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大象和小鳥》
小班教案《大象和小鳥》
1、小班教案《大象和小鳥》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音樂的旋律,感受ABA’的結構,能準確分辨低音與高音。
2.創(chuàng)編與音色和節(jié)奏較相配的動作,隨音樂自主地表現(xiàn)A段的抒情緩慢和B段的跳躍明快。
3.在音樂的游戲中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喜悅。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活動準備:
1.課件
2.經驗準備:孩子們感受過低沉和輕快;聽音樂分角色游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林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欢喂适?,故事里說的是哪些小動物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故事:有一天早晨,森林里的空氣真好,今天是哪位小動物第一個起床呢?(教師動作模仿)對了,是大象(播放課件),大象搖著長長的鼻子,踩著沉重的步伐,慢慢地向我們走來,(教師哼唱樂句)11|31|13|1—|,大象邊走邊說:“啊,新的一天開始了,小動物們都趕緊起床吧!”(教師用低沉的聲音來說)提問:大象說話的聲音聽起來怎么樣?(粗、低、重)這時大象說話的聲音被一個小動物聽見了,是誰呀?(教師身體模仿)對,是小鳥(播放課件),它拍著輕快的翅膀,飛起來了,(老師哼唱旋律)小鳥一邊飛一邊說:“新的一天開始了,大象先生,你好!”(教師用清脆的聲音來說)提問:小鳥的聲音和大象的聲音比起來,小鳥的聲音怎么樣?(細、清脆)
二、理解音樂
1.第一次傾聽音樂林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段音樂,這段音樂里說的就是大象和小鳥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聽聽在音樂里哪兒聽起來像大象的聲音?哪兒聽起來比較像小鳥?我和你們一起聽。
傾聽時教師的指導語:這里聽上去是誰?記在心里,這里呢?注意聽這里有幾個聲音?對兩個一起的。
提問:剛才這段音樂里你聽到了誰?你們怎么聽出來的?你聽到的聲音是粗的還是細的?你們聽到的那個比較粗、比較低的聲音,那是誰?(大象)還有個聲音是誰?小鳥的聲音怎么樣?
2.了解高音和低音教師小結:音樂除了有好聽的旋律以外還有一種叫高音和低音,低音就像我們今天聽到的大象的聲音一樣,聽上去很沉、很重,好像在地上走路,音樂里還有高音的部分,聽起來就像小鳥清脆的叫聲,像小鳥在天上高高地飛翔,因為有了高音和低音的變化,所以小朋友一下子就猜出誰是大象誰是小鳥。
3.第二次傾聽音樂帶著問題傾聽音樂:這次我們來仔細聽聽在音樂里誰先出來,接著又是誰?最后音樂又有什么變化?
三、角色游戲
1.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音樂形象你們都能聽出哪里是大象,哪里是小鳥嗎?那當你聽出它們是誰,就學做它們的動作,可以嗎?
2.用兩只手分別表現(xiàn)大象和小鳥。
剛才小朋友是用整個身體來表演大象和小鳥的,那如果讓你們用一只手當大象,一只手當小鳥,可以嗎?如果聽到大象的聲音,我們就用右手慢慢地擺動,如果聽到小鳥的聲音,我們就用左手在天上飛翔?如果聽到兩個一起呢?對了,兩只手一起動,我們把小手準備好,和著音樂來試一試。
2.角色表演音樂
(1)看大屏幕,找游戲規(guī)則。
大象和小鳥也聽著音樂做起了游戲,我們來看一看他們是怎么玩的。
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他們是隨便走的,還是聽著音樂走的?聽到低音誰走?大象怎么走的?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慢慢地、重重地走。聽到高音呢?小鳥怎么飛?低音高音同時出現(xiàn)時,大象和小鳥做什么了?恩,它們走到一起,一只大象找一只小鳥做朋友,相親相愛真溫馨。
(2)幼兒分角色表演孩子們想玩游戲嗎?誰愿意表演大象?誰愿意表演小鳥?聽著音樂來試一試。
(3)創(chuàng)編動作大象們有什么更漂亮的動作嗎?(喝水,抖抖腳、洗澡、噴水)小鳥們有什么更漂亮的動作嗎?(旋轉飛,高飛、低飛、吃蟲子)幼兒交換角色,進行游戲。
四、延伸活動
大象和小鳥有點累了吧,我們找個位置休息一下吧,大家休息時,我請來了兩個小樂器(鼓、三角鐵)。
教師演奏鼓,提問:你們覺得這是誰的聲音?(大象)教師演奏三角鐵,提問:這個聽上去像誰?你們想敲嗎?我們下次用小樂曲演奏出大象和小鳥的聲音好嗎?
建議:老師可以選擇低音、高音交替進行的音樂。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以故事——角色游戲為主線,貫穿活動始終,緊抓小班幼兒的興趣點。幼兒在活動中興趣濃厚、思維活躍、投入積極,獲得了音樂素養(yǎng)、動作協(xié)調、有序游戲的多維度發(fā)展?;顒舆^程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效達成本次活動目標。具體表現(xiàn)在:
1.在活動導入部分,直入主題。教師把樂曲的難點部分前置,以故事的形式開場,選擇的故事角色與音樂特質非常吻合,形象可愛的大象和小鳥是小班幼兒最為常見、熟悉和喜愛的小動物。活動中,教師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施進行輔助教學,課件畫面直觀、并富有動感,非常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采用這樣的策略,既能很快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又能把難點進行化解,較好的幫助了幼兒初步感受音樂的低沉與輕快的特質。同時,為下面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xiàn)音樂作了很好的鋪墊。
2.第二環(huán)節(jié)是幫助幼兒理解、感受音樂階段,也是本次活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為幼兒對樂曲能否真正理解,直接關系到下一階段的音樂游戲的水平。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關注到了小班幼兒的能力與水平,時時提示幼兒把音樂與動物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同時,運用了邊欣賞邊提問、提示性的提問及啟發(fā)式的提問方式,在幼兒欣賞音樂、理解音樂、感受音樂的過程中,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又為角色游戲環(huán)節(jié)——幼兒表現(xiàn)音樂,奠定了基礎。
3.角色游戲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幼兒表現(xiàn)音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幼兒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關注幼兒音樂與動作的有機融合;關注幼兒音樂游戲規(guī)則的遵循;關注幼兒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但教師創(chuàng)設的游戲的難度是遞進式前行的:
(1)讓幼兒用肢體表現(xiàn)音樂,體現(xiàn)了自主性。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各有差異,教師遵循了幼兒的這一特點,不作具體要求,讓幼兒自由表現(xiàn)。采用這樣的策略,好處是調動了每個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用指定的兩只手表現(xiàn)音樂,鍛煉了幼兒注意力分配能力,難度加大,對幼兒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
(3)增設游戲規(guī)則——要求幼兒在表現(xiàn)音樂時,既要關注音樂的特質,又要按音樂的節(jié)奏做動作,這對小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教師把制定游戲規(guī)則的權利完全交給幼兒,可以嗎?這對小班幼兒來說是不現(xiàn)實的。在這里,林教師處理的很好,讓幼兒在觀賞課件、欣賞音樂中尋找游戲規(guī)則,既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性,又體現(xiàn)了教師主導性。
(4)讓幼兒嘗試分配角色進行游戲,體現(xiàn)了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個體表現(xiàn)音樂與和同伴合作表現(xiàn)音樂進行游戲,難度有所增加。但,因有前面環(huán)節(jié)的鋪墊,幼兒的合作還是很愉快的。幼兒在合作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4.延伸活動,教師設計巧妙,也很新穎。樂器的呈現(xiàn)——你們想敲嗎?調動了幼兒參加下次活動的欲望。
2、小班教案《浪花和腳丫》
◆活動目標:
1.嘗試跟隨音樂分角色游戲。
2.能用動作大膽表現(xiàn)浪花和腳丫的不同游戲。
3.體驗和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4.在活動中增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愛好和對大自然的愛。
5.體驗明顯的季節(jié)特征。
◆活動準備:
◎幼兒有到大海邊游泳、在沙灘上玩水的經驗。
◎《浪花和腳丫》掛圖(見教具盒)。
◎歌曲《浪花和腳丫》(見語言音樂光盤CD)。
◎游戲《浪花和腳丫》(見音樂光盤VCD)。
◆活動過程:
☆談話出示《浪花和腳丫》掛圖并提問,然后請幼兒邊傾聽故事《浪花和腳丫》(見資源包),邊回憶海邊的趣事。
教師:看,這是什么地方?
都有誰?在做什么?
☆模仿
1.引導幼兒分成兩組相隔一段距離面對面站好,分別用動作表現(xiàn)"小浪花"和"小腳丫"(見資源包),嘗試扮演不同的角色。
教師:小浪花在做什么?請一起手拉手來做小浪花吧。
小腳丫又在做什么?請一起和小腳丫做做游戲吧。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拍拍手、走走等動作來表現(xiàn)小浪花和小腳丫的嬉戲情節(jié)。
教師:小浪花和小腳丫在一起做什么呢?
☆傾聽
引導幼兒邊看《浪花和腳丫》掛圖,邊傾聽歌曲《浪花和腳丫》,熟悉歌詞內容。
教師:聽,浪花和腳丫要和音樂做游戲了。
☆游戲
1.播放游戲《浪花和腳丫》(見音樂光盤VCD),引導幼兒觀看、學習"浪花"和"腳丫"的游戲玩法,熟悉游戲的玩法。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地看一看,浪花和腳丫做了什么游戲?
2.把幼兒分成男孩組和女孩組,分別扮演"浪花"和"腳丫",并播放歌曲《浪花和腳丫》(見語言音樂光盤CD),引導幼兒隨音樂玩"浪花和腳丫"的游戲(見資源包),并能用相應的動作大膽表現(xiàn)浪花和腳丫的不同游戲。
教師:"浪花"在唱歌時,請扮演"浪花"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戲;"腳丫"在唱歌時,請扮演"腳丫"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戲。
3.提醒幼兒隨音樂的結束部分,表現(xiàn)浪花和腳丫在一起嬉戲的情節(jié)(見資源包)。
教師:小浪花和小腳丫碰到一起時做什么呢?
4.引導幼兒完整隨音樂反復游戲,并互換角色體驗游戲的快樂。
教師:讓我們扮演'小浪花'和'小腳丫'的角色一起游戲吧。
◆活動建議
《浪花和腳丫》是一首原創(chuàng)歌曲。借助大連海濱城市的地域特色,以輕快的曲調、優(yōu)美旋律,富有童趣的歌詞表現(xiàn)出海邊嬉戲的快樂情境。
為方便幼兒分角色表演,教師可事先在活動場地上畫兩條相距1.5-2米的直線,當幼兒游戲時,讓幼兒分別站在線上扮演"浪花"或"腳丫"的角色。教授游戲的玩法時,可以請配班教師幫忙,分別扮演"浪花"和"腳丫",并分角色帶領幼兒參與游戲。在最后的第二十一小節(jié)~第二十二小節(jié)的音樂出現(xiàn)時,可以用語言提醒幼兒手拉手一起做游戲,也可以讓幼兒嘗試做左右腳一拍一次交替抬起的動作,表現(xiàn)"腳丫"踩在"浪花"里嬉戲、玩耍。
在幼兒熟悉游戲玩法后,可把幼兒分成多組扮演"浪花"和"腳丫",一排排、一組組前后站好。當"浪花"和"腳丫"分別在唱歌做游戲時,所有小朋友分組一起完整跟隨音樂做動作。也可以讓幼兒學唱這首歌曲,調式1=D或1=E,進行表演游戲。
◆資源包
●故事 浪花和腳丫夏天里,真熱鬧,大家都到海邊來乘涼???,藍藍的大海--浪花一朵朵,嘩啦嘩啦地沖上岸;小朋友們光著小腳丫在水里走呀走、跳呀跳-------浪花追著小腳丫,小腳丫躲著小浪花,它們追逐著、嬉戲著,玩得多開心啊。
●游戲玩法 幼兒分成兩組在間距2米左右的地方面對面站成兩排,兩組的幼兒分別扮演"浪花"和"腳丫"。
音樂開始,幼兒手拉手隨音樂的前奏左右搖頭。
第一小節(jié)~第四小節(jié):扮演"浪花"的幼兒,身體屈膝隨音樂左右搖晃;表現(xiàn)"浪花"在海里游戲。扮演"腳丫"的幼兒原地站立不動。
第五小節(jié)~第八小節(jié):扮演"腳丫"的幼兒,左右腳隨音樂節(jié)奏一拍一次踏地動作;表現(xiàn)"小腳丫"在水里游戲。扮演"浪花"的幼兒原地站立不動。
第九小節(jié)~第十小節(jié):扮演"浪花"的幼兒,跟隨音樂的節(jié)奏"XX|XXX|"拍手。扮演"腳丫"的幼兒原地站立不動。
第十一小節(jié)~第十二小節(jié):扮演"腳丫"的幼兒,跟隨音樂的節(jié)奏"XX|XXX|"拍手。扮演"浪花"的幼兒原地站立不動。
第十三小節(jié)~第十六小節(jié):扮演"浪花"的幼兒,一起手拉手跟隨音樂節(jié)奏小碎步向前跑。扮演"腳丫"的幼兒原地站立不動。
第十七小節(jié)~第二十小節(jié):扮演"腳丫"的幼兒,一起手拉手跟隨音樂節(jié)奏一拍一次向前走。扮演"浪花"的幼兒原地站立不動。
第二十一小節(jié)~第二十二小節(jié):面對面的兩組幼兒手拉手隨音樂節(jié)奏高高舉起再落下;表現(xiàn)"浪花"和"腳丫"在嬉戲、玩耍。
第二十三小節(jié)~第二十四小節(jié):全體幼兒跟隨音樂節(jié)奏小碎步轉身跑回原處,音樂結束并站好慢慢蹲下;表現(xiàn)"浪花"退回到了海里;"腳丫"也回到了岸上休息。
3、小班教案《貓和老鼠》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樂意用動作進行表現(xiàn)。
2.欣賞并學唱歌曲,學習歌曲的節(jié)奏。
3.樂意做“貓和老鼠” 的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能大膽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幼兒想象小老鼠的神態(tài),指導幼兒注意貓叫的節(jié)奏。
活動準備
1.歌曲《貓和老鼠》錄音磁帶、錄音機。
2.老鼠頭飾幼兒每人一個,貓的頭飾一個。
3.活動場地內擺放自制的立體的樹木、花草、蘑菇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貓和老鼠》
1.教師:一天晚上,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進入了甜甜的夢鄉(xiāng),可是這時候有一只小動物卻出了家門,它是誰呢?
2.教師播放錄音《貓和老鼠》,幼兒欣賞歌曲前半段(從開頭至“出來偷米吃”。)
3.幼兒參與討論
教師:猜一猜,是誰來了?請你們想象一下,小老鼠是怎么找米的?小老鼠找米時表情怎么樣?
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想象老鼠的神態(tài),如瞪著小眼珠、躡手躡腳等。可以請幼兒發(fā)揮想象自由表演。
4.教師扮演貓,邊播放歌曲后半段邊表演歌曲。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注意貓叫的節(jié)奏。幼兒熟悉節(jié)奏并模仿動作“嚇得老鼠趕快往回逃”。
5.幼兒跟隨教師學唱歌曲兩遍。幼兒在學唱歌曲時可以表演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
二、游戲:貓和老鼠
1.教師介紹游戲規(guī)則:幼兒扮演小老鼠,自己找好洞藏好。小老鼠一起唱著歌,躡手躡腳出了洞。結果碰到教師扮演的大花貓(后面游戲可換成一位幼兒扮演大花貓)。當大花貓唱完“喵喵”以后再拖長了聲音叫一聲“喵——”小老鼠們才能開始往回逃。
2.教師播放歌曲《貓和老鼠》,和幼兒一起進行游戲。(游戲可進行2—3次,教師逐漸退出游戲。)
延伸活動
組織幼兒觀看貓和老鼠的動畫片,如《貓和老鼠》等。
教學反思
在設計和組織該活動時,我主要有以下三點體會:
第一,創(chuàng)設情境?;顒又薪處熡米灾频牧Ⅲw的、色彩鮮艷的樹木、花草等道具布置成森林的場景,分散在場地四周,形象而生動,深深地吸引了幼兒的視線。這樣的場景不僅能使幼兒主動參與、融入游戲,而且能夠幫助幼兒逐步制定和完善游戲規(guī)則。
第二,變化玩法。本次活動的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教師通過變化玩法來調控游戲的節(jié)律。首先,是師幼共同游戲,由教師扮演“大貓”,幼兒扮演“老鼠”;接著,由一位幼兒扮演“大貓”,其余幼兒扮演老鼠;最后,引導幼兒根據(jù)場地特點任意躲藏在自己覺得隱蔽的地方,增加游戲難度,使幼兒在游戲中始終保持積極的情緒。
第三,適時退出。在幼兒熟悉游戲規(guī)則后,教師給予幼兒自主學習的時間與機會,逐漸減少語言提示,引導幼兒專注地傾聽音樂,并通過表情和肢體動作給予暗示,直到完全退出。孩子在自然、輕松的游戲氛圍中各個躍躍欲試,熱情高漲。
4、小班教案《小手和小腳》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夠理解繪本故事內容,會看圖簡單講述畫面。
2.能夠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想象。
3.感受相互合作帶來的快樂。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小手和小腳》
活動過程:
一、教師用提問引出問題。
1.誰能告訴我,你的小手都有哪些本領?(幼兒講述,大家做動作)
2.請問你們的小腳又有哪些本領呢?
評析:直接導入問題,可以幫助幼兒打開自己的思維,在說說講講中,幼兒對于小手和小腳都有了一定的認識,能夠更好的為接下去的活動做鋪墊。
二、分段閱讀,幫助幼兒理解圖片內容。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小手和小腳》,我們來一塊聽一聽。
1.講述圖一、二
針對第二幅圖提問:
(1)山坡上有又紅又大的蘋果,小手和小腳都很想吃,但他們遇到了什么困難?小手是怎么想的?小腳是怎么想的?
(2)那小朋友們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它們吃到那些又紅又大的蘋果呢?輕輕地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幼兒討論)
(3)幼兒交流討論結果。
評析:通過一系列的提問,使幼兒能夠根據(jù)畫面進行問題的討論,說說小手和小腳在遇到問題時的心理想法,通過講述提高語言的表述。
2.講述圖三
(1)小手和小腳想到了一個什么好辦法?(小手騎在小腳的身上)
評析:這是針對上一個環(huán)節(jié)問題的答案,讓幼兒通過各種猜測和想象,來了解小手和小腳是怎么樣合租解決困難的。
3.講述圖四、五
師:我們看看小手和小腳在去摘蘋果的路上遇到了哪些事情。
(1)圖四:小手和小腳遇到了什么困難?那他們是怎么過河的?(小手抱住一塊木頭,小腳用力的一上一下拍水)我們一塊來做一下動作。想一想,小手會對小腳說些什么呢?
(2)圖五:小手和小腳游過了河又遇到了什么困難?山坡那么高,他們怎么辦呢?(騎自行車,小手握著車龍頭,小腳蹬腳踏板)誰來做一個動作。這時,小手和小腳他們又會說些什么呢?
評析:通過畫面,教師給出一個問題“怎么樣過河”,來幫助幼兒了解小手和小腳時怎樣相互合作的,怎樣解決問題的,并且讓幼兒進行動作的模仿,這樣的話,能夠在增加活動的趣味性的同時,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
4.講述圖六、七
(1)圖六:故事中的小手和小腳有沒有吃到蘋果呢?它們是怎么摘到蘋果的?(引導幼兒學習動作:小腳踮起,要踮得高高的,小手舉起,要舉得高高的)蘋果摘到了嗎?那小手和小腳是怎么吃蘋果的?(幼兒討論)
(2)圖七:看一下,小手和小腳是怎么樣來吃蘋果的?小腳沒有手,小手喂給小腳吃。
評析:針對“如何摘到蘋果”老師給出問題,幼兒通過講述后,用動作來表示,在相互的討論中體驗合作的快樂。
5.講述圖八
(1)小手和小腳成了一對好朋友,我們每天都在一塊快樂的做游戲。我們一塊去看看,他們在一塊都做了些什么。
(2)那我們小朋友的小手小腳合作,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評析:這是一個經驗拓展的環(huán)節(jié),幼兒在掌握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面,再相互討論手腳合作的事情,通過講述,感知手和腳合作的重要性。
三、完整欣賞故事
小結:小手和小腳告訴我們,只要我們相互團結合作,我們就能夠克服困難,完成很多任務。
下面我們來完整的邊看圖邊聽故事。
評析:完整的欣賞故事,可以給幼兒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在講述中感知故事內容的趣味性。
四、律動
師:這個故事好聽嗎?下面我們一塊聽著音樂讓你的小手小腳動起來吧。
評析:以聽音樂做運動來結束本次活動,把活動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讓幼兒在手腳動起來的過程中,體驗手腳運動的快樂。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對小手和小腳的重要性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尤其是通過每一幅畫面所提出的問題,幼兒都能夠較為最準確的表述出來,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在本次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存在的需要調整的地方是,在讓幼兒做一做小手小腳一塊游泳、騎車、摘蘋果等動作時,可以讓幼兒把動詞做得更加到位點,這樣的話就能夠凸顯出小手和小腳之間的合作
5、小班教案《小鳥的家》含反思
教學目標:
1、了解鳥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與人們的關系。
2、對小鳥有同情心,能用實際行動表達對鳥的愛。
3、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1、了解鳥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與人們的關系。
2、對小鳥有同情心,能用實際行動表達對鳥的愛。
教學準備:
1、鳥(貓頭鷹、啄木鳥、杜鵑、海鷗)。
2、茂密的森林掛圖、小鳥無家可歸的掛圖。
3、自制鳥窩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請幼兒聽小鳥的叫聲引入課題,讓幼兒了解鳥的生活環(huán)境及與人們的關系:
1、播放錄音老師:你聽,是什么聲音?
幼兒:鳥唱歌的聲音,鳥叫的聲音。
老師:孩子們,聽到這歡快、清脆的鳥叫聲,我會想到好多漂亮的鳥,你能老師、伙伴說一說你知道的鳥嗎?
2、出示掛圖,引導幼兒了解鳥的居住環(huán)境。
老師:孩子們,鳥和我們一樣,都有自己的家,鳥的家在哪里?(鼓勵幼兒和同伴分享搜集的知識經驗),高高的大樹,綠綠的森林是小鳥的家。鳥兒們住在這美麗的家園自由飛翔、歌唱。鳥清脆、婉轉的叫聲能解除人得疲勞,多聽鳥的叫聲還能讓人心情舒暢,你們知道知道的鳥還有哪些特殊本領?
3、出示鳥的圖片,讓幼兒了解鳥的特殊本領及人們的關系。
貓頭鷹——年能吃掉1000只田鼠,相當于保護1000公斤糧食。
杜鵑——有名的食蟲專家,專吃松毛蟲,讓山上的松樹綠蔥蔥。
啄木鳥——堅硬的嘴巴把收藏在樹皮里的蟲子鉤出來,被稱為“森林醫(yī)生”。
海鷗——被譽為“海上清潔工”。
4、分組討論,鳥還有哪些特殊本領,擴展幼兒知識經驗。
小結:鳥對人類的貢獻非常大,它不僅幫助人們消滅害蟲,綠化森林在我們的交通工具。飛機也是受鳥的啟發(fā)而設計出來的,還有小朋友喜歡的風箏。
(二)通過故事,引發(fā)幼兒對小鳥的同情,說出愛護鳥的辦法。
1、出示故事掛圖老師講述故事:鳥兒們住在茂密的森林,每天自在歌唱,可是,有一天,森林里來了一群扛著斧子上網叔叔,他們扛起手中的斧頭,把一棵棵大樹砍倒了。茂密的森林變成了光禿禿的山嶺(出示樹木被砍伐、小鳥無家可歸的圖片)。失去了家的鳥兒在天空中盤旋著,哀叫聲:我的家,我的家。
2、提問:
(1)孩子們,如果你是這只鳥,你的心情會怎樣?
(2)你想對砍樹的叔叔說些什么?
(3)小鳥的家沒了,以后會發(fā)生什么事?
(4)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愛鳥護鳥,鼓勵幼兒大膽說出愛鳥護鳥的辦法。
(三)啟發(fā)幼兒開展愛鳥的活動,用實際行動表達對鳥的愛護。
老師:孩子們,你們說出了很多保護小鳥、愛護小鳥的辦法。如果鳥兒們知道了一定非常高興,你們都是些有愛心的孩子,剛才小朋友說讓小鳥來我們美麗的幼兒園安家,這是個好主意,我們趕快行動起來吧!
投放材料,組織幼兒做鳥窩。
活動小結:
孩子們,你們是有愛心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做到愛鳥、護鳥,還要告訴我們的家人、身邊的人,多種樹、不亂砍樹木,保護小鳥,保護環(huán)境,讓人們和動物朋友安居樂業(yè),和睦相處。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我們學習了“小鳥的家”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么?今后應怎么做?是的,小鳥是我們的朋友,讓我們行動起來,愛護它,保護它,給它們創(chuàng)造一個美麗溫暖的家。在本次活動中,我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有關經驗,大膽說出自己愛鳥護鳥的辦法并積極參與制作鳥窩的活動,讓孩子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社會領域的教育關鍵是增強情感體驗,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體驗、感受無家可歸鳥的心情,從而引發(fā)孩子對鳥的同情心,萌發(fā)愛鳥護鳥的責任心。
6、小班教案《男孩和女孩》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外部特征區(qū)分男女,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
2、嘗試根據(jù)一些簡單的符號標志和簡單的指令進行分類、排序。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男孩、女孩影子圖片兩張;自制小火車一列。
活動流程:
意圖:能從外部輪廓判斷男女,并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
(出示兩張男孩女孩的背影)
1、這是兩個小朋友的影子,他們有什么不一樣?
2、他們可能會是誰?(男孩或女孩)
3、你是男孩還是女孩?
游戲:
● 男孩女孩兩邊站
兒歌:走走走,走走走,男孩女孩兩邊站!
看清楚你應該排在哪一邊?
(繼續(xù)) 互換男孩女孩照片的位置
師:閉上小眼睛,看~現(xiàn)在你應該排在哪里?為什么?
小結:原來做這個游戲一定要看清楚標志的變化,游戲才會做得開心。
● 男孩女孩誰來蹲
兒歌:走走走,走走走,男孩女孩誰來蹲!
(邀請幼兒來做小老師)
● 猜猜他是誰
師:這兩個人就是我們班的小朋友,猜猜是誰?
小結:是啊,我們班里有男孩也有女孩,我們在一起真開心。
意圖:初步嘗試男孩女孩一一間隔的排序
(出示自制的小火車:男孩、女孩、男孩、女孩……后面略)
1、看看火車上坐著誰?(男孩女孩)
2、他們是怎么做的?(示范指讀,了解規(guī)律)
3、這節(jié)車廂里應該做誰?幼兒操作
4、最后一節(jié)應該做誰?為什么?
師:看看他們是怎么排隊的?我們也來玩開火車的游戲,像他們一樣排行不行?(檢驗)
師:讓我們一起坐上火車出發(fā)~!
活動反思:
活動設計符合小班幼兒學習的特點。在游戲中感知男女的不同外形特征,通過按男女標志做不同的動作,強化孩子的性別意識,同時滲透了分類排序的數(shù)學知識。由于在設計中關注了孩子的學習特點,因此小班孩子的參與積極性很高。特別是在男孩女孩兩邊站和男孩女孩誰來蹲的游戲中,孩子們從慢到快,從錯誤到自己或在同伴提醒下糾正錯誤。體現(xiàn)了孩子自主探索和學習的過程,既有趣也有效。
在活動的組織與互動過程中,我比較關注游戲活動積極氛圍的渲染。通過變一變、猜一猜、試一試等手段,充分調動小班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他們身體的不同感官都調動起來,快樂的學習。
當然,在活動中的回應還不夠靈活,當孩子說“男人女人”時,只是直接糾正為“男孩女孩”,其實這里可以拓展驗證。
7、小班教案《開始和停止》
活動目標:
1、通過玩《開始和停止》的音樂游戲,幼兒感知音樂有反復地開始和突然停止的特點。
2、在游戲中,幼兒嘗試使用多種形式表現(xiàn)開始和停止這一音樂的特點。
3、通過感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體驗與同伴、教師一起游戲的快樂。
4、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5、能跟著節(jié)奏打節(jié)拍。
活動準備:
1、《小汽車》、《開始和停止》音樂。
2、方向盤人手一個、紅綠燈指示牌、場地布置畫一個大圈。
3、《開始和停止》音樂圖譜。
4、開始和停止視頻。
活動過程:
一、 導入律動《小司機》開車進教室。
師: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岳老師要帶小朋友們一起開著火車去郊游,好嗎?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拿起你們手里的方向盤,我們出發(fā)嘍!—— 小司機音樂
二、通過談話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開始和停止”的事件。
師:寶貝們,我們的目的地到了。請你們把手中的方向盤輕輕的放在自己椅子底下。
師:剛剛我們小朋友都做了小司機,你們開心嗎?(開心)
師:小朋友知道看到紅燈(出示)要怎么辦嗎?(停下)
師:那么看到綠燈(出示)呢?(要開始走)
師小結:嗯,回答的真好,小朋友都知道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那我們來試一試,我們坐在小椅子上開汽車,看到老師舉紅燈時,就怎樣?舉綠燈呢?嗯,真棒!來,我們系上安全帶,雙手扶好方向盤,開始開咯~看到紅燈要停止,看到綠燈可以開始(教師適當?shù)呐e紅綠燈并用語言引導)嗯,真棒,每個小司機都非常的遵守交通規(guī)則。
三、 感知音樂
1、第一遍欣賞音樂,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音樂反復開始和突然停止的音樂特點
師:今天岳老師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音樂,現(xiàn)在請小朋友仔細的,認真的來聽一聽這首曲子和我們以前聽過的曲子有什么不用?它有趣在哪里?——(教師播放音樂,在播放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意擺動身體,音樂停止時教師定格不動)
師:這首音樂和我們以前聽的音樂有什么不一樣呢?
幼兒:沒歌詞、一會兒有音樂,一會兒沒有
師小結:這首歌曲就象我們開車子的時候一樣,一會遇到紅燈停止下來,一會遇到綠燈又向前進,遇到紅燈又停止下來,等到綠燈亮的時候又開始向前開了。
2、第二次感受音樂(出示圖譜)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首音樂里開火車的時候遇到了幾個紅燈啊?(六個)
師:我們現(xiàn)在,跟著音樂學小司機在座位上開車,音樂停止的時候我們要怎么樣呢?
師小結:原來跟著音樂做游戲是這么的有趣。
四、表現(xiàn)音樂
1、木頭人游戲(請幼兒示范,走路,擺造型)
師:你們玩過木頭人游戲嗎?(玩過)那我們玩一次,“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不許露出大門牙。不許動哦,
師:很好,那你會跟著音樂玩木頭人的游戲嗎?音樂開始的時候你可以走一走,,音樂停止時就擺個好看造型停止在那不可以動哦!音樂又開始時又可以動,停止時呢?(可以找一個幼兒試玩一次)(隨音樂玩木頭人游戲)
2、幼兒創(chuàng)造表演
師:我們除了可以玩木頭人游戲跟著音樂一起走一走,停止時擺擺造型,還可以學什么跟著音樂游戲呢?
幼兒:跳舞、學小白兔………(請幼兒示范)(那你可以跟著音樂試一試嗎?)音樂停的時候就不可以動哦,音樂開始就繼續(xù))
師:剛剛他表演的好不好?那我們也一起來學一學。
師:小朋友,太棒了
五、跳圈游戲
師:小朋友們看,地上有一個什么呀?(圈)
師:對了,這個圈還可以玩一個好玩的游戲呢,老師講游戲規(guī)則:待會我們小朋友拿起我們的方向盤圍著這個圓圈站好,音樂開始時我們就圍著這個圓開一開汽車,音樂停止時,我們就跳進圈內,停止在那不動,音樂開始時再跳出來,繼續(xù)開汽車。聽明白了嗎?
師:先看老師示范一次,看清楚了嗎?你們會嗎?
集體幼兒跟音樂玩跳圈游戲。
師:小朋友你們都會了嗎?那我們把椅子底下的方向盤拿出來,圍著圓圈站好,開始咯,音樂開始我們就開汽車,音樂停就跳進圈內怎么樣?(不動)(師幼跟著音樂一起開汽車玩兩遍然后帶著幼兒開汽車出教室。)
六、觀看視頻。
師:小朋友們,在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是突然停止又突然開始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教師播放視頻)。
師:小朋友們今天回家再去找一找,看一看,除了視頻里今天看到這些,還有什么事情是突然開始又突然停止的。明天來告訴老師。
8、小班教案《兩只小鳥》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學唱歌曲,知道用自然柔和的聲音演唱。
2、 在歌唱過程中,注意與同伴的聲音保持一致。
3、 鼓勵幼兒大膽仿編歌曲,根據(jù)歌曲內容用恰當?shù)膭幼鞅憩F(xiàn)。
4、 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重難點:
學唱歌曲,知道用自然柔和的聲音演唱;
在歌唱過程中,注意與同伴的聲音保持一致。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兩只小鳥的卡片、 CD、 鋼琴。
活動過程:
一、 入場
在音樂《小鳥》聲中,師生學小鳥飛翔的樣子有節(jié)奏地進入教室坐下。
二、 發(fā)聲練習,提醒幼兒用自然柔和的聲音演唱,并能唱準歌曲中的附點音符。
附練聲曲:小鳥睡著了
1 2 | 3 . 4 | 3 3 2 2 | 1 - |
(師)一只 小 鳥 慢慢 睡著 了,
(幼)兩只 小 鳥 慢慢 睡著 了,
(師)三只 小 鳥 慢慢 睡著 了,
(幼)四只 小 鳥 慢慢 睡著 了。
三、引出歌曲內容,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1、教師引導幼兒在教室里找到教室布置的小鳥,并讓幼兒知道一只叫丁丁,一只叫冬冬。
2、師:今天,老師給寶寶們帶來一個關于這兩只小鳥的一個故事,寶寶們想聽一聽嗎?
3、幻燈片出示與歌詞相對應的圖片,讓幼兒看圖說說圖上的內容,從而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內容,建立圖譜。
4、根據(jù)圖譜再次記憶歌詞內容。
5、師:音樂家們把這兩只小鳥的這一故事譜寫成了一首歌,寶寶想聽嗎?
6、播放CD中的音樂。
四、幼兒一邊看圖譜,一邊學唱歌曲。
1、教師:這首歌好聽嗎?想學嗎?
2、教師邊彈琴邊唱歌,幼兒小聲的跟唱。(2-3遍)
五、幼兒嘗試邊表演邊唱歌
1、播放CD跟唱,邊唱幼兒邊自由用動作來表現(xiàn)。
2、在教師的帶領下邊唱邊表演。
六、課后延伸:保護小鳥,保護小動物
1、師:小鳥為什么會飛走啦?
2、幼兒大膽假設
3、教師總結要保護小鳥。
七、退場
在歌曲聲中,幼兒邊唱邊走出教室。
活動反思:
《兩只小鳥》是一個韻律比較歡快的音樂。以幼兒感興趣的故事情節(jié)導入,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通過圖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偟膩碚f本次活動思路清晰,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但在環(huán)節(jié)的銜接上還有所欠缺,教師的音樂基本功和應變能力還有待提高,形式顯得有些單調。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吸取經驗,改進缺點,將教學活動組織得更好。
9、小班教案《小鳥找家》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知道同伴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互相關心。
2 在欣賞故事和實踐活動中,感受同伴間關愛的愉快情感。
3 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4 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則,不做“禁止”的事。
5 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活動準備:
1 掛圖一副,磁性教具,小鳥,星星,月亮,螢火蟲。
2 玩具若干[幼兒人數(shù)一半]
活動過程:
1 活動導入
師:有只小鳥在森林里迷路了,天黑了,他找不到回家的路,傷心的哭了,它好想媽
媽,你們愿意幫助他回家嗎?怎么幫助它?
2 幼兒圍繞這個主題,想象如何去幫助小鳥?
請個別幼兒大膽的講述自己的想法,幫助小鳥找家。
3 老師講述故事,小鳥找家
師:有許多小動物也想幫助小鳥,讓我們聽聽有誰也來幫助小鳥?它們是怎么幫助小鳥
的?
老師邊演示教具,邊講述故事,讓幼兒了解故事內容,建議提以下問題?
一 誰幫助了小鳥?
二 小星星聽到小鳥的哭聲是怎么說的?
三 月亮奶奶聽到小鳥的哭聲是怎么說的?
四 螢火蟲聽到小鳥的哭聲是怎么幫助小鳥的?
4 引導幼兒討論小朋友們之間應怎樣互相幫助,互相關心?
師:你是怎么關心別人的?別人又是怎么關心你的?
5 幼兒兩兩合作玩玩具,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老是發(fā)玩具給單教幼兒,另一半幼兒沒有玩具,讓幼兒想象怎么玩?啟發(fā)有玩具的幼
兒找沒玩具的幼兒玩,在后面的環(huán)節(jié)中給幼兒展示幼兒園小朋友之間的互相幫助,互相
合作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感知,知道朋友間應該互相幫助。
活動還增加了表演故事的情節(jié)。
活動反思:
這這活動采用了講故事的形式,故事新穎動人,孩子很有興趣,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的
積極性很高,積極主動的發(fā)言,但在游戲環(huán)節(jié),教師的引導不夠,幼兒沒有進入游戲情
境,沒有體驗到游戲的樂趣,同時教師在設計角色游戲時,把頭是給幼兒帶上,應該放
到最后游戲環(huán)節(jié)佩戴,這樣幼兒較容易進入原預設情景。
10、小班教案《大象和小鳥》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身體動作,理解區(qū)分大象和小鳥兩種音樂性質的不同。
2.在音樂游戲中體驗與同伴交流的喜悅。
3.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活動準備:
大象和小鳥的圖片和頭飾、森林圖片、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小小的故事,這個故事說的是大象和小鳥。有一天早晨,森林里的空氣可真好呀,誰先醒了呢?原來是長鼻子的大象,大象擺著長長的鼻子踩著沉重的步伐,大象出來了,他說“新的一天開始了,小動物們該起床了”。
師:大象說話的聲音聽起來是怎樣的?
幼:。。。。。。
大象說話的聲音被一只小動物聽到了,天上飛的小鳥,小鳥也醒了,他拍著輕快的翅膀在天上高興地飛起來了。“新的一天開始了,我也起來了,大象你好”?
師:小鳥說話的聲音是怎樣的?
幼:。。。。。。
大象和小鳥兩個好朋友手拉著手在森林里高興地唱歌,跳舞。
1、出示大象:問大象長什么樣?
2、出示小鳥:問小鳥長什么樣?
3、教師小結:大象長得大大的、胖胖的,走起路來慢慢地,說話聲音粗粗的。
小鳥長得小小的、輕輕的,飛起來特別輕快,說話聲音細細的。
二、欣賞音樂:
1、今天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艘欢魏寐牭囊魳?,名字叫大象和小鳥。在聽音樂時,請大家仔細聽,哪段音樂聽起來像大象,哪段音樂聽起來像小鳥。
提問:你聽到音樂里有誰? 是粗的還是細的? 粗的聽起來像誰?細的聽起來像誰? 音樂里誰先出來的?然后是誰出來的?最后他們在干什么?想想大象和小鳥的動作可以怎樣做?
2、再次欣賞,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動作。
3、教師小結幼兒編動作的情況。
三、角色表演:
1、交代表演的方法:仔細聽音樂,大象的音樂小鳥站著不動,小鳥的音樂大象站著不動,最后一起跳舞。
2.幼兒分角色表演,教師指導。
四、結束部分:
今天大象和小鳥玩得高興嗎?為什么?
因為他們是朋友,小朋友們也要像他們一樣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就會有好多小朋友跟你們交朋友。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我通過傳統(tǒng)的圖片觀察和音樂欣賞讓幼兒區(qū)分這兩段音樂,幼兒在音樂中盡情游戲。從活動過程看,本節(jié)課特別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很高,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積極回答,表演時能大膽的展現(xiàn)自我,體驗著音樂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充分體現(xiàn)了活動的游戲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點。在編動作這一環(huán)節(jié),幼兒受我的影響,幼兒的動作較單一,而我又沒有及時的加以引導,導致這一環(huán)節(jié)完成情況欠佳,作為教師今后應在課堂的引導方面多下功夫。
11、小班教案《爸爸和我》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圍繞主題談話,學會用簡短的語言介紹自己的爸爸。
2、鼓勵幼兒養(yǎng)成安靜地傾聽同伴說話,輪流交流的習慣。
3、培養(yǎng)幼兒關心和熱愛爸爸的情感。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已進行了一次有關爸爸的活動;
2、爸爸的照片爸爸和孩子活動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通過提問引出談話話題。
教師談話,激發(fā)幼兒對談論爸爸的興趣。
孩子們,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爸爸吧。(老師要隨機追問,引導幼兒講述)
環(huán)節(jié)分析:從介紹爸爸的角度來拓展話題,讓幼兒從有關紛繁的線索中抓住一兩條要點來進行講述,從而使講述有重點有目標。
二、啟發(fā)幼兒談一談爸爸對自己的愛。
孩子們,我們的爸爸很愛我們,但有時爸爸會把他的愛藏起來,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
引導幼兒從語言、動作等角度來表達爸爸的愛。
環(huán)節(jié)分析:小班幼兒以直觀感知能力為主,教師在引導幼兒時,先自己示范講述,讓幼兒在講述時,知道從哪個角度來講述爸爸對自己的愛。教師在幼兒講述時,注重整理幼兒的語匯和句式,對于表達清晰完整的給予肯定和鼓勵,對于能力較弱的幼兒要適時給予幫助。
三、閱讀圖片
教師指圖大聲朗讀散文,引導幼兒一起復述。
環(huán)節(jié)分析:因為這是第二課時,幼兒對散文的內容已經熟悉,再次欣賞散文,是在講述的基礎上的情感上的一個歸納提升,注重情感上的熏陶和情境的營造。
四、拓展閱讀
教師播放圖片,有各種爸爸和孩子相處時的情景。
環(huán)節(jié)分析:情境的營造可以讓孩子更深角度地去感受爸爸的愛,也許沒有媽媽表現(xiàn)得那么明顯,但爸爸的愛會藏在游戲中、讀故事書中、和我們嬉戲中等等,與孩子相處的點滴中,但孩子會忽視這些細節(jié),這些圖片幫助他們重溫父子相處時光。
五、送一句“我愛你”給爸爸。
鼓勵幼兒回家對爸爸說一句“我愛你”,并抱抱自己的爸爸。
環(huán)節(jié)分析:讓幼兒把對爸爸的愛表達出來,是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反思:
在生活中,爸爸是幼兒身邊親近的家人,對于孩子的成長有著很重要的責任。但在平時和孩子的交談中知道,很多家庭中媽媽和奶奶、外婆等女性充當著重要角色,而爸爸的角色在家庭中被弱化,“爸爸天天去上班,不在家”“爸爸在外面掙錢”“爸爸回家就打游戲”等等,在這個活動中,幫助孩子尋找、理解、感受父親的愛,也許沒有媽媽的細膩,但爸爸對家庭的付出和責任同樣重要。良好的親子關系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尤其重要。在活動中,引導幼兒說說爸爸對自己的愛,讓幼兒從內心激發(fā)愛爸爸的情感,通過圖片的播放,幫助幼兒回溫父子相處時的快樂時光。這一刻的孩子是幸福的,快樂的。
12、小班教案《大聲和小聲》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孩子能從給出的樂器(鼓和響板)的一表現(xiàn)中感知大聲、小聲,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2、引導幼兒總結出生活中的聲音,哪些是大聲發(fā)聲,哪些是小聲發(fā)聲;
3、讓孩子自己大聲、小聲說話,引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何時應該大聲說話,何時應該小聲說話。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孩子從樂器中感知大、小聲,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2、 讓孩子自己說出生活中的聲音,哪些是大聲、哪些是小聲。同時,在生活中何時應該小聲說話,何時應該大聲說話。
活動準備
兩件樂器,鼓和響板各一個。生活中各種聲音的音樂,大聲的,如小貓、小羊、電話鈴聲、下雨的聲音等;大聲的,如小狗、老虎、鋼琴及打雷等聲音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引入鼓和響板兩個樂器,聽兩樂器發(fā)出的聲音,并讓孩子自己感知并總結出大聲、小聲。
1、小寶貝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個樂器寶貝和我們做游戲?,F(xiàn)在我們把它們請出來,好嗎?
2、分別介紹兩個樂器的名稱,外形及顏色;
3、敲擊兩個樂器,請孩子說出兩樂器發(fā)出聲音的區(qū)別,引導孩子說出大聲、小聲。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1、在開始環(huán)節(jié),孩子初步感知大聲、小聲的的基礎上,播放課前收集的音樂。多播放幾遍,先讓孩子說出在音樂中都聽到了些什么聲音?
2、在孩子說出聽到的聲音后,引導孩子進行模仿,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3、在孩子聽到并模仿出各種聲音后,引導孩子對音樂進行分類,哪些是大聲發(fā)聲的,哪些是小聲發(fā)聲的,進一步鞏固孩子對大聲和小聲的感知。
4、引導孩子自由發(fā)言,說出在生活中還有哪些發(fā)聲是大聲或小聲的,如小鳥、公雞、火車、小汽車,敲擊小碗和門發(fā)出的聲音等等。
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孩子對大聲、小聲有了很明確的認知。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
帶領孩子模仿在前一環(huán)節(jié)找到的日常中大聲、小聲的發(fā)聲及身體模仿律動,進一步鞏固大聲、小聲的感知。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
引導孩子生活中何時該大聲說話,何時該小聲說話。如上課回答老師問題時,在公共場合時,在醫(yī)院時等等
教學反思
1、通過本次教學活動,孩子在輕松、好奇及愉快的狀態(tài)下,通過感知日常聲音,知道了大、小聲的概念;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總結出日常聲音中哪些是大聲、哪些是小聲。
2、通過對大、小聲的教學,引導孩子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告訴孩子在哪些場合應該大聲、哪些場合應該小聲。
3、教學中如果在讓孩子進一步模仿公共場合場合中大聲和小聲如何說話的游戲,就更能使孩子對日常行為規(guī)范進行學習和鞏固。
13、小班教案《毛毛蟲和蝴蝶》含反思
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配對的形式增強對數(shù)、量與數(shù)字符號之間的聯(lián)系。
2.能夠手口一致的對3以內的數(shù)量進行點數(shù)
3.體驗數(shù)活動游戲的樂趣。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能夠按照一定順序手口一致的對3以內數(shù)量進行點數(shù)報數(shù)。
數(shù)字符號對應相應的數(shù)量。
教前準備:
PPT 食物卡片 數(shù)字卡片 透明瓶子 蝴蝶翅膀
活動過程:
1.引發(fā)幼兒興趣
手指游戲:《一個毛毛蟲》
有一只毛毛蟲,它爬啊爬啊,它總是覺得自己長的丑丑的,只能在地上爬啊爬,它多想變得美美的在天上飛呀。
PPT 蝴蝶
有一天它在花園里散步,看,它一抬頭看到了什么?
2.復習1-2
PPT女孩和蝴蝶。
"有幾只蝴蝶飛出來了?"
幼兒:"一只"
出示數(shù)字1"這是1,一只蝴蝶的1"
"我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只小妹妹變成的蝴蝶有幾只翅膀?"
幼兒:"兩只"
出示數(shù)字2"這是2,兩只翅膀的2"
3.毛毛蟲吃什么
小毛蟲見到了蝴蝶姐姐好羨慕啊,猜猜它會對蝴蝶姐姐說什么?
蝴蝶姐姐安慰小毛蟲說:每一只蝴蝶在變成蝴蝶之前,都是一只小小的毛毛蟲。(PPT毛毛蟲)它和小朋友們一樣,要吃好多好多的食物,才能長大,變漂亮。
看一看,毛毛蟲都要吃哪些食物呢?(出示食物卡片)
毛毛蟲要吃樹葉、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我們有幾片樹葉?
毛毛蟲要吃水果、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我們有幾個水果?
毛毛蟲要吃糧食、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我們有幾盤糧食?
今天我們的任務就是幫助毛毛蟲變成小蝴蝶。
4.喂養(yǎng)毛毛蟲
我們來給毛毛蟲喂飯吧。
請三位幼兒來抱毛毛蟲罐子(由小到大的罐子上標有數(shù)字1 2 3 )
(1)喂養(yǎng)1號毛毛蟲 1號毛毛蟲餓了 它說它想吃1片樹葉 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去拿一片樹葉喂1號毛毛蟲?
喂養(yǎng)2號毛毛蟲 2號毛毛蟲餓了 它說想吃2個水果 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去拿兩個水果喂2號毛毛蟲?
喂養(yǎng)3號毛毛蟲 3號毛毛蟲餓了 它說想吃3盤糧食 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去拿三盤糧食喂3號毛毛蟲?
(2)毛毛蟲還是沒有吃飽,看,毛毛蟲的肚子還沒有被填滿呢,我們繼續(xù)喂毛毛蟲好嗎?
這一次我請寶寶抱著毛毛蟲去找吃的
1號毛毛蟲需要吃幾片樹葉?
2號毛毛蟲需要吃幾個水果?
3號毛毛蟲需要吃幾盤糧食?
(3)集體游戲
毛毛蟲吃東西吃的真開心啊,我們每個人都領養(yǎng)一只毛蟲幫助它變成蝴蝶好嗎?
發(fā)給幼兒數(shù)字卡片,介紹游戲規(guī)則。
數(shù)字卡片1-3隨機發(fā)放,誰拿到數(shù)字卡片幾,誰就去拿幾個食物給毛蟲吃。
教師指導幼兒的活動。
5.結束活動
幼兒將毛蟲卷成蛹的樣子。閉上眼睛等待奇跡出現(xiàn)。
毛毛蟲,醒來吧,變成小蝴蝶。飛呀飛,飛去美麗的花叢里。(在歡快的音樂伴奏下,跟著老師飛出活動室飛向布置好的植物園,觀察各種蝴蝶的圖片。)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的調整如下:我將整個情境統(tǒng)一起來,變成一個完整的情境,毛毛蟲變蝴蝶,讓幼兒變得更加有興趣參與活動,也讓幼兒能夠通過這個完整的情境鏈體驗到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在這個情境中,幼兒能夠很熱心的幫助小毛蟲從而參與到活動中來。最后的環(huán)節(jié)省略掉,變得更加的簡潔,也更加的直觀。
14、小班教案《大熊和小熊》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比較物品的大和小。
2、初步體驗一一對應的關系。
3、感受游戲的快樂。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比較物品的大和小。
難點:一一對應。
活動準備
1、課件。
2、 大熊和小熊圖片、大和小的蘋果圖片每位幼兒一份。
活動過程
一、 比較物品,說出大和小。
1、 教師出示課件“熊、蛋糕、西瓜、菠蘿、草莓、皮球、房子”孩子指出大和小。
2、 按照物品的大小和相應的熊進行一一對應。
二、 游戲:聽口令,做動作。
1、 用身體動作來表示大和小。
教師說:“大”。小朋友做表示“大”的動作。教師說“小”。小朋友做表示“小”的動作。
2、 聽口令,舉蘋果。
每位寶寶手上有幾個蘋果?是什么樣的蘋果呢?教師說:“大蘋果”。小朋友就把大蘋果舉起來。教師說:“小蘋果”。小朋友就把小蘋果舉起來。
三、 游戲:送蘋果。
每位寶寶把大蘋果送給大熊,小蘋果送給小熊,并能邊送邊說:“大熊:我請你吃大蘋果?!薄靶⌒埽何艺埬愠孕√O果?!辈⒑痛笮芎托⌒軗肀?、唱生日歌。
四、 延伸部分
請孩子們分辨大、中、小熊和物品。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理解了大和小,并能積極舉手發(fā)言,課堂氣氛很活躍,對本節(jié)課所選的課件也很感興趣,因為我選擇了漂亮、鮮艷的西瓜、菠蘿等物品讓孩子們分辨大和小,這些都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東西。所以興趣很高。如果讓我以后再從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利用實物讓孩子區(qū)分大和小,這樣會更形象、具體。課后,我園進行了評課,大部分老師都說這節(jié)課上的很成功,課件精致,課堂氣氛融洽,很適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等等。使我更感到我所有的付出沒有白費,以后要更加努力才好。
15、小班教案《太陽和月亮》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詩歌中“靜悄悄”與“熱鬧”的氛圍,體驗詩歌帶來的不同意境。
2、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有感情地誦讀。
3、初步學習仿編。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有感情地誦讀。
進行仿編。
活動準備:
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今天有兩位客人到我們班來了,我們看看是誰呢?
環(huán)節(jié)簡析:直接導入,抓住幼兒的興趣。
2、出示圖片太陽
提問:太陽是什么時候出來的呢?
出示圖片月亮
提問:月亮是什么時候出來呢?
環(huán)節(jié)簡析:這兩個提問,幫助幼兒對相關生活經驗的回憶和整理。
二、看圖理解兒歌
1、這兒有一首兒歌叫《太陽和月亮》,教師朗誦:太陽出來了,小花醒來了,小鳥醒來了,小兔醒來了,白天真熱鬧。月亮出來了,小花睡著了,小鳥睡著了,小兔睡著了,夜晚靜悄悄。
剛才老師念兒歌的題目是什么?
2、引導幼兒用兒歌里的話說出來。
太陽出來了,誰醒來了?
白天怎么樣呀?(引導幼兒用熱鬧一詞,今天我們小二班來了這么多的爸爸媽媽,我們今天的教室里也很熱鬧)
什么時候靜悄悄呢?大家都要干什么?
你們是怎樣睡覺的?
環(huán)節(jié)簡析:教師富有感情的示范朗誦,幫助幼兒對兒歌內容的理解,同時能給幼兒正確的語音、語調的示范及情緒上的感染。適時的提問,幫助幼兒梳理兒歌的內容,加深對兒歌的理解。
注意一:幼兒只能為點點涂色,不要涂在它的臉蛋上的腦袋上。不能夠把顏色涂到黑色邊框外面.
注意二:指引幼兒不要把油畫棒的衣服弄掉了.
注意三:涂色過程中指導幼兒換顏色涂。
結束部分:
將好的作品拿出來給其他幼兒觀看,點評做的好的地方.
涂好顏色的幼兒將油畫棒放回盒子里,老師為其作品寫名字,拍照。
活動延伸:
教師:小朋友們都為自己的好朋友蘑菇點點穿上了漂亮的花衣裳,可是,小雨傘也想穿上五顏六色的衣服,我們一起為小雨傘也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出示圖一當范畫(五顏六色的小雨傘).給每位幼兒發(fā)一張未涂色的小雨傘.
教學反思
根據(jù)小班孩子年齡特點,我選擇了涂色課,由于小班孩子剛開始接觸顏色,所以我并不要求他們認識顏色,先學會區(qū)分不同的顏色,知道變換顏色去涂.這節(jié)美術課我做了以下幾點小結:
剛開始的手指謠是個形象而又簡單有趣的導入,孩子們都很感興趣,但是因為重點在涂色方面,所以在手指謠上并沒有要求孩子能夠熟練.我發(fā)現(xiàn)一個讓孩子感興趣的導入游戲在是一個活動很關鍵的部分.而且孩子的注意力一旦都專注在老師這里,老師的情緒也得到良性的提高.
在出示范畫時,由于范畫紙張過小,色彩沒能充分引起孩子的注意,在引導孩子為蘑菇點點穿花衣裳方面,程序太多,引起孩子等待時間過長.給予孩子說話的機會比較少,應該讓孩子有大膽猜測的機會,發(fā)散他們的想象力.
在評課當中,發(fā)現(xiàn)這幾幅范畫可以再延伸做成繪本,給孩子更寬的想象空間 ,充分吸引到孩子.
涂色前就應當告知孩子涂色要領,也不至于孩子隨便的涂畫,這一活動目標沒有很好的體現(xiàn).
因為經驗尚淺,對幼兒的反應不能很好的應對,活動中的引導不是很到位,在今后的活動中要多觀察孩子的言行和心理,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
16、小班教案《大象和小蚊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集體協(xié)作能力。
2、引導幼兒認識自制大鼓、手鈴、響筒。能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
3、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集體來演奏。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
2、大鼓一個、手鈴若干、響筒若干。
活動重難點:
引導幼兒認識自制大鼓、手鈴、響筒。能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
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集體來演奏。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認識大鼓、手鈴、響筒. (以聽辨三種不同樂器的聲音,并為后面的活動做鋪墊。)
1、玩游戲“小鼓會唱歌”,感受聲音的輕與重和快與慢。
師:小朋友們,聽誰在給我們唱歌?你們認識它嗎?——小鼓?!?直接出示小鼓)
師:“下面小鼓要唱兩首歌,大家要仔細聽一聽,第一首歌和第二首歌唱得是不是一個樣?”
幼:不一樣。第一首快,聲音輕;第二首重,聲音慢。
2、聽聲音,感受樂器的音色,認識新樂器——響筒。
師:接下來又是誰呢?請小朋友聽一聽這種聲音。老師告訴小朋友:這件樂器叫響筒。(并讓幼兒再次欣賞響筒的聲音,并仔細地觀察其外形)。
3、師:“小朋友看一看,老師拿的是什么?手鈴要講故事了,請你們仔細聽一聽,手鈴在故事里變成了什么?小鼓和響筒在故事里又變成了什么?”
二、基本部分
故事《大象和蚊子》。
1、教師結合樂器響筒、手鈴、小鼓講述故事。(伴隨樂器講故事,不僅能夠吸引幼兒,而且能夠讓幼兒了解到樂器的使用方法。)
提出問題,鞏固故事。
師:“故事里面講的是誰和誰的事情?”(是大象和小蚊子)
2、以樂器在故事中發(fā)出的聲響為線索,引導幼兒回憶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師:“咚——咚——咚——的小鼓聲是誰發(fā)出的聲音?它在做什么?”(是大象在走路,它在散步)
師:“呱——呱——呱——的呱呱筒聲在故事里是什么聲?是誰在做什么?為什么要那樣做?”(是大象在甩尾巴,它要趕走蚊子,不讓蚊子叮自己)
師:“在故事里,小鼓最后為什么發(fā)出了‘咚!咚!’兩下重重的聲音?”(大象生氣了,使勁跺腳呢)
師:“大象跺腳后,發(fā)生了什么?是什么樣子?”
(幼兒回答并表演蚊子暈倒的樣子)
3、老師和幼兒一同表演演奏。
師:小朋友想自己來演奏嗎?那么老師扮演大象,需要用小鼓和響筒;小朋友扮演小蚊子需要什么呢?(手鈴)。
4、老師講故事,幼兒集體演奏。
三、結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們演奏的都非常好,現(xiàn)在這些樂器要回家休息了,咱們一起把他們送回去吧。(播放音樂)
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qū)投放樂器,鼓勵幼兒在表演區(qū)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大象和小蚊子》是一個打擊樂的教學活動,其形象幼兒比較熟悉,并且可以在幼兒已知經驗的基礎上提升現(xiàn)實水平。整個的活動設計是由各種打擊樂引出的故事情節(jié),充分讓幼兒感知打擊樂與故事的融合,然后讓幼兒親身體驗演奏的樂趣,大大激發(fā)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
幼兒反應:
每個孩子都喜歡敲敲打打,在剛開始了解各種打擊樂的時候,孩子們就表現(xiàn)的很認真,因為他們對聲音有天生的敏感性,然后故事的演示更加激起了孩子的興趣,想自己能試試。第一遍老師講故事個別幼兒配樂演奏時,孩子們能夠積極配合,慢慢進入角色。等第二次表演時有的幼兒已經能夠自己邊說故事情節(jié)邊配樂,可以說孩子們都樂在其中,積極參入,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性。
不足和改進:
首先我們的打擊樂都是自制的,所以在感官上不是很理想,而且數(shù)量較少,這是需要克服的問題。
在讓個別幼兒表演之前應該先集體進行空手練習,等孩子們完全了解故事情節(jié)再演奏,為后面的集體演奏打下基礎。
17、小班教案《表情和心情》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的心情有不同的表情。
2.了解保持好心情的方式。
3.培養(yǎng)幼兒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活動重難點:
知道不同的心情有不同的表情。
了解保持好心情的方式。
活動準備:
1.課件《表情和心情》。
2.人手兩張圓形卡紙,彩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心情和表情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開心的時候是什么表情?生氣的時候是什么表情?傷心的時候呢?
2.教師請個別幼兒表演一下不同的表情。請大家討論下,開心和不開心的表情有什么特點。(眼眉 、嘴角的變化等)
二、欣賞兒歌
1.教師播放課件中的【兒歌欣賞】,幼兒欣賞。
2.簡單回顧兒歌的內容,開心的時候會怎么樣,不開心的時候會怎么樣。
3.教師:我們開心時會笑,生氣時會皺眉,難過時會哭。原來心情不同臉上的表情也不一樣啊!那平時我們都要開開心心的,這樣笑得才漂亮,對嗎?
三、畫畫表情娃娃
1.【畫表情娃娃】播放課件展示畫表情娃娃的過程:開心的時候,眼睛向下彎彎的,嘴巴向上翹;不開心的時候,嘴巴向下翹等等。
2.請每一位小朋友畫一張開心的和一張不開心的表情娃娃。
3.教師播放【好心情壞心情】"玩具被搶、不喜歡吃的菜、媽媽不給買、表揚別人、爸爸說錯了"等按鈕,呈現(xiàn)不同的容易生氣和傷心的場景,幫助幼兒了解怎樣做才能讓自己保持好心情。
教師:你們有過不開心的時候嗎?什么情況下你會不開心呢?你會怎么表達自己的心情呢?
你知道怎樣才能變得開心嗎?
4.【資料包】成品展示不同表情。
附錄:
兒歌:表情和心情
我高興,我翹起嘴角嘻嘻笑;
我生氣,我噘起嘴巴皺眉毛。
我難過,我眼淚涌出嗚嗚哭;
我害怕,我長大嘴巴大聲叫。
我知道,人人會哭又會笑;
還知道,心情可以在臉上找到。
別人皺眉毛時,我去幫助他;
教學反思
上完這節(jié)課讓幼兒了解每個人的臉上都會有各種表情,一種表情代表著一種心情,所以,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表情知道他的心情。能讓孩子在學習中緩解哭鬧的情緒,讓他們臉上畫上笑的表情。課堂氣氛活躍,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增強師生感情。
18、小班教案《糖和盤》
活動目標:
1、 在情景中感知理解兒歌的內容,初步學習念兒歌。
2、 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3、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 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紅、綠、黃的糖和盤、圓形、方形的糖和盤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
——引起幼兒的興趣,回憶新年的快樂時光
1、提問:過新年的時候,你吃過糖果嗎?怎么樣的糖果?
2、小結:糖果有不同的味道,還有軟糖、硬糖,可好吃了。
二、念一念
——熟悉理解兒歌內容
1、老師今天也帶來了糖(出示許多糖)有什么顏色的?
我還帶來了兩個盤,是什么顏色的?
2、老師邊展示邊念兒歌
媽媽拿來兩個盤:紅的盤、綠的盤。
媽媽拿來許多糖:紅的糖、綠的糖。
紅的糖裝進紅的盤,綠的糖裝進綠的盤 。
大家看了笑瞇瞇,都夸寶寶“了不起”。
3、兒歌里說什么?媽媽拿來幾個盤?寶寶是怎么裝糖的?(根據(jù)幼兒的回答老師用兒歌里的話小結)
4、請個別幼兒邊裝糖邊念兒歌
5、幼兒學念兒歌
三、編一編
——嘗試根據(jù)不同特征仿編兒歌
1、出示黃色的糖和盤,請幼兒一起編兒歌(可增加操作)
2、師出示園糖和方糖,這下該怎么裝呢?
3、小結:我們可以根據(jù)顏色,還可以根據(jù)形狀來裝糖。
19、小班教案《方方和圓圓》
活動目標:
1.感知方形與圓形的基本特征。
2.能根據(jù)圖形特征進行分類。
3.愿意觀察發(fā)現(xiàn)圓形和方形的物品,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4.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喜歡數(shù)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圓形、方形的餅干,盤子,圓形與方形的圖形片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認識方方和圓圓,了解其基本特征。
1.圓圓的
(1)請幼兒自由猜想餅干的樣子。
(2)出示圓形餅干,說說這塊餅干是什么形狀的?
(3)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還有哪些東西是圓圓的。
2.方方的
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認識方形,并找找、說說身邊還有哪些物品是方方的。
3.小結:圓圓的東西是沒有角的,方方的東西通常有四個角、四條邊。生活中有許多物品都具有圓圓的或方方的特征。
二、品嘗餅干。
1.請幼兒品嘗餅干,說說自己手里的那一塊是什么樣子的?
2.幼兒品嘗與交流。
三、按特征分類。
1.由圖形媽媽要找寶寶引入,請幼兒說說自己手中的是什么圖形寶寶。
2.分類。請幼兒分批對圖形寶寶分類,并檢查。
四、延伸活動。
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是圓圓的或是方方的。
20、小班教案《認識大象》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讓幼兒知道大象的外形特征和它的生活習性。
2、了解大象與人們的關系,知道大象本領大,使幼兒萌發(fā)愛護動物的情感。
3、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活動重難點:
通過觀察讓幼兒知道大象的外形特征和它的生活習性。
大象鼻子的作用。
活動準備:
課件、拼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大象的叫聲
1、小朋友,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劉老師也很喜歡小動物,那我們一起來唱一首《我愛我的小動物》的歌曲,好嗎?看誰唱得最好聽哦。
2、老師彈奏曲子,和小朋友一起唱。
3、剛才小朋友唱歌的時候學了小雞、小貓、小狗的叫聲真好聽。老師這里還有一種動物的叫聲,小朋友仔細聽聽是哪一種動物叫的聲音。
4、播放大象叫的聲音(沒畫面),小朋友聽出來了嗎,這是誰的叫聲?(幼兒自由講述)
5、到底是誰的叫聲呢?我們來看一看。(播放有畫面的大象叫聲)哇,原來是大象在叫呀,大象的叫聲是什么樣的,我們來學一學。
6、大象叫累了,嘴巴要休息一會兒了。
二、觀察大象的外形特征。
1、小朋友喜歡大象嗎?為什么?(自由講述)
2、教師小結:小朋友都喜歡大象,有的小朋友喜歡大象的……,有的喜歡大象的……
3、我們來看看大象長得什么樣子(播放圖片一)誰來說說大象長得什么樣子?(幼兒自由說)說到象牙的時候,點擊圖片二:(沒象牙的大象)
4、教師有順序地總結描述大象的外形:大象的身子胖乎乎的,像小山;耳朵大大的像一把大扇子;眼睛小小的;鼻子長長的,像管子;牙齒又尖又長;四條腿又粗又壯,像柱子;尾巴細細的,像辮子。
5、我們一起來說說大象的樣子,看誰說得好。
6、大象長得這么大,那它走起路來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來學一學。
三、大象的生活習性。
1、你們知道大象生活在哪里嗎?它的家在哪里?(森林里)
2、那大象喜歡吃什么呢?(自由說)小朋友說得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圖片三、四、五)原來大象喜歡吃樹葉、草、水果等,它不吃肉。
3、大象是怎么吃東西的呀?(它的長鼻子像手一樣,摘樹葉、果子,然后送進嘴巴里)
四、大象鼻子的作用。
1、大象的鼻子除了可以抓東西,還有什么本領呢?(幼兒自由說,說到什么就點擊落相應的圖片六、七)老師小結:大象的鼻子不僅能抓東西,還能呼吸、聞氣味。大象生活的地方非常熱,所以它就用它的長鼻子往身上噴水、噴塵土,保護它的皮膚不讓太陽曬傷。
2、大象的鼻子還有一種特別的作用,小朋友知道是什么嗎?(點圖片八:大象的鼻子勾一勾),
小朋友看,這兩只大象在干什么?(勾鼻子)表示什么意思?好像在說什么?(你好、你好)師:大象的鼻子就像我們的手一樣,還可以用它打招呼和歡迎朋友,它的作用還真不少呢。我們來學學大象和朋友打招呼,好嗎?請你找到一個好朋友來,學學大象打招呼。(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邊游戲)
五、大象的耳朵的作用。
你知道大象的耳朵可以用來干什么嗎?(大象生活的地方非常熱,它就用它的大耳朵當扇子,使自己的身體涼快涼快。
六、象牙的用途。
誰知道大象這兩根長長的象牙有什么用?(播放圖片,欣賞象牙制品)
七、大象能為人們做什么事?(幼兒自由說)看相應的圖片。老師小結:大象能幫人們搬運東西,馱貨物,訓練好了的大象還能為人們表演節(jié)目呢。
八、教育幼兒要愛護大象。
大象能為我們做這么多的事,它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可是有個卻捕殺大象,把大象殺死后取它的象牙賣。小朋友說這樣做對不對,我們應該怎么辦?(保護大象,不能捕殺大象)
九、拓展:拼圖游戲
今天小朋友都認識了大象,也知道了大象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下面我們來做拼圖游戲,找出一只大象,看誰拼得又快又好。
21、小班教案《小鳥找食》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練習雙腳站立由高20~25厘米處往下跳。
2、培養(yǎng)幼兒勇敢和克服困難的品質。
3、發(fā)展身體協(xié)調性。
4、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活動準備:
高20~25厘米的塑料小凳子,分散在場地一端
活動過程:
1、進行隊列練習,四隊變兩隊——兩隊邊四隊——四隊變
圓圈——圓圈變四隊
(要求幼兒在變隊時應該大步踏步)
2、幼兒練習小鳥飛的動作,練習從小凳子上 往下跳的技能。
(提醒幼兒在學小鳥飛時,兩臂上下輕輕散動;在練習跳
時前腳掌輕輕落地,雙腳應該同時落地)
3、幼兒游戲:“小鳥找食”(在游戲過程中,提醒幼兒注意
安全)游戲可進行多次。
4、放松運動,幼兒學小鳥啄食、小鳥飛、小鳥理羽毛等動
作歡快地飛回課室。
課后記錄與分析:
幼兒較好的掌握從小凳子上 往下跳的技能。如:駱文浩 鐘雨 謝少鵬 他們起到了示范作用,但也有個別幼兒協(xié)調性不是很好,需多加練習.如馬浩林 盧麗雅.
活動結束:小朋友一起探討。
22、小班教案《我和小豬》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樂意觀察圖片,在幼兒觀察圖片的基礎上理解故事情節(jié)。
2.豐富象聲詞匯“呼嚕呼嚕、啊嗚啊嗚、咕嘟咕嘟”。
3. 結合已有經驗,感受故事中愉快、 幽默的情感。
4. 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 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重難點:
樂意觀察圖片,在幼兒觀察圖片的基礎上理解故事情節(jié)。
結合已有經驗,感受故事中愉快、 幽默的情感。
活動過程:
1.出示“魯尼”和“小豬”,談話導入課題。
分別出示魯尼和小豬,引導幼兒跟他們打招呼,并說說他們的長相。
(此環(huán)節(jié)設計的目的是通過與小豬和魯尼打招呼→說說他們的樣子,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講述畫面內容,挖掘幼兒已有經驗,感受魯尼的可愛。為下面的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
2.分頁觀察畫面,在故事情境中理解象聲詞。
(1)魯尼和小豬睡覺。
引導幼兒觀察魯尼和小豬睡覺時的樣子,并說出:魯尼和小豬是怎么睡覺的?
師:奧,困了的時候,魯尼和小豬一樣“呼嚕呼?!彼X,(小朋友學一學他們睡覺的樣子)那小朋友再想一想,爸爸媽媽睡覺時的呼嚕聲是怎樣的?爺爺奶奶呢?
(此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閉上眼睛,師幼輕聲細語地交談,在溫馨的氛圍中拓展幼兒的經驗:引導幼兒回憶、想象——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呼嚕聲是怎樣的?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小朋友細細的、輕輕的呼嚕聲→爸爸大一點的呼嚕聲→爺爺奶奶更大一點的呼嚕聲。在故事情境中體驗生活樂趣。)
(2)魯尼和小豬吃飯。
引導幼兒觀察魯尼和小豬吃飯的樣子,并說出:魯尼和小豬是怎樣吃飯的?
師:餓了的時候,魯尼和小豬一樣“啊嗚啊嗚”吃飯。但是,魯尼吃完飯還做了兩件非常講衛(wèi)生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嗎?
(此環(huán)節(jié)采用先合后分的辦法,先出示魯尼和小豬仔一起吃飯的圖片,給孩子們一個完整畫面,引導幼兒說出:餓了時候,魯尼和小豬一樣“啊嗚啊嗚”吃飯。然后單獨出示魯尼吃飯的圖片,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述說,角色形象更清晰。從魯尼和小豬吃飯聯(lián)想到自己在幼兒園吃飯,結合已有經驗,鼓勵幼兒大膽表達——魯尼吃完飯后漱口、幫助成人打掃衛(wèi)生、洗手等關鍵環(huán)節(jié)。把故事與自己的生活有效地結合起來,使靜態(tài)的內容生活化。)
(3)魯尼和小豬喝水。
引導幼兒猜想后說出:魯尼和小豬喝水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
師:對,渴了的時候,魯尼和小豬一樣,“咕嘟咕嘟”喝水。小朋友要注意了:他們會喝什么樣的水呢?白開水、橙汁還是別的飲料?
(抓住幼兒喝水的環(huán)節(jié),引導孩子們討論:為什么要多喝水?應該喝什么水,為什么要喝白開水,引導幼兒盡量不喝飲料。)
(4)魯尼和小豬生氣。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逐一說出:
呀!魯尼和小豬這是怎么了?
猜一猜他們?yōu)槭裁磿鷼?
生氣好不好?
那應該怎么做?
(此環(huán)節(jié)為幼兒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們猜測想象他們可能是為了什么生氣,讓孩子們體驗生氣的樣子,老師傾聽孩子們的表述,此時老師可繼續(xù)跟進:他們還可能為了什么生氣?將生活中一些不愉快的情境說出來并予以解決。)
(5)魯尼和小豬高興。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后,分別說出:魯尼與小豬高興時的樣子。
師:高興的時候,小豬喜歡干什么——搖-尾-巴;魯尼呢——蹦呀、跳呀、笑呀﹍﹍。
(此環(huán)節(jié)利用課件引導幼兒觀察、猜測小豬和魯尼高興的時候會做什么,滿足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達高興的愿望。通過回憶講述,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引導孩子們聯(lián)想到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高興的事情,與故事中的角色形成共鳴。并懂得“開心是最重要的”,讓幼兒的情感得到瀉泄。)
3、完整欣賞故事,感受故事情節(jié)的愉快和幽默。
觀看課件,在輕松的音樂中完整欣賞故事。
(此環(huán)節(jié)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引導幼兒在視聽雙重感覺中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愉快和幽默,體驗相親相愛在一起的感受。)
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qū),提供魯尼和小豬的手偶,引導幼兒表演故事。
在美工區(qū),投放圓形紙板,引導幼兒繪制高興、生氣時的表情圖
附:故事
我的小豬說:魯尼,你像我一樣可愛呀!
是嗎?
是的是的是的——
困了的時候,我像小豬,呼嚕呼嚕,睡覺。
餓了的時候,我像小豬,啊嗚啊嗚,吃飯。
渴了的時候,我像小豬,咕嘟咕嘟,喝水。
生氣的時候,我也像小豬,什么樣?撅嘴。
高興的時候,我可不像小豬了,小豬喜歡搖尾巴,我沒尾巴,不能搖尾巴。那我搖什么?我什么也不搖,我蹦、我跳、我笑,我蹦呀、跳呀、笑呀······
小豬說:“魯尼,你在干嘛呀?哼!嚇我一跳?!闭f著他又把嘴撅起來了。
哈哈,我才不管呢!我知道,他那是在假裝生氣,你沒看見,他的尾巴也在不停的搖呀搖嗎?
活動反思:
1、教學活動生活化,童話故事和孩子的生活經驗相結合。
小班幼兒語言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外界的環(huán)境刺激,“我們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所以我充分運用直觀性的課件,引領孩子觀察、討論,同時將教學活動生活化,童話故事和孩子的生活經驗相結合,靜態(tài)的內容變成了動態(tài)的情境,孩子們喜歡看,喜歡說,愿意說,為理解故事內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從而為突破活動的重點目標——“樂意觀察圖片,在幼兒觀察圖片的基礎上理解故事情節(jié)?!碧峁┝擞行У慕鉀Q策略。同時也激發(fā)了孩子們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了初步的閱讀能力。
2、模仿象聲詞,豐富語言內容。
故事中將睡覺、吃飯、喝水等生活環(huán)節(jié)用生動的象聲詞加以表現(xiàn),非常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所以活動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模仿“呼嚕呼?!?、“啊嗚啊嗚”、“咕嘟咕嘟”等象聲詞,豐富他們語言的內容,增強幼兒理解和表達的能力。
3、遷移生活經驗,積極表達自己的情緒。
孩子們從家庭走進幼兒園,要適應集體生活,“學會自理、學會與人相處,”這樣的目標要求應該滲透在我們的一日生活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在今天的活動中,我通過“魯尼吃完飯還做了兩件非常講衛(wèi)生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嗎?”“小豬和魯尼為什么生氣?”“怎樣才能讓他們變得高興起來?”等問題遷移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并引導他們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4、借助教學資源優(yōu)勢,體驗故事內涵。
在討論講述之后,完整的欣賞故事,充分利用我們教材中教學資源的優(yōu)勢,引導幼兒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體驗故事的愉快和幽默,從而為幼兒的完整表達提供模仿表現(xiàn)的機會。
23、小班教案《大象和蚊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能用動作、表情表達自己的理解。
2.認識呱呱筒、手鈴、小鼓的名稱,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
3.養(yǎng)成傾聽的興趣和習慣。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5.根據(jù)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鼓勵幼兒用動作、表情表達自己的理解。
難點:能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
活動準備
一、開始部分
1.聽聲音,感受樂器的音色,認識新樂器--呱呱筒。
老師將樂器藏在身后,發(fā)出刮奏樂器的聲音,請小朋友聽一聽、學一學這種聲音,并猜一猜這個樂器的名字。
2.玩游戲"小鼓會唱歌",感受聲音的輕與重和快與慢。
(以聽辨三種不同樂器的聲音進入活動,鍛煉幼兒傾聽的能力,并為后面的活動做鋪墊。)
二、基本部分
1.看提線紙偶戲《大象和蚊子》。
教師事先做好一群小蚊子,用線將小鈴鐺和紙折的蚊子串在一起;紙偶大象,注意突出大象胖胖的形象。
(伴隨著樂器進行木偶表演,使木偶表演更加生動有趣,突出了角色形象的特征,還能讓幼兒了解到樂器的使用方法。)
2.以樂器在故事中發(fā)出的聲響為線索,引導幼兒回憶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咚--咚--咚--、呱--呱--呱--、咚!咚!三種不同的聲音起到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記憶故事的作用。)
3.分角色表演故事。
(小小的手鈴使幼兒很快進入到角色之中,并將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表現(xiàn)出來。)
三、結束部分
再次表演,大象、小蚊子的形象都由孩子扮演。
(從認識樂器到自選角色的表演,總有新內容、新要求,幼兒始終有最近發(fā)展區(qū)。由老師帶領、引導,到幼兒自由選擇角色表演,幼兒的傾聽、理解、表演能力都得到了發(fā)展。)
四、延伸活動
在表演區(qū)投放樂器、木偶和靠墊,鼓勵幼兒在表演區(qū)進行表演。
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的制定: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因此我依據(jù)本班幼兒的語言發(fā)展特點制訂了以下目標:1.理解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能用動作、表情表達自己的理解。2.認識呱呱筒、手鈴、小鼓的名稱,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3.養(yǎng)成傾聽的興趣和習慣。
重難點的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理解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鼓勵幼兒用動作、表情表達自己的理解。難點是:能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顒忧拔易隽顺浞值臏蕚?,對幼兒和教學內容進行細致的分析后,就如何突破重難點提出了有效的指導方法。如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我伴隨著樂器進行表演,使表演更加生動有趣,不但突出了角色形象的特征,還能讓幼兒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輕松突破了重難點,優(yōu)化了活動內。
教學方法: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了情景體驗法和介入法。情景體驗法是以興趣為催化劑,以樂器的聲音、肢體的動作、故事的情節(jié)帶動幼兒一起參與角色游戲,注重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使他們具有積極參加語言活動的興趣。通過介入法有效地突破了重難點,進一步提升了幼兒語言的運用能力。
活動過程的組織: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以聽辨三種不同樂器的聲音進入活動,鍛煉幼兒傾聽的能力,并為后面的活動做鋪墊。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教師伴隨著樂器進行表演,使表演更加生動有趣,不但突出了角色形象的特征,還能讓幼兒了解到樂器的使用方法。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以樂器在故事中發(fā)出的聲響為線索,引導幼兒回憶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咚--咚--咚--、呱--呱--呱--、咚!咚!三種不同的聲音起到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記憶故事的作用。角色表演中孩子們戴上小手鈴表演小蚊子。小小的手鈴使幼兒很快進入到角色之中,并將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表現(xiàn)出來。從認識樂器到角色的表演,總有新內容、新要求,幼兒始終有最近發(fā)展區(qū),他們的傾聽、理解、表演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提升和發(fā)展。
活動的不足:由于時間關系沒有讓孩子們自選角色表演,在以后的引申活動中應讓幼兒多自由表演。
當然在教學中還有一些我看不到的不足,望各位同仁指正。
24、小班教案《狐貍和兔子》
[游戲目標]
1、在幼兒感受理解音樂的基礎上,能根據(jù)音樂曲調的變化做游戲。
2、能用動作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小兔子和狐貍的音樂形象,培養(yǎng)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3、能遵守規(guī)則玩游戲。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游戲準備]
1、事先教會幼兒歌曲《快樂的小兔》。
2、小兔子頭飾若干,狐貍頭飾6個,樹叢圖片一幅。
3、錄音機一臺,磁帶一盤。
[游戲過程]
1、通過講故事《狐貍和兔子》,激發(fā)幼兒游戲的興趣。
2、學習音樂游戲。
(1)完整欣賞兩段音樂。
提問:這兩段音樂,哪一段是表現(xiàn)小兔子的音樂,哪一段是表現(xiàn)狐貍的音樂,為什么?
(2)分段欣賞音樂,并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
①欣賞表現(xiàn)小兔子的音樂。
?、趩l(fā)幼兒用動作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小兔子的音樂形象。
?、壅垈€別幼兒園示范動作。
④欣賞表現(xiàn)狐貍的音樂。
⑤啟發(fā)幼兒用動作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狐貍的音樂形象。
⑥請個別幼兒表現(xiàn)自己的動作。
3、教師講解游戲玩法,交代游戲規(guī)則:當狐貍出現(xiàn)時,小兔子們要馬上跑回家或者躲到草叢里蹲下不動。
4、幼兒玩游戲。
(1)教師扮狐貍,幼兒扮小兔子玩游戲。
(2)請幾名幼兒扮狐貍,教師和其他幼兒扮小兔子,強化游戲規(guī)則。
5、小結游戲情況。
25、小班教案《公公和冬冬》
活動目的:
1.會說繞口令,樂意學習繞口令。
2.能清晰地發(fā)"冬"和"公"的音。
3.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上""下"方位詞,懂得尊敬老人。
2.物質準備:一個老人(公公)和一個小孩(冬冬)的圖片。
3.材料準備:親子手冊《領域活動 買柿子》
活動過程:
1.導入。
出示冬冬和公公的圖片。
引導語: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客人,小朋友叫冬冬,還有一個老爺爺叫公公,冬冬住在樓下,公公住在樓上。冬冬小朋友和老爺爺發(fā)生了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念念。
2.引導幼兒理解繞口令的內容。
教師操作圖片,朗誦繞口令;幼兒傾聽。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教師再次念繞口令,提問:
樓上住的是誰?樓下住的是誰?
小東東問老公公什么?
老公公走路為什么要扶小冬冬?
最后冬冬說什么?老公公又說什么?
幼兒自由講述。
3.引導幼兒念繞口令。
引導語:今天學的這首兒歌是繞口令,注意念的時候別念錯了。
教師知道幼兒念,提醒幼兒念準ong音。
幼兒集體練習,注意提醒幼兒要咬準字音、完整地念。
教師示范快速念,引導幼兒由慢速念到快速念。
幼兒分散練習。
26、小班教案《大象的長鼻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觀察認識大象,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
2、通過拼圖和模仿表演大象的長鼻子,進一步感知大家的主要特征。
3、愛護動物,初步具有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公象、母象圖片各一張,不同姿態(tài)的大象拼圖若干幅。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可用謎語導入,老師說一個大象的謎語,請幼兒猜出出謎底。
二、觀察大象,認識其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出示大象圖片,請幼兒觀察:大象是什么樣子的?
大象看上去怎么樣?它的眼睛是什么樣子的?耳朵呢?它的尾巴看上去怎么樣?它的腿呢?
出示公象和母象的圖片,提問:這兩頭大象長得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小朋友都喜歡大象的長鼻子,這長鼻子有什么用呢?
大象喜歡吃什么?
三、智力游戲:拼圖
引導幼兒將畫面剪成塊狀,進行拼大象的活動,比誰拼得快。
四、游戲活動《碰一碰》
提問:你拼出了什么?你喜歡大象的什么地方?我們一起用雙手合起來做大象的長鼻子,你想用長鼻子做什么呢?
讓幼兒自主地做一做動作并帶領小朋友學大象走路。
下面我們一起跟著音樂玩“碰一碰”好嗎?
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邊唱邊表演大象走路,并根據(jù)教師的評議指令,碰一碰身體的相應部位。 活動準備時除了準備了教學掛圖,還從網上搜集了不同姿態(tài)的大象圖片若干。為了讓幼兒理解因為環(huán)境問題導致動物們生活困難的圖片,讓幼兒通過直觀的感知來激發(fā)保護自然的情感。
活動反思:
用謎語導入活動一下就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另外因為教學掛圖很清晰,很直觀,便于幼兒觀察、比較。加上幼兒對大象充滿了好奇和喜歡,所以活動中幼兒始終很認真。很多孩子對大象已經有所了解(平時在電視里、動物園里和書上看見過,也聽過大人講過),因此在活動中能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對于不了解的地方也能專心聽老師講解。通過活動幼兒進一步認識和了解了大象,知道原來公象長著長長的象牙而母象沒有,知道象喜歡站著睡覺,象的鼻子會做很多事情等。幼兒都表示要愛護大象,要保護自然。
27、小班教案《橙子和橘子》
【活動目標】
1、能主動觀察、了解橙子和橘子的外形特征,比較出它們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培養(yǎng)孩子探索的欲望。
3、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橙子和橘子若干。
2、集體記錄觀察表兩張(相同與不同的地方)。
【活動過程】
1、我知道的水果。
師:我們一起認識了許多水果,你都知道現(xiàn)在冬季有哪些水果嗎?
鼓勵幼兒暢所欲言,介紹自己知道的冬季盛產的水果。
2、觀察橙子和橘子并進行記錄。
(1)橙子和橘子,實體出現(xiàn)。
師:我?guī)砹藘煞N好吃的水果,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們好嗎?
師:這是什么呢?(橙子、橘子)
(2)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找出它們相似的地方。
師:我們來找一找它們相似的地方,都有哪些?你可以用手去摸一摸。
教師請幼兒下位置觀察,分成3組。
(3)教師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將幼兒所講的內容在大表格中進行記錄。
小結:兩種水果的顏色都是橘黃色的,里面的蒗也都是一粒粒的,嘗起來都是甜甜酸酸的。
3、引導幼兒觀察橙子和橘子,觀察它們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并記錄。
(1)師:剛才,我們找到了他們許多相似的地方,現(xiàn)在我們來找一找它們不一樣的地方有哪些?并且把它記錄在記錄表格中。
(2)幼兒觀察并記錄。
(3)師請個別小朋友上前介紹記錄表,并將幼兒的發(fā)現(xiàn)記錄在大表格中。
小結:雖然它們都是水果,可是它們卻有著不同的地方。橘子的皮只軟軟的,是可以用手剝的,而橙子的皮是硬硬的,是需要用刀切的。
28、小班教案《大風和秋葉》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熟悉歌曲旋律。
2.能用肢體動作大膽表現(xiàn),樹葉飛舞的樣子。
3.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1.看到過樹葉飄落的情景。
2.樹葉飛舞的圖片一張、塑料凳、畫筆、紙。
3.圖譜一張。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場
1.播放《秋天呀秋天》孩子秋風飄的動作進場。
2.播放樹葉飛舞圖片提問:看看這張圖片,你覺得這個是什么季節(jié)?(秋天)你看到空中飛舞的是什么?(小樹葉)
二、熟悉歌詞和旋律
1.邊念歌詞邊出示圖譜。
教師朗誦“秋天呀秋天呀,樹葉到處飛呀飛,樹葉到處飛呀飛、秋天呀秋天呀,秋天多么美”引導幼兒進入意境。
2.你在詩歌中聽到了什么?(飛呀飛)
3.請孩子上來做小樹葉不同飛的動作。
4.小樹葉飛起來是多么的好玩,我們大家找個空位置飛一飛。
5.在音樂旋律中,孩子們隨音樂做飛動作,在音樂結束時,找個你喜歡的地方停下來。
三、學唱歌曲
1.老師把這首好聽的兒歌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 我們也來唱唱這首歌曲。
2.提醒幼兒用好聽的聲音再唱一遍(重點讓孩子感唱出歌曲優(yōu)美感覺)。
四、結束
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一玩、學一學小樹葉飛舞吧!
案例反思:
本次活動是我們小班《落葉飄飄》主題中的一個音樂活動,活動基本上讓孩子在歌曲的旋律中做小樹葉飄的動作。為了讓小班小朋友想出不同的飄的動作,我事先鋪墊了經驗,讓孩子室外觀察小樹葉飄的動作。孩子們有了前期的經驗,表現(xiàn)的比較好,有的是左右飛、轉圈圈飛等等。飄好了,小樹葉累,你覺得它會在哪里休息?問題一提出課堂氛圍馬上又很活躍,孩子說地上、水中、房子上等等,這次活動我也出示了圖譜讓孩子把一首難懂的歌詞簡化,孩子學唱部分還是記得比較牢的。這次活動的設計比較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們在活動中玩的很開心,在玩的過程中輕松的學會了這首歌曲。
29、小班教案《大象和小鳥》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音樂的旋律,感受ABA’的結構,能準確分辨低音與高音。
2.創(chuàng)編與音色和節(jié)奏較相配的動作,隨音樂自主地表現(xiàn)A段的抒情緩慢和B段的跳躍明快。
3.在音樂的游戲中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喜悅。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活動準備:
1.課件
2.經驗準備:孩子們感受過低沉和輕快;聽音樂分角色游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林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欢喂适?,故事里說的是哪些小動物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故事:有一天早晨,森林里的空氣真好,今天是哪位小動物第一個起床呢?(教師動作模仿)對了,是大象(播放課件),大象搖著長長的鼻子,踩著沉重的步伐,慢慢地向我們走來,(教師哼唱樂句)11|31|13|1—|,大象邊走邊說:“啊,新的一天開始了,小動物們都趕緊起床吧!”(教師用低沉的聲音來說)提問:大象說話的聲音聽起來怎么樣?(粗、低、重)這時大象說話的聲音被一個小動物聽見了,是誰呀?(教師身體模仿)對,是小鳥(播放課件),它拍著輕快的翅膀,飛起來了,(老師哼唱旋律)小鳥一邊飛一邊說:“新的一天開始了,大象先生,你好!”(教師用清脆的聲音來說)提問:小鳥的聲音和大象的聲音比起來,小鳥的聲音怎么樣?(細、清脆)
二、理解音樂
1.第一次傾聽音樂林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段音樂,這段音樂里說的就是大象和小鳥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聽聽在音樂里哪兒聽起來像大象的聲音?哪兒聽起來比較像小鳥?我和你們一起聽。
傾聽時教師的指導語:這里聽上去是誰?記在心里,這里呢?注意聽這里有幾個聲音?對兩個一起的。
提問:剛才這段音樂里你聽到了誰?你們怎么聽出來的?你聽到的聲音是粗的還是細的?你們聽到的那個比較粗、比較低的聲音,那是誰?(大象)還有個聲音是誰?小鳥的聲音怎么樣?
2.了解高音和低音教師小結:音樂除了有好聽的旋律以外還有一種叫高音和低音,低音就像我們今天聽到的大象的聲音一樣,聽上去很沉、很重,好像在地上走路,音樂里還有高音的部分,聽起來就像小鳥清脆的叫聲,像小鳥在天上高高地飛翔,因為有了高音和低音的變化,所以小朋友一下子就猜出誰是大象誰是小鳥。
3.第二次傾聽音樂帶著問題傾聽音樂:這次我們來仔細聽聽在音樂里誰先出來,接著又是誰?最后音樂又有什么變化?
三、角色游戲
1.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音樂形象你們都能聽出哪里是大象,哪里是小鳥嗎?那當你聽出它們是誰,就學做它們的動作,可以嗎?
2.用兩只手分別表現(xiàn)大象和小鳥。
剛才小朋友是用整個身體來表演大象和小鳥的,那如果讓你們用一只手當大象,一只手當小鳥,可以嗎?如果聽到大象的聲音,我們就用右手慢慢地擺動,如果聽到小鳥的聲音,我們就用左手在天上飛翔?如果聽到兩個一起呢?對了,兩只手一起動,我們把小手準備好,和著音樂來試一試。
2.角色表演音樂
(1)看大屏幕,找游戲規(guī)則。
大象和小鳥也聽著音樂做起了游戲,我們來看一看他們是怎么玩的。
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他們是隨便走的,還是聽著音樂走的?聽到低音誰走?大象怎么走的?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慢慢地、重重地走。聽到高音呢?小鳥怎么飛?低音高音同時出現(xiàn)時,大象和小鳥做什么了?恩,它們走到一起,一只大象找一只小鳥做朋友,相親相愛真溫馨。
(2)幼兒分角色表演孩子們想玩游戲嗎?誰愿意表演大象?誰愿意表演小鳥?聽著音樂來試一試。
(3)創(chuàng)編動作大象們有什么更漂亮的動作嗎?(喝水,抖抖腳、洗澡、噴水)小鳥們有什么更漂亮的動作嗎?(旋轉飛,高飛、低飛、吃蟲子)幼兒交換角色,進行游戲。
四、延伸活動
大象和小鳥有點累了吧,我們找個位置休息一下吧,大家休息時,我請來了兩個小樂器(鼓、三角鐵)。
教師演奏鼓,提問:你們覺得這是誰的聲音?(大象)教師演奏三角鐵,提問:這個聽上去像誰?你們想敲嗎?我們下次用小樂曲演奏出大象和小鳥的聲音好嗎?
建議:老師可以選擇低音、高音交替進行的音樂。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以故事——角色游戲為主線,貫穿活動始終,緊抓小班幼兒的興趣點。幼兒在活動中興趣濃厚、思維活躍、投入積極,獲得了音樂素養(yǎng)、動作協(xié)調、有序游戲的多維度發(fā)展?;顒舆^程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效達成本次活動目標。具體表現(xiàn)在:
1.在活動導入部分,直入主題。教師把樂曲的難點部分前置,以故事的形式開場,選擇的故事角色與音樂特質非常吻合,形象可愛的大象和小鳥是小班幼兒最為常見、熟悉和喜愛的小動物?;顒又校處熯\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施進行輔助教學,課件畫面直觀、并富有動感,非常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采用這樣的策略,既能很快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又能把難點進行化解,較好的幫助了幼兒初步感受音樂的低沉與輕快的特質。同時,為下面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xiàn)音樂作了很好的鋪墊。
2.第二環(huán)節(jié)是幫助幼兒理解、感受音樂階段,也是本次活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為幼兒對樂曲能否真正理解,直接關系到下一階段的音樂游戲的水平。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關注到了小班幼兒的能力與水平,時時提示幼兒把音樂與動物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同時,運用了邊欣賞邊提問、提示性的提問及啟發(fā)式的提問方式,在幼兒欣賞音樂、理解音樂、感受音樂的過程中,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又為角色游戲環(huán)節(jié)——幼兒表現(xiàn)音樂,奠定了基礎。
3.角色游戲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幼兒表現(xiàn)音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幼兒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關注幼兒音樂與動作的有機融合;關注幼兒音樂游戲規(guī)則的遵循;關注幼兒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但教師創(chuàng)設的游戲的難度是遞進式前行的:
(1)讓幼兒用肢體表現(xiàn)音樂,體現(xiàn)了自主性。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各有差異,教師遵循了幼兒的這一特點,不作具體要求,讓幼兒自由表現(xiàn)。采用這樣的策略,好處是調動了每個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用指定的兩只手表現(xiàn)音樂,鍛煉了幼兒注意力分配能力,難度加大,對幼兒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
(3)增設游戲規(guī)則——要求幼兒在表現(xiàn)音樂時,既要關注音樂的特質,又要按音樂的節(jié)奏做動作,這對小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教師把制定游戲規(guī)則的權利完全交給幼兒,可以嗎?這對小班幼兒來說是不現(xiàn)實的。在這里,林教師處理的很好,讓幼兒在觀賞課件、欣賞音樂中尋找游戲規(guī)則,既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性,又體現(xiàn)了教師主導性。
(4)讓幼兒嘗試分配角色進行游戲,體現(xiàn)了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個體表現(xiàn)音樂與和同伴合作表現(xiàn)音樂進行游戲,難度有所增加。但,因有前面環(huán)節(jié)的鋪墊,幼兒的合作還是很愉快的。幼兒在合作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4.延伸活動,教師設計巧妙,也很新穎。樂器的呈現(xiàn)——你們想敲嗎?調動了幼兒參加下次活動的欲望。
30、小班教案《狐貍和石頭》
活動目標:
1、知道在音樂A段小狐貍轉身和B段小狐貍撓癢癢的地方控制住自己的身體保持不動并能創(chuàng)編各種造型。
2、能夠遷移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創(chuàng)編不同的動作造型。
3、體驗和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4、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5、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小狐貍和老虎頭飾
活動過程:
一、 欣賞并熟悉音樂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拍拍小手,跟我一起拍!
——播放音樂A段,幼兒拍手、拍腿欣賞音樂各一次。
二、 講述故事
師:在這首好聽的音樂里,還藏著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聽!
——教師講述故事
三、 學玩游戲
師:那我們也來玩玩捉迷藏的游戲吧,現(xiàn)在我來做小狐貍,你們來當小動物,當小狐貍轉身后,你們就要變成石頭哦。
——教師哼唱,帶領幼兒玩一遍游戲。
師:你是怎么做石頭的,誰愿意表演給大家看。
——請幾個小朋友做動作,其他幼兒進行學習
——教師再次哼唱,幼兒集體離開位置玩游戲
師:你們剛剛變的都是小石頭,現(xiàn)在有沒有什么辦法變成大石頭?
——幼兒自由變各種大石頭。
師:這次我們要到樹林里散步了,小動物們準備好了嗎?跟在小狐貍后面哦!
——播放A段音樂,跟著音樂來玩游戲
師:哇,這么多的石頭,真的還是假的的啊?我來試試
——教師做撓癢癢的動作
師:真的是石頭耶,看來我只好再去森林里了
——完整播放音樂,學玩游戲
師:你們都是石頭呀,那我的好朋友到底在哪?你是誰呀?
——教師看幼兒造型,找到動物朋友
師:現(xiàn)在我們去森林那邊找好朋友玩吧,路上可能會遇到老虎的,你們別害怕,悄悄的跟著我就可以了。
——老虎出現(xiàn),完整游戲一遍
四、 活動結束
師:耶~~這只厲害的老虎,他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呀,噓~~現(xiàn)在我們悄悄地回家吧,不要被老虎聽見我們的聲音呀。
——教師帶領幼兒離開活動室。
31、小班教案《滾動和滑動》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區(qū)分物體斜面滾動和滑動狀態(tài)。
2.對滾動和滑動有積極興趣。
3.培養(yǎng)尊重事實的態(tài)度。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重難點:
能夠大膽猜想和驗證,通過操作區(qū)分滑動與滾動。
用標記記錄猜想。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1.有滑滑梯、滾輪胎等游戲經驗。
2.了解斜面,知道物體放在光滑斜面上可以滑下來。
材料準備
1.滑動寶寶的家和滾動寶寶的家。
2.操作的玩具寶寶。
3.使用姓名標記。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
1.以游戲引出滾動和滑動。
2.運用動作和語言幫幼兒區(qū)分滾動和滑動。
二、猜一猜、試一試
1.集體猜想驗證。
用標記記錄猜想,感受驗證過程,尊重事實。
2.個人猜想驗證。
猜想與驗證是否一致、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尊重事實。
三、用一用
1.滾動寶寶的身體什么樣?滑動寶寶的身體什么樣?
2.有些寶寶說它既是滾動寶寶又是滑動寶寶,怎么變換?幼兒嘗試。
活動延伸:
回家與家長一起發(fā)現(xiàn)屬于“滾動”或“滑動”的生活現(xiàn)象。
活動反思:
活動內容取材于幼兒日常生活,從幼兒的游戲中發(fā)現(xiàn)其中蘊含了滾動和滑動的科學原理,培養(yǎng)和保護了幼兒好奇心,設計重視科學探究過程。通過猜想——記錄——驗證——記錄的過程,培養(yǎng)幼兒尊重事實的態(tài)度,豐富了幼兒經驗,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和社會溝通能力。在此基礎上,幼兒獲得的經驗得以歸納、提升。為其樹立良好的科學意識和科學態(tài)度奠定基礎,充分體現(xiàn)科學活動的價值取向。
32、小班教案《輕和響》
活動目標:
1、體驗輕、響不同的聲音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
2、知道自己發(fā)出的聲音有時需要輕,有時需要響。
3、嘗試在不同的情境中,發(fā)出輕、響不同的聲音。
4、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xié)調發(fā)展。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在園生活已有一段時間。
2、錄有幼兒嘈雜聲的磁帶、相關圖標等。
活動過程:
1、以講故事的方式引出輕、響不同的聲音,幫助幼兒體驗什么時候該用響的聲音說話。
(1)教師創(chuàng)設講故事的情境,聲音越說越輕,體驗輕的聲音有時會讓大家聽不清楚。
(2)幼兒用響亮的聲音說出自己的名字,體驗一個人發(fā)言時聲音應該響亮。
2、聽錄有幼兒嘈雜聲的磁帶,幫助幼兒體驗什么時候該用輕的聲音說話。
(1)播放一段幼兒游戲時發(fā)出的嘈雜聲。
(2)體驗大家都在說話的時候應該用輕輕的聲音。
3、回憶幼兒園的生活,想一想什么時候需要輕,什么時候需要響。
(1)提問:我們在幼兒園里,每天要做哪些事情呢?
(2)提問:什么時候需要輕?什么時候需要響呢?(幼兒回答,教師擺放圖標。)
4、情景練習,深入體驗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聲音。
(1)發(fā)出響響的聲音:向客人老師問好;學習jiefangjun有精神地走路,用響響的聲音喊口令。
(2)發(fā)出輕輕的聲音:輕輕地搬椅子;大家一起輕輕地唱搖籃曲,哄寶寶睡覺;寶寶睡覺了,大家輕輕地走到活動室門口
33、小班教案《云朵和雨點》
活動目標:
1.感知5以內的數(shù),學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
2.愿意參加數(shù)學活動,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3.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小雨點(每人一張白色的小雨點,小雨點上有1-5不等的小圓點),人手一份,以4和5點居多;
2.五片藍色的云朵,依次有1—5的數(shù)字
3.有1--5編號的飛機5架
4.人手一張機票(上有數(shù)量不等的小飛機)
活動過程:
(一)(引題,創(chuàng)造情景)小雨點迷路了
1.師:(教師出示一張哭臉的小雨點)問:這是誰?他怎么了?他為什么會哭呀?(幼兒回答)
2.師:原來,她找不到云朵媽媽了,要請小朋友們幫忙,把他送回到他媽媽身邊。(出示5朵云)
3.看看這里有幾個云朵媽媽?哪一個才是小雨點的媽媽呢?
4.你怎么知道這就是小雨點的媽媽?
小結:原來,云朵媽媽身上有兩個小黑點,小雨點身上也有兩個小黑點,他們的標志是一樣的,所以送對了。每個云朵媽媽身上都有小黑點,我們一起來數(shù)數(shù)。
5.那這些云朵媽媽的寶寶在哪里呀?原來,他們藏在了你們的凳子底下,我們把他們找出來,數(shù)一數(shù),你的小雨點上有幾個小黑
點?
(二)幫小雨點找媽媽
1.幼兒自由探討
師:請小朋友們想想你的小雨點要送到哪個云朵媽媽身邊?
(1)探討完,再請小朋友們送小雨點回家。
(2)檢查是否送對,請小朋友們來改。
師:我們來看看小雨點是不是都找到媽媽了。
(三)游戲:去云朵媽媽家做客
1.師:小雨點都找到云朵媽媽了,他們可高興了。云朵媽媽,要請小朋友們坐飛機去她家做客。我們來看看這里停了幾架飛機,那老師問問3號飛機在哪里?4號飛機在哪里?
(1)坐飛機去云朵媽媽家,我們要什么?(機票)憑機票上飛機,拿到黃顏色的機票,請你看看機票上有幾個小飛機?就坐幾號飛機。
登機了,請小朋友站在飛機前面排好隊,站好,看看自己坐的飛機對不對。
(2)全體幼兒操作,去找自己要上的飛機。(幼兒互相檢查是否上正確)。
2.幼兒操作,去云朵媽媽家做客
(1)教師小結:你們坐好了嗎?飛機開始起飛了,我們一起飛到云朵媽媽家。云朵媽媽家到了,飛機降落。(去敲門)師:云朵媽媽我們到了,請開門
(2)哇,來了這么多的小客人,云朵媽媽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五張桌子,每張桌子上都有一個桌號,請你們拿出紅顏色的桌號去找對應的桌子。找到了,請坐下來。
(3)云朵媽媽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很多水果給小朋友們品嘗,每個小朋友拿一種水果,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
(四)結束(以游戲結束)
師:云朵媽媽還想跟小朋友們跳舞,我們一起來跟云朵媽媽跳舞,謝謝云朵媽媽。
34、小班教案《白鹽和白糖》
活動目標:
通過觀察和實驗,知道糖和鹽的名稱、特點及用途。
能比較出糖和鹽的簡單相同點和不同點。
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糖、鹽、杯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通過嘗的方法讓幼兒了解里面裝的是什么水)
1、出示兩杯水問:你們知道這兩個杯子里放的是什么?
2、請幼兒來嘗一嘗,并說一說杯子里的是什么水?
二、引導幼兒觀察糖和鹽。(通過操作培養(yǎng)幼兒善于動手動腦解決問題的能力)
1、請幼兒根據(jù)生活經驗,說說糖和鹽是什么樣子的。
2、請幼兒打開紙包,看看紙包里是什么?想想用什么辦法知道?那一包是糖,那一包是鹽,糖是什么樣子的,鹽是什么樣子的?你們想方法自己去試一試用自己的方法來知道。
請幼兒將糖和鹽倒在水里,用筷子輕輕攪拌,待糖和鹽溶化后。問:糖和鹽到那里去了?
三、了解糖和鹽的用途。(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
你們知道糖和鹽有什么用嗎?(家家戶戶燒菜離不開它們。工廠很多地方也要用到鹽。)
四、比較糖和鹽。(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觀察能力)
糖和鹽什么地方是一樣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樣的?小結:糖和鹽都是白顏色的,一顆一顆亮晶晶的它們都能溶化到水里,它們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糖和鹽的味道是不同的因此它們的用途也是不一樣的。
35、小班教案《小黑和小白》
【活動目標】
1、幼兒觸摸感受不同線條。
2、能大膽運用各種線條來進行裝飾。
3、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增進參與環(huán)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畫好的花瓣、馬克筆(若干)、曲線、直線、圓圈(線條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教師講述《小黑和小白》的故事,色彩王國來了一個魔術師,小黑和小白一起都來看表演,小黑很認真的觀看魔術師變魔術,小白沒有仔細觀看,這時小黑把魔術師的本領都學會了,一會變成了黑色三角形,一會變成圓形,一會又變成長方形,(教師分別出示變好的圖形),幼兒仔細傾聽故事內容。
2、教師提問:故事里這些圖形都變成了什么形狀。(幼兒回答)
二、感受線條并進行繪畫。
1、教師請幼兒感受事先準備好的各種線條,并請幼兒說一說摸完線條的感受。
2、教師出示不同線條繪畫作品,請幼兒欣賞。
3、請幼兒再次觸摸感受各種線條。
4、教師示范各種線條的基本運用方法。
三、幼兒進行繪畫。
1、教師請幼兒大膽運用各種線條來進行裝飾。
2、教師巡回指導,不干預幼兒繪畫。
3、進行互評,教師請幼兒互相欣賞同伴的作品。
4、將幼兒作品放到活動區(qū)域處。
36、小班教案《左手和右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會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并背誦兒歌。
2.引導幼兒掌握目的字:幫、漱、離、右、左、愁和詞語寶寶:漱口、幫手、發(fā)愁、分手。
3.引導幼兒理解左手和右手的用處。
4.引導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兒歌。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6.能簡單復述兒歌。
活動準備:
黑板簡筆畫、字卡和詞卡各兩套、小禮物
活動過程:
1.課前常規(guī)口令調控及課前問候。
2.提問導入:
師:小朋友們,我們都是用什么來寫字和指字讀書呢?
小:我們用我們聰明的小手來寫字和指字讀書。(教師引導幼兒使用完整的句子進行)
師:對了,是我們聰明的小手。我們聰明的小手啊,分為什么手和什么手。(教師先伸出左手,再伸出右手,引導幼兒運用所學過的《左右好朋友》的知識回答)
小:左手和右手。
師:對了,有左手和右手。左手和右手呀,是兩家好朋友,一共有十個手指頭,它們既能夠洗臉又漱口,又能畫畫和打球。如果左手離右手,做事沒幫手,干啥都發(fā)愁,左手和右手,應該永遠不分手,永遠是朋友。今天,王老師就帶小朋友們學習一首《左手和右手》的兒歌,看看兒歌中的左手和右手是不是像王老師所說的一樣?
3.學習兒歌
(1)呈現(xiàn)兒歌,考考幼兒回家預習情況,讓幼兒齊讀兒歌。
(2)老師示范讀兒歌,要求幼兒認真聽,讀完兒歌,幼兒自覺給兒歌鼓掌,引導幼兒學會欣賞別人。
(3)老師帶讀兒歌,引導幼兒指字讀,在讀的過程中及時給與表揚。(先全班齊讀,再分小組進行。)
(4)老師采用比賽方式與幼兒接接讀兒歌,在讀的過程中注重表揚。
(5)小組接接讀和男女生接接讀并進行評比。
(6)引導幼兒注重指字齊讀兒歌。
4.提目的字和詞
(1)玩“開火車”游戲提目的字和目的詞,老師當司機,幼兒當乘客。
(2)老師帶讀操練目的字和詞。在操練的過程中使用各種方式讀。(如:扭屁股讀、跺腳讀、拍手讀等等)
5.鞏固目的字和詞
(1)運用“點兵點將”游戲鞏固目的字。
(2)運用“節(jié)日到”游戲鞏固目的詞。
(3)運用“字卡字卡,誰想要?”“小小郵遞員”小口令送字、詞卡。
6.小結課堂內容
(1)告訴幼兒左手和右手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小手,它們不能分手,缺了都不行。
(2)全班背誦兒歌,并結束課堂。
7、課后延伸
(1)完成繪畫內容:
把課本上的圖畫內容涂上最漂亮的顏色。
(2)與爸爸媽媽完成“我愛我家”任務。
(3)課后告訴其他人左手和右手是好朋友,永遠是好朋友,要愛護左手和右手。
教學反思:
在本節(jié)課的授課過程中,幼兒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認真地去學習兒歌內容,在課堂中使用比賽的方式去學習兒歌,孩子們很喜歡,很愿意去挑戰(zhàn)比賽,但對于幼兒讀書的美度還不夠,還有存在嚴重的拖音現(xiàn)象。幼兒在讀兒歌的過程中,還存在有少部分的幼兒沒有做好指字同步讀,相對比其它兒歌內容,本首兒歌的內容,幼兒接受較慢,流利度不夠。老師的導入和游戲吸引幼兒,相對來說比較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但老師自身的肌體語言不夠幽默,老師自身的語言缺少親和力,這是我自身不得不加強的方面。
37、小班教案《蜘蛛和蝴蝶》
教學目標
表演蜘蛛和蝴蝶的對話。
不要隨便聽信別人的話。
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喜歡并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教學準備
外婆講故事《蜘蛛和蝴蝶》
蜘蛛和蝴蝶頭飾。
教學過程
1、拿出蜘蛛和蝴蝶頭飾,看老師手里拿著是什么啊?
2、知道老師為什么會拿出蜘蛛和蝴蝶嗎?老師想用它們倆給你們說個故事聽。
3、這個故事講的就是蜘蛛和蝴蝶對話發(fā)生的事,那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就知道了。
4、教師講故事要體現(xiàn)出蜘蛛和蝴蝶的對話,可以用配音的方式講出來。
5、故事我們聽完了,蝴蝶怎么啦?那蝴蝶為什么成了蜘蛛的美餐啦?因為蝴蝶聽信蜘蛛的話上去試試。
6、那要是蝴蝶不聽信蜘蛛的話,是不是蝴蝶就不會被蜘蛛吃掉啦?那我們要是見到不認識的人,千萬不要隨便的聽信他說的話,明白了嗎?
7、現(xiàn)在我們來互換角色兩人一組,來表演一下蜘蛛和蝴蝶的對話,看哪組表演的最棒。
8、多給孩子們投去相信的目光,經常鼓勵孩子,這樣孩子才會有進步。
38、小班教案《小貓和獅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認真聽音樂,感受旋律的活潑流暢和低沉緩慢。
2、模仿小貓和獅子的動作自由表現(xiàn),體驗游戲的樂趣。
3、借助圖譜、動作、游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小貓胸飾人手一個,獅子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欣賞兩段音樂。
1、聽小貓的音樂。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很好聽的音樂,你們想聽嗎?”
“你們聽了這段音樂有什么感覺?”
2、聽獅子的音樂。
“老師還有一段音樂讓小朋友聽聽看?!?/p>
“聽了這段音樂又有什么感覺呢?”
二、故事引出。
1、“老師還帶來了一個故事:森林里住著一大群小貓,它們每天都會在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戲,開開心心地生活著。另外,森林里還住著一只大獅子……”
2、再次聽音樂。
“你覺得哪句是表現(xiàn)小貓的?哪句是表現(xiàn)獅子的?為什么?”
3、模仿小貓的動作和獅子的動作。
“那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貓是什么樣子走路的?!?/p>
“獅子又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4、跟隨音樂表現(xiàn)小貓和獅子的動作。
三、游戲《小貓和獅子》
1、繼續(xù)故事“這群小貓和大獅子住在一起可不是那么幸福的,因為這只獅子非常的兇猛,肚子餓的時候就會抓小貓吃,不過小貓們也很聰明,會想出變石頭的辦法逃過獅子的魔爪。”
2、交代游戲規(guī)則:聽貓的音樂時,模仿小貓的動作自由表現(xiàn);當聽到獅子的音樂時,小貓靜止不動,變成石頭,獅子就會失望地離開。發(fā)現(xiàn)會動的小貓就會被獅子抓走。
3、游戲數(shù)遍。
活動反思:
本課《小貓和獅子》是一堂樂曲欣賞課,有別于其他的樂曲教學活動。由于中班幼兒聽辨音的分化能力有所提高,逐漸能辨別聲音的細微變化。因此本課就需要幼兒會傾聽,了解樂曲的名稱和特點,辯聽樂曲中明顯不同的音的高低、快慢、輕重的變化。通過幼兒熟知的兩種不同類型動物形象(一種柔和,一種威武),來對應感受樂曲中兩種不同的風格。讓幼兒知道輕柔的樂曲是代表小貓,而低沉的樂曲是代表獅子。而這些體驗強調的是由幼兒的直接經驗獲得的,不是老師間接知識的傳授。
39、小班語言教案《大象和蚊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能用動作、表情表達自己的理解。
2.認識呱呱筒、手鈴、小鼓的名稱,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
3.養(yǎng)成傾聽的興趣和習慣。
4.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鼓勵幼兒用動作、表情表達自己的理解。
難點:能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聲音,感受樂器的音色,認識新樂器--呱呱筒。
老師將樂器藏在身后,發(fā)出刮奏樂器的聲音,請小朋友聽一聽、學一學這種聲音,并猜一猜這個樂器的名字。
2.玩游戲"小鼓會唱歌",感受聲音的輕與重和快與慢。
(以聽辨三種不同樂器的聲音進入活動,鍛煉幼兒傾聽的能力,并為后面的活動做鋪墊。)
二、基本部分
1.看提線紙偶戲《大象和蚊子》。
教師事先做好一群小蚊子,用線將小鈴鐺和紙折的蚊子串在一起;紙偶大象,注意突出大象胖胖的形象。
(伴隨著樂器進行木偶表演,使木偶表演更加生動有趣,突出了角色形象的特征,還能讓幼兒了解到樂器的使用方法。)
2.以樂器在故事中發(fā)出的聲響為線索,引導幼兒回憶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咚--咚--咚--、呱--呱--呱--、咚!咚!三種不同的聲音起到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記憶故事的作用。)
3.分角色表演故事。
(小小的手鈴使幼兒很快進入到角色之中,并將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表現(xiàn)出來。)
三、結束部分
再次表演,大象、小蚊子的形象都由孩子扮演。
(從認識樂器到自選角色的表演,總有新內容、新要求,幼兒始終有最近發(fā)展區(qū)。由老師帶領、引導,到幼兒自由選擇角色表演,幼兒的傾聽、理解、表演能力都得到了發(fā)展。)
四、延伸活動
在表演區(qū)投放樂器、木偶和靠墊,鼓勵幼兒在表演區(qū)進行表演。
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的制定: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因此我依據(jù)本班幼兒的語言發(fā)展特點制訂了以下目標:1.理解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能用動作、表情表達自己的理解。2.認識呱呱筒、手鈴、小鼓的名稱,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3.養(yǎng)成傾聽的興趣和習慣。
重難點的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理解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鼓勵幼兒用動作、表情表達自己的理解。難點是:能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顒忧拔易隽顺浞值臏蕚?,對幼兒和教學內容進行細致的分析后,就如何突破重難點提出了有效的指導方法。如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我伴隨著樂器進行表演,使表演更加生動有趣,不但突出了角色形象的特征,還能讓幼兒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輕松突破了重難點,優(yōu)化了活動內。
教學方法: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了情景體驗法和介入法。情景體驗法是以興趣為催化劑,以樂器的聲音、肢體的動作、故事的情節(jié)帶動幼兒一起參與角色游戲,注重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使他們具有積極參加語言活動的興趣。通過介入法有效地突破了重難點,進一步提升了幼兒語言的運用能力。
活動過程的組織: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以聽辨三種不同樂器的聲音進入活動,鍛煉幼兒傾聽的能力,并為后面的活動做鋪墊。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教師伴隨著樂器進行表演,使表演更加生動有趣,不但突出了角色形象的特征,還能讓幼兒了解到樂器的使用方法。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以樂器在故事中發(fā)出的聲響為線索,引導幼兒回憶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咚--咚--咚--、呱--呱--呱--、咚!咚!三種不同的聲音起到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記憶故事的作用。角色表演中孩子們戴上小手鈴表演小蚊子。小小的手鈴使幼兒很快進入到角色之中,并將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表現(xiàn)出來。從認識樂器到角色的表演,總有新內容、新要求,幼兒始終有最近發(fā)展區(qū),他們的傾聽、理解、表演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提升和發(fā)展。
活動的不足:由于時間關系沒有讓孩子們自選角色表演,在以后的引申活動中應讓幼兒多自由表演。
當然在教學中還有一些我看不到的不足,望各位同仁指正。
40、小班教案《白鵝和狐貍》
【活動目標】
1、幼兒愿意并愉快地參加游戲活動。
2、幼兒能清晰地回答教師的提問,能聽懂并理解簡單的游戲規(guī)則,提高對指令性語言的傾聽水平。
3、幫助幼兒發(fā)準帶e、g、h音的字。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狐貍頭飾1個,鵝的頭飾10個(1個大的,9個小的)。
2、在教室的中間畫好一條線,作為河界。
3、白鵝和狐貍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并指著圖片朗誦兒歌,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接著,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學會游戲兒歌。可以提出下列問題:
東邊有什么?西邊有什么?
鵝兒在干什么?
誰跑過來了?鵝兒怎樣了?
著重幫助幼兒發(fā)準“鵝、河、歌”等相似著,糾正幼兒的不正確發(fā)音。接著,教師可帶領幼兒念兒歌2—3遍。然后告訴幼兒:“今天我們要玩一個‘白鵝和狐貍’的游戲,我們一起玩好嗎?”
二、向幼兒簡單地介紹游戲的玩法和動作。
1、小白鵝在河邊,邊念兒歌邊做鵝的動作。
2、兒歌念完后,小白鵝才能跳下河,同時狐貍才能跑出來抓鵝。若小白鵝被抓住,可停止游戲一次,也可與狐貍對換角色。
三、戴上頭飾扮鵝媽媽,請另一教師扮狐貍與部分幼兒開展游戲活動。
引導幼兒運用對話的形式,選出10個“小白鵝”進行游戲??梢赃@樣提示幼兒:
誰想當小白鵝呢?想當小白鵝的小朋友必須告訴鵝媽媽“我是小白鵝,我會水里游”,這樣他才能成為白鵝媽媽的小寶寶呢!
游戲開始時,被請到的幼兒分別站起來說:“我是小白鵝,我會水里游。”講對了,教師給他戴上頭飾說:“對,對,你是我的小白鵝。”如果發(fā)音不對,教師及時糾正。
接著,全體幼兒念兒歌,扮小白鵝的小朋友沿著“河”邊,邊做鵝的動作,邊念兒歌。在念到“一只狐貍跑過來”時,狐貍從座位上站起來。兒歌念完后,小白鵝急忙往河里跳,狐貍迅速去抓尚未跑進河里的小白鵝。
這個游戲可請兩批
幼兒上來玩,共進行兩遍,使幼兒進一步了解游戲的玩法及規(guī)則。
四、分別請兩名較能干的幼兒扮鵝媽媽和狐貍,讓幼兒獨立開展游戲活動。
游戲活動前,教師再提醒幼兒念完兒歌后,鵝才能跳下河,狐貍才能跑出來抓小白鵝。
游戲結束后,再換一批幼兒扮狐貍和小白鵝,繼續(xù)進行游戲活動。
附游戲兒歌:白鵝和狐貍
東邊一條河,
西邊一群鵝。
鵝兒,鵝兒,唱著歌,
一只狐貍跑過來。
鵝兒,鵝兒,跳下河。
41、小班下學期音樂教案《大象和小鳥》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音樂的旋律,感受ABA’的結構,能準確分辨低音與高音。
2.創(chuàng)編與音色和節(jié)奏較相配的動作,隨音樂自主地表現(xiàn)A段的抒情緩慢和B段的跳躍明快。
3 . 在音樂的游戲中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喜悅。
4 . 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xiàn)能力。
5 . 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
2.經驗準備:孩子們感受過低沉和輕快;聽音樂分角色游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林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欢喂适?,故事里說的是哪些小動物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故事:有一天早晨,森林里的空氣真好,今天是哪位小動物第一個起床呢?(教師動作模仿)對了,是大象(播放課件),大象搖著長長的鼻子,踩著沉重的步伐,慢慢地向我們走來,(教師哼唱樂句)11|31|13|1—|,大象邊走邊說:“啊,新的一天開始了,小動物們都趕緊起床吧!”(教師用低沉的聲音來說)提問:大象說話的聲音聽起來怎么樣?(粗、低、重)這時大象說話的聲音被一個小動物聽見了,是誰呀?(教師身體模仿)對,是小鳥(播放課件),它拍著輕快的翅膀,飛起來了,(老師哼唱旋律)小鳥一邊飛一邊說:“新的一天開始了,大象先生,你好!”(教師用清脆的聲音來說)提問:小鳥的聲音和大象的聲音比起來,小鳥的聲音怎么樣?(細、清脆)
二、理解音樂
1.第一次傾聽音樂林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段音樂,這段音樂里說的就是大象和小鳥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聽聽在音樂里哪兒聽起來像大象的聲音?哪兒聽起來比較像小鳥?我和你們一起聽。
傾聽時教師的指導語:這里聽上去是誰?記在心里,這里呢?注意聽這里有幾個聲音?對兩個一起的。
提問:剛才這段音樂里你聽到了誰?你們怎么聽出來的?你聽到的聲音是粗的還是細的?你們聽到的那個比較粗、比較低的聲音,那是誰?(大象)還有個聲音是誰?小鳥的聲音怎么樣?
2.了解高音和低音教師小結:音樂除了有好聽的旋律以外還有一種叫高音和低音,低音就像我們今天聽到的大象的聲音一樣,聽上去很沉、很重,好像在地上走路,音樂里還有高音的部分,聽起來就像小鳥清脆的叫聲,像小鳥在天上高高地飛翔,因為有了高音和低音的變化,所以小朋友一下子就猜出誰是大象誰是小鳥。
3.第二次傾聽音樂帶著問題傾聽音樂:這次我們來仔細聽聽在音樂里誰先出來,接著又是誰?最后音樂又有什么變化?
三、角色游戲
1.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音樂形象你們都能聽出哪里是大象,哪里是小鳥嗎?那當你聽出它們是誰,就學做它們的動作,可以嗎?
2.用兩只手分別表現(xiàn)大象和小鳥。
剛才小朋友是用整個身體來表演大象和小鳥的,那如果讓你們用一只手當大象,一只手當小鳥,可以嗎?如果聽到大象的聲音,我們就用右手慢慢地擺動,如果聽到小鳥的聲音,我們就用左手在天上飛翔?如果聽到兩個一起呢?對了,兩只手一起動,我們把小手準備好,和著音樂來試一試。
2.角色表演音樂
(1)看大屏幕,找游戲規(guī)則。
大象和小鳥也聽著音樂做起了游戲,我們來看一看他們是怎么玩的。
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他們是隨便走的,還是聽著音樂走的?聽到低音誰走?大象怎么走的?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慢慢地、重重地走。聽到高音呢?小鳥怎么飛?低音高音同時出現(xiàn)時,大象和小鳥做什么了?恩,它們走到一起,一只大象找一只小鳥做朋友,相親相愛真溫馨。
(2)幼兒分角色表演孩子們想玩游戲嗎?誰愿意表演大象?誰愿意表演小鳥?聽著音樂來試一試。
(3)創(chuàng)編動作大象們有什么更漂亮的動作嗎?(喝水,抖抖腳、洗澡、噴水)小鳥們有什么更漂亮的動作嗎?(旋轉飛,高飛、低飛、吃蟲子)幼兒交換角色,進行游戲。
四、延伸活動
大象和小鳥有點累了吧,我們找個位置休息一下吧,大家休息時,我請來了兩個小樂器(鼓、三角鐵)。
教師演奏鼓,提問:你們覺得這是誰的聲音?(大象)教師演奏三角鐵,提問:這個聽上去像誰?你們想敲嗎?我們下次用小樂曲演奏出大象和小鳥的聲音好嗎?
建議:老師可以選擇低音、高音交替進行的音樂。
活動評析:
整個活動以故事——角色游戲為主線,貫穿活動始終,緊抓小班幼兒的興趣點。幼兒在活動中興趣濃厚、思維活躍、投入積極,獲得了音樂素養(yǎng)、動作協(xié)調、有序游戲的多維度發(fā)展?;顒舆^程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效達成本次活動目標。具體表現(xiàn)在:
1.在活動導入部分,直入主題。教師把樂曲的難點部分前置,以故事的形式開場,選擇的故事角色與音樂特質非常吻合,形象可愛的大象和小鳥是小班幼兒最為常見、熟悉和喜愛的小動物?;顒又校處熯\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施進行輔助教學,課件畫面直觀、并富有動感,非常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采用這樣的策略,既能很快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又能把難點進行化解,較好的幫助了幼兒初步感受音樂的低沉與輕快的特質。同時,為下面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xiàn)音樂作了很好的鋪墊。
2.第二環(huán)節(jié)是幫助幼兒理解、感受音樂階段,也是本次活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為幼兒對樂曲能否真正理解,直接關系到下一階段的音樂游戲的水平。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關注到了小班幼兒的能力與水平,時時提示幼兒把音樂與動物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同時,運用了邊欣賞邊提問、提示性的提問及啟發(fā)式的提問方式,在幼兒欣賞音樂、理解音樂、感受音樂的過程中,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又為角色游戲環(huán)節(jié)——幼兒表現(xiàn)音樂,奠定了基礎。
3.角色游戲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幼兒表現(xiàn)音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幼兒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關注幼兒音樂與動作的有機融合;關注幼兒音樂游戲規(guī)則的遵循;關注幼兒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但教師創(chuàng)設的游戲的難度是遞進式前行的:
(1)讓幼兒用肢體表現(xiàn)音樂,體現(xiàn)了自主性。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各有差異,教師遵循了幼兒的這一特點,不作具體要求,讓幼兒自由表現(xiàn)。采用這樣的策略,好處是調動了每個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用指定的兩只手表現(xiàn)音樂,鍛煉了幼兒注意力分配能力,難度加大,對幼兒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
(3)增設游戲規(guī)則——要求幼兒在表現(xiàn)音樂時,既要關注音樂的特質,又要按音樂的節(jié)奏做動作,這對小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教師把制定游戲規(guī)則的權利完全交給幼兒,可以嗎?這對小班幼兒來說是不現(xiàn)實的。在這里,林教師處理的很好,讓幼兒在觀賞課件、欣賞音樂中尋找游戲規(guī)則,既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性,又體現(xiàn)了教師主導性。
(4)讓幼兒嘗試分配角色進行游戲,體現(xiàn)了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個體表現(xiàn)音樂與和同伴合作表現(xiàn)音樂進行游戲,難度有所增加。但,因有前面環(huán)節(jié)的鋪墊,幼兒的合作還是很愉快的。幼兒在合作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4.延伸活動,教師設計巧妙,也很新穎。樂器的呈現(xiàn)——你們想敲嗎?調動了幼兒參加下次活動的欲望。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我通過傳統(tǒng)的圖片觀察和音樂欣賞讓幼兒區(qū)分這兩段音樂,幼兒在音樂中盡情游戲。從活動過程看,本節(jié)課特別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很高,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積極回答,表演時能大膽的展現(xiàn)自我,體驗著音樂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充分體現(xiàn)了活動的游戲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點。在編動作這一環(huán)節(jié),幼兒受我的影響,幼兒的動作較單一,而我又沒有及時的加以引導,導致這一環(huán)節(jié)完成情況欠佳,作為教師今后應在課堂的引導方面多下功夫。
42、小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小鳥和大象》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的旋律,能聽辨出輕快、沉重的音樂變化。
2、在教師的帶領下能根據(jù)音樂的變化做出小鳥飛、小鳥吃食,大象走路、大象喝水的動作。
活動準備:
小鳥飛、小鳥吃食,大象走路、大象喝水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欣賞音樂《小鳥和大象》。 提問:
1、這兩段音樂聽上去有什么不同?
2、哪里是輕快的、活潑的?
3、哪里是緩慢的、沉重的?
二、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變化。"屈,老師.教案,網出,處!提問:
1、用什么動作表示歡快的音樂呢?
2、用什么動作表示沉重的音樂?
三、音樂與圖片匹配。
1、教師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并講述圖片內容。
2、根據(jù)音樂匹配圖片內容,并提問。
四、聽音樂分段練習做動作。
A段做小鳥飛和小鳥吃食的動作。
B段做大象走和大象喝水的動作。
五、在教師的指導下聽音樂,完整的開展韻律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動作,并用語言提示幼兒根據(jù)音樂的變化做動作。
六、小結。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我通過傳統(tǒng)的圖片觀察和音樂欣賞讓幼兒區(qū)分這兩段音樂,幼兒在音樂中盡情游戲。從活動過程看,本節(jié)課特別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很高,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積極回答,表演時能大膽的展現(xiàn)自我,體驗著音樂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充分體現(xiàn)了活動的游戲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點。在編動作這一環(huán)節(jié),幼兒受我的影響,幼兒的動作較單一,而我又沒有及時的加以引導,導致這一環(huán)節(jié)完成情況欠佳,作為教師今后應在課堂的引導方面多下功夫。
43、小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大象和小鳥》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音樂的旋律,感受ABA’的結構,能準確分辨低音與高音。
2.創(chuàng)編與音色和節(jié)奏較相配的動作,隨音樂自主地表現(xiàn)A段的抒情緩慢和B段的跳躍明快。
3.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4.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1.課件
2.經驗準備:
孩子們感受過低沉和輕快;聽音樂分角色游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林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欢喂适?,故事里說的是哪些小動物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故事:有一天早晨,森林里的空氣真好,今天是哪位小動物第一個起床呢?(教師動作模仿)對了,是大象(播放課件),大象搖著長長的鼻子,踩著沉重的步伐,慢慢地向我們走來,(教師哼唱樂句)11|31|13|1—|,大象邊走邊說:“啊,新的一天開始了,小動物們都趕緊起床吧!”(教師用低沉的聲音來說)提問:大象說話的聲音聽起來怎么樣?(粗、低、重)這時大象說話的聲音被一個小動物聽見了,是誰呀?(教師身體模仿)對,是小鳥(播放課件),它拍著輕快的翅膀,飛起來了,(老師哼唱旋律)小鳥一邊飛一邊說:“新的一天開始了,大象先生,你好!”(教師用清脆的聲音來說)提問:小鳥的聲音和大象的聲音比起來,小鳥的聲音怎么樣?(細、清脆)
二、理解音樂
1.第一次傾聽音樂林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段音樂,這段音樂里說的就是大象和小鳥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聽聽在音樂里哪兒聽起來像大象的聲音?哪兒聽起來比較像小鳥?我和你們一起聽。
傾聽時教師的指導語:這里聽上去是誰?記在心里,這里呢?注意聽這里有幾個聲音?對兩個一起的。
提問:剛才這段音樂里你聽到了誰?你們怎么聽出來的?你聽到的聲音是粗的還是細的?你們聽到的那個比較粗、比較低的聲音,那是誰?(大象)還有個聲音是誰?小鳥的聲音怎么樣?
2.了解高音和低音教師小結:音樂除了有好聽的旋律以外還有一種叫高音和低音,低音就像我們今天聽到的大象的聲音一樣,聽上去很沉、很重,好像在地上走路,音樂里還有高音的部分,聽起來就像小鳥清脆的叫聲,像小鳥在天上高高地飛翔,因為有了高音和低音的變化,所以小朋友一下子就猜出誰是大象誰是小鳥。
3.第二次傾聽音樂帶著問題傾聽音樂:這次我們來仔細聽聽在音樂里誰先出來,接著又是誰?最后音樂又有什么變化?
三、角色游戲
1.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音樂形象你們都能聽出哪里是大象,哪里是小鳥嗎?那當你聽出它們是誰,就學做它們的動作,可以嗎?
2.用兩只手分別表現(xiàn)大象和小鳥。
剛才小朋友是用整個身體來表演大象和小鳥的,那如果讓你們用一只手當大象,一只手當小鳥,可以嗎?如果聽到大象的聲音,我們就用右手慢慢地擺動,如果聽到小鳥的聲音,我們就用左手在天上飛翔?如果聽到兩個一起呢?對了,兩只手一起動,我們把小手準備好,和著音樂來試一試。
2.角色表演音樂
(1)看大屏幕,找游戲規(guī)則。
大象和小鳥也聽著音樂做起了游戲,我們來看一看他們是怎么玩的。
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他們是隨便走的,還是聽著音樂走的?聽到低音誰走?"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大象怎么走的?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慢慢地、重重地走。聽到高音呢?小鳥怎么飛?低音高音同時出現(xiàn)時,大象和小鳥做什么了?恩,它們走到一起,一只大象找一只小鳥做朋友,相親相愛真溫馨。
(2)幼兒分角色表演孩子們想玩游戲嗎?誰愿意表演大象?誰愿意表演小鳥?聽著音樂來試一試。
(3)創(chuàng)編動作大象們有什么更漂亮的動作嗎?(喝水,抖抖腳、洗澡、噴水)小鳥們有什么更漂亮的動作嗎?(旋轉飛,高飛、低飛、吃蟲子)幼兒交換角色,進行游戲。
四、延伸活動大象和小鳥有點累了吧,我們找個位置休息一下吧,大家休息時,我請來了兩個小樂器(鼓、三角鐵)。
教師演奏鼓,提問:你們覺得這是誰的聲音?(大象)教師演奏三角鐵,提問:這個聽上去像誰?你們想敲嗎?我們下次用小樂曲演奏出大象和小鳥的聲音好嗎?
建議:老師可以選擇低音、高音交替進行的音樂。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故事——角色游戲為主線,貫穿活動始終,緊抓小班幼兒的興趣點。幼兒在活動中興趣濃厚、思維活躍、投入積極,獲得了音樂素養(yǎng)、動作協(xié)調、有序游戲的多維度發(fā)展?;顒舆^程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效達成本次活動目標。具體表現(xiàn)在:
1.在活動導入部分,直入主題。教師把樂曲的難點部分前置,以故事的形式開場,選擇的故事角色與音樂特質非常吻合,形象可愛的大象和小鳥是小班幼兒最為常見、熟悉和喜愛的小動物?;顒又?,教師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施進行輔助教學,課件畫面直觀、并富有動感,非常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采用這樣的策略,既能很快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又能把難點進行化解,較好的幫助了幼兒初步感受音樂的低沉與輕快的特質。同時,為下面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xiàn)音樂作了很好的鋪墊。
2.第二環(huán)節(jié)是幫助幼兒理解、感受音樂階段,也是本次活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為幼兒對樂曲能否真正理解,直接關系到下一階段的音樂游戲的水平。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關注到了小班幼兒的能力與水平,時時提示幼兒把音樂與動物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同時,運用了邊欣賞邊提問、提示性的提問及啟發(fā)式的提問方式,在幼兒欣賞音樂、理解音樂、感受音樂的過程中,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又為角色游戲環(huán)節(jié)——幼兒表現(xiàn)音樂,奠定了基礎。
3.角色游戲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幼兒表現(xiàn)音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幼兒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關注幼兒音樂與動作的有機融合;關注幼兒音樂游戲規(guī)則的遵循;關注幼兒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但教師創(chuàng)設的游戲的難度是遞進式前行的:
(1)讓幼兒用肢體表現(xiàn)音樂,體現(xiàn)了自主性。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各有差異,教師遵循了幼兒的這一特點,不作具體要求,讓幼兒自由表現(xiàn)。采用這樣的策略,好處是調動了每個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用指定的兩只手表現(xiàn)音樂,鍛煉了幼兒注意力分配能力,難度加大,對幼兒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
(3)增設游戲規(guī)則——要求幼兒在表現(xiàn)音樂時,既要關注音樂的特質,又要按音樂的節(jié)奏做動作,這對小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教師把制定游戲規(guī)則的權利完全交給幼兒,可以嗎?這對小班幼兒來說是不現(xiàn)實的。在這里,林教師處理的很好,讓幼兒在觀賞課件、欣賞音樂中尋找游戲規(guī)則,既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性,又體現(xiàn)了教師主導性。
(4)讓幼兒嘗試分配角色進行游戲,體現(xiàn)了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個體表現(xiàn)音樂與和同伴合作表現(xiàn)音樂進行游戲,難度有所增加。但,因有前面環(huán)節(jié)的鋪墊,幼兒的合作還是很愉快的。幼兒在合作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4.延伸活動,教師設計巧妙,也很新穎。樂器的呈現(xiàn)——你們想敲嗎?調動了幼兒參加下次活動的欲望。
44、小班教案《螞蟻和西瓜》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看看、聽聽、講講故事,體驗“小”螞蟻想辦法搬“大”西瓜的快樂。
2、大膽地表現(xiàn)故事中簡單的語詞和動作,感受故事情節(jié)的有趣。
3、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4、能簡單復述故事。
活動準備:
故事PPT、圖片。
重點難點:
理解動詞“趴”“啃”“捧”等。觀察每只小螞蟻用的不同動作,有“推”“踢”“背”等。
活動過程:
一、感知大小差異,激發(fā)閱讀興趣。
1、師:這是什么?是什么樣的西瓜啊?
2、師:大西瓜引來了一些小小的動物,會是誰呢?
二、愿意大膽表現(xiàn),感受情節(jié)有趣。
1、螞蟻怎樣吃西瓜。
(1)師:說了那么多小小的動物,請它出來吧。誰呀?來了幾只小螞蟻?會想什么,說什么呢?
(2)他們在干嘛?他們是怎么吃的?
(3)坐在西瓜上的螞蟻是怎么吃的?有一只小螞蟻的打扮有些特別,哪只呀?小黑帽在干什么呢?
(4)它說了什么?
2、螞蟻怎樣搬西瓜。
(1)第一個沖上來的是誰?用了一個什么動作呢?那這樣吧,我來叫上我的一個朋友,看看我是怎么叫的。誰是我的好朋友?我用背在干什么?我的好朋友呢?
(2)再請兩個朋友,怎么說?
(3)看來四個朋友不行,怎么辦?來了那么多好朋友??煲黄饋戆嵛鞴习?。
(4)動了沒有?是不是哪只小螞蟻偷懶?為什么沒人偷懶,都搬不動呢?所有的朋友都來了,為什么還是搬不動?
3、搬不動怎么辦?
師: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到底怎么辦呢?我也想了一個好辦法,看看到底是什么好辦法。
4、西瓜皮有什么用?
師:西瓜吃完了,剩下什么了?小螞蟻扛著西瓜皮要干什么?西瓜皮除了可以做小螞蟻的滑滑梯,還可以做什么呢?
活動延伸:
介紹繪本,引發(fā)繼續(xù)閱讀的興趣。
師:其實這個故事里還有一些地方老師沒有放出來。這個故事的名字叫《螞蟻和西瓜》。我有這本書,等會我們一起來看看故事里還有什么好玩的,好嗎?
活動反思:
小班年齡段的幼兒,經常會關注粗淺的東西,更深些的細節(jié)方面的內容并沒有意識關注,本次活動內容是讓孩子既關注大的方面(大西瓜的變化),也關注到小的方面(小螞蟻在流口水、小螞蟻的動作等)。為達到目標的有效性,我主要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小螞蟻的動作,學一學小螞蟻的動作,從學習動作中體驗情趣。活動中,我班幼兒表現(xiàn)出了相當不錯的表達能力。最后在整理故事內容講述的環(huán)節(jié),故事的優(yōu)美度欠佳,應該再對語言進行斟酌,讓幼兒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和故事的優(yōu)美。
45、小班語言《如何留住小鳥》教案
活動目標:
1、在輪流交談的過程中,養(yǎng)成耐心傾聽別人說話的好習慣,體驗談話的快樂。
2、能仔細地觀察課件,看懂圖意,懂得如何愛鳥。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引導幼兒充分想像合理的故事經過,鍛煉自己口語的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創(chuàng)編出一個完整的故事。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一套
活動過程:
1、播放課件,談話導入,引發(fā)幼兒興趣。
一只可愛的小鳥沒有了家,它多想有個溫暖的家呀。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動物給它一個什么樣的家?
2、播放課件,讀懂圖意。
(1)、出示第一段
小狗送給小鳥一個什么樣的家?它會對小鳥說些什么?小鳥見了會怎樣回答?
(2)、出示第二段
梅花鹿送給小鳥一個什么樣的家?它會對小鳥說些什么?小鳥見了會怎樣回答?
(3)、出示第三段
小兔送給小鳥一個什么樣的家?它對小鳥說些什么?小鳥見了會怎樣回答?
(4)、討論:誰能留住小鳥,為什么?
教師小結:大樹不僅能為小鳥擋風遮雨,給小鳥一個安全的生活環(huán)境,而且還能讓小鳥自由飛翔。所以小朋友要愛護大樹,保護好小鳥的生活環(huán)境,留住小鳥。
(5)、出示第四段
從此以后,小鳥在這棵樹上快樂地生活下去……
3、鼓勵幼兒和教師邊看課件邊講述故事。
4、輪流講述,體驗談話的快樂。 現(xiàn)在請小朋友也來給小鳥設計一個家,你會送給小鳥一個什么樣的家?
-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學小動物》小班
- 幼兒園小班教案:故事阿故事
- 幼兒童話故事主題教案:打火匣
- 幼兒喜歡的童話故事:大海蟒
- 小班泥工教案—彩色的紐扣反思
- 小班泥工課教案—彩色的紐扣反思
-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鉆洞洞反思
- 小班語文教案《鞋》
- 小班語文教案《小鴨找朋友》反思
- 小班語文教案《有趣的腳》反思
- 開學季小班入園須知及準備事項幼師收藏
- 小班主題《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奔跑吧寶貝親子運動方案
- 幼兒園教案小班歌唱活動《小小烏龜》教學設計反思
- 來因去果
- 我愛故鄉(xiāng)的黃皮
- 智力發(fā)育,嬰兒期智力發(fā)育水平對照表
- 寶寶忽然發(fā)飚,媽媽接招
- 花生棗泥粥
- 大班語言教案《胖嫂》反思
- 大班數(shù)學活動教學設計有趣的測量
- 化妝品產品朋友圈文案32句
- 兒童攝影推廣文字33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