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別人的記憶!

我,不要別人的記憶!

我,不要別人的記憶!


  初看到這條關(guān)于“記憶”移植的信息,我還覺得挺“遺憾”:要是我有一個這樣的機器,那該多好!把魯迅、凱庫勒、陳景潤、愛因斯坦再加上語言大師陳寅恪的記憶統(tǒng)統(tǒng)拷貝到我的腦子里,至少在高考考場上我就可以泰然自若,縱情馳騁、穩(wěn)操勝券了! 

  然而轉(zhuǎn)念一想,我又有些迷惑:如果把別人的記憶移植到了我的大腦中,那我究竟會變成誰呢?如果這成了現(xiàn)實,我會不會整天在迷茫與困惑中尋找自我呢? 

  我們每個人,才華橫溢的詩人也好,為生活操勞的下崗工人也罷,都有著絕不同于他人的特點,都是這個大千世界里的一道風景。就算我平凡、就算我不起眼,我至少還可以安安靜靜、踏踏實實地生活,我至少可以在社會中找到屬于我自己的位置。是的,我希望自己能像魯迅那樣寫出犀利的文章,我希望自己能像愛因斯坦那樣研究出驕人的科學成果,我也希望自己能像陳寅恪先生那樣掌握多國的語言。但是,我更明白這一點:如果我希望有所成就我就必須勤奮、努力,我就必須為成功付出昂貴的代價! 

  移植記憶,暫且不去考慮它所帶來的倫理道德問題,即使它——別人的記憶——能讓我獲得諾貝爾獎,我又有什么可值得驕傲的呢!這種行徑至少應(yīng)該是剽竊吧?!那些學識淵博的學者,有誰不是“踏踏實實地走路,明明白白地做人”呢? 

  我崇拜謝冕先生、陳平原先生、季羨林先生……我崇拜他們那軒昂自若的從容,那旁征博引的淵博,那條分縷析的深刻;這一切再與那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相融合,該是怎樣一種發(fā)人深省的精神魅力!從他們那里,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做學問,首先研究并且修煉的應(yīng)該是自己的人格。以我的資質(zhì),也許皓首窮經(jīng)終其一生也無法達到他們的高度,也許一輩子都無法得到與他們研討學術(shù)的資格。但我無怨無悔、問心無愧。因為學到了他們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就夠我受益終生了。 

  我,不要別人的記憶,即使有一天這真成了現(xiàn)實。做人,做一個誠實的人,做一個有用的人,做一個問心無愧的人,這才是我們所有人該追求的目標! 我,不要別人的記憶! 

北京市東直門中學 汪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