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引路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蜜蜂引路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蜜蜂引路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由于列寧仔細觀察,善于聯(lián)想和科學分析而找到了養(yǎng)蜂的人。

  2、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善于從事物中得到啟發(fā),引起聯(lián)想,認真分析、判斷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講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講讀第1自然段。

 ?。?)指名讀這段。讀了這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板書:莫斯科、小山、小房子。

 ?。?)指導朗讀:用陳述語氣讀出列寧是怎樣請養(yǎng)蜂人的。

  2.講讀第2自然段。

 ?。?)自由讀第2自然段,思考:列寧又想找養(yǎng)蜂人,這次他遇到了什么困難?指名回答。理解“往?!钡囊馑肌?/P>

 ?。?)板書:山路,遇到問題。

  3.講讀第4自然段。

 ?。?)讓學生回答:列寧最后是否找到了養(yǎng)蜂人,你從哪段知道的?

 ?。?)指名讀第4自然段。結合看插圖,理解“驚訝”的意思。再說說養(yǎng)蜂人為什么感到驚訝?

 ?。?)讀列寧的話,理解“向導”。

  (4)分角色有語氣地讀第4段。

  板書:解決問題。

  過渡:那么,蜜蜂不會說話,怎么能當向導,把列寧領來的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塊學習第3自然段,便會得出答案。

  4.講讀第3自然段。

 ?。?)默讀,看看這段有幾句話?(3句話)

 ?。?)指名讀第一句并說句意。

  板書:一邊……一邊……發(fā)現(xiàn)、觀察指名把“花叢、蜜蜂”的圖貼到黑板上。

 ?。?)指名讀第二句,回答:列寧觀察到了什么?

  板書:仔細。

  指名一人根據課文內容把園子和小房子的圖貼到黑板上。

 ?。?)讓學生帶著以下問題再讀一、二句。

  列寧一邊走一邊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他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他又是怎么想的?

  (5)同桌討論,然后指名回答。

 ?。袑幇l(fā)現(xiàn)許多采蜜的蜜蜂后,就仔細地觀察起蜜蜂來,因為他想到了蜜蜂和養(yǎng)蜂人的關系,蜜蜂采了蜜是要飛回蜂房的。接著,他根據蜜蜂往回飛的路線觀察到了花叢、園子、小房子,他看見蜜蜂飛進了園子,小房子就在園子旁邊,所以他想養(yǎng)蜂人一定住在蜂房的附近,這座小房子可能就是養(yǎng)蜂人的住處。)

 ?。?)出示投影,指名填空,然后齊讀這三句話。

  投影

  

  告訴學生:列寧在仔細觀察后,認真思考了蜜蜂、蜂房、養(yǎng)蜂人的家的關系,于是他去敲了房子的門。

  板書:認真思考蜜蜂、蜂房,養(yǎng)蜂人的家。

 ?。?)指名讀第三句,思考回答:

  為什么說開門的“果然”是養(yǎng)蜂人?(“果然”一詞的意思是結果和預想的一樣,表明結果和列寧所想的完全相符合,列寧的判斷是正確的,因為他的判斷是依據自然規(guī)律,是合情理的。)

 ?。ǘ┛偨Y全文。

  1.指名讀全文,說說列寧是怎么找到養(yǎng)蜂人的?讀了課文,對你有什么啟示?

  2.老師總結歸納:

  列寧以蜜蜂為向導,找到了養(yǎng)蜂人,所以這課題目叫蜜蜂引路。我們平時遇到問題,也可以像列寧這樣,先仔細觀察,再認真思考,最后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ㄈR讀全文。

 ?。ㄋ模┳鳂I(yè)。

  1.寫字詞各三遍

  2.形近字組詞

  引(    ) 莫(    ) 斯(    )

  張(    ) 摸(    ) 期(    )

  養(yǎng)(    ) 談(    ) 導(    )

  美(    ) 淡(    ) 異(    )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實踐創(chuàng)新
  仔細觀察,看看除了蜜蜂可以引路,還有哪些東西也可以引路。然后向同學說說,看誰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