍的煙刺激著眼睛和咽喉。這樣描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十段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但是鐳要保持它的神秘性,絲毫不希望人類認識它。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他們在這個木板屋里過著反自然的生活。如何理解反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多次引用居里夫人的記錄,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他們走進他們的領域,走進他們的夢境。請品析這句話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作者是怎樣塑造居里夫人的形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課堂總結。

本文記敘了居里夫人發(fā)現鐳后美國政府給予她的嘉獎和榮譽,可是居里夫人對巨額財產毫不動心,體現了她不羨榮利,潛心科學研究,質樸、高尚的人格魅力。

4、拓展交流

學習了本文后,對居里夫人獻身科學的精神有什么感受?談一下自己的理想。

參考答案

達標練習

(1) zo zh l xū jīn

問題展示:

(1)居里夫人,即瑪麗居里,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蘭華沙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家境貧寒,1894年以優(yōu)異成績通過了巴黎學院的結業(yè)考試,并獲得了波蘭留學生獎學金。1895年與皮埃爾居里結為夫妻。1898年7月,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下,除發(fā)現了新元素外,同年12月又發(fā)現了鐳。1903年,居里夫人通過了博士論文《放射性物質的研究》的答辯,奠定了在放射形研究方面的基礎。1903年12月居里夫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此后,皮埃爾居里因車禍不幸喪生。居里夫人在強忍悲傷的同時,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學事業(yè)中,成為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1911年,居里夫人又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1934年7月4 日,居里夫人由于過多接觸放射性物質,患惡性貧血癥而去世。

(2)第一部分(第一段1):總寫瑪麗居里又要在一個殘破的小屋里,嘗到新的極大的快樂,領起全文。第二部分(2-14):具體描寫瑪麗居里在小木屋里提煉鐳那種艱苦而且微妙的快樂。第三部分(15-25):描寫瑪麗居里和丈夫終于提煉出鐳時的愉快與幸福情景,以事業(yè)的成功為樂。

(3)【答案】極大指到了極點,表明沒有比這更快樂的了。寫出了居里夫人獻身科學工作的熱忱和頑強。

(4)【答案】極大的快樂奇異的新的開始艱

苦而且微妙的快樂這些短語的使用,極大地增

強了文章的吸引力,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同

時也設置了懸念。

(5)【答案】運用了對比和夸張??鋸埿揶o手法的使用,突出強調了居里夫婦工作環(huán)境的冷、簡陋、惡劣。同時,這種極端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與下文他們的高昂的工作熱情形成鮮明的對比,進一步表現出了他們執(zhí)著、堅定的科研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態(tài)度。

(6)【答案】在這幾年里,盡管環(huán)境惡劣,工作量大,但正是由于居里夫人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最終成功地提取出了鐳。正是這幾年的艱苦努力,使他們最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是最美好最快樂的幾年。

(7)【答案】

此段的細節(jié)描寫,進一步表現出了瑪麗的工作強度之大,工作之艱辛,環(huán)境之惡劣,從而刻畫出她忘我的工作態(tài)度和執(zhí)著的追求精神。

(8)【答案】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她一個人比作一家工廠,形象地突出了瑪麗工作之艱巨,所遇到的困難之大,進一步贊揚了她堅定的科學信念和執(zhí)著的追求。

(9)【答案】擬人修辭手法的使用,將鐳人格化,形象地體現了鐳的提煉是如此之艱難。同時也使語言生動、活潑,從而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10)【答案】反自然是指工作強度大、時間長,遠遠超出人的身體極限。句子表現出了作者欣賞父母兩人工作的密切配合和感情的和諧,對父母在科學實驗期間的協調的共同生活發(fā)出了由衷的贊美。

(11)【答案】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記錄,一方面增強文章記事的可信性、真實性,另一方面更直接地表現居里夫人的內心世界,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居里夫人這段話揭示了我們仍然覺得很快樂的一個原因在一種獨特的專心景況中過日子。表達了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對寧靜、專注生活的熱愛,以及她執(zhí)著的工作態(tài)度,將自己的生命融入科學事業(yè)的獻身精神。

(12)【答案】領域,在這里指他們的學術范圍,后面的夢境又將其形象化,將其比喻為美妙的境界,這就將居里夫婦熱愛科學的情懷又一次顯現了出來。這句話表現了居里夫婦早已把艱苦的提煉鐳的過程當成一種美好的追求,一種美麗的夢境,進而襯托出了他們樂觀、堅定、執(zhí)著的品質。

(13)【答案】文章在敘述中不斷插進居里夫人的記錄,使敘述更真實更深刻,人物形象更加豐滿?,F在這個時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時期。然而我們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樂的幾年,還是在這個簡陋的舊棚屋中度過的。有時候我整天

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鐵條,攪動一大堆沸騰著的東西。到了晚上,簡直是筋疲力盡。這些充分展示了居里夫人刻苦鉆研、堅韌執(zhí)著、以苦為樂,對科學熱愛、癡迷,對工作充滿熱情、獻身科學的精神。

拓展交流 (略)

美麗的顏色評課稿第二篇:

一、由美導入,走進文本世界

(屏顯年輕的居里夫人拿著裝有鐳的玻璃瓶的照片。)

師:知道這是誰嗎?

生(齊):居里夫人。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居里夫人美,鐳也美!對于一個人的理解,不能僅僅限于一些外部的信息,還得要進一步走進這個人的內心世界才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顏色》,走進這位偉大女性的美麗世界中。

二、題目切入,體會美麗情感

師:課文都讀過了吧?題目是美麗的顏色,這五個字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請用筆標出來。

(生標注。)

生:一共出現了三次。

師:我們先一起把這部分朗讀一下。

(屏顯相關語段。生齊讀。)

師:第一次對話,先自由朗讀,然后分角色讀。

(生自由朗讀。)

師:我們請一位男同學和一位女同學來讀,有請我們的居里夫婦。

(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其余學生讀文中的敘述語,兩位同學配合默契,語調溫柔,充滿期待。)

師:采訪一下瑪麗,你覺得應該讀出怎樣的情感?

生:我感覺應該是熱切的好奇,滿懷期待。

師:那么皮埃爾,你剛才是用怎樣的語言回應愛人的呢?

生:也很期待,是理解,感覺很溫暖。

師:為什么感覺很溫暖呢?

生(害羞):感覺好像是在和我談論談論即將出生的孩子長得怎么樣。這里的它加了個引號,就是說它是有生命的。

師:你關注到了標點。很好!居里夫婦就像在暢想肚子里的孩子長相如何、怎樣漂亮,真是一種溫暖美好的期待!好的,誰來讀讀第二次?老師來讀前面的句子。

(師讀第 20 節(jié),營造說話時神秘、寧靜的氛圍。生讀第 21 節(jié)。)

師:你讀到了什么?

(師指導生揣摩居里夫婦當時的心情。)

師:居里夫婦當時的心情大致就是這樣。現在我

們一起把最后一次寫美麗的顏色的句子朗讀一下。

(生齊讀。)

師:很好!大家重讀了不僅還,讀出了感嘆號的情感意味??磥恚瑢τ诿利惖念伾?,居里夫婦的情感經歷了三個階段。是哪三個階段?

生:溫馨的期待、神秘的確信以及情不自禁的驚喜。

師:是的,居里夫婦的寶寶終于降生了,還有美麗的色彩。它是誰?

生(齊):鐳。

(師再次屏顯居里夫人拿著裝有鐳的玻璃瓶的照片。)

師:原來,居里夫人深情凝望的美麗的顏色指的是鐳的顏色。這真是自然界神奇而美麗的顏色。

(師板書鐳。)

三、品讀詞句,感受美麗人格

(一)學會概括敘事性文章的內容

師:但是,美麗的顏色僅僅指鐳的顏色嗎?

我們再來看看課文前半部分又在寫些什么?同學們概括一下。

生:寫的是居里夫婦工作的環(huán)境和他們是如何工作的。

生:居里夫婦探索鐳的過程。

師:概括記敘性文章的內容必須把握主要事件。誰還能概括得更好一點?

生:居里夫婦探索鐳的艱苦過程。

師:不錯,加上了艱苦,突出了事件的中心。

但是,僅僅是艱苦的過程嗎?

(生不能回答。)

師:同學們把第 1 段朗讀一下,會有新的發(fā)現。

(生齊讀第 1 段。)

生:應該是居里夫婦探索鐳的艱苦而又有微妙的快樂的過程。

師:看來大家達成了共識,敘事性文章的概括,不僅需要把握關鍵事件,而且需要把握能體現中心的關鍵詞語。這是一個艱苦,但卻又充滿微妙的快樂的過程。

(二)品讀詞句,體會艱苦

師:那么,這個艱苦體現在哪里呢?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圈點勾畫,進行批注。

(生圈點勾畫,進行批注。)

生:那個爐子即使把它燒到熾熱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著它的地方,才能感受到一點兒暖氣,可是離開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帶去了。我感覺他們的工作環(huán)境非常惡劣。

師:你從哪些地方讀出了非常?

生:差不多才能,說明非常寒冷。

師:能從一些修飾詞語的角度去品讀,很好!還有嗎?

生:完全一點兒立刻就這些詞語也能說明天氣寒冷。

生:寒帶也能說明天氣冷到了極點。

師:這些都是從修飾詞語的角度來品讀的,還能不能從其他地方讀一讀呢?

生:即使也說明爐子再熱也沒用,冷到了極點。

師:很好!還能從關聯詞的角度去品讀。

生:她獨自一個人就是一個工廠。一般工廠人都是很多的,但是這里瑪麗一個人就是一個工廠,說明人手缺乏。

師:工作負荷大。大家還有沒有發(fā)現,這一段落只有一句話,我們稱之為單句成段,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

生:強調,看起來醒目,印象深刻。

師:嗯,工作環(huán)境差、工作負荷大,還有嗎?

生:瑪麗從前很天真地預料瀝青鈾礦的殘渣里含有百分之一的鐳,那個估計現在到哪里去了?用了數字,還有反問的手法,說明瀝青鈾礦殘渣中鐳的含量特別低,從側面反映出工作量非常大。

師:好的,鐳的神秘使得它難以被發(fā)現,這位同學既從詞語的角度,又從修辭的角度進行了品析。

生:我們沒有錢,沒有實驗室,而且?guī)缀鯖]有人幫助我們把這件既重要而又困難的工作做好。這像是要由無中創(chuàng)出有來。從而且、三個沒有中可以看出他們條件簡陋,工作艱難。

師:關注了關聯詞而且和三個沒有,還關注了句式,強調一無所有,但他們卻創(chuàng)造出了奇跡,文中用了一個詞,叫什么?

生(齊):由無中創(chuàng)出有來。

師:還有哪里可以看出來?

生:瑪麗在院子里穿著滿是塵污和酸漬的舊工作服,頭發(fā)被風吹得飄起來,周圍的煙刺激著眼睛和咽喉。從滿是塵污和酸漬的舊工作服和周圍的煙刺激著眼睛和咽喉可以看出工作條件艱苦。

師:頭發(fā)被風吹得飄起來這個細節(jié)能不能說明條件艱苦?

生:能,說明風大,因為是在院子里。前面說到如果不在院子里,在棚屋里的話,也要打開窗子,否則就會被煙窒息。

生:工作日變成了工作月,工作月變成了工作年。比埃爾和瑪麗并沒有失掉勇氣??梢钥闯鼍永锓驄D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提煉鐳越來越困難,但是他們對鐳的探究卻堅持不懈。

師:能不能改成過了一年或兩年?

生:不能,我覺得改了后就看不出時間的漫長和工作的艱難了。

師:我們從不同的角度讀出了探索鐳的艱苦,工作條件差,工作負荷大,鐳的神秘難以發(fā)現,這些都讓我們讀出了一個苦字。

(師板書苦。)

(三)品讀詞句,體會快樂

師:但這樣苦的歲月,在居里夫人看來,卻是怎么樣的?

生(齊):最美好而且最快樂。

(師板書樂。)

師:你從哪些地方讀出了美好與快樂?

生:我們在一種獨特的專心景況中過日子,像是在夢里一樣。像是在夢里一樣說明他們的日子很愉悅。

師:我們?yōu)槭裁从鋹偰??關鍵是哪個詞?

生:專心,沒有干擾,能夠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美好而快樂的。

師:嗯。還有其他詞讓你覺得他們快樂嗎?

(生不能回答。)

師:看一下大屏幕。

(屏顯課文第 1 段。)

師:哪一個人稱代詞特別多?

生:我們!

師:我們說明什么?

生:說明他們很相愛,兩個相愛的人在一起互相扶持做事是美好而快樂的事情。

師:說得真好!還有嗎?

生:覺得冷的時候,我們在爐旁喝一杯熱茶,就又舒服了。兩個人有共同的目標和追求,再苦也是快樂的。

師:為什么說居里夫婦的快樂是微妙的呢?

生:因為他們的快樂來之不易。

生:因為他們的快樂是兩個人的快樂。

生:因為他們的快樂是常人無法體會到的快樂。

師:是的,這種快樂只屬于居里夫婦。因為

生:居里夫婦有相親相愛的美德。

生:居里夫婦有樂觀奉獻的精神。

生:居里夫婦有堅韌頑強的探索精神。

師:一句話,因為居里夫婦經歷了別人沒有經歷過的艱難,在艱難中表現出高貴的人格,所以才能體會到別人無法體會的快樂。所以美麗的顏色還指

生:居里夫婦美好的人格。

師:這是人類世界最美麗的顏色。

(師板書人格。)

四、比較體會,讀懂美麗這一篇

師:大家有沒有發(fā)現,在這個部分里,寫傳記的人好像有點偷懶,文章中大段地抄襲了居里夫人生前筆記中的話,這些段落可否刪去?

生:不能,這些是真實的寫照。

師:為什么是真實的寫照?

生:因為這些都是作者母親自己的話,更真實。

生:母親的話也證明作者所說的話是真實的。

師:哦,相互印證,能否舉個例子?

生:比如,第 13 節(jié)中作者寫道:這種抵抗他們的材料迷住了他們。他們之間的柔情和他們智力上的熱情,把他們結合在一起。而下面第 14 節(jié)中居里夫人自己也說被吸引住了,也寫了對科學的熱情和互相扶持。

師:好的,我們把這兩節(jié)連起來讀一下,看看是不是這樣?

(生齊讀。)

師:我們再把第 13 節(jié)這個部分改成作者的敘述來讀讀看。

(生讀,將他們改成我們)。

師:面對瑪麗的訴說,你感覺怎么樣?

生:我在讀的時候,就在想作者怎么什么都知道,感覺還是讓瑪麗自己說更真實可信。

師:是啊,讓居里夫人的女兒來說畢竟隔了一層。

(師板書真實性。)

師:老師把后半部分改了。

(屏顯。)

瑪麗后來寫道:那天晚上,我們又去實驗室了,打開門,看到了鐳在發(fā)光,我們終于找到了。

(生朗讀比較。)

生:不行,這樣我們就不知道居里夫婦的對話細節(jié)了。

生:原文的描寫更具體生動。

師:也就是說,這些具體的細節(jié)能讓我們感受到居里夫婦的幸福與快樂。是嗎?

(師板書生動性。)

生:是的。

師:這篇文章的體裁是什么?

生:傳記。

(師板書傳記。)

師:傳記不像小說都是虛構的,那為什么還吸引人呢?

生(齊):因為真實又生動。

師:同學們,這就是傳記的美麗和魅力!

五、再次朗讀,升華美麗人格

師:最后讓我們再次讀讀后半段的美麗的顏色,體會其中的幸??鞓贰?/p>

(生齊讀。)

師:鐳的美麗,更是人格精神的美麗,這種美將是永恒的!下課!

40、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評課稿

九年級化學上冊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聽課稿,分享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聽課感受和記錄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評課稿: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 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進一步掌握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

(2)學會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際操作;

(3)加深對二氧化碳性質的認識。

2、過程與方法:能合理使用課堂提供的儀器和藥品制取二氧化碳并進行驗證。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從動手進行實驗操作的過程中獲取成就感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續(xù)不斷的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會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裝置、收集、檢驗及驗滿。

教學難點:了解實驗室制備氣體及驗證的步驟和方法。

教學方法:實驗、講解、總結。

教學準備:

儀器:錐形瓶、試管、長頸漏斗、分液漏斗、單孔橡膠塞、雙孔橡膠塞、膠頭滴管、注射器、具支試管、集氣瓶、導管、試管、藥匙、鑷子、火柴、蠟燭等。

藥品:大理石、稀鹽酸、石灰水、紫色石蕊試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課題

1、我們一起來猜個謎語:左邊月兒彎,右邊月兒圓,左邊能取暖,

右邊能助燃。打一物質(用化學式表示)

2、實驗前準備:

請同學介紹藍色試劑托盤中的試劑與儀器并檢查盛水的燒杯、放有階梯蠟燭的燒杯、廢液杯、試管等用品。

注意:提醒同學們聞氣體的操作及液體的取用。

3、目標展示,學生回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1)、練習實驗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方法。

(2)、做二氧化碳的性質實驗,加深對二氧化碳性質的理解,會描述現象并對其進行解釋。

二、實驗活動講解

1、二氧化碳的制取所用的藥品,依據的原理,采用的裝置的講解。

2、實驗的具體步驟的講解

(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

(2)、藥品的取裝與添加;

(3)、反應的發(fā)生、氣體的收集方法、驗滿的方法;

(4)、要求收集一集氣瓶二氧化碳,注意驗滿;

(5)、將氣體分別通入紫色石蕊試液與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觀察現象;

(6)、把小燒杯中的階梯蠟燭點燃,將收集滿的集氣瓶中的二氧化碳氣體沿燒杯壁緩慢傾倒入小燒杯中,觀察蠟燭的熄滅順序;

(7)、反應的終止。

三、進入實驗活動

1、二氧化碳的知識了解,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2、實驗內容展示:

步驟1: 分別向兩支試管中添加澄清石灰水和紫色石蕊試液。

步驟2: 組裝儀器,檢查裝置氣密性。

步驟3: 加入藥品,開始反應,收集一集氣瓶二氧化碳氣體,

思考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步驟4: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觀察現象,思考化學方程式。

步驟5: 將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觀察現象,終止反應。

步驟6: 點燃小燒杯中的高低不同的小蠟燭,將收集到的二氧

化碳傾倒入小燒杯中,觀察蠟燭熄滅的先后順序。

3、學生操作,老師巡視指導。

四、活動結束總結

1、請個別小組學生簡述實驗過程,觀察到的現象,得出的結論;

2、老師總結

(1)、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2)、裝置的改進為實驗的進行提供了方便,倡導學生的以后的實驗中多想,能夠用最簡單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得出結論。

五、課后鞏固練習

1、鍋爐和水壺經常燒煮含鈣量較高的水,很容易產生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在家中如何除去水壺中的水垢?

2、有人想在一塊大理石板上用化學腐蝕的方法刻上熱愛祖國四個大字,請你提出一種化學腐蝕的方法(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CaCO3+2HCl==CaCl2+H2O+CO2

3、有人設計了實驗室制CO2的簡易裝置圖(如下圖),哪種是正確的?哪種是錯誤的?為什么?

裝置(2)是正確的,裝置(1)、(3)是錯誤的。

裝置(1)有兩個錯誤:①長頸漏斗的末端露在液面外,氣體會從漏斗中逸出 ②氣體導管插入了液面,產生的氣體不能由導管導出。

裝置(3)有兩個錯誤:①長頸漏斗的末端露在液面外,氣體會從漏斗中逸出 ②氣體導出管伸入試管過長,不便于氣體的導出。

4、實驗室制取CO2時,為什么最好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

所有的碳酸鹽都能與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常見的Na2CO3、K2CO3與鹽酸反應時速率太快,不易控制。塊狀的碳酸鎂(MgCO3)跟鹽酸反應時速率適中,但來源不廣泛。石灰石與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鈣,它們與鹽酸反應時速率適中,易于控制,且來源廣泛,容易得到。使用時應把大理石或石灰石砸成大小適當的塊狀,以便于在氣體發(fā)生裝置中使用。

選用藥品相互反應制取氣體時,應盡量避免混入雜質氣體。鹽酸是揮發(fā)性酸,濃度越大時揮發(fā)性越強,制取二氧化碳時不用濃鹽酸而用稀鹽酸,就是為了盡量減少揮發(fā)出來的氯化氫氣混入鹽酸。

六、布置作業(yè)

完成探究活動報告冊相關內容

41、水的凈化評課稿

九年級化學上冊水的凈化聽課稿,分享水的凈化聽課感受和記錄

水的凈化評課稿:

水的凈化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純凈水與天然水的區(qū)別。

(2)知道沉淀、吸附、過濾、蒸餾等常用的凈化水的方法,能述說自來水的

凈化,初步學會過濾的操作及操作過程中要注意的事項。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與探究、討論歸納等活動,培訓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

(2)通過對渾濁水進行凈化的實驗探究,認識凈化水的各種方法。

3、情感價值觀

(1)認識到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感受水的凈化不容易,樹立珍惜水、愛護水的思想。

二、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自來水的凈化過程,過了操作的原理和實驗。

教學難點:過濾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三、教學過程

【講授】引入新課

展示展示魯濱遜在荒島提取飲用水的圖片,同事展示一瓶河水和一瓶純凈水,讓學生比較并說出他們的區(qū)別。

學生:河水比較渾濁,純凈水較澄清透明。

教師:純凈水雖然較澄清、透明,但純凈水不等于純水。

我們能不能將比較渾濁的河水變成澄清的水呢?

學生:能

教師:我們如何將比較渾濁的水變成比較澄清的水呢?這就是我們本節(jié)課要研究的水的凈化問題。

活動1、自主學習

學生:【閱讀】課本74頁,完成導學案上的1、2、3題的問題。

教師:對學生自學情況進行檢閱,并給予正確的指導。

活動2、活動與探究

學生動手完成實驗4-1:向小燒杯中倒入半杯渾濁的泥水,再加入3藥匙明礬,攪拌溶解后,靜置,觀察現象。

教師:同學們,從這個實驗當中,你們看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燒杯底部有些固體顆粒,上層水更清了,下層水較渾濁。

教師:我們用什么方法將杯底的固體顆粒除去呢?

學生回答:靜止一段時間,再過濾。

(引導過度到過濾操作)

活動3、合作探究

1、教師:演示過濾實驗,學生觀察。邊演示便給學生講解。

2、學生:分小組做過濾實驗完成P7 4-2,每個小組實驗完畢后總結出過濾操作要領以及注意事項。

3、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操作要領: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①濾紙邊緣要低于漏斗邊緣 。②液面要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①杯緊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緊靠濾紙三層部分。③漏斗下端要緊靠燒杯內壁。

活動4、小組討論

(1)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河水過濾后,濾液可以喝嗎?

(3)在生活 中還能用什么來代替濾紙?

活動5、課堂檢測

1.下圖是自來水廠凈水過程示意圖,其中除去水的異味主要是在(  )

A.沉淀池 B.過濾池

C.吸附池 D.清水池

2、下列混合物可用過濾方法來分離的是( )

A、水和二氧化錳 B、鐵粉和銅粉

C、酒精和水 D、食鹽和水

3、下列凈化水的操作過程中,發(fā)生化學變化過程的是( )

A、沉淀 B、消毒

C、過濾 D、配水

4、指出圖中的錯誤:

(1) 。

(2) 。

5.某化學科技小組在實驗室中對一燒杯渾濁的 河水進行了簡單凈化。請完成操作中的有關問題:

(1)先向燒杯中加入適量明礬粉末,這是利用明礬溶于水后生成的膠狀物對雜質的________,使雜質________來達到凈水的目的。

(2)再進行過濾液體:

①過濾操作所必需的儀器:________。

A.燒杯 B.酒精燈 C.鐵架臺(帶鐵圈) D.試管 E.玻璃棒 F.漏斗 G.托盤天平 H.蒸發(fā)皿

②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玻璃棒下端接觸的部分是________層濾紙?zhí)帯?/p>

③若操作過程中發(fā)現過濾速度太慢,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若濾液仍然渾濁,你認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異味,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作用。

活動6、課堂小結

1、學完本課你應該知道些什么?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純凈水,通過靜置、沉淀、過濾、吸附等途徑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凈化。

2、過濾:

原理:將不溶于液體的固體顆粒和液體分離。

操作要領::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①濾紙邊緣要低于漏斗邊緣 。②液面要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①杯緊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緊靠濾紙三層部分。

③漏斗下端要緊靠燒杯內壁。

3、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的原因:

①濾紙破損;

②過濾時液面高于濾紙邊緣;

③收集濾液的燒杯不潔凈。

活動7、布置作業(yè)

一、教材作業(yè)

【必做題】

教材第78頁練習與應用的2、4題.

【選做題】

教材第78頁練習與應用的3題.

二、課后作業(yè)

完成教材導讀練習題

三、實踐活動

用生活中的用品自制一個簡易凈水器。

水的凈化教案

42、自然界的水評課稿

九年級化學上冊自然界的水聽課稿,分享自然界的水聽課感受和記錄

自然界的水評課稿:

《自然界的水》教學設計

摘 要:本課教學設計遵循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新課程理念,讓學生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本課選取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二章第四節(jié)《自然界的水》為知識載體,注重以學生思維發(fā)展為主線,能力提高為目標,問題發(fā)現為抓手,設疑探索,活動貫穿,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總結,學會交流。

關鍵詞:教學設計

一、本節(jié)課遵循的設計理念:

教學中樹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新課程理念,讓學生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不斷提升學生科學探求的欲望與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總結,學會交流,致力于追求情智共生的詩意境界。

二、從三個方面來分析教材:

1、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身邊的化學物質是學習初中化學的重要載體,是化學啟蒙教學的重要素材。本章選取了學生熟知的空氣、氧氣、二氧化碳和水四種物質作為學習素材,一方面讓學生感性地認識到化學研究的具體內容,另一方面,為學生后面進一步學好元素化合物知識提供了有效模式與方法,所以,本章節(jié)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初中化學課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與本課有關的人文素材很多,在教學中適時地、有機地滲透愛國愛家鄉(xiāng)教育和美育,可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因此,本課也是一節(jié)很好的德育教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化學就在身邊的道理,從而真切地體驗到化學學科價值,養(yǎng)成學以致用的習慣。

2、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定必須科學、簡明,切合教材要求,切準學生實際,為此,我認為本節(jié)課應當達到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目標:

認識水的組成,知道天然水、自來水、礦泉水和蒸餾水的區(qū)別。

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凈化的基本方法;學習過濾的原理與方法。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方法,提高思維品質。

培養(yǎng)動手實驗、總結歸納的能力。

培養(yǎng)信息獲取與加工能力。

③.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關愛自然、關注社會的人文情懷和愛國、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自覺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水的組成及了解水凈化的常用辦法。

難點:利用水的分解、水的合成兩種變化分析水的組成。

依據教學內容的地位與作用及教學目標,得出教學重點。對于初學者來說,能全面準確地觀察實驗現象,分析概括實驗結論仍是他們學習上的難點。

三、教法分析:

古希臘教育家普羅塔弋說過這樣一句話: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 。我覺得,我們在教學時必須特別注意這一點,即不能將學生當作容器來對待,在確定教學方法時,必須牢記葉圣陶老先生的話教是為了不教,結合教材及學生實際,我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1、引導探究法:課前安排學生去收集查找一些相關資料,通過動手實踐,探究發(fā)現來獲取新知。此過程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學力的增長而且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培養(yǎng)和團結協作意識的增強。

2、采用歸納總結法: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討論交流,歸納總結的過程,有助于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的提高,為學生今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基礎。

3、借助于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突出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給學生騰出更多的時間動腦、動口、動手。

四、學情分析與學法指導

新課程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為重要的著眼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小學自然課和前幾章的學習,學生已形成了以小組合作完成實驗的學習方式,體驗到了化學實驗活動所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具有強烈的探索欲望,但是初中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調控能力還不夠,學習過程中仍需要教師的管理和引導。

在教學中,我結合教材特點,分析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指導學生采用了

1、實驗探究法:讓學生從探究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取長補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

3、多種感官協同法:讓學生通過耳聽、眼看、腦想等多種感官同時并用,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教師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教科書。

五、教學程序:

我的設計思想是以知識為載體,思維為主線,能力為目標,問題為抓手,設疑探索,活動貫穿,整個教學程序中注重師生對話,生生互動,和諧共振。

(一)課前延伸,收集信息。

課前2-3天布置感興趣的學生圍繞課題收集相關資料。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積極性,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學習。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課。

上課伊始,教師播放電影片斷《美麗的大腳》。

[設計意圖]從西部嚴重的水危機導入新課,以視頻導入抓住學生眼球,從情感上引起學生共鳴,使學生感受到強烈的震撼,并很自然地進入到課堂學習狀態(tài)中。

(三)成果展示,感受危機

我感悟(活動一)

展示圖片和實物,學生匯報成果。

[設計意圖] 充分利用視頻、組圖、文字材料,配合語言渲染等手段,學生對地球上的水已有強烈感受,對后面教學活動的深入展開起到良好的知識鋪墊,提高活動的參與程度。同時學生通過多媒體看到他們自己收集到的樣品(圖片等),有豁然開朗的感覺,體會到了化學就在身邊的道理。

(四)實驗探究,獲得新知

我順著學生思路,以問題驅動為線索,以小組合作探究為抓手,精心安排4個活動,引導學生在探究中發(fā)現,在討論中自悟。

1、我發(fā)現(活動二)

教師演示電解水實驗,安排小助手到講臺前操作,學生觀察分析。

[設計意圖]探究活動是貫徹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老師提供信息,演示實驗,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啟發(fā)猜想,引導學生經歷提出問題,進行猜想,設計方案,實驗探究,獲取結論,解釋交流這一完整的探究過程,從而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的科學探究方法。我及時評價學生表達中的閃光點,肯定其創(chuàng)見,點撥其障礙,激勵他們大膽參與。對于不能正確分析的小組,引導他們閱讀教材,仔細觀察,啟發(fā)思考,分析推理。

2、我體驗(活動三)

分組合作實驗探究。

[設計意圖]我以學生熟知的身邊的知識為情景素材,學生感到親切,生動真實。重視問題組的設計,讓學生學習進一步深化。

安排學生分組實驗,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通過回憶舊知,探索新知。學生小試牛刀,享受到成功的甜果。引導大家針對動手實驗中的異?,F象分析、討論,加深了對知識的認識與理解。讓學生在實驗中體驗成功與失敗,在合作學習中受到啟迪與提升。此舉既提高了學生的實驗技能,又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3、我自學(活動四)

出示自學材料,讓學生自主學習,歸納小結。教師點撥。

[設計意圖]授之以漁。通過出示自學材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組織學生講述、質疑和釋疑,最后由教師點撥,進行該課的基礎知識教學。此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逆向思維的品質,促進歸納方法的掌握。

4、我參觀

教師播放學生參觀自來水廠的生產流程錄象。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鞏固新知,提升能力,注重把課堂延伸到課外,學以致用。

(五)新聞會客廳(我型我秀)

模擬記者招待會在創(chuàng)設的記者招待會的情境下,一些學生將以下列身份出現,興化市市長、興化市環(huán)保局局長、市人大代表、興化市戴南鋼簾線廠廠長,現場回答記者提出的關于興化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問題。如果你是一位記者、普通市民、中學生或者農民,你可向各位嘉賓現場提問。

[設計意圖] 設計新聞會客廳這一活動,挖掘了教材,拓展了深度。讓學生課前收集興化水資源利用和保護的措施和辦法,同時考慮到初三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當代中學生思維活躍,充滿激情,課堂引導他們關注生活、關注本地社區(qū)資源,更讓學生增加感性的、體驗式的認識,使內容更加豐富,讓教材走向家鄉(xiāng),走向學生的情感實際。

點撥:這一活動設計比較新穎、有效,很能考驗學生對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問題的理解和綜合運用,并且給學生很大的想象余地和發(fā)揮的空間。課堂教學要注意對學生課堂生成的資源加以疏導,善于捕捉學生閃現的智慧火花,使課堂教學錦上添花。并適時地、有機地進行情感滲透和人文教育。

(六)反思課堂,情感升華。

師生共同反思小結分學生交流反思、教師小結、課后實踐三個層次。

首先讓學生結合板書設計,談自己本節(jié)課的收獲與體驗。

然后教師播放配樂詩朗誦于洛生的《水的新生》,在詩歌欣賞中結束本課。

課后實踐:鼓勵學生爭做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向你的親人與朋友倡議節(jié)約用水宣傳環(huán)保知識。

[設計意圖]師生交流對話,達成共識。詩歌欣賞再次升華學生情感,復燃學生興趣,再掀課堂高潮。以課外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本課教學目標,使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進一步得到提升、拓展,,進一步喚起學生的節(jié)約意識和責任意識。

六、課堂自我評價

縱觀整個過程,本人始終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基本原則,注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度。通過師生對話,生生對話,使知識在對話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組,在共享中拓展。預測能較好地完成三維教學目標。

不足之處:

要不斷錘煉課堂語言,提高點撥藝術。

課堂要留白,交還給學生更廣闊的時間與空間。

謝謝大家,不當之處,歡迎批評教正!

[板書設計]

第四節(jié) 自然界的水

一、地球上的水

1、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淡水資源嚴重不足;水污染嚴重。

2、保護水資源 國家節(jié)水標志的寓意

二、水的組成 電解水實驗

三、硬水與軟水

1、 概念

2、 區(qū)分的簡單方法:加適量肥皂水。

3、硬水軟化的辦法:加熱或煮沸。

四、 水的凈化

1、 飲用水的凈化主要步驟:沉降過濾吸附消毒

2、過濾操作要領:一貼,二低,三靠

43、原子的結構評課稿

九年級化學上冊原子的結構聽課稿,分享原子的結構聽課感受和記錄

原子的結構評課:

《原子結構》

一、教學流程:

1、教師閱讀學習目標之知識與技能目標。2、播放關于原子彈爆炸錄像片段。3、學生自學導學案學法指導1,用關鍵詞呈現本課基礎知識。4、教師播放原子結構相關課件。5、學生自學導學案中的4個問題。5、學生展示4個問題。

二、學生展示流程:

1、學生獨學四個問題后,2、全體上黑板展示本小組答案,教師指定一小組展示。其他小組補充。

三、評課:

1、學習目標中提到會計算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在上課到此環(huán)節(jié)時,教師提到這部分等我講,但是始終并未提及,可能是教師沒有時間完成,所以提醒大家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要考慮是否能夠達成,要精確控制一節(jié)課的容量。

2、過程與方法中提及通過情景劇表演進一步鞏固核外電子的分布情況,但在教學過程并沒有出現,使得學案與教學不對應。

3、多媒體運用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建議大家在兩個環(huán)節(jié)上使用多媒體,一是課上導入環(huán)節(jié),起到激趣的作用;一是在教師精講總結知識時使用,起到重點提示的作用。本課兩次應用多媒體播放,一次導入,恰到好處,一次講授,時機過早。應放在學生總結基礎知識之后。

4、思考問題對于基礎知識是思想升華,理論應用。思考問題不簡單等于試題,他是對基礎知識的對比理解和綜合應用。具體使用是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探究,之后,教師系統(tǒng)的進行精講點撥。

5、群學中給定時間為5分鐘,學生交流獨學所得。討論分工給定時間5分鐘,用于組長分派展示任務。兩個時間點體現在導學案上,讓學生知道自己的那個時間該干什么,而在課堂操作時不必要割裂開來,給學生10分鐘就可以了。

6、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放開手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多給他自信,讓他表達,無論對錯對教學都有益處,說對了教師不必再說,說錯了正是反應大家沒有掌握好的地方,及時糾正可以避免以后的疏漏。

44、圓的有關性質評課稿

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個性化設計

⒈ 同圓或等圓中,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等于這條弧所對的圓心角的_____ ; .

1.閱讀教材p87最后一段:

1、已知四邊形ABCD內接于⊙O,則它的一個外角EDC與B相等嗎?為什么?

2.長等于半徑的弦所對的圓周角等于多少度?

45、圖形的旋轉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九年級數學上冊圖形的旋轉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

《圖形的旋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生活實例,使學生明確圖形旋轉的含義,感悟特征及性質。能夠運用數學語言清楚描述旋轉運動的過程。會在方格紙上畫出圖形旋轉90度后的圖形。

?過程與方法:經歷觀察實例、操作想象、語言描述、繪制圖形等活動,積累幾何活動經驗,發(fā)展空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欣賞圖形旋轉變換所創(chuàng)造的美,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思考生活,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能夠運用數學語言清楚描述旋轉運動的過程,理解旋轉含義,感悟旋轉的特征。

教學難點: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三角形旋轉90度后的圖形。

教學準備: 方格紙、三角形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會跳舞的大樓嗎?我們一起看一看。

(播放迪拜旋轉大樓的視頻)

看完這段視頻你有什么感受?

這么漂亮的大樓是如何建成的?跟今天的數學知識有怎樣的聯系呢?就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學習內容吧《圖形的旋轉》。

(二)展開探索,認識旋轉三要素。

1、借助鐘面,初步感知三要素。

(1)認識旋轉方向。

出示鐘表的指針旋轉,引出順時針旋轉和逆時針旋轉,并讓學生用手勢表示。

導入:看來旋轉是要按一定方向旋轉。旋轉還有哪些特征呢?下面我們就從鐘表的指針入手研究。為了研究方便,只從中選取一根指針來研究。

(2)認識旋轉要素三要素。

?引導學生敘述指針從12到1的旋轉過程。

?引導學生敘述指針從1到3的旋轉過程。

?最后思考通過剛才的學習,想一想怎樣就能把指針的旋轉表述清楚?

小結:一定要說清指針是繞哪個點旋轉是向什么方向旋轉轉動了多少度這幾點。老師指出:中心 方向 角度就是旋轉三要素。

課件出示動態(tài)線段OA旋轉的4幅圖片:

(三)畫旋轉,感悟旋轉特征。

1、動手畫線段OA繞點O順時針旋轉 90后的圖形。

2、畫出三角形AOB繞點O順時針旋轉 90后的圖形。

引導使學生明白:我們在畫一個旋轉圖形時,首先要確定它圍繞的點(中心),然后找到這個圖形各個點的對應點,最后連線。

(四)感受旋轉的應用

1、動態(tài)呈現各種圖案的旋轉,感受旋轉創(chuàng)造的美

2、拓展延伸,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

課件出示生活中旋轉現象:旋轉木馬、旋轉門、摩天輪、風扇等等,感受旋轉現象處處可見。

(五)布置作業(yè)

利用旋轉知識,動手設計作品。

46、推測滑行距離與滑行時間的關系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九年級數學上冊推測滑行距離與滑行時間的關系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

推測滑行距離與滑行時間的關系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掌握二次函數的解析式求法,能靈活運用拋物線的解析式的求法和圖象的性質知識解一些實際問題.

2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推理、交流等數學活動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

3學生親自經歷鞏固二次函數相關知識點的過程,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經歷探索二次函數相關題目的過程,體會數形結合思想、化歸思想在數學中的廣泛應用,同時感受數學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反之,又服務于實際生活.

2學情分析

從心理特征來說,初中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漸像理論型發(fā)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隨著迅速的發(fā)展。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一特點,一方面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一方面,要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

從學生的知識技能基礎來看,在之前學習過變量、函數等概念,對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也有所理解。在這些基礎上,對于學習二次函數都是很好的鋪墊性知識。

3重點難點

1、重點:求法和圖象及其性質,應用二次函數分析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難點:次函數解析式的求法性質的靈活運用,能把相關應用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新課

導語一 函數y=6(x-2)2中,x=________時,y的值最小,二次函數中的極值寫實際問題有何關系?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哪些問題呢?

導語二 商場的服裝,經常出現漲價、降價,這其中有何奧妙呢?商家的利潤否是隨漲價而增多,降價而減少呢?

導語三 直接給出教材中P25探究1的問題。

活動2【活動】自我構建

通過二次函數,請學生說出結論,主要讓學生回憶二次函數有關基礎知識.同學們之間可以相互補充,體現團結協作精神.同時發(fā)展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活動3【活動】基礎演練

例1、已知二次函數的圖象過點(1,4),且與x軸交點為(-1, 0)和(3,0),求此函數的解析式。

例2、已知二次函數為x=4時有最小值-3且它的圖象與x軸交點的橫坐標為1,求此二次函數解析式.

活動4【活動】靈活運用

例3、利用二次函數解決實際問題

一位運動員在距籃下4米處跳起投籃,球運行的路線是拋物線,當球運行的水平距離為2.5米時,達到的最大高度是3.5米,然后準確落入籃圈,已知籃球中心到地面的距離為3.05米,

(1)根據題意建立直角坐標系,并求出拋物線的解析式。

(2)該運動員的身高是1.8米,在這次跳投中,球在頭頂上方0.25米,問:球出手時,他跳離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活動5【活動】思維激活

例4.如圖,有一座拋物線形拱橋,在正常水位時水面AB的寬為20m,如果水位上升3m時,水面CD的寬是10m.

(1)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求此拋物線的解析式.

(2)現有一輛載有救援物資的貨車從甲地出發(fā)需經過此橋開往乙地,已知甲地距此橋220km(橋長忽略不計).貨車正以每小時40km的速度開往乙地,當行駛1h時,忽然接到緊急通知:前方連降暴雨,造成水位以每小0.25m的速度持續(xù)上漲(貨車接到通知時水位在CD處,當水位達到橋拱最高點O時,禁止車輛通行).試問:如果貨車按原來速度行駛,能否安全通過此橋?若能,請說明理由.若不能,要使貨車安全通過此橋,速度應超過每小時多少千米?

閱讀與思考 推測滑行距離與滑行時間的關系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閱讀與思考 推測滑行距離與滑行時間的關系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新課

導語一 函數y=6(x-2)2中,x=________時,y的值最小,二次函數中的極值寫實際問題有何關系?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哪些問題呢?

導語二 商場的服裝,經常出現漲價、降價,這其中有何奧妙呢?商家的利潤否是隨漲價而增多,降價而減少呢?

導語三 直接給出教材中P25探究1的問題。

活動2【活動】自我構建

通過二次函數,請學生說出結論,主要讓學生回憶二次函數有關基礎知識.同學們之間可以相互補充,體現團結協作精神.同時發(fā)展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活動3【活動】基礎演練

例1、已知二次函數的圖象過點(1,4),且與x軸交點為(-1, 0)和(3,0),求此函數的解析式。

例2、已知二次函數為x=4時有最小值-3且它的圖象與x軸交點的橫坐標為1,求此二次函數解析式.

活動4【活動】靈活運用

例3、利用二次函數解決實際問題

一位運動員在距籃下4米處跳起投籃,球運行的路線是拋物線,當球運行的水平距離為2.5米時,達到的最大高度是3.5米,然后準確落入籃圈,已知籃球中心到地面的距離為3.05米,

(1)根據題意建立直角坐標系,并求出拋物線的解析式。

(2)該運動員的身高是1.8米,在這次跳投中,球在頭頂上方0.25米,問:球出手時,他跳離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活動5【活動】思維激活

例4.如圖,有一座拋物線形拱橋,在正常水位時水面AB的寬為20m,如果水位上升3m時,水面CD的寬是10m.

(1)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求此拋物線的解析式.

(2)現有一輛載有救援物資的貨車從甲地出發(fā)需經過此橋開往乙地,已知甲地距此橋220km(橋長忽略不計).貨車正以每小時40km的速度開往乙地,當行駛1h時,忽然接到緊急通知:前方連降暴雨,造成水位以每小0.25m的速度持續(xù)上漲(貨車接到通知時水位在CD處,當水位達到橋拱最高點O時,禁止車輛通行).試問:如果貨車按原來速度行駛,能否安全通過此橋?若能,請說明理由.若不能,要使貨車安全通過此橋,速度應超過每小時多少千米?

47、敬業(yè)與樂業(yè)評課稿

九年級語文上冊敬業(yè)與樂業(yè)聽課稿,分享敬業(yè)與樂業(yè)聽課感受和記錄

敬業(yè)與樂業(yè)評課稿第一篇:

《敬業(yè)與樂業(yè)》

一、教材結構分析

1、課標要求及理解

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閱讀簡單的議論文,能區(qū)分觀點和材料,發(fā)現觀點和材料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2、內容安排及意圖

《敬業(yè)與樂業(yè)》是九年級上學期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思想風采,文體是演講和書信,旨在體會口語和書面語的差異。

《敬業(yè)與樂業(yè)》這是一篇思路清晰的演講詞,有口語化的特點,為學生學習演講詞提供了一個較好的范本;其次,本文大量引經據典,增強文章的理性色彩,是教學生篩選整理信息并形成積累習慣的好范文。第三,還會讓學生對人生事業(yè)有逐漸深入的領悟和思考。

文章開明宗義提出了敬業(yè)樂業(yè)的主旨,接著分別談論了有業(yè)敬業(yè)和樂業(yè)三個問題,最后用責任心和趣味總結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鮮明,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文短意長。學習本文,意在引導學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風采,品味哲理。

3、重點確定及理由

《敬業(yè)和樂業(yè)》的文本優(yōu)勢是大量的精彩的語言材料的集中呈現。學生就算是什么也不做,就把這些語言材料背記下來,也是了不起的。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閱讀簡單的議論文,能區(qū)分觀點和材料,發(fā)現觀點和材料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故此我將以下教學重點:

1、積累詞句。

2、能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能分辨清楚論據的類型;

3、有自己的思考認識。

二、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生對議論文這種文體還比較陌生,在上課之前需要為學生講解一些關于議論文的知識,知道什么是議論文,以及議論文結構的幾部分。另外,學生的思想還不夠深刻,還需拓展一部分知識來幫助學生認識人生的價值。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積累征引、旁騖、敬業(yè)樂群、斷章取義、不二法門等詞語;積累記誦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

2、過程與方法:根據自學提示,能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能分辨清楚論據的類型;通過質疑,學生明白應有的人生態(tài)度。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梁啟超對人生與事業(yè)關系的宣講,培養(yǎng)學生敬學愛學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tài)度。

四、教學策略選擇設計

1、圈點勾畫法 不動筆墨不讀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2、合作探究法 重視讓學生積極參與、互相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合作精神。

3、質疑法 盡信書不如無書讓學生提出與作者不同的看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

ppt

六、教學具體過程及師生互動預設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你有一個原本志向高遠、成績優(yōu)異的好朋友,最近因不堪忍受寒窗苦讀的學習生活,開始產生了厭學情緒。你很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導他重新迸發(fā)學習的激情,但卻感覺心有余而才不足,不能用中肯的觀點說服他。學完梁啟超的《敬業(yè)與樂業(yè)》,你會獲得行之有效的方法。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希望通過相關圖片,創(chuàng)設特定審美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在學習新課的同時復習舊的知識,增強學生的積累,出示問題,引起學生的關注。

(二)讀課文,自學字詞

1、現在快速把全文瀏覽一遍,了解一下主要內容。請給自然段標上小序號。

2、瀏覽完課文之后,在書法本上抄寫字詞。字要寫規(guī)矩,這個時候是可以出聲的,一邊寫,一邊讀背。抄完之后讀讀注釋。

3、重點強調:赦、騖、聒的讀音與寫法。

4、簡介梁啟超:這個人物非常了不起的,王老師是要經常讀他的作品的。他是中國維新派的代表人物,戊戌變法的領導人物。而且他還是個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八九個孩子,每一個都極為出色。我經常看他的家庭教育信件,很受啟發(fā)。這是中國歷史上早期的學貫中西的人。他的《少年中國說》更是給每一位中國人注入一支強心劑。大家齊讀:《少年中國說》的最后部分。(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三)速讀,梳理基本內容

1、自己閱讀關于議論文的知識,勾畫出關鍵詞句。

議論文的三要素:

論點:用來告訴別人你的觀點、看法和態(tài)度

注意:1.分論點為中心論點服務,用來補充或證明中心論點,是從屬于中心論點的。

2 .論題是論證的對象,不等于論點。例如:《談讀書》。

論據:用來證明觀點、看法、態(tài)度的材料

論證:用論據證明論點是正確的過程

論據的類型:事實、道理

論證方法:事實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2、思考下列問題,在書上勾畫出來。

中心論點在第一段,快找

分論點在第五段和第八段快找

全文有很多理論論據,比如

全文有很多事實論據,比如

本文用了講道理論證

本文用了擺事實論證

本文用了對比論證

可以把敬業(yè)和樂業(yè)交換順序嗎?

提示:運用的那些名人名言,就是理論論據。

設計意圖:提煉文中觀點,使學生對課文有整體認知,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思考的能力。

2、出示文章結構圖:

一、開篇提出演講主旨(中心論點)敬業(yè)與樂業(yè)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地1段)

有業(yè):做人之根本(第25段)

二、從三個方面分述 敬業(yè):主一無適便是敬(67段)

樂業(yè):生活的最高境界(8段)

三、總結全篇(9段):責任心、趣味應是人類合理的生活。

點評:這是最典型的議論文的基本結構,一點玄妙都沒有。全文就是總分總。

第二課時

(四)共鳴:

1、接下來我們還是采取共鳴和爭鳴的議論文的學習模式來學習。先努力共鳴。我們?yōu)楣缠Q做點兒熱身運動。這是一篇演講稿,好,現在我們就嘗試演講,在演講中感受作者的觀點。請聽要求(嘗試演講):

如果你是梁啟超,你正站在演講臺上請各自選擇3、4、5、6段的部分內容,設計現場演講。語氣、神態(tài)、動作都要恰當。每人講一分鐘。提醒,每個人都要有準備,可以嘗試著講給同伴聽聽。

2、現在我們就嘗試共鳴。梁啟超這篇文章好,年齡越大越感覺幾乎每一句都是警句。

完成 梁氏警句整理:請勾畫背誦至少五句很大聲地朗讀出來。不用解釋。朗讀,背誦,宣傳。

學生勾畫的可能有:

⑴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⑵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⑶凡職業(yè)沒有不是神圣的。凡職業(yè)沒有不是可敬的。

⑸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⑹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⑺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⑻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⑼敬業(yè)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

⑽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⑾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xù)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fā)生。

⑿每一職業(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

⒀因為每一職業(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⒁人生能從自己職業(yè)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⒂敬業(yè)就是責任心,樂業(yè)就是趣味。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單獨朗讀,男女生配合朗讀,在朗讀中感受名句,記憶名句,增加學生的積累,為以后的寫作準備素材。

(五)爭鳴

1、梁啟超真的很了不起。你們長大一定更要多讀他的書,多聽他的演講,這個人太有智慧了,所以他才能夠把他的九個孩子,全部培養(yǎng)成中國近代的生物學家、數學家等等。好,現在,我們進一步思考,剛才我們說了梁啟超的很多好,現在,我們進入爭鳴階段,梁氏的觀點,你是不是都同意?有沒有不同意的?

引起學生質疑的可能有: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xù)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fā)生

我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干凈,和你們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

2、故事引領:我?guī)砹藥讉€故事,看對你們的思考有沒有一些幫助。好,很多問題需要大家在以后的成長中慢慢去思考。

⑴野田圣子是日本現內閣最年輕的、也是惟一的女性大臣郵政大臣。她的工作經歷是從負責清潔廁所開始的。 現年37歲的郵政大臣野田圣子,既是日本現內閣中最年輕的閣員,也是惟一一位女性大臣。然而有誰能想象得到,她的事業(yè)起點卻是從喝廁水開始的呢。 野田圣子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帝國酒店當白領麗人,在受訓期間負責清潔廁所,每天都要把馬桶抹得光潔如新才算合格。是自出娘胎以來,她從未做過如此粗重的工作,因此第一天伸手觸及馬桶的一刻,幾乎嘔吐,甚至在上班不到一個月時便開始討厭這份工作。有一天,一名與圣子一起工作的前輩在清潔馬桶后居然伸手盛了滿滿一杯廁所水,并在她面前一飲而盡,理由是向她證明經他清潔過的馬桶干凈得連水也可以飲。此時,野田圣子方發(fā)現自己的工作態(tài)度有問題,根本沒資格在社會上肩負起任何責任,于是對自己說:就算一生要洗廁所,也要做個洗廁所最出色的人。 結果在訓練課程的最后一天,當她清潔馬桶之后,也毅然喝下了一杯廁所水,并且這次經歷成為她日后做人、處事的精神力量的源泉。

⑵我怕你變成畫長頸鹿的提摩,不是因為他沒錢沒名,而是因為他找不到意義。 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如果我們不是在跟別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為自己找心靈安適之所在,那么連平庸這個詞都不太有意義了。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安德烈,千山萬水走到最后,還是自己二字。因此,你當然更沒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為了符合上一代對你的想象而活。同樣的,抽煙不抽煙,你也得對自己去解釋吧。

至于金錢和名聲,哪里是快樂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說,橫在你眼前的選擇是到華爾街做銀行經理或者到動物園做照顧獅子河馬的管理員,而你是一個喜歡動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認為銀行經理比較有成就,或者獅子河馬的管理員平庸。每天為錢的數字起伏而緊張而斗爭,很可能不如每天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

⑶一個人如果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自己也會隨之充盈而美麗起來。

設計意圖:適當地拓展,開闊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認識人生價值。

總結:所以,不管我們做什么,都需要經歷敬業(yè)然后到樂業(yè)的過程。這個你得慢慢去體會,你會明白刷馬桶也會有刷馬桶的境界。這堂課大家不僅積累了一些思想,還積累了許多好的語言材料,

(六)板書設計

一、開篇提出演講主旨(中心論點)敬業(yè)與樂業(yè)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地1段)

有業(yè):做人之根本(第25段)

二、從三個方面分述 敬業(yè):主一無適便是敬(67段)

樂業(yè):生活的最高境界(8段)

三、總結全篇(9段):責任心、趣味應是人類合理的生活。

七、教學評價設計

八、總結和反思

敬業(yè)與樂業(yè)評課稿第二篇:

《敬業(yè)與樂業(yè)》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積累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

2、理解敬業(yè)與樂業(yè)的主旨 3、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4、掌握議論文的相關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

學習條理清晰的論證和生動有力的論據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敬業(yè)樂業(yè)的重要性,樹立敬業(yè)樂業(yè)的人生態(tài)度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學習條理清晰的論證和生動有力的論據

教學難點:學習條理清晰的論證和生動有力的論據 領悟敬業(yè)與樂業(yè)的精神旨意

三、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勾畫圈點法 3、討論法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大家知道我的職業(yè)是什么嗎?對,是老師,那你們呢?嗯,也對,是學生,非常好。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職業(yè)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梁啟超先生的一篇文章《敬業(yè)與樂業(yè)》,看看七十多年前的梁啟超先生是如何說的。 (板書課題與作者)

(二)課前思考與新課準備

看了這個題目,《敬業(yè)與樂業(yè)》,我們先來個課前思考: 1、你所理解的業(yè)指什么? 2、你覺得敬業(yè)是什么意思? 3、你覺得樂業(yè)又是什么意思? (生思考后回答)

好,那就讓我們來通過學習本課,看看題目中的敬業(yè)與樂業(yè)到底是不是這個意思。不過,為了更好地學習本課,我們還要先解決一些基本問題。

1、作者介紹:梁啟超(1873~1929)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學者。戊戌變法領袖之一。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他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余萬字。

2、背景介紹:《敬業(yè)與樂業(yè)》是梁啟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華職業(yè)學校為學生所作的演講,對學生進行職業(yè)道德啟蒙教育。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一種有等級色彩的官本位文化,人們奉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信條,主張學而優(yōu)則仕,鄙視普通職業(yè),尤其是體力勞動,以顯親揚名、出人頭地為人生價值取向。因此有很強的針對性。這是一篇演說詞,可看作議論文體。

3、文體介紹: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三)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解決疑難生字詞 2、初讀課文,自主學習,思考:

(1)本文的論點是什么?在文章的哪個部分提出的?

(2)作者先后談論了哪幾個問題? (生回答,教師明確)

明確:(1)我確信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在文章開頭部分提出來的。

(2)有業(yè)之必要、要敬業(yè)、要樂業(yè)三個問題。 那我們現在結合議論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結構來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1):提出敬業(yè)樂業(yè)的主旨(中心論點)。

第二部分(28):分別論述有業(yè)、敬業(yè)、樂業(yè)的重要性。

(25)論述中心論點前的鋪墊,強調有業(yè)是敬業(yè)樂業(yè)的基礎。

(6、7)論述要敬業(yè)的原因以及怎樣敬業(yè)。

(8)論述要樂業(yè)以及怎樣才能樂業(yè)。

第三部分(9):總結全文,強調敬業(yè)、樂業(yè)即責任心、樂趣。

3、用自己的話說說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生發(fā)言踴躍,教師反饋點撥)

點撥:首先要有一份正當的職業(yè)(或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fā)現樂趣,不能滿腹牢騷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享受自己工作帶來的樂趣。

(四)拓展延伸

在了解了梁啟超先生的觀點之后,請同學們暢談這兩個問題: 1、你向往的職業(yè)是什么?

2、有些同學總以為學習學習是一件很苦的事,請根據本文的觀點寫一段勸告他的話。

(五)小結與作業(yè)布置

結束語:感覺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基本都能領會到了梁啟超先生的敬業(yè)與樂業(yè)觀點的含義了,所以,我們現在大家也應該知道了敬業(yè)與樂業(yè)的真正意思,即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和以業(yè)為樂、享受工作,希望同學們能培養(yǎng)這樣的人生態(tài)度來面對我們的生活。至于作者是怎樣條理清晰地論證,運用了哪些有力的論據,我們下節(jié)課討論,同學們也可以自己做一點預習準備。

作業(yè):

1、摘錄并積累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

2、完成《基礎訓練》中四、整體感知部分的練習

3、推薦閱讀胡適的《致畢業(yè)生》

附板書設計 5、敬業(yè)與樂業(yè)

梁啟超

提出論點:敬業(yè)樂業(yè),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分析論證:有業(yè)是前提

敬業(yè)最為必要

樂業(yè)最高境界

總結全文:敬業(yè)和樂業(yè)也就是責任心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