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判斷孩子是否達到了入學要求

怎樣判斷孩子是否達到了入學要求

怎樣判斷孩子是否達到了入學要求

  

部分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要求,在幼兒園就開始向幼兒灌輸小學的知識。許多家長看到只有5歲的孩子認識了許多漢字,能計算好大的數(shù),認為孩子聰明上小學沒有問題,便想辦法讓孩子提前進入小學成為小學生。 

  幼兒成為小學生的衡量標準是什么?能不能僅從孩子認多少漢字,算多少道題來判斷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采訪了北京教科院懷德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家庭教育專家閔樂夫主任。閔主任說,判斷孩子是否達到了入學標準應從三方面來判斷:智力條件、心理準備情況、生活自理能力。 

  智力條件 

  智力條件并不是指認多少個漢字,算多少道題,而應該從孩子的觀察能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像力來衡量。父母可參考以下辦法進行判斷: 

  1.觀察力決定孩子正確的認知。父母可以給孩子看有錯誤或缺損的畫,讓孩子通過觀察指出錯誤或缺損所在; 
    2.記憶力決定孩子將吸收的知識保存下來轉為己有的能力。父母口述6位數(shù)字或給孩子講一個小故事,看孩子能否正確復述下6位數(shù)字,能否較完整地復述一個小故事; 
    3.思維力是智力的核心,表現(xiàn)為孩子是否喜歡動腦思考??梢宰尯⒆舆M行圖片歸類,如將畫有各種魚、蔬菜、水果等圖片混在一起,讓孩子按類別逐一區(qū)分開來;理解反義詞;聽完故事后能根據(jù)故事內容進行分析推理并回答問題; 
    4.想像力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父母可以給孩子出一個題目,讓孩子自由發(fā)揮,或畫一張畫,或講一個故事。 
    5.注意力對準備入學的孩子來講是最為重要的能力。家長可以給孩子講一段話,看孩子端坐10分鐘聽講的情況,來衡量孩子注意力集中情況,及接收語言信息能力的強弱。另外家長還要考察孩子表達語言愿望的能力及同小朋友交流的能力。 

  心理準備 

  看孩子有沒有求知的欲望、求新的欲望,是否熱切希望進入小學學習;適應新環(huán)境的能力是否強,對陌生的環(huán)境是否畏懼,同陌生人說話是否膽怯。 

  生活自理能力 

  能不能自己管理好自己,對過馬路、提褲子、系鞋帶、擦屁股等事能否處理得好,能不能記住父母姓名、工作單位和家庭電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