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金錢教育
國外的金錢教育
金錢教育絕不僅僅是一種理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一種人格、品德教育。
美國孩子:“要花錢自己掙”
在美國不管家里多么富有,男孩子12歲以后就會給鄰居或父母剪草、送報賺些零用錢,女孩子做小保姆去賺錢。他們以此來表示自己有自立意識。這種觀念將一直伴隨他們的一生。有一位美國女大學生談起她的“邊學習邊工作”的生活,認為很有意思。雖然有時覺得挺艱難的,可還是堅持下來了。她曾問她父親:為什么當她18歲時,就鼓勵她離家“出走”?她父親回答道:“對一個年輕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有兩件:一是受教育;二是要有獨立性?!豹毩⑿圆粌H指要培養(yǎng)獨立的生活能力,還包括要鍛煉一種獨立的思維方式,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自強不息的個性。
日本家長不“賞錢”
日本人教育孩子的名言是: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的,其它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許多日本學生在課余時間,都要到校外參加勞動賺錢。與美國有所不同的是日本學校的金錢教育中強調(diào)一種責任感。日本教育家認為,在家庭教育中,學生的家務(wù)勞動是學生應(yīng)盡的義務(wù)。如果孩子干活要付錢的話,這就是對家庭關(guān)系的扭曲。有的家長因孩子學習好而賞錢,這無疑是一種賄賂。
新加坡倡導(dǎo)儲蓄
“節(jié)儉和儲蓄是美德”,這種傳統(tǒng)的價值觀在新加坡大人孩子中始終牢固不變。從銀行存款額看,新加坡全國中小學生1992年參加儲蓄的百分比超過53%,平均每名學生大約有1144新元存款。新加坡的學生如此會存錢,在于社會與家庭、學校的合力引導(dǎo)。教育部、郵政儲蓄和銀行每年都開展全國性的校際儲蓄運動。在這種環(huán)境下,許多孩子都成了儲蓄迷,他們?yōu)榱朔乐棺约夯ㄥX大手大腳,連提款卡也不申請。
- 開發(fā)智力引導(dǎo)孩子多向思維
- 華人愛送孩子回國讀書
- 俄國詩人幽默教子
- 猶太人家教秘方
- 日本幼兒園的生日活動
- 發(fā)展兒童創(chuàng)造力的家庭訓練技巧
- 美國幼兒園科學課程簡介
- 美國學前教育考察報告
- 西方教子40條
- 新西蘭幼兒課程的四條原則
- 世界各國兒童教育面面觀(2)
- 美國人教子十二法則
- 國外幼兒教育的基本原則
- 交流:美國的學齡前教育和基礎(chǔ)教育
- 我的爸爸
- “我和新朋友”之一:愿望成真
- 改變和培養(yǎng)孩子的習慣,父母的堅持很重要
- [童話作家] 豪夫[德國]
- 小狗憨憨_小學生作文
- 小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泡泡》反思
- 十一黃金周旅游朋友圈文案33句
- 情侶qq名稱413個
- 超拽微信網(wǎng)名男生冷血無情39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