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質疑太早學外語

院士質疑太早學外語

院士質疑太早學外語


  第四屆青少年科技節(jié)期間,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雄里教授為本市教育工作者作了一場題為“腦科學和教育芻議——兼論科學素質”的科普報告。報告會上,他對當前教育中存在的外語學習低齡化、文理分科兩大問題,從腦科學的角度提出了質疑。

  目前,從幼兒園到大學,教育界都在大力提倡雙語教學。對此,楊教授認為,過早地讓孩子學習外語,可能會影響孩子正常思維的發(fā)展。當他們在運用母語思考問題的時候,外語可能會干擾他們的思維,甚至可能造成邏輯混亂。這一理論盡管還未得到確認,但一些科學實驗已經(jīng)提示了這一問題。

  楊教授還認為,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外語只是一個語言工具,能夠達到交流的目的就可以了,沒有必要過分地追求和母語達到同一水平。家長和老師的關注點則更應該轉向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能力。

  把學生分成文理科,這從培養(yǎng)專才的角度來說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楊教授認為,在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不斷滲透的今天,這一做法的弊端已日益凸顯,教育界應該盡早地予以糾正。

  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盡管大腦存在著功能分區(qū)定位,但腦的高級功能特別是認知、思維等功能,實際上依賴整個大腦的活動,只有盡可能地調動大腦的所有細胞,才能使其達到充分活躍的狀態(tài)。其實更多的事實早已證明,文理兼容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采編自《新聞晨報》



(責任編輯:暖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