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小柳樹和小棗樹》教學實錄

15《小柳樹和小棗樹》教學實錄

15《小柳樹和小棗樹》教學實錄

 教與學的關系問題是教學過程的本質問題,這種本質的統(tǒng)一就是交往互動,沒有交往就沒有互動,就是一種“假教學”。正是基于此,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成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長期以來,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和控制者,是絕對的權威。教師習慣于將學生的思維活動納入自己的事先設計好的教學軌道之中。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教師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體驗、參與,在實踐中學習;教師應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情境,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與創(chuàng)造。作為新課程改革之一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應該關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其表現(xiàn)之一就是語文課堂教學結構不僅注重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的“漁”,更要創(chuàng)設關注學生情感思維定向、關注學生生命主體價值的動態(tài)生存與主動發(fā)展的“漁場”。下面以人教版新課程實驗教材二年級語文第三冊《小柳樹和小棗樹》為例來反思簡析。

  案例:
  一、引導學生讀題想象,聯(lián)系生活,說說自己知道的棗樹和柳樹。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柳樹和棗樹嗎?請大家說說自己了解的柳樹和棗樹
  生:春天柳樹很漂亮,有長長的枝條,小棗樹樹枝光禿禿的。
  生:秋天,小棗樹就結棗了;而柳樹卻不結果。
  生:春天柳樹發(fā)芽,柳條就象小姑娘的辮子,柳葉就像頭發(fā)上的發(fā)夾。
  生:小柳樹有假活現(xiàn)象,小棗樹有假死的現(xiàn)象。
  ……
  (評析:情感預熱,發(fā)散思維;讓學生的認知源于生活,感悟生活,表達生活。)
  二、學生閉眼,伴隨音樂,教師繪聲繪色簡述。
  師: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游戲,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教師留出30秒左右的思維空間,任其發(fā)揮豐富的想象。)
  師:聽到什么了嗎?
  生:什么也沒聽見。
  師:再聽聽看!然后音樂開始,教師繪聲繪色簡述?!爱敶夯卮蟮?,萬物復蘇,小柳樹便成了春天的使者,它挺起細腰,最先向人們奉獻綠色。在微風中它披著飄逸的長發(fā)翩翩起舞,顯得那么嫵媚迷人??墒切棙淠?,春天來了,那彎彎曲曲的樹枝仍是光禿禿的。剛開始,我也感到很奇怪,可是后來我才知道原來小棗樹是想把自己的營養(yǎng)保留下來,秋天能結出又大又紅又甜的棗子奉獻給人們。多么優(yōu)美的柳樹,多么可愛的棗樹,老師最愛這棗樹和柳樹。。。。。?!蹦銈兟牰耸裁??
  生:小棗樹不長葉子是要把營養(yǎng)留給秋天的棗子。
  生:棗子很大很甜。
  生:老師最愛小柳樹和小棗樹。
  生:老師喜歡小柳樹的美
  生:老師喜歡小棗樹的棗子很甜。
 ?。ㄟ^渡:多么可愛的棗樹和多么優(yōu)美的柳樹,可是有一天,在它們之間卻發(fā)生了一件事。你們想了解他們之間的故事嗎?)
  (評析:創(chuàng)設情境,定向思維,用童話的形式將學生帶入作者描繪的“生活”,讓學生主體先處于情感閱讀初級階段,這種意境美是符合低年級學生主體參與的認知規(guī)律。確定了語文學習目標之后,語文教學設計首先關注的應該是課堂教學結構,其結構安排應該以學生的思維定向為主線,以思維定勢為紐帶,處理好動與靜的節(jié)奏、主動探究與自主意義建構的學習方式、學生閱讀理解作者與教師閱讀理解作者的角度與深度。其情境創(chuàng)設應該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集中思維,而不能牽強附會的直接從本課“首段”切入。如果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讀題想象、表達自己的理解,學生就會找到“思維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身邊的生活美景”,雖然有所不同,但學生的思維卻肯定會迅速集中,學生情感自然被預熱。抓住這一關鍵心理時機,接著設計:學生閉眼、音樂伴奏、教師伴隨著本課簡約的故事表演述說,學生也會進入意境、初步進入“本課美景”,這樣設計情境不是走過場,不是為了簡單的興趣而矯揉造作的設計或矯情華美的喧染。它是定向學習思維,為深入學習課文作好必要的心理準備。)
  三、快速閱讀,整體感知課文。
  師:請同學默讀這篇童話故事,開始默讀時,請注意要求:我們要求1分鐘之間要讀400字,注意不要錯讀、漏讀,你們想不想測試一下?(生快速閱讀課文,教師計時)
 ?。ㄔu析:自讀自悟,主體理解。這正是閱讀教學的“基點”和“歸宿”,也是學習主體心理需求的“興奮點”和“制高點”,更是傳統(tǒng)教學的“問題點”。在上一環(huán)節(jié)優(yōu)美的遐想氛圍中,讓學生親身體驗和品味課文中美好的故事和優(yōu)美的語言。學生閱讀理解作者受情感和基礎的制約可能有不同的角度和深度,但語文教學設計不能想當然,片面地把教師閱讀理解作者的角度和深度按部就班的強行帶著學生分段分層學習課文。第三環(huán)節(jié)是閱讀教學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師教學功底與備課深度的綜合運用“競技場”,更是學生自主、主動閱讀學習與理解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如果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過分牽引學生學習思維,學生被動的學習教師硬塞給的知識點,學習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如果讓學生在前一部分初步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再提出快速閱讀(每分鐘輕聲讀400字左右)、把握全篇的要求,學生就會讀得入神,緊接著,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或有問題的自然段,“中間開花”或“頭腦風暴”,由此選擇閱讀的突破口,既抓住了學生的思維,又游刃有余的考驗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備課深度,閱讀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四、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或有問題的段落研讀。
  師:現(xiàn)在我們再把你最喜歡的詞句或最感興趣的段落畫下來,讀一讀。讀完后想一想:你從這些詞、句、段中知道了什么?為什么喜歡它?
 ?。ㄔu析: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以學生的思維為突破口;頭腦風暴,富有個性化理解,又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選準“切入點”和“扶引點”)
  五、選擇閱讀的突破口,整體感悟課文內容。
  師:誰愿意把喜歡的詞,句,段與大家共享。
  生:我喜歡整篇故事,我從中知道我們不應該因為自己長的美就看不起別人,就驕傲。
  生:我喜歡“小柳樹在微風中得意地跳起舞來”這一句,我知道了小柳樹很驕傲。
  師:從哪個詞可以看出它驕傲?請表演一下。
  生:從“得意”一詞。
  師:可以換一什么詞?
  生;“得意”可換成“驕傲”“自豪”“高興”
  師:誰能把小柳樹驕傲的樣子讀出來。(生驕傲地讀此句)
  師:還能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柳樹驕傲了?
  生:“喂,小棗樹你的樹枝多難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生:“喂,小棗樹,你怎么不長葉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師:小柳樹為什么要驕傲?
  生:因為小柳樹比小棗樹美,所以小柳樹就驕傲了。
  師:小柳樹外形美在哪里呢?用橫線畫下來讀一讀。
  師:小柳樹的外表那么美,小棗樹的外形怎么樣呢?
  生:小棗樹的樹枝彎彎曲曲的,一點兒也不好看。
  生:春天來了,小棗樹還是光禿禿的。(請學生說說“光禿禿”。)
  師:春天來了,很多植物都發(fā)芽長葉,可是小棗樹卻是光禿禿的,你們感到奇怪嗎?小柳樹也感到十分奇怪,誰能告訴小柳樹,春天小棗樹為什么不長葉子?
  生:小柳樹,你可真是井底之蛙。小棗樹非常聰明,它是想把把營養(yǎng)和水分留給秋天的棗子。
  師:小棗樹和小柳樹除了外型不同,還有什么不同?從課文中找一找。
  生:小棗樹結果,小柳樹不結果。
  師:小柳樹看到小棗樹結果子,它對小棗樹的態(tài)度有沒有變化?從哪一句話可以看出來,用直線畫出來讀一讀。
  生:小柳樹的態(tài)度變了,我從“以前我總是說棗樹不好看,這次她該說我啦!”看出來的。(引導學生讀出悔意)
  師:小棗樹有沒有像小柳樹那樣嘲笑小柳樹,它是怎么說的?
  生:小棗樹溫和的說:“你雖然不會結棗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發(fā)芽長葉,比我綠的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葉晚。再說,你長得比我快,等你長大了,人們在樹陰下乘涼,那有多好?。 保◣椭鷮W生理解“溫和”,并引導學生怎樣溫和地讀。)
  師:你們從小棗樹的話中知道了什么?
  生:小棗樹不驕傲,沒有嘲笑小柳樹不結果。
  生:小棗樹反而贊美小柳樹的優(yōu)點,長處。
  生:做什么事情不能說自己漂亮而說別人不好看,要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不能只看外表。
  師:小柳樹聽了小棗樹的話,態(tài)度有沒有改變?它心里在想什么?
  生:我不能再驕傲了?
 ?。ㄔu析:主體閱讀,主導指引,教師充分體現(xiàn)組織者、參與者、促進者的角色,學生主體思維主動理解有了用武之地。學生閱讀理解作者的情感角度和深度與教師閱讀理解作者的角度和深度在這里得到有機結合,并隨時將出現(xiàn)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智慧的火花交相碰撞,這正是新課程所追求的教學互動佳境。)
  六、在感悟的基礎上,全班男女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ㄔu析:角色到位,感情真摯,讀中明理,自主感悟后閱讀,主體參與后理解,進入“憤悱狀態(tài)”,勃然而發(fā)。這種狀態(tài)下的讀的設計并非形式上走過場,如同學習唱歌,先哼準音律,再體會情感,最后放聲歌唱。既能真實反映學習主體個體的理解程度,又能形成學習主體整體的和諧比較的內驅力,達到學習主體自我感悟,自覺競爭的“教是為了不教”開放學習境界。)
  七、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人文精神,并內化為自身的道德情操。
  師:讀了這篇課文,你們喜歡課文中的誰?為什么?
  生:我喜歡小棗樹,因為它不驕傲,小柳樹嘲笑它,它卻贊美小柳樹的優(yōu)點。
  生:我喜歡小棗樹,因為他它不象小柳樹那樣自以為是,他能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
  生:我喜歡小柳樹,因為小柳樹它知錯就該。
  師:用一句寫出你想對小柳樹或小棗樹說什么。
  生:我希望你們成為好朋友。
  生:小柳樹不要再做井底之蛙。
  生:不要只看別人的外表,要看別人的內涵。
  生:不要拿自己的長處來比別人的短處。
  生:知錯就該就是一個好小柳樹。
  生:不要再自以為是了。
 ?。ㄔu析:文以載道,渾然而成,人文與科學從來就未分離,那種分析分析再分析式的“圣經(jīng)”布道者教學方式,人為地割裂了語文課本本身的“肌體”,這正是新課程標準只字未提“訓練”二字的理念和目的所在。)

  反思與總評:
  新課程教學設計是教師主體運用系統(tǒng)論和認知建構論的觀點和方法,依據(jù)課程標準和學生主體情感思維定向實際確定教學目標,制定教學策略,組織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教學反饋機制,實現(xiàn)教學雙邊活動過程與學習結果最優(yōu)化的一種教學技術。從“刺激信息”設計向交互設計轉變的過程中,有兩種典型的教學設計思想:一是系統(tǒng)論的教學設計思想,它把教學過程劃分為設計、實施和評價三個階段,設計只是一個階段,實施過程就是設計的體現(xiàn)過程,設計評價到結果時才有所反映,實際上,這種教學設計只有在教案中才能得到體現(xiàn);另一種是關系論教學設計思想,它把復雜性、偶然性或不確定性作為教學過程中的本質特征。教學過程是教學雙邊對話活動和問題情境交融過程的生成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的“源泉”,它認為教學設計不只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階段,而是貫穿與教學過程始終,并通過適時的教學評價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教學設計和設計變更,在教學過程結束時最終產(chǎn)生設計方案,并作為下次教學設計創(chuàng)造過程的開始,循環(huán)往復,螺旋上升。
  教材是資源,學生也是資源,擁有不可估量的潛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漁場”。當前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時代雖然已經(jīng)過去,但學生能不能進行探究式的、自主發(fā)現(xiàn)式的學習,把學生當作資源去開發(fā)卻并未得到普遍的共識。比如強調語文閱讀,便滿堂讀,由詞到句,由句到段,最后由段到篇,形式上多讀、多問、多發(fā)言,實質上只是反映了教師為主的閱讀主體對教材的理解,學生完全是被動地順著教師設計好的思維猜想,學生的情感思維得不到激發(fā)和定向,甚至完全被抹殺。如果我們能象本教例那樣,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進行結構化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完全放開學生思維又注意情感思維定向引導,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從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片段或不同的詞語生成理解,表達出不同的真實情感認識,產(chǎn)生思想的火花碰撞,然后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自我評價,在活動中學生自我調節(jié)、自我監(jiān)控,在課堂學習生活中主動自我教育,這就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生不就成了寶貴的資源嗎?也許有人認為這樣的閱讀課不僅缺乏語言訓練,而且過分關注生活。我們姑且不去討論,但我們不妨反問,文學作品的基本任務不就是反映生活,提煉生活嗎?閱讀課怎么就不應該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理解出發(fā)來理解閱讀課呢?何況她還是教師發(fā)現(xiàn)和引導閱讀主體的資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