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與學生間“距離”要適當

班主任與學生間“距離”要適當

班主任與學生間“距離”要適當


    有一群豪豬擠在一起過冬。它們總有一個困惑,就是它們之間以什么樣的距離最為合適。
    離得稍微遠點感覺到冷,互相借不著熱氣,大家就往一起湊湊,一旦湊近了,彼此的刺會扎到對方,于是又開始遠離,但是稍微一遠大家會覺得寒冷,又想借助別人的溫暖,于是再往一起湊,湊著湊著又受傷了然后再次離遠。
    多少次磨合以后,豪豬們終于找到了一種恰到好處的距離:那就是在彼此不傷害的前提下保持著群體的溫暖。
    由此我想到班主任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兩極現(xiàn)象”:不少班主任在學生面前時有意板著臉,總覺得在學生面前和顏悅色有失尊嚴,與學生保持“遠距離”接觸,學生也敬而遠之;也有不少班主任,特別是年輕班主任,往往會以一個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與學生“零距離”接觸,可又顯得活潑有余,嚴肅不足。
    那么一個班集體怎樣才能像豪豬們那樣在彼此不“傷害”的前提下保持著群體的“溫暖”呢?班主任與學生之間保持怎樣的“距離”才是“恰到好處”的呢?
    首先,班主任要通過自己的言行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從“威”與“信”兩者的關(guān)系而言,學生對老師的信任來自于教師的威嚴,老師的“威”應(yīng)該是學生對老師“信”的保證。但這里的“威”決不是“簡單粗暴”,不是表現(xiàn)在教師對學生的“武力鎮(zhèn)壓”和“殺雞儆猴”。“威”應(yīng)該來自于班主任老師與學生共同建立起來的班級規(guī)范以及班主任老師自身的學識修養(yǎng)和人格魅力。其實學生到校后,自然會產(chǎn)生一種“向師性”,希望得到老師的注意和肯定,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學生自然產(chǎn)生的“向師性”,不斷完善班級的管理制度,養(yǎng)成良好的班風,以制度規(guī)范學生,以班風感化學生。只有這樣,班主任才能樹立自己在學生中的威信,從而使自己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得以“適度”,使學生因為你的威嚴而信任你,從而愉悅地接受教育。
    其次,班主任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讓學生感受寬容。例如在對犯了錯誤的學生的處理上,班主任必須懂得,面對學生的錯誤,任何簡單粗暴的責罵、鄙視和諷刺只會讓學生在錯誤的懸崖上更進一步;相反,如果學生體味到你的批評中蘊含著對他由衷的愛和殷切的希望時,那他就會很樂意地接受你的批評。班主任要學會批評中的“肯定”,肯定學生錯前的“好”,肯定學生錯中的“對”,肯定學生錯后的“悔”。當然,班主任對“犯了錯誤”的學生的寬容,絕非對他們所犯錯誤的姑息、遷就,絕非對他們無原則的縱容。這種寬容,應(yīng)該體現(xiàn)在班主任對他們“倍加呵護”、“嚴中有愛”的愛護感化中,體現(xiàn)在對他們“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育藝術(shù)中。
    再次,班主任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讓學生感受“言必行,行必果”。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多謀善斷,“言必行,行必果”,在關(guān)鍵時刻要作出及時準確的判斷,并且決定了的事就一定要狠抓落實,以身作則,讓學生切實感到班主任工作的魄力。這是學生是否認同一個班主任的重要因素之一。
    總之,班主任老師與學生之間既要有一定的距離,在學生面前一定要有自己的威嚴,以“威”立“信”;又要對學生大度與寬容,以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威嚴與寬容之間保持著與學生的“若即若離”,從而使寬與嚴矛盾雙方得以和諧統(tǒng)一,使師生之間的“適度距離”產(chǎn)生“和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