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未必都能當上物理學家
“神童”未必都能當上物理學家
中科大少年班還要不要辦下去?因為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第一神童寧鉑最近被報道出家為僧,這一問題再次引起媒體熱議。許多人將寧鉑出家的源頭追溯到大學少年班,抨擊少年班的拔苗助長,而且,少年班令這些神童處于輿論焦點,成為大眾明星,不懂得“做普通人”,由此或產生壓力,或孤高自傲,出現(xiàn)心理問題。
我倒忍不住要為少年班辯護幾句。
首先,智力超常兒童的存在是一個客觀事實,正如低智商兒童、殘疾兒童的存在是一個客觀事實一樣。可以辦弱智學校、盲啞學校,為什么就不能為智力超常兒童辦一個特殊的學?;蛘甙嗉壞??這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法則。
其次,人們對于神童的推崇,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
魏晉時候沒有少年班,人們也在講述曹植作七步詩、王戎識苦李子的故事。十八世紀的歐洲沒有少年班,音樂神童莫扎特的名聲也被口口相傳?,F(xiàn)在媒體對于神童的報道,一方面固然給他們增添了心理壓力,另一方面,誰又能說這些報道不是在為他們的人生打開方便之門呢?
再說,神童們智商高人一等,自然知道連普通人都知道的事實:他們的確與眾不同。
本來就不是普通人,干嘛一定要自欺欺人地“做普通人”呢?
事實上,中科大少年班的學生,大多學有所成,甚至成名成家。這倒不一定能證明少年班的成功,因為這些學生本來就智力超常嘛。無疑,少年班為這些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比如干政和謝彥波,就曾輕而易舉地獲得去普雷斯頓大學跟隨名師的機會。
為什么有人利用機會獲得成功,有人卻因為壓力釀成人生悲?。繂栴}關鍵在哪里?我的答案很簡單:神童未必都能當物理學家。
寧鉑的經(jīng)歷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雖然智力超常,但他從小就對文學、圍棋,后來對哲學、宗教感興趣,從來就對物理學沒有興趣,但大人們卻讓他去學當時被認為是正道的物理學。我相信寧鉑在小學、中學是快樂的,因為他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并且表現(xiàn)出眾,但從大學開始,他一直在掙扎、反抗,直到最終出家。如果當初能夠讓他學習自己喜歡的哲學或者宗教,以他超常的智力,他也許會有不俗的成就。其他神童,我也不相信都是最喜歡物理或者自然科學,即使他們因為聰明而考分合格。但是,社會價值觀的單一,令他們幾乎沒有選擇的自由。
假如讓莫扎特、曹植、王戎都去學物理學,他們還一定是神童嗎?如今也有一些成功的神童,如打臺球的丁俊暉、指揮樂隊的舟舟,讓他們換一個行當試試如何?這么簡單的道理,卻被人們有意無意地忽略不提。
被忽略的原因,乃在于成材標準和路徑的單一,在人們的觀念中已經(jīng)根深蒂固。將丁俊暉、舟舟稱為神童,還是有爭議的,就因為他們沒有通過慣常的成材路徑:高考模式。
如果這種觀念不得到改變,成功的標準或者說社會認同的價值觀不能多元化,那么一定還有更多的神童悲劇,不管那個少年班是不是繼續(xù)存在。
- 如何幫孩子預防腸病毒的知識
- 飲水機喝水五大誤區(qū)
- 如何配門鎖
- 夏季驅蚊全攻略
- 463個生活小竅門(4)
- 十大妙招 讓家具光亮如新
- 自我保健十法
- 男人怎樣才能高枕無憂?
- 為你開出三十種健康菜單
- 漂亮MM必看!女人中迷藥的預防和急時處理!
- 入睡前,開窗通通風
- 你屬于癌癥高危人群嗎!
- 中國人使用筷子的十二種忌諱
- 早上做完9個動作再起床
- 幼兒園科學活動:小眼看世界
- 橫刀揭斧
- 幼兒健康:早期發(fā)現(xiàn)先天性髖關節(jié)脫位
- (我的家鄉(xiāng))My hometown
- 爬行對嬰兒的發(fā)育有什么好處
- 睡前發(fā)的朋友圈唯美句子202句
- 小班主題教案《小劇場》
- 中班主題教案《玩具恰恰恰》反思
- 健身器材朋友圈文案40句
- 傷感失落的微信昵稱男生436個
- 男女通用傷感網(wǎng)絡游戲個性網(wǎng)名昵稱371個
Copyright 2005-2022 lahainapsychiatrist.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