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美國的學齡前教育和基礎教育

交流:美國的學齡前教育和基礎教育

交流:美國的學齡前教育和基礎教育

  

時下,孩子的學齡前教育和基礎教育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重視,那么,國外的學齡前教育和基礎教育是怎樣的,有沒有值得我們借鑒的經(jīng)驗呢?為此,美國駐沈陽總領事館近日邀請了王艷女士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美國的學制 

  美國現(xiàn)行學制體現(xiàn)了統(tǒng)一性與多樣性相結(jié)合的特點。美國沒有全國統(tǒng)一的學制,各個州的學制多種多樣。大體上都包括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個階段。美國現(xiàn)行學制基本上是: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12年,高等教育4年,研究生教育2―4年。兒童一般6歲上小學。 

  美國的學前教育最早從幼兒的第六個星期開始,一直到5歲,5歲開始讀相當與國內(nèi)的幼兒園大班。3歲以前學校一般是負責生活方面的照顧,從3歲開始,老師要帶領孩子做一些游戲等活動,并教授一些簡單的知識,如單詞的拼讀等,為上小學做準備。 

  美國的教育費用 

  美國的兒童從5歲開始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學生在校期間的一切費用都是免費的,包括課本、練習本、筆以及上學乘坐班車等。 

  美國的教育經(jīng)費很大一部分來自房產(chǎn)稅。美國公民在某一處學區(qū)買房子就要繳納房產(chǎn)稅,房產(chǎn)稅中的一部分就是教育的費用。學區(qū)好的地方房產(chǎn)稅相對高,所以當孩子畢業(yè)后很多美國人就搬離了這個地方,轉(zhuǎn)到房產(chǎn)稅較低的地方。 

  美國的基礎教育 

  美國的基礎教育與中國有很大不同。一般每個班級不超過20人。小學1-5年級的教室都有書架,擺放很多玩具和配合課堂的實物,如小恐龍、小鳥等模型,仿佛是家中的玩具室。教室內(nèi)沒有一排排的桌椅,而是分散的一些小桌子,因此學習的氛圍非常輕松、自由、不受約束。 

  學生到校后的前30分鐘,主要是自由活動時間,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愛做的事情,如下棋、讀書、上網(wǎng)、玩游戲等。 

  美國的小學主要開設生字、數(shù)學、手工、體育、音樂以及專題研究課程,大多課程是采用寓教于樂的形式。除音樂、體育、手工、藝術外,從語文、數(shù)學到自然等課程全部由一個老師教授,這樣有利于老師全面了解學生的能力,并增進師生之間的關系。 
學生的專題研究課程非常重要。這門課程主要是學生選擇一個課題,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收集資料,最后在班上公開介紹自己的成果、觀點,這種教學方式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集中精力做事的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獨立運用資料和在公眾面前的表達能力。因此,通過這種從小的培養(yǎng),很少有怯場的學生。 


  美國的教師和家長 

  美國的教師一般收入教高,很敬業(yè)。教師教育學生主要以鼓勵為主,因此老師從不橫向比較學生的成績優(yōu)劣,不會公開學生的成績,也很少考試。一般在每學期之前對每個學生進行一次考查,學期結(jié)束時再進行考查,縱向比較學生有什么進步,學生的壓力比較小。 

  對一些資優(yōu)學生,一些州可以通過正規(guī)的考試進到資優(yōu)班學習。但考慮到孩子的全面發(fā)展,美國的大部分家長一般都不鼓勵跳級。 

  美國的學校都有一個專門負責與家長溝通的機構,家長和學校之間的聯(lián)系十分密切。一年有兩次家長會,家長和教師單獨交流半個小時,學生將自己一年內(nèi)的情況告訴家長,老師再將情況進行進一步介紹。 

  平時,家長對學校有什么意見可以直接找到老師進行交流,課程的安排也是學校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