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嚴愛教育

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嚴愛教育

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嚴愛教育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主要領(lǐng)導者、組織者、實施者。一個班級的班風學風積極向上與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密不可分。班主任工作要把握好“嚴愛”的度。
  
  一、嚴愛相輔,保護學生自尊心
  
  班主任必須重視對學生嚴格管理的問題。只有從嚴要求管理,才會形成好的班風。但嚴不是兇,愛不是溺,嚴愛要相輔相成,在愛中求嚴,嚴中見愛。此外,批評要有藝術(shù),教師應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關(guān)心幫助教育學生。教師批評方法得當,能為學生考慮,批評效果就會好;老師批評不當,很容易傷學生自尊心而使得他們產(chǎn)生對抗情緒和逆反心理。
  
  二、嚴愛當頭,要積極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
  
  班主任天天和學生打交道,免不了要批評違紀學生,但批評學生時要多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以鼓勵的方式來批評。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者的任務在于發(fā)現(xiàn)每個受教育者身上一切美好的東西。鼓勵他們獨立工作,進行創(chuàng)造,獲取成功。”嚴愛當頭,批評要積極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要多表揚,少批評,特別是對犯了錯誤的學生要有耐心。要教育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自身優(yōu)勢與長處,讓他們看到自身的不足,揚長避短。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生活、做人。
  
  三、嚴愛適時,批評學生要有愛心
  
  小學生活潑好動,個別同學因為散漫成習,甚至缺乏良好家教,有時難免犯錯。老師此時一定容易生氣。與其大聲訓斥,不如找他們談話,讓他們自己找出自身不足,千萬不能因為他們犯錯,而對他們產(chǎn)生厭惡,那樣容易導致師生矛盾僵化。蘇霍姆林斯基說:“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苯處熤挥袃A注全部愛心才能感化學生。
  
  四、嚴愛適度,批評方式應因人而異
  
  批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有所悔悟,并改正錯誤。批評的目的能否達到,取決于班主任的批評方式。針對不同性格、不同脾氣、不同思想的學生應因人而異。嚴愛適度,批評學生應權(quán)衡利弊得失。批評是一種需要講究藝術(shù)的教育手段。
  1.批評要有一定目的。教育必須以關(guān)愛學生為基點,以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為目的,循循善誘。批評作為教育人的一種手段,不是解恨發(fā)泄,也不是為自身利益掃除障礙,而是為了學生更健康地成長,呼喚學生的心靈世界。對正在發(fā)育成長中的小學生,我們應該以一種“喚醒心靈”的方式來進行批評教育。
  2.批評要情感投入。教師只有像對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樣,懷有真誠、理解、尊重、信任和愛護學生,才能使學生親近、信任教師,和盤托出心底的秘密,心悅誠服地接受教師的批評和指點。
  對那些惰性心理和依賴心理較強的小學生,他們的行為往往得不到別人的肯定,犯錯誤后又易受老師的訓斥。長此以往,他們總覺得不被理解而產(chǎn)生逆反心理,有時甚至與老師對抗。碰到這樣的學生,班主任在教育批評時應加強情感投入,并在平時對多關(guān)心他們的學習、生活,做好心靈疏通,動之以情。滿含期待的批評,往往收到奇效。學生有缺點、犯錯誤時,不要使用侮辱性語言,當眾訓斥。老師狂轟亂炸,只能使學生產(chǎn)生反抗心理。
  3.批評要有一定技巧。(1)通過講故事、打比方批評。
  小學低年級學生天真幼稚,年齡較小,對道理的理解往往不容易到位,他們有時還不能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老師對他們可采取旁敲側(cè)擊的方式,寓批評于講故事、打比方或意味深長的動作、言語之中,促使學生深思、自責。正如盧梭所說:“千萬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輕人講什么理論。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說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種東西去表示它。應當使思想的語言通過他的心,才能為他所了解?!逼鋵嵅粌H是年輕人,對小學生也是可以這樣去做的。(2)建議性的批評。批評學生時應帶著商量、討論的口氣,與學生交換意見,把批評的信息傳遞給學生;與學生交談時,要心平氣和,創(chuàng)造寬松、愉快的氛圍,使學生打消顧慮,配合教師,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小學生是幼稚的,對他們的錯誤,決不能諷刺、譏笑。要熱心提出一些建議性的意見,在他們面臨失敗的時候,幫助他們?nèi)〉贸晒?。這樣即達到了批評的目的,又體現(xiàn)了老師對學生的理解和關(guān)愛。
  4.做好鋪墊的批評。批評之前,要做好使學生愿意接受批評的鋪墊工作。利用班會課,講講面對錯誤的正確做法;樹立榜樣,講講名人在錯誤面前是怎樣做的;在班級里反復強調(diào)勇于接受批評是學生的美德。從多方面提高學生對批評的承受能力,逐漸在班上形成自覺自愿接受批評的風氣。
  5.先表揚,后批評。教育家陳鶴琴說:“無論什么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過,比較的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惡言?!币虼?,對于那些自尊心受到嚴重挫傷,喪失上進心的學生,批評很難起作用,班主任用表揚代替批評,不失為一種良策。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使學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還讓學生感覺到班主任的公正。
  6.暗示性的批評。暗示性的批評是指教師可以通過語言、神態(tài)等為暗示手段來批評學生。教師暗示性語言多為點撥提醒之類的話,主要適用于心細、敏感、自尊心強、知錯就改的學生。通過暗示性語言,只要老師稍稍給予指責信號,略作點撥,學生就會立即改正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