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學校特色的論文
時間:2008-11-25 02:26:57
彰顯學校特色的論文
?。ㄒ唬﹥?yōu)化氛圍,構建校園三棋文化的共同愿景
列寧說過,“象棋是人類智慧的試金石”。棋類活動是一項智力游戲和腦力體操。歷來被認為是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的良方。具有很高的教育價值,被稱為人類智慧的磨刀石。因此,要把創(chuàng)設良好的三棋文化成為師生共同構建的美好愿景,能給學生以積極的啟迪。
1.優(yōu)化靜態(tài)的氛圍。學校精心設計了“中國象棋、圍棋發(fā)展史陳列室”、 “三棋名人廊”、“三棋文化藝術廊”等主題的校園棋文化宣傳陣地。一個個“戰(zhàn)場”,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形成了“一入學校,棋風撲面來”的景象,使全體師生于無聲處接受三棋文化的熏陶,了解了三棋歷史文化,擴展知識的廣度,激發(fā)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激情及對三棋的興趣,增添了校園三棋文化新的內(nèi)涵。
2.優(yōu)化動態(tài)的氛圍。動態(tài)的氛圍主要由學生參與、負責,學生隨時可參與,其相對應景觀也會定期變化。如在校園里放置了“校園三棋建設建議箱”,倡導學生提建議與要求,學校積極采納建議;在教室的走廊張貼各類棋譜,從入門棋譜到高難度的殘局,既適合棋藝不同的人參與,又可以讓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切磋、交流,成為一道流動的風景線。另外,對各年級教室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都能圍繞三棋這一主題;使學生始終處于濃濃的三棋文化中。
(二)有效運作,夯實校園三棋文化的動力系統(tǒng)
如果說校園物質文化具有外顯性,有效的運作則是校園棋文化建設的動力系統(tǒng),使文化建設有序開展。我校在原有的制度、保證經(jīng)費、保證人員等基礎上,強化了社團、師資、課程等方面的改進,使棋文化建設走上健康的軌道。
1.成立“三棋文化社團”
馬卡連科說:“只有當一個人長時間地參加了有合理組織的、有紀律的、堅韌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種集體活動的時候,性格才能培養(yǎng)起來。”校園內(nèi)的三棋活動是校園三棋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也是學校推行三棋文化建設的有效載體。學校行政與工會、團隊、教研組,成立?!叭逦幕鐖F”工作組,具體設計、運作各種與三棋相關的活動和制度。
三棋文化社團下設:
教工社團:由工會與教工團支部共同組建。
學生社團:設立中國象棋、圍棋、國際象棋總輔導員制,由三名總輔導員負確立各班三棋指導教師,再分別組建:中國象棋隊、圍棋隊、國際象棋隊。
2.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師資隊伍
要使三棋的氛圍始終濃厚,形成良性循環(huán),教師必須先愛上三棋,讓學生愛烏及烏,吸引他們加入到三棋隊伍,保證學校棋文化建設的新生力量。學校對教師進行棋類校本培訓,做到人人會三棋,人人能隨時接受學生的邀請,與學生對弈,人人能指導學生下棋。同時,要求每位教師做到:(1)充分發(fā)揮三棋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三棋的興趣,開發(fā)學生的三棋潛能,培養(yǎng)團結互助的生生關系,形成良好的學棋環(huán)境。(2)具有廣博的三棋專業(yè)知識和技能。(3)尊重學生,隨時與學生平等對弈,商討下棋技巧,形成學習共同體?,F(xiàn)在我校一支穩(wěn)定、合格的三棋師資隊伍已形成。
3.開足開好三棋課程
我校除把三棋納入學校工作日程外,還在各年級開設棋類課,每周一節(jié),一年級以中國象棋為主,二年級以國際象棋和圍棋為主,三到六年級則三類棋各占一定的教學時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特長和興趣選修。這樣有效地保證了我校學生到畢業(yè)時人人能下三棋,也使一些三棋的好苗子源源不斷地涌現(xiàn)。
?。ㄈ┒嗑S活動,感悟校園三棋文化的精神內(nèi)涵。
棋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的傳播非一日之功?;顒邮瞧逦幕ㄔO的重要載體,是師生交流、展示的舞臺,讓師生“棋”樂無比,感悟到各種棋文化和棋人生。
1.三棋主題活動——展示自我
正常的三棋教學是提高學生棋藝的有效途徑,但紙上得來終覺淺。為提高棋藝,學校組織各種競賽以提高學生的實戰(zhàn)能力。
開設“三棋藝術節(jié)”:每學期組織?!叭逅囆g節(jié)”,各社團開出“快樂三棋”活動菜單,排出校級、班級“快樂三棋”活動表,集中進行展示、比賽。一是班級擂臺選拔賽,挑選二、三名水平較好的選手,由其他學生進行攻擂,擇優(yōu)選出班級代表,參加年級組的團體賽、個人賽;二是年級組的團體賽,一般安排二個下午進行,通過循環(huán)賽,決出前二名;三是最為激烈的中、高段的個人賽,全校眾多優(yōu)秀的小選手一起參加,以淘汰賽的方式進行。因此比賽年年精彩,而每場比賽對每個選手來說都是一次人生的考驗;另外,還安排師生之間的友誼賽,以溝通師生的聯(lián)系,做到三棋面前人人平等。通過各種競賽手段,學生旺盛的精力得到釋放,在失敗和成功中感受棋的博大精深,凈化心靈、陶冶情操,深層次地理解三棋,同時鍛煉了實戰(zhàn)能力,為進一步發(fā)展奠定基礎。
開設“三棋小論壇”:棋有棋規(guī),兩人對弈,各有布局,卻都是公平競爭。但學生下棋,難免有忍不住指點江山者,難免有悔棋者。因此各社團還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學生舉辦“校園三棋小論壇”活動,有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爭論,但更多的是棋德棋風的爭辯,學生在爭論中感悟到棋德如人的道理,逐漸形成了“觀棋不語真君子,起手無回大丈夫”、“勝不驕,敗不餒”等良好的品德。
開設 “三棋擂臺賽”:學校在三棋樓里開設了三間擂臺室,分別供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圍棋的愛好者開展擂臺賽使用。比賽每周一次,分年段進行,分周、月、學期給予獎勵。每逢擂臺賽總會吸引很多愛好者參賽或觀戰(zhàn),賽者絞盡腦汁、斗智斗勇,觀者或頻頻點頭、或扼腕長嘆,完全沉浸在三棋中了。
2.傳播三棋文化——傳承精髓
“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我們不光要一方水土優(yōu)質,更要通過棋文化建設與課題研究,使一方人來體會并參與創(chuàng)造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用身體驗、用心感悟棋文化帶來的良性熏陶,塑造有涵養(yǎng)的自我,傳承棋文化精髓。
教師是傳播棋文化的形象大使。通過外出學習、培訓、專家講座等舉措,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道德情操、敬業(yè)精神、為人處世的層次,發(fā)揮“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巨大輻射作用,打造了良師益友、名師高徒的人文氛圍。
學生是傳播棋文化的主力軍。通過隊活動等形式讓學生積極向身邊的人、向他人宣傳三棋、傳授棋藝,以棋會友,讓三棋這朵奇葩在更廣闊的天地綻放。使學生經(jīng)歷學校建特色品牌的創(chuàng)業(yè)過程,提高了學生的棋文化素養(yǎng),增強對校園精神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3.擴大輔射范圍——彰顯特色
通過開放辦學來服務社區(qū)、贏得社會,不斷加大透明度,增強知名度。
一是開放三棋室:每天下班后向教師開放,教師可互相對弈,網(wǎng)上對弈,每周六向學生開放,每周日向社區(qū)開放。
二是利用社區(qū)資源:社區(qū)中有不少是三棋愛好者,不乏三棋的能手、高手,我校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倡導家長與孩子開展“親子三棋賽”,鄰里開展“家庭三棋賽”等,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三棋文化。
三是開放校園,我校利用六一慶?;顒?、座談會等形式,向社會開放校園,營造棋文化建設的
推薦文章
- 學校管理于細節(jié)處見精神
- 校服與校園安全
- 校長可讀的幾個故事
- 關于學校管理請做好簡單的事的反思
- 對學校文化策劃的思考
- 學校管理工作經(jīng)驗
- 關于搭建和諧校園的建設平臺
- 新課標背景下農(nóng)村分校的文化管理
- “師資均衡化”之我見
- 關于精細化管理的論文
- 校園文化的構建讓學生心動
- 關于彈性管理的論文 要謹防放任自流
- 彰顯學校特色的論文
- 農(nóng)村邊遠山區(qū)小學校長功能被弱化的思考
- 兒童秋天繪畫作品欣賞31
- 聲聞過情
- 給老師的一封信
- 這教訓真不小_小學生作文:四年級
- 大班數(shù)學游戲教案《撲克牌王國》反思
- 大班語言《春雨的色彩》
- 中班科學實驗教案《秋天的柿子》反思
- 豐胸創(chuàng)意朋友圈文案35句
- 農(nóng)業(yè)科技企業(yè)精神朋友圈文案35句
- 三個字的昵稱簡單氣質392個
- 商標起名三個字大全集568個
相關文章
- 蒙特梭利教學論文:把握孩子的九大敏感期
- 關于教師定位的論文 閱讀教學教師角色的定位
- 關于小學英語的特點的論文 PEP小學英語的特點以及面臨的挑戰(zhàn)
- 小學英語教學論文 對我校自編校本英語教材的理性思考
- 綠色的校園_小學生作文:三年級
- [高中班主任論文]對中等職業(yè)學校班主任工作的幾點思考
- 創(chuàng)建特色學校朋友圈文案32句
- 中學學校特色文化朋友圈文案大全35句
- 學校創(chuàng)特升位、創(chuàng)建特色校園朋友圈文案39句
- 各具學院特色的軍訓朋友圈文案35句
- 幫助幼兒學習什么是散文的教案:彩色的雨
- 蒙臺梭利教學論文:蒙臺梭利的認識和自己的體會
- 幼兒園蒙氏教學論文 妙的蒙氏數(shù)學教育
- 幼兒教學論文 珠腦速算對兒童的啟智功能
- 優(yōu)秀教育論文 音樂教學與素質教育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