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任班主任的經驗

繼任班主任的經驗

繼任班主任的經驗


    在現實工作中,由于種種原因,常會出現調整班主任的情況,對于即將接手新班級的老師而言,如何使學生愉快地接受自己,使班級管理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是對繼任班主任的一次有力的考驗。結合多年的工作實踐,筆者認為新班主任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 不要對干部隊伍進行大換班
    繼任班主任在進入角色之后,不要急于調整原來的干部隊伍。因為班里的干部都是上任班主任精心挑選出來的,相對而言,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為班級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新班主任應當認真聽取原班主任對學生的評價,詳細了解學生干部在工作中的表現,再根據學生反映的情況,及時和每一位干部進行談心,肯定其過去的成績,從而使他們樹立繼續(xù)干好工作的信心,讓他知道老師是信任和關心他們的,使他們在心理上不會產生過大的波動。而對個別表現一般或威信較低的干部,要指出其不足,及時予以幫助,從而使他們加倍努力地去工作、學習。否則,不僅班主任工作有更多阻力,也會使部分干部的自尊心受到挫傷,嚴重的會在全班同學中引起大的波瀾,不利于班級的穩(wěn)定,不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二、 不要急于樹立自己的威信
    繼任班主任尤其是年輕教師,往往急于樹立自己的威信,認為“新官上任三把火”,只要“頭三腳”踢開,就能顯示出自己的能力,就能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因此,急于制定一些嚴格的管理制度,把學生禁錮在自己的威嚴之下,嚴加管理,以“罰”作為處理學生的有力武器,忽視了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或者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力,對前任班主任的管理方法予以否定,重打鼓,另開張,用一種新的管理方式進行管理,使學生難以適從,從而產生不穩(wěn)定因素。繼任班主任應當認識到教育管理應該具有銜接性和延續(xù)性。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育的對象,他們會以自己的眼光和評判標準去衡量一位老師,去比較前后兩個班主任,當繼任班主任的管理方法不能適應學生時,他們會產生懷舊心理,這樣更不利于班級工作的開展。因此,繼任班主任不要急于樹立自己的威信,應深入學生,了解學生,關心學生,制定符合學生成長規(guī)律的制度,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法,在無形中樹立起自己的威信。
    三、 不要忽視任課教師的意見
    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是全體相關教師參與教學與管理的過程。繼任班主任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就要加強與任課教師的溝通,傾聽他們對班級管理與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意見,及時總結,予以改進,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而一些班主任尤其是繼任班主任,往往忽視這一點,認為班級工作就是班主任說了算,對任課老師的意見不予理睬,更有甚者利用班主任的工作優(yōu)勢,引導學生只重視自己所教課程,忽視對其他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產生偏科現象,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產生不良影響。
    四、 不要忽視“中間層次”學生的存在
    繼任班主任為了迅速打開工作的新局面,往往采取“抓兩頭,帶中間”的辦法,即一頭抓先進學生的模范帶頭作用,一頭抓差生的轉化工作,從而帶動處于中間的一般學生,使全班同學共同進步。在上述做法下,中間的這一部分學生不少處于被遺忘狀態(tài),老師的談心與他們無緣,班里組織的各類活動他們總處于可有可無的陪襯地位,由于長期體會不到老師的關心和班集體的溫暖,他們與同學、老師的距離拉大了,甚至形成一種孤僻的性格。因此,繼任班主任在“抓兩頭”的同時,更要關心和幫助處于“中間層次”的大部分同學,根據學生成長的規(guī)律,按照“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分層達標”的原則,進行“培優(yōu)、補差、拔中”,使全體學生在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等方面都得到健康發(fā)展。