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天生氣質能改變的經驗

寶寶天生氣質能改變的經驗

寶寶天生氣質能改變的經驗

分明就是同一對父母生的孩子,甚至是同時間出生的雙胞胎,卻擁有完全不同的個性,為何會有這樣的差異?別以為是寶寶的生辰八字、星宿或生肖跟你不合,或許,這都是天生的氣質在作祟!

  很多父母可能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是同一家“工廠”生產的孩子,卻抓不準每個孩子的教養(yǎng)方式?姑且不論因為前后胎的成長環(huán)境有所不同,有時連同在肚里的雙胞胎,都有不同的胎動方式,更別提出生后南轅北轍的不同個性!其實,這是因為每個寶寶都擁有各自不同的天生氣質使然。

  氣質屬天生后天可修飾

  所謂的“天生氣質”,指的是每個人天生的一種反應方式,氣質為天生遺傳,其實自懷孕期的胎動狀況就已經提醒媽咪,“這胎屬于天性活潑好動或個性文靜的寶寶”。

  氣質雖然是每個人天生下來對內外刺激的反應方式,但仍然可以用后天的環(huán)境與教育來修飾這些行為,將極端的個性轉為偏向中間值。

  不過,也可別把寶寶所有的行為反應都當做氣質來看待,而忽略了重視孩子的真正氣質。如果一個僅兩個月大的嬰兒,試著想用腳去踢小床前面的車子,這屬于動機,不是氣質;不過,如果在這樣的過程中,他花了多少力氣去踢車子,或他是否因為踢不到車子而生氣、焦躁不安,這些行為反應才是氣質。

  提早了解讓親子互動更圓滿

  那么,天生氣質可以改變嗎?提早了解,對父母又有什么幫助?氣質表現(xiàn)雖然能透過日后的生活經驗累積,以及自信的建立而慢慢修正,但若能提早了解孩子的氣質,就能減少不必要的錯誤經驗,且父母也能有更多的寬容看待自己孩子的個性,甚至可以設身處地替寶寶著想,隱惡揚善,讓親子互動更加圓滿。

  如果單純把氣質歸咎于天性,有時反而容易讓父母有種“宿命論”,其實孩子的氣質和父母本身的氣質與教養(yǎng)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如果父母依照不同的氣質,將教養(yǎng)方式做些適度的調整與修飾,配合特性因材施教,就能讓每個孩子擁有個人人格特質,并能朝著健全的方向發(fā)展。

  想了解孩子是哪種性格,在出生滿3個月時,就可請兒童心理醫(yī)師判讀;照顧者也較能縮短親子間的摸索期,順應天生的個性給予不同的刺激,減少因不了解而過度指責或負面打擊。醫(yī)師建議在入學前,再做一次量測判讀,不但藉此幫助寶寶降低入學前的焦慮,同時可令師長與父母雙方更了解孩子,并能給予包容及不同的教育或學習方法。

  氣質無好壞因材施教最重要

  不管孩子屬于何種氣質,都沒有好壞的分別,因為每個氣質向度都有所謂的正負向反應,一個堅持度很強的寶寶,媽咪可能會覺得他脾氣很拗或個性頑固,但如果能夠尊重他的堅持度,在他堅持做某些事情時,及時給予一段時間規(guī)范,就能化解親子雙方的“堅持”。而這樣的孩子,通常未來對挫折的容忍度較高,“小頑固”其實沒什么不好。

  的確,每個不同氣質的寶寶,都擁有各自的優(yōu)點,氣質首重于親子間的配合度與彼此間建立的關系,況且,不同的對象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對氣質特性的反應解讀也有所不同。以活動量來說,父親通常活動量大、母親的活動量少,所以父母雙方對孩子活動量的高低標準,看法一定不同。

  接納是最好的教養(yǎng)方式

  不了解氣質向度彼此間的關系與影響,就容易誤解孩子的各種行為表現(xiàn),嚴重的可能影響孩子未來的發(fā)展,某些幼年屬于害羞、情緒反應弱的寶寶,若沒有經過適當?shù)妮o導,成年后就容易有悲觀的情緒,甚至產生憂郁。

  不過,父母的教養(yǎng)觀念也相當重要,尤其是與年幼的孩子建立良好的依附關系很重要,如果孩子能在情緒上獲得適當?shù)臐M足,安全感就會轉移到未來的人際關系上,進而反映出良好的氣質與人生態(tài)度,因此,照顧者一定要給予寶寶安全感與穩(wěn)定的情緒,接納他的天生個性,就是成功教養(yǎng)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