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9
在鞏固練習階段,老師不拘泥于書中的練習形式,積極開動腦筋,精心設計做游戲的3個小題,又一次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進一步使學生理解、鞏固和靈活運用了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
2008-11-19
以往的應用題教學,學生更多的是模仿解題,注重解題技能、解題技巧的訓練,學生沒有選擇的權利,沒有思考想象的機會,更沒有主動探究創(chuàng)新思維的時間與空間。教育最重要的并不僅僅是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東西,而是尊重學生,解放學生,還給學生一個兒童的生活、兒童的世界
2008-11-19
一年級教學設計 合作交流 體驗成功北師大版數學實驗教材第二冊第八單元統(tǒng)計《組織比賽》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統(tǒng)計知識在第一冊教材中學生已經接觸并認識,本課是與第一冊統(tǒng)計知識的
2008-11-19
把數數活動巧妙地滲透在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中,沒有強制,沒有刻意,課堂進行得自然隨意,和諧暢快!但課堂紀律老師強調得很少,課堂顯得比較亂。如何處理“亂”和“活”的關系,才能達到“活而不亂”的境界呢
2008-11-19
讓學生制作年歷,就是把學的新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學生先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制作,也可以提出修改的意見。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讓學生動手畫畫、寫寫、做做是很好的鞏固方式,同時豐富了評價的方式
2008-11-19
愛因斯坦說:現代的教育方法,竟然還沒能把研究問題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殺掉,真可以說是一個奇跡。因為這樣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勵之外,主要還需要自由,要是沒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會夭折。我想:在一個真實的課堂里,孩子是永遠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欲、創(chuàng)造力、富有生命力的,就讓我們?yōu)橛羞@樣的真實課堂叫好
2008-11-19
時值新課改的大潮中,我覺得作為現代教師,我們應該解放思想,大膽活用教材,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發(fā)展”的教育理念,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以活動為載體,以活動促發(fā)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的,達成有效教學的課堂目標
2008-11-19
江蘇省海安縣實驗小學 賁友林 一位老師教學“小數的大小比較”時,通過語言描述創(chuàng)設購物情境: 說一說:每種情況中誰買文具用去的錢多?
2008-11-19
現代數學教學理論認為: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數學教學本身,就是數學思維活動的過程以及這個過程的分析。通分的方法其實不難,關鍵是讓學生理解為什么要通分,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所以這節(jié)課的設計,我注重給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爭論辯解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大膽猜測,大膽設想,在交流合作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歸納,這樣的教學真正發(fā)揮了教學的民主性,效果很好
2008-11-19
最好的做法我認為學生想提出問題,就順著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說出自己是怎樣分析的,引導學生分析條件。這樣教師在設計時,就要考慮幾種情況,其中最好能想到學生可能在這時會提出問題,如果學生直接提出問題,教師又應該怎樣處理?;蛘咧怀鍪旧傧汝爢T在山上植樹,栽了4行杉樹,每行24棵;栽了3行揚樹,每行20棵。盡量減少學生有其他情況的可能。這樣的想法是否可行,愿聽到大家的意見
2008-11-19
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起學生處于萌芽狀態(tài)的各種內在的學習動機,學生有時課堂上不敢說,心理上受到某種束縛,利用小組討論的形式一方面加強小組間學生合作意識和與其他只之間的競爭意識,另一方面也讓每一個學生能在同伴之間暢所欲言,減少心理負擔
2008-11-19
它給學生帶來的理應是一種充滿感性思考和理性探索的智慧體驗,一種才識展示與情趣激發(fā)交織而成的成功體驗。作為教師應為之而不懈努力,真正使學生感到寬松、坦然、自由、愉悅,沒有任何形式的壓抑和強制,讓他們自由自主地思考、探究,無所顧忌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大膽果斷而自主地決策和實踐,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彰顯和發(fā)展
2008-11-19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紅。周末到了,小紅的班上要組織一次游樂活動,她想邀請大家去參加,你們愿意嗎?不過小紅有一個小小的請求,當她遇到困難的時候,希望大家能夠幫助她
2008-11-19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第6冊139頁——141頁。教學目的:1、使學生認識平均數,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學會求簡單的平均數;2、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
2008-11-19
“對生活經驗的感悟”過程與“數學的思考”過程這兩者應該是一個相互促進相互發(fā)展的辯證的統(tǒng)一體,即我們在應用題教學中,既要注意把應用題教學建立在學生的經驗基礎上,扎根于學生的知識經驗之中,學會數學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考策略;同時也使學生在經歷這種數學的思考過程中,主動地追求人生經驗的擴張和重構,以求得生活經驗的增長與數學思維的發(fā)展的“雙贏”。
2008-11-19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如果全國的小學生都這樣浪費,那全國2億多中小學生一頓飯該浪費多少呀?(師出示資料:全國2億多中小學生,每人節(jié)約1粒米,可節(jié)約2億粒米,約是1400斤,可供1人大約吃35年。)這里只是1粒米,如果都像我們有些同學那樣每頓飯浪費400粒,那又會是多少啊……
2008-11-19
寧夏同心縣城第一小學 張生香 在教學中,我總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規(guī)律,使學生通過認真觀察、比較、分析,抽象出本質屬性,然后進行概括總結,以精練的語言加以表述,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