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音樂課經驗論文:我教幼兒學唱歌

幼兒園音樂課經驗論文:我教幼兒學唱歌

幼兒園音樂課經驗論文:我教幼兒學唱歌

幼兒園音樂課經驗論文:我教幼兒學唱歌 


       音樂活動中最易為幼兒理解和喜愛的表現形式就是唱歌,它通俗易懂是幼兒情感的最好表達形式,為此在唱歌教學中教師應該遵循幼兒的生理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幼兒的情感進而培養(yǎng)幼兒對唱歌活動的興趣。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歌曲的意境可以通過具體的音樂形象來表現、恰當地根據歌曲的內容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情景,使幼兒通過想象、聯想來理解歌曲,可使教學活動情趣盎然,生動活潑。如教歌曲《好娃娃》時,我創(chuàng)設了情境化教育環(huán)境,選擇五名幼兒扮演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小孫子,這種教育環(huán)境優(yōu)雅而舒適,充滿了童趣。音樂響起,“爺爺”走了上來,步履蹣跚,嘴巴一張一合(沒牙),“小孫子”急忙給“爺爺”端了一杯茶。大家齊拍手:“我為爺爺端杯茶,爺爺笑哈哈!”(“爺爺”為“小孫子”翹起了大拇指)這一情境既反映了歌曲的內容,又十分貼近幼兒的生活。接著頭發(fā)花白的“奶奶”走下臺來(拄著拐仗),“小孫子”又急忙為“奶奶”搬凳子。大家齊拍手說:“我為奶奶搬凳坐呀,奶奶笑哈哈!”(“奶奶”摸摸“小孫子”的頭)這時大部分幼兒很有興趣,迅速理解了這首歌的內容。當“爸爸”“媽媽”親切地夸獎“你尊敬老人有禮貌是個好娃娃”時,歌曲《好娃娃》就充滿了感情色彩,“尊老愛幼”得到了自然的表現,幼兒真正領會了“尊敬老人有禮貌”的“光榮”、身臨其境才能“心”臨其境,產生同感。音樂活動中讓幼兒身臨其境,可以增強幼兒的主動參與意識,自然地將自己角色化,與角色貼近產生情感共鳴。 
二、設置語境 
語境就是運用語言創(chuàng)設出的情景。幽默風趣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比喻、充滿情趣的設問、擬人化的方法都可以激起幼兒的童趣。如教歌曲《雪花和雨滴》時,我把歌曲內容融入了一個故事:有一天,大氣又陰又冷,丁丁沒有出門,乖乖地在家里玩積木,忽聽窗外傳來一種聲音:“沙……沙……”。丁丁好奇地聽著,好像有人在敲窗戶。丁丁跑到窗戶旁,探出頭問:“你是誰?”只聽有個聲音回答:“我是小雪花?!倍∮謫枺骸斑?,你從哪里來?你來這兒做什么!”小雪花摸摸丁丁的小臉蛋說:“我來告訴你,冬天來了?!倍《「吲d地拉著雪花的手跳起了舞。這時音樂響起,教師舉起雪花積木帶領大家開始歌唱。 
通過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述,場景布置以及對語境和意境的適當利用,使每句話、每個情節(jié)、每個表情都化為一幅栩栩如生、充滿童趣的畫面,將歌曲的情感形象地表達出來。小朋友們睜大眼睛聽得津津有味,一下子就進入了語言所描繪的情景中。在激發(fā)幼兒情感的過程中,教師自身的情感對誘發(fā)和深入幼兒的內心體驗起著極為重要的導向和催化作用。教師可以用一幅畫、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來作為引線,將幼兒引入歌曲所描繪的意境中。當然語境和意境的設置總是和直觀手段相結合的,語言情景和動作情景、音響情景、畫面情景、實物情景密切配合起來,教學效果才能充分顯示出來。 
三、寓教于樂 
幼兒歌曲來自幼兒生活,反映幼兒生活。教師正確引導幼兒了解與歌曲內容相關的知識,可以拓寬幼兒的知識面,結合歌曲內容培養(yǎng)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如教唱《迷路的小花鴨》時,幼兒在同情小花鴨的基礎上,會積極動腦為小花鴨尋找出路。學唱《好娃娃》時,幼兒在唱歌的基礎上又接受了一堂生動有趣的品德教育課。結合幼兒特點適當選擇與歌曲內容有關的知識還有助于對歌曲內容的理解與感受,增強唱歌的表現力。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看不見,摸不著。幼兒對聲音的強弱、快慢、高低等抽象概念是不易理解的。因此,需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把音樂融入幼兒的生活和游戲中,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產生濃厚興趣,輕松愉快地學習。教授新歌曲時,從朗誦歌詞到學唱,都讓幼兒邊朗誦邊演唱過即興表演,讓孩子們無拘無束地根據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表演。在這樣的課堂氣氛中,幼兒沒有壓力,他們是在唱唱跳跳、玩玩鬧鬧的游戲中學習歌曲的,既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又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其實唱歌教學不應局限于音樂課堂中,還應當滲透于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為幼兒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環(huán)境,讓幼兒的生活、游戲、勞動都有音樂伴隨,美化幼兒生活,激發(fā)幼兒情趣,培養(yǎng)他們活潑開朗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