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童第周的故事

少年童第周的故事

少年童第周的故事

  童第周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和優(yōu)秀的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是卓越的實驗胚胎學家,我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他一直從事發(fā)育生物學的研究。他領導的研究工作居于國內(nèi)外同類研究的先進行列,在實驗胚胎學和發(fā)育生物學研究方面,取得了創(chuàng)造性的成果。他巨大的成功,與他小時候所受到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與開明的父母

  1902年5月28日,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塘溪鎮(zhèn)童家岙。這里,山巒疊嶂,綠水環(huán)繞,滿目蔥蘢。早在古代,小山村知書達理和學而優(yōu)則仕就蔚然成風。據(jù)說,從宋至清,這一地區(qū)出了6名狀元、一千多名進士、數(shù)千舉人??梢娫姇Y儀之風鼎盛、儒學重教由來已久,深入人心。

  童第周的父親重視自己的學習,重視對自己的兒女們進行詩書教化、知識啟蒙,而且還創(chuàng)辦了小山村第一所私塾學校,教化村民,造福后代。父親比較開明的思想和教育,使童第周兄弟幾人耳濡目染,受父親的影響,愛學習、追求知識的種子早早地就在童第周兄弟幾個人的心里生根發(fā)芽,并漸漸得到了強化。盡管學而優(yōu)則仕是童第周的父親送子讀書受教育的初衷,但這無形中也使子女混沌大開,知書達理,提升了自己為人做事的品格修養(yǎng)。父親去世后,童家兄弟一個個相承接力,循環(huán)資助,培養(yǎng)兄弟成才,一時成為鄉(xiāng)里美談。這不能不說是童第周父親頗有眼光、懂得學習重要性的結果。


  滴水穿石的故事

  童第周小時候的好奇心十分強,看到不懂的問題往往要向父親問個為什么。父親每次都不厭其煩地耐心給他講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階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一行小坑坑,他覺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問父親:"父親,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誰敲出來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親看到兒子這么好奇,高興地說:"這不是人鑿的,這是檐頭水滴下來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還能把堅硬的石頭敲出坑?父親耐心地解釋說:"一滴水當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長日久,點點滴滴不斷地敲,不但能敲出坑,還能敲出一個洞呢!古人不是常說'滴水穿石'嘛!就是這個道理。"父親的一席話,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陣陣漣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階上,望著父親,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由于農(nóng)活比較多,童第周對學習有些失去興趣,不想讀書了。父親耐心地開導童第周說:"你還記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嗎?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堅持不懈,能把堅硬的石頭敲穿。難道一個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嗎?學知識也要靠一點一滴積累,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成功。"為了更好地鼓勵童第周,父親書寫了"滴水穿石"四個大字贈給他,并充滿期望地說:"你要把它作為座右銘,永志不忘。"


  效實中學的兩個“第一”

  童第周慢慢長大了,他的幾個哥哥深明大義,將小童第周送入了可供食宿的浙江省立第四師范學校讀書。

  童第周的大哥希望童第周努力學習,將來有出息,回家鄉(xiāng)幫助哥哥辦學。已經(jīng)開闊眼界的小童第周此時心中已有另一番高遠的志向,要進當時省內(nèi)名望極高的寧波效實中學讀書。大哥為小弟有志向感到高興,又為小弟感到擔心。小童第周堅決地告訴哥哥們:"我一定能考上效實中學!"小童第周一絲不茍地進行備考,一家人也全都動員起來,支持他。善良的老母親經(jīng)常在半夜時分悄悄起床,隔著窗戶靜靜地注視著兒子房間的燭光……

  小童第周終于考取效實中學,成為三年級的插班生,可是他的成績?nèi)嗟箶?shù)第一。面對成績單,小童第周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很快,童第周所在的寢室傳出了"小童第周不顧學習,經(jīng)常談戀愛到深夜"的新聞,引起了關心他的同學和老師的擔憂。一天深夜,教數(shù)學的級任陳老師辦完事情回到學校,發(fā)現(xiàn)在昏黃的路燈下有個瘦小的身影在晃動,陳老師想:"深更半夜的,誰還不回寢室就寢呢?"陳老師帶著疑問走過去一看,原來是童第周正在借著路燈光演算習題。"這么晚了你怎么還不回寢室休息呢?""陳老師,我要抓緊時間把功課趕上去,我不要倒數(shù)第一名。"陳老師望著童第周瘦小的身軀,關心地勸童第周回去休息,可是走出不遠,童第周又站在路燈下捧著書本讀了起來。陳老師被深深地感動了,他深深地理解童第周的志氣,為自己有這樣的學生感到自豪。

  第二天,陳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鄭重地辟謠:"我明確地告訴大家,童第周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凡事不要靠推測下結論,更不要用流言去中傷別人,特別是對于一個勤奮好學的人,更不能這樣!"陳老師嚴肅地說,"我親眼目睹了童第周熄燈后還在昏暗的路燈下,專心致志地演算習題。他太辛苦,太勤奮了!他值得全體同學學習!"陳老師最后提高了嗓門,"不錯,童第周曾經(jīng)是全班成績最差的,但一個人的成績不能僅僅用一次考試分數(shù)來判定。衡量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最終要看他如何走自己的奮斗之路!"

  期末考試到了,童第周又成了全校關注的對象。他終于靠自己刻苦的努力,使各科平均成績都達到了70分,其中幾何得了滿分,引起了全校的轟動。

  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師的關心下,到高三期末考試,他的總成績名列全班第一。校長陳夏常無限感慨地說:"我當了多年校長,從來沒有看到過進步這么快的學生!"

  后來童第周回憶自己童年的時候感慨地說:"在效實的兩個'第一',對我一生有很大影響。那件事使我知道自己并不比別人笨,別人能做到的,我經(jīng)過努力也一定能做到。世上沒有天才,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

  1924年7月,童第周在哥哥的支持下,考入復旦大學,從此,他開始了追求科學,獻身事業(yè)的漫漫求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