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論文:解讀語文的生命 喚醒生命的語文

語文教學論文:解讀語文的生命 喚醒生命的語文

語文教學論文:解讀語文的生命  喚醒生命的語文

(出示句子)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師:又是一個秋天,兄妹倆看了菊花,讀讀這一段,透過懷念,史鐵生最終懂得了什么?
生:(小組討論后)
生1:母親告訴弱者不用活得轟轟烈烈,只要活得平平淡淡就行。
師:哪個地方告訴你?
生1:紫色的花深沉而熱烈,最后“秋風中正開得爛漫”,就說明作者已經(jīng)了解到了生命的珍貴。
師:送進去,把你的理解送進去,讀出你的韻味。
生:(舒緩的讀)
師:活也活得舒展,繼續(xù)談。
生2:我從黃色的花淡雅讀出,也要活得平平凡凡。
(掌聲)
師:這是你的創(chuàng)造,也是你的獨特理解。
生2接著說:我還從“潑潑灑灑”這個詞語中讀出還要活得瀟灑,不拘謹,告訴我不要被困難打倒。
師:不管怎樣,人生只要活得瀟灑、自在就行,那就請你瀟灑自在的表達。
生2:(含蓄地讀)
師:你比我深沉多了,我的性格的話就這樣讀。
師:(瀟灑地讀)
生3:我覺得黃色的花、白色的、紫色的還可以代表生活中不同的人,健全的人、殘疾人,花開得高潔、深沉、熱烈就說明生活中殘疾人和正常是一樣的,他們的生命都是如此的美好。
(掌聲)
師:他的理解和同學的不一樣,剛才同學抓一個詞理解,她能抓一段話理解,他能想到人生的不同階段。
生4:我給剛才同學補充一下,這里這些花都開得鮮艷奪目的,這說明殘疾人和正常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各有千秋,都可以表現(xiàn)出來,都可以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精彩。
師:要么平平淡淡,要么轟轟烈烈,要么舒舒坦坦,總之都是屬于自己的活法,也就是說媽媽沒有讓兒子選擇一種活法,他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平臺,讓兒子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自己的風格,活出自己的個性。親愛的同學們,我倆懂得了要好好活,當然還有一處,同學沒有談“高潔”。
生5:母親是要孩子知道要活得善良,因為高潔可以代表善良,母親希望孩子勇敢地活下去。
師:一生也可以說成是酸甜苦辣,幸福困難所有的一切還都是人生爛漫,就是這樣我倆懂得了要“好好活”。
生:(齊讀)

[案例評析]

語文的生命就是那些名篇佳作不朽文明的體現(xiàn)。語文所承載的內(nèi)容是富有生命和生命的氣息的,生命的表現(xiàn)形式不是孤立無援的詞語,它融入世態(tài)百相,凝聚了人間真情,囊括了大地滄桑,沉淀著歷史的精華。它需要我們用生命去解讀。葉瀾教授指出:“要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tài)生成的觀點看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應(yīng)被看作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jīng)歷,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gòu)成部分,要把個體精神生命發(fā)展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睂W生的精神生命,是一個由無明到覺悟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教師不斷的喚醒,上述教學片段彰顯了在語文對話中讓學生得到精神的滋養(yǎng),享受生命的愉悅。


一、傳遞激情——一言一語總關(guān)情
     “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 文章不是無情物,入選語文課文的文章,字字是真善美的音符,句句是作者的心血,跳動著作者的脈博。這就要求教師要做個有情人,會歌,會笑,會贊,會泣。進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心隨著作者一起跳動,體會作者內(nèi)心的喜怒哀樂。這樣,教師才能以動情的語言,豐富的表情,傳達作者的情思,感染學生,從而創(chuàng)設(shè)一種和文本相和諧的情境,學生的情感才會迸發(fā)。 激情,是竇老師課堂的標識。她說“語文脫離了感情,語文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死的,語文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蘊。這樣的語文,根本不可能根植于學生的心靈世界,根本不可能給學生的生命鋪上一層溫暖、純凈的底色?!甭犨^竇老師課的人無不為她的教學語言所傾倒。那情感充沛、抑揚頓挫又極富感染力的教學語言,總能把學生帶進課文的情感氛圍里去。竇老師用自己的生命熱情誘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激發(fā)學生去傾聽自己的心靈話語、映照生命中的激情。

二、個性朗讀——映日荷花別樣紅
      朗讀就是學生將文本內(nèi)化的過程,是走進文本的過程。對文本讀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豐富。然而,對同樣的文字,學生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即使有同樣的理解,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朗讀方式。教師予以肯定,孩子的個性才能在朗讀中盡顯特色。案例中,竇老師的朗讀指導,也是精妙絕倫。她一改“有感情朗讀””為“讀出韻味”,讓學生“送進去”讀一讀,把自己的個性體驗與文本朗讀很好地結(jié)合起來,“讀出思考”。不僅讀出了文章的韻味,也讀出了自己的韻味。一句“好好兒活”,可以讀得舒緩,讀得含蓄,讀得瀟灑,讀得深沉……

三、真切感悟——萬紫千紅總是春
      都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精辟的言論指出學生解讀課文時都具有自主性,教師的啟發(fā)和誘導應(yīng)允許學生的思維和情感有一個極度張揚的空間。在這個自由的空間里,學生有針對性地對一句話、一個詞的含義的挖掘,都會用心對待。只有讓學生親近文本,親近作者,進行“零距離”的心靈對話,才能感悟文本中蘊含的情感,最終在學生的生命中留下高尚的道德情操,豐富的語言材料。上述案例中,沒有一問一答,沒有斷裂肢解,學生在融洽和諧的氣氛中學得興致盎然,迸發(fā)出思維的火花。一個“好好兒活”,卻讀出了許許多多個“好好兒活”,讀出了人可以活得“轟轟烈烈”“堅強勇敢”,也可以“平平淡淡” “瀟灑自在”。學生從文本中學會了感動,走出文本后,也會懂得現(xiàn)實生命的真諦,懂得用語文表達生命中的真情。
      解讀文本、真切感悟,走進語文的生命,喚醒人文情懷下的生命的語文。語文的能力就在每一次感悟中積淀下來,在每一次積淀中得以深化提升?!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