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課的多媒體教學方法

美術課的多媒體教學方法

美術課的多媒體教學方法

把多媒體教學有機地引入小學美術教學中已成為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下面,我談談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心得和體會。

一、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有著不平凡的優(yōu)勢

1.直觀性強,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直觀性是它典型的特征之一,對小學生來說,興趣是激發(fā)他們學好美術的精神動力。而多媒體技術以它全新的視、聽覺綜合的立體感受,讓學生的感情隨著生動有趣的畫面和節(jié)奏優(yōu)美的旋律跌宕起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激發(fā)了他們藏在內心的求知欲,使學生在精神愉悅的氣氛中更好地接受新知識。

2.知識面廣,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多媒體設備(包括各類軟盤)里儲蓄著大量的動畫、聲音、字符、圖形等,是一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海洋。把多媒體技術里的各種住處恰當地運用到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探索,在五彩繽紛的信息中穿梭、采擷,在身臨其境的感覺中感受到現代科技給我們帶來的令人耳目一新的知識和信息,能使這節(jié)課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傳遞迅速,有利于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氣氛中更有效、更迅速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這樣,學生會有更加充足的時間去完成課堂作業(yè),有助于教師在課堂上解決學生作業(yè)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疑難,彌補了課堂結構不完整的缺憾。

二、小學美術多媒體教學必須有明確的目的性

俗話說:“人無目標則會迷失方向”。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也不例外,必須目標明確、有選擇地恰當利用,否則,將事倍功半,徒勞無功。

據調查,有不少美術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時往往出現一種兩極分化的現象:一則對多媒體的操作束手無策,只單純地把它當作只放圖像供學生觀看的錄像機;一則過分地強調教師的操作技能,不加思索地“即興表演”,結果,種類繁多的圖像、聲音、字符等信息卻絲毫不能滯留在學生的記憶中。

如何才能做到有目標地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并起到積極作用呢?我們不妨以《奇妙有趣的臉譜(美術欣賞)》(廣東嶺南版第八冊)一課的多媒體軟件設計為例子共同探討一下:

導入新課時,可設計包丞和曹操兩位正反人物的京劇片段供學生欣賞,提示學生認真觀察兩人的臉譜,并從顏色和圖案兩方面找出兩人的異同。這激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和求知的熱情,很快進入了學習的狀態(tài)。此為多媒體運用之“適量”。

講授新課時,以靜音動畫加插教師配音的形式引導學生進入京劇后臺觀察人物化妝的情境,教師以戲劇人物的身份錄入解說詞,分析忠臣與奸臣的臉譜在色彩和圖案上的明顯區(qū)別。學生很快便能從各種臉譜中分辨出人物的身份和忠奸。此為多媒體運用之“質優(yōu)”。

學生練習時,利用多媒體掃描、剪切、粘貼等手段設計各種身份和性格的臉譜,逐一采用單擊鼠標的方法出現在大屏幕上,供學生分辨練習,并有針對性地在學生的回答后設計與人物性格相對應的“豪笑”“奸笑”以及鼓勵學生繼續(xù)努力的言語。如此一來,學生顯得興趣盎然,漸漸進入了“我要學”的狀態(tài)。練習的高潮過后,屏幕上顯示出幾種其他類型的臉譜,如藏戲臉譜、剪紙臉譜、皮影臉譜等,單擊鼠標配上優(yōu)雅的古箏音樂,讓學生在欣賞過程中達到思想上的“升華”。此為多媒體運用之“針對性強”。

因此,多媒體運用是否“適量、質優(yōu)、針對性強”是多媒體軟件制作乃至整節(jié)課成功與否的關鍵。值得一提的是,好的多媒體技術離不開優(yōu)秀教師,“沒有伯樂,何來千里馬?”。因此,時代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美術課的多媒體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具備熟練操作多媒體的技能和生動有趣的語言藝術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先進的多媒體設備離開了教師熟練的操作技能,充其量亦不過一堆廢鐵;同樣,絞盡腦汁設計的多媒體軟件若沒有教師生動有趣的語言作必要的引導和啟發(fā),這節(jié)課自然不能稱之為完整的課。因此,作為跨世紀的小學美術教師必須率先學習和接受新知識,努力提高自身素質,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科技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摒棄傳統(tǒng)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三個一”,把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教學,是二十一世紀對我們提出的殷切期望。

讓我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