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課后要精心雕琢三塊“玉”
時間:2008-11-19 01:54:54
教師課后要精心雕琢三塊“玉”
在中小學教師的職業(yè)生涯中,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和研究活動是彼此分離的,而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來看,課后教師應該用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認真雕琢好三塊“玉”,即對自身的問題進行反思,對學生的評價進行思索,對積累的經(jīng)驗進行總結,以便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雕琢玉一 ——“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
現(xiàn)代教育,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作為校本教研第一特征的教學反思也因此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學反思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在教學后進行的反思具有批判性。通過反思,進一步發(fā)現(xiàn)新問題,改進教學行為,使之向更合理的教學實踐努力,使教學變得更為成熟起來。
雕琢玉二——“對學生的評教進行吸收”
問當今課堂,誰主沉???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教師教學發(fā)展學生的潛能和特長。教學效果的好壞,雖然專家、領導、教師有各自的評估角度,學生則有學生的立場。應該說,“春江水暖鴨先知”,學生最有發(fā)言權。學生的評價,表明學生對學習的真實追求和期望。學生評教對促進教師教學行為的改進作用不可低估。
雕琢玉三——“對積累的經(jīng)驗進行總結”
教師要做有心人,要把自己教學的經(jīng)驗存留下來。教學經(jīng)驗是客觀教學實踐主觀化的產(chǎn)物,它代表了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取得的關于教學的知識和技能,包括教師經(jīng)歷的教學事實和教學體驗。一位教師只有親自參與并深度介入教學實踐,獲得成功與失敗的體驗,經(jīng)驗才能豐富起來。經(jīng)驗既是反思的材料,又是反思水平的制約因素。教學經(jīng)驗理性化,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
課后的行動研究把教學與研究有機地融為一體,它是教師由“教書匠”轉變?yōu)椤敖逃摇钡那疤釛l件,可以說,雕琢好這三塊“玉”,是教師持續(xù)進步的基礎,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關鍵,是創(chuàng)造性實施新課程的保證。
推薦文章
- 關于小學教學差異化的問題和相關的解決辦法
- 關于小學教學 課堂常見情況的處理
- 邱學華嘗試教學課堂藝術:三字十二條
- 小學教學經(jīng)驗 學生確有“感受”,才能真正“理解”
- 張思明教學經(jīng)驗:“燒中段”的數(shù)學教育
- 關于教學中的此時有聲勝無聲
- 關于小學教學 接納學生的異口異聲---《通分》教學談
- 關于小學教學有效地組織練習和復習的方法
- 關于“讀、講、議、練”的教學法
- 小學教學巧用撲克寓教于樂
- 關于小學計算課該如何上活
- 關于小學教學教態(tài)之藝術
-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方法改革的新的發(fā)展趨勢與共同特點
- 關于數(shù)學教學方法基礎理論的探索
- 爭創(chuàng)文明社區(qū),爭當文明市民
- 我家的小白貓
- 時髦昂貴的玩具不一定適合孩子
- 大班社會活動lt;lt;心情對對碰gt;gt;
- 小兒房缺的治療與檢查――謝曉恬回答
- 《世紀寶鼎》兩種教學思路
- 中班語言教案《藍色小花》反思
- 環(huán)保公司品牌宣傳朋友圈文案30句
- 黑芝麻的推銷朋友圈文案30句
相關文章
- 幼師母親節(jié)教育隨筆---“我從哪里來”—課后隨感
- 教師要善于抓住課堂中“不期而遇”的課程資源
- 小學教學 合理運用“首因效應”精心設計課堂導入
- 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的課堂“隱性”權利
- “塊狀教學”讓語文課堂更精彩――《驚弓之鳥》教學談
- 開展“一課三研”活動,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 幼師教育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促進讓孩子學會“愛”
- “怎樣使小鐵塊不下沉”教學說課稿
- 幼兒園教師心得:我談課前準備的重要性
- 語文課文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的教學設計 課后習題答案
- 語文課文 臺灣的“蝴蝶谷”的教學設計 課后習題答案
- 語文課文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的教學設計 課后習題答案
- 語文課文 小粗心區(qū)分“己”和“已”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 教學需要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