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工作經驗探討:注重教科研實效 促進園所可持續(xù)發(fā)展
幼師工作經驗探討:注重教科研實效 促進園所可持續(xù)發(fā)展
幼師工作經驗探討:注重教科研實效 促進園所可持續(xù)發(fā)展
如果把“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這句話與教育工作相對應,那么,教科研就是教育的科技,成果推廣之后,就可以轉化為教育的生產力。因此說,教科研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內容,富有實效的教科研活動就是促進幼兒園持續(xù)發(fā)展、保證良好運轉的內驅力,也是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有效手段之一,幼兒園應注重加強教科研工作的開展,以促進園所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目前幼兒園在教研方面開展的還不夠理想。主要有三方面表現。一是研究課題過多。這種現象一般出現在駐大中城市的中等以上規(guī)模的園所,由于這些園所教師學歷層次較高,班額合適,辦學質量尚可,很適宜做課題,因此,常被各級各類部門選為實驗基地,也由此,這些園就承擔了不同機構的大大小小的課題,但因為課題過多,教師精力顧不上,因此出現課題研究浮淺,走過場的情況,使幼兒園成為一個課題服務機構,一個數據采集地。二是課題推廣不夠。這種現象很普遍,這些園每年都有專門進行的園級研究課題,研究內容適當,研究效果也較好,但常常是研究結束就結束了,沒有及時地推廣,將成果轉化到更大范圍,形成自己的特色,從而造成“連年教研,研而無果”的局面。三是無研究課題。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邊遠地區(qū)的小幼兒園。她們人少、孩子少,信息缺乏,與當地教育部門聯系不多,缺乏指導,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和理論水平與當前的發(fā)展相差越來越遠,幼兒園也就談不上持續(xù)發(fā)展。
那么,何謂富有實效的教科研活動呢?筆者認為,有效的教科研活動,應是園本化的教研,即有一個明確的辦學目標,圍繞這個目標,根據幼兒園現有的條件、師資隊伍素質,從本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中選擇合適的切入點,進行扎實、細致的研究,然后把研究、探索出來的優(yōu)秀、成功的教研成果,經過推廣做法,明確要求,將其轉化為本班、本園的特色,形成一種工作常規(guī)。當教研成果得到有效積累,最終也就形成鮮明的辦園特色。這個過程,或快或慢,但畢竟是幼兒園教師自己研究的成果,正像“每個孩子的發(fā)展速度不同”一樣,每個幼兒園的硬件條件、資金投入、師資素質、能力基礎各不相同,這也就決定了每個幼兒園的發(fā)展速度不同,園領導應清醒地認識到這些情況 ,在教研過程中既不急功近利,也不能聽之任之,要按照既定目標,以適合本園節(jié)奏的速度前進。最終形成的這個辦園特色,由于是全體教職員工親自參與、共同研究培植出來的,因此這種教研活動更持久、更具生命力。在這個過程中,她們的素質和技能更加專業(yè)化,工作作風更加統一,團隊更具凝聚力,幼兒園的辦學水平也因此而不斷提高。通過這種有效的教科研活動,幼兒園才能持續(xù)發(fā)展。
在開展教科研活動中,應特別注意恰當選題、扎實研究、積極推廣、形成常規(guī)四環(huán)節(jié):
一、恰當選題。教研需要我們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地去做、去發(fā)現、去探索,要有一種求真務實、嚴謹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和作風。這就要求園領導避免追風,貪大和貪多的心理,不能讓眾多課題沖昏頭腦,僅僅滿足于成為一個子課題的承擔單位,而要從幼兒園實際出發(fā),以促進、提高和改變幼兒園現有工作狀況為目的,在幼兒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中進行選擇,使課題研究能為我所用,助我成長,從而做個名副其實的研究基地。因此,選題要有一定代表性、廣泛性和應用性。適宜的選題可從發(fā)揮本園的特色方面入手,如園內喜愛并擅長美工的教師較多,則可利用這一優(yōu)勢,開展有關幼兒美術方面的教研,如:幼兒聽故事繪制連環(huán)畫的研究、如何引導幼兒認識和運用色彩?如何解讀幼兒的繪畫作品等,這樣做可變優(yōu)勢為強項。也可選取弱項,如園內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不太理想,那么全園就圍繞如何提高語言領域教學開展教研,教師從這一主題中選擇小的課題。如:如何創(chuàng)設讓幼兒敢說、樂說的環(huán)境?如何仿編、創(chuàng)編詩歌?新授故事的技巧等,這樣可變弱勢為優(yōu)勢。這種根據教學需要和幼兒園實際情況產生的教研課題,教師有興趣做,成果又極具推廣,對促進幼兒園工作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扎實研究。有了課題,就要在工作中實施。園領導在指導教師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計劃后,就 要運用多種形式如組織學習、相互觀摩、聽課、階段性交流等來保證計劃的實施,同時要注意給教研老師一定的特權,如在時間上、物質上給以必要的保證,在教學安排上可有一定的自主權等,以便讓老師在一日活動的有限時間內能夠進行扎實的教學研究,而不只是流于形式。如我區(qū)機關幼兒園為保證級部每月兩次的集體教研時間,特別安排富余教師在教研時間代班,使老師們能專心研究討論。特別強調的是,要讓老師落實課題內容,園領導首先要投入很大的精力,以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研究,共同討論,引領研究方向。否則火車頭一松懈,列車是無法跑動起來的。
三、積極推廣。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經過一定的深入研究后,每個子課題都會產生一定的成果,這些成果在園級交流,會讓每個教師在這一領域內受到啟發(fā)和借鑒。將教研成果收集整理,適宜年齡段教學的,就在級部推廣,屬于教育技能的,就在全園推廣,屬于個別教育的,就在特殊情況下應用。只有大力推廣,才能真正體現出研究成果的價值,才會讓參與教研活動的教師有成就感,使她們的自我價值得到滿足,也才能使她們以更飽滿的勁頭投入新一輪的教研。否則,教研就是一朵無果的麗花,不論經歷了什么,開得多么鮮艷,最終什么都不會留下。推廣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不僅讓老師們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也就是不能只學會成果的形式,而要理解成果的內涵,只有理解了內涵,才能在工作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四、形成常規(guī)。推廣是一種軟性要求,也就是受眾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接受,而接受和采納了多少,每個人又各不相同。園領導要注重教育老師善于學習、認可他人的成果,善于“踩著前人的肩膀”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這也是繼續(xù)學習的一種表現。同時,為真正使好的成果轉化到工作中,達到提高辦學質量的目的,從管理角度講,就需要一些硬性要求,如納入規(guī)章制度,形成工作常規(guī),建立新的工作流程等,這樣通過管理手段來保證教研成果的落實,才能將成果真正像“科技轉化為生產力”一樣,轉化到我們的教育工作中,轉化成每位教師的方法、技能。
- 淺談幼兒園的情感管理
- 幼兒園體育鍛煉衛(wèi)生管理制度案例
- 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初探
- 外國國幼兒園管理經驗借鑒和參考
- 幼兒園工作經驗交流:對園長管理藝術的理論思考
- 幼兒園工作經驗交流: 困惑
- 幼兒園工作經驗交流: 幼兒教師的需要特點及管理策略
- 幼兒園工作經驗交流: 園長工作點滴談
- 幼兒園管理經驗論文:談園長晨檢
- 淺談家、園、社區(qū)的一體化
- 如何管理好幼兒園系列:讓幼兒在生日的燭光中學習感恩
- 幼兒園培訓的主要方法
- 幼師工作經驗探討:增強公辦園的社會服務功能
- 幼師工作經驗探討:治園新觀念淺談
- 關于懷孕十個月運動健康
- 2007年福建高考滿分作文:季節(jié)11
- 孩子頭部外傷需進行CT檢查嗎――陳惠金回答
- 龜將軍_小學生作文:三年級
- 舞蹈班計劃
- 最暖心的一句話201句
- 中班科學游戲教案《奇妙的響聲》反思·
- 小班《入園須知及準備事項,家長必看》
- VR全景購物平臺朋友圈文案39句
- 靜夜思創(chuàng)作背景與課外拓展
- 注重教科研實效 促進園所可持續(xù)發(fā)展
- 幼兒園工作經驗交流: 園長要給教師更多主動發(fā)展的空間
- 幼兒園管理經驗探討:建立保障機制 促進學前教育健康發(fā)展
- 幼師工作經驗探討:注意幼兒園教育的三個偏向
- 幼兒園工作經驗交流: 北京市幼兒教師職業(yè)倦怠的狀況及成因研究
- 幼兒園工作經驗交流: 立足服務抓管理 著眼發(fā)展促規(guī)范
- 幼兒園工作經驗交流: 統籌管理 改革創(chuàng)新 推動學前教育事業(yè)健康發(fā)展
- 幼兒園管理經驗探討:加強幼師隊伍建設 發(fā)展學前教育事業(yè)
- 幼師工作經驗探討:找準定位 充分發(fā)展
- 幼兒園教研計劃:求真務實 促進發(fā)展
- 幼兒園工作經驗交流: 明確關系找準著眼點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 幼兒園工作經驗交流: 推行“五步法”策略 打牢基層教研工作的根基
- 幼兒園工作經驗交流: 幼兒教師的需要特點及管理策略
- 幼兒園工作經驗交流: 在動態(tài)的不平衡中激活幼兒園發(fā)展的機制
- 幼兒園工作經驗交流:對幼兒教師教育行為失控的現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