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折疊的教案 教學資料 教學設計

小學數(shù)學折疊的教案 教學資料 教學設計

小學數(shù)學折疊的教案 教學資料 教學設計

折疊

教學目標和要求

1.    經(jīng)歷折疊和展開的過程,體會立體圖形和它的平面展開圖的關(guān)系,發(fā)展空間觀念。

2.    能正確判斷平面展開圖所對應的簡單立體圖形。

教學重點

判斷平面展開圖所對應的簡單立體圖形

教學難點

判斷平面展開圖所對應的簡單立體圖形

教學準備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想一想。

    出示教科書第38頁的圖形,并讓學生準備這樣的圖形。按虛線折疊成一個封閉的立體圖形,它的形狀像什么?(學生小組交流討論,合作,教師引導學生先想象這個平面展開圖折疊以后像什么。)

二,        畫一畫。

動手操作,將附頁3圖1剪下,按虛線折疊后,形狀是一座小房子。

三,        做一做。

通過折疊后的小房子來確定天窗和門的位置,然后在平面圖上畫出來(天窗可以在平面圖中上數(shù)第二個或第三個長方形內(nèi),門可以在第一個或第四個長方形內(nèi),也可以在兩邊的五邊形內(nèi)。)

    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把這個問題進行拓展,首先將附頁3圖1中的各個圖形標上號碼,長方形從上到下依次為1,2,3,4,5,左邊的五邊形為6號圖形,右邊的為7號圖形。然后,提出挑戰(zhàn)性的問題:(1)與圖形6相對的 聲納個圖形?(2)和圖形1相對的是哪個圖形?借助想象活動,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練一練。

 1. 第39頁第1題。

引導學生進行想象,作出最初的判斷,然后通過動手操作,討論并交流,得出結(jié)論。

2.    第39頁第2題。

進一步讓學生體會立體圖形和它的平面展開圖之間的對應關(guān)系,有多余信息。學生獨立完成本題,教師允許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