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趣味教學法的相關資料

小學美術趣味教學法的相關資料

小學美術趣味教學法的相關資料

以往和當前的美術教育,由于單一偏向繪畫或工藝課的教學,還有許多方面不能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地方,特別是還有許多阻礙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fā)展的因素存在。

 

1、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審美視野狹窄、遠離兒童的生活經驗。

偏向于寫生編成的“圖畫本”,主要從寫生的角度、以成人的審美目光去考慮內容的編排,其缺點是審美視野狹窄,遠離兒童的生活經驗。偏向于想象編成的美術教材,展現了一定程度上兒童的生活世界,但僅以同齡兒童作品的呈現來啟發(fā)兒童學習美術,也只能使兒童的審美水準停留在比較低的層次。無論是偏向于寫生構成的“圖畫本”,還是偏向于想象編成的美術教材,都抑制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學生體驗活動不足,課堂教學方式單一。

偏向于寫生或想象的課堂教學,“純寫生教學法”強調學生以眼觀察為主來對現實世界進行真實性地描繪,該教學法項目重于理性的分析和概括,難度大、枯燥,不利于兒童美術興趣的養(yǎng)成;“純想象教學法”強調學生用腦思考來表現幻想狀態(tài)的圖式。該教學法偏向于低層次的思維誘導,對現實生活的認識比較貧乏,對高層審美文化更是較少觸及。因此,這樣的想象活動的根基是不扎實的,脫離生活實際,不利于創(chuàng)新意識的發(fā)展。此教學法將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成為他們出現美術學習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無論是“純寫生教學法”與“純想象教學法”,從而割裂美術文化本有的多元形態(tài),最終往往會因學生感官缺乏足夠的參與,而致使學生因缺少相應的文化支撐而無法得到很好的建立,更談不上什么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3、興趣活動空間狹窄,作品的創(chuàng)造性存在明顯的局限。

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受圖畫課、美術專業(yè)課的影響,許多教師對“美術”這個概念缺乏思考與理解,從而導致一部分教師在輔導之中只注重客觀對象的描繪或脫離實際生活的想象繪畫,致使學生從小就形成依葫蘆畫瓢或胡亂想象涂抹的不良學習習慣。偶爾或許有幾件令老師看了比較滿意的作品,但由于創(chuàng)作時學生缺乏對生活主動的多元體驗,作品中使人產生此畫非童畫的感覺,美術創(chuàng)作脫離了學生生活經驗和實際,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從長遠看肯定是相當有害的??磥?,如何從“純寫生教學法”與“純想象教學法”的單一美術教育中走出來,構建一個有利于學生趣味學習美術的審美教育理論框架,并在教材內容、課堂教學、興趣輔導上找到一條行之有效的操作途徑,已成為當前小學美術教育中急待解決的問題。對此,近幾年許多美術教育工作者,積極引進啟發(fā)式教育、愉快教育、情感教育、體驗教學以及成功教學法等的相關原理,在某些領域里作了許多探索與嘗試,并獲得了不少富有建設性的成果,為美術教育的新發(fā)展注入了活力。但由于許多研究缺乏兒童美術學習方式的足夠考慮,且深受“純寫生教學法”與“純想象教學法”等教學方式的影響,因此,目前美術教學還未能找到一種較能體現現代小學美術學科特點,反映兒童審美心理發(fā)展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我們認為小學美術“趣味教學法”對于彌補傳統(tǒng)美術教育的弊端以及吸收當前美術教育中的優(yōu)秀成果是一個很好的結合點、切入點,對于激發(fā)學生美術興趣,開發(fā)學生思維,提高審美能力,以及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