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講故事策略
托班講故事策略
教工幼兒園 邱蕾
最近,家長反映孩子們特別喜歡聽故事,每天晚上都纏著家長講。而家長們頭疼的事,故事講了許多,磁帶也買了不少,可孩子們卻一個故事也不會講。我想,這可能與孩子的年齡特點有關。
托班幼兒雖處于語言快速發(fā)展的階段,但語言的組織和連貫性較差。而且,孩子們的講述離不開具體、直觀形象的實物與情景。所以,我建議家長為孩子選擇故事時一定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內容要易懂易講,不要急于求成。
為了幫助孩子們發(fā)展語言,我特別注意尋找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最近我班開展主題活動《小金魚找朋友》,我和孩子們帶來了許多金魚和蝌蚪放在自然角,孩子們特別熱衷于自然角,常常聚在一起逗逗金魚、蝌蚪,有時還用小手撈起小金魚,談論著他們認為有趣的事。我決定以此為突破口,提一些他們既熟悉又感興趣的問題,如小金魚怎么游泳?小蝌蚪的媽媽是誰?等等。引導幼兒講述他們對自然角的感受。
漸漸地,我再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和表達事物間的關系。一天,我放了一條金魚在一個魚缸,另外的一個魚缸放著金魚和蝌蚪,孩子們又聚在一起談論著,景興指著一條金魚的魚缸問我:“老師,金魚怎么不動呢?”“它沒有朋友呀!你沒有朋友高興嗎?”我說。他搖搖頭,說:“它可以去找朋友?!庇攴仓钢硪粋€魚缸說:“可以找蝌蚪做朋友,還可以找金魚做朋友。”晨覺說:“還可以找小雞做朋友?!庇攴柴R上反對:“小雞不會游泳?!焙⒆觽兣d致勃勃地議論著,描述是那么認真。在他們的眼里,小動物就是生活的一部份。
后來,我引導他們把小金魚編成故事。我對孩子們說:“你們在家最喜歡讓媽媽講什么呀?”孩子們都說:“講故事。”我接著又問:“你們總聽媽媽講故事,那媽媽聽過你們講故事嗎?”孩子們都搖搖頭,雨凡說:“那我們不會講呀,怎么給媽媽講?”我鼓勵孩子們說:“你們剛才不是一直在講嗎?講得挺好的!”穆穆說:“這小金魚又不是故事,怎么講呢?”“我們把小金魚變成故事好嗎?”我一邊說一邊出示教學掛圖,小魚缸旁出現(xiàn)了一只小鳥,一只小雞。我故意問:“小金魚能和小鳥做朋友嗎?”孩子們搖搖頭,說:“小鳥不會游泳,怎么能和小金魚做朋友呢?”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小金魚可以和小鴨做朋友”;“對呀,小金魚還可以和小蝌蚪做朋友”……吃飯的時間到了,孩子們不愿離去圍著魚缸講起了《小金魚找朋友》的故事。看著孩子們栩栩如生的動作,那搖著手,努著嘴的神態(tài),可愛極了。這就是小班孩子的特點,只要把實物擺在眼前,他們就能有聲有色地講起來。
過了幾天,孩子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小蝌蚪長出了腿,尾巴也不見了,變成了青蛙。從親身體驗中,孩子們知道了小蝌蚪的“媽媽”就是青蛙,他們就很容易理解《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節(jié)了。
由此看來,自然角不僅僅是幼兒進行科學探索的園地,也成了孩子們創(chuàng)編故事的背景。
- 淺談幼兒園教師的語言魅力
- 讓孩子認為"我能行"
- 擬人化語言的魅力
- 從粗糙和光滑聯(lián)想到的問題
- 針對錯誤行為,選擇正確的教育形勢
- 讓幼兒在主動探索中學習――教師的組織策略
- 個別化活動中的圖示學習法
- 學會賞識孩子
- 談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 淺談日常生活中的隨機教育
- 幼兒攻擊性的表現(xiàn),成因及其對策
- 淺談對幼兒生活常規(guī)的教育
- 玩中學學中玩
- 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 為孩子們的幸福,我們愿意付出
- 幼兒園教案:找尾巴(小班綜合)
- 共產(chǎn)兒童團歌
- 準媽媽孕期應回避的工作
- 冷漠和忽視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 健康體檢中心介紹詞32句
- 賣鹵味的廣告朋友圈文案36句
- 幼兒學前教育朋友圈文案32句
- 讀下面的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其中的動態(tài)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