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需要厚積薄發(fā)

知識需要厚積薄發(fā)

知識需要厚積薄發(fā)


  據(jù)最近的各方媒體披露,北京一個不足十歲的孩子竟然“成功”地改編了《西游記》,且已交付某大出版社正式出版;而深圳一個父母均為打工者的兒童,竟把自己由兩歲到六歲的“經(jīng)歷”以日記體寫就一部長篇巨制;南京一個兒童即將出版的著作也長達近百萬字;而中國教育電視臺報道的某個女孩就更是了得,她小學還沒畢業(yè),就已出版了一部專門研究美洲瑪雅文化的專著……文壇如此童星閃爍,儼然已呈現(xiàn)出“小鬼當家”的格局?!?BR>  其實,此番熱鬧而紛亂的景象也正是時下浮躁而虛夸的社會風氣的回潮和折射。 

  忘了是誰的名言,說是一個人即使是天才,他的第一聲啼哭,也不會是一首好詩。然而在中國神奇的土地上,卻歷來不乏此類“好詩”出籠,由此而成就的“神童”更是多如牛毛。諸如四歲能詩,五歲善棋,六、七歲能與財主奸商斗智,八、九歲可與文人雅士掰腕等等,傳說雖然玄乎,但卻又有名有姓,有鼻子有眼。就是這些神乎其神的“神童”,最終大多難逃“泯然眾人”的結(jié)局。其實,許多有成就的偉人,其童年反而顯得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從牛頓到愛因斯坦,由華羅庚到陳景潤,他們小時都不是什么“神童”。愛迪生甚至被視為大腦遲鈍的低能兒,僅上了三個月小學就被請出校門。但他們卻都做出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因而,一個人一輩子有沒有作為,有多大作為,還真與其童年的神與不神沒有太大的關(guān)系。而唯一關(guān)系重大的是其后天的努力如何,后天發(fā)奮怎樣。 

  我們應(yīng)當正確看待天分和聰明,既不能抹煞天資聰明的孩子的存在,更應(yīng)該對其采取科學的態(tài)度。試想,方仲永的父親若能正確對待“五歲能詩”的兒子,為其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而不是四處炫耀,以名換錢,方仲永或許會成為一個棟梁之才,起碼不至于落個“泯然眾人”的結(jié)局。當然,“揠苗助長”的愚蠢之舉,也同樣是我們扼殺天才的最常見手法。一個孩子剛剛顯露出一點寫作天才,眾多出版社出于自身經(jīng)濟利益考慮,大肆炒作。其實誰都清楚,寫作是一種厚積薄發(fā)的行當,一個七八歲的孩子竟根據(jù)自身的經(jīng)歷寫小說,一個十來歲的小學生竟然出版遠古文化專著,如此學識根底搞出的所謂作品,究竟能有多大的價值? 

  青少年尤其是懵懵懂懂的童年階段,正是其打基礎(chǔ)、長知識的關(guān)口。若此時不但不很好地幫助其吸收知識的營養(yǎng),而是千方百計令其釋放體內(nèi)本就不多的能量,那瓜不熟蒂便落的悲慘結(jié)局就在所難免了?!?/P>


  轉(zhuǎn)載自《文匯報》



(責任編輯:暖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