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下的音樂教學方法的探索

新課程標準下的音樂教學方法的探索

新課程標準下的音樂教學方法的探索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改變了原有的陳舊教學模式。使教師的教法更靈活,創(chuàng)新空間更廣泛,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學習音樂更輕松。筆者就近兩年來在音樂新課標下教改方面的嘗試作以淺議。

    一、 興趣是學習音樂最好的老師。

《標準》指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lián)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苯處煴仨殬淞ⅰ耙詫W為本,為學服務”的教學新理念,重視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價值,給學生充分創(chuàng)造體驗和表現(xiàn)自我的時間和空間。在課堂上,教師可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情況,因材施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音樂特長。讓唱歌好的學生演唱自己最拿手的歌曲;讓器樂方面有特長的學生演奏個人最出色的樂曲,讓不同特長的學生之間產(chǎn)生交流,激發(fā)他們相互學習音樂的熱情,也使部分不熱愛音樂的學生融入歡樂、輕松、愉快的音樂課堂中,激發(fā)他們學習音樂的信心,極大地提高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 用“聽”去感受音樂。

音樂是聽覺藝術。聽覺是學習音樂的基礎。要把“聽”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聆聽音樂作品是感受音樂之美的過程,同時也是體驗情感之美的過程。教師通過到位地范唱或范奏不同風格、不同體裁的音樂作品,讓學生充分聆聽,并參與到音樂活動中。找出作品中對他們最有吸引力的地方,然后用肢體動作、表情、語言文字表達出對所聽音樂的感受,加深“聽”的感受在心理上的印象。

    三、 用聯(lián)想的方式體驗音樂情感。

音樂也是情感藝術。每件藝術作品都是藝術工作者情感的產(chǎn)物。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撥動學生藝術的心弦,讓他們充分體驗音樂作品中的情感表達。如在教唱《唱支山歌給黨聽》這首歌中,當我深情地唱出這首歌至“舊社會鞭子抽我身,母親含恨淚淋淋”時,教室里氣氛一下子變得凝重而深沉,從學生眼里飽含的淚花可以看出,他們的情感已融入到了“母親”受苦受難的情境中。表現(xiàn)出同學們對“母親”的愛憐,對舊社會的仇恨和對共產(chǎn)黨、新社會的無限熱愛。從而使他們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時光,達到愛憎分明,凈化心靈的目的。

    四、提高音樂鑒賞水平,創(chuàng)造音樂美是學習音樂的最終目的。

音樂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提高鑒賞和審美能力。要達到這一目標,必須用音樂作品加強學生對真、善、美、假、惡、丑的認識和理解。以審美為核心,充分調動學生聽覺、視覺、動覺等感官的參與。引導學生欣賞美、表現(xiàn)美、感悟美、創(chuàng)造美,還要加強不同學科間的聯(lián)系。在教學中滲透不同的文化知識,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時,鼓勵同學們嘗試音樂的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具有實踐能力的創(chuàng)作新人,提高學生的藝術綜合能力和個人品德的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